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山西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二○一一年一月十九日在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山西省省长王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并就《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作说明,请予审议,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重重困扰,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和安全生产的巨大压力,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进取、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就,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

不断加大投资力度,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万亿元。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实施两年投资1万亿元的计划

(实际完成1.1万亿元),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企业技改等重点工程项

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石太客运专线、太中银铁路建成通车,大西客运专线、中南部出海大通道等一批铁路项目加快建设;高速公路建设掀起新高潮,去年建成1037公里,全省通车总里程已突破3000公里;太原、长治机场改扩建全面完成,运城、大同机场改扩建顺利推进,五台山、吕梁、临汾机场开工建设。35项应急水源工程全面推进,27项建成投入使用,引黄北干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新增发电装机2669万千瓦。省城十大建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大规模的投资,不仅有效地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大大地增强了我省的发展后劲。

在全面落实国家“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我省扩大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扩大农机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实施旅游春季和金秋行动计划,扩大住房、汽车、文化消费,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2.7万个农家店,支持60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升级改造,促进了消费快速增长。“十一五”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

着力稳定和拓展外需,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8%。实行社会保险“五缓四减三补”政策,实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9项优惠政策,对焦化等企业实行有关费用减免缓缴措施,大幅度减轻企业负担,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

通过这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8700亿元、比2009年增长13%,财政总收入完成1810亿元、增长17.8%,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70亿元、增长20.3%,分别是2005年的2.1倍、2.4倍和2.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640元、4730元,增长11.8%、11.6%。以上数据说明,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

按照巩固加强第一产业、优化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全面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及28个子行业实施方案,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步伐加快。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传统行业在稳步增长的同时,质量效益明显改善,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服务业发展取得新的进展,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

紧紧抓住国际金融危机蕴涵的机遇,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启动实施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果。矿井总数已减少到1053座,办矿主体已减少到130个,70%的矿井生产规模达到90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去年煤炭产量达到7.4亿吨,是历史最好水平。通过这一轮整合,我省煤炭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产业水平显著提高,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采矿秩序明显好转,能源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5年共关停小火电机组316万千瓦,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397万吨、焦炭产能4761万吨、水泥产能2586万吨、电石产能142万吨;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造林绿化工程、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严格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综合运用结构、工程、技术和管理节能减排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与2005年相比,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6.3%、13.5%,全部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11个省辖市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47天,优良率提高33个百分点;完成营造林233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4%提高到18%,全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三是毫

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三农”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先后出台实施了玉米最低收购保护价等

“五项补贴政策”、设施蔬菜大县奖补等“八项惠农政策”、盐碱地改造等“七大强农工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高标准旱作农田、节水灌溉农田、中低产田改造2000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五年来粮食产量年均超过百亿公斤,特别是去年达到108.5亿公斤,创历史新高。继续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启动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9098个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任务。深入开展扶贫工作,10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四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制定实施科技、教育、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尤其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两年多来,扎扎实实地办了几件大事。在教育方面,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面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制定出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招聘6427名特岗教师到贫困地区和农村任教,启动占地9300亩的高校新区建设,为高校增加3000名教师编制,投资3亿多元对高校危房进行改造,帮助高校解决贷款负担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投资30多亿元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在67%的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实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23所市县级公立医院开展改革试点工作。在科技人才方面,投入9000多万元,引导实施19个重大科技专项,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大力培养开发本地人才,积极吸引外来人才,5年共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5400多人,特别是近两年每年拿出5000万元,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先后引进58人。在文化体育方面,全面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艺院团试点单位改革任务全面完成,省出版系统全部转企改制,省级广播电视局台分离,市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立秋》、《解放》等一批精品剧目和平遥国际摄影展等重大文化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五台山成功申遗;我省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亚运会等重大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与此同时,积极做好双拥工作、支持军队建设,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和政策咨询、参事、史志、人防、气象、地震、测绘、文物、档案工作,发展老龄事业、残疾人事业、慈善救助事业和红十字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突出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多种渠道扩大就业。5年新增城镇就业225.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多种形式建设保障性住房。5年共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0万套、5830万平方米,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任务全部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进展顺利。多方筹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到87%,5年提高了13.5个百分点;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由2005年的每月人均627元提高到1500元;在全国率先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已扩大到50%以上的农业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4.3%;219.5万城乡低保对象和14.2万农村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多措并举稳定物价。五年来,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平均涨幅控制在3%。特别是去年认真贯彻国家稳定物价政策措施,及时制定实施

了12条具体措施,并投入5亿多元,对大中专院校学生、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有效地稳定了物价,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全力推进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两年共投资300多亿元,新建通村水泥(油)路2.5万公里,改造中小学校舍9483所,建成6971个村级卫生室,建成各类饮水工程

