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小学招生工作流程

2015年小学招生工作流程

一、5月20日前,流动人口子女父母持《余姚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段学校入学资格审定申请表》及相关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到有关部门办理审定手续。(材料截止日为2015年4月30日)

二、5月29日前,流动人口子女把经各部门联合审定《余姚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段学校入学资格审定申请表》递交各乡镇(街道)社务办(逾期不再办理)。

三、6月5日前,各乡镇(街道)社务办把审核通过的《审定申请表》及名单(名单格式统一)交教辅室,城区四街道教辅室把属于城区学校教育服务区范围内的《审定申请表》及名单(父母工作地和居住地均在城区)交教育局基教科。

四、6月10日~11日,其他统配生报名。符合规定统配生条件的山区适龄儿童等到教育局或乡镇(街道)教辅室报名。

五、6月13日~14日,教育服务区内学生报名。对照条件,按照划定的教育服务区,随带户口本、房产证(集体土地使用证)、拆迁安置协议等材料到学校报名。报名时填写新生信息表,由学校录入教育局义务段学校招生信息库。

六、6月15日~19日,教育服务区内学生报名情况复核。市教育局和乡镇(街道)教辅室对教育服务区内学生报名信息进行复核。不符合条件的,电话告之家长,并要求其到规定的教育服务区学校报名。

七、6月20日,领取统配入学通知书。符合条件、通过审定的流动人口子女到各乡镇(街道)教辅室指定的地点领取《入学通知书》(统一格式)。符合规定条件的山区适龄儿童等统配生到教育局领取《入学通知书》。

八、6月21日,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持《入学通知书》和户口簿、《余姚市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资格审定申请表》,山区适龄儿童等统配生持《入学通知书》及相关证明材料到相应学校报到。报到时,填写新生信息表,由学校录入教育局义务段学校招生信息库。

九、6月27日,根据空余学额情况,各乡镇(街道)组织第二阶段招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预报名,预报名地点和招收办法提前公布。城区四街道第二阶段招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办法由教育局和四街道协商决定。

十、7月5日,各乡镇(街道)或学校按规定做好录取工作。未录取的,通知家长。

十一、7月6日,录取学生到学校报到。报到时,填写新生信息表,由学校录入教育局义务段学校招生信息库。

具体招生方法

1.入学年龄。小学新生入学年龄满6周岁(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出生)。虽年满6周岁但因身体原因需要延缓入学的儿童,须持有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向教育服务区学校办理延缓上学手续, 并按照所在区域报教育局或者乡、镇(街道)教辅室审批。各小学不得以任何名义招收未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

2.适龄儿童、少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持户口簿、房产证拆迁安置协议书等相关的证明材料,到教育服务区学校报名,学校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按下列先后顺序录取:

(1)儿童、少年户籍与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房产证(仅限住宅房和商住用房)一致,均在教育服务区内的;

(2)儿童、少年的户籍在教育服务区内,父母双方无房且全家寄居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户籍和住房在教育服务区内的;

(3)适龄儿童、少年出生后初次申报的户籍挂靠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户籍和住房在儿童、少年申报户籍后一直在教育服务区内的;

(4)儿童、少年父母在教育服务区内有房产(房产占有份额高于50%)而无户籍的;拆迁户安置的新居在教育服务区内的; (5)教育服务区内的集体户口家庭的适龄子女,父母无房的;

同一类情况入学对象超过该校招生计划时,学校应根据公平、公正原则制定录取方法,如符合第(4)条的人数过多时,可以按照拥有房产证份额多少、拥有房产证时间的长短等依次录取,直至额满。学校录取办法需报教育局审核同意后执行。该学校未能录取的,由教育局按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至附近学校就读。

3.适龄儿童、少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持户口簿、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证、居住证或者临时居住证等相关证明材料,到教育局(乡镇、街道教辅室)报名,由教育局(乡镇、街道教辅室)统一安排入学(统一安排入学有两种方式,一是安排在教育服务区学校,二是安排在学额相对宽松的学校):

(1)有户籍,而在城区或本乡镇(街道)内无房,租房、借房住的; (2)拆迁后未购置房屋而寄居他处的;

(3)在姚留学回国人员随归子女、华侨归侨子女、外籍华人子女、港、澳、台籍人员随带子女(含港、澳、台籍学生)、来(回)姚创业和引进人才子女、烈军属子女、安置军人子女等学龄儿童、少年,要求在城区(乡镇、街道)学校就读的;

(4)父母在我国驻外机构工作或因公派往并长期在国外工作,或父母双方均在野外地质勘察部门工作或在国外留学,户籍所在地确实无人照顾,需寄养在在姚亲属家庭的儿童、少年,要求在城区(乡镇、街道)学校就读的;

