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重点中学定向招生模拟考试科学卷
请注意:
1.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答在答题卷上有效
2.本份试卷总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a-40 Cl-35.5 Cu-64 Fe-56 Zn-65 Ag-108 Mg-24 Al-27 Ba-137 S-32
4. 本卷g 取10N/kg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
入肺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灰霾天气
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
等。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
B .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 .其颗粒小,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
D .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因素
2.如图是小菲对滴水观音(又名“海芋”)叶片是否有气孔的探究实验,小菲制作了海芋叶表皮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图是操作显微镜的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A .④③①② B. ③④①② C. ③②①④ D. ③②④①
3. 如图,有关大潮、小潮出现日期的月相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下弦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②④
4.向一定质量AgNO 3和Cu(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 ,溶液质量与加入Zn
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 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 2
B.取a 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C.若取b ~
c
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D.取d 点的固体有2种
5.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
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 1、t 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6.如图所示,是物理学习小组设计的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油量表由电压表改装而成。其中,能实现油面越高油量表示数越大,且刻度均匀的是( )
A B C D
7. 如图表示了初中科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
省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圈Ⅰ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B. 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纯碱
C. 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 圈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8.如图所示的四种单细胞生物在结构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它们都能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存在。下列关于这四种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A. a 、b 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a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c 属于植物,其细胞结构中有叶绿体。
C . b 、d 属于动物,它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两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细胞壁。
D .b 、c 、d 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9.如图所示,当传送带静止不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动,沿传送带从上端A
点滑到下端B 点所需时间为5分钟;则当皮带轮转动,传送带斜向上匀速运
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动,沿传送带从上端A 点滑到下端B 点所需时间为
( )
A .5分钟 B.大于5分钟 C.小于5分钟 D.无法确定
10.往200g FeCl3和CuCl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己知反应的先后顺
序和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FeCl 3+Fe=3FeCl2;CuCl 2+Fe=FeCl2+Cu。图
为加入铁粉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 .D 点对应纵坐标为6.4
B .B 点后溶液的颜色为蓝色
C .该200g 溶液中的CuCl 2 质量分数为6.75%
D .取DE 两点间的剩余固体加入盐酸,均有气泡产生
11. 一根金属棒AB 置于水平地面上,今通过弹簧测力计竖
直地将棒的右端B 缓慢拉起,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
弹簧测力计对棒所做的功W 与B 端离开地面的高度x 的关
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x 从0逐渐增大至1.2m 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不断减小
B 、金属棒粗细均匀,其重心到A 端的距离为0.6m
C 、当x=1.2m时,金属棒AB 与地面夹角为45
D 、当x=1.6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
12. 下列四个相同的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D 容器中的液体(和水不相溶) 比水的密度大,如图所示。0当四个容器中的冰熔化后,A 、B 、C 、D 四个容器中的液面高度分别变为h 1、h 2、h 3、h 4,则( )
A .h 4>h 1=h2>h 3
C .h 4>h 1>h 2>h 3
待测液,加入试剂顺序正确的是( )
