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逃生知识讲座

安全逃生讲座

一、火场逃生知识:

面对大火,必须坚持“三要”、“三救”、“三不”的原则,才能够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三要”——

1、“要”熟悉自己住所的环境2、“要”遇事保持沉着冷静3、“要”警惕烟毒的侵害

在火灾中,最大的“杀手”是在焚烧时所产生的大量有毒烟雾,其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含量为1%时,人呼吸数次后就会昏迷过去,一二分钟便可引起死亡。

专家建议,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可。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代替。要多叠几层,使滤烟面积增大,

尽快地撤离火场。如果火势过猛,出口通道被浓烟堵住,且没有其他路线可走,可用湿棉被做掩护,贴近地面的“安全带”,匍匐通过浓烟密布的走廊和房间。绝对不能以身体站直的姿势去跑。因为冷热空气是对流的,有毒烟气飘浮在房屋空间的上部,而贴近地面的地方会跑进一些新鲜空气供人呼吸。站着跑很有可能无法呼吸,窒息而死。 如果自己的衣裤着火,应该立即脱掉,或在地上打滚,将火弄灭。若有人惊惶而逃时衣裤带火,应将其按倒在地打滚,直至火熄。 “三救”——

1. 选择逃生通道自“救”2、结绳下滑“自救”3、向外界求“救” 发生火灾时,利用烟气不浓或大火尚未烧着的楼梯、疏散通道、敞开式楼梯逃生,是最理想的选择。

“三不”——

1、“不”乘普通电梯2、“不”轻易跳楼3、“不”贪恋财物

火灾来势极快,10分钟后便可进入猛烈的阶段。 消防专家警告,遇上火灾时,必须迅速疏散逃生,千万别为穿衣或寻找贵重物品而浪费时间,因为任何珍宝都比不上生命更为珍贵。更不要在已经逃离火场后,为了财物而重返火口,到头来只能是人财两空,自取灭亡。

二、地震逃生常识

1、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车里,应立即下车,以卧姿趴在两车中间或者紧贴车旁,注意身体不要高过车身。

2、如果是从建筑物中逃离,一定要切记莫坐电梯,而应该走逃生楼梯、消防通道。

3、逃走时,远离易爆、易燃和有毒气体地域,远离高楼、烟囱、户外广告牌、霓虹灯管以及高压线、峭壁等。

4、当被埋在坍塌的建筑物中时,身体姿势最好不要仰面,而是转过身呈俯卧姿势,同时头部不能贴地。

5、在坍塌过程中,务必要保护好鼻子和嘴巴,不能让浓烟吸进鼻子。如果有可能,可以找到一条毛巾,等烟尘过后再拿下。

6、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和保存体力,不能大喊大叫。

7、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应该紧急避险,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感觉有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有十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人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又能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紧急避险的原则是:

1、就近躲避

突然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向外逃,而要躲避一时等待地震过去,还是有希望存活的。这“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紧急避震的一条重要原则。

为什么地震瞬间不宜夺路而逃呢?

这是因为:

(1)现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层楼房,根本来不及跑到楼外,反倒会因楼道中的拥挤践踏造成伤亡。

(2)地震时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可能性最大。

(3)地震时房屋剧烈摇晃,造成门窗变形,很可能打不开门窗而失去求生的时间。

(4)大地震时,人们在房中被摇晃甚至抛甩,站立和跑动都十分困难。

除了“伏而待定”这一原则外,地震时还应注意不要顾此失彼。短暂的时间内首先要设法保全自己;只有自己能脱险,才可能去抢救亲人或别的心爱的东西。

2、因地制宜,选择安全合适的避震地点

(一)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1)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2)内墙墙根、墙角;

(3)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二) 公共场所避震

如果你在公共场所,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1)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如果你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首先要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3)如果你在行驶的电(汽)车内:尽量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三) 户外避震: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户外,这时候你应该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比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其他危险场所,比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三、逃生过程中防踩踏

我们同学在逃生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安全秩序,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不要惊慌,迅速从消防通道按照自己班的逃生路线安全有序撤离,如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不要奔跑以免摔倒,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保护好自己,并大声喊出,向老师汇报。

安全逃生讲座

一、火场逃生知识:

面对大火,必须坚持“三要”、“三救”、“三不”的原则,才能够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三要”——

1、“要”熟悉自己住所的环境2、“要”遇事保持沉着冷静3、“要”警惕烟毒的侵害

在火灾中,最大的“杀手”是在焚烧时所产生的大量有毒烟雾,其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含量为1%时,人呼吸数次后就会昏迷过去,一二分钟便可引起死亡。

专家建议,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可。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代替。要多叠几层,使滤烟面积增大,

尽快地撤离火场。如果火势过猛,出口通道被浓烟堵住,且没有其他路线可走,可用湿棉被做掩护,贴近地面的“安全带”,匍匐通过浓烟密布的走廊和房间。绝对不能以身体站直的姿势去跑。因为冷热空气是对流的,有毒烟气飘浮在房屋空间的上部,而贴近地面的地方会跑进一些新鲜空气供人呼吸。站着跑很有可能无法呼吸,窒息而死。 如果自己的衣裤着火,应该立即脱掉,或在地上打滚,将火弄灭。若有人惊惶而逃时衣裤带火,应将其按倒在地打滚,直至火熄。 “三救”——

