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CHINAFORE恰N
丛Q:!;
综述
MEDiCALTREATMENT
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研究
张宏
(岳阳市君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岳阳414100)
I摘要l微生物捡验在传染病的诊断与预防中起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日常工作中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试文着重介绍了日常工作中如何开展室内质量控剞活动。l关键词l质量控翻
截生物实验室
l文献标识码l
A
【中图分类号】Rl97.2I文章编号l
1674--0742(2011)ol(c)一0I73—02
1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技术和活动,即为提高
工作质量,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控制影响工作质量的各种因素…。质量控制过程包括确立控制标准、评定活动成效、纠正错误3个步骤。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就是对人员、检验方法、仪器设备、实验环境,试剂和标准物质,血清和培养基以及除此之外的其他的一些科学的工作程序等方面进行的有效控制【2J。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实验室首先要按照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之类的方法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组织机构、职责、程序、资源、人员和检测能力等多方面具备相应的自身条件.才能确保质量控制工作有的放矢,落到实处。质量控制包括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控制。室内质量控制旨在确保实验室在自身循环中呈良性上升趋势,避免错误的发生。室间质量控制是各实验室之间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手段。为了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通过纵向比较,显现自身优缺点。室间质量控制是建立在室内质量控制基础上的,做好室内质控直接关系到日常工作的质量。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为了检测和评价整个检测过程的工作质量.随着对质量认识的深入,实验室质量控制已不仅仅限于对实验过程的监测,还包括人员培训、正确地采集和运送样本,正确选择质控物和确定质量控制标准,以及实验质量控制的综合评价,是考察一个实验室、一名检测者或是一台仪器设备工作质量的主要指标。2宣内质量控制2.1技术人员
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微生物检验的技术人员须经广泛的基础训练,包括微生物学、基础医学等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化的实验技能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口1.2.2检验方法
实验室应采用国家、行业规定的检验方法,若某些检验项目缺乏,应尽可能选择国际或国家标准中已经公布或由权威的技术组织或有关技术文献上公布的方法。新的复杂的检验方法正式使用之前,须核实其正确性和精确性。实验室必须对方法进行一定样本量的预实验.证明实验室能够重复试验中的指标.2.3质控物
微生物实验室应建立有效的适合试验范围的培养基和试剂质控程序.对所有的培养基和试剂都需要评估。并采取技术性验收。验收所用标准菌(毒)株必须是认可的菌种或从标本收集途径获
万方数据
得,必须来自权威机构或认可部门1.】.
2.4
质量控制标准
2.4.1
试剂和染色液的质量控制标准
试剂和染色液必须
注明配制或购入的日期,按试剂要求的贮存条件贮存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对稳定性较差的试剂,必须在试验的同时进行阳性和阴性对照试验。
2.4.2
抗血清的质量控制标准抗血清的来源必须可靠,
并按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使用与保存。如为冻干制品,则应注明配成水溶液的日期未使用过的抗血清应澄清,在每次使用前应观察是否澄清透明,任何混浊与颜色改变。应视为杂菌污染不应使用.2.5仪器设备
微生物实验室最常用的仪器设备是温箱、二氧化碳培养箱、冰箱、低温冰柜,压力蒸汽灭菌器和生物安全柜等。所有仪器性能均应达到检测标准的要求,均要建立仪器档案。仪器设备一定要按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贵重的仪器、刚维修的仪器、移动位置的仪器、有数据导出的且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仪器.检定期间内还要进行期间核查【5l。对于连续工作的仪器(冰箱、培养箱、水浴箱等),在每日工作开始和结束时记录温度,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调整。隔水式培养箱,水浴箱需要定期加水,冰箱需定期除霜。二氧化碳培养箱须每天检查箱内的CO,含量及温度。高压灭菌器除对其压力表定期进行检定之外,其使用寿命要严格限制在说明书要求以内,操作人员须经专门培训后上岗。高压灭菌器和干热灭菌器必须每月进行一次灭菌性能检测,大容量灭菌器还应在不同部位放置灭菌指示物以全面评价灭菌性能。2.6实验室检测环境
实验室的环境应满足检测要求,不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准确性,除此之外还应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和仪器的维护。对检测结果产成重大影响的环境必须对其环境条件实施监控并记录加以控制15I。微生物实验室主要分为无菌实验室,净化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对有不同要求的区域加以明确的标识并能有效的控制.防止病原体的扩散.涉及生物安全的检测区域按照相关规范或要求配置相关的生物安全设施.如生物安全柜,室内用无排放高压灭菌器等,要有妥善处理废弃样品和有害废弃物的设施和制度。无菌实验室应配备紫外线消毒装置.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及空气质量监测・净化实验室在使用之前先送风再进行紫
(下转175页)
CHINAFOREIGN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173
综述
光疗对于间接胆红素的疗效比直接胆红素高达2~3倍,同时又由于高直接胆红素血症经光疗后易发生青铜症,因此在临床上。光照疗法仅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但传统光疗方法主要采用蓝光箱进行治疗,其剐作用较多,目前主要是采用改良过的蓝光治疗仪,其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副作用少等特点。因此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2.2换血疗法
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主要用于重症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病。其主要是通过换血,将血液中的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换出,减轻溶血,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改善携氧,防止心力衰竭.一般在采用换血治疗的指征:(1)产前已明确诊断,出生时脐血总胆红素>681zmol/L(4mg/d1)。血红蛋白低于1209/L,伴水肿、肝脾大和心力衰竭者I(2)生后12h内胆红素每小时上升>12肛tool/L(0.7mg/dL)者l(3)总胆红素已达到342umol/L(20mg/dL)者l(4)不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低,已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者。
2.3
CHINA
2Q31些Q:Q!
