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贸易理论

Lecture 3 当代贸易理论

一、Kemp 模型--外部规模经济的贸易理论

1、假定:

两种商品生产中都存在规模经济(外部经济);

规模经济导致生产可能性线凸向原点。图3-1(A-F ,图10-3)

2、专业化方式

在凸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线上,经济的均衡点不稳定。

引入贸易后,专业化方式取决于一国所面临的特定的贸易条件。图3-2(A-F ,图10-4)

贸易条件>完全专业化生产Y 时的国内价格线(TOT1):完全专业化生产X (N 点),按该贸易条件出口;

贸易条件<完全专业化生产X 时的国内价格线(TOT2):完全专业化生产Y (M 点),按该贸易条件出口;

TOT1>贸易条件>TOT2:贸易方式不能确定,三种可能

(a)完全专业化生产X ,按照TOT3进行贸易,有正贸易收益;

(b)完全专业化生产Y ,按照TOT3进行贸易,有正贸易收益;

(c)在贸易条件和PPF 的切点上同时生产两种商品,按照TOT3进行贸易。

最终,均衡贸易条件可能是TOT1和TOT2中的一个,生产将停留在M 或N 点,进行完全专业化生产。但究竟生产和出口哪一种商品是不确定的。

3、贸易方式

规模经济导致了贸易的多种可能性。

(1)一国在M 点生产、另一国在N 点生产,两国都将从贸易中获利;

(2)一国在F 点生产、另一国在M 点或N 点生产

对于生产条件和需求偏好都相同的两国都能从贸易中获利;贸易模式的确定可能是偶然的。

二、Krugman 模型--内部规模经济的贸易理论

两个假设条件: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

1、规模经济

劳动被假定为推一的生产要素。规模经济(内部经济)体现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所需的劳动数量中,

Li = a+ bQi

Li 表任一厂商i 所需劳动数量,a 为常数(由技术水平决定),Qi 代表该厂商的产出水平,而b 则确定了产出水平与所需劳动数量之间的边际关系。公式表明生产中存在规模经济。

2、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在垄断竞争中,一个行业内有多个厂商,没有进入壁垒,长期每个厂商的利润均为零。行业中各个厂商生产不同质产品(水平差别),厂商数目代表了有几种差别产品。

图3-3(A-F ,图10-5)。

垄断竞争厂商i 面临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边际收益(MR )小于价格。厂商i 在MR 等于边际成本(MC )处进行生产。厂商i 的边际收益等于:

MR =pi

eD 为需求的价格弹性。由于劳动是企业的唯一投入,给定劳动工资率为,厂商i 的总成本为WLi =W ×(a+bQi),边际成本则是Wb ,利润最大化的短期均衡条件则可写为

pi =Wb

即pi/W = b

在长期内,有其他厂商进入,现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将向下移动,且由于出现了更多的替代品,需求曲线也变得更富有弹性。现有厂商的价格与利润因此会下降,长期行业利润为零。

3、自给自足均衡,图3-4(A-F ,图10-6)

横轴:经济中任何一个有代表性的消费者对典型商品i 的消费量,即人均消费Ci 。纵轴:商品i 的价格与工资水平的比率,Pi/W。

PP 曲线向上倾斜,反映了商品i 的价格与其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随着消费量的增加,需求更缺乏弹性,eD /(eD +1)的数值变得越大,在边际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利润最大化就需要一个更高的价格。所以,Pi/W会随着消费的增加而上升。

ZZ 曲线向下倾斜,反映了长期均衡中的零经济利润状态。即总收益等于总成本:PiQi = (a+bQi)W,即Pi/W = b+a/Qi

其中,总产出Qi=总劳动力Lr×人均消费ci ,

所以,Pi/W = b+a/(Lr×ci),ci 与Pi/W负相关。

PP 曲线和ZZ 曲线相交,得到均衡的人均消费水平和价格-工资比。

此时行业内的厂商数等于:Lr=n×(a+bQi) n= Lr /(a+bQi)

4、引入贸易

伙伴国与本国的偏好、要素禀赋及收入水平完全相同。开放贸易后,对于各国的每个厂商而言,市场规模都扩大,规模经济发挥作用,所有商品的生产成本都下降。一国开放贸易等同于扩大了各国的消费人口,Lr 值的增加导致ZZ 线向下移动,得到新的均衡点。

