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爷爷一定有办法]

活动目标

1、关注故事发展线索,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

2、能大胆尝试、想象,剪纸各种物品。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托盘、蓝色手工纸等。

活动过程

一 、兴趣导入

1.出示图书,激发幼儿欣赏关注故事书的兴趣。

师:有办法的爷爷是怎么样的?聪明的爷爷在故事里做了什么?这本书就讲了爷爷和约瑟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分段欣赏故事,逐步尝试剪纸。

(一)毯子变外套

1.教师讲述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并演示剪外套。

师:当约瑟还睡在摇篮里的时候,爷爷为他缝制了一条蓝颜色的小毯子。那么温暖和舒服,恶梦一个也不会来。可是,约瑟渐渐地长大了,奇妙的蓝毯子太小了,也旧了。妈妈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可是约瑟不舍得,他说:“也有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材料还够做……”爷爷为约瑟做了一件奇妙的外套!。

2.(在幼儿座位的后面准备剪纸工具)引导幼儿初步尝试用对称的剪纸方法。

3.将幼儿剪的外套成列在黑板上,交流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4.再次剪外套(让刚才剪外套成功的幼儿做计时员)。

(二)外套变背心

1.教师讲述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 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外套也变得又小又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太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不同意,说:“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用这块材料做了一件奇妙的背心!

师:背心和外套有什么区别?把外套做成最大的背心。(这次教师没有示范)

2.幼儿将黑板上自己刚才剪的外套取回剪成背心(教师指导个别剪外套不成功的幼儿)。

3.成列幼儿作品,引导幼儿讨论最大一件背心是怎么剪的?

教师小结,剪掉的越少,背心越大。

(三)背心变领带

1.鼓励幼儿想象剪纸出各种可能的物品。(不揭示领带的答案)

师: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他好喜欢这件背心。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也显得小了、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又小又旧,还沾了胶水和颜料,真该把它丢了。

可是约瑟怎么会同意,他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

背心,翻过来,又翻过去,用剪刀咯吱咯吱地剪,又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你猜猜爷爷这次把背心变成了什么?(幼儿猜想)

2.让幼儿取回自己剪的背心,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操作。

师:怎样剪才能是大大的?强调:剪得越少越好。

3.展示幼儿的作品。评评谁剪得最少,最漂亮。

4.教师继续讲故事:哈,爷爷用这块材料做成了一根奇妙的领带。蓝颜色领带!

(四)领带变纽扣

1.师:不过,约瑟还是在渐渐地长大,奇妙的蓝领带肯定又小了、旧了,而且上面还沾了一大块汤,不用说,妈妈又想把它丢了。

可是约瑟肯定还是不同意,因为约瑟会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的。那么,现在,爷爷用这块材料,为约瑟做出了一颗纽扣。一颗小小的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

2.激发幼儿用对称的方法,将两颗最大的纽扣。幼儿操作(剪掉最少,就是最好)。

3.幼儿相互之间互动比较,介绍自己是怎么剪的。

师:你看到什么形状的纽扣?各种形状(教师没有说一定是什么形状的)。

三、延伸

师:可是有一天,妈妈说:“约瑟,你的纽扣呢?”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焦急的约瑟找啊,寻遍了可能去过的所有的地方,可是没有。

给幼儿问题(留疑): 约瑟的纽扣会落到哪去了呢?(老鼠洞)纽扣被老鼠捡出还会有什么用?引发幼儿阅读故事书的兴趣。

师:为什么我让你们把废纸留下来,可以用这些废纸给老鼠做什么?

附:爷爷一定有办法!