FO闩EIGNMEDICALTREATMENT
红素血症。(4)通过基因调控,干扰血红素加氧酶(HO)基因,减少胆红素生成。(5)其他。如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疽・口服金双歧使结合胆红素随粪便排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如茵陈汤或茵陈五苓散加减,四磨汤等。
总之,对与新生儿黄疽.我们应运用临床的新技术,新方法,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致死率和致残牢。参考文献
【1J金汉珍,黄德珉.关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4:266.
【2】奚卓。王瑾.新生儿黄疽的诊断新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
科。2008。27(2).
【3】齐梦瑚,崔惠英,郭立芳.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与总胆汁酸相关
性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2000,4(18):226—227.
【4】刘义.新生儿黄疽的胆红素与v一谷氨酰转肽酶(y—GT)相关
性研究【J】.广西医学,2002,24(1):70.
【5】林小容,闻惠兰,张惠平.v一谷氯酰转肽酶(Y-GT)活性的测
定在新生儿黄疽中的意义【J】.医学创新研究。2007,4(17):13~
14.
药物治疗
对于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治疗一般包括包括酶诱导剂、活性碳、
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及中药茵陈冲剂、三黄汤等。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应用与临床。包括:(1)血红素加氧酶(HO)的抑制剂:如锡一卟啉类药物能减抑制血红素向胆红素转化,有效减少胆红素的生成,增加对胆红素的摄取、排泄及胆红素的光破坏作用。并且其毒副作用轻。(2)运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蟹白抑制溶血过程,主要用于重症溶血的早期。(3)输入白蛋白减少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用于新生儿出生后l周内的重症高胆(上接173页)
外线消毒,工作结束后再进行消毒。另外。工作人员在进入净化实验室之前要更换隔离服-生物安全实验室除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管理和使用之外。尤其要注重防止检测人员的职业暴露。2.7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影响过程输出(检测报告)的因素很多。不但包括人员、设备和环境条件,检测方法(分析中质量控制)等,还包括样品的采集(分析前质量控制)、原始记录以及报告(分析后质量控制)等。
2.7.1
【收穑日期】2010--12-17
3宣间质量控制
由实验室以外的组织或机构对其已达到的质量水准进行的评价,旨在了解某地实验室的检验技术整体水平,使实验室从质控过程中发现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不断改进检验技术水平。如果只有室内质控,实验室可以了解试验的重复性好坏,但无法知道试验的准确性如何。室间质量控制评价是考察结果的准确性,是检查不同实验室操作的差异,可对实验室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实验室技术水平的提高.参考文献
【l】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宣
贯教材lM】.第2版.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t1.
【2】胡伦智.浅谈质量控制在卫生防疫目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
公共卫生管理,2000.16(5):1921.
【3】卫生部办公厅.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S1.2001.
样品的采集高质量的样品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
前提,应选择最佳采样时间.根据检测实际情况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要使用消毒设备以保证无菌取样,采样同时记录并监控采样地点的环境状况如空气污染度和温度等。实验室应对拟检验样品实行唯一标识,样品的储存及处置都要根据需要做出明确规定以满足复检需要及避免样品变质。
2.8
常用方法
室内质量控制是产生精确和可靠结果的基础和核心.是保证
【4】CNAL/AC05t2003.实验室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
应用说明ISl.
实验室检验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可根据人员,仪器,试剂材料、方法、环境等关键控制点采用空白试验、行双样、人员比对,样品复测,目击试验和盲样考核等多种方式.灵活多样,因地制宜的开展室内质量控制活动.
【51
CNAS2CLolt
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
IECl7025—2005【S1.
1收稽日期】2010-12-17
万方数据
CHINAFOREIGN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
175
!Q!!