A .盐酸、BaCl 2、酚酞
C .BaCl 2、酚酞、盐酸 B .BaCl 2、盐酸、酚酞 D .酚酞、盐酸、BaCl 2 B .h 1=h2=h3=h4 D .h 1=h2=h4>h 3 13.某无色溶液中若含有大量Na 2SO 4、Na 2CO 3、NaOH ,为验证其中所含的阴离子,若限定只取一次
14.如图所示, 开关S 闭合后,V1示数为4V,V2示数为6V,A 为0.1A, 且将
R2和R3互换位置后, 发现三表示数均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三电阻R1、R2、R3的电流之和为0.1A
B.R1=10Ω
C. 电源电压U 为12V
D.R2两端电压为2V
15.已知酸式盐可以和碱发生化学反应,如:Ca(OH)2+NaHCO3=CaCO3↓+NaOH+H2O 。现有 Na2CO 3,NaHCO 3,CaO 和NaOH 组成的混合物27.2g ,把它们溶于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 , CO3,HCO 3是 ( )
A.10.6g B.5.3g C.15.9g D.无法确定
16.如图所示,湖水中有两艘小船,绳子的一端拴在甲
船上,乙船上固定着滑轮,绳子绕过滑轮,站在甲船
上的人用100N 的力拉绳子的自由端。如果在20s 内甲
船向右匀速移动了10m ,同时乙船向左匀速移动了4m ,
则人对绳子的力做功的功率是( )
A .50W B .140W C .30W D .70W
17. 如图,一质量为m 的正方体物块置于风洞内的水平面上,一面与风速垂直,
当风速为v 0时刚好能推动该物块。已知风对物块的推力F 与Sv 成正比,其中v
为风速、S 为物块迎风面积。当风速变为2v 0时,刚好能推动用同一材料做成的
另一正方体物块,则该物块的质量为( )
A. 4m B. 8m C. 32m D. 64m
18.下列对如图曲线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若y 表示肺泡的容积,则ab 曲线表示吸气过程
B .若y 表示某温室二氧化碳浓度,则b 点表示凌晨时分
C .若y 表示人体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则bd 段表示的是
血液流过肺泡处毛细血管
22+2--均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器内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物质共29g ,则原混合物中含 Na2CO 3的质量
D .若y 表示某一封闭草原系统(食物链:草→兔→狼),若大量捕杀狼群,则可以用abc 段表示在
一段时间内兔的数量变化
19.已知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如下图所示利用海水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 42、Ca 2、Mg 2等杂质,加入的试剂顺序为: -++
Na 2CO 3溶液、NaOH 溶液、BaCl 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 .第②步中加入的试剂为CaCl 2溶液
C .第③步中发生分解反应
D .在第④步中溴元素被还原
20.如图甲,是某型号电压力锅简化的工作电路图。R 0是阻值为484Ω的保温电阻,R 1是规格为
“220V800W ”的主加热电阻,R 2 是副加热电阻。电压力锅煮饭分为“加热升压→保压→保温”三个阶段,通过如图乙所示的锅内工作“压强与时间(P —t )关系”图像可了解其工作过程:接通电源,启动智能控制开关S ,S 自动接到a ,同时S 1自动闭合,电压力锅进入加热升压状态;当锅内工作压强达80kPa 时,S 1自动断开,进入保压状态,当锅内工作压强降至60kPa 时,S 1又会自动闭合;当保压状态结束,饭就熟了,S 自动接到b ,进入保温状态。电压力锅煮饭时,在正常加热升压和保压状态共耗电0.25kW •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力锅是对大气压强的应用
B .当锅内工作压强为40kPa 时,电压力锅处于升压状态
C .电压力锅煮饭时,在正常加热升压和保压状态R 1的工作时间是18min
D .电压力锅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流是5A
二、简答题(本题有11小题,15空格,每空格2分,共30分)
21、根据你所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解答问题:
(1)人体主要通过饮食和饮水来获取水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还可以通过
▲ 途径获得水分。
(2)扦插时,某果农先将葡萄枝条的插入端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浸泡一下,再将枝条插入土壤中。他认为这样做能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理由是 ▲ 。
22.如图所示,质量、形状相同的铝线框A 和塑料线框B 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并
经过某一磁场区(“×”代表磁感线垂直于纸面向里).若不计空气阻力,两线
框落地时具有的动能分别为E A 和E B ,则E A 和E B 大小关系是 ▲
23. 我们知道除了水是常见的溶剂外,还有酒精、液氨等也可以作溶剂。下表是一
些物质
请选用表中两种物质作反应物,写出它们在无水酒精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
24. 如图所示,一根长度为L 的直薄木条上有两个观察小孔.两小孔之间的距
离为d ,d 恰好是一个人两眼间的距离,当木条水平放置时,此人想通过两
观察孔看见此木条在平面镜M 里完整的像,那么选用的平面镜宽度至少是
▲ 。
25.如图所示,用细绳相连的A 、B 两物体,在F=64N的水平力作用下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A 物体的质量是B 物体质量的3倍,它们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
小与各自的重力成正比,则细绳对B 的拉力大小为 ▲ N.
26.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物体在力F 1、F 2的作用下向右做直线运动,力
F 1、F 2及物体的速度v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乙、丙所示,物体在
t 2 ~ t 3时间内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 N。
27. 现有在敞口容器中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分析得知含水6.62%、碳酸钠2.38%、氢氧化钠91%.将此样品1g 放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46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过量的稀盐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4.43%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用去氢氧化钠的溶液20.5g .蒸干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 g.
