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国君宏观解运亮、花长春团队,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宏观长春”,授权华尔街见闻发布。
美日韩等重要经济体出现朱格拉周期抬头迹象,全球或迎来新一轮朱格拉周期,为中国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带来广阔市场空间。全球朱格拉周期共振,中国经济中期向好可期。
摘 要
全球朱格拉周期或已迎来新起点。2016年末-2017年初,美国、日本、韩国等重要经济体纷纷出现了设备投资增速回升的现象。我们回顾历史发现,进入2000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包括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朱格拉周期保持着较强的同步性,这意味着目前全球可能正站在新一轮朱格拉周期的起点上。
新一轮全球朱格拉周期具有可持续性。危机之后,全球资产负债表修复过程已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目前美欧日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修复明显,现在基本进入拐点,未来居民和企业加杠杆空间充足,这意味着全球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具有有力的支撑因素,可持续性较强。
中国外需回暖持续,经济中期向好。中国机械及运输设备在总出口中占近半壁江山,且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全球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开启将为我国机械设备出口带来广阔市场空间,中国出口总体持续向好可期。外需向好、朱格拉周期共振、新型城镇化、消费升级、城市群发展等因素支撑中国经济中期向好。
风险提示:美国减税法案若迟迟不获通过,全球的设备支出周期或比较弱。
目录前 言
1.主要经济体均存在明显的朱格拉周期
1.1. 朱格拉周期是一种中周期
1.2. 主要经济体均存在明显的朱格拉周期
2.全球朱格拉周期具有明显的同步性
2.1. 主要经济体朱格拉周期具有较强同步性
2.2. 可能的原因
3.新一轮全球朱格拉周期具有可持续性
3.1. 主要经济体资产负债表修复,支撑其朱格拉周期具有可持续性
3.2. 全球的实际利率水平仍然较低
3.3. 全球或开始减税潮
4.对中国的影响:外需回暖持续,经济中期向好
正文
前言
目前在国内投资研究界存在一种“重国内、轻海外”的现象,为数不多的研究中还主要集中在货币政策方面,而对海外实体经济方面的研究较少。但现在全球经济联系非常紧密,相互影响更是无时不在,所以我们倡导从全球视野更好地透视中国经济,为投资者持续奉献用心的研究。
就全球实体经济而言,我们认为投资者应该重视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两大积极现象:(1)加库存周期虽开始不久但趋势明显和(2)设备开支也开始有所回升。一言以概之,现在发达经济体除了消费保持强劲外,企业投资意愿也回升了。
微观层面,虽然诸多企业仍然相对比较谨慎,但企业的确有投资的需求和动机。在最近举办的季报业绩电话会议上,美国BB&T银行透露,市场信心受到强劲经济数据的提振,企业客户正在讨论扩大经营、获取更多贷款。同时,该银行还认为市场转好的力度可能会比想像的更强,“首先因为过去八年里,企业用于投资的金额极少,他们办公电脑是20年前的,现有的运输车已经跑了30多万英里。总有那么一刻,不管你想如何节俭,你总得去换掉旧电脑、去买新卡车”,“其次有关心理学。在长达八年的保守经营、抑制投资之后,你总有些做点什么投资的想法。这样,投资的需求和动机都有了,所以现在能看到企业的投资情绪如此高涨”。
我们这篇报告主要探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设备开支周期,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朱格拉周期,从而理清我国今后几年外围经济发展可能有何种趋势。我们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一)当前有哪些迹象表明企业投资意愿增强并可能形成新的设备开支周期?(二)这种新的设备开支周期是否具备可持续性以及是否具有不确定性?(三)这种趋势对我国经济中期有何影响。
主要经济体均存在明显的朱格拉周期
1.1.朱格拉周期是一种中周期
朱格拉周期是经济中一种为期约10年的周期性波动。1862年法国医生、经济学家克里门特·朱格拉在《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以及发生周期》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朱格拉周期理论认为市场经济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动,后人把这种中等长度的经济周期称为“朱格拉周期”,也称“朱格拉中周期”。
朱格拉周期受设备更替和资本开支驱动。生产中由于机器设备存在磨损、技术进步等因素,往往过几年就需要更新,这种设备更替带动资本开支呈现出周期性变化,从而产生有规律的经济周期性变化。当整个经济处于设备投资的高峰期时,就会产生大量的资本支出,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步入繁荣;而当一轮设备投资完成后,投资又会步入低谷,从而使经济陷入低迷。