1.在约瑟生出来的时候,爷爷为他打造了一张可爱的“小婴儿床”。

2.可是约瑟有点长大了小婴儿床睡不下了,爷爷一定有办法,他拿起锤子和锯子,咄!咄!咄!吱!吱!吱!把小婴儿床变成了一张精致的“小桌子”。

3.可是不到多久约瑟又长大了,手和身子都大了长了,小桌子太小了有点矮了,爷爷一定有办法,他拿起锤子和锯子,咚!咚!咚!喳!喳!喳!把小桌子变成了一把小巧“凳子”。

4.可是到后来约瑟有大了身子也胖了,小凳子只能坐下半个屁股了,爷爷一定有办法,他拿起锤子,锯子和颜料,邦!邦!邦!噔!噔!噔!刷!刷!刷!把小凳子变长了一块块形状各异,五颜六色的“积木”

5.等约瑟完全长大以后,积木不知都到哪里去了!在老鼠洞里....

活动目标

1、关注故事发展线索,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

2、能大胆尝试、想象,剪纸各种物品。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托盘、蓝色手工纸等。

活动过程

一 、兴趣导入

1.出示图书,激发幼儿欣赏关注故事书的兴趣。

师:有办法的爷爷是怎么样的?聪明的爷爷在故事里做了什么?这本书就讲了爷爷和约瑟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分段欣赏故事,逐步尝试剪纸。

(一)毯子变外套

1.教师讲述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并演示剪外套。

师:当约瑟还睡在摇篮里的时候,爷爷为他缝制了一条蓝颜色的小毯子。那么温暖和舒服,恶梦一个也不会来。可是,约瑟渐渐地长大了,奇妙的蓝毯子太小了,也旧了。妈妈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可是约瑟不舍得,他说:“也有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材料还够做……”爷爷为约瑟做了一件奇妙的外套!。

2.(在幼儿座位的后面准备剪纸工具)引导幼儿初步尝试用对称的剪纸方法。

3.将幼儿剪的外套成列在黑板上,交流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4.再次剪外套(让刚才剪外套成功的幼儿做计时员)。

(二)外套变背心

1.教师讲述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 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外套也变得又小又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太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不同意,说:“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用这块材料做了一件奇妙的背心!

师:背心和外套有什么区别?把外套做成最大的背心。(这次教师没有示范)

2.幼儿将黑板上自己刚才剪的外套取回剪成背心(教师指导个别剪外套不成功的幼儿)。

3.成列幼儿作品,引导幼儿讨论最大一件背心是怎么剪的?

教师小结,剪掉的越少,背心越大。

(三)背心变领带

1.鼓励幼儿想象剪纸出各种可能的物品。(不揭示领带的答案)

师: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他好喜欢这件背心。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也显得小了、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又小又旧,还沾了胶水和颜料,真该把它丢了。

可是约瑟怎么会同意,他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

背心,翻过来,又翻过去,用剪刀咯吱咯吱地剪,又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你猜猜爷爷这次把背心变成了什么?(幼儿猜想)

2.让幼儿取回自己剪的背心,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操作。

师:怎样剪才能是大大的?强调:剪得越少越好。

3.展示幼儿的作品。评评谁剪得最少,最漂亮。

4.教师继续讲故事:哈,爷爷用这块材料做成了一根奇妙的领带。蓝颜色领带!

(四)领带变纽扣

1.师:不过,约瑟还是在渐渐地长大,奇妙的蓝领带肯定又小了、旧了,而且上面还沾了一大块汤,不用说,妈妈又想把它丢了。

可是约瑟肯定还是不同意,因为约瑟会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的。那么,现在,爷爷用这块材料,为约瑟做出了一颗纽扣。一颗小小的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

2.激发幼儿用对称的方法,将两颗最大的纽扣。幼儿操作(剪掉最少,就是最好)。

3.幼儿相互之间互动比较,介绍自己是怎么剪的。

师:你看到什么形状的纽扣?各种形状(教师没有说一定是什么形状的)。

三、延伸

师:可是有一天,妈妈说:“约瑟,你的纽扣呢?”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焦急的约瑟找啊,寻遍了可能去过的所有的地方,可是没有。

给幼儿问题(留疑): 约瑟的纽扣会落到哪去了呢?(老鼠洞)纽扣被老鼠捡出还会有什么用?引发幼儿阅读故事书的兴趣。

师:为什么我让你们把废纸留下来,可以用这些废纸给老鼠做什么?

