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三角债有卷土重来之势 需警惕沉渣泛起

2012年8月,一份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撰写的报告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曾严重困扰中国企业的“三角债”问题有卷土重来之势。

据悉,当前相关部委正对企业“三角债”抬头风险进行密集调研,一些行业协会也在酝酿近期就本行业企业“三角债”问题展开摸底调研。

在多部委密集调研“三角债”之时,上市公司半年报8月31日披露完毕,非银行上市公司中报净利降15.7%,应收账款激增5000亿元,骤增32.4%至1.88万亿元,引起市场对上市公司“三角债”抬头的风险担忧。

新一轮“三角债”问题始于“钱荒”,却源于信用缺失。消灭“三角债”的根本措施是建立有效的信用机制,一方面需要加强道德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建设。

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三角债”问题,国家必须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动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缓解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实现资金回笼顺畅,从而解决企业间的债务拖欠问题。

企业“三角债”再度抬头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就曾爆发过一轮“三角债”危机。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每况愈下,不少国内企业利润率下滑,新的企业“三角债”问题已有抬头并蔓延迹象。

截至3月,全国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为7.1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74%;“应收账款占信贷总额比重”为12.47%,是自2009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称,7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高达78319亿元,同比增长15.4%。产成品资金也高达29370亿元,同比增长12.5%。所谓产成品是指企业报告期末已经加工生产并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制成产品。

更新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升至7.54万亿元。截至8月23日,已公布半年报的1437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整体规模达8039亿元,较去年同期激增约45%。有超过五成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在增加,其中很多产生时间不到一年。

从目前情况看,“三角债”问题在不同行业不同程度存在,并有进一步蔓延扩大的风险,其中机械制造、煤炭、钢铁行业的企业债务问题较为突出。

今年以来,在外部需求放缓的影响下,机械工业企业应收账款持续保持在高位,1至2月全行业应收账款总计2.2万亿元,1至6月已增至2.49万亿元,同比增长17.29%。

来自煤炭行业的数据也不乐观。7月末90家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净值1948亿元,同比增长48.7%,净增638亿元。

作为与宏观经济景气度关联度最为密切的行业之一,钢铁行业已率先深刻感受到经济增速下滑、下游需求疲软的浓浓寒意。来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整体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末,该行业整体应收账款达1160.31亿元,同比增加194.34亿元,增长20.12%。

企业“三角债”缘何高升

目前“三角债”卷土重来的迹象,反映出国内市场经营环境正在恶化,已构成不能忽视的风险。“三角债”卷土重来与经济下行趋势紧密相关,在经济下滑期,企业“三角债”变得比较严重,其原因有三点:

一是企业负债率高。据统计,房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概是70%,五大电力集团的负债率现在超过80%,铁道部的负债率超过60%,光伏制造企业负债率都超过90%。

二是投资亏损。国家统计局8月27日公布,今年前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785亿元,同比下降2.7%。7月当月实现利润3668亿元,同比下降5.4%。由于企业本身的资产负债率很高了,而现在又没有赚钱,这自然会增加企业的偿债负担。

三是严重的产能过剩。2009年“4万亿”刺激政策出台后,大量资金流向了国企。许多低效的项目重复建设,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导致产能过剩严重。从行业来看,库存压力较高的行业主要在上游原材料行业,尤其是钢铁、煤炭等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经营面临的债务压力已传导至银行。监管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4564亿元,连续第三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9%,与3月末持平。

分析认为,不良贷款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偿债能力下降,而逾期贷款增加是由于贷款客户资金链紧张,出现还款困难。

近日获悉,20家左右的钢贸企业因为贷款到期无法偿还,被上海民生、光大等银行集中告上法庭。而银行内部人士表示,之所以将众多企业集体告上法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采取联保形式共担风险。但行业性风险让联保成为空谈,银行只能将其“打包”上告。

如何解开“三角债”绞索

众所周知,资金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合理的、良性的资金流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众多企业困于“三角债”绞索苦苦挣扎的时刻,要做的就是设法帮企业砸烂绞索,把企业从资金被绑架的困境中解放出来。

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期间,美联储向银行业、汽车业、以及其他重要行业代表的注资,成功阻止了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

中国目前“三角债”问题涉及的金额数以万亿计,政府不可能拿出如此庞大的周转资金。那就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逐个解决,如先从机械制造、煤炭、钢铁行业入手。