CHINAFORE恰N
丛Q:!;
综述
MEDiCALTREATMENT
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研究
张宏
(岳阳市君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岳阳414100)
I摘要l微生物捡验在传染病的诊断与预防中起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日常工作中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试文着重介绍了日常工作中如何开展室内质量控剞活动。l关键词l质量控翻
截生物实验室
l文献标识码l
A
【中图分类号】Rl97.2I文章编号l
1674--0742(2011)ol(c)一0I73—02
1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技术和活动,即为提高
工作质量,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控制影响工作质量的各种因素…。质量控制过程包括确立控制标准、评定活动成效、纠正错误3个步骤。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就是对人员、检验方法、仪器设备、实验环境,试剂和标准物质,血清和培养基以及除此之外的其他的一些科学的工作程序等方面进行的有效控制【2J。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实验室首先要按照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之类的方法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组织机构、职责、程序、资源、人员和检测能力等多方面具备相应的自身条件.才能确保质量控制工作有的放矢,落到实处。质量控制包括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控制。室内质量控制旨在确保实验室在自身循环中呈良性上升趋势,避免错误的发生。室间质量控制是各实验室之间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手段。为了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通过纵向比较,显现自身优缺点。室间质量控制是建立在室内质量控制基础上的,做好室内质控直接关系到日常工作的质量。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为了检测和评价整个检测过程的工作质量.随着对质量认识的深入,实验室质量控制已不仅仅限于对实验过程的监测,还包括人员培训、正确地采集和运送样本,正确选择质控物和确定质量控制标准,以及实验质量控制的综合评价,是考察一个实验室、一名检测者或是一台仪器设备工作质量的主要指标。2宣内质量控制2.1技术人员
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微生物检验的技术人员须经广泛的基础训练,包括微生物学、基础医学等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化的实验技能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口1.2.2检验方法
实验室应采用国家、行业规定的检验方法,若某些检验项目缺乏,应尽可能选择国际或国家标准中已经公布或由权威的技术组织或有关技术文献上公布的方法。新的复杂的检验方法正式使用之前,须核实其正确性和精确性。实验室必须对方法进行一定样本量的预实验.证明实验室能够重复试验中的指标.2.3质控物
微生物实验室应建立有效的适合试验范围的培养基和试剂质控程序.对所有的培养基和试剂都需要评估。并采取技术性验收。验收所用标准菌(毒)株必须是认可的菌种或从标本收集途径获
万方数据
得,必须来自权威机构或认可部门1.】.
2.4
质量控制标准
2.4.1
试剂和染色液的质量控制标准
试剂和染色液必须
注明配制或购入的日期,按试剂要求的贮存条件贮存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对稳定性较差的试剂,必须在试验的同时进行阳性和阴性对照试验。
2.4.2
抗血清的质量控制标准抗血清的来源必须可靠,
并按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使用与保存。如为冻干制品,则应注明配成水溶液的日期未使用过的抗血清应澄清,在每次使用前应观察是否澄清透明,任何混浊与颜色改变。应视为杂菌污染不应使用.2.5仪器设备
微生物实验室最常用的仪器设备是温箱、二氧化碳培养箱、冰箱、低温冰柜,压力蒸汽灭菌器和生物安全柜等。所有仪器性能均应达到检测标准的要求,均要建立仪器档案。仪器设备一定要按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贵重的仪器、刚维修的仪器、移动位置的仪器、有数据导出的且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仪器.检定期间内还要进行期间核查【5l。对于连续工作的仪器(冰箱、培养箱、水浴箱等),在每日工作开始和结束时记录温度,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调整。隔水式培养箱,水浴箱需要定期加水,冰箱需定期除霜。二氧化碳培养箱须每天检查箱内的CO,含量及温度。高压灭菌器除对其压力表定期进行检定之外,其使用寿命要严格限制在说明书要求以内,操作人员须经专门培训后上岗。高压灭菌器和干热灭菌器必须每月进行一次灭菌性能检测,大容量灭菌器还应在不同部位放置灭菌指示物以全面评价灭菌性能。2.6实验室检测环境
实验室的环境应满足检测要求,不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准确性,除此之外还应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和仪器的维护。对检测结果产成重大影响的环境必须对其环境条件实施监控并记录加以控制15I。微生物实验室主要分为无菌实验室,净化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对有不同要求的区域加以明确的标识并能有效的控制.防止病原体的扩散.涉及生物安全的检测区域按照相关规范或要求配置相关的生物安全设施.如生物安全柜,室内用无排放高压灭菌器等,要有妥善处理废弃样品和有害废弃物的设施和制度。无菌实验室应配备紫外线消毒装置.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及空气质量监测・净化实验室在使用之前先送风再进行紫
(下转175页)
CHINAFOREIGN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173
综述
光疗对于间接胆红素的疗效比直接胆红素高达2~3倍,同时又由于高直接胆红素血症经光疗后易发生青铜症,因此在临床上。光照疗法仅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但传统光疗方法主要采用蓝光箱进行治疗,其剐作用较多,目前主要是采用改良过的蓝光治疗仪,其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副作用少等特点。因此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2.2换血疗法
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主要用于重症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病。其主要是通过换血,将血液中的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换出,减轻溶血,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改善携氧,防止心力衰竭.一般在采用换血治疗的指征:(1)产前已明确诊断,出生时脐血总胆红素>681zmol/L(4mg/d1)。血红蛋白低于1209/L,伴水肿、肝脾大和心力衰竭者I(2)生后12h内胆红素每小时上升>12肛tool/L(0.7mg/dL)者l(3)总胆红素已达到342umol/L(20mg/dL)者l(4)不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低,已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者。
2.3
CHINA
2Q31些Q:Q!
