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今交通问题的分析
班级:11交通一班 学号:1110621118 姓名:饶华杰
摘要:随着当今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交通方面也取得了惊人的改变,无论是汽车的数量还是道路的数量,都以绝无仅有的速度日益增多,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副作用,除了在交通拥堵方面外,在能源与环境问题上也有很大的影响,这里主要就交通拥堵方面探讨该如何改善当今交通问题。 关键词:交通拥堵;人文精神建设;城镇化建设
正文:我们来打个比方吧,在一个用小槽做成的棋盘网格线,往里面不断加水,会出现什么情况?不难想到,刚开始,水会随着网格线流通到棋盘线的每处,可是随着注水量的增加,网格线的空间逐渐达到饱和,随之,水渐渐溢到棋盘表面各处。如果把网格线比作道路,把水比作车辆,那么水的溢出将意味着交通的拥堵,甚至代表着出现安全问题。那么,我们反过来分析一下,为何会造成这种状况的?我们很容易想到的就是:水加多了,也就是车辆太多了。这的确是一个原因,而且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不过,我们有没有想过,棋盘的空间有限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呢?即道路的拥有量极其有限。
其实,从目前来看,决策者的眼睛大多数只盯在第二个原因上。他们认为城市的道路满足不了现今的车辆通行,于是,很多道路、桥梁应运而生,仅从武汉来看,这几年都出现不少道路方面的建筑:二七长江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武汉白沙洲大桥...... 这虽然可以解决一时的拥堵问题,可是道路的增设速度能赶得上车辆的增长速度吗?而且,在发达地区,他们的发展基本已经定型,大规模进行规划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不可能对他们的道路数量有多大增加。虽然有许多城市已经采用交通控制系统,但在我看来,他们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
那么,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呢?
我们还是回到刚才的比喻上吧。我们刚才提到,出现溢出的原因有两个,所以,还得从他们入手。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就成了我们真正该思考的问题。我们试想一下,假如我们所注入水的总量还没有网格的空间多,或者我们的网格是开放的,也就是说注入的水可以流通到棋盘以外的区域,这个问题是不是就基本解决了?当然,在这之前,我们的决策者也想到过类似问题,不然,怎么会在一些地区,尤其在北京等发达地区出现对车辆限购的问题呢?他们的目的就是维
持该地区车辆数量的稳定,让已有的道路设施满足当地车辆的运行,保证车辆通行流畅。不过,我还是那句话,这些决策只能治标,不可能治本。他总不可能不允许外地车辆从这里经过吧?再加上这些发达地区的贸易往来如此频繁,怎么能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呢?这里,我不免要说句,中国人大多说都是这样,问题出现了然后才去补救,很少能从根本上抑制问题的发生,因为他们没有看清问题的实质。
这样看来,是不是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了呢?
不!至少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的。现在我们还是从那两个原因入手。
我们知道,自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全国人口的变化幅度基本趋于稳定,而且中国人口逐渐趋于老年化,也就是说,中国的总人口将会出现下降趋势。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个入手来确定我们总的“注水量”。按照年龄划分,只有在某个区段年龄的人才有资格驾驶车辆,这样便可确定全国甚至各省总的“注水量”。除此之外,我们还因采取相应对策。实质上,根据人口总量来确定车辆总数是极不科学的,如果世界上的每个家庭都有一辆车,那样整个地球将无法承担这样的压力,而将面临崩溃。暂且撇开交通问题,仅环境和能源问题都是不可忽略的。想想看,如果世界上到处都充斥着车辆,就像现在的人口那样密集,世界上每天将会造成多少的废气、消耗多少的能源?目前世界上的环境问题尤为严重,尤其在大城市,每天都不自觉地呼吸着有害气体,而且可用能源已微乎其微。如果再出现这种状况,人类还有生存的能力吗?那时可想而知,人们想到的问题将不是道路通不通畅,而是我们还能否活着!
因此,在车辆总数方面,我们应尽最大努力,让总数尽量达到最少,且满足社会需求。
那么,该如何做呢?
