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之重点
工作思路
1.当前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制约因素
1.1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目前乡(镇)普遍没有建立专职审计机构,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由乡(镇)农经站人员负责。但村级资金和财目全部是由乡(镇)农经站代管和代记,财务收支也由乡(镇)农经站会审,形成财务与审计职能合一、自己审自己的现象。同时乡(镇)农经站业务人员较少,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完成党委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参与审计工作都是兼职,难以做到时间和精力集中,也维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审计质量的提高。
1.2农村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近几年,国家财政向农村倾斜拨付的资金逐步增多,农村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经济犯罪和职务犯罪的可能性增大,审计任务将会越来越重,对农村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乡(镇)审计缺乏一支过硬的审计队伍,存在人员老龄化、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等现象,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这种局面,使审计往往流于形式,其职能难以正常发挥,直接影响审计的质量和效能。
1.3缺乏科学的审计评价体系。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结果是要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审计评价,给有关部门提供参考。要作出全面、客观的审计评价,就要有科学的审计评价指标及合理的指标评价标准作为参考。但目前农村基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对象、范围及内容非常广,多数乡(镇)没有实行严格的经济责任追究制度,也没有具体的经济责任和目标。在审计过程中界定现任责任与前任责任、管理责任与直接责任、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缺乏规范的可操作标准,使审计人员难以对村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价,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准确性。
1.4审计成果的转化运用不明显。目前,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由乡(镇)农经站负责,乡(镇)农经站只是将审计报告当作一项任务和工作程序,提交给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农经管理站等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对报告中反映出的问题也只是作一般性的经济处罚,没有很好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更谈不上审计成果的转化运用。
1.5审计运行机制不完善。目前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还处于探索阶段,各地开展情况极不平衡,缺乏统一规范的审计工作程序和组织方法。在国家现行的法规中,没有明确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这一职能,审计机关缺乏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执法资格。目前,大多数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由县乡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牵头负责,乡(镇)农经站负责实施。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缺乏足够的号召力,各级部门之间配合不够密切,财政部门也没有安排必要的审计工作经费,使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很难达到应有的审计效果。
2. 有效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的对策
2.1提高对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认识。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延伸,是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建立完善审计工作制度,积极支持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确保审计机构和人员具有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及时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确保此项工作的开展不流于形式。
2.2加强审计机构建设。建议明确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执法主体,树立农村审计工作的权威性。设立农业行政部门审计专职机构或审计派驻机构,配置编制,隶属农业行政部门直接管理,建立完善相关机构,创造必要工作环境和条件。
2.3建立健全审计规范。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涉及范围比较广泛,涵盖内容错综复杂。要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范和评价体系。被审计对象的确定、审计通知书的发出、审计工作方案的制定、相关材料的取得,以及审计文书的制作、经济责任
的界定、审计结论的形成和审计决定的执行都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操作规范,才能对村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
2.4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只有全面提高农村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审计队伍的战斗力。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领会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准确把握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能从政策、机制的高度熟练掌握和规范处理新农村建设中碰到的问题。二是要加强业务培训。要加大对审计人员审计业务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综合分析能力,使审计人员业务知识得到正常更新,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2.5加大审计成果的转化运用。
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之重点
工作思路
1.当前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制约因素
1.1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目前乡(镇)普遍没有建立专职审计机构,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由乡(镇)农经站人员负责。但村级资金和财目全部是由乡(镇)农经站代管和代记,财务收支也由乡(镇)农经站会审,形成财务与审计职能合一、自己审自己的现象。同时乡(镇)农经站业务人员较少,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完成党委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参与审计工作都是兼职,难以做到时间和精力集中,也维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审计质量的提高。
1.2农村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近几年,国家财政向农村倾斜拨付的资金逐步增多,农村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经济犯罪和职务犯罪的可能性增大,审计任务将会越来越重,对农村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乡(镇)审计缺乏一支过硬的审计队伍,存在人员老龄化、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等现象,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这种局面,使审计往往流于形式,其职能难以正常发挥,直接影响审计的质量和效能。
1.3缺乏科学的审计评价体系。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结果是要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审计评价,给有关部门提供参考。要作出全面、客观的审计评价,就要有科学的审计评价指标及合理的指标评价标准作为参考。但目前农村基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对象、范围及内容非常广,多数乡(镇)没有实行严格的经济责任追究制度,也没有具体的经济责任和目标。在审计过程中界定现任责任与前任责任、管理责任与直接责任、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缺乏规范的可操作标准,使审计人员难以对村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价,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准确性。
1.4审计成果的转化运用不明显。目前,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由乡(镇)农经站负责,乡(镇)农经站只是将审计报告当作一项任务和工作程序,提交给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农经管理站等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对报告中反映出的问题也只是作一般性的经济处罚,没有很好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更谈不上审计成果的转化运用。
1.5审计运行机制不完善。目前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还处于探索阶段,各地开展情况极不平衡,缺乏统一规范的审计工作程序和组织方法。在国家现行的法规中,没有明确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这一职能,审计机关缺乏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执法资格。目前,大多数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由县乡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牵头负责,乡(镇)农经站负责实施。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缺乏足够的号召力,各级部门之间配合不够密切,财政部门也没有安排必要的审计工作经费,使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很难达到应有的审计效果。
2. 有效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的对策
2.1提高对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认识。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延伸,是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建立完善审计工作制度,积极支持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确保审计机构和人员具有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及时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确保此项工作的开展不流于形式。
2.2加强审计机构建设。建议明确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执法主体,树立农村审计工作的权威性。设立农业行政部门审计专职机构或审计派驻机构,配置编制,隶属农业行政部门直接管理,建立完善相关机构,创造必要工作环境和条件。
2.3建立健全审计规范。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涉及范围比较广泛,涵盖内容错综复杂。要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范和评价体系。被审计对象的确定、审计通知书的发出、审计工作方案的制定、相关材料的取得,以及审计文书的制作、经济责任
的界定、审计结论的形成和审计决定的执行都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操作规范,才能对村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
2.4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只有全面提高农村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审计队伍的战斗力。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领会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准确把握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能从政策、机制的高度熟练掌握和规范处理新农村建设中碰到的问题。二是要加强业务培训。要加大对审计人员审计业务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综合分析能力,使审计人员业务知识得到正常更新,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2.5加大审计成果的转化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