朱格拉周期一般可由设备投资增速、设备投资对GDP的同比拉动或者资本开支增加的情况来观察。
1.2.主要经济体均存在明显的朱格拉周期
美国处于新一轮朱格拉周期之初。美国固定资产和设备私人投资季调同比增速均呈现明显的朱格拉周期特征。数据显示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美国已历经4轮完整的朱格拉周期,分别是1982年底-1991年初、1991年中-2002年初、2002年中-2009年中、2009年底-2016年9月,周期长度在7-11年区间(图1)。目前美国固定资产和设备私人投资季调同比增速从2016年9月起连续三季度回升,2017年一季度增速分别为3.0%、0.8%,首次双双实现正增长,抬头趋势强劲,美国最新一轮朱格拉周期或已到来。
德国处于上轮朱格拉周期之末。采用德国设备资本同比增速进行分析,发现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德国存在两轮完整的和一轮进行时中的朱格拉周期,分别为1993年6月-2002年3月、2002年中-2009年6月、2009年中-至今,前两轮周期长度为9年和7年,第三轮周期长度已达8年,从时间跨度上看德国上轮朱格拉周期已接近尾声(图2)。另从设备资本对GDP同比拉动变化来看,2015年第四季度为0.5%,此后连续四个季度下滑,2016年第四季度为-0.2%,首次跌破至负增长。德国或将触及上轮朱格拉周期底部。
日本处于新一轮朱格拉周期之初。据1980年以来日本私人企业设备投资当季同比数据反映,日本存在四轮朱格拉周期,分别是1982年底-1993年底、1994年初-2002年初、2002年中-2009年9月、2009年底-2016年3月,周期长度在7-11年区间(图3)。2016年第二季度日本私人企业设备投资增速2.0%,首次由负转正,截至2017年一季度,增速已达3.0%,成功实现连续四季度回暖,增速继续回升趋势明显,该迹象表明日本经济或已迎来新一轮朱格拉周期。
韩国处于新一轮朱格拉周期之初。韩国设施投资同比增速显示,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韩国已历经4轮朱格拉周期,分别为1985年6月-1993年初、1993年中-2001年9月、2001年底-2009年3月、2009年中-2016年3月,周期长度在7-9年(图4)。设施投资拉动力度从2016年第二季度开始连续回升,2016年第四季度对GDP同比拉动0.2%,首次出现正向拉动,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拉动力度已达1.2%,持续回暖趋势明显,表明韩国或已处于新一轮朱格拉周期之初。
印度也存在朱格拉周期。印度数据可得性较差,但利用印度私营部门机械设备投资现价同比数据分析发现,印度也存在显著的朱格拉周期现象,周期为2002年-2008年,周期长度6年左右(图5)。从2009年开始,机械设备投资增速开始大幅回升,由2008年的-7.7%上升至2009年的9.05%,2010年达到目前最高位17.14%,此后连续两年下滑,结合数据表现和以往周期长度来看,印度或将达到上轮朱格拉周期底部。
中国处于新一轮朱格拉周期之初。中国设备投资增速数据也表现出一定的朱格拉周期特性。上轮朱格拉周期中,设备投资增速自2011年起开始大幅下滑,2016年增速2.1%,实现探底。2017年1-4月,设备投资增速出现明显回暖迹象,增速扩大至7.2%,较前一阶段上升5.1个百分点(图6)。与此同时,2017年1-4月建筑安装工程增速为9.8%,较2016年上升0.5个百分点。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或已处于新一轮朱格拉周期的开端。
全球朱格拉周期具有明显的同步性
2.1.主要经济体朱格拉周期具有较强同步性
2000年以来主要经济体朱格拉周期同步性较强。采用美德日韩设备投资增速类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四国在21世纪初以来朱格拉周期同步性明显加强(图7-8)。在2002年初左右一个季度内,四国同时进入一轮朱格拉周期,并在2009年中左右一季度内先后实现探底。这里实际上并不完全是2008-09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美日私人企业设备开支增速在2006年达到顶峰后就开始出现回落趋势,金融危机只是把这个探底过程加快了。2009年中后段-2016年中左右,美日韩三国再次经历一个完整的朱格拉周期,近期则呈现新一轮周期抬头之势。德国也在近期出现较为明显的探底趋势,新一轮周期或将马上到来。总体上,以美德日韩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已有两轮同步性较强的朱格拉周期,新一轮开端同步性趋势也有迹可循。
2.2.可能的原因
1)贸易因素(主要经济体国家间相互占比较高以及出口目的地相似性)
贸易在决定区域或全球经济周期同步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主要发达经济体中欧盟、日本与美国之间最大贸易伙伴国身份的交叠,以及中国作为德日美三国主要贸易进口国的双重因素使得主要经济体主导的全球经济周期产生了较强的同步性,尤其是涉及设备投资的朱格拉周期。贸易因素带来的库存变动的协同,带动私人投资水平波动的同步,进而使得朱格拉周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中进一步具备一致性。
2)金融因素
朱格拉周期作为资本驱动性的周期,金融自由化中资本流动速度加快,资本市场关联度加强,带来周期同步性增强。从FDI、证券投资及其他投资各项指标来看,主要市场和发达经济体的资本流出与流入之间具有广泛的正相关性。资本的跨境流动能够影响一国利率水平以及货币供应量,进而对资产价格水平产生影响。流动性水平和资产价格的波动作为影响资本驱动型周期变化的重要因素,最终使得主要市场经济体的周期体现出更强的同步性。