附:爷爷一定有办法!

1.在约瑟生出来的时候,爷爷为他打造了一张可爱的“小婴儿床”。

2.可是约瑟有点长大了小婴儿床睡不下了,爷爷一定有办法,他拿起锤子和锯子,咄!咄!咄!吱!吱!吱!把小婴儿床变成了一张精致的“小桌子”。

3.可是不到多久约瑟又长大了,手和身子都大了长了,小桌子太小了有点矮了,爷爷一定有办法,他拿起锤子和锯子,咚!咚!咚!喳!喳!喳!把小桌子变成了一把小巧“凳子”。

4.可是到后来约瑟有大了身子也胖了,小凳子只能坐下半个屁股了,爷爷一定有办法,他拿起锤子,锯子和颜料,邦!邦!邦!噔!噔!噔!刷!刷!刷!把小凳子变长了一块块形状各异,五颜六色的“积木”

5.等约瑟完全长大以后,积木不知都到哪里去了!在老鼠洞里....


相关文章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爷爷一定有办法
  • 活动目标 1.关注故事发展线索,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 2.能大胆尝试.想象,剪纸各种物品.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托盘.蓝色手工纸等. 活动过程 一 .兴趣导入 1.出示图书,激发幼儿欣赏关注故事书的兴趣. 师:有办法的爷爷是怎么样的 ...查看


  • 幼儿园大班亲子游戏:老爷爷的萝卜
  • 活动目的: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 活动准备:可以用来扮演稻草人的物品如一顶草帽.一件大人衣服.一把椅子等,萝卜玩具十个(也可以孩子自己画一些). 方法:家长给孩子介绍故事线索:老爷爷的菜地种了十个萝卜,小白兔太想吃它了,趁老爷爷不在, ...查看


  • 大班语言小熊住山洞
  • 小熊住山洞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大树在四季中的变化,感知四季的特征,知道大树与自然的关系. 2.领悟小熊一家没有砍树造房,一直住在山洞里的原因.懂得爱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3.乐意参与文学活动,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1.4幅四季 ...查看


  •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1]
  • . --<教育新概念>第738页 大班语言:<猴子学样>说课稿 [说设计意图]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天生就喜欢各种小动物,渴望与它们亲近.游戏.我正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大班幼儿的年龄 ...查看


  •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溶解的秘密
  • [活动目的] 1.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尝试.实验,从中发现有些物质会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 2.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及细致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每人二只透明杯,小匙一把.彩笔一支. 桌上备有:奶粉.黄沙.水泥.糖.盐.洗衣粉若干. ...查看


  • 大班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
  • 大班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 >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故事,能投入到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 2.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合理地创编故事,学习流畅地讲述. 3.学习理解反义词"新-旧""大-小"&q ...查看


  •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
  •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 第一周.我会交新朋友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交朋友的方法和技巧. 2.体验朋友多的乐趣,培养幼儿喜欢与人交往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与中班幼儿联系,选择与大班幼儿人数相等的中班幼儿到大班并提供相应数量的椅 ...查看


  •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优质公开课[当我害怕时]完整-教案
  • <当我害怕时> 一学前分析: 大班的幼儿情绪情感越来越丰富,对情绪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强.这是大班幼儿心理特点的一个非常显著的方面.虽然大班幼儿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虽己逐步加强,但是情绪仍有不稳定性和易冲动性,也容易受各 ...查看


  • 幼儿园课程设计方案
  • 幼儿园艺术领域活动设计案例 一.活动领域: 艺术领域 幼儿园 中班 二.活动目标: 1.认识不同的帽子,了解不同行业的工作人员佩戴的帽子各是什么样子的. 2.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发展以及手指的灵活性. 3.体会手工折纸的乐趣. 三.活动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