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产业链
我国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 未来气价改革、LNG 及非常规天然气的发展将将带来包括石化、汽车、机械、公用事业等多行业的投资机会, 主要受益公司包括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富瑞特装、杰瑞股份、惠博普、深圳燃气、领先科技、宇通客车、新天科技等。
1. 我国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较快。2000年, 我国天然气产量272.0亿立方米, 消费量245.0亿立方米, 天然气产量除满足自身需求外还有少量出口; 从2007年开始, 我国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 到2011年, 我国天然气产量1025.3亿立方米, 消费量1307.1亿立方米。从2000年至2011年, 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6.44%。
在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 进口量也不断提高。2007年我国天然气净进口量为12.83亿立方米, 到2011年这一数值就增长到281.80亿立方米, 对外依存度也从2007年的1.82%增长到2011年的21.56%。
虽然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量增长迅速, 但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 目前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仍较低, 仅在4~5%左右, 未来天然气的消费量仍将保持高增速。我们预计到2015年, 天然气供应结构为国产气1700亿立方米, 净进口900亿立方米, 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600亿立方米, 占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则将从目前的4%上升至7~8%。
2. 气价、管网改革越来越紧迫
2.1 气价改革越来越紧迫
进口气价较高、国产气价偏低。目前我国的进口天然气, 主要包括从中亚地区进口的管道天然气和从东南沿海地区进口的液化天然气(LNG)。随着我国进口天然气量的不断提高, 进口天然气价格也不断上涨。以LNG 为例, 其进口价格已从2006年的0.97元/立方米上涨到2012年的2.56元/立方米;2012年相对于2011年的进口均价涨幅在15%以上。中亚地区进口的管道天然气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的边境完税价为2.02元/立方米。而目前国产天然气井口价格在1.0~1.5元/立方米左右。相比于进口高价天然气, 国产天然气价格明显偏低。
中石油天然气业务亏损。2012年第三季度, 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业务实现收入441亿元, 环比增加11.64%,由于进口天然气价格较高, 中石油该业务板块在第三季度亏损8.85亿元, 连续两个季度亏损。随着进口高价天然气越来越多, 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业务的亏损也将越来越大。长期的亏损将不利于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价格改革势在必行。
气价改革越来越紧迫。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 包括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 研究上中下游价格联动机制; 鼓励天然气用气量季节差异大的地区, 研究推行天然气季节差价和可中断气价等差别性气价政策等。
在中石油天然气与管线业务已出现亏损的情况下, 我们认为国内气价上涨及价格改革已越来越紧迫。目前天然气价格“市场净回值法”在两广地区的试点工作已进行一年有余, 同时多地拟召开听证会对城市燃气价格进行调整, 反应出天然气价格改革预期的逐步升温。气价上涨及气价形成机制的建立, 无疑将对天然气生产企业形成利好。
2.2 推进管网改革
截至2010年底, 我国天然气主干管道长度达4万公里。根据天然气“十二五”规划,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新建天然气管道(含支线)4.4万公里, 新增干线管输能力约1500亿立方米/年, 同时在管输和配气领域以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为试点, 探索天然气管输、配气服务与天然气供应业务分离的有效途径; 制定合理的管输价格标准, 引导企业降低投资成本和造价。管网体制改革将同天然气价格改革相配合, 进一步推进天然气的市场化改革。
我们认为国内气价上涨及价格市场化改革已越来越紧迫。目前天然气价格“市场净回值法”试点工作已启动, 气价上涨及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建立, 无疑将对天然气生产企业形成利好, 相关受益上市公司包括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广汇能源等, 同时天然气价格的上涨有利于提高天然气开采企业的积极性, 与天然气勘探开采有关的上市公司也将受益, 包括杰瑞股份、惠博普等。
此外, 若天然气价格提高, 则气头尿素企业生产成本将上升, 从而利好煤头尿素企业, 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华鲁恒升、湖北宜化等。
随着天然气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形成, 阶梯气价模式也有望随之推广, 天然气管网、城市燃气公司、燃气仪表类公司都有望从中获益。相关上市公司包括深圳燃气、领先科技、新天科技等。
3. LNG:“液进液出”前景广
LNG 快速发展。从2006年中海油深圳大鹏LNG 接收站投产以来, 我国的LNG 进口量快速提高, 从2006年的68.75万吨, 增加到2012年的1469.82万吨,7年间增加20余倍。据统计, 目前我国已建、在建的LNG 接收站的总产能接近1300亿立方米, 超过国内天然气的年产量(2011年产量1025亿立方米) 。
天然气“十二五”规划提出, “十二五”期间我国要优先扩大已建LNG 接收站储存能力、适时安排新建LNG 接收站项目、依托重大工程继续做好LNG 装备自主化工作、推动LNG 造船和运输业发展、鼓励和支持LNG 汽车等高效天然气利用