3)产业结构因素
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市场国家的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高技术制造业相对发达,造成各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相对集中,同时对能源与原料进口需求较大。部分主要市场产业结构的相似性使得大周期趋同背景中设备投资周期的运行更加一致。
4)政策协调紧密与主要国家政策溢出效应
上述实体经济与金融因素的存在使得各国政策调控间协调性进一步加强,由于美元和美国经济的特殊地位,使得美国货币政策外溢影响成为主导全球周期的核心因素之一。美元走势以及美国货币政策变动通过价格和流动性两个层面对全球经济周期波动带来了直接影响。以危机后美国三次QE为例,QE间接造成的全球流动性宽松环境的持续,一方面加剧了全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他国家政策走向,使得由政策推动的经济运行同步性得到加强。
新一轮全球朱格拉周期具有可持续性
我们认为,目前全球可能正处在新一轮朱格拉周期的起点上:
第一,如前所述,目前美国、日本、韩国已有迹象表明进入新一轮朱格拉周期,欧洲尚未表现出来,但根据主要经济体朱格拉周期的具有较强同步性的规律,欧洲应该很快也会进入新一轮朱格拉周期。
第二,鉴于美国、日本、欧洲的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修复,当前杠杆率或处于、或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基本进入拐点,未来居民和企业加杠杆空间充足,这意味着全球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可持续性较强。
第三,虽然全球流动性拐点已现,但当前实际利率水平仍然较低,而且美国引领的减税希望较大,这意味着全球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具有有力的支撑因素。
3.1.主要经济体资产负债表修复,支撑其朱格拉周期具有可持续性
美国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明显修复,对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到来形成有力支撑。从居民资产负债表来看,本轮金融危机前美国居民(以及非营利机构)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到2009年初升至20.5%的历史高位,居民加杠杆行为与金融危机的爆发有莫大的关系。危机之后,美国居民资产负债率一路下降,到2016年末降至14%,已低于1980年代以来的历史均值(15%),已得到了明显修复。从企业资产负债表来看,美国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危机之后也有明显下降,到2016年末降至43.2%,已低于新世纪以来的历史均值(45%),总体看企业资产负债率具有向上空间(图9)。历史数据显示,美国居民资产负债率与消费相关性不明显,但企业资产负债率与投资增速相关性较强(图11-12),总体看,居民和企业加杠杆空间充足对私人投资增长有较强支撑作用。
日本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基本修复。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居民资产负债率经历了一个缓慢修复的过程,2014年降至底部,此后在底部盘桓并略有回升。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则更加迅速,2007-2009年快速下降,在底部盘桓两年后,于2010年开始震荡上升。目前来看,日本居民资产负债表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企业资产负债表也有进一步上升空间,有利于支撑其企业设备投资回升(图10)。2017年5月17日,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日本经济在稳步复苏,将继续以高于潜力水平增长。
欧洲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处于历史最佳水平。欧债危机之后,欧元区去杠杆进程开启,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率快速下降。截至2015年,欧元区居民资产负债率降至31.6%,企业资产负债率降至43.7%,双双降至有数据以来的历史最低位(图13)。欧洲主要国家德国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率一向较低,但危机之后仍然继续降低,截至2015年,德国居民和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均已降至西德、东德合并以来的历史最低位(图14)。总体看,欧洲居民和企业加杠杆空间充足。
2017年以来欧洲经济表现亮眼。欧洲的信贷增速自2015年以来明显回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由危机后不足70%的低点升至82%。一季度英、德、法GDP增速均回升,4月欧元区PMI继续回升,CPI与核心CPI双双回升,工业生产仍在复苏区间。日前欧央行行长德拉吉在特拉维夫发表演讲时称,欧元区经济复是富有弹性的,而且经济转好的国家以及地区波及得范围更加广泛。