公共交通,应该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无论从环境方面还是能源方面,它都是目前较为优越的交通工具,而且它的出现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车辆出行,从整体上极大限度的减少了车辆总数。
可是,我们不是推行了许多公共交通吗?像公交车、地铁、火车等等,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私家车辆出现呢?
我们想想,我们每次乘搭公交车时,身边会发生什么情况,是不是我们都愿意选择价格便宜的?而且无论价格是否便宜,我们是不是都会遇到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挤公交?似乎在武汉这样的地方,“挤公交”这个词比“搭公交”用的更加贴切。每次当我们面临这样的境遇时,我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感叹:要是我有辆车,死也不去挤公交!如此,对于那些有能力购买车辆的人家,他们还会愿意去受那份罪吗?如果公交车票便宜点,如果公交车搭乘秩序好点,如果车上的空间宽松点,还会有那么多的人去花那么多钱购买车辆吗?当然,肯定有那么一些人,为了面子,为了炫耀,即使花再多钱他们也认为值得。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方案无法顺利实施呢?
我想,这大概就涉及到精神文明了。目前的中国整体都是这样,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发展,却忽略了至关重要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如果人人懂得礼让,乘公交还会用得着挤吗?还会那么困难吗?如果人人有正确的价值观,摒弃金钱至上,还会有那么多人买车只为炫耀吗?如果精神文明建设好了,公共交通的推行想必已不再是什么难事了。而至于环境、能源问题,也相继得到缓和了。当然,这只是第一步。
其次,根据目前各市的发展情况,对于已经发展定型的,他们的道路设施不可能再有很大的突破,因此,便须从第二个原因入手:让棋盘开放。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呢?我们反过来想,为何那些车辆会跑到发达地区呢?是的,因为他发达,那里有人们需要的很多东西。除此之外,发达城市是很多公司的聚集中心,各地区的人在工作时间里就会一窝蜂地涌向同一个地区,仅从武汉就可看出这一问题:由于武汉大多数公司都聚集在汉口,因此每到上班时间,武昌、汉阳等地区的人们都会纷纷开车赶往他们的工作地,到下班时,又不约而同地回到家里,这样怎会不造成拥堵呢?长江上的桥梁就那么几座,怎能一下子供应那么多的车辆来往呢?但是如果这三个地区均衡发展,大多数只是在自己居住地区范围内工作,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了呢?同样,要想水流向棋盘以外,我们就应该加强发达地区周边的建设,由近及远,层层递进,这样,他们便不会一窝蜂地涌向中心城市,这样也就基本上解决了所面临的拥堵问题。
因此,当务之急,不是在城市上下大功夫,不该再在城市的道路扩建问题上下多大力气。相反的,应该加强其周边建设,加强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根据总的
“注水量”修建应有量的道路,致使人口向周边及农村转移,避免人口集中。
而且,目前农村出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大多数的农民不再甘愿每年在农作物上花大量力气却见到的收益依然微乎其微,因此很多农民都选择放弃农业而去当农民工,这样让本来已经超负荷运行的城市雪上加霜,而相反,农村却变得人烟稀少,大半年下来,基本上见不到几个年轻人,能看到的无非一些无行动能力的老人和小孩。可见,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已迫在眉睫。
放诸全国,若将其比作大棋盘的话,此时,也就基本上解决路少车多的现象。 当然,还有最后一点,就是防止“水”的突然增加,即所谓的高峰期,那样,即使空间有很多,但来不及流通到四周,也是会出现拥堵问题。这时,我们就该加强交通管理,进行最大限度的抑制。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中国式的过马路,因为此种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交通的通行,但这一问题也该归结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如果每个人都是讲文明的,谁也不会在众人面前去违背法律法规,都会依法行事,那时,这还会是影响交通通行的问题吗?