1.2万处,完成9638个村的村通广播电视任务。这是近年来我省影响范围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民生工程。农村“五个全覆盖”任务的完成,使昔日的羊肠小道、泥泞土路变成了宽阔通畅的水泥(油)路,狭小昏暗、陈旧破败的危房变成了安全坚固、宽敞明亮的新校舍,苦咸水变成了干净卫生的甘泉水,广大农民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的心愿,封闭落后的偏远山村看上了电视、享受到了现代文明,广大农民从这五大工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与此同时,全力以赴支援南方地区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千方百计确保全国煤炭供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四川茂县恢复重建和对口援疆;积极捐款捐物,支援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甘肃舟曲抗震救灾,作出了山西人民应有的贡献。

五是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力扭转被动局面,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针对一度时期我省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状况,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以煤矿为重点、覆盖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完善十项安全生产制度,出台12个行业118条安全生产规定,进一步强化“两个主体”责任,配备市县长安全助理,组建煤炭工业厅,安监局与煤监局分设,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的组织、制度、技术、人才、管理、纪律和体制保证,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在2009年比2008年减少1018人的基础上,2010年又比2009年减少505人,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由2005年的0.905下降到0.187。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不仅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了大批的干部,也大大地改变了山西的对外形象!

六是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开放,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

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政府机构改革,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489项。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省直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基本完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步伐加快。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确权面积5907万亩。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60个县实行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扎实推进金融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晋商银行及一批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组建,大同煤业等16家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省金融办开始筹建。实行燃油税改革,政府性收费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全部撤销。扎实推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循环经济省试点、生态省试点。积极开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调研申请工作,获国家正式批复,我省成为唯一的国家级、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综改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成功举办能博会、农博会、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港洽会、珠洽会和央企、民企山西行等大型招商活动,积极参加世博会、中博会等重大活动,5年共引进各类资金5223亿元。

七是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5年省政府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5783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8件,制定政府规章45件。全面推进“法治山西”建设,“五五”普法成效明显。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深入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依法推进治超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学艺术进一步繁荣。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在这里,

我向大会郑重报告,我省“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实事全部兑现!

各位代表,回顾这五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办好山西的事情,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中央精神与山西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优良作风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始终坚持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所有这些,既是过去五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又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各位代表,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中共山西省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支持配合、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驻晋部队广大指战员、武警官兵和中央驻晋单位,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所有关心支持山西发展的海内外各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压力较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社会事业和民生欠账较多,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干部思想解放程度、政府职能转变还不能适应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等等。对此,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

根据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及“十二五”规划《建议》,省政府编制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突出转型跨越发展。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以安全生产为重要保障,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再造一个新山西。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达到170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3640亿元和19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万亿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更趋合理,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新的成效,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9000元。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

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对外合作水平不断提升。这些目标,体现了中央要求与山西实际的结合,体现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衔接,体现了转型发展与跨越发展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民生改善的协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基础。

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不同功能定位和要求,编制和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分工合理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际的良性互动。特别是对大运骨干通道沿线等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地区,要优化开发;严禁在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重要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进行开发。

(二)加快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步伐,推进转型跨越发展。

加快工业新型化,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主要模式,以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为主要支撑,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加快市域城镇化,按照“一核一圈三群”的布局,加快太原都市圈发展,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和城镇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加强城镇化管理,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加快城乡生态化,着眼于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和健康山西,坚持“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发展理念,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步完善符合省情特点、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面落实依法治省基本方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快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走出资源型经济全面转型的新路子。

要抓住并用好这一重大机遇,充分利用试验区这个大品牌、大载体、大平台,大力推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服务业等接续替代产业,实现支柱产业由单一向多元、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狠抓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快资源型城市、地区转型,统筹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撑,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活力。

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大力实施开

放引进战略,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落户山西、服务山西。深化区域合作,强化与国内外大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大开放促进大跨越。

各位代表,转型跨越在全省上下已形成共识,再造一个新山西是三晋人民的强烈愿望。《纲要(草案)》经这次人代会审议通过后,我们将尽全力抓好落实。我们坚信,通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山川更加秀美的新山西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三、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15%,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左右,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1.5%和2%,氮氧化物、氨氮和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下降1.5%、1.5%、2%、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 实现上述目标,要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协调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

进一步增加投资。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铁路方面,加快推进中南部铁路大通道、大西客运专线等项目建设,力争开工建设大同至张家口、和顺至邢台、运城至三门峡等铁路项目,启动太焦客运专线铁路前期工作。公路方面,重点抓好高速公路31个在建项目建设,再新开工建设11条,确保年内竣工1000公里,为2012年实现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奠定坚实基础;新建改建干线公路、农村公路2500公里。机场方面,加快运城、大同机场改扩建,推进五台山、吕梁和临汾新建机场项目建设。水利方面,全面完成35项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引黄北干工程建设,确保今年国庆节前大同、朔州用上黄河水;启动大水网建设,实施东山调水工程。电力方面,新增发电装机800万千瓦,完成1000千伏晋东南特高压输变电扩建工程,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智能电网建设。加大以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的产业投资。加快煤炭资源整合重组保留矿井技改步伐,扎实推进其他能源原材料项目建设,积极实施太钢不锈钢管和高强度精密带钢等重大技改项目。高度重视新兴产业投资,在继续支持大运重卡一期5万辆达产的同时,加快推进太重高速列车轮轴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宏特高功率石墨电极等现代煤化工项目、潞安太阳能光伏产业等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吕梁杏花村白酒园区等特色食品工业项目。积极开展潞安540万吨煤制油以及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支持有关地市引进轿车生产线。加强社会事业和民生投资。继续抓好省城十大建筑建设,确保今年全部建成。加快推进高校新区、职业技术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建设。与此同时,增加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领域的投入,加大对“三农”和贫困地区的投资。