项目。
“液进液出”前景广。所谓“液进液出”, 是指进口LNG 不经气化、不进天然气管网, 而直接以液态形式销售给终端用户(主要是LNG 汽车) 的销售模式。由于目前管线天然气执行政府指导价(价格较低), 进口高价LNG 进入管网将会出现亏损, 而直接以液态形式出售则可以获得市场化的定价, 盈利能力较强, 更具吸引力
。
随着LNG 进口量的大增,LNG 储运设备、LNG 汽车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富瑞特装、宇通客车等。
4. 未来发展非常规天然气
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储量巨大。据初步预测, 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25万亿立方米, 与常规天然气资源相当。在我国四川、重庆、云南、湖北、贵州、陕西等地开展的页岩气试验井钻探结果, 初步证实我国页岩气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此外我国还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埋深2000米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36.8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约10.8万亿立方米。截至2010年底, 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2734亿立方米。2010年煤层气(煤矿瓦斯) 产量90亿立方米, 其中地面开采煤层气15亿立方米。
天然气“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到2015年我国非常规天然气的发展目标:对页岩气, 开展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 优选一批页岩气远景区和有利目标区, 初步实现页岩气规模化商业性生产。对煤层气, 以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为勘查开发重点, 建成煤层气产业化基地, 已有产区稳产增产, 新建产区增加储量、扩大产能, 实现产量快速增长。对煤制气, 继续推进“十一五”期间国家已核准煤制气项目建设, 尽快达产达标。“十二五”期间, 开展煤制气项目升级示范, 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示范规模。同时到2015年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将达到一定规模, 其中煤制气生产约150~180亿立方米; 煤层气地面开发生产约160亿立方米; 页岩气产量65亿立方米。
5. 重点公司与投资建议
根据我们对天然气产业链的梳理, 我们认为两条产业链主线将具备投资价值。
其一是天然气上下游产业链, 包括“勘探开采-管网运输-门站-配气-终端用户”, 相关投资标的包括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杰瑞股份、惠博普、深圳燃气、领先科技、新天科技等。
其二是LNG 产业链, 包括“LNG 船-LNG 接收站-LNG 加注站-LNG 汽车”, 相关投资标的包括富瑞特装、宇通客车等。
石油天然气产业链
我国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 未来气价改革、LNG 及非常规天然气的发展将将带来包括石化、汽车、机械、公用事业等多行业的投资机会, 主要受益公司包括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富瑞特装、杰瑞股份、惠博普、深圳燃气、领先科技、宇通客车、新天科技等。
1. 我国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较快。2000年, 我国天然气产量272.0亿立方米, 消费量245.0亿立方米, 天然气产量除满足自身需求外还有少量出口; 从2007年开始, 我国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 到2011年, 我国天然气产量1025.3亿立方米, 消费量1307.1亿立方米。从2000年至2011年, 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6.44%。
在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 进口量也不断提高。2007年我国天然气净进口量为12.83亿立方米, 到2011年这一数值就增长到281.80亿立方米, 对外依存度也从2007年的1.82%增长到2011年的21.56%。
虽然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量增长迅速, 但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 目前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仍较低, 仅在4~5%左右, 未来天然气的消费量仍将保持高增速。我们预计到2015年, 天然气供应结构为国产气1700亿立方米, 净进口900亿立方米, 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600亿立方米, 占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则将从目前的4%上升至7~8%。
2. 气价、管网改革越来越紧迫
2.1 气价改革越来越紧迫
进口气价较高、国产气价偏低。目前我国的进口天然气, 主要包括从中亚地区进口的管道天然气和从东南沿海地区进口的液化天然气(LNG)。随着我国进口天然气量的不断提高, 进口天然气价格也不断上涨。以LNG 为例, 其进口价格已从2006年的0.97元/立方米上涨到2012年的2.56元/立方米;2012年相对于2011年的进口均价涨幅在15%以上。中亚地区进口的管道天然气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的边境完税价为2.02元/立方米。而目前国产天然气井口价格在1.0~1.5元/立方米左右。相比于进口高价天然气, 国产天然气价格明显偏低。
中石油天然气业务亏损。2012年第三季度, 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业务实现收入441亿元, 环比增加11.64%,由于进口天然气价格较高, 中石油该业务板块在第三季度亏损8.85亿元, 连续两个季度亏损。随着进口高价天然气越来越多, 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业务的亏损也将越来越大。长期的亏损将不利于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价格改革势在必行。