总之,从车辆总量以及道路总量及规划方面分析,我认为两个最主要的措施便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城镇化建设。
结束语:相信经过以上两点主要措施,辅之以交通管理,道路问题便可从根本上解决。
对当今交通问题的分析
班级:11交通一班 学号:1110621118 姓名:饶华杰
摘要:随着当今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交通方面也取得了惊人的改变,无论是汽车的数量还是道路的数量,都以绝无仅有的速度日益增多,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副作用,除了在交通拥堵方面外,在能源与环境问题上也有很大的影响,这里主要就交通拥堵方面探讨该如何改善当今交通问题。 关键词:交通拥堵;人文精神建设;城镇化建设
正文:我们来打个比方吧,在一个用小槽做成的棋盘网格线,往里面不断加水,会出现什么情况?不难想到,刚开始,水会随着网格线流通到棋盘线的每处,可是随着注水量的增加,网格线的空间逐渐达到饱和,随之,水渐渐溢到棋盘表面各处。如果把网格线比作道路,把水比作车辆,那么水的溢出将意味着交通的拥堵,甚至代表着出现安全问题。那么,我们反过来分析一下,为何会造成这种状况的?我们很容易想到的就是:水加多了,也就是车辆太多了。这的确是一个原因,而且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不过,我们有没有想过,棋盘的空间有限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呢?即道路的拥有量极其有限。
其实,从目前来看,决策者的眼睛大多数只盯在第二个原因上。他们认为城市的道路满足不了现今的车辆通行,于是,很多道路、桥梁应运而生,仅从武汉来看,这几年都出现不少道路方面的建筑:二七长江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武汉白沙洲大桥...... 这虽然可以解决一时的拥堵问题,可是道路的增设速度能赶得上车辆的增长速度吗?而且,在发达地区,他们的发展基本已经定型,大规模进行规划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不可能对他们的道路数量有多大增加。虽然有许多城市已经采用交通控制系统,但在我看来,他们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
那么,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呢?
我们还是回到刚才的比喻上吧。我们刚才提到,出现溢出的原因有两个,所以,还得从他们入手。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就成了我们真正该思考的问题。我们试想一下,假如我们所注入水的总量还没有网格的空间多,或者我们的网格是开放的,也就是说注入的水可以流通到棋盘以外的区域,这个问题是不是就基本解决了?当然,在这之前,我们的决策者也想到过类似问题,不然,怎么会在一些地区,尤其在北京等发达地区出现对车辆限购的问题呢?他们的目的就是维
持该地区车辆数量的稳定,让已有的道路设施满足当地车辆的运行,保证车辆通行流畅。不过,我还是那句话,这些决策只能治标,不可能治本。他总不可能不允许外地车辆从这里经过吧?再加上这些发达地区的贸易往来如此频繁,怎么能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呢?这里,我不免要说句,中国人大多说都是这样,问题出现了然后才去补救,很少能从根本上抑制问题的发生,因为他们没有看清问题的实质。
这样看来,是不是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了呢?
不!至少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的。现在我们还是从那两个原因入手。
我们知道,自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全国人口的变化幅度基本趋于稳定,而且中国人口逐渐趋于老年化,也就是说,中国的总人口将会出现下降趋势。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个入手来确定我们总的“注水量”。按照年龄划分,只有在某个区段年龄的人才有资格驾驶车辆,这样便可确定全国甚至各省总的“注水量”。除此之外,我们还因采取相应对策。实质上,根据人口总量来确定车辆总数是极不科学的,如果世界上的每个家庭都有一辆车,那样整个地球将无法承担这样的压力,而将面临崩溃。暂且撇开交通问题,仅环境和能源问题都是不可忽略的。想想看,如果世界上到处都充斥着车辆,就像现在的人口那样密集,世界上每天将会造成多少的废气、消耗多少的能源?目前世界上的环境问题尤为严重,尤其在大城市,每天都不自觉地呼吸着有害气体,而且可用能源已微乎其微。如果再出现这种状况,人类还有生存的能力吗?那时可想而知,人们想到的问题将不是道路通不通畅,而是我们还能否活着!
因此,在车辆总数方面,我们应尽最大努力,让总数尽量达到最少,且满足社会需求。
那么,该如何做呢?