3.2.全球的实际利率水平仍然较低
全球的实际利率水平仍然较低。金融危机之后,为刺激经济增长,全球开启了一轮史无前例的货币宽松进程,主要经济体名义利率纷纷降至历史低位,有些经济体甚至出现了负利率的罕见情形,带动全球实际利率水平也不断下降(图15-18)。伴随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和全球流动性拐点来临,美国名义利率有所上升,但主要经济体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均仍处历史低位,且由于全球通胀有回升迹象,近期主要经济体实际利率水平仍有可能下降。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实现正常化之前,较低的实际利率对于企业投资将持续发挥促进作用。
3.3.全球或开始减税潮
美国政府目标,今年年底通过税制改革法案,我们认为明年一季度之前通过税改的概率很大。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Ryan称我们的目标是,在2017年完成税改,并权衡税收的替代性措施。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称对于今年通过税改很乐观。美国财长姆努钦在国会听证会上作证言,表示美国仍然有望在2017年完成税改任务。税改实施后将使美国企业所得税率从目前的35%降至15-20%(图19),我们认为明年一季度之前美国通过税改是大概率事件:1)税改是特朗普竞选期间的核心主张,其能否得到落实关系到特朗普的选民基础;2)特朗普上任4个多月来,与国会共和党人不断磨合,税改是特朗普和共和党建制派的一致主张,共和党将倾力推进税改;3)目前共和党在国会参众两院都占据多数,有利于税改方案通过。
美国若通过税改,很有可能促使全球形成减税潮。金融危机之后,主要经济体意识到“产业空心化”并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强大的制造业是经济繁荣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朗普政府经济内阁成员或多或少都有传统周期行业的背景,也显示出这届美国政府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现阶段,从制造业综合成本看,美国成本水平居中,低于欧洲和日本,但高于新兴市场经济的中国、印度和印尼,尽管中美差距在快速缩小(图20)。在全球制造业激烈竞争格局下,美国若通过税改降低了企业成本,各国政府为维持相对竞争力很有可能跟进减税,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减税潮。事实上,2017年以来英国、法国等发达经济体已相继推动减税立法,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宣布了减税计划。全球企业税负的降低有利于在中期内促进企业投资持续增长。
风险提示:美国政治不确定性可能使得减税难以一帆风顺,甚至出现流产风险。
对中国的影响:外需回暖持续,经济中期向好
朱格拉周期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全球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到来意味着全球经济复苏具有可持续性。仅以美国和日本为例,两国私人设备投资增速的上升和下降均伴随着同期GDP增速的起落,上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私人设备投资增速和同期GDP增速的相关系数高达0.8,日本的这一系数也达到0.73。
中国出口持续向好值得期待。2017年1-4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8.1%,较去年全年大幅提高15.8个百分点。其中,2017年1-3月,中国机械及运输设备同比增长8.4%,较去年全年大幅提高15.4个百分点,为出口总体回暖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十年来,中国机械及运输设备行业贸易竞争力不断提升,以电气机械及设备行业为例,2006-2015年,其贸易竞争力指数(TC)从0.12上升至0.36,在主要出口经济体中已超过德国,目前仅次于日本和韩国(图21),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全球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开启后,各国设备投资需求上升将为我国机械设备行业带来广阔市场空间。鉴于机械设备在中国出口中占近半壁江山(2016年为47%,图22),美欧日韩市场占我国机械设备出口的四成以上(图23),这意味着中国出口总体持续向好可期。
中国经济短期虽有曲折,中期向好不变。4月以来,由于商品房销售持续缩量、土地成交重现回落、汽车消费总体疲弱、食品价格不断下降、发电耗煤和高炉开工率出现回落等一系列指标均指向短期终端需求和工业生产双双偏弱,年内经济“前高后低”已成为市场共识。但是如果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应该看到,无论是外需向好的可持续,国内库存周期向设备支出周期的切换,还是城镇化提速、消费升级、城市群发展等因素,均体现出对宏观经济中期向好的有力支撑。我们维持二季度GDP增速可能为6.8%、全年可能为6.6%判断。