气价改革越来越紧迫。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 包括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 研究上中下游价格联动机制; 鼓励天然气用气量季节差异大的地区, 研究推行天然气季节差价和可中断气价等差别性气价政策等。
在中石油天然气与管线业务已出现亏损的情况下, 我们认为国内气价上涨及价格改革已越来越紧迫。目前天然气价格“市场净回值法”在两广地区的试点工作已进行一年有余, 同时多地拟召开听证会对城市燃气价格进行调整, 反应出天然气价格改革预期的逐步升温。气价上涨及气价形成机制的建立, 无疑将对天然气生产企业形成利好。
2.2 推进管网改革
截至2010年底, 我国天然气主干管道长度达4万公里。根据天然气“十二五”规划,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新建天然气管道(含支线)4.4万公里, 新增干线管输能力约1500亿立方米/年, 同时在管输和配气领域以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为试点, 探索天然气管输、配气服务与天然气供应业务分离的有效途径; 制定合理的管输价格标准, 引导企业降低投资成本和造价。管网体制改革将同天然气价格改革相配合, 进一步推进天然气的市场化改革。
我们认为国内气价上涨及价格市场化改革已越来越紧迫。目前天然气价格“市场净回值法”试点工作已启动, 气价上涨及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建立, 无疑将对天然气生产企业形成利好, 相关受益上市公司包括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广汇能源等, 同时天然气价格的上涨有利于提高天然气开采企业的积极性, 与天然气勘探开采有关的上市公司也将受益, 包括杰瑞股份、惠博普等。
此外, 若天然气价格提高, 则气头尿素企业生产成本将上升, 从而利好煤头尿素企业, 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华鲁恒升、湖北宜化等。
随着天然气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形成, 阶梯气价模式也有望随之推广, 天然气管网、城市燃气公司、燃气仪表类公司都有望从中获益。相关上市公司包括深圳燃气、领先科技、新天科技等。
3. LNG:“液进液出”前景广
LNG 快速发展。从2006年中海油深圳大鹏LNG 接收站投产以来, 我国的LNG 进口量快速提高, 从2006年的68.75万吨, 增加到2012年的1469.82万吨,7年间增加20余倍。据统计, 目前我国已建、在建的LNG 接收站的总产能接近1300亿立方米, 超过国内天然气的年产量(2011年产量1025亿立方米) 。
天然气“十二五”规划提出, “十二五”期间我国要优先扩大已建LNG 接收站储存能力、适时安排新建LNG 接收站项目、依托重大工程继续做好LNG 装备自主化工作、推动LNG 造船和运输业发展、鼓励和支持LNG 汽车等高效天然气利用
项目。
“液进液出”前景广。所谓“液进液出”, 是指进口LNG 不经气化、不进天然气管网, 而直接以液态形式销售给终端用户(主要是LNG 汽车) 的销售模式。由于目前管线天然气执行政府指导价(价格较低), 进口高价LNG 进入管网将会出现亏损, 而直接以液态形式出售则可以获得市场化的定价, 盈利能力较强, 更具吸引力
。
随着LNG 进口量的大增,LNG 储运设备、LNG 汽车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富瑞特装、宇通客车等。
4. 未来发展非常规天然气
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储量巨大。据初步预测, 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25万亿立方米, 与常规天然气资源相当。在我国四川、重庆、云南、湖北、贵州、陕西等地开展的页岩气试验井钻探结果, 初步证实我国页岩气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此外我国还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埋深2000米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36.8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约10.8万亿立方米。截至2010年底, 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2734亿立方米。2010年煤层气(煤矿瓦斯) 产量90亿立方米, 其中地面开采煤层气15亿立方米。
天然气“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到2015年我国非常规天然气的发展目标:对页岩气, 开展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 优选一批页岩气远景区和有利目标区, 初步实现页岩气规模化商业性生产。对煤层气, 以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为勘查开发重点, 建成煤层气产业化基地, 已有产区稳产增产, 新建产区增加储量、扩大产能, 实现产量快速增长。对煤制气, 继续推进“十一五”期间国家已核准煤制气项目建设, 尽快达产达标。“十二五”期间, 开展煤制气项目升级示范, 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示范规模。同时到2015年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将达到一定规模, 其中煤制气生产约150~180亿立方米; 煤层气地面开发生产约160亿立方米; 页岩气产量65亿立方米。
5. 重点公司与投资建议
根据我们对天然气产业链的梳理, 我们认为两条产业链主线将具备投资价值。
其一是天然气上下游产业链, 包括“勘探开采-管网运输-门站-配气-终端用户”, 相关投资标的包括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杰瑞股份、惠博普、深圳燃气、领先科技、新天科技等。
其二是LNG 产业链, 包括“LNG 船-LNG 接收站-LNG 加注站-LNG 汽车”, 相关投资标的包括富瑞特装、宇通客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