FO闩EIGNMEDICALTREATMENT
红素血症。(4)通过基因调控,干扰血红素加氧酶(HO)基因,减少胆红素生成。(5)其他。如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疽・口服金双歧使结合胆红素随粪便排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如茵陈汤或茵陈五苓散加减,四磨汤等。
总之,对与新生儿黄疽.我们应运用临床的新技术,新方法,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致死率和致残牢。参考文献
【1J金汉珍,黄德珉.关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4:266.
【2】奚卓。王瑾.新生儿黄疽的诊断新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
科。2008。27(2).
【3】齐梦瑚,崔惠英,郭立芳.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与总胆汁酸相关
性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2000,4(18):226—227.
【4】刘义.新生儿黄疽的胆红素与v一谷氨酰转肽酶(y—GT)相关
性研究【J】.广西医学,2002,24(1):70.
【5】林小容,闻惠兰,张惠平.v一谷氯酰转肽酶(Y-GT)活性的测
定在新生儿黄疽中的意义【J】.医学创新研究。2007,4(17):13~
14.
药物治疗
对于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治疗一般包括包括酶诱导剂、活性碳、
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及中药茵陈冲剂、三黄汤等。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应用与临床。包括:(1)血红素加氧酶(HO)的抑制剂:如锡一卟啉类药物能减抑制血红素向胆红素转化,有效减少胆红素的生成,增加对胆红素的摄取、排泄及胆红素的光破坏作用。并且其毒副作用轻。(2)运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蟹白抑制溶血过程,主要用于重症溶血的早期。(3)输入白蛋白减少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用于新生儿出生后l周内的重症高胆(上接173页)
外线消毒,工作结束后再进行消毒。另外。工作人员在进入净化实验室之前要更换隔离服-生物安全实验室除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管理和使用之外。尤其要注重防止检测人员的职业暴露。2.7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影响过程输出(检测报告)的因素很多。不但包括人员、设备和环境条件,检测方法(分析中质量控制)等,还包括样品的采集(分析前质量控制)、原始记录以及报告(分析后质量控制)等。
2.7.1
【收穑日期】2010--12-17
3宣间质量控制
由实验室以外的组织或机构对其已达到的质量水准进行的评价,旨在了解某地实验室的检验技术整体水平,使实验室从质控过程中发现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不断改进检验技术水平。如果只有室内质控,实验室可以了解试验的重复性好坏,但无法知道试验的准确性如何。室间质量控制评价是考察结果的准确性,是检查不同实验室操作的差异,可对实验室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实验室技术水平的提高.参考文献
【l】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宣
贯教材lM】.第2版.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t1.
【2】胡伦智.浅谈质量控制在卫生防疫目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
公共卫生管理,2000.16(5):1921.
【3】卫生部办公厅.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S1.2001.
样品的采集高质量的样品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
前提,应选择最佳采样时间.根据检测实际情况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要使用消毒设备以保证无菌取样,采样同时记录并监控采样地点的环境状况如空气污染度和温度等。实验室应对拟检验样品实行唯一标识,样品的储存及处置都要根据需要做出明确规定以满足复检需要及避免样品变质。
2.8
常用方法
室内质量控制是产生精确和可靠结果的基础和核心.是保证
【4】CNAL/AC05t2003.实验室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
应用说明ISl.
实验室检验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可根据人员,仪器,试剂材料、方法、环境等关键控制点采用空白试验、行双样、人员比对,样品复测,目击试验和盲样考核等多种方式.灵活多样,因地制宜的开展室内质量控制活动.
【51
CNAS2CLolt
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
IECl7025—2005【S1.
1收稽日期】2010-12-17
万方数据
CHINAFOREIGN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