由政府牵头出资,委托银行设立专门用于解决“三角债”问题的专用账户,对“三角债”链条上那些有持续盈利能力的企业进行专项低息贷款,由银行监督贷款资金流向,源头企业形成向政府的债务,逐步化解资金死节。

新一轮“三角债”问题始于“钱荒”,却根源于信用缺失。消灭“三角债”的根本方法是建立有效的信用机制,这一方面需要加强道德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建设。

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中最重的东西不是硬件,即买卖场所,而是那些无形的东西、那些软件,即交易规则、契约和信用原则。它们才是市场经济的真正价值所在,是推进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关键。

要从根本上解决“三角债”问题,国家必须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动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缓解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实现资金回笼顺畅,从而解决企业间的债务拖欠问题。 (作者系广州萧林财经资讯传播公司首席分析师)

欢迎发表评论

分享到:

2012年8月,一份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撰写的报告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曾严重困扰中国企业的“三角债”问题有卷土重来之势。

据悉,当前相关部委正对企业“三角债”抬头风险进行密集调研,一些行业协会也在酝酿近期就本行业企业“三角债”问题展开摸底调研。

在多部委密集调研“三角债”之时,上市公司半年报8月31日披露完毕,非银行上市公司中报净利降15.7%,应收账款激增5000亿元,骤增32.4%至1.88万亿元,引起市场对上市公司“三角债”抬头的风险担忧。

新一轮“三角债”问题始于“钱荒”,却源于信用缺失。消灭“三角债”的根本措施是建立有效的信用机制,一方面需要加强道德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建设。

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三角债”问题,国家必须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动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缓解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实现资金回笼顺畅,从而解决企业间的债务拖欠问题。

企业“三角债”再度抬头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就曾爆发过一轮“三角债”危机。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每况愈下,不少国内企业利润率下滑,新的企业“三角债”问题已有抬头并蔓延迹象。

截至3月,全国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为7.1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74%;“应收账款占信贷总额比重”为12.47%,是自2009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称,7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高达78319亿元,同比增长15.4%。产成品资金也高达29370亿元,同比增长12.5%。所谓产成品是指企业报告期末已经加工生产并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制成产品。

更新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升至7.54万亿元。截至8月23日,已公布半年报的1437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整体规模达8039亿元,较去年同期激增约45%。有超过五成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在增加,其中很多产生时间不到一年。

从目前情况看,“三角债”问题在不同行业不同程度存在,并有进一步蔓延扩大的风险,其中机械制造、煤炭、钢铁行业的企业债务问题较为突出。

今年以来,在外部需求放缓的影响下,机械工业企业应收账款持续保持在高位,1至2月全行业应收账款总计2.2万亿元,1至6月已增至2.49万亿元,同比增长17.29%。

来自煤炭行业的数据也不乐观。7月末90家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净值1948亿元,同比增长48.7%,净增638亿元。

作为与宏观经济景气度关联度最为密切的行业之一,钢铁行业已率先深刻感受到经济增速下滑、下游需求疲软的浓浓寒意。来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整体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末,该行业整体应收账款达1160.31亿元,同比增加194.34亿元,增长20.12%。

企业“三角债”缘何高升

目前“三角债”卷土重来的迹象,反映出国内市场经营环境正在恶化,已构成不能忽视的风险。“三角债”卷土重来与经济下行趋势紧密相关,在经济下滑期,企业“三角债”变得比较严重,其原因有三点:

一是企业负债率高。据统计,房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概是70%,五大电力集团的负债率现在超过80%,铁道部的负债率超过60%,光伏制造企业负债率都超过90%。

二是投资亏损。国家统计局8月27日公布,今年前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785亿元,同比下降2.7%。7月当月实现利润3668亿元,同比下降5.4%。由于企业本身的资产负债率很高了,而现在又没有赚钱,这自然会增加企业的偿债负担。

三是严重的产能过剩。2009年“4万亿”刺激政策出台后,大量资金流向了国企。许多低效的项目重复建设,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导致产能过剩严重。从行业来看,库存压力较高的行业主要在上游原材料行业,尤其是钢铁、煤炭等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经营面临的债务压力已传导至银行。监管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4564亿元,连续第三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9%,与3月末持平。

分析认为,不良贷款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偿债能力下降,而逾期贷款增加是由于贷款客户资金链紧张,出现还款困难。

