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

宪 法 的 生 命 和 权 威 在 于 实 施

——习近平在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学习提纲

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高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全面回顾了我国宪法制度的发展历程,深刻论述了宪法的至上地位,总结提出了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四点要求,这是我们党对宪法认识的又一次升华,对我们保证宪法有效实施,推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对我国宪法进行全面回顾和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我国宪法发展历程中指出,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公布施行的,其后发展,则有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重要修正。回顾3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国宪法以其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这为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奠定了宪法基础。

第二,宪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证了人民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第三,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宪法强调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82年宪法公布实施以来,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正在成为社会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

第四,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宪法确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并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了全面的规定,为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民主权利,提供了宪法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肯定我国宪法所取得成绩的同时,还进一步提出了不足,主要有以下几具方面:

1、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

2、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

3、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

4、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对贯彻实施宪法提出新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这既是重申宪法的至上地位,也是树立一种法治理想,更是要将我们对宪法的尊崇,转变为一种实实在在的法治实践。在此基础,对贯彻实施宪法提出 了四点要求:

第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思想、主体内容、基本要求,都在宪法中得到了确认和体现,其精神实质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

第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实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制化。

第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1、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

2、要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让宪法家喻户晓,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3、要通过不懈努力,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

4、要把宪法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

第四,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三、提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将依法治国具体化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地位出发,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指明了方向。

第一,法治首先是宪法之治。依法治国的“法”,指的是以宪法为核心由各种法律规范组成的完整法律体系。其中,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是所有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因此,依宪治国不仅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首要之义。

第二,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

律范围内活动。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第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依宪治国核心在理念,关键在能力,重点在落实。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提高能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另一方面,我们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使“纸上的宪法”转变为“现实的宪法”,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将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转化为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宪 法 的 生 命 和 权 威 在 于 实 施

——习近平在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学习提纲

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高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全面回顾了我国宪法制度的发展历程,深刻论述了宪法的至上地位,总结提出了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四点要求,这是我们党对宪法认识的又一次升华,对我们保证宪法有效实施,推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对我国宪法进行全面回顾和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我国宪法发展历程中指出,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公布施行的,其后发展,则有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重要修正。回顾3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国宪法以其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这为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奠定了宪法基础。

第二,宪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证了人民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第三,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宪法强调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82年宪法公布实施以来,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正在成为社会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

第四,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宪法确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并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了全面的规定,为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民主权利,提供了宪法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肯定我国宪法所取得成绩的同时,还进一步提出了不足,主要有以下几具方面:

1、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

2、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

3、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

4、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对贯彻实施宪法提出新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这既是重申宪法的至上地位,也是树立一种法治理想,更是要将我们对宪法的尊崇,转变为一种实实在在的法治实践。在此基础,对贯彻实施宪法提出 了四点要求:

第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思想、主体内容、基本要求,都在宪法中得到了确认和体现,其精神实质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

第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实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制化。

第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1、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

2、要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让宪法家喻户晓,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3、要通过不懈努力,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

4、要把宪法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

第四,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三、提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将依法治国具体化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地位出发,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指明了方向。

第一,法治首先是宪法之治。依法治国的“法”,指的是以宪法为核心由各种法律规范组成的完整法律体系。其中,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是所有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因此,依宪治国不仅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首要之义。

第二,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

律范围内活动。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第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依宪治国核心在理念,关键在能力,重点在落实。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提高能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另一方面,我们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使“纸上的宪法”转变为“现实的宪法”,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将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转化为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相关文章

  • 2014河南公务员面试真题模拟题宪法的生命力与权威
  • 2014河南公务员面试真题模拟题:宪法的生命力与权威 2014河南公务员面试时间预计在11月份.2014河南公务员面试主要是结构化面试,根据根据职位特点,也可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文件筐作业等方式面试,考生们对于2014河南公务员面 ...查看


  • 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 1
  • 12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新华社报道把这句话拎出来做了标题.笔者觉得,这算是抓住了文眼.表面看去,这句话太平白了,但是,体察现实--正如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概括的那样--就会领会到这个标题的深切意味.反过来 ...查看


  • 比较宪法论文:浅谈我国宪法的实施
  • 浅谈我国宪法的实施 -----青河恒叶 现的活动和过程.宪法只有在实践中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只 有为人民的权利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才能具有真正的权威和 尊严.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 务和基础性工作. 2012 年 ...查看


  • 让宪法作为根本法的理念深入人心
  • 9月21日,今年以来广东省人民政府任命的部分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进行宪法宣誓.这是今年起施行宪法宣誓制度以来,省政府第一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查看


  • 国家宪法日的由来及哪一年设立的资料全在这里
  • 2015年12月04日 来源:北京本地宝整理报道 [导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2014年10月27日,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议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国家宪法日的诞生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 ...查看


  • 依法治国之我见
  • 全 面 落 实 依 法 治 国 之 我 见 专 班业:[市场营销] 级:[1402班] 学 号:[1463232050] 学生姓名:[白鹏程 ]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之我见 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 ...查看


  •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1
  •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当今中国.法治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中国建设,对国家富强.民族复與和人民幸福具有重大意义.大学生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嫌,维护法律权威,养成心中有法.自觉守法 ...查看


  • "依宪执政"要求全面实施宪法
  • 童之伟:"依宪执政"要求全面实施宪法 发布时间:2012-12-18 11:06 作者:童之伟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604次 [此文记录了作者与<时代周报>记者的谈话,刊登在2012年12月14日的< ...查看


  • 第七章_树立法治观念__尊重法律权威
  •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一.教学内容和目的 教学内容: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养成心中有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