28. 下图中A 、B 、C 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
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以及pH 的关系。请据图回
答下列问题:
(1)图A 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
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
。
(2)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
12C 和75C 水浴锅中,20 min后取出转入37C 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的反应分别为:甲 ▲ , 乙 ▲ 。
29.如图,厚合金板DE 中有一个半径R 为3cm 的润滑圆孔,圆孔中刚好插入
一个T 形构件的AB 柱,两者之间较润滑。T 形构件可在孔中上下运动,T
形构件的下端装有一个可活动的轮子C ,斜面合金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推力F
作用下可向左匀速运动,已知整个装置机械效率为80%。T 形构件重40N ,
斜面高为6cm ,斜面长10cm 。若T 形构件下的轮子从斜面底端升到顶过程
中,斜面合金块水平向左推过的距离为8cm 。这个过程中,克服T 形构件重力做功 ▲ 焦耳,斜
000
面合金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推力F 为 ▲ 牛。
30. 某物质可能由Na 2CO 3、NaHCO 3、NaOH 中的一种或二种混合而成, 在固
体中逐滴滴入盐酸,与盐酸反应图象如图,且c>2b。
已知:Na 2CO 3 + HCl = NaHCO3 + NaCl;
NaHCO 3 + HCl =NaCl+ H2O + CO2↑
NaHCO 3 + NaOH = Na2CO 3 + H2O
则该固体的组成可能是 ▲
31. 如图所示,直径为D 的圆环是用粗细均匀的电阻制成的,总电阻为
R 1的2倍,图中A 、B 、C 、„H 为圆环上的等分点。A 点固定,P 为滑
片,能沿圆环滑动,并保持良好的接触。电源的内阻不计。当闭合开
关S 后,滑片P 沿圆环顺时针从B 滑到H 时,电压表V 2读数的读数
变化为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5空格,每空格2分,共30分)
32.氢化钙(CaH 2)是一种常用的储氢材料,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
供剂,但它要密封保存,一旦接触水就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氢气。小明在实验室里利用氢气和金属钙加热制取氢化钙,制取装置如下图所示:
图二
资料在线:金属钙的活动性很强,遇水即刻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产生一种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氢化钙(CaH 2)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图一中要确认经过装置B 后的氢气是干燥的,需在B 、C 间接入图二装置,而且观察到的现象
为: ▲ 。
(3)实验结束后,小明在图一C 装置玻璃管中取少量物质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
加酚酞后显红色,小明据此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 2生成。但小东同学认为小明判断不正确,你认为小东的理由是: ▲ 。
33. 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设想,在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如图1所示。他推想: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牛顿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图2是他画的“大炮”草图:
(1)根据以上资料和牛顿的“大炮”草图,推测牛顿当年的重要结论是: ▲ 。
如今,牛顿当年的推测已变成了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 ▲ (选填“飞机”、“火箭”或“人造卫星”)。
(2)你认为,牛顿在研究“大炮”问题时用到什么研究方法? ▲
(选填编号)
A. 由石头落地直接得出结论
B. 由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
C. 以可靠的事实、实验为基础,经过合理分析、推理得到结论
D. 根据前人已有的知识经 验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34. 下面甲图表示光照强度的变化与某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乙图表示温度变化与某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丙图表示 森林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
(注:光合作用的速 率是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制造有机物的量,因为有机物的量测定不方便,通常用氧气的释放量或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来表示)请回答:
(1)甲图中曲线上B 点代表的含义为: ▲ ;
A 点代表的含义为: ▲ ;
(2)由乙图分析可知,该植物体在其它环境因素适宜时,体内有机物积累速率要达到最大的温度要求应该是 ▲ 。
(3)丙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 ,在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中,一般要在叶面积指数为6而不是为8时进行林木的采伐比较合算,请简要说明原因 ▲ 。
35. 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可以用“半偏法”测灵敏电流表的内阻,
提供的器材如下:
干电池(电动势E 约为1.5V )、待测电流表A (0~50μA ,内阻约3k Ω)、
电阻箱R 1、R 2(均为0~99999.9Ω)、电键、导线若干.
(1)实验电路如图,有关实验操作及测量如下:
①只闭合S 1,当调节R 1到26090.0Ω时,电流表A 满偏;
②再闭合S 2,R 2调为2770.0Ω时,电流表A 半偏,由此可得电流表的内阻
Rg 的测量值为 ▲ Ω.
