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人民版][教案2]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方面:理解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基本史实,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共同探究问题。学生学会比较法、阅读法等。

3.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理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使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培养民族感情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民族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

实、发展第一个高潮概况。

2.难点: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荣智健及其家族是2002年中国大陆首富,拥有资产70亿元

人民币。荣氏家族曾经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二 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专题二的导语部分,找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五个阶段。

产 生 :19世纪60、70年代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短暂春天 : 一战期间

短暂发展 : 抗战前夕

巨大打击 : 国民党统治后期

[教师过渡]:这个专题的第一节介绍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前两个阶段,第二节介绍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后三个阶

段。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教师提问]:让学生结合《天仙配》的唱词和教材中的那幅关于古代中国家庭纺织的图片,回答描绘了一种什么经济模式?

结合学生回答,归纳中这是自然经济

[教师过渡]:在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在经济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下面我们有请这节课的非常来客,她的讲述会使我们感触到这些变化。 非常来客:

我叫张三,生于1820年,在1840前,我一直过着幸福而又清贫的生活,白天我跟着父亲一起去田里干活,母亲就在家里纺纱织布。可是这种生活到1840战争发生之后就发生了变化。母亲她不织布了,她说自己织的布既费时间又不好看,还不如去买洋布划算,洋布又便宜又好看。父亲也同意了母亲的说法,他在田里改种了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他说这些作物可以拿去卖给同村的李二,李二是专门负责帮助洋人收购农作物的,等卖了钱以后,可以去洋行买几匹洋布,给我们做几件洋布衣服。

一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师提问]:让学生结合教材和张三的讲述回答

1、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落

(2)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

(3)中国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结合李二这个人物解释一下买办的概念)

(4)外国洋行大量出现

把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负责第二个问题,第二组负责第三个问题,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回答这两个问题。

2、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上面的示意图讲解上面的两个问题。

[教师过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促使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当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还有其他的原因。

二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一)原因

1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2中国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

3 洋务运动的诱导

4 外商企业的刺激

结合有关知识对后三个原因作相关的讲述。

[角色转换]: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想要投资兴办近代企业,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如果条件具备了,你会选择在什么地方兴办,为什么?

[教师过渡]:同学们所想的是不是跟历史的事实相符呢,我们下面来看一下民族工业兴起的概况。

一个阶段,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第一次发展高潮)

[教师提问]:请大家结合教材思考,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第一次发展高潮的原因有哪些?

(一)原因

指导学生看书,从教材中提炼出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三个原因

1、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3、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大家一起看一下这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概况

(二)概况

结合张謇和荣氏兄弟的事迹进行评价,让学生能把人物命运和时代背景结合在一起思考,使学生了解个人命运和社会环境的密不可分,引导学生既要关注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

[教师提问]: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呢?

(三)发展的特点

展示《近代民族工业区域分布图》,引导学生得出

1、发展不均衡

①集中于沿海地区

展示《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引导学生得出

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展示材料 材料一

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细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 “俱用华人”,但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引导学生得出 2、发展艰难

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三 本课小结: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它使得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那就是机器生产;她也为中国的戊戌变法和后来的辛亥革命准备了阶级基础。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四 课后作业:

1、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近代”的实质是( )

A.由私人投资兴办 B.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

C.机器大生产 D.受外商企业刺激而产生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A.是中国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 B与西方国家入侵无关

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于( )

A.19世纪50年代前后 B.19世纪70年代前后

C.19世纪80年代前后 D.19世纪90年代前后

4、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为中国的资本主义产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不包括

A.最先进的技术的传入 B.商品市场的扩大

C.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D.一定数量货币财富的积累

5、不属于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是

①外资企业的刺激 ②洋务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的保护政策 ④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6、下列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同他们创办的民族工业有误的是

A.方举赞,孙英德——发昌机器厂 B.陈启源——继昌隆缫丝厂

C.荣宗敬,荣德生——新洋灰公司 D.张謇——大生纱厂

7、甲午战争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A.西方技术的传播 B.重农抑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

8、材料解析题

洋布“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外国机制棉纺织品的输入对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起了什么作用。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方面:理解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基本史实,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共同探究问题。学生学会比较法、阅读法等。

3.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理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使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培养民族感情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民族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

实、发展第一个高潮概况。

2.难点: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荣智健及其家族是2002年中国大陆首富,拥有资产70亿元

人民币。荣氏家族曾经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二 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专题二的导语部分,找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五个阶段。

产 生 :19世纪60、70年代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短暂春天 : 一战期间

短暂发展 : 抗战前夕

巨大打击 : 国民党统治后期

[教师过渡]:这个专题的第一节介绍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前两个阶段,第二节介绍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后三个阶

段。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教师提问]:让学生结合《天仙配》的唱词和教材中的那幅关于古代中国家庭纺织的图片,回答描绘了一种什么经济模式?