Pi/W下降,表明W/Pi上升,即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上升,福利改善;

ci 下降,表明每种商品的人均消费下降;此外,厂商数量(差别产品数量) n= Lr /(a+bQi) = Lr /(a+bLrci) = 1/(a/Lr + bci)

ci 下降将导致n 增大,表明贸易可以使一国获得更多种类的商品。仅从这个角度看,消费者的福利也得到改善。

Qi 增加。Qi = a÷(Pi/W-b)

结论:要素禀赋可以决定一国出口与进口的各大类商品,但在每大类商品种,产品差别和规模经济在促成贸易以及贸易互利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Falvey 模型--垂直差别产品的贸易模型

1、假定:

两国家(A 、B )、两要素(K 、L )、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

多种非同质产品(垂直差异),产品的不同质用生产中的K/L投入表示,越高的复杂程度反映越高的K/L;

2、贸易模式:

两国任一产品可用其复杂程度sj 来表示,假定单位sj 的产出需要投入sj 单位的资本和1单位劳动,则这一产品在两国的生产成本(cAj ,cBj )是,

cAj = wA + sjrA

cBj = wB + sjrB

对于任一产品,在两国的成本差异为:

cAj - cBj =( wA + sjrA)-( wB + sjrB)

=( wA - wB ) - sj (rB-rA )

假定有一特殊(" 边际" )产品sm 在两国的成本相同,cAm = cBm

wA + smrA = wB + smrB,→→(wA - wB)/sm = rB-rA

则cAj - cBj =( wA - wB ) - sj (wA - wB)/sm

=( wA - wB )(1- sj/sm)

假定A 国相对于B 国是资本富裕的国家,则wA >wB ,某一产品在两国的成本大小取决于产品的复杂度,

对于比特定产品sm 更复杂的产品,sj >sm ,则有cAj <cBj ,表明高质量的产品在A 国的价格较低。

对于复杂度低于特定产品sm 的产品,sj <sm ,则有cAj >cBj ,表明低质量的产品在B 国的价格较低。

结论:产品差别本身就与要素禀赋有关,越复杂的产品品种在生产中需要越高的K/L比率。所以,之所以会发生行业内贸易,是因为资本富裕的国家会向劳动富裕的国家出口高质量的商品,而从这些国家进口较不复杂的商品。

通过要素禀赋、密集度和产品差别(垂直差异)间的关系,解释了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行业内贸易方式。

四、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型

1、林德理论--收入决定的贸易模型

假定:消费者的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们的收入水平;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该国特定的偏好模式和产品结构,同时也构成了贸易的基础。

结论:贸易将发生在那些具有重叠需求的商品上;商品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贸易,同一个国家既出口又进口该商品(差别产品)。

2、Lancaster & Helpman模型--偏好决定的贸易模型

对水平差别产品的需求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假设生产者的数目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和自给自足条件一样,每一个生产者都生产同样产量的不同产品(水平差别),收取同样的价格。此时,自由贸易对一些消费者有益,都谁都无害。

图3-5 商品水平差别的可选规格

3、Grubel 模型——收入分配决定的贸易模型

图3-6(A-F ,图10-7)

Grubel(1970):即使两国具有相似的人均收入,但两国不同的总收入分配依然会导致行业内贸易。

五、行业内贸易

1、行业内贸易的一般形式

行业间贸易:一国的出口和进口分属不同的产品分类目录的商品。

行业内贸易:一国同时进口和出口统一产品分类目录中的商品。

图3-7 "规模经济" 与工业品的" 双向贸易"

2、行业内贸易(IIT )指数

某一特定行业的行业内贸易指数:

如果一国只出口或只进口该产品,IIT 指数=0,不存在行业内贸易;

如果同时出口和进口这一行业的产品(行业内贸易),IIT 指数>0;

当出口与进口相等时,IIT 指数=1。

IIT 指数的值越大,表示行业内贸易越发达。

IIT 指数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加总程度。

一国的行业内贸易指数:

3、行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Grubel(1975):计算了1967年10个工业化国家的各种行业的IIT 值,发现,所有这10个国家IIT 值的加权平均是0.48,表明将近一半的贸易是进出口同一行业的差异产品;IIT 值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表3-1:部分国家制造业部门行业内贸易的份额(%)

工业化国家 1970 1987 发展中国家 1970 1987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加拿大

