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师生间传递信息的最重要工具,是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手段。体育教师驾驭语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许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教师的语言素养,例如,马卡连柯说:“只有在学会用十五种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做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毛泽东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十大教授法”中,有关语言的就占了四条:“说话要通俗化,说话要明白,说话要有趣味,以姿势助说话”。这充分说明了体育教师除了要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掌握好使用语言的艺术。

  一、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首先要求体育教师要做到声调清晰、咬字清楚。开口如珠落玉盘清晰悦耳,张嘴如拨古筝清新明亮。切忌含含糊糊拖泥带水,使学生不知所云。因此,体育教师要自觉在口齿上下功夫,特别要注意一些含混模糊的字的发音,如“前”和“全”“花”和“华”等。其次,要注意用词准确,忌词不达意。如在讲解推铅球动作时,把“推铅球”教成“丢铅球”,跳远时的“踏跳”讲成“踩板”等。用词不准确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动作概念,不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甚至发生肢体受伤。第三,体育教师不宜使用“也许”“大概”“好像”“说不定”“可能是”等不确定的字眼,这些模棱两可的语言表述,不仅使学生莫名其妙,不能产生清晰的动作表象,而且令人生厌,使教师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大打折扣。

  二、教学语言的精炼性

  体育课大多在户外进行,在短短的45分钟里,既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三基”,增强体质,又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道德意志品质,做到“教、学、练、育”四结合,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不能长篇大论、滔滔不绝,而应该突出重点、简洁明了,以达到精讲多练的效果。

  体育教师在宣布课的任务要求时,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切不可拖沓冗长、喋喋不休地大侃特侃。在调动队伍、变换队形、练习队列的基本体操的进行时,口令呼唱要坚决果断。除了对动作的完成提某些要求:如“抬头”“挺胸”“用力”等外,一般不宜做其他讲述。在讲解动作时,要尽量使用术语、突出重难点,并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把动作特征进行科学归纳,使学生一听就懂。如排球的垫球技术,用“一插、二夹、三提肩”来概述;教原地侧向推铅球动作时用“蹬、转、起、挺、伸、拨”来讲解,并结合动作示范,使同学较快理解动作要领并建立动作表象。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时,可引用成语、名言、警句,语言应力求简洁有力、言简意赅。如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时,可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来激励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简洁精练,还应善打比方,形象、生动地再现动作表象。如把投掷最后用力超越器械的动作喻为“拉满弓”、把背越式跳高过杆时的挺髋动作比喻成“拱桥”等。这些形象的比喻不仅节省了时间,同时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动作技术。

  三、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体育教师在语言表述过程中要满怀激情,做到以情激情。美国一心理学家说:“喜欢别人的人,别人才喜欢他。”体育教师若无对学生的爱护之情,则学生对老师也无亲近之感。这样,师生间缺少情感交流,不利于知识技能与学习。语言是师生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师的语言应是谦逊、文雅、有礼貌而富有情感的,而不应该动辄训斥、恶语伤人,如“笨蛋”“蠢驴”等有损学生人格的字眼要坚决杜绝。相反,体育教师应多使用一些情感丰富、鼓励性强的字眼。如上跳马课时,学生面对器械心有余悸,教师应说:“勇敢些,你一定能跳过去!”或说:“别怕,大胆跳,老师在保护你”。而不能说:“胆小鬼,摔不死的”。上武术课时,往往有个别学生由于怕累而不愿降低重心。这时,教师不能讥讽训斥,应该说:“冲拳有劲,不过马步应蹲低一点”。学生得到表扬和鼓励,定会如沐春风,忘记疲劳,勇气倍增,认真完成每一个动作。

  四、教学语言的幽默性

  体育课是以学生的身体练习为主线进行的,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技能、增强体质,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严肃、呆板,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容易造成身心疲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活跃课堂气氛,密切师生关系,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把话说得幽默、风趣一些。碰到教学内容枯燥或学生情绪不高时,还可引逗大家笑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锻炼身体,掌握技术技能,发展智能和个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乐此不疲。如在烈日下学习途中跑技术,学生练习积极性不高时,教师可说:“看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学生听到老师道出他们心里话定会哄然一笑。精神为之一振,练习积极性就提高了。不过,在课堂上使用幽默语言要掌握分寸,要谨防油腔滑调、庸俗耍贫。

  体育教学语言的艺术是无止境的,它是学识、智慧、口才以及课堂应变能力的综合体现,唯有多下苦功,用心学习,多方锤炼,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责任编辑 付田田)

  语言是师生间传递信息的最重要工具,是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手段。体育教师驾驭语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许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教师的语言素养,例如,马卡连柯说:“只有在学会用十五种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做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毛泽东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十大教授法”中,有关语言的就占了四条:“说话要通俗化,说话要明白,说话要有趣味,以姿势助说话”。这充分说明了体育教师除了要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掌握好使用语言的艺术。

  一、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首先要求体育教师要做到声调清晰、咬字清楚。开口如珠落玉盘清晰悦耳,张嘴如拨古筝清新明亮。切忌含含糊糊拖泥带水,使学生不知所云。因此,体育教师要自觉在口齿上下功夫,特别要注意一些含混模糊的字的发音,如“前”和“全”“花”和“华”等。其次,要注意用词准确,忌词不达意。如在讲解推铅球动作时,把“推铅球”教成“丢铅球”,跳远时的“踏跳”讲成“踩板”等。用词不准确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动作概念,不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甚至发生肢体受伤。第三,体育教师不宜使用“也许”“大概”“好像”“说不定”“可能是”等不确定的字眼,这些模棱两可的语言表述,不仅使学生莫名其妙,不能产生清晰的动作表象,而且令人生厌,使教师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大打折扣。

