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教化作用。所以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针对当前我国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结合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探索出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措施。
关键字:群众文化;问题;对策;基层;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一、群众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群众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少数地方、部门及其领导干部对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忽视文化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有的认识到了却不愿将财力、物力投入到“难见政绩”的文化事业上去。致使群众文化建设参差不齐,缺少政策性的保障措施,而政府在考核干部时也总会有意或无意忽视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
(二)群众文化队伍人员不足,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基层单位普遍文化从业人员少,到管理区、居民组(作业站)一级尤为欠缺,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中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目前,基层单位文化专业工作人员严重缺乏,都是由管理人员兼任,大多是“赶鸭子上架”,或者以学校教师为主力。而一些有文艺特长的人员,由于没有相应待遇或补贴,工作不稳定,往往出去谋生自寻发展,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
(三)活动形式单调,难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需要学习知识,丰富业余生活,接受文化教育,了解各种信息。过去那种单一的文化娱乐方式己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有些文化馆所搞的活动形式单调、内容单一,没有根据所在地的风土人情、地方特色、群众口味等来开展,从而造成群众不愿自觉参加活动的局面。
(四)群众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群众文化建设经费没有保障,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对文化建设虽有所投入,但投入渠道单一,满足不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需求,还有一些社区(村)没有文化活动经费来源,致使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设备老化,严重影响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和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正确的群众文化工作方向
文化发展是为了群众,文化发展要依靠群众,文化发展的成果应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部门应把群众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欢迎不欢迎作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出发点。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卞义服务的方向,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文化服务的对象。以人民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标准。
(二)发展通俗的文化事业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国际市场上,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比较接近普通人思想,人民大众也是比较喜欢通俗的、现代的、潮流的文化艺术,能够生动将普通人的情感和思维反映出来。但是一直以来,在我国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通俗文化却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抑制,因此,在今后的群众文化工作中,必须要重视通俗文化的发展。
首先,要彻底改变群众文化工作的旧体制和旧模式。其次,要注重培养通俗的创作群体和表演人才。要尽力的创造条件让群众文化工作者能够到通俗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学习进修,从而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整体水平。另外,要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完善现代艺术的组成部分,即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器乐设备,通俗的现代艺术离不开这些必要的物质设备。
(三)深化改革,加快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管理,完善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建议由文化和人事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资格条件,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规范和完善岗位责任制,配齐相关工作人员,并由财政部门按月给予一定的补贴。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充实基层群众文化队伍。要进一步探索建立竞争激励机制,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实行公开招聘、考核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引进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力度。要按照相关规定,明确基层文化机构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落实从业人员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基层文化机构工作。三是培育和发展业余文艺团体和民间文化队伍。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志愿者制度,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办文化发展,发挥专业文艺团体退休人员和民间艺人的作用,对在各类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邀请文体专业人员进行辅导培训,以共同推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四)把握时代脉搏,彰显特色,增强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一是要把握时代脉搏。群众文化的时代性不单单体现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更体现在呼应群众的理想和追求、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凝聚人心、陶冶情操等方面。当前,群众文化要以三个“文明建设”为主旋律,以广大群众为服务对象,紧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开展。二是要追求变化创新,凸显文化特色,抓住群众文化的特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本着尊重、引导、充实、发展的精神,融入健康的民俗色彩,因势利导,赋予群众文化新内容、新形式、新意境,努力创作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生活和群众精神风貌的文艺精品力作。并通过各种载体加以积极传播,鼓励群众发掘身边典型的人、事,以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方式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目的。
三、小结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工作为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尽管当前我国群文工作者正在努力的适应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需求,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我国进一步完善群众文化工作,才能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工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杰文. 对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研究[J]. 办公室业务,2013,01:185-186.
[2]金亚美.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 大众文艺,2013,02:22-23.
[3]刘新平. 浅谈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与思考[J]. 学理论,2010,07:74-75.