西班牙

平均 55.1 32.8 59.7 78.1 64.3 61.0 62.4 41.2 56.8 61.0 印度 28.0 巴西 66.4 墨西哥 83.8 土耳其 80.0 泰国 63.9 韩国 71.6 阿根廷 67.4 新加坡 65.3 平均 22.3 19.1 29.7 16.5 5.2 19.4 22.1 44.2 22.3 37.0 45.5 54.6 36.3 30.2 42.2 36.4 71.8 44.3

资料来源:J. A. Stone and H. H. Lee, "Determinant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A Longitudeinal, Cross Country Analysis," Weltwirschaftliches Archiv, No. 1, 1995, p. 70。转引自Dominick Salvator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6th edition, chapter 6, Prentice Hall, 1998。

(Pagoulatos and Sorenson,1975):以1965年和1967年美国102个行业(SITC的三数码分类水平) 与世界其它国家之间的行业内贸易的数据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探讨贸易障碍和产业内贸易的关系。结论:非关税壁垒的水平和非关税壁垒的差异并没有构成有意义的系数;人均收入上的相似性与产业内贸易正相关;具有较低运输成本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比较发达。

Loertscher and Wolter(1980):分析不同国家之间以及跨行业之间解释行业内贸易的强度差异: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的程度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规模的大小差异以及贸易伙伴之间的空间距离显然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在平均市场规模和关税同盟之间则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Balassa(1986):研究了38个国家与IIT 相关的各种要素的不同假设。结论:更高的人均收入、更高的国民收入、更高的开放程度以及与主要贸易伙伴存在共同边界都与IIT 水平呈正相关;贸易伙伴国间的距离(代表运输费用)与IIT 水平负相关。

Helpman(1987):研究了14个发达国家大量的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数据资料。在对随时间推移的跨部门比较中,发现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和人均收入低度分散间有密切联系。但跨国公司的介入弱化了这种联系。

Hansson and Lundberg(1989):使用了一个正规的新古典模型(两要素多部门)来分析(瑞典)行业间和行业内的贸易:行业内贸易的份额在那些具有极端要素条件的部门,即非常高或非常低的资本密集度的行业是最低的。

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研究:关税同盟或区域性集团的成员似乎是影响产业内贸易的积极因素,尤其是在集团成员内部更是如此;收入水平的相似性和工业化阶段显得对产业内贸易有所帮助。总体看来,国家的特征比产品的特征更能够解释有发展中国家介入的产业内贸易。

六、国际竞争力理论

解释为什么一个国家能在某一个行业取得国际性成功?

1、钻石模型

一个国家的内部竞争环境由四大因素形成,它们可以促进或阻碍竞争优势的创建:

(1)要素禀赋--国家在生产要素方面所处的地位;

人力资源:人员(包括管理人员)的成本、技能和数量。

自然资源:土地、水资源、矿藏、森林、渔场等及其质量、成本,以及气候条件、区位、地理规模;

知识资源: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市场知识。

资本资源:支持产业的资本数量、成本、质量、形式。

基础设施:运输系统、通讯系统、保健系统及其质量与成本。

其中,初级要素是被动继承的、其产生需要较少的或不那么复杂的私人投资和社会投资。它的角色并不是十分关键,高级要素才是竞争优势的长远来源。高级要素往往需要长期地对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的投资才能得到。同样,专门要素比一般要素更重要。

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对某一产业十分重要的某类低成本要素禀赋或独特的高质量要素禀赋,该国的公司就有可能在该产业获得竞争优势。国家可以创造和发展它们所需要的要素条件。

(2)国内需求--国内市场对该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特点。

国内市场有三个特征(分隔的需求结构、老练的、挑剔的买主、前瞻性的买方需求)对国家竞争优势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国内独立的买主数量、需求的增长速度、需求的规模以及市场饱和的时间也会对一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3)相关和支持产业--国内是否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供货行业和相关产业

支持产业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及早地、迅速地为国内公司提供最低成本的投入;不断地与下游产业合作,促进下游产业的创新。

相关产业最可能促进产业创新;相关产业的国际成功将带动有关产业成功。

(4)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有关公司的创立、组织和管理的规定以及国内的竞争状况

当一个产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与受国家环境支持的经营管理实践相适应时,该产业容易获得成功;

国家的目标取向决定了对经理和雇员有不同的激励机制;