(2)半偏法测量电流表内阻时,要求R 1>>Rg (比值R 1/Rg越大,测量误差越小),本实验中R 1虽比Rg 大,但两者之比不是很大,因此导致Rg 的测量误差较大。具体分析如下:电流表A 半偏时的回路总电阻比全偏时的回路总电阻 ▲ (填“偏大”或“偏小”),导致这时的总电流 ▲ (选填“变大”或“变小”),半偏时R 2 ▲ Rg(填“大于”或“小于”)。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3小题,第35题6分,其余每题12分, 共30分)
36. 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 两侧浓度大小是a__▲ __b.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 ▲ 。
(2)图丙结构②当中充满的液体是 ▲ .(选填“外界溶液”或“细胞液”),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 ▲
A .细胞液>外界溶液 B .细胞液<外界溶液 C .细胞液=外界溶液 D .都有可能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 ▲ ,原因是 ▲ .
37.在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
3NaOH + AlCl3 = Al(OH)3↓+ 3NaCl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NaAlO 2易溶于水。而氢氧化镁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把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中,待金属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求:
(1)金属铝的质量为多少克?▲
(2)盐酸溶液质量为多少克?▲
(3)a 的取值范围?▲
(4)镁的质量与铝的质量比值的最大值为多少?▲
38. 某科学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机械自动拉开开关,如图1所示.该装置主要由滑轮组,重物C 、铁块
D 、电磁铁E 以及杠杆AB 和控制电路组成,重物C 通过 细绳与动滑轮Q 相连,重物C 、铁块D 分别通过支架固定在杠杆AB 两端,支架与杠杆垂直.杠杆的B 端置于水平台面上,杠杆可以绕支点O 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 动,自动拉开开关被拉开前,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已知滑轮Q 的质量为0.2kg ,OA :OB=3:1,重物C 、铁块D 的质量分别为1.5kg 和 3kg,若刚好拉开开关所需的拉力T 为6N ,D 的正上方有一电磁铁,它对D 的吸引力大小F 与通过的电流I 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电源电压为12V ,滑动变 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不计电磁铁电阻,不计细绳、杠杆的重力和一切摩擦,g 取10N/kg.求:
(1)当控制电路上的电键S 断开,杠杆B 端对水平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时,与机械自动拉开开关相连的细绳上的拉力是多少?▲
(2)闭合控制电路上的电键S 后,当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中点时,自动拉开开关刚好被拉开,则保护电阻R 0的电阻值是多少?▲
2016年重点中学定向招生模拟考试科学卷
请注意:
1.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答在答题卷上有效
2.本份试卷总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a-40 Cl-35.5 Cu-64 Fe-56 Zn-65 Ag-108 Mg-24 Al-27 Ba-137 S-32
4. 本卷g 取10N/kg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
入肺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灰霾天气
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
等。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
B .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 .其颗粒小,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
D .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因素
2.如图是小菲对滴水观音(又名“海芋”)叶片是否有气孔的探究实验,小菲制作了海芋叶表皮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图是操作显微镜的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A .④③①② B. ③④①② C. ③②①④ D. ③②④①
3. 如图,有关大潮、小潮出现日期的月相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下弦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②④
4.向一定质量AgNO 3和Cu(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 ,溶液质量与加入Zn
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 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 2
B.取a 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C.若取b ~
c
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D.取d 点的固体有2种
5.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
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 1、t 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6.如图所示,是物理学习小组设计的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油量表由电压表改装而成。其中,能实现油面越高油量表示数越大,且刻度均匀的是( )
A B C D
7. 如图表示了初中科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
省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圈Ⅰ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B. 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纯碱
