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观察护理

儿科疾病观察

小儿病情观察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尤其是婴幼儿, 缺乏语言表达能力,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病症, 只有依靠护士的细致观察, 才能发现病情变化。

儿科疾病观察

肺炎

肺炎系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湿啰音为临床表现。是我国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儿科疾病观察

一 观察要点

1 呼吸系统:轻症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

(1)发热:发热程度不一,热型不一。

(2)咳嗽:初为干咳,以后咳嗽有痰,小婴儿为口吐白沫。

(3)气促:多发生在发热、咳嗽之后

2 循环系统:

(1)心肌炎: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心律不齐,ST 段下移,T 波低平或倒置。 (2)心力衰竭:呼吸、心率加快,粉红色泡沫样痰。

心力衰竭临床表现:

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心率突然加快,>180次/分;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发灰, 指(趾)甲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肝脏迅速增大 ;尿少或无尿,眼睑或双下肢水肿

3 神经系统:脑水肿:烦躁、嗜睡、昏迷、惊厥、前囟隆起、瞳孔对光反应迟钝。 4 消化系统:纳差、呕吐、腹泻;中毒性肠麻痹:腹胀严重、肠鸣音消失、便血等。 肺炎严重度评估

轻症肺炎: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仅轻微受累,无全身中毒症状。

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亦受累出现其他系统表现,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不同年龄小儿CAP 的严重度评估

WHO 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管理纲要

呼吸急促是诊断肺炎的主要指标.

胸廓凹陷是严重肺炎的征象.

支气管哮喘

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患

多种细胞和细胞组份参与

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

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可自行/经治疗缓解

邓丽君

1953~1995

因哮喘急性发作

病逝泰国

一 观察要点

1 大多数为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起病较缓慢。接触过敏原后急性发作。

2 哮喘先兆:鼻痒、咳嗽、连续打喷嚏, 胸闷,咽喉发痒。

3 刺激性干咳、大量白粘痰、呼气性呼吸困难、哮吼声,肺部有哮鸣音。

4 重症:呼吸困难加剧、呼吸音明显减弱、哮鸣音消失,出现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 5 哮喘持续状态:用药后24小时内未缓解。由呼吸困难的挣扎状态转为软弱、咳嗽无力、血压下降、出现紫绀。

呼吸衰竭临床表现

支气管哮喘

一 观察要点

1 大多数为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起病较缓慢。接触过敏原后急性发作。 2 哮喘先兆:鼻痒、咳嗽、连续打喷嚏, 胸闷,咽喉发痒。

3 刺激性干咳、大量白粘痰、呼气性呼吸困难、哮吼声,肺部有哮鸣音。 过敏性体质特征

8大类主要食物致敏原

牛奶 鸡蛋 豆类 鱼 贝壳类 坚果 花生 小麦 衣食住行用---全面防控!

腹泻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以2岁以下为多见,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多发生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

一 观察要点

1 轻型腹泻: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溢乳。腹泻:大便10次左右,量少,有酸味,奶瓣和泡沫。无明显脱水及全身症状。

2 腹泻时可通过大便的性状了解肠道发病部位。

(1)小肠炎症 水样或蛋花汤(轮状病毒肠炎)

(2)结肠炎症 黏液、脓液和血(细菌性肠炎)

(3)消化不良 淡黄、发亮、泡沫便

3 重型腹泻:

(1)胃肠道症状:呕吐剧烈、频繁,大便>10次,量多,呈稀黄水或蛋花汤样。

(2)脱水:由于呕吐、腹泻丢失体液和摄入量的不足导致。表现为皮肤弹性差;前囟门、眼窝凹陷;眼泪、尿量减少。

精神极度萎靡 眼窝深 皮肤弹性极差,不易展平

(3)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进食少,产生大量酮体;肾血流不足,酸性产物潴留。表现为口唇樱桃红,呼吸深长、烦躁不安、嗜睡,昏迷。

(4)低钾血症:酸中毒纠正前,血钾正常。纠正后易出现缺钾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济,无力,腹胀,肠鸣音减弱,心律失常。

(5)其他电解质紊乱:慢性腹泻患儿,脱水被纠正时可出现低钙、低镁血症。表现为手足抽搐,惊厥或震颤。

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原因。多由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作时全身性抽搐伴意识障碍, 但惊止后意识恢复。

一 观察要点

1 惊厥突然发作,意识丧失,两眼凝视、上翻,头后仰。面部、四肢肌肉呈阵挛性或强直性抽搐。喉肌痉挛,故可有屏气甚至青紫。

2 惊厥持续状态:时间>30分钟或2次发作间隙意识不能恢复。可引起脑损伤、脑水肿。

二 高热惊厥的特点

1 年龄6个月~3岁。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

2 发生在病初体温骤升时, 多在12h 以内。

3 惊厥发作时间短暂,2~3分钟, 不超过20分钟。

4 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作1周后做脑电图正常。

儿科药物观察

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各个器官功能发育未完全,酶系统也不够健全。因此,在用药时,必须熟悉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发生不良反应时能及时采取措施。