大力促进消费。落实国家和我省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着力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

程”和“双三十”农产品市场工程,扩大城乡商贸网点覆盖面,促进消费便利化;积极发展服务消费和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促进消费优化升级;采取有效措施,稳定价格水平,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强化信用建设,改善消费环境。 积极扩大出口。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开拓新兴出口市场;提高传统优势出口商品质量和档次,高度重视装备制造等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发展服务外包;落实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措施,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扩大高新技术、关键设备的进口,提高经济的外向度。

(二)推进工业新型化,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继续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在关死关实淘汰小矿井的基础上,加快保留矿井升级改造步伐,建设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化矿井;优化煤炭行业内部结构,鼓励煤炭企业大力发展与煤炭紧密相关的煤炭采掘洗选设备、煤矿安全设备、煤矿环保设备、煤基化工、煤炭物流等产业,不断提高非煤产业比重。推进焦化、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整合重组,重点推进焦化企业联合重组;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能大型化、生产集约化、利用清洁化、发展高端化。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做大做强煤机、汽车、铁路装备、重型机械等产品;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力争在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积极发展新型材料工业,重点发展钕铁硼、铝镁合金、纳米材料等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做大做优汾酒、陈醋、乳品、小杂粮等特色食品工业;鼓励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落实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各类服务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以煤炭、焦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为依托,规划建设一批涵盖保税、仓储、加工、集运、商贸、金融服务在内的现代物流枢纽和大型物流园区,支持侯马方略保税物流中心等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艺院团的改制,积极稳妥推进五大文化集团的组建,培育发展骨干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以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旅游景区为重点,建设一批高标准景区,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完善服务体系,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开发旅游新型业态,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商贸、餐饮、金融、信息等其他服务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力实施《山西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把循环经济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主要手段,作为新产业、新项目的准入门槛,作为资源配置的优先领域,推动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化发展。

各位代表,在我省推进工业新型化,必须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做到依托煤而又不完全依赖煤,立足煤而又要超越煤,兴于煤而又不困于煤,让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让非煤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使山西的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在认真落实好国家和我省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今年再投入13亿元,实施灌区建设补贴等“十项惠农政策”,启动高标准粮田创建等“十大强农工程”,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抓好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灌区改造,加快西山引黄及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年内完成1800万亩农田灌溉、2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15万亩高标准农田和10万亩盐碱地改造任务,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

区建设,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启动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进工程。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发展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科普惠农,加快农技农机推广,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百万亩设施蔬菜建设,加强与蔬菜大省的合作,稳定蔬菜等农产品生产供应。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抓好2000个新农村重点推进村建设,实施100个新农村集中连片建设工程,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再实现20万贫困人口脱贫。壮大县域经济。编制好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路径,选准主导产业,强化政策保障,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工业化为支撑、城镇化为载体,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尽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我们要在进一步完善提升已完成的“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实施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即再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四)推进市域城镇化,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按照“一核一圈三群”的布局,加快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全力支持太原率先发展。落实好支持太原率先发展的用地保障、园区发展和污染企业搬迁等政策措施,支持加快城中村改造,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切实增强省会城市的带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供给为突破口,以启动共建区建设为切入点,加快太原榆次同城化步伐。积极发展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以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以阳泉、忻州、吕梁为腹地的太原都市圈,形成引领我省城镇化发展的龙头。加快发展三大城镇群。统筹区域城镇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建设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城镇群,以临汾、侯马、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城镇群,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大力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扶持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快速发展,发挥其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城镇化推进机制,改革户籍制度,改善公共服务,使稳定就业和居住的进城农民有序转为城镇居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着力打造现代宜居城市和特色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

(五)推进城乡生态化,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多方联动狠抓节能降耗。突出抓好工业领域节能,严格产业准入门槛,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新上项目能评工作,全面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在电力、冶金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实施千项重点节能示范项目。大力推进建筑领域节能,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扎实推进交通运输等领域节能工作。加强节能服务体系建设,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进全社会节能

多管齐下狠抓污染减排。坚持总量控制的原则,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继续加大重点用煤行业的脱硫力度,启动火电行业脱硝工作。创新县城污水处理厂运行机制,新建一批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启动实施“蓝天碧水扩容提质工程”。加快太原等重点城市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扩大集中供热覆盖范围,严禁在城市及近郊区新建燃煤小锅炉,减少工业烟尘、粉尘排放。优化气源布局,加快管网建设,推进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和过境天然气“四气合一”。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加强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地和地下水保护。强化环境评估,实行污染者付费、排污权交易等制度,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测监管,构建污染减排的长效机制。