(5)在姚工作的外籍人士子女(原则上安排在具有接受外籍学生就学资格的学校就读)如要就读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长提交申请要求的;

(6)虽有余姚市户籍,但父母双方均为丧失监护能力的残疾人, 跟委托监护人生活在一起,要求在监护人所在的教育服务区学校就读的;

(7)父母离婚的适龄学童、少年(主要按照以上第2条的规定,根据离婚判决书或协议书上的关于小孩及房产的判决来确定其就读学校)若房产判给一方,小孩随另一方而寄居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的;

(8)在本市域以外小学或民办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要求回户籍地升公办初中的(要求提供户籍证明、房产证明、毕业小学学籍证明);

(9)符合条件的余姚市山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条件见余教﹝2011﹞年148号文件);

(10)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条件和入学程序见《关于做好2015年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工作的意见》余政办发﹝2015)27号文件);

(11)有其他特殊情况,应该由教育局统一安排入学的。

4.不符合以上2、3条各款条件的公办小学毕业生,可以直升教育局或乡镇(街道)规定的公办初中。如不愿到规定的公办初中就读,可回原籍所在地初中就读。

5.适龄特殊儿童入学。盲童、聋童可报名就读省盲人学校、宁波市聋哑学校(盲人学校)。重度的智障儿童可到市特殊教学中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朗霞街道 四明山镇 大岚镇 梁弄镇 鹿亭乡 陆埠镇 大隐镇 丈亭镇 三七市镇 河姆渡镇 马渚镇 牟山镇 泗门镇 小曹娥镇 临山镇 黄家埠镇

62210768 62341991 62332558 58228600 62306798

62384233、62388596 62915798 62971146 62935175

62951262、[1**********] 62465257 62497173 62121148

62083927、62083088 62056323 62008906

邵 童 鲁、沈 朱 郑 王、胡 杨 钱 岑 吴 裘、 胡 章 杨 章、 杨 吴 陆

余姚市城区小学教育服务区划分

根据城区各小学招生计划和生源分布状况,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划定城区十七所小学招生区域,公告如下:

一、东风教育集团(东风校区):凤山(不包括晨光家园)、酱园街、阳明东路居委。

东风教育集团(东城校区):双河村、穴湖村、东城。

东风教育集团(东江校区):东江

二、阳明小学:阳明、宪卿第、季卫桥、皇山桥村、凤山(晨光家园)。

三、新建小学:子陵、胜一村、包家居委、原冶山村河南部分。

四、凤山小学:永丰村、五星村。

五、富巷小学:富巷、富巷居委、丰山前村、康山村。

六、新城市小学:新城市。

七、舜北小学:胜山、丰山前村、阳明。

八、舜水小学:龙泉、舜水。

九、长安小学:长安、二高村、庙弄村、丰南村、群立村、锦江。

十、瑞云学校小学部:北郊村、新桥村、梁堰村。

十一、康山小学:康山村。

十二、第一实验小学(原学弄校区):学弄、东朝街。

第二实验小学(原白云校区):白云、最良村、白山头村。 十三、花园小学:南雷里、花园、三江口。

十四、世南小学:下菱、舜南、西郊村(最良江以北)。

十五、江南新城小学:江南新城。

十六、兰江小学:四明、西郊村(最良江以南)、谭家岭村。

十七、姚江小学:兰墅桥、丰杨河、三凤桥。

小学招生, 学区划分, 咨询电话, 要求, 流程

2015年小学招生工作流程

一、5月20日前,流动人口子女父母持《余姚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段学校入学资格审定申请表》及相关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到有关部门办理审定手续。(材料截止日为2015年4月30日)

二、5月29日前,流动人口子女把经各部门联合审定《余姚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段学校入学资格审定申请表》递交各乡镇(街道)社务办(逾期不再办理)。

三、6月5日前,各乡镇(街道)社务办把审核通过的《审定申请表》及名单(名单格式统一)交教辅室,城区四街道教辅室把属于城区学校教育服务区范围内的《审定申请表》及名单(父母工作地和居住地均在城区)交教育局基教科。

四、6月10日~11日,其他统配生报名。符合规定统配生条件的山区适龄儿童等到教育局或乡镇(街道)教辅室报名。

五、6月13日~14日,教育服务区内学生报名。对照条件,按照划定的教育服务区,随带户口本、房产证(集体土地使用证)、拆迁安置协议等材料到学校报名。报名时填写新生信息表,由学校录入教育局义务段学校招生信息库。