本文作者国君宏观解运亮、花长春团队,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宏观长春”,授权华尔街见闻发布。
美日韩等重要经济体出现朱格拉周期抬头迹象,全球或迎来新一轮朱格拉周期,为中国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带来广阔市场空间。全球朱格拉周期共振,中国经济中期向好可期。
摘 要
全球朱格拉周期或已迎来新起点。2016年末-2017年初,美国、日本、韩国等重要经济体纷纷出现了设备投资增速回升的现象。我们回顾历史发现,进入2000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包括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朱格拉周期保持着较强的同步性,这意味着目前全球可能正站在新一轮朱格拉周期的起点上。
新一轮全球朱格拉周期具有可持续性。危机之后,全球资产负债表修复过程已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目前美欧日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修复明显,现在基本进入拐点,未来居民和企业加杠杆空间充足,这意味着全球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具有有力的支撑因素,可持续性较强。
中国外需回暖持续,经济中期向好。中国机械及运输设备在总出口中占近半壁江山,且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全球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开启将为我国机械设备出口带来广阔市场空间,中国出口总体持续向好可期。外需向好、朱格拉周期共振、新型城镇化、消费升级、城市群发展等因素支撑中国经济中期向好。
风险提示:美国减税法案若迟迟不获通过,全球的设备支出周期或比较弱。
目录前 言
1.主要经济体均存在明显的朱格拉周期
1.1. 朱格拉周期是一种中周期
1.2. 主要经济体均存在明显的朱格拉周期
2.全球朱格拉周期具有明显的同步性
2.1. 主要经济体朱格拉周期具有较强同步性
2.2. 可能的原因
3.新一轮全球朱格拉周期具有可持续性
3.1. 主要经济体资产负债表修复,支撑其朱格拉周期具有可持续性
3.2. 全球的实际利率水平仍然较低
3.3. 全球或开始减税潮
4.对中国的影响:外需回暖持续,经济中期向好
正文
前言
目前在国内投资研究界存在一种“重国内、轻海外”的现象,为数不多的研究中还主要集中在货币政策方面,而对海外实体经济方面的研究较少。但现在全球经济联系非常紧密,相互影响更是无时不在,所以我们倡导从全球视野更好地透视中国经济,为投资者持续奉献用心的研究。
就全球实体经济而言,我们认为投资者应该重视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两大积极现象:(1)加库存周期虽开始不久但趋势明显和(2)设备开支也开始有所回升。一言以概之,现在发达经济体除了消费保持强劲外,企业投资意愿也回升了。
微观层面,虽然诸多企业仍然相对比较谨慎,但企业的确有投资的需求和动机。在最近举办的季报业绩电话会议上,美国BB&T银行透露,市场信心受到强劲经济数据的提振,企业客户正在讨论扩大经营、获取更多贷款。同时,该银行还认为市场转好的力度可能会比想像的更强,“首先因为过去八年里,企业用于投资的金额极少,他们办公电脑是20年前的,现有的运输车已经跑了30多万英里。总有那么一刻,不管你想如何节俭,你总得去换掉旧电脑、去买新卡车”,“其次有关心理学。在长达八年的保守经营、抑制投资之后,你总有些做点什么投资的想法。这样,投资的需求和动机都有了,所以现在能看到企业的投资情绪如此高涨”。
我们这篇报告主要探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设备开支周期,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朱格拉周期,从而理清我国今后几年外围经济发展可能有何种趋势。我们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一)当前有哪些迹象表明企业投资意愿增强并可能形成新的设备开支周期?(二)这种新的设备开支周期是否具备可持续性以及是否具有不确定性?(三)这种趋势对我国经济中期有何影响。
主要经济体均存在明显的朱格拉周期
1.1.朱格拉周期是一种中周期
朱格拉周期是经济中一种为期约10年的周期性波动。1862年法国医生、经济学家克里门特·朱格拉在《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以及发生周期》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朱格拉周期理论认为市场经济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动,后人把这种中等长度的经济周期称为“朱格拉周期”,也称“朱格拉中周期”。
朱格拉周期受设备更替和资本开支驱动。生产中由于机器设备存在磨损、技术进步等因素,往往过几年就需要更新,这种设备更替带动资本开支呈现出周期性变化,从而产生有规律的经济周期性变化。当整个经济处于设备投资的高峰期时,就会产生大量的资本支出,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步入繁荣;而当一轮设备投资完成后,投资又会步入低谷,从而使经济陷入低迷。
朱格拉周期一般可由设备投资增速、设备投资对GDP的同比拉动或者资本开支增加的情况来观察。
