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修辞方式

古代汉语修辞方式

修辞方式

引用 譬喻 借代 并提 互文 夸饰 委婉 倒置

引用

引用就是在阐述观点、发表议论时援引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古籍文句或历史故事。引用按其内容具体分为引言、引文和引事;按照引用的方式均包括明引和暗引。

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见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引文就是引用见于书籍的文字。引事就是历史故事。

引用的目的就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就是用相关的材料来加强文章说服力。

1. 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论语·季氏》

2. (士季)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左传·宣公二年》)

3.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报任安书》)

例1是引言,例2是引文,例3是引事,三句都是明引。

引用分直用和化用。直用就是对原文原意不加改造直接引用。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引《诗》)

《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曹操连续引用《诗经》的诗句,表达了求贤若渴的心情。

化用就是经过调整,把前人的词句融化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必符合原文原意,或略语取意,或略意取语。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诗歌的最后一句是《庄子·物论》:“大辨不言”。《庄子·外物篇》:“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两处语意的化用,几乎不露引用的痕迹。这既是化用,也是暗引。

暗引就是不点明引用出处的引用。

1.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范仲淹《岳阳楼记》;《易·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2.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述衷肠》;苏秦说秦失败,“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4.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杜甫《北征》;陶渊明《桃花源记》)

引言、引文有暗引,引事也有暗引,阅读古文时更值得留意。

1. 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李白《与韩荆州书》)

2. 古之取人,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例1“登龙门”引用东汉李膺的故事。《后汉书·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

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例2用了两个历史故事。“取于盗”见于《礼记·杂记下》:“孔子曰:管仲遇盗,取二人焉,上以为公臣。”“举于管库”见《礼记·檀公下》:“(赵文子)所举于晋国管库之士,七十有余家。”

譬喻

譬喻跟现代汉语的比喻一样,有明喻和隐喻之分。

1. 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杜甫《北征》)[明喻]

2.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王勃 《滕王阁序》[明喻]

3.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暗喻]

4.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暗喻)

5.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长恨歌》) [借喻]

6.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诛!” (《论语·公冶长》

[借喻]

1.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齐宣王》)

2.汉皇重色思倾国。(《长恨歌》)

3. 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特征代本体)

4.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特称代泛称)

5.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采葛》)(部分代整体)

6. 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泛称代特称)

并提

并提就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表述。

1. 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史·韩信卢馆传》) (种无一罪身死;蠡无一罪,身亡。)

2.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巫峡》

3. 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救魏。(《汉书·魏豹传》)

4. 耳目聪明。 ( 《后汉书·华佗传》)

互文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其特点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

1. 燕歌赵舞为君开。(卢照邻《古意》)(赵燕歌舞)

2.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左传¡¤

3. 郑伯克段于鄢》 )(公姜出入)

4.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5.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

6. 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李斯《諫逐客书》)(避免重文而用同义词)

7. 夸饰(夸张)

8.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汉书·外戚传》)

9谁谓河广,曾不容到刀(舠)。(《诗·河广》)

10. 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史记·鸿门宴》)

倒置

1.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魏征《述怀》)

2. 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左·昭十九年》

3.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

4.. 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醉翁亭记》(秋与鹤飞)

委婉

1. 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叫委婉语。

2. 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传》)(“大小便”的委婉说法)

3.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不才”有才,“明主”不明)

4. 生孩四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5. 陛下富于春秋。(《史记·李斯列传》)(年轻)

偏义复合

1.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2. 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后汉书·何进传》)

3. 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藻》)

4. 润之以风雨。(《周易·系辞上》)

古代汉语修辞方式

修辞方式

引用 譬喻 借代 并提 互文 夸饰 委婉 倒置

引用

引用就是在阐述观点、发表议论时援引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古籍文句或历史故事。引用按其内容具体分为引言、引文和引事;按照引用的方式均包括明引和暗引。

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见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引文就是引用见于书籍的文字。引事就是历史故事。

引用的目的就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就是用相关的材料来加强文章说服力。

1. 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论语·季氏》

2. (士季)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左传·宣公二年》)

3.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报任安书》)

例1是引言,例2是引文,例3是引事,三句都是明引。

引用分直用和化用。直用就是对原文原意不加改造直接引用。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引《诗》)

《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曹操连续引用《诗经》的诗句,表达了求贤若渴的心情。

化用就是经过调整,把前人的词句融化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必符合原文原意,或略语取意,或略意取语。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诗歌的最后一句是《庄子·物论》:“大辨不言”。《庄子·外物篇》:“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两处语意的化用,几乎不露引用的痕迹。这既是化用,也是暗引。