六、6月15日~19日,教育服务区内学生报名情况复核。市教育局和乡镇(街道)教辅室对教育服务区内学生报名信息进行复核。不符合条件的,电话告之家长,并要求其到规定的教育服务区学校报名。

七、6月20日,领取统配入学通知书。符合条件、通过审定的流动人口子女到各乡镇(街道)教辅室指定的地点领取《入学通知书》(统一格式)。符合规定条件的山区适龄儿童等统配生到教育局领取《入学通知书》。

八、6月21日,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持《入学通知书》和户口簿、《余姚市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资格审定申请表》,山区适龄儿童等统配生持《入学通知书》及相关证明材料到相应学校报到。报到时,填写新生信息表,由学校录入教育局义务段学校招生信息库。

九、6月27日,根据空余学额情况,各乡镇(街道)组织第二阶段招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预报名,预报名地点和招收办法提前公布。城区四街道第二阶段招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办法由教育局和四街道协商决定。

十、7月5日,各乡镇(街道)或学校按规定做好录取工作。未录取的,通知家长。

十一、7月6日,录取学生到学校报到。报到时,填写新生信息表,由学校录入教育局义务段学校招生信息库。

具体招生方法

1.入学年龄。小学新生入学年龄满6周岁(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出生)。虽年满6周岁但因身体原因需要延缓入学的儿童,须持有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向教育服务区学校办理延缓上学手续, 并按照所在区域报教育局或者乡、镇(街道)教辅室审批。各小学不得以任何名义招收未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

2.适龄儿童、少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持户口簿、房产证拆迁安置协议书等相关的证明材料,到教育服务区学校报名,学校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按下列先后顺序录取:

(1)儿童、少年户籍与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房产证(仅限住宅房和商住用房)一致,均在教育服务区内的;

(2)儿童、少年的户籍在教育服务区内,父母双方无房且全家寄居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户籍和住房在教育服务区内的;

(3)适龄儿童、少年出生后初次申报的户籍挂靠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户籍和住房在儿童、少年申报户籍后一直在教育服务区内的;

(4)儿童、少年父母在教育服务区内有房产(房产占有份额高于50%)而无户籍的;拆迁户安置的新居在教育服务区内的; (5)教育服务区内的集体户口家庭的适龄子女,父母无房的;

同一类情况入学对象超过该校招生计划时,学校应根据公平、公正原则制定录取方法,如符合第(4)条的人数过多时,可以按照拥有房产证份额多少、拥有房产证时间的长短等依次录取,直至额满。学校录取办法需报教育局审核同意后执行。该学校未能录取的,由教育局按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至附近学校就读。

3.适龄儿童、少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持户口簿、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证、居住证或者临时居住证等相关证明材料,到教育局(乡镇、街道教辅室)报名,由教育局(乡镇、街道教辅室)统一安排入学(统一安排入学有两种方式,一是安排在教育服务区学校,二是安排在学额相对宽松的学校):

(1)有户籍,而在城区或本乡镇(街道)内无房,租房、借房住的; (2)拆迁后未购置房屋而寄居他处的;

(3)在姚留学回国人员随归子女、华侨归侨子女、外籍华人子女、港、澳、台籍人员随带子女(含港、澳、台籍学生)、来(回)姚创业和引进人才子女、烈军属子女、安置军人子女等学龄儿童、少年,要求在城区(乡镇、街道)学校就读的;

(4)父母在我国驻外机构工作或因公派往并长期在国外工作,或父母双方均在野外地质勘察部门工作或在国外留学,户籍所在地确实无人照顾,需寄养在在姚亲属家庭的儿童、少年,要求在城区(乡镇、街道)学校就读的;

(5)在姚工作的外籍人士子女(原则上安排在具有接受外籍学生就学资格的学校就读)如要就读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长提交申请要求的;

(6)虽有余姚市户籍,但父母双方均为丧失监护能力的残疾人, 跟委托监护人生活在一起,要求在监护人所在的教育服务区学校就读的;

(7)父母离婚的适龄学童、少年(主要按照以上第2条的规定,根据离婚判决书或协议书上的关于小孩及房产的判决来确定其就读学校)若房产判给一方,小孩随另一方而寄居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的;

(8)在本市域以外小学或民办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要求回户籍地升公办初中的(要求提供户籍证明、房产证明、毕业小学学籍证明);

(9)符合条件的余姚市山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条件见余教﹝2011﹞年148号文件);

(10)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条件和入学程序见《关于做好2015年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工作的意见》余政办发﹝2015)27号文件);