摘要: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教化作用。所以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针对当前我国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结合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探索出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措施。
关键字:群众文化;问题;对策;基层;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一、群众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群众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少数地方、部门及其领导干部对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忽视文化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有的认识到了却不愿将财力、物力投入到“难见政绩”的文化事业上去。致使群众文化建设参差不齐,缺少政策性的保障措施,而政府在考核干部时也总会有意或无意忽视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
(二)群众文化队伍人员不足,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基层单位普遍文化从业人员少,到管理区、居民组(作业站)一级尤为欠缺,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中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目前,基层单位文化专业工作人员严重缺乏,都是由管理人员兼任,大多是“赶鸭子上架”,或者以学校教师为主力。而一些有文艺特长的人员,由于没有相应待遇或补贴,工作不稳定,往往出去谋生自寻发展,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
(三)活动形式单调,难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需要学习知识,丰富业余生活,接受文化教育,了解各种信息。过去那种单一的文化娱乐方式己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有些文化馆所搞的活动形式单调、内容单一,没有根据所在地的风土人情、地方特色、群众口味等来开展,从而造成群众不愿自觉参加活动的局面。
(四)群众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群众文化建设经费没有保障,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对文化建设虽有所投入,但投入渠道单一,满足不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需求,还有一些社区(村)没有文化活动经费来源,致使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设备老化,严重影响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和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正确的群众文化工作方向
文化发展是为了群众,文化发展要依靠群众,文化发展的成果应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部门应把群众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欢迎不欢迎作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出发点。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卞义服务的方向,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文化服务的对象。以人民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标准。
(二)发展通俗的文化事业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国际市场上,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比较接近普通人思想,人民大众也是比较喜欢通俗的、现代的、潮流的文化艺术,能够生动将普通人的情感和思维反映出来。但是一直以来,在我国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通俗文化却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抑制,因此,在今后的群众文化工作中,必须要重视通俗文化的发展。
首先,要彻底改变群众文化工作的旧体制和旧模式。其次,要注重培养通俗的创作群体和表演人才。要尽力的创造条件让群众文化工作者能够到通俗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学习进修,从而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整体水平。另外,要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完善现代艺术的组成部分,即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器乐设备,通俗的现代艺术离不开这些必要的物质设备。
(三)深化改革,加快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管理,完善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建议由文化和人事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资格条件,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规范和完善岗位责任制,配齐相关工作人员,并由财政部门按月给予一定的补贴。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充实基层群众文化队伍。要进一步探索建立竞争激励机制,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实行公开招聘、考核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引进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力度。要按照相关规定,明确基层文化机构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落实从业人员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基层文化机构工作。三是培育和发展业余文艺团体和民间文化队伍。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志愿者制度,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办文化发展,发挥专业文艺团体退休人员和民间艺人的作用,对在各类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邀请文体专业人员进行辅导培训,以共同推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四)把握时代脉搏,彰显特色,增强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一是要把握时代脉搏。群众文化的时代性不单单体现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更体现在呼应群众的理想和追求、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凝聚人心、陶冶情操等方面。当前,群众文化要以三个“文明建设”为主旋律,以广大群众为服务对象,紧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开展。二是要追求变化创新,凸显文化特色,抓住群众文化的特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本着尊重、引导、充实、发展的精神,融入健康的民俗色彩,因势利导,赋予群众文化新内容、新形式、新意境,努力创作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生活和群众精神风貌的文艺精品力作。并通过各种载体加以积极传播,鼓励群众发掘身边典型的人、事,以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方式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目的。
三、小结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工作为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尽管当前我国群文工作者正在努力的适应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需求,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我国进一步完善群众文化工作,才能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工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杰文. 对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研究[J]. 办公室业务,2013,01:185-186.
[2]金亚美.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 大众文艺,2013,02:22-23.
[3]刘新平. 浅谈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与思考[J]. 学理论,2010,0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