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沿江地区白沙枇杷大棚栽培技术
摘要 总结了苏州沿江地区白沙枇杷大棚栽培技术,包括大棚要求与品种选择、树冠控制、花果管理、大棚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指导大棚枇杷在苏州市沿江地区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 白沙枇杷;大棚;栽培技术;沿江地区;江苏苏州
枇杷是我国的特色水果,苏州白沙枇杷属地域产品,主要分布在温暖湿润的太湖地区洞庭山[1]。近年来,白沙枇杷品种在江苏省得到了较广泛的推广,已由太湖地区的洞庭山向苏州市的沿江地区发展,目前种植面积达到1 000 hm2左右。但沿江地区位于白沙枇杷栽培的北缘,冬季平均温度要比洞庭山低1~2 ℃,寒潮来临时,部分幼果易受冻,造成产量不稳,质量下降。因此,在沿江地区利用大棚设施栽培,通过改变或控制白沙枇杷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不仅可以克服冬春季低温的不利影响,扩大白沙枇杷种植范围,稳定果品的产量,还可以通过大棚栽培提早2~3周成熟,因此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大棚要求与品种选择
大棚的结构与性能应满足白沙枇杷生产的要求。一般为棚高3.6 m、钢架结构单栋大棚或连栋大棚。应选择树势中庸、果形中大、着色均匀、锈斑较少的早中熟品种,生长势过旺、枝条直立的品种如丰玉枇杷不适宜大棚栽培。目前常用的适宜枇杷品种为白玉、青种、冠玉等。
2 树冠控制
枇杷是常绿小乔木,由于树体较大,因此对大棚枇杷树冠控制的要求较严格,树形一般采用双层杯状形或低干矮冠形,并采用拉枝技术开张角度,此外,树冠的高度一般不超过2.5 m[2]。
2.1 树形选择
一是双层杯状形。树高2.5 m。将当年定植的苗木从离地约50 cm处短截,中心干延长枝直立向上生长,在其下选留生长健壮、向四周分布均匀的4条侧枝培养作为第1层杯状的枝群。第2层在距第1层80 cm处,选留与第1主枝群上下错开的4条侧枝培养成第2层的主枝群。二是低干矮冠形。树高2 m。枇杷苗木定植后,在离地面30~40 cm 处,选4~5个在主干发出的新梢作为未来的主枝及候补主枝,去掉中心枝。各主枝间的距离应尽量拉开,不要集中在一点。如第1轮发枝少,少于3个主枝,则应暂时保留中心枝,待以后在第2轮发枝时选留。主枝上配备副主枝。对过分强旺的主枝,要将角度放大;对衰弱的主枝,应将角度适当缩小。以后,只选择其中3~4个作为主枝。三是拉枝促花。根据枇杷树主侧枝开张角度的要求进行拉枝。双层杯状形树主枝与中心干拉成70°左右
苏州市沿江地区白沙枇杷大棚栽培技术
摘要 总结了苏州沿江地区白沙枇杷大棚栽培技术,包括大棚要求与品种选择、树冠控制、花果管理、大棚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指导大棚枇杷在苏州市沿江地区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 白沙枇杷;大棚;栽培技术;沿江地区;江苏苏州
枇杷是我国的特色水果,苏州白沙枇杷属地域产品,主要分布在温暖湿润的太湖地区洞庭山[1]。近年来,白沙枇杷品种在江苏省得到了较广泛的推广,已由太湖地区的洞庭山向苏州市的沿江地区发展,目前种植面积达到1 000 hm2左右。但沿江地区位于白沙枇杷栽培的北缘,冬季平均温度要比洞庭山低1~2 ℃,寒潮来临时,部分幼果易受冻,造成产量不稳,质量下降。因此,在沿江地区利用大棚设施栽培,通过改变或控制白沙枇杷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不仅可以克服冬春季低温的不利影响,扩大白沙枇杷种植范围,稳定果品的产量,还可以通过大棚栽培提早2~3周成熟,因此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大棚要求与品种选择
大棚的结构与性能应满足白沙枇杷生产的要求。一般为棚高3.6 m、钢架结构单栋大棚或连栋大棚。应选择树势中庸、果形中大、着色均匀、锈斑较少的早中熟品种,生长势过旺、枝条直立的品种如丰玉枇杷不适宜大棚栽培。目前常用的适宜枇杷品种为白玉、青种、冠玉等。
2 树冠控制
枇杷是常绿小乔木,由于树体较大,因此对大棚枇杷树冠控制的要求较严格,树形一般采用双层杯状形或低干矮冠形,并采用拉枝技术开张角度,此外,树冠的高度一般不超过2.5 m[2]。
2.1 树形选择
一是双层杯状形。树高2.5 m。将当年定植的苗木从离地约50 cm处短截,中心干延长枝直立向上生长,在其下选留生长健壮、向四周分布均匀的4条侧枝培养作为第1层杯状的枝群。第2层在距第1层80 cm处,选留与第1主枝群上下错开的4条侧枝培养成第2层的主枝群。二是低干矮冠形。树高2 m。枇杷苗木定植后,在离地面30~40 cm 处,选4~5个在主干发出的新梢作为未来的主枝及候补主枝,去掉中心枝。各主枝间的距离应尽量拉开,不要集中在一点。如第1轮发枝少,少于3个主枝,则应暂时保留中心枝,待以后在第2轮发枝时选留。主枝上配备副主枝。对过分强旺的主枝,要将角度放大;对衰弱的主枝,应将角度适当缩小。以后,只选择其中3~4个作为主枝。三是拉枝促花。根据枇杷树主侧枝开张角度的要求进行拉枝。双层杯状形树主枝与中心干拉成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