1.2.主要经济体均存在明显的朱格拉周期
美国处于新一轮朱格拉周期之初。美国固定资产和设备私人投资季调同比增速均呈现明显的朱格拉周期特征。数据显示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美国已历经4轮完整的朱格拉周期,分别是1982年底-1991年初、1991年中-2002年初、2002年中-2009年中、2009年底-2016年9月,周期长度在7-11年区间(图1)。目前美国固定资产和设备私人投资季调同比增速从2016年9月起连续三季度回升,2017年一季度增速分别为3.0%、0.8%,首次双双实现正增长,抬头趋势强劲,美国最新一轮朱格拉周期或已到来。
德国处于上轮朱格拉周期之末。采用德国设备资本同比增速进行分析,发现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德国存在两轮完整的和一轮进行时中的朱格拉周期,分别为1993年6月-2002年3月、2002年中-2009年6月、2009年中-至今,前两轮周期长度为9年和7年,第三轮周期长度已达8年,从时间跨度上看德国上轮朱格拉周期已接近尾声(图2)。另从设备资本对GDP同比拉动变化来看,2015年第四季度为0.5%,此后连续四个季度下滑,2016年第四季度为-0.2%,首次跌破至负增长。德国或将触及上轮朱格拉周期底部。
日本处于新一轮朱格拉周期之初。据1980年以来日本私人企业设备投资当季同比数据反映,日本存在四轮朱格拉周期,分别是1982年底-1993年底、1994年初-2002年初、2002年中-2009年9月、2009年底-2016年3月,周期长度在7-11年区间(图3)。2016年第二季度日本私人企业设备投资增速2.0%,首次由负转正,截至2017年一季度,增速已达3.0%,成功实现连续四季度回暖,增速继续回升趋势明显,该迹象表明日本经济或已迎来新一轮朱格拉周期。
韩国处于新一轮朱格拉周期之初。韩国设施投资同比增速显示,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韩国已历经4轮朱格拉周期,分别为1985年6月-1993年初、1993年中-2001年9月、2001年底-2009年3月、2009年中-2016年3月,周期长度在7-9年(图4)。设施投资拉动力度从2016年第二季度开始连续回升,2016年第四季度对GDP同比拉动0.2%,首次出现正向拉动,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拉动力度已达1.2%,持续回暖趋势明显,表明韩国或已处于新一轮朱格拉周期之初。
印度也存在朱格拉周期。印度数据可得性较差,但利用印度私营部门机械设备投资现价同比数据分析发现,印度也存在显著的朱格拉周期现象,周期为2002年-2008年,周期长度6年左右(图5)。从2009年开始,机械设备投资增速开始大幅回升,由2008年的-7.7%上升至2009年的9.05%,2010年达到目前最高位17.14%,此后连续两年下滑,结合数据表现和以往周期长度来看,印度或将达到上轮朱格拉周期底部。
中国处于新一轮朱格拉周期之初。中国设备投资增速数据也表现出一定的朱格拉周期特性。上轮朱格拉周期中,设备投资增速自2011年起开始大幅下滑,2016年增速2.1%,实现探底。2017年1-4月,设备投资增速出现明显回暖迹象,增速扩大至7.2%,较前一阶段上升5.1个百分点(图6)。与此同时,2017年1-4月建筑安装工程增速为9.8%,较2016年上升0.5个百分点。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或已处于新一轮朱格拉周期的开端。
全球朱格拉周期具有明显的同步性
2.1.主要经济体朱格拉周期具有较强同步性
2000年以来主要经济体朱格拉周期同步性较强。采用美德日韩设备投资增速类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四国在21世纪初以来朱格拉周期同步性明显加强(图7-8)。在2002年初左右一个季度内,四国同时进入一轮朱格拉周期,并在2009年中左右一季度内先后实现探底。这里实际上并不完全是2008-09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美日私人企业设备开支增速在2006年达到顶峰后就开始出现回落趋势,金融危机只是把这个探底过程加快了。2009年中后段-2016年中左右,美日韩三国再次经历一个完整的朱格拉周期,近期则呈现新一轮周期抬头之势。德国也在近期出现较为明显的探底趋势,新一轮周期或将马上到来。总体上,以美德日韩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已有两轮同步性较强的朱格拉周期,新一轮开端同步性趋势也有迹可循。
2.2.可能的原因
1)贸易因素(主要经济体国家间相互占比较高以及出口目的地相似性)
贸易在决定区域或全球经济周期同步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主要发达经济体中欧盟、日本与美国之间最大贸易伙伴国身份的交叠,以及中国作为德日美三国主要贸易进口国的双重因素使得主要经济体主导的全球经济周期产生了较强的同步性,尤其是涉及设备投资的朱格拉周期。贸易因素带来的库存变动的协同,带动私人投资水平波动的同步,进而使得朱格拉周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中进一步具备一致性。
2)金融因素
朱格拉周期作为资本驱动性的周期,金融自由化中资本流动速度加快,资本市场关联度加强,带来周期同步性增强。从FDI、证券投资及其他投资各项指标来看,主要市场和发达经济体的资本流出与流入之间具有广泛的正相关性。资本的跨境流动能够影响一国利率水平以及货币供应量,进而对资产价格水平产生影响。流动性水平和资产价格的波动作为影响资本驱动型周期变化的重要因素,最终使得主要市场经济体的周期体现出更强的同步性。