1. 选择逃生通道自“救”2、结绳下滑“自救”3、向外界求“救” 发生火灾时,利用烟气不浓或大火尚未烧着的楼梯、疏散通道、敞开式楼梯逃生,是最理想的选择。

“三不”——

1、“不”乘普通电梯2、“不”轻易跳楼3、“不”贪恋财物

火灾来势极快,10分钟后便可进入猛烈的阶段。 消防专家警告,遇上火灾时,必须迅速疏散逃生,千万别为穿衣或寻找贵重物品而浪费时间,因为任何珍宝都比不上生命更为珍贵。更不要在已经逃离火场后,为了财物而重返火口,到头来只能是人财两空,自取灭亡。

二、地震逃生常识

1、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车里,应立即下车,以卧姿趴在两车中间或者紧贴车旁,注意身体不要高过车身。

2、如果是从建筑物中逃离,一定要切记莫坐电梯,而应该走逃生楼梯、消防通道。

3、逃走时,远离易爆、易燃和有毒气体地域,远离高楼、烟囱、户外广告牌、霓虹灯管以及高压线、峭壁等。

4、当被埋在坍塌的建筑物中时,身体姿势最好不要仰面,而是转过身呈俯卧姿势,同时头部不能贴地。

5、在坍塌过程中,务必要保护好鼻子和嘴巴,不能让浓烟吸进鼻子。如果有可能,可以找到一条毛巾,等烟尘过后再拿下。

6、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和保存体力,不能大喊大叫。

7、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应该紧急避险,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感觉有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有十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人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又能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紧急避险的原则是:

1、就近躲避

突然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向外逃,而要躲避一时等待地震过去,还是有希望存活的。这“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紧急避震的一条重要原则。

为什么地震瞬间不宜夺路而逃呢?

这是因为:

(1)现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层楼房,根本来不及跑到楼外,反倒会因楼道中的拥挤践踏造成伤亡。

(2)地震时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可能性最大。

(3)地震时房屋剧烈摇晃,造成门窗变形,很可能打不开门窗而失去求生的时间。

(4)大地震时,人们在房中被摇晃甚至抛甩,站立和跑动都十分困难。

除了“伏而待定”这一原则外,地震时还应注意不要顾此失彼。短暂的时间内首先要设法保全自己;只有自己能脱险,才可能去抢救亲人或别的心爱的东西。

2、因地制宜,选择安全合适的避震地点

(一)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1)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2)内墙墙根、墙角;

(3)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二) 公共场所避震

如果你在公共场所,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1)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如果你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首先要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3)如果你在行驶的电(汽)车内:尽量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三) 户外避震: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户外,这时候你应该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比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其他危险场所,比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三、逃生过程中防踩踏

我们同学在逃生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安全秩序,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不要惊慌,迅速从消防通道按照自己班的逃生路线安全有序撤离,如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不要奔跑以免摔倒,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保护好自己,并大声喊出,向老师汇报。


相关文章

  • 安全教育知识讲座听后感---初二(9)班马跃新
  • 安全教育知识讲座听后感 ---初二(9)班 马跃新 初一学期末学校组织我们收听了一次关于安全教育讲座,专家在讲座上给我们讲了很多安全自救知识. 通过收听讲座,我了解到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 ...查看


  • 消防知识讲座及逃生自救演习
  • 消防知识讲座及逃生自救演习 为切实做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 增强全校师生安全意识, 培养师生在遇到火灾突发事件 时的应变能力,附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知识讲座和火场逃生演习. 11 月 23 日下午,我校全校学生.教职工开展了一场贴近&q ...查看


  • "防消结合,谨记在心"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新闻稿
  • "防消结合,谨记在心"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新闻稿 2014年9月4日,水电学院刚刚入学的研究生.大一新生在西十二s212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的专题讲座,特邀保卫处毛天英老师主讲.此次讲座着重介绍了生活中防骗.防盗.防促销,火灾 ...查看


  • 安全知识教育观后感
  • 安全知识教育观后感(一) --<中小学生安全知识教育讲座>观后感 星期六上午8时40分,我和妈妈准时收看了广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的<中小学生安全知识教育讲座>,受益匪浅.这个节目紧紧围绕"安全"问 ...查看


  • 消防安全黑板报: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有感
  • 有关消防安全知识的作文.消防安全感想作文:学好消防知识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减少火灾的发生而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就是火灾.一个小小的火星 ...查看


  • 消防安全手抄报: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有感
  • 有关消防安全知识的作文.消防安全感想作文:学好消防知识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减少火灾的发生而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就是火灾.一个小小的火星 ...查看


  • 学校消防知识讲座
  • 2011年下期潭市中学消防安全教育知识讲座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人发现火警都应当立即报警.严禁谎报火警.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擅自拆除.停 ...查看


  • 安全知识教育观后感 1
  • 篇一:安全知识教育观后感 星期天上午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通过观看讲座,让我了解了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去避震.面对火灾怎么逃生自救等安全问题.虽然天灾是难以避免的,如果我们掌握了更多的安全知识后, ...查看


  • 2015学校消防安全活动方案
  • 2015学校消防安全活动方案 方案一:学校消防安全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落实各级有关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精神,在各种事故发生时能紧急疏散师生,增强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能力,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师生有序逃离危急现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避免伤亡.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