暗引就是不点明引用出处的引用。

1.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范仲淹《岳阳楼记》;《易·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2.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述衷肠》;苏秦说秦失败,“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4.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杜甫《北征》;陶渊明《桃花源记》)

引言、引文有暗引,引事也有暗引,阅读古文时更值得留意。

1. 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李白《与韩荆州书》)

2. 古之取人,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例1“登龙门”引用东汉李膺的故事。《后汉书·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

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例2用了两个历史故事。“取于盗”见于《礼记·杂记下》:“孔子曰:管仲遇盗,取二人焉,上以为公臣。”“举于管库”见《礼记·檀公下》:“(赵文子)所举于晋国管库之士,七十有余家。”

譬喻

譬喻跟现代汉语的比喻一样,有明喻和隐喻之分。

1. 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杜甫《北征》)[明喻]

2.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王勃 《滕王阁序》[明喻]

3.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暗喻]

4.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暗喻)

5.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长恨歌》) [借喻]

6.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诛!” (《论语·公冶长》

[借喻]

1.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齐宣王》)

2.汉皇重色思倾国。(《长恨歌》)

3. 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特征代本体)

4.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特称代泛称)

5.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采葛》)(部分代整体)

6. 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泛称代特称)

并提

并提就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表述。

1. 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史·韩信卢馆传》) (种无一罪身死;蠡无一罪,身亡。)

2.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巫峡》

3. 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救魏。(《汉书·魏豹传》)

4. 耳目聪明。 ( 《后汉书·华佗传》)

互文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其特点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

1. 燕歌赵舞为君开。(卢照邻《古意》)(赵燕歌舞)

2.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左传¡¤

3. 郑伯克段于鄢》 )(公姜出入)

4.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5.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

6. 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李斯《諫逐客书》)(避免重文而用同义词)

7. 夸饰(夸张)

8.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汉书·外戚传》)

9谁谓河广,曾不容到刀(舠)。(《诗·河广》)

10. 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史记·鸿门宴》)

倒置

1.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魏征《述怀》)

2. 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左·昭十九年》

3.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

4.. 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醉翁亭记》(秋与鹤飞)

委婉

1. 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叫委婉语。

2. 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传》)(“大小便”的委婉说法)

3.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不才”有才,“明主”不明)

4. 生孩四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5. 陛下富于春秋。(《史记·李斯列传》)(年轻)

偏义复合

1.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2. 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后汉书·何进传》)

3. 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藻》)

4. 润之以风雨。(《周易·系辞上》)


相关文章

  •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汉语修辞
  • 作者:江南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5年08期 不同民族修辞方式的比较,在原则上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实践的(归纳式的),即直接将一些具体的修辞现象进行比较,例如可以比较中西比喻的异同:它们在不同国度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重要性,比 ...查看


  • 古文翻译的几种具体方法
  • EFG;!#&!!9F;!# 丹东师专学报 总第4&期 8:?8@09@:9A8BC0D.C=58D:>>CAC 56789:;+4& 古文翻译的几种具体方法 邱 牧 (江苏太仓师范学校,江苏太仓# !! ...查看


  •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型
  •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型 填空题(20分) 选择题(20分) 判断题(20分) 简答题(10分) 标点翻译题(30分) 附加题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重点解析 "古代汉语"本课程中的定义是什么? 在现代汉语之前,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 ...查看


  • 比喻与叙事
  • 比喻与叙事 --中西方传统写作美学法则的对比 曾琴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公共教育部 海南 海口 571100) 摘要:中西方的传统写作美学都有一些基本的法则.比喻,作为一种中国传统写作的美学法则广泛运用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写作之中,钱 ...查看


  • 2015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五)
  • 2015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五)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相关的基本概念★★★ 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有广狭两义.广义的现代汉语既包括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又包括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指现代汉民族共 ...查看


  • 古今汉语数词意义比较
  • 第4卷第2期2005年2月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 gz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Vol . 4No . 2Feb . 2005 古今汉语数词意义比 ...查看


  • 湖南师范大学语言真题
  • 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现代汉语考研试题 应用语言学, 湖南, 现代汉语, 师范大学, 考研 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考试科目:现代汉语(含古代汉语阅读)(435 ...查看


  • [古代汉语词汇学]缺陷[论文]
  • <古代汉语词汇学>的缺陷 摘 要:赵克勤先生的<古代汉语词汇学>是一本古汉语研究方面的专著,为我们铺展开了古汉语中诸多语言概念和语言现象的长卷,但在复音词.词义引申.同源字.同义词.古书的注疏部分颇有缺憾,让读者的期 ...查看


  • 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手册2答案
  • 一. 举例解释下列名词(10分,每小题2分) 1.词缀:根据语素的意义和构造词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语素又可以分为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量大类,前者简称词根,后者简称词缀. 2.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