激烈的国内竞争将迫使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波特认为,这四个决定因素构成了一个钻石,公司最有可能在钻石条件最为有利的行业取得成功;钻石是一个相互补充和相互强化的系统,一个因素的影响力取决于其他因素的状况。

两个辅助因素则是机遇和政府的作用。机遇包括重要的新发明、重大技术变化、投入成本的剧变、外国政府的政治性决策、国际金融市场或外汇汇率的重要变化、突然出现的世界或地区需求、战争等;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对资本市场加以干预、制定教育政策等影响要素条件,通过确定地方产品标准、制定规则等影响买方需求。政府也能以各种方式影响企业的竞争战略、结构、竞争状况等。

2、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论

(1)要素驱动阶段--产业竞争主要依赖于国内自然资源和大量廉价劳动力资源的拥有状况,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那些资源密集型产业。

(2)投资驱动阶段--产业竞争依赖于国家和企业的发展愿望和投资能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3)创新推动阶段--产业竞争依赖于国家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愿望和技术创新能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技术密集型产业。

(4)财富推动阶段--企业创新、竞争意识明显下降,更注重保持地位而不是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实业投资下降,有实力的企业试图通过影响政府政策来保护自己。

3、企业群落论

企业群落:经营同一产业、在业务上有密切关联的一群公司和相关机构集聚在一个较小的地理范围内。

企业群落作为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从四个方面加强了企业的竞争忧势: (l )外部经济效应。

(2)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

(3)学习与创新效应。

(4)品牌与广告效应。

七、内生贸易模型--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放弃了新古典分析框架,引入了消费者-生产者合一、有交易费用的分析框架(超边际分析),用专业化经济替代规模经济。

杨小凯(1991,1996)的内生贸易模型:每个人的天生条件可能相同,人们之间不一定有与生俱来的差别,就是说,可能不存在外生比较优势。人们喜好多样化消费,专业化生产能带来高效率,但同时会增加交易次数。于是产生了两难处境:专业化经济带来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增加了交易费用。这种两难冲突的结果,对产生最优分工水平。

内生分工与专业化的贸易模式:随着交易效率不断改进,会出现劳动分工演进,伴随着分工的演进,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生产率、贸易依存度、商业化程度、内生比较利益、生产集中度、市场一体化程度、经济结构多元化程度、贸易商品种类及相关市场个数都会增加,自给自足率同时下降。

模型:

分工后的综合生产力水平之所以高于自给自足水平,是因为分工可以节约重复学习的费用。假定每个人可以生产粮食和衣物两种产品,二者都要通过学习(学习费用为c )才能掌握特定的技能。假定两人可利用的劳动时间都为1,如果A 专门生产粮食,其粮食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为(1-c )/1=1-c;如果B 专门生产衣物,其衣物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也为1-c 。

在自给自足经济下,两人同时生产两种产品,假定各用一半的时间在两种产品上,则生产粮食和衣物的生产率都为(0.5-c )/0.5=1-2c。与各自专业化生产是的生产率相比,显然专业化使得生产率更高。这种生产率的提高不是外生的,而是内在的、通过分工生产形成的

Lecture 3 当代贸易理论

一、Kemp 模型--外部规模经济的贸易理论

1、假定:

两种商品生产中都存在规模经济(外部经济);

规模经济导致生产可能性线凸向原点。图3-1(A-F ,图10-3)

2、专业化方式

在凸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线上,经济的均衡点不稳定。

引入贸易后,专业化方式取决于一国所面临的特定的贸易条件。图3-2(A-F ,图10-4)

贸易条件>完全专业化生产Y 时的国内价格线(TOT1):完全专业化生产X (N 点),按该贸易条件出口;

贸易条件<完全专业化生产X 时的国内价格线(TOT2):完全专业化生产Y (M 点),按该贸易条件出口;

TOT1>贸易条件>TOT2:贸易方式不能确定,三种可能

(a)完全专业化生产X ,按照TOT3进行贸易,有正贸易收益;

(b)完全专业化生产Y ,按照TOT3进行贸易,有正贸易收益;

(c)在贸易条件和PPF 的切点上同时生产两种商品,按照TOT3进行贸易。

最终,均衡贸易条件可能是TOT1和TOT2中的一个,生产将停留在M 或N 点,进行完全专业化生产。但究竟生产和出口哪一种商品是不确定的。

3、贸易方式

规模经济导致了贸易的多种可能性。

(1)一国在M 点生产、另一国在N 点生产,两国都将从贸易中获利;