结合学生回答,归纳中这是自然经济

[教师过渡]:在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在经济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下面我们有请这节课的非常来客,她的讲述会使我们感触到这些变化。 非常来客:

我叫张三,生于1820年,在1840前,我一直过着幸福而又清贫的生活,白天我跟着父亲一起去田里干活,母亲就在家里纺纱织布。可是这种生活到1840战争发生之后就发生了变化。母亲她不织布了,她说自己织的布既费时间又不好看,还不如去买洋布划算,洋布又便宜又好看。父亲也同意了母亲的说法,他在田里改种了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他说这些作物可以拿去卖给同村的李二,李二是专门负责帮助洋人收购农作物的,等卖了钱以后,可以去洋行买几匹洋布,给我们做几件洋布衣服。

一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师提问]:让学生结合教材和张三的讲述回答

1、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落

(2)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

(3)中国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结合李二这个人物解释一下买办的概念)

(4)外国洋行大量出现

把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负责第二个问题,第二组负责第三个问题,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回答这两个问题。

2、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上面的示意图讲解上面的两个问题。

[教师过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促使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当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还有其他的原因。

二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一)原因

1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2中国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

3 洋务运动的诱导

4 外商企业的刺激

结合有关知识对后三个原因作相关的讲述。

[角色转换]: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想要投资兴办近代企业,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如果条件具备了,你会选择在什么地方兴办,为什么?

[教师过渡]:同学们所想的是不是跟历史的事实相符呢,我们下面来看一下民族工业兴起的概况。

一个阶段,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第一次发展高潮)

[教师提问]:请大家结合教材思考,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第一次发展高潮的原因有哪些?

(一)原因

指导学生看书,从教材中提炼出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三个原因

1、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3、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大家一起看一下这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概况

(二)概况

结合张謇和荣氏兄弟的事迹进行评价,让学生能把人物命运和时代背景结合在一起思考,使学生了解个人命运和社会环境的密不可分,引导学生既要关注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

[教师提问]: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呢?

(三)发展的特点

展示《近代民族工业区域分布图》,引导学生得出

1、发展不均衡

①集中于沿海地区

展示《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引导学生得出

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展示材料 材料一

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细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 “俱用华人”,但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引导学生得出 2、发展艰难

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三 本课小结: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它使得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那就是机器生产;她也为中国的戊戌变法和后来的辛亥革命准备了阶级基础。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四 课后作业:

1、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近代”的实质是( )

A.由私人投资兴办 B.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

C.机器大生产 D.受外商企业刺激而产生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A.是中国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 B与西方国家入侵无关

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于( )

A.19世纪50年代前后 B.19世纪70年代前后

C.19世纪80年代前后 D.19世纪90年代前后

4、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为中国的资本主义产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不包括

A.最先进的技术的传入 B.商品市场的扩大

C.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D.一定数量货币财富的积累

5、不属于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是

①外资企业的刺激 ②洋务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的保护政策 ④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6、下列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同他们创办的民族工业有误的是

A.方举赞,孙英德——发昌机器厂 B.陈启源——继昌隆缫丝厂

C.荣宗敬,荣德生——新洋灰公司 D.张謇——大生纱厂

7、甲午战争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A.西方技术的传播 B.重农抑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

8、材料解析题

洋布“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外国机制棉纺织品的输入对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起了什么作用。


相关文章

  •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案
  • B2-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和初步发展的时间.区域.途径.行业等,理解外国资本主义 ...查看


  • 历史教案-洋务运动-教学教案
  • 1. 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 2. ⑴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 ...查看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1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第一课时) [内容标准]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 ...查看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 <鸦片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的基础知识 (1)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2)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查看


  • 2维新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教案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早期改良思潮的主要代表和主张. 2.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和维新变法活动的影响. 3.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的思想特点,维新派活动的历史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归纳总结:分析维新思想形成 ...查看


  • 2017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课洋务运动教案
  • 2.4 洋务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目的,识记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口号.起止时间,主要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 情感目标 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化企 ...查看


  • 论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论文)
  • 论辛亥革命 内容摘要: 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既是一场革命运动,又是一场政治革新运动,同时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 ...查看


  • 3.2_辛亥革命_教案(人民版必修1)_
  •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3.2 辛亥革命 教案(人民版必修1)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有关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2. 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查看


  • 第6课 洋务运动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 第6课 洋务运动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一.教材内容分析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进行 的一场自救运动.它引起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