多措并举狠抓生态建设。以建设生态省为目标,大力推进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产业开发工程,加强生态屏障建设,确保完成营造林400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

增加森林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和生态功能。继续深入推进“2+10”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各位代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央的要求,是全省人民的共同心声。我们一定要举全省之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把这件关乎民生的大事抓好,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洁、环境更优美,让全省人民生活质量有一个新的提高!(六)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切实解决幼儿入园难的问题;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农村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分别由500元、300元提高到600元、400元;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让没能进入大学、高中的学生都能够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学到一技之长;切实解决好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实施高校危房改造,化解高校债务负担,加快推进高校新区建设,确保明年建成使用。抓好普通高中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五项改革任务落实,着力抓好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在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15元提高到25元;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探索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发展中医药事业。与此同时,要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做好妇女儿童工作、人口计生工作、老龄工作和红十字会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全面做好各类人员就业工作。采取免费培训、减免税费、提供小额贷款等措施,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劳动执法,落实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每月人均增加140元;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积极推动非公有制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参加保险,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两年实现全覆盖任务,今年覆盖率要超过80%。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120元增加到200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国家每月人均分别增加15元、12元的基础上,省里分别再增加10元;提高孤儿养育标准;对3万名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今年再投资240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8万套、1665万平方米,逐步改善居民基本居住条件。

认真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完善矛盾调处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做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工作。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发展人民防空事业,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双拥工作,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各位代表,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新的一年,我们要投入更多的人

力物力财力,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好,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富裕、更幸福、更有尊严!

(七)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由明显好转向稳定好转转变。 安全生产是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没有安全生产一切都无从谈起。

要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不懈怠、不放松、不麻痹,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进一步强化安全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抓好安全生产就是政绩的观念;进一步引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各领域、各行业、各方面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十项大的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好12个行业118条安全生产规定;进一步强化政府、企业安全生产的“两个主体”责任,突出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易燃易爆物品和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严厉打击私挖滥采和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现场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安全生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两年的努力,我省安全生产形势已实现明显好转,我们也坚信,山西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安全生产搞好,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八)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为转型跨越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深化改革开放。要加快乡镇机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国有企业的改革破产力度,以省属国有企业为重点加大企业联合重组力度,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集体企业改革。落实好国家和我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组建省金融办,深化晋商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鼓励支持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展,更好地为地方发展服务;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创新矿业用地管理机制。启动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抓紧制定并落实好各项实施方案,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力争在相关领域有突破性进展。支持开展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要不断优化环境、完善政策、创新方式,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力度,重点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重点民营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来晋投资兴业、为山西建设服务。要全力办好第六届中博会。

加强科技和人才工作。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在煤炭清洁生产利用、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以及循环经济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组建山西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重点抓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新兴产业创业型领军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开发。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九)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保障和促进转型跨越发展。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人民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行职责,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做好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快依法治省进程,启动“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制意识。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

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精品创作和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力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我省长期培育形成的太行精神、右玉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学习调研,提高履职能力。广大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把加强学习调研作为履行岗位职责的一项基本功和必修课,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学习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学习履职所需的各种知识,通过学习增长才干、提高本领;要深入调查研究,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下放审批权限,对那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审批事项,该下放的下放,该取消的取消。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全面提高行政效能。

增强法治意识,推进依法行政。各级政府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和政府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制度。加强政府法制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强化行政监督,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坚持廉洁自律,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继续深入推进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认真开展重点领域渎职侵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深化政务公开,确保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大兴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之风,坚决反对奢侈挥霍、铺张浪费,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我们告别了辛勤耕耘、硕果累累的“十一五”,迎来了充满希望、大有可为的“十二五”。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

——二○一一年一月十九日在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山西省省长王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并就《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作说明,请予审议,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重重困扰,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和安全生产的巨大压力,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进取、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就,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

不断加大投资力度,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万亿元。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实施两年投资1万亿元的计划

(实际完成1.1万亿元),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企业技改等重点工程项

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石太客运专线、太中银铁路建成通车,大西客运专线、中南部出海大通道等一批铁路项目加快建设;高速公路建设掀起新高潮,去年建成1037公里,全省通车总里程已突破3000公里;太原、长治机场改扩建全面完成,运城、大同机场改扩建顺利推进,五台山、吕梁、临汾机场开工建设。35项应急水源工程全面推进,27项建成投入使用,引黄北干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新增发电装机2669万千瓦。省城十大建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大规模的投资,不仅有效地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大大地增强了我省的发展后劲。

在全面落实国家“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我省扩大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扩大农机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实施旅游春季和金秋行动计划,扩大住房、汽车、文化消费,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2.7万个农家店,支持60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升级改造,促进了消费快速增长。“十一五”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

着力稳定和拓展外需,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8%。实行社会保险“五缓四减三补”政策,实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9项优惠政策,对焦化等企业实行有关费用减免缓缴措施,大幅度减轻企业负担,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