3)产业结构因素
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市场国家的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高技术制造业相对发达,造成各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相对集中,同时对能源与原料进口需求较大。部分主要市场产业结构的相似性使得大周期趋同背景中设备投资周期的运行更加一致。
4)政策协调紧密与主要国家政策溢出效应
上述实体经济与金融因素的存在使得各国政策调控间协调性进一步加强,由于美元和美国经济的特殊地位,使得美国货币政策外溢影响成为主导全球周期的核心因素之一。美元走势以及美国货币政策变动通过价格和流动性两个层面对全球经济周期波动带来了直接影响。以危机后美国三次QE为例,QE间接造成的全球流动性宽松环境的持续,一方面加剧了全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他国家政策走向,使得由政策推动的经济运行同步性得到加强。
新一轮全球朱格拉周期具有可持续性
我们认为,目前全球可能正处在新一轮朱格拉周期的起点上:
第一,如前所述,目前美国、日本、韩国已有迹象表明进入新一轮朱格拉周期,欧洲尚未表现出来,但根据主要经济体朱格拉周期的具有较强同步性的规律,欧洲应该很快也会进入新一轮朱格拉周期。
第二,鉴于美国、日本、欧洲的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修复,当前杠杆率或处于、或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基本进入拐点,未来居民和企业加杠杆空间充足,这意味着全球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可持续性较强。
第三,虽然全球流动性拐点已现,但当前实际利率水平仍然较低,而且美国引领的减税希望较大,这意味着全球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具有有力的支撑因素。
3.1.主要经济体资产负债表修复,支撑其朱格拉周期具有可持续性
美国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明显修复,对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到来形成有力支撑。从居民资产负债表来看,本轮金融危机前美国居民(以及非营利机构)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到2009年初升至20.5%的历史高位,居民加杠杆行为与金融危机的爆发有莫大的关系。危机之后,美国居民资产负债率一路下降,到2016年末降至14%,已低于1980年代以来的历史均值(15%),已得到了明显修复。从企业资产负债表来看,美国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危机之后也有明显下降,到2016年末降至43.2%,已低于新世纪以来的历史均值(45%),总体看企业资产负债率具有向上空间(图9)。历史数据显示,美国居民资产负债率与消费相关性不明显,但企业资产负债率与投资增速相关性较强(图11-12),总体看,居民和企业加杠杆空间充足对私人投资增长有较强支撑作用。
日本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基本修复。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居民资产负债率经历了一个缓慢修复的过程,2014年降至底部,此后在底部盘桓并略有回升。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则更加迅速,2007-2009年快速下降,在底部盘桓两年后,于2010年开始震荡上升。目前来看,日本居民资产负债表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企业资产负债表也有进一步上升空间,有利于支撑其企业设备投资回升(图10)。2017年5月17日,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日本经济在稳步复苏,将继续以高于潜力水平增长。
欧洲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处于历史最佳水平。欧债危机之后,欧元区去杠杆进程开启,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率快速下降。截至2015年,欧元区居民资产负债率降至31.6%,企业资产负债率降至43.7%,双双降至有数据以来的历史最低位(图13)。欧洲主要国家德国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率一向较低,但危机之后仍然继续降低,截至2015年,德国居民和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均已降至西德、东德合并以来的历史最低位(图14)。总体看,欧洲居民和企业加杠杆空间充足。
2017年以来欧洲经济表现亮眼。欧洲的信贷增速自2015年以来明显回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由危机后不足70%的低点升至82%。一季度英、德、法GDP增速均回升,4月欧元区PMI继续回升,CPI与核心CPI双双回升,工业生产仍在复苏区间。日前欧央行行长德拉吉在特拉维夫发表演讲时称,欧元区经济复是富有弹性的,而且经济转好的国家以及地区波及得范围更加广泛。