(2)一国在F 点生产、另一国在M 点或N 点生产

对于生产条件和需求偏好都相同的两国都能从贸易中获利;贸易模式的确定可能是偶然的。

二、Krugman 模型--内部规模经济的贸易理论

两个假设条件: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

1、规模经济

劳动被假定为推一的生产要素。规模经济(内部经济)体现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所需的劳动数量中,

Li = a+ bQi

Li 表任一厂商i 所需劳动数量,a 为常数(由技术水平决定),Qi 代表该厂商的产出水平,而b 则确定了产出水平与所需劳动数量之间的边际关系。公式表明生产中存在规模经济。

2、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在垄断竞争中,一个行业内有多个厂商,没有进入壁垒,长期每个厂商的利润均为零。行业中各个厂商生产不同质产品(水平差别),厂商数目代表了有几种差别产品。

图3-3(A-F ,图10-5)。

垄断竞争厂商i 面临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边际收益(MR )小于价格。厂商i 在MR 等于边际成本(MC )处进行生产。厂商i 的边际收益等于:

MR =pi

eD 为需求的价格弹性。由于劳动是企业的唯一投入,给定劳动工资率为,厂商i 的总成本为WLi =W ×(a+bQi),边际成本则是Wb ,利润最大化的短期均衡条件则可写为

pi =Wb

即pi/W = b

在长期内,有其他厂商进入,现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将向下移动,且由于出现了更多的替代品,需求曲线也变得更富有弹性。现有厂商的价格与利润因此会下降,长期行业利润为零。

3、自给自足均衡,图3-4(A-F ,图10-6)

横轴:经济中任何一个有代表性的消费者对典型商品i 的消费量,即人均消费Ci 。纵轴:商品i 的价格与工资水平的比率,Pi/W。

PP 曲线向上倾斜,反映了商品i 的价格与其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随着消费量的增加,需求更缺乏弹性,eD /(eD +1)的数值变得越大,在边际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利润最大化就需要一个更高的价格。所以,Pi/W会随着消费的增加而上升。

ZZ 曲线向下倾斜,反映了长期均衡中的零经济利润状态。即总收益等于总成本:PiQi = (a+bQi)W,即Pi/W = b+a/Qi

其中,总产出Qi=总劳动力Lr×人均消费ci ,

所以,Pi/W = b+a/(Lr×ci),ci 与Pi/W负相关。

PP 曲线和ZZ 曲线相交,得到均衡的人均消费水平和价格-工资比。

此时行业内的厂商数等于:Lr=n×(a+bQi) n= Lr /(a+bQi)

4、引入贸易

伙伴国与本国的偏好、要素禀赋及收入水平完全相同。开放贸易后,对于各国的每个厂商而言,市场规模都扩大,规模经济发挥作用,所有商品的生产成本都下降。一国开放贸易等同于扩大了各国的消费人口,Lr 值的增加导致ZZ 线向下移动,得到新的均衡点。

Pi/W下降,表明W/Pi上升,即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上升,福利改善;

ci 下降,表明每种商品的人均消费下降;此外,厂商数量(差别产品数量) n= Lr /(a+bQi) = Lr /(a+bLrci) = 1/(a/Lr + bci)

ci 下降将导致n 增大,表明贸易可以使一国获得更多种类的商品。仅从这个角度看,消费者的福利也得到改善。

Qi 增加。Qi = a÷(Pi/W-b)

结论:要素禀赋可以决定一国出口与进口的各大类商品,但在每大类商品种,产品差别和规模经济在促成贸易以及贸易互利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Falvey 模型--垂直差别产品的贸易模型

1、假定:

两国家(A 、B )、两要素(K 、L )、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

多种非同质产品(垂直差异),产品的不同质用生产中的K/L投入表示,越高的复杂程度反映越高的K/L;

2、贸易模式:

两国任一产品可用其复杂程度sj 来表示,假定单位sj 的产出需要投入sj 单位的资本和1单位劳动,则这一产品在两国的生产成本(cAj ,cBj )是,

cAj = wA + sjrA

cBj = wB + sjrB

对于任一产品,在两国的成本差异为:

cAj - cBj =( wA + sjrA)-( wB + sjrB)