(11)有其他特殊情况,应该由教育局统一安排入学的。

4.不符合以上2、3条各款条件的公办小学毕业生,可以直升教育局或乡镇(街道)规定的公办初中。如不愿到规定的公办初中就读,可回原籍所在地初中就读。

5.适龄特殊儿童入学。盲童、聋童可报名就读省盲人学校、宁波市聋哑学校(盲人学校)。重度的智障儿童可到市特殊教学中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朗霞街道 四明山镇 大岚镇 梁弄镇 鹿亭乡 陆埠镇 大隐镇 丈亭镇 三七市镇 河姆渡镇 马渚镇 牟山镇 泗门镇 小曹娥镇 临山镇 黄家埠镇

62210768 62341991 62332558 58228600 62306798

62384233、62388596 62915798 62971146 62935175

62951262、[1**********] 62465257 62497173 62121148

62083927、62083088 62056323 62008906

邵 童 鲁、沈 朱 郑 王、胡 杨 钱 岑 吴 裘、 胡 章 杨 章、 杨 吴 陆

余姚市城区小学教育服务区划分

根据城区各小学招生计划和生源分布状况,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划定城区十七所小学招生区域,公告如下:

一、东风教育集团(东风校区):凤山(不包括晨光家园)、酱园街、阳明东路居委。

东风教育集团(东城校区):双河村、穴湖村、东城。

东风教育集团(东江校区):东江

二、阳明小学:阳明、宪卿第、季卫桥、皇山桥村、凤山(晨光家园)。

三、新建小学:子陵、胜一村、包家居委、原冶山村河南部分。

四、凤山小学:永丰村、五星村。

五、富巷小学:富巷、富巷居委、丰山前村、康山村。

六、新城市小学:新城市。

七、舜北小学:胜山、丰山前村、阳明。

八、舜水小学:龙泉、舜水。

九、长安小学:长安、二高村、庙弄村、丰南村、群立村、锦江。

十、瑞云学校小学部:北郊村、新桥村、梁堰村。

十一、康山小学:康山村。

十二、第一实验小学(原学弄校区):学弄、东朝街。

第二实验小学(原白云校区):白云、最良村、白山头村。 十三、花园小学:南雷里、花园、三江口。

十四、世南小学:下菱、舜南、西郊村(最良江以北)。

十五、江南新城小学:江南新城。

十六、兰江小学:四明、西郊村(最良江以南)、谭家岭村。

十七、姚江小学:兰墅桥、丰杨河、三凤桥。

小学招生, 学区划分, 咨询电话, 要求, 流程


相关文章

  • 2015年师大实验中学昆明小升初最新政策
  • wealwaysprovideservicebeyondparentsexpected 2015年师大实验中学昆明小升初最新政策 严格执行"免试入学" 2015年,昆明师大实验中学招生严格执行"免试入学&quo ...查看


  • 沙坪坝区义务教育公办小学招生办法
  • 沙坪坝区义务教育公办小学招生办法 (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本区公办小学招生工作,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小学教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重庆市义务教育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重庆市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查看


  • 2015年田苑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方案
  • 2015年田苑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切实做好2015年我校招生工作,确保我区域适龄儿童依法入学,根据<2015年天津市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指导意见>(津教委[2015]1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查看


  • 重磅:[桂林市2015年市区民办初中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出台
  • 感谢您关注桂林教育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欢迎点击标题下方的"桂林教育"关注我们. 更多往期精彩内容,请点击标题下方"桂林教育","查看历史消息". 桂林市2015年市区民办初中 招 ...查看


  • [2015年红塔区中心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相关规定]出炉
  • 中心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在即 <2015年红塔区中心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相关规定>出炉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2886 本报讯(记者  杨雪  通讯员  杨金发)记者从红塔区招生考试委员会获悉,<2015年 ...查看


  • 最新!2015年天津小升初新政策解读
  • 最新!2015年天津小升初新政策解读 从天津2015年小升初新政策终于发布,即"天津市小升初从2015年开始不考试,上初中靠划片+随机"的方式,家长们大多数看到这样的字眼后,不免产生一连串疑问:这一最新的政治改革到底会带 ...查看


  • 一年级入学工作总结
  • 新光小学2015年秋季 一年级招生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认真落实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择校乱收费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精神 ...查看


  • 2015年东城区幼升小.小升初政策八大解读
  • 关于2015年东城区幼升小.小升初政策八大解读 1. 东城区2015年幼升小.小升初分别提供了多少招生名额,有多少是优质的? 2015年东城小学入学计划安排10870人,其中优质学位预计达到9920个,占计划总数的91.2%.2015年东城 ...查看


  • 中高考资讯
  • 中高考资讯 2015重庆高考报名人数达25.5万 预科直升生1020人: 截至3月9日,重庆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255460人,比去年增加4801人.其中,报考普通文理类的考生230846人,对口高职16762人,预科直升生1020人,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