近日获悉,20家左右的钢贸企业因为贷款到期无法偿还,被上海民生、光大等银行集中告上法庭。而银行内部人士表示,之所以将众多企业集体告上法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采取联保形式共担风险。但行业性风险让联保成为空谈,银行只能将其“打包”上告。

如何解开“三角债”绞索

众所周知,资金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合理的、良性的资金流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众多企业困于“三角债”绞索苦苦挣扎的时刻,要做的就是设法帮企业砸烂绞索,把企业从资金被绑架的困境中解放出来。

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期间,美联储向银行业、汽车业、以及其他重要行业代表的注资,成功阻止了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

中国目前“三角债”问题涉及的金额数以万亿计,政府不可能拿出如此庞大的周转资金。那就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逐个解决,如先从机械制造、煤炭、钢铁行业入手。

由政府牵头出资,委托银行设立专门用于解决“三角债”问题的专用账户,对“三角债”链条上那些有持续盈利能力的企业进行专项低息贷款,由银行监督贷款资金流向,源头企业形成向政府的债务,逐步化解资金死节。

新一轮“三角债”问题始于“钱荒”,却根源于信用缺失。消灭“三角债”的根本方法是建立有效的信用机制,这一方面需要加强道德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建设。

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中最重的东西不是硬件,即买卖场所,而是那些无形的东西、那些软件,即交易规则、契约和信用原则。它们才是市场经济的真正价值所在,是推进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关键。

要从根本上解决“三角债”问题,国家必须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动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缓解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实现资金回笼顺畅,从而解决企业间的债务拖欠问题。 (作者系广州萧林财经资讯传播公司首席分析师)

欢迎发表评论

分享到:


相关文章

  • 警惕"殖民文化"的沉渣泛起
  • 作者:谢方平 解放日报 1995年06期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过17年的积极探索和艰苦努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发展有力地推动着我国人民解放思想, ...查看


  • 论"宫斗剧"的文化本质:权谋背后是丛林法则
  • 阅读提示 ●"宫斗剧"以封建传统道德作底,其价值基础则是你死我活的丛林法则.秉持着这样一种价值规范和意义逻辑的作品风行一时,甚至影响了许多人对历史的想象和对现实的认知. ●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望,促使我们到历史中去寻求资源, ...查看


  • 大学生兼职法律问题浅谈_张爽
  • 2013年第15期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科教前沿○科技信息 大学生兼职法律问题浅谈 张爽 (黄淮学院社会管理系,河南驻马店463000) [摘要]目前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这也是大 ...查看


  • 珍重其传统 郑重其传承(找准精神的根脉·传统文化系列谈?)
  • 既要警惕不让文化根脉在我们这两三代人致富的路上断掉,更要警惕打着"传承"的旗号谋取私利.玩弄历史与传统的行为 说到文化遗产的传承,我曾"意外"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当年我们十万知青挥别大上海,掉头西 ...查看


  • 国资委官员:新一轮企业三角债卷土重来
  • 国资委官员:新一轮企业三角债卷土重来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副局长楚序平10日表示,当前我国企业诚信滑坡严重,国资委将采取六方面措施,推进中央企业诚信建设.包括强化依法合规经营,强化维护各类投资者合法权益,强化维护消费者权益,强化与合作伙伴共赢 ...查看


  • 行政能力测试近义词整理
  • 行测近义词整理 1 风采(神采)多指美好的举止态度 风姿(姿态)风度仪态 风度 指人的言谈.举止.神情.姿态 风骨 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 2 凸显 (显露) 清楚的显露 凸现(出现)突出的显现 ...查看


  • 生命的突围
  • <生命的突围>教案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 2.学习在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勇敢面对灾害,形成相应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学习在灾害面前自护 ...查看


  •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九?一八"宣言
  • 2012年09月18日 00:01:20 来源: 新华国际 11 [字号:大 中 小][打印] [纠错] 勿忘国耻,以史为鉴,维护和平,振兴中华.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81周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史称 ...查看


  • 青春与使命同行
  • 还是熟悉的自信,还是如火的激情. 时隔不到一年,再次走进解放军理工大学采访青年政治教员群体,记者仿佛看到眼前燃烧着一团火. 同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为什么他们毅然选择与真理同行?为什么他们坚定地站在信仰一边? 三尺讲台,铸魂育人:以青春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