儿科药物观察

一 用药特点

1 肝肾功能及某些酶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及解毒功能较差

2 小儿血脑屏障不完善,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神经中枢

3 年龄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不同,药物的毒副作用有所差别

4 乳儿可受母亲用药的影响

5 小儿易发生电解质紊乱

儿科药物观察

二 药物选择

抗生素 正确选择用药,适当的用量、足够疗程

镇静药

镇咳化痰平喘药物

退热药 不宜过早、过多应用。

抗惊厥药 水合氯醛要稀释后使用。0.5ML/KG

糖皮质激素 长期使用可抑制骨骼生长,降低机体免疫力。水痘患儿禁用。

儿科用药特点

三 儿科药物剂量的计算

1 根据小儿的体重计算

剂量=每公斤体重用量×体重(kg)

成人剂量/50 ×儿童体重(kg)

2 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科学性较强,但计算方法较烦琐。 要知道各年龄的体表面积和每平方米的用药量。

3 根据成人的剂量折算

四 儿科用药管理

由于小儿的身体发育不如成人完善,儿科在用药上存在着种种禁忌,一旦不慎将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我科加强了用药的安全管理。

儿科用药特点

1 建立药品说明书文件夹

2 注意事项加以标志

3 掌握常用药物剂量

加强护理安全,

我们共同努力!

儿科疾病观察

小儿病情观察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尤其是婴幼儿, 缺乏语言表达能力,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病症, 只有依靠护士的细致观察, 才能发现病情变化。

儿科疾病观察

肺炎

肺炎系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湿啰音为临床表现。是我国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儿科疾病观察

一 观察要点

1 呼吸系统:轻症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

(1)发热:发热程度不一,热型不一。

(2)咳嗽:初为干咳,以后咳嗽有痰,小婴儿为口吐白沫。

(3)气促:多发生在发热、咳嗽之后

2 循环系统:

(1)心肌炎: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心律不齐,ST 段下移,T 波低平或倒置。 (2)心力衰竭:呼吸、心率加快,粉红色泡沫样痰。

心力衰竭临床表现:

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心率突然加快,>180次/分;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发灰, 指(趾)甲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肝脏迅速增大 ;尿少或无尿,眼睑或双下肢水肿

3 神经系统:脑水肿:烦躁、嗜睡、昏迷、惊厥、前囟隆起、瞳孔对光反应迟钝。 4 消化系统:纳差、呕吐、腹泻;中毒性肠麻痹:腹胀严重、肠鸣音消失、便血等。 肺炎严重度评估

轻症肺炎: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仅轻微受累,无全身中毒症状。

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亦受累出现其他系统表现,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不同年龄小儿CAP 的严重度评估

WHO 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管理纲要

呼吸急促是诊断肺炎的主要指标.

胸廓凹陷是严重肺炎的征象.

支气管哮喘

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患

多种细胞和细胞组份参与

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

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可自行/经治疗缓解

邓丽君

1953~1995

因哮喘急性发作

病逝泰国

一 观察要点

1 大多数为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起病较缓慢。接触过敏原后急性发作。

2 哮喘先兆:鼻痒、咳嗽、连续打喷嚏, 胸闷,咽喉发痒。

3 刺激性干咳、大量白粘痰、呼气性呼吸困难、哮吼声,肺部有哮鸣音。

4 重症:呼吸困难加剧、呼吸音明显减弱、哮鸣音消失,出现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 5 哮喘持续状态:用药后24小时内未缓解。由呼吸困难的挣扎状态转为软弱、咳嗽无力、血压下降、出现紫绀。

呼吸衰竭临床表现

支气管哮喘

一 观察要点

1 大多数为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起病较缓慢。接触过敏原后急性发作。 2 哮喘先兆:鼻痒、咳嗽、连续打喷嚏, 胸闷,咽喉发痒。

3 刺激性干咳、大量白粘痰、呼气性呼吸困难、哮吼声,肺部有哮鸣音。 过敏性体质特征

8大类主要食物致敏原

牛奶 鸡蛋 豆类 鱼 贝壳类 坚果 花生 小麦 衣食住行用---全面防控!