3.2.全球的实际利率水平仍然较低
全球的实际利率水平仍然较低。金融危机之后,为刺激经济增长,全球开启了一轮史无前例的货币宽松进程,主要经济体名义利率纷纷降至历史低位,有些经济体甚至出现了负利率的罕见情形,带动全球实际利率水平也不断下降(图15-18)。伴随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和全球流动性拐点来临,美国名义利率有所上升,但主要经济体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均仍处历史低位,且由于全球通胀有回升迹象,近期主要经济体实际利率水平仍有可能下降。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实现正常化之前,较低的实际利率对于企业投资将持续发挥促进作用。
3.3.全球或开始减税潮
美国政府目标,今年年底通过税制改革法案,我们认为明年一季度之前通过税改的概率很大。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Ryan称我们的目标是,在2017年完成税改,并权衡税收的替代性措施。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称对于今年通过税改很乐观。美国财长姆努钦在国会听证会上作证言,表示美国仍然有望在2017年完成税改任务。税改实施后将使美国企业所得税率从目前的35%降至15-20%(图19),我们认为明年一季度之前美国通过税改是大概率事件:1)税改是特朗普竞选期间的核心主张,其能否得到落实关系到特朗普的选民基础;2)特朗普上任4个多月来,与国会共和党人不断磨合,税改是特朗普和共和党建制派的一致主张,共和党将倾力推进税改;3)目前共和党在国会参众两院都占据多数,有利于税改方案通过。
美国若通过税改,很有可能促使全球形成减税潮。金融危机之后,主要经济体意识到“产业空心化”并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强大的制造业是经济繁荣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朗普政府经济内阁成员或多或少都有传统周期行业的背景,也显示出这届美国政府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现阶段,从制造业综合成本看,美国成本水平居中,低于欧洲和日本,但高于新兴市场经济的中国、印度和印尼,尽管中美差距在快速缩小(图20)。在全球制造业激烈竞争格局下,美国若通过税改降低了企业成本,各国政府为维持相对竞争力很有可能跟进减税,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减税潮。事实上,2017年以来英国、法国等发达经济体已相继推动减税立法,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宣布了减税计划。全球企业税负的降低有利于在中期内促进企业投资持续增长。
风险提示:美国政治不确定性可能使得减税难以一帆风顺,甚至出现流产风险。
对中国的影响:外需回暖持续,经济中期向好
朱格拉周期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全球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到来意味着全球经济复苏具有可持续性。仅以美国和日本为例,两国私人设备投资增速的上升和下降均伴随着同期GDP增速的起落,上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私人设备投资增速和同期GDP增速的相关系数高达0.8,日本的这一系数也达到0.73。
中国出口持续向好值得期待。2017年1-4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8.1%,较去年全年大幅提高15.8个百分点。其中,2017年1-3月,中国机械及运输设备同比增长8.4%,较去年全年大幅提高15.4个百分点,为出口总体回暖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十年来,中国机械及运输设备行业贸易竞争力不断提升,以电气机械及设备行业为例,2006-2015年,其贸易竞争力指数(TC)从0.12上升至0.36,在主要出口经济体中已超过德国,目前仅次于日本和韩国(图21),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全球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开启后,各国设备投资需求上升将为我国机械设备行业带来广阔市场空间。鉴于机械设备在中国出口中占近半壁江山(2016年为47%,图22),美欧日韩市场占我国机械设备出口的四成以上(图23),这意味着中国出口总体持续向好可期。
中国经济短期虽有曲折,中期向好不变。4月以来,由于商品房销售持续缩量、土地成交重现回落、汽车消费总体疲弱、食品价格不断下降、发电耗煤和高炉开工率出现回落等一系列指标均指向短期终端需求和工业生产双双偏弱,年内经济“前高后低”已成为市场共识。但是如果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应该看到,无论是外需向好的可持续,国内库存周期向设备支出周期的切换,还是城镇化提速、消费升级、城市群发展等因素,均体现出对宏观经济中期向好的有力支撑。我们维持二季度GDP增速可能为6.8%、全年可能为6.6%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