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德育内容是什么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是什么?

(一)初中阶段德育内容要点

1、爱国主义教育

热爱祖国的版图河山、语言文字、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著名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革命先驱、文化名人的教育;

中国近代、现代历史和社会主义新中国伟大成就的教育;

初步的国家观念——尊重国家标志,维护国家尊严、荣誉的教育;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教育; 尊重兄弟民族,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

国防和国家安全及热爱和平,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尊重、关心他人,集体成员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爱班级、爱学校、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的教育;

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关系的教育。

3、社会主义教育

初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

初步的社会发展规律教育。

4、理想教育

学习目的教育;

初步的职业理想教育;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5、道德教育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

社会公德教育和分辨是非能力的培养;

初步职业道德、环境道德教育;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

6、劳动教育

劳动创造世界的观点教育;

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

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

以校内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为主的劳动实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

7、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教育;

宪法及有关法律常识和法规的教育;

知法守法,运用法律武器自我保护的教育;

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

8、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的教育;

青春期心理卫生、性道德和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真诚友爱的教育;

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发展个性特长的教育;

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训练。

(二)高中阶段德育内容要点

1、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人民斗争史、革命史、创业史和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教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前景和报效祖国的教育;

进一步的国家观念——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教育;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教育;

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教育;

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教育;

维护国家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发展国际友好合作关系的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尊重、关心、理解他人,集体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的教育;

关心社会,为家乡、社区的公益事业贡献力量的教育;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关系的教育;

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人生价值观教育。

3、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教育;

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常识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4、理想教育

勤奋学习、立志成材,树立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职业理想教育和升学就业指导;

正确的人生理想教育;

献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5、道德教育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

进一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环境道德教育;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现代交往礼仪的教育与训练。

6、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

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教育;

勤劳致富、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教育;

质量、效益、服务观念的培养教育;

以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学工、学农、军训为主的劳动及社会实践锻炼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教育。

7、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教育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教育;

遵守宪法,尊重人权,维护社会稳定的教育;

知法守法,抵制违法乱纪行为的教育;

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

8、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

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开拓进取的精神;

健康生活情趣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

青春期心理健康、友谊、恋爱、家庭观的教育和行为指导;

坚持意志品格和承受挫折能力的培养训练。

初、高中除以上各系列内容的教育外,还要随着经济、政治形势发展进行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的教育。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是什么?

(一)初中阶段德育内容要点

1、爱国主义教育

热爱祖国的版图河山、语言文字、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著名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革命先驱、文化名人的教育;

中国近代、现代历史和社会主义新中国伟大成就的教育;

初步的国家观念——尊重国家标志,维护国家尊严、荣誉的教育;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教育; 尊重兄弟民族,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

国防和国家安全及热爱和平,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尊重、关心他人,集体成员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爱班级、爱学校、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的教育;

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关系的教育。

3、社会主义教育

初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

初步的社会发展规律教育。

4、理想教育

学习目的教育;

初步的职业理想教育;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5、道德教育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

社会公德教育和分辨是非能力的培养;

初步职业道德、环境道德教育;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

6、劳动教育

劳动创造世界的观点教育;

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

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

以校内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为主的劳动实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

7、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教育;

宪法及有关法律常识和法规的教育;

知法守法,运用法律武器自我保护的教育;

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

8、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的教育;

青春期心理卫生、性道德和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真诚友爱的教育;

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发展个性特长的教育;

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训练。

(二)高中阶段德育内容要点

1、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人民斗争史、革命史、创业史和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教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前景和报效祖国的教育;

进一步的国家观念——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教育;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教育;

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教育;

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教育;

维护国家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发展国际友好合作关系的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尊重、关心、理解他人,集体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的教育;

关心社会,为家乡、社区的公益事业贡献力量的教育;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关系的教育;

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人生价值观教育。

3、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教育;

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常识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4、理想教育

勤奋学习、立志成材,树立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职业理想教育和升学就业指导;

正确的人生理想教育;

献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5、道德教育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

进一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环境道德教育;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现代交往礼仪的教育与训练。

6、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

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教育;

勤劳致富、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教育;

质量、效益、服务观念的培养教育;

以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学工、学农、军训为主的劳动及社会实践锻炼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教育。

7、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教育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教育;

遵守宪法,尊重人权,维护社会稳定的教育;

知法守法,抵制违法乱纪行为的教育;

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

8、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

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开拓进取的精神;

健康生活情趣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

青春期心理健康、友谊、恋爱、家庭观的教育和行为指导;

坚持意志品格和承受挫折能力的培养训练。

初、高中除以上各系列内容的教育外,还要随着经济、政治形势发展进行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的教育。


相关文章

  •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多样化特征直接影响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观念.生活方式.道德品质等方面,德育工作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坚 ...查看


  • 德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反思
  • 德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反思 摘 要:德育教育是义务教育中最根本最重要的环节,德育对于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德育教育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尽管各个方面都为德育教育做出了很大的奉献,但是德育教育现状仍不能达到预 ...查看


  • 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解读(一)
  • 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解读(一)主题: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解读 背景:中职学生素质,长沙学分制改革,就业对学生技能要求 培训对象:长沙市中职德育老师 2008年l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 ...查看


  • 简答题.论述题
  • 21.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22.德育工作者的概念及素养. 23.学生品德修养的作用. 24.社会德育的基本要求.25.品德的"三维结构说". 2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特点.22.贯彻德育影响一致性和连 ...查看


  • 教育学习题库
  •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一.填空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_______,揭示教育规律. 2.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_____>.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______,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4.教育 ...查看


  • 现代教育理论
  • 现代教育理论 2007-07-20 21:16:16|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 1.教育的本质:教育(教书.育人)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 ...查看


  • 教育学概念总结
  • 教育学概念总结 教师:教育机构尤其是学校中从事教学的专业人员. 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准则 教师的权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享有由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利,是国家对于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可为或可不为的许可和保障 ...查看


  • 教育学概念 2
  • 1. 教育学概念.构成要素? 含义: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构成要素:教育现象:是对教育活动的基本概括,是各种各样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教育问题:是具有矛盾与冲突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以及教育与其他事 ...查看


  • 第三讲 学校德育目的
  • 第三讲 学校德育目的:基本原理与问题反思 德育目的是学校德育论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之一.学习德育理论,就必须明确德育目的的内涵与特点.功能与类型以及德育目的的制定依据.改革完善的指导思想.这是提高人们对学校德育本质.规律的理性认识,科学有效地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