C. 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 圈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8.如图所示的四种单细胞生物在结构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它们都能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存在。下列关于这四种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A. a 、b 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a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c 属于植物,其细胞结构中有叶绿体。
C . b 、d 属于动物,它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两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细胞壁。
D .b 、c 、d 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9.如图所示,当传送带静止不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动,沿传送带从上端A
点滑到下端B 点所需时间为5分钟;则当皮带轮转动,传送带斜向上匀速运
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动,沿传送带从上端A 点滑到下端B 点所需时间为
( )
A .5分钟 B.大于5分钟 C.小于5分钟 D.无法确定
10.往200g FeCl3和CuCl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己知反应的先后顺
序和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FeCl 3+Fe=3FeCl2;CuCl 2+Fe=FeCl2+Cu。图
为加入铁粉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 .D 点对应纵坐标为6.4
B .B 点后溶液的颜色为蓝色
C .该200g 溶液中的CuCl 2 质量分数为6.75%
D .取DE 两点间的剩余固体加入盐酸,均有气泡产生
11. 一根金属棒AB 置于水平地面上,今通过弹簧测力计竖
直地将棒的右端B 缓慢拉起,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
弹簧测力计对棒所做的功W 与B 端离开地面的高度x 的关
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x 从0逐渐增大至1.2m 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不断减小
B 、金属棒粗细均匀,其重心到A 端的距离为0.6m
C 、当x=1.2m时,金属棒AB 与地面夹角为45
D 、当x=1.6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
12. 下列四个相同的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D 容器中的液体(和水不相溶) 比水的密度大,如图所示。0当四个容器中的冰熔化后,A 、B 、C 、D 四个容器中的液面高度分别变为h 1、h 2、h 3、h 4,则( )
A .h 4>h 1=h2>h 3
C .h 4>h 1>h 2>h 3
待测液,加入试剂顺序正确的是( )
A .盐酸、BaCl 2、酚酞
C .BaCl 2、酚酞、盐酸 B .BaCl 2、盐酸、酚酞 D .酚酞、盐酸、BaCl 2 B .h 1=h2=h3=h4 D .h 1=h2=h4>h 3 13.某无色溶液中若含有大量Na 2SO 4、Na 2CO 3、NaOH ,为验证其中所含的阴离子,若限定只取一次
14.如图所示, 开关S 闭合后,V1示数为4V,V2示数为6V,A 为0.1A, 且将
R2和R3互换位置后, 发现三表示数均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三电阻R1、R2、R3的电流之和为0.1A
B.R1=10Ω
C. 电源电压U 为12V
D.R2两端电压为2V
15.已知酸式盐可以和碱发生化学反应,如:Ca(OH)2+NaHCO3=CaCO3↓+NaOH+H2O 。现有 Na2CO 3,NaHCO 3,CaO 和NaOH 组成的混合物27.2g ,把它们溶于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 , CO3,HCO 3是 ( )
A.10.6g B.5.3g C.15.9g D.无法确定
16.如图所示,湖水中有两艘小船,绳子的一端拴在甲
船上,乙船上固定着滑轮,绳子绕过滑轮,站在甲船
上的人用100N 的力拉绳子的自由端。如果在20s 内甲
船向右匀速移动了10m ,同时乙船向左匀速移动了4m ,
则人对绳子的力做功的功率是( )
A .50W B .140W C .30W D .70W
17. 如图,一质量为m 的正方体物块置于风洞内的水平面上,一面与风速垂直,
当风速为v 0时刚好能推动该物块。已知风对物块的推力F 与Sv 成正比,其中v
为风速、S 为物块迎风面积。当风速变为2v 0时,刚好能推动用同一材料做成的
另一正方体物块,则该物块的质量为( )
A. 4m B. 8m C. 32m D. 64m
18.下列对如图曲线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若y 表示肺泡的容积,则ab 曲线表示吸气过程
B .若y 表示某温室二氧化碳浓度,则b 点表示凌晨时分
C .若y 表示人体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则bd 段表示的是
血液流过肺泡处毛细血管
22+2--均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器内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物质共29g ,则原混合物中含 Na2CO 3的质量
D .若y 表示某一封闭草原系统(食物链:草→兔→狼),若大量捕杀狼群,则可以用abc 段表示在
一段时间内兔的数量变化
19.已知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如下图所示利用海水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 42、Ca 2、Mg 2等杂质,加入的试剂顺序为: -++
Na 2CO 3溶液、NaOH 溶液、BaCl 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 .第②步中加入的试剂为CaCl 2溶液
C .第③步中发生分解反应
D .在第④步中溴元素被还原
20.如图甲,是某型号电压力锅简化的工作电路图。R 0是阻值为484Ω的保温电阻,R 1是规格为