  二、教学语言的精炼性

  体育课大多在户外进行,在短短的45分钟里,既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三基”,增强体质,又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道德意志品质,做到“教、学、练、育”四结合,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不能长篇大论、滔滔不绝,而应该突出重点、简洁明了,以达到精讲多练的效果。

  体育教师在宣布课的任务要求时,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切不可拖沓冗长、喋喋不休地大侃特侃。在调动队伍、变换队形、练习队列的基本体操的进行时,口令呼唱要坚决果断。除了对动作的完成提某些要求:如“抬头”“挺胸”“用力”等外,一般不宜做其他讲述。在讲解动作时,要尽量使用术语、突出重难点,并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把动作特征进行科学归纳,使学生一听就懂。如排球的垫球技术,用“一插、二夹、三提肩”来概述;教原地侧向推铅球动作时用“蹬、转、起、挺、伸、拨”来讲解,并结合动作示范,使同学较快理解动作要领并建立动作表象。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时,可引用成语、名言、警句,语言应力求简洁有力、言简意赅。如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时,可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来激励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简洁精练,还应善打比方,形象、生动地再现动作表象。如把投掷最后用力超越器械的动作喻为“拉满弓”、把背越式跳高过杆时的挺髋动作比喻成“拱桥”等。这些形象的比喻不仅节省了时间,同时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动作技术。

  三、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体育教师在语言表述过程中要满怀激情,做到以情激情。美国一心理学家说:“喜欢别人的人,别人才喜欢他。”体育教师若无对学生的爱护之情,则学生对老师也无亲近之感。这样,师生间缺少情感交流,不利于知识技能与学习。语言是师生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师的语言应是谦逊、文雅、有礼貌而富有情感的,而不应该动辄训斥、恶语伤人,如“笨蛋”“蠢驴”等有损学生人格的字眼要坚决杜绝。相反,体育教师应多使用一些情感丰富、鼓励性强的字眼。如上跳马课时,学生面对器械心有余悸,教师应说:“勇敢些,你一定能跳过去!”或说:“别怕,大胆跳,老师在保护你”。而不能说:“胆小鬼,摔不死的”。上武术课时,往往有个别学生由于怕累而不愿降低重心。这时,教师不能讥讽训斥,应该说:“冲拳有劲,不过马步应蹲低一点”。学生得到表扬和鼓励,定会如沐春风,忘记疲劳,勇气倍增,认真完成每一个动作。

  四、教学语言的幽默性

  体育课是以学生的身体练习为主线进行的,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技能、增强体质,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严肃、呆板,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容易造成身心疲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活跃课堂气氛,密切师生关系,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把话说得幽默、风趣一些。碰到教学内容枯燥或学生情绪不高时,还可引逗大家笑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锻炼身体,掌握技术技能,发展智能和个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乐此不疲。如在烈日下学习途中跑技术,学生练习积极性不高时,教师可说:“看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学生听到老师道出他们心里话定会哄然一笑。精神为之一振,练习积极性就提高了。不过,在课堂上使用幽默语言要掌握分寸,要谨防油腔滑调、庸俗耍贫。

  体育教学语言的艺术是无止境的,它是学识、智慧、口才以及课堂应变能力的综合体现,唯有多下苦功,用心学习,多方锤炼,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责任编辑 付田田)


相关文章

  • 小学体育课堂语言艺术
  • 体育课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方面极广.它牵涉到音乐.美学的鉴赏美.力学.理学.伦理学.思维科学.交际学.逻辑学.生理学.医学.营养学与语言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这种广泛性尤为明显.而这语言学知识的运用,在课堂中既起到基础作用,又起 ...查看


  • 体育教学艺术的概念_特征和功能
  • 第22卷第1期 2007年3月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PhysicalEducationInstituteofShanxiNormalUniversity Vo.l22No.1 mar.2007 体育教学艺术的概念.特征和 ...查看


  • 怎样上好一堂体育课
  • 怎样上好一堂体育课 摘要 体育教育是一门特殊的艺术,上好一节体育课,能是学生在课堂中系统的学习大纲中规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达到健身强体的目的.本文从教材的处理.课堂中语言讲解艺术.动作示范.运动量及强度.伤害事故的安全措施等几方面进行 ...查看


  • 幼儿园指导纲要解读 阿里巴巴 bjzszxwq的博客 BLOG
  • 幼儿园指导纲要解读 (2010/04/28 14:02) 目录: 网商感悟 浏览字体:大 中 小 第一部分 总则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 ...查看


  • 体育教师如何巧用语言
  • 摘要:本文对小学体育老师课堂上常用的语言进行分析,提出了要规范体育教师课堂上的语言,针对不同学生,巧妙用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体育:语言艺术: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查看


  • 幼儿园纲要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第一部分 总则 一. 为贯彻<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法>.<哟普尔元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导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特制订本<纲要> 二.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 ...查看


  • 2南坝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纲要
  • 南坝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纲要 语文学科校本课程纲要 我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语文同生活的联系,语文同美的建构,那么怎样让学生们体会到语文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形态,而在生活里,在一切美的体验里呢?我们向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发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一.目标 ...查看


  • 法律法规库首页
  • 法律法规库首页 >> 国务院法规(1989) 幼儿园管理条例 [颁布单位] 国家教委 [颁布日期] 19890911 [实施日期] 19900201 一九八九年八月二十日国务院批准 [章名]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幼儿园 ...查看


  • 要树立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
  • 要树立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文通过教师在体育课堂的教学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