通过这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8700亿元、比2009年增长13%,财政总收入完成1810亿元、增长17.8%,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70亿元、增长20.3%,分别是2005年的2.1倍、2.4倍和2.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640元、4730元,增长11.8%、11.6%。以上数据说明,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

按照巩固加强第一产业、优化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全面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及28个子行业实施方案,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步伐加快。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传统行业在稳步增长的同时,质量效益明显改善,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服务业发展取得新的进展,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

紧紧抓住国际金融危机蕴涵的机遇,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启动实施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果。矿井总数已减少到1053座,办矿主体已减少到130个,70%的矿井生产规模达到90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去年煤炭产量达到7.4亿吨,是历史最好水平。通过这一轮整合,我省煤炭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产业水平显著提高,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采矿秩序明显好转,能源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5年共关停小火电机组316万千瓦,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397万吨、焦炭产能4761万吨、水泥产能2586万吨、电石产能142万吨;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造林绿化工程、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严格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综合运用结构、工程、技术和管理节能减排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与2005年相比,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6.3%、13.5%,全部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11个省辖市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47天,优良率提高33个百分点;完成营造林233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4%提高到18%,全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三是毫

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三农”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先后出台实施了玉米最低收购保护价等

“五项补贴政策”、设施蔬菜大县奖补等“八项惠农政策”、盐碱地改造等“七大强农工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高标准旱作农田、节水灌溉农田、中低产田改造2000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五年来粮食产量年均超过百亿公斤,特别是去年达到108.5亿公斤,创历史新高。继续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启动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9098个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任务。深入开展扶贫工作,10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四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制定实施科技、教育、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尤其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两年多来,扎扎实实地办了几件大事。在教育方面,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面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制定出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招聘6427名特岗教师到贫困地区和农村任教,启动占地9300亩的高校新区建设,为高校增加3000名教师编制,投资3亿多元对高校危房进行改造,帮助高校解决贷款负担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投资30多亿元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在67%的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实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23所市县级公立医院开展改革试点工作。在科技人才方面,投入9000多万元,引导实施19个重大科技专项,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大力培养开发本地人才,积极吸引外来人才,5年共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5400多人,特别是近两年每年拿出5000万元,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先后引进58人。在文化体育方面,全面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艺院团试点单位改革任务全面完成,省出版系统全部转企改制,省级广播电视局台分离,市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立秋》、《解放》等一批精品剧目和平遥国际摄影展等重大文化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五台山成功申遗;我省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亚运会等重大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与此同时,积极做好双拥工作、支持军队建设,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和政策咨询、参事、史志、人防、气象、地震、测绘、文物、档案工作,发展老龄事业、残疾人事业、慈善救助事业和红十字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突出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多种渠道扩大就业。5年新增城镇就业225.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多种形式建设保障性住房。5年共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0万套、5830万平方米,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任务全部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进展顺利。多方筹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到87%,5年提高了13.5个百分点;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由2005年的每月人均627元提高到1500元;在全国率先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已扩大到50%以上的农业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4.3%;219.5万城乡低保对象和14.2万农村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多措并举稳定物价。五年来,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平均涨幅控制在3%。特别是去年认真贯彻国家稳定物价政策措施,及时制定实施

了12条具体措施,并投入5亿多元,对大中专院校学生、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有效地稳定了物价,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全力推进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两年共投资300多亿元,新建通村水泥(油)路2.5万公里,改造中小学校舍9483所,建成6971个村级卫生室,建成各类饮水工程

1.2万处,完成9638个村的村通广播电视任务。这是近年来我省影响范围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民生工程。农村“五个全覆盖”任务的完成,使昔日的羊肠小道、泥泞土路变成了宽阔通畅的水泥(油)路,狭小昏暗、陈旧破败的危房变成了安全坚固、宽敞明亮的新校舍,苦咸水变成了干净卫生的甘泉水,广大农民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的心愿,封闭落后的偏远山村看上了电视、享受到了现代文明,广大农民从这五大工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与此同时,全力以赴支援南方地区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千方百计确保全国煤炭供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四川茂县恢复重建和对口援疆;积极捐款捐物,支援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甘肃舟曲抗震救灾,作出了山西人民应有的贡献。

五是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力扭转被动局面,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针对一度时期我省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状况,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以煤矿为重点、覆盖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完善十项安全生产制度,出台12个行业118条安全生产规定,进一步强化“两个主体”责任,配备市县长安全助理,组建煤炭工业厅,安监局与煤监局分设,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的组织、制度、技术、人才、管理、纪律和体制保证,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在2009年比2008年减少1018人的基础上,2010年又比2009年减少505人,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由2005年的0.905下降到0.187。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不仅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了大批的干部,也大大地改变了山西的对外形象!