=( wA - wB ) - sj (rB-rA )

假定有一特殊(" 边际" )产品sm 在两国的成本相同,cAm = cBm

wA + smrA = wB + smrB,→→(wA - wB)/sm = rB-rA

则cAj - cBj =( wA - wB ) - sj (wA - wB)/sm

=( wA - wB )(1- sj/sm)

假定A 国相对于B 国是资本富裕的国家,则wA >wB ,某一产品在两国的成本大小取决于产品的复杂度,

对于比特定产品sm 更复杂的产品,sj >sm ,则有cAj <cBj ,表明高质量的产品在A 国的价格较低。

对于复杂度低于特定产品sm 的产品,sj <sm ,则有cAj >cBj ,表明低质量的产品在B 国的价格较低。

结论:产品差别本身就与要素禀赋有关,越复杂的产品品种在生产中需要越高的K/L比率。所以,之所以会发生行业内贸易,是因为资本富裕的国家会向劳动富裕的国家出口高质量的商品,而从这些国家进口较不复杂的商品。

通过要素禀赋、密集度和产品差别(垂直差异)间的关系,解释了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行业内贸易方式。

四、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型

1、林德理论--收入决定的贸易模型

假定:消费者的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们的收入水平;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该国特定的偏好模式和产品结构,同时也构成了贸易的基础。

结论:贸易将发生在那些具有重叠需求的商品上;商品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贸易,同一个国家既出口又进口该商品(差别产品)。

2、Lancaster & Helpman模型--偏好决定的贸易模型

对水平差别产品的需求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假设生产者的数目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和自给自足条件一样,每一个生产者都生产同样产量的不同产品(水平差别),收取同样的价格。此时,自由贸易对一些消费者有益,都谁都无害。

图3-5 商品水平差别的可选规格

3、Grubel 模型——收入分配决定的贸易模型

图3-6(A-F ,图10-7)

Grubel(1970):即使两国具有相似的人均收入,但两国不同的总收入分配依然会导致行业内贸易。

五、行业内贸易

1、行业内贸易的一般形式

行业间贸易:一国的出口和进口分属不同的产品分类目录的商品。

行业内贸易:一国同时进口和出口统一产品分类目录中的商品。

图3-7 "规模经济" 与工业品的" 双向贸易"

2、行业内贸易(IIT )指数

某一特定行业的行业内贸易指数:

如果一国只出口或只进口该产品,IIT 指数=0,不存在行业内贸易;

如果同时出口和进口这一行业的产品(行业内贸易),IIT 指数>0;

当出口与进口相等时,IIT 指数=1。

IIT 指数的值越大,表示行业内贸易越发达。

IIT 指数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加总程度。

一国的行业内贸易指数:

3、行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Grubel(1975):计算了1967年10个工业化国家的各种行业的IIT 值,发现,所有这10个国家IIT 值的加权平均是0.48,表明将近一半的贸易是进出口同一行业的差异产品;IIT 值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表3-1:部分国家制造业部门行业内贸易的份额(%)

工业化国家 1970 1987 发展中国家 1970 1987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加拿大

西班牙

平均 55.1 32.8 59.7 78.1 64.3 61.0 62.4 41.2 56.8 61.0 印度 28.0 巴西 66.4 墨西哥 83.8 土耳其 80.0 泰国 63.9 韩国 71.6 阿根廷 67.4 新加坡 65.3 平均 22.3 19.1 29.7 16.5 5.2 19.4 22.1 44.2 22.3 37.0 45.5 54.6 36.3 30.2 42.2 36.4 71.8 44.3

资料来源:J. A. Stone and H. H. Lee, "Determinant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A Longitudeinal, Cross Country Analysis," Weltwirschaftliches Archiv, No. 1, 1995, p. 70。转引自Dominick Salvator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6th edition, chapter 6, Prentice Hall, 1998。

(Pagoulatos and Sorenson,1975):以1965年和1967年美国102个行业(SITC的三数码分类水平) 与世界其它国家之间的行业内贸易的数据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探讨贸易障碍和产业内贸易的关系。结论:非关税壁垒的水平和非关税壁垒的差异并没有构成有意义的系数;人均收入上的相似性与产业内贸易正相关;具有较低运输成本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比较发达。