公共交通,应该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无论从环境方面还是能源方面,它都是目前较为优越的交通工具,而且它的出现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车辆出行,从整体上极大限度的减少了车辆总数。
可是,我们不是推行了许多公共交通吗?像公交车、地铁、火车等等,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私家车辆出现呢?
我们想想,我们每次乘搭公交车时,身边会发生什么情况,是不是我们都愿意选择价格便宜的?而且无论价格是否便宜,我们是不是都会遇到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挤公交?似乎在武汉这样的地方,“挤公交”这个词比“搭公交”用的更加贴切。每次当我们面临这样的境遇时,我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感叹:要是我有辆车,死也不去挤公交!如此,对于那些有能力购买车辆的人家,他们还会愿意去受那份罪吗?如果公交车票便宜点,如果公交车搭乘秩序好点,如果车上的空间宽松点,还会有那么多的人去花那么多钱购买车辆吗?当然,肯定有那么一些人,为了面子,为了炫耀,即使花再多钱他们也认为值得。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方案无法顺利实施呢?
我想,这大概就涉及到精神文明了。目前的中国整体都是这样,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发展,却忽略了至关重要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如果人人懂得礼让,乘公交还会用得着挤吗?还会那么困难吗?如果人人有正确的价值观,摒弃金钱至上,还会有那么多人买车只为炫耀吗?如果精神文明建设好了,公共交通的推行想必已不再是什么难事了。而至于环境、能源问题,也相继得到缓和了。当然,这只是第一步。
其次,根据目前各市的发展情况,对于已经发展定型的,他们的道路设施不可能再有很大的突破,因此,便须从第二个原因入手:让棋盘开放。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呢?我们反过来想,为何那些车辆会跑到发达地区呢?是的,因为他发达,那里有人们需要的很多东西。除此之外,发达城市是很多公司的聚集中心,各地区的人在工作时间里就会一窝蜂地涌向同一个地区,仅从武汉就可看出这一问题:由于武汉大多数公司都聚集在汉口,因此每到上班时间,武昌、汉阳等地区的人们都会纷纷开车赶往他们的工作地,到下班时,又不约而同地回到家里,这样怎会不造成拥堵呢?长江上的桥梁就那么几座,怎能一下子供应那么多的车辆来往呢?但是如果这三个地区均衡发展,大多数只是在自己居住地区范围内工作,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了呢?同样,要想水流向棋盘以外,我们就应该加强发达地区周边的建设,由近及远,层层递进,这样,他们便不会一窝蜂地涌向中心城市,这样也就基本上解决了所面临的拥堵问题。
因此,当务之急,不是在城市上下大功夫,不该再在城市的道路扩建问题上下多大力气。相反的,应该加强其周边建设,加强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根据总的
“注水量”修建应有量的道路,致使人口向周边及农村转移,避免人口集中。
而且,目前农村出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大多数的农民不再甘愿每年在农作物上花大量力气却见到的收益依然微乎其微,因此很多农民都选择放弃农业而去当农民工,这样让本来已经超负荷运行的城市雪上加霜,而相反,农村却变得人烟稀少,大半年下来,基本上见不到几个年轻人,能看到的无非一些无行动能力的老人和小孩。可见,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已迫在眉睫。
放诸全国,若将其比作大棋盘的话,此时,也就基本上解决路少车多的现象。 当然,还有最后一点,就是防止“水”的突然增加,即所谓的高峰期,那样,即使空间有很多,但来不及流通到四周,也是会出现拥堵问题。这时,我们就该加强交通管理,进行最大限度的抑制。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中国式的过马路,因为此种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交通的通行,但这一问题也该归结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如果每个人都是讲文明的,谁也不会在众人面前去违背法律法规,都会依法行事,那时,这还会是影响交通通行的问题吗?
总之,从车辆总量以及道路总量及规划方面分析,我认为两个最主要的措施便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城镇化建设。
结束语:相信经过以上两点主要措施,辅之以交通管理,道路问题便可从根本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