腹泻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以2岁以下为多见,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多发生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

一 观察要点

1 轻型腹泻: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溢乳。腹泻:大便10次左右,量少,有酸味,奶瓣和泡沫。无明显脱水及全身症状。

2 腹泻时可通过大便的性状了解肠道发病部位。

(1)小肠炎症 水样或蛋花汤(轮状病毒肠炎)

(2)结肠炎症 黏液、脓液和血(细菌性肠炎)

(3)消化不良 淡黄、发亮、泡沫便

3 重型腹泻:

(1)胃肠道症状:呕吐剧烈、频繁,大便>10次,量多,呈稀黄水或蛋花汤样。

(2)脱水:由于呕吐、腹泻丢失体液和摄入量的不足导致。表现为皮肤弹性差;前囟门、眼窝凹陷;眼泪、尿量减少。

精神极度萎靡 眼窝深 皮肤弹性极差,不易展平

(3)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进食少,产生大量酮体;肾血流不足,酸性产物潴留。表现为口唇樱桃红,呼吸深长、烦躁不安、嗜睡,昏迷。

(4)低钾血症:酸中毒纠正前,血钾正常。纠正后易出现缺钾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济,无力,腹胀,肠鸣音减弱,心律失常。

(5)其他电解质紊乱:慢性腹泻患儿,脱水被纠正时可出现低钙、低镁血症。表现为手足抽搐,惊厥或震颤。

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原因。多由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作时全身性抽搐伴意识障碍, 但惊止后意识恢复。

一 观察要点

1 惊厥突然发作,意识丧失,两眼凝视、上翻,头后仰。面部、四肢肌肉呈阵挛性或强直性抽搐。喉肌痉挛,故可有屏气甚至青紫。

2 惊厥持续状态:时间>30分钟或2次发作间隙意识不能恢复。可引起脑损伤、脑水肿。

二 高热惊厥的特点

1 年龄6个月~3岁。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

2 发生在病初体温骤升时, 多在12h 以内。

3 惊厥发作时间短暂,2~3分钟, 不超过20分钟。

4 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作1周后做脑电图正常。

儿科药物观察

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各个器官功能发育未完全,酶系统也不够健全。因此,在用药时,必须熟悉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发生不良反应时能及时采取措施。

儿科药物观察

一 用药特点

1 肝肾功能及某些酶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及解毒功能较差

2 小儿血脑屏障不完善,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神经中枢

3 年龄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不同,药物的毒副作用有所差别

4 乳儿可受母亲用药的影响

5 小儿易发生电解质紊乱

儿科药物观察

二 药物选择

抗生素 正确选择用药,适当的用量、足够疗程

镇静药

镇咳化痰平喘药物

退热药 不宜过早、过多应用。

抗惊厥药 水合氯醛要稀释后使用。0.5ML/KG

糖皮质激素 长期使用可抑制骨骼生长,降低机体免疫力。水痘患儿禁用。

儿科用药特点

三 儿科药物剂量的计算

1 根据小儿的体重计算

剂量=每公斤体重用量×体重(kg)

成人剂量/50 ×儿童体重(kg)

2 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科学性较强,但计算方法较烦琐。 要知道各年龄的体表面积和每平方米的用药量。

3 根据成人的剂量折算

四 儿科用药管理

由于小儿的身体发育不如成人完善,儿科在用药上存在着种种禁忌,一旦不慎将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我科加强了用药的安全管理。

儿科用药特点

1 建立药品说明书文件夹

2 注意事项加以标志

3 掌握常用药物剂量

加强护理安全,

我们共同努力!


相关文章

  • 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
  • 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标 根据<护士条例>等,结合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要求,开展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通过培训,新入职护士能够掌握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应 ...查看


  • 常见疾病护理--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 1.入院后热情接待,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危重病人应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师. 2.病室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光线充足,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50%-70%. 3.危重 ...查看


  •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2 第二节 缺血性卒中护理常规..............3 第三节 出血性脑卒中护理常规...............4 第四节 痴呆护理常规........ ...查看


  • 浅谈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 [摘要]目的:本文将基于儿科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合理应用展开相应的探讨.方法:选取128例患儿为本次研究的目标对象,在随机分组的帮助下,将其分成人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64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不仅接受常规护理, ...查看


  • 感染科护理常规
  • 胸腔积液 (一)评估要点 1.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面容.口唇.指(趾)端皮肤颜色等. 2.观察胸痛.胸闷情况有无改善. 3.观察用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 (二)护理要点 1.给予舒适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卧位. 2.必要时给予吸氧. 3.病情允 ...查看


  • 内科常见症状护理常规
  • 内科常见症状护理常规 恶心.呕吐护理常规 按系统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呕吐的时间.性质.呕吐物的改善和量,以往有无同样发作史,与进食.饮酒.药物或毒物.精神因素等的关系. 2.观察有无腹痛.腹泻与便秘.头痛.眩晕等伴 ...查看


  •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改)
  •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常规 一.呼吸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二.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护理常规----------- (一)咳嗽.咳痰------------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三 ...查看


  • 外科护理个案
  • 外科护理个案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50例骨科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患者均采取常规的骨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 ...查看


  • 综合内科专科护理常规
  • 综 合 内 科 疾 病 护 理 常 规 一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 病人入院后由接诊护士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及时通知医生,协助体检,新入院病人建 立护理病历,并做好入院介绍. 2 新入院病人由责任护士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以后每天测量4次, ...查看


  • 中医儿科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与研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医儿科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与研究 作者:吕明远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35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儿科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80例儿科患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