Loertscher and Wolter(1980):分析不同国家之间以及跨行业之间解释行业内贸易的强度差异: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的程度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规模的大小差异以及贸易伙伴之间的空间距离显然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在平均市场规模和关税同盟之间则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Balassa(1986):研究了38个国家与IIT 相关的各种要素的不同假设。结论:更高的人均收入、更高的国民收入、更高的开放程度以及与主要贸易伙伴存在共同边界都与IIT 水平呈正相关;贸易伙伴国间的距离(代表运输费用)与IIT 水平负相关。

Helpman(1987):研究了14个发达国家大量的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数据资料。在对随时间推移的跨部门比较中,发现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和人均收入低度分散间有密切联系。但跨国公司的介入弱化了这种联系。

Hansson and Lundberg(1989):使用了一个正规的新古典模型(两要素多部门)来分析(瑞典)行业间和行业内的贸易:行业内贸易的份额在那些具有极端要素条件的部门,即非常高或非常低的资本密集度的行业是最低的。

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研究:关税同盟或区域性集团的成员似乎是影响产业内贸易的积极因素,尤其是在集团成员内部更是如此;收入水平的相似性和工业化阶段显得对产业内贸易有所帮助。总体看来,国家的特征比产品的特征更能够解释有发展中国家介入的产业内贸易。

六、国际竞争力理论

解释为什么一个国家能在某一个行业取得国际性成功?

1、钻石模型

一个国家的内部竞争环境由四大因素形成,它们可以促进或阻碍竞争优势的创建:

(1)要素禀赋--国家在生产要素方面所处的地位;

人力资源:人员(包括管理人员)的成本、技能和数量。

自然资源:土地、水资源、矿藏、森林、渔场等及其质量、成本,以及气候条件、区位、地理规模;

知识资源: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市场知识。

资本资源:支持产业的资本数量、成本、质量、形式。

基础设施:运输系统、通讯系统、保健系统及其质量与成本。

其中,初级要素是被动继承的、其产生需要较少的或不那么复杂的私人投资和社会投资。它的角色并不是十分关键,高级要素才是竞争优势的长远来源。高级要素往往需要长期地对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的投资才能得到。同样,专门要素比一般要素更重要。

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对某一产业十分重要的某类低成本要素禀赋或独特的高质量要素禀赋,该国的公司就有可能在该产业获得竞争优势。国家可以创造和发展它们所需要的要素条件。

(2)国内需求--国内市场对该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特点。

国内市场有三个特征(分隔的需求结构、老练的、挑剔的买主、前瞻性的买方需求)对国家竞争优势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国内独立的买主数量、需求的增长速度、需求的规模以及市场饱和的时间也会对一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3)相关和支持产业--国内是否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供货行业和相关产业

支持产业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及早地、迅速地为国内公司提供最低成本的投入;不断地与下游产业合作,促进下游产业的创新。

相关产业最可能促进产业创新;相关产业的国际成功将带动有关产业成功。

(4)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有关公司的创立、组织和管理的规定以及国内的竞争状况

当一个产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与受国家环境支持的经营管理实践相适应时,该产业容易获得成功;

国家的目标取向决定了对经理和雇员有不同的激励机制;

激烈的国内竞争将迫使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波特认为,这四个决定因素构成了一个钻石,公司最有可能在钻石条件最为有利的行业取得成功;钻石是一个相互补充和相互强化的系统,一个因素的影响力取决于其他因素的状况。

两个辅助因素则是机遇和政府的作用。机遇包括重要的新发明、重大技术变化、投入成本的剧变、外国政府的政治性决策、国际金融市场或外汇汇率的重要变化、突然出现的世界或地区需求、战争等;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对资本市场加以干预、制定教育政策等影响要素条件,通过确定地方产品标准、制定规则等影响买方需求。政府也能以各种方式影响企业的竞争战略、结构、竞争状况等。

2、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论

(1)要素驱动阶段--产业竞争主要依赖于国内自然资源和大量廉价劳动力资源的拥有状况,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那些资源密集型产业。

(2)投资驱动阶段--产业竞争依赖于国家和企业的发展愿望和投资能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3)创新推动阶段--产业竞争依赖于国家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愿望和技术创新能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技术密集型产业。

(4)财富推动阶段--企业创新、竞争意识明显下降,更注重保持地位而不是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实业投资下降,有实力的企业试图通过影响政府政策来保护自己。