六是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开放,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

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政府机构改革,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489项。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省直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基本完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步伐加快。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确权面积5907万亩。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60个县实行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扎实推进金融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晋商银行及一批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组建,大同煤业等16家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省金融办开始筹建。实行燃油税改革,政府性收费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全部撤销。扎实推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循环经济省试点、生态省试点。积极开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调研申请工作,获国家正式批复,我省成为唯一的国家级、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综改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成功举办能博会、农博会、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港洽会、珠洽会和央企、民企山西行等大型招商活动,积极参加世博会、中博会等重大活动,5年共引进各类资金5223亿元。

七是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5年省政府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5783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8件,制定政府规章45件。全面推进“法治山西”建设,“五五”普法成效明显。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深入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依法推进治超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学艺术进一步繁荣。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在这里,

我向大会郑重报告,我省“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实事全部兑现!

各位代表,回顾这五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办好山西的事情,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中央精神与山西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优良作风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始终坚持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所有这些,既是过去五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又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各位代表,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中共山西省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支持配合、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驻晋部队广大指战员、武警官兵和中央驻晋单位,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所有关心支持山西发展的海内外各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压力较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社会事业和民生欠账较多,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干部思想解放程度、政府职能转变还不能适应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等等。对此,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

根据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及“十二五”规划《建议》,省政府编制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突出转型跨越发展。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以安全生产为重要保障,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再造一个新山西。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达到170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3640亿元和19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万亿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更趋合理,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新的成效,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9000元。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

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对外合作水平不断提升。这些目标,体现了中央要求与山西实际的结合,体现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衔接,体现了转型发展与跨越发展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民生改善的协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基础。

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不同功能定位和要求,编制和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分工合理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际的良性互动。特别是对大运骨干通道沿线等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地区,要优化开发;严禁在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重要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进行开发。

(二)加快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步伐,推进转型跨越发展。

加快工业新型化,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主要模式,以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为主要支撑,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加快市域城镇化,按照“一核一圈三群”的布局,加快太原都市圈发展,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和城镇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加强城镇化管理,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加快城乡生态化,着眼于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和健康山西,坚持“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发展理念,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步完善符合省情特点、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面落实依法治省基本方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快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走出资源型经济全面转型的新路子。

要抓住并用好这一重大机遇,充分利用试验区这个大品牌、大载体、大平台,大力推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服务业等接续替代产业,实现支柱产业由单一向多元、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狠抓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快资源型城市、地区转型,统筹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撑,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活力。

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大力实施开

放引进战略,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落户山西、服务山西。深化区域合作,强化与国内外大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大开放促进大跨越。

各位代表,转型跨越在全省上下已形成共识,再造一个新山西是三晋人民的强烈愿望。《纲要(草案)》经这次人代会审议通过后,我们将尽全力抓好落实。我们坚信,通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山川更加秀美的新山西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三、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15%,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左右,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1.5%和2%,氮氧化物、氨氮和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下降1.5%、1.5%、2%、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 实现上述目标,要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协调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

进一步增加投资。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铁路方面,加快推进中南部铁路大通道、大西客运专线等项目建设,力争开工建设大同至张家口、和顺至邢台、运城至三门峡等铁路项目,启动太焦客运专线铁路前期工作。公路方面,重点抓好高速公路31个在建项目建设,再新开工建设11条,确保年内竣工1000公里,为2012年实现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奠定坚实基础;新建改建干线公路、农村公路2500公里。机场方面,加快运城、大同机场改扩建,推进五台山、吕梁和临汾新建机场项目建设。水利方面,全面完成35项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引黄北干工程建设,确保今年国庆节前大同、朔州用上黄河水;启动大水网建设,实施东山调水工程。电力方面,新增发电装机800万千瓦,完成1000千伏晋东南特高压输变电扩建工程,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智能电网建设。加大以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的产业投资。加快煤炭资源整合重组保留矿井技改步伐,扎实推进其他能源原材料项目建设,积极实施太钢不锈钢管和高强度精密带钢等重大技改项目。高度重视新兴产业投资,在继续支持大运重卡一期5万辆达产的同时,加快推进太重高速列车轮轴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宏特高功率石墨电极等现代煤化工项目、潞安太阳能光伏产业等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吕梁杏花村白酒园区等特色食品工业项目。积极开展潞安540万吨煤制油以及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支持有关地市引进轿车生产线。加强社会事业和民生投资。继续抓好省城十大建筑建设,确保今年全部建成。加快推进高校新区、职业技术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建设。与此同时,增加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领域的投入,加大对“三农”和贫困地区的投资。

大力促进消费。落实国家和我省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着力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

程”和“双三十”农产品市场工程,扩大城乡商贸网点覆盖面,促进消费便利化;积极发展服务消费和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促进消费优化升级;采取有效措施,稳定价格水平,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强化信用建设,改善消费环境。 积极扩大出口。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开拓新兴出口市场;提高传统优势出口商品质量和档次,高度重视装备制造等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发展服务外包;落实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措施,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扩大高新技术、关键设备的进口,提高经济的外向度。