“220V800W ”的主加热电阻,R 2 是副加热电阻。电压力锅煮饭分为“加热升压→保压→保温”三个阶段,通过如图乙所示的锅内工作“压强与时间(P —t )关系”图像可了解其工作过程:接通电源,启动智能控制开关S ,S 自动接到a ,同时S 1自动闭合,电压力锅进入加热升压状态;当锅内工作压强达80kPa 时,S 1自动断开,进入保压状态,当锅内工作压强降至60kPa 时,S 1又会自动闭合;当保压状态结束,饭就熟了,S 自动接到b ,进入保温状态。电压力锅煮饭时,在正常加热升压和保压状态共耗电0.25kW •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力锅是对大气压强的应用
B .当锅内工作压强为40kPa 时,电压力锅处于升压状态
C .电压力锅煮饭时,在正常加热升压和保压状态R 1的工作时间是18min
D .电压力锅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流是5A
二、简答题(本题有11小题,15空格,每空格2分,共30分)
21、根据你所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解答问题:
(1)人体主要通过饮食和饮水来获取水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还可以通过
▲ 途径获得水分。
(2)扦插时,某果农先将葡萄枝条的插入端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浸泡一下,再将枝条插入土壤中。他认为这样做能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理由是 ▲ 。
22.如图所示,质量、形状相同的铝线框A 和塑料线框B 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并
经过某一磁场区(“×”代表磁感线垂直于纸面向里).若不计空气阻力,两线
框落地时具有的动能分别为E A 和E B ,则E A 和E B 大小关系是 ▲
23. 我们知道除了水是常见的溶剂外,还有酒精、液氨等也可以作溶剂。下表是一
些物质
请选用表中两种物质作反应物,写出它们在无水酒精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
24. 如图所示,一根长度为L 的直薄木条上有两个观察小孔.两小孔之间的距
离为d ,d 恰好是一个人两眼间的距离,当木条水平放置时,此人想通过两
观察孔看见此木条在平面镜M 里完整的像,那么选用的平面镜宽度至少是
▲ 。
25.如图所示,用细绳相连的A 、B 两物体,在F=64N的水平力作用下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A 物体的质量是B 物体质量的3倍,它们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
小与各自的重力成正比,则细绳对B 的拉力大小为 ▲ N.
26.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物体在力F 1、F 2的作用下向右做直线运动,力
F 1、F 2及物体的速度v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乙、丙所示,物体在
t 2 ~ t 3时间内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 N。
27. 现有在敞口容器中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分析得知含水6.62%、碳酸钠2.38%、氢氧化钠91%.将此样品1g 放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46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过量的稀盐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4.43%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用去氢氧化钠的溶液20.5g .蒸干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 g.
28. 下图中A 、B 、C 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
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以及pH 的关系。请据图回
答下列问题:
(1)图A 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
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
。
(2)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
12C 和75C 水浴锅中,20 min后取出转入37C 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的反应分别为:甲 ▲ , 乙 ▲ 。
29.如图,厚合金板DE 中有一个半径R 为3cm 的润滑圆孔,圆孔中刚好插入
一个T 形构件的AB 柱,两者之间较润滑。T 形构件可在孔中上下运动,T
形构件的下端装有一个可活动的轮子C ,斜面合金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推力F
作用下可向左匀速运动,已知整个装置机械效率为80%。T 形构件重40N ,
斜面高为6cm ,斜面长10cm 。若T 形构件下的轮子从斜面底端升到顶过程
中,斜面合金块水平向左推过的距离为8cm 。这个过程中,克服T 形构件重力做功 ▲ 焦耳,斜
000
面合金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推力F 为 ▲ 牛。
30. 某物质可能由Na 2CO 3、NaHCO 3、NaOH 中的一种或二种混合而成, 在固
体中逐滴滴入盐酸,与盐酸反应图象如图,且c>2b。
已知:Na 2CO 3 + HCl = NaHCO3 + NaCl;
NaHCO 3 + HCl =NaCl+ H2O + CO2↑
NaHCO 3 + NaOH = Na2CO 3 + H2O
则该固体的组成可能是 ▲
31. 如图所示,直径为D 的圆环是用粗细均匀的电阻制成的,总电阻为
R 1的2倍,图中A 、B 、C 、„H 为圆环上的等分点。A 点固定,P 为滑
片,能沿圆环滑动,并保持良好的接触。电源的内阻不计。当闭合开
关S 后,滑片P 沿圆环顺时针从B 滑到H 时,电压表V 2读数的读数
变化为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5空格,每空格2分,共30分)
32.氢化钙(CaH 2)是一种常用的储氢材料,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
供剂,但它要密封保存,一旦接触水就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氢气。小明在实验室里利用氢气和金属钙加热制取氢化钙,制取装置如下图所示:
图二
资料在线:金属钙的活动性很强,遇水即刻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产生一种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氢化钙(CaH 2)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图一中要确认经过装置B 后的氢气是干燥的,需在B 、C 间接入图二装置,而且观察到的现象