3、企业群落论

企业群落:经营同一产业、在业务上有密切关联的一群公司和相关机构集聚在一个较小的地理范围内。

企业群落作为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从四个方面加强了企业的竞争忧势: (l )外部经济效应。

(2)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

(3)学习与创新效应。

(4)品牌与广告效应。

七、内生贸易模型--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放弃了新古典分析框架,引入了消费者-生产者合一、有交易费用的分析框架(超边际分析),用专业化经济替代规模经济。

杨小凯(1991,1996)的内生贸易模型:每个人的天生条件可能相同,人们之间不一定有与生俱来的差别,就是说,可能不存在外生比较优势。人们喜好多样化消费,专业化生产能带来高效率,但同时会增加交易次数。于是产生了两难处境:专业化经济带来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增加了交易费用。这种两难冲突的结果,对产生最优分工水平。

内生分工与专业化的贸易模式:随着交易效率不断改进,会出现劳动分工演进,伴随着分工的演进,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生产率、贸易依存度、商业化程度、内生比较利益、生产集中度、市场一体化程度、经济结构多元化程度、贸易商品种类及相关市场个数都会增加,自给自足率同时下降。

模型:

分工后的综合生产力水平之所以高于自给自足水平,是因为分工可以节约重复学习的费用。假定每个人可以生产粮食和衣物两种产品,二者都要通过学习(学习费用为c )才能掌握特定的技能。假定两人可利用的劳动时间都为1,如果A 专门生产粮食,其粮食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为(1-c )/1=1-c;如果B 专门生产衣物,其衣物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也为1-c 。

在自给自足经济下,两人同时生产两种产品,假定各用一半的时间在两种产品上,则生产粮食和衣物的生产率都为(0.5-c )/0.5=1-2c。与各自专业化生产是的生产率相比,显然专业化使得生产率更高。这种生产率的提高不是外生的,而是内在的、通过分工生产形成的


相关文章

  • 国际贸易经济毕业论文
  • 一.国际贸易概论 (一)国际贸易的概念和产生 商品.劳务和技术在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交换或买卖,这种活动被称为国际商品流通,即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显著区别在于:国内贸易是发生在一国国民经济范围内的商品交换活动,而国际贸易是越出国 ...查看


  • 刍议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刍议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 作者:郑杏如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15期 摘要: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当中,其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之间,是相互背离 ...查看


  • 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新贸易理论
  • 三.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新贸易理论 二战后,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地理结构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 同类产品之间以及发达工业国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跨国公司内部化和对外直接投资兴起,这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的贸易只会发生在 ...查看


  • 当代国际贸易的特点及我国的战略对策
  • 工业经济时代的国际分工是以自然资源禀赋.技术差异为基础的.当代国际分工是以知识.智力.信息技术等要素为主的国际分工,其贸易方式和交易手段将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经贸秩序将面临新挑战.我国对外 ...查看


  • 当代国际贸易的特点及我国的战略对策 1
  • 当代国际贸易的特点 及我国的战略对策 吴汉嵩 广东韶关学院 业经济时代留下的传统国际经贸往来的烙印与规则.当代国际贸易的组织方式.往来方式.交易条件.支付手段以及国家之间的产业联系方式与分工方式都发生巨大变化,在当代国际经贸活动中,电子商务 ...查看


  • 当代主要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简介
  • 当代主要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简介 虞小平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武汉, 430062)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0444 (2001) 06- 0054- 03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是国际贸易课程的一个重 ...查看


  • 国际贸易实务毕业论文选题
  • 国际贸易实务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方向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课程内容紧密相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各们知识综合运用.比如讲到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内容时就应去了解商品学科的知识;讲到商品的价格时,就应去了解价格学.国 ...查看


  • 中国国际贸易发展转型
  • 中国国际贸易发展转型: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经济学1班 130152193 陈亚军 摘要:古典经济学家提出并经完善的比较优势原理是中国参与国际 分工和交换的基本依据,但是在国际贸易形态丰富多元的今天,比较优势理论显然无法结识当今贸易形态 ...查看


  • 双顺差原因
  •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研究 --对我国外汇储备即将突破万亿美元的理论思考 卢锋* 内容提要:本文研究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特征含义.发生根源及其与汇率失衡的关系.首先以国际收支结构变动和外汇储备增长作为观察背景,从经济学理论和国际经验角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