(二)推进工业新型化,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继续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在关死关实淘汰小矿井的基础上,加快保留矿井升级改造步伐,建设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化矿井;优化煤炭行业内部结构,鼓励煤炭企业大力发展与煤炭紧密相关的煤炭采掘洗选设备、煤矿安全设备、煤矿环保设备、煤基化工、煤炭物流等产业,不断提高非煤产业比重。推进焦化、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整合重组,重点推进焦化企业联合重组;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能大型化、生产集约化、利用清洁化、发展高端化。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做大做强煤机、汽车、铁路装备、重型机械等产品;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力争在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积极发展新型材料工业,重点发展钕铁硼、铝镁合金、纳米材料等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做大做优汾酒、陈醋、乳品、小杂粮等特色食品工业;鼓励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落实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各类服务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以煤炭、焦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为依托,规划建设一批涵盖保税、仓储、加工、集运、商贸、金融服务在内的现代物流枢纽和大型物流园区,支持侯马方略保税物流中心等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艺院团的改制,积极稳妥推进五大文化集团的组建,培育发展骨干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以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旅游景区为重点,建设一批高标准景区,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完善服务体系,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开发旅游新型业态,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商贸、餐饮、金融、信息等其他服务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力实施《山西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把循环经济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主要手段,作为新产业、新项目的准入门槛,作为资源配置的优先领域,推动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化发展。

各位代表,在我省推进工业新型化,必须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做到依托煤而又不完全依赖煤,立足煤而又要超越煤,兴于煤而又不困于煤,让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让非煤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使山西的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在认真落实好国家和我省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今年再投入13亿元,实施灌区建设补贴等“十项惠农政策”,启动高标准粮田创建等“十大强农工程”,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抓好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灌区改造,加快西山引黄及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年内完成1800万亩农田灌溉、2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15万亩高标准农田和10万亩盐碱地改造任务,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

区建设,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启动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进工程。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发展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科普惠农,加快农技农机推广,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百万亩设施蔬菜建设,加强与蔬菜大省的合作,稳定蔬菜等农产品生产供应。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抓好2000个新农村重点推进村建设,实施100个新农村集中连片建设工程,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再实现20万贫困人口脱贫。壮大县域经济。编制好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路径,选准主导产业,强化政策保障,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工业化为支撑、城镇化为载体,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尽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我们要在进一步完善提升已完成的“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实施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即再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四)推进市域城镇化,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按照“一核一圈三群”的布局,加快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全力支持太原率先发展。落实好支持太原率先发展的用地保障、园区发展和污染企业搬迁等政策措施,支持加快城中村改造,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切实增强省会城市的带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供给为突破口,以启动共建区建设为切入点,加快太原榆次同城化步伐。积极发展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以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以阳泉、忻州、吕梁为腹地的太原都市圈,形成引领我省城镇化发展的龙头。加快发展三大城镇群。统筹区域城镇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建设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城镇群,以临汾、侯马、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城镇群,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大力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扶持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快速发展,发挥其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城镇化推进机制,改革户籍制度,改善公共服务,使稳定就业和居住的进城农民有序转为城镇居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着力打造现代宜居城市和特色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

(五)推进城乡生态化,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多方联动狠抓节能降耗。突出抓好工业领域节能,严格产业准入门槛,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新上项目能评工作,全面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在电力、冶金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实施千项重点节能示范项目。大力推进建筑领域节能,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扎实推进交通运输等领域节能工作。加强节能服务体系建设,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进全社会节能

多管齐下狠抓污染减排。坚持总量控制的原则,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继续加大重点用煤行业的脱硫力度,启动火电行业脱硝工作。创新县城污水处理厂运行机制,新建一批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启动实施“蓝天碧水扩容提质工程”。加快太原等重点城市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扩大集中供热覆盖范围,严禁在城市及近郊区新建燃煤小锅炉,减少工业烟尘、粉尘排放。优化气源布局,加快管网建设,推进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和过境天然气“四气合一”。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加强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地和地下水保护。强化环境评估,实行污染者付费、排污权交易等制度,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测监管,构建污染减排的长效机制。

多措并举狠抓生态建设。以建设生态省为目标,大力推进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产业开发工程,加强生态屏障建设,确保完成营造林400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

增加森林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和生态功能。继续深入推进“2+10”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各位代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央的要求,是全省人民的共同心声。我们一定要举全省之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把这件关乎民生的大事抓好,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洁、环境更优美,让全省人民生活质量有一个新的提高!(六)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切实解决幼儿入园难的问题;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农村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分别由500元、300元提高到600元、400元;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让没能进入大学、高中的学生都能够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学到一技之长;切实解决好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实施高校危房改造,化解高校债务负担,加快推进高校新区建设,确保明年建成使用。抓好普通高中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五项改革任务落实,着力抓好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在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15元提高到25元;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探索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发展中医药事业。与此同时,要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做好妇女儿童工作、人口计生工作、老龄工作和红十字会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全面做好各类人员就业工作。采取免费培训、减免税费、提供小额贷款等措施,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劳动执法,落实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每月人均增加140元;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积极推动非公有制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参加保险,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两年实现全覆盖任务,今年覆盖率要超过80%。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120元增加到200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国家每月人均分别增加15元、12元的基础上,省里分别再增加10元;提高孤儿养育标准;对3万名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今年再投资240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8万套、1665万平方米,逐步改善居民基本居住条件。

认真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完善矛盾调处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做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工作。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发展人民防空事业,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双拥工作,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各位代表,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新的一年,我们要投入更多的人

力物力财力,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好,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富裕、更幸福、更有尊严!