为: ▲ 。
(3)实验结束后,小明在图一C 装置玻璃管中取少量物质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
加酚酞后显红色,小明据此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 2生成。但小东同学认为小明判断不正确,你认为小东的理由是: ▲ 。
33. 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设想,在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如图1所示。他推想: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牛顿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图2是他画的“大炮”草图:
(1)根据以上资料和牛顿的“大炮”草图,推测牛顿当年的重要结论是: ▲ 。
如今,牛顿当年的推测已变成了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 ▲ (选填“飞机”、“火箭”或“人造卫星”)。
(2)你认为,牛顿在研究“大炮”问题时用到什么研究方法? ▲
(选填编号)
A. 由石头落地直接得出结论
B. 由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
C. 以可靠的事实、实验为基础,经过合理分析、推理得到结论
D. 根据前人已有的知识经 验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34. 下面甲图表示光照强度的变化与某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乙图表示温度变化与某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丙图表示 森林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
(注:光合作用的速 率是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制造有机物的量,因为有机物的量测定不方便,通常用氧气的释放量或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来表示)请回答:
(1)甲图中曲线上B 点代表的含义为: ▲ ;
A 点代表的含义为: ▲ ;
(2)由乙图分析可知,该植物体在其它环境因素适宜时,体内有机物积累速率要达到最大的温度要求应该是 ▲ 。
(3)丙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 ,在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中,一般要在叶面积指数为6而不是为8时进行林木的采伐比较合算,请简要说明原因 ▲ 。
35. 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可以用“半偏法”测灵敏电流表的内阻,
提供的器材如下:
干电池(电动势E 约为1.5V )、待测电流表A (0~50μA ,内阻约3k Ω)、
电阻箱R 1、R 2(均为0~99999.9Ω)、电键、导线若干.
(1)实验电路如图,有关实验操作及测量如下:
①只闭合S 1,当调节R 1到26090.0Ω时,电流表A 满偏;
②再闭合S 2,R 2调为2770.0Ω时,电流表A 半偏,由此可得电流表的内阻
Rg 的测量值为 ▲ Ω.
(2)半偏法测量电流表内阻时,要求R 1>>Rg (比值R 1/Rg越大,测量误差越小),本实验中R 1虽比Rg 大,但两者之比不是很大,因此导致Rg 的测量误差较大。具体分析如下:电流表A 半偏时的回路总电阻比全偏时的回路总电阻 ▲ (填“偏大”或“偏小”),导致这时的总电流 ▲ (选填“变大”或“变小”),半偏时R 2 ▲ Rg(填“大于”或“小于”)。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3小题,第35题6分,其余每题12分, 共30分)
36. 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 两侧浓度大小是a__▲ __b.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 ▲ 。
(2)图丙结构②当中充满的液体是 ▲ .(选填“外界溶液”或“细胞液”),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 ▲
A .细胞液>外界溶液 B .细胞液<外界溶液 C .细胞液=外界溶液 D .都有可能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 ▲ ,原因是 ▲ .
37.在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
3NaOH + AlCl3 = Al(OH)3↓+ 3NaCl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NaAlO 2易溶于水。而氢氧化镁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把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中,待金属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求:
(1)金属铝的质量为多少克?▲
(2)盐酸溶液质量为多少克?▲
(3)a 的取值范围?▲
(4)镁的质量与铝的质量比值的最大值为多少?▲
38. 某科学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机械自动拉开开关,如图1所示.该装置主要由滑轮组,重物C 、铁块
D 、电磁铁E 以及杠杆AB 和控制电路组成,重物C 通过 细绳与动滑轮Q 相连,重物C 、铁块D 分别通过支架固定在杠杆AB 两端,支架与杠杆垂直.杠杆的B 端置于水平台面上,杠杆可以绕支点O 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 动,自动拉开开关被拉开前,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已知滑轮Q 的质量为0.2kg ,OA :OB=3:1,重物C 、铁块D 的质量分别为1.5kg 和 3kg,若刚好拉开开关所需的拉力T 为6N ,D 的正上方有一电磁铁,它对D 的吸引力大小F 与通过的电流I 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电源电压为12V ,滑动变 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不计电磁铁电阻,不计细绳、杠杆的重力和一切摩擦,g 取10N/kg.求:
(1)当控制电路上的电键S 断开,杠杆B 端对水平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时,与机械自动拉开开关相连的细绳上的拉力是多少?▲
(2)闭合控制电路上的电键S 后,当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中点时,自动拉开开关刚好被拉开,则保护电阻R 0的电阻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