(七)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由明显好转向稳定好转转变。 安全生产是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没有安全生产一切都无从谈起。

要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不懈怠、不放松、不麻痹,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进一步强化安全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抓好安全生产就是政绩的观念;进一步引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各领域、各行业、各方面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十项大的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好12个行业118条安全生产规定;进一步强化政府、企业安全生产的“两个主体”责任,突出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易燃易爆物品和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严厉打击私挖滥采和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现场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安全生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两年的努力,我省安全生产形势已实现明显好转,我们也坚信,山西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安全生产搞好,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八)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为转型跨越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深化改革开放。要加快乡镇机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国有企业的改革破产力度,以省属国有企业为重点加大企业联合重组力度,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集体企业改革。落实好国家和我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组建省金融办,深化晋商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鼓励支持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展,更好地为地方发展服务;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创新矿业用地管理机制。启动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抓紧制定并落实好各项实施方案,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力争在相关领域有突破性进展。支持开展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要不断优化环境、完善政策、创新方式,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力度,重点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重点民营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来晋投资兴业、为山西建设服务。要全力办好第六届中博会。

加强科技和人才工作。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在煤炭清洁生产利用、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以及循环经济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组建山西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重点抓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新兴产业创业型领军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开发。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九)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保障和促进转型跨越发展。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人民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行职责,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做好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快依法治省进程,启动“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制意识。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

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精品创作和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力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我省长期培育形成的太行精神、右玉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学习调研,提高履职能力。广大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把加强学习调研作为履行岗位职责的一项基本功和必修课,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学习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学习履职所需的各种知识,通过学习增长才干、提高本领;要深入调查研究,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下放审批权限,对那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审批事项,该下放的下放,该取消的取消。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全面提高行政效能。

增强法治意识,推进依法行政。各级政府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和政府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制度。加强政府法制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强化行政监督,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坚持廉洁自律,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继续深入推进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认真开展重点领域渎职侵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深化政务公开,确保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大兴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之风,坚决反对奢侈挥霍、铺张浪费,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我们告别了辛勤耕耘、硕果累累的“十一五”,迎来了充满希望、大有可为的“十二五”。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

  •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1最低工资标准
  •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调整我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晋政办发[2011]17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各大中型企业,中央驻晋单位: 依据<山西省最低工资规定>(省政府令第218号)和<最低工资 ...查看


  •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焦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 晋政发[2009]7号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焦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现将<山西省焦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九年四月十日 ...查看


  • 山西省企业联合会山西省企业家协会文件
  • 山西省企业联合会 山西省企业家协会 山西企联[2012] 2号 文件 ☆ 关于评选表彰2011年度山西省 功勋企业.优秀企业.功勋企业家.优秀企 业家的通知 各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各有关单位: 2011年是山西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 ...查看


  • 山西省节约能源条例(2011年修正本)
  • 山西省节约能源条例(2011 年修正本) (2000 年 5 月 28 日山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2011 年 9 月 23 日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 2011 年 9 月 23 ...查看


  • 新时代的巾帼英雄
  • 新时代的巾帼英雄 --李金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 李金玉,女,山西乡宁县,1964年4月7日出生,1986年7月开始参加工作,于1987年11月16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本人就读于天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历为研究生,职称高级经济师, ...查看


  • 山西省治超工作会议精神
  • 全省治超工作会议精神 2011年6月9日,省治超领导组在太原召开了全省治超工作会议,省人大副主任郭海亮.副省长牛仁亮.省政协副主席李潭生.省治超领导组顾问兼总监督员吕日周,各市县治超领导组组长.治超办主任.各成员单位成员参加了会议.省交通厅 ...查看


  • 济源市工信系统与山西沿边对接合作工作汇报
  • 济源市工信系统与山西沿边对接合作 工 作 汇 报 一.目前现有沿边合作情况 (一)我市在晋合作投资情况 1.济钢:在运城市垣曲县有一家控股公司--山西垣曲国泰矿业公司(2005年组建),于2010年在运城市闻喜县新注册了两家矿业公司(民安矿 ...查看


  • 云冈运管所2011年源头治超工作总结
  • 云冈运管所2011年源头治超 工作总结 2011年,云冈运管所源头治超办,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照<山西省道路运输条例>.<山西省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理超限超载暂行办法>等法律 ...查看


  •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发展战略研究
  •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3):294-298Journa/ofShanxiAgieulturai Sciences doi:10.3969/j.issn.1002-2481.2013.03.24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发展战略研究 孟宪文1' ...查看


  • 企业节能自查报告
  • 2011年度山西东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 节能自查报告 山西东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 2012年03月18日 企业名称(盖章):山西东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 报告编写人员(名单): 鲍家齐 王泽锋 陈鹏举 王国梁 企业分管节能负责人(签字): 企业法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