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个人资料

一字千金

初唐诗人王勃于公元667年从京都来到南昌。当时,诗人的生活比较穷困,所迫无奈,常为生计而奔波。这年重阳节,南昌都督阎伯舆在滕王阁大摆宴席,邀请远近文人学士为滕王阁题诗作序,王勃自然是其中宾客。在宴会中,王勃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接下来写了序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__自流。 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 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旁观的文人学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这个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应该是“独”字。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能让人满意,怪他们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 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 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伯舆,大人心里暗想:“此分明是在敲诈本官,可气!”又一转念:“怎么说也不能让一个字空着,不如随他的愿,这样本官也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于是便命人备好纹银千两,亲自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大家听了只觉得不知其意,有人问道:“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

王勃(650-676),字子安,绎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乾封初(666)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当时社会风靡斗鸡活动,各位王侯斗鸡,互有胜负,一次,适逢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年轻的王勃开玩笑地写了《檄英王鸡》,讨伐英王鸡,以此为沛王鸡助兴。唐高宗李治看了文章后,发怒说:“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是交构之渐”(即认为王勃的文章会导致诸王之间产生矛盾。)当天立即下诏废除王勃官职,斥出沛王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这周讲到《滕王阁序》,就写篇王勃的故事。

滕王画蝶

既然是学习《滕王阁序》,自然先说说滕王。大唐王朝开国皇帝李渊(太祖)死了,李世民(太宗)即位(据查,有个玄武门的故事。原用“接位”错误,应张兄言改过),在李渊的一群儿子中,排行第二十二的叫李元婴(超生啦)——李元婴是李世民的兄弟。因为这个兄弟从来不琢磨皇位(应该也是为了自保罢),专心致力于美术事业——就是画蝴蝶,另外就是喜欢旅游、喝酒、看美女——一个标准纨绔,但越是如此,越是招李世民喜欢,说他这个弟弟颇有晋人遗风,被封为滕王。被这样宠着,滕王养成了死艺术家多有的臭毛病——恃才傲物,但有老大罩着,没人敢放个屁,小李的日子过得美极了。

这样的生活让我嫉妒啊——美酒、美女、美元、美术、美景。真XX的。

可惜(哈哈),月有阴晴圆缺,李世民死了,李治(高宗,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排行第九,老九,天王盖地虎)接班,李治同志是一个低调、俭朴,不喜兴土木,不迷信,不游猎的标准好人,最不喜欢的就是盖房子、喝酒、看美女、办舞会、写歪诗。于是标准纨绔李元婴甘尽苦来——因为李治当然看不上这位皇叔,就找了个理由把他贬到了洪州(好熟悉),也就是今天的南昌。李元婴到南昌不久,就大兴土木,修起一座楼子,就是滕王阁。修好了就继续在楼子上画蝴蝶、喝酒、看美女,还办舞会,写歪诗,一点也不收敛。

这下子把李治皇帝惹毛了,他下旨拆了滕王阁,削了李元婴的食邑(没了银子,我看你玩),从洪州再贬到滁州。李元婴到了环滁皆山的滁州后,一点也不难过(就是没有个应有的态度),

继续画蝴蝶、喝酒、看美女、办舞会、写歪诗。李治更恼了,就又将他贬往隆州。李元婴到了隆州后,还是一点也不难过,还立马修了一个滕王亭(斗气啊),爱咋地咋地,继续画蝴蝶、喝酒、看美女、办舞会、写歪诗,后来李治也没了办法,气的只想笑,也就不再理他(李治同志是个好人啊,应写篇好人李治)。

李元婴的蝴蝶可画得好,据说一张蝴蝶在当时卖到一千两白银,号称滕派蝶画的鼻祖。用电视里一个不务正业的走穴胖子的话就是那画是相当的好。

我很喜欢李元婴。

神童王勃

公元650年,还是高宗李治当政。绛州龙门(好口彩啊),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太常博士王福峙家生了一个七斤半的大胖小子,齿白唇红,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还是双眼皮——一个标准小白脸。老王给小王起名为王勃。

这个王勃很神奇:

在幼稚园大班,就能写文章了,下笔如神,达到了本科中文系肄业水准。

小学二年级,就能通读并详解颜氏《汉书》。乖乖!

小学三年级,就读透了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能吓死一群大学中文系的老教授们)

小学四年级,学习上的事情太轻松,就去兼职学中医,郊游的时候就尝百草。

十四岁,太常伯刘祥道奉旨下来巡行风俗——就是四处打打秋风,顺路发现个人才唔的。王勃同学这时候刚上初二,就赶紧写了一篇满分作文——《上刘右相书》,来表达自己的少年心性和加入公务员队伍的迫切心情:

(本段可以跳过)“盖闻圣人以四海为家,英宰与千龄合契。用能不行而至,春霆仗天地之威;以息相吹,时雨郁山川之兆。故有元蛟晚集,凭鹤鼎而先鸣;苍兕晨惊,运龙韬而首出。并能风腾雾跃,指麾成烈士之功;蠖屈虬奔,谈笑坐群卿之右。未如越苍海,弃行间,排紫微,谒天子„„”

写得可是真好,(比路过写得还好),内容大致是说治国安天下的大政方针,还有不要欺负朝鲜什么的。刘钦差看罢,惊为天人,就给李治同志打电话汇报,说发现了一匹千里马,推荐王勃同学直接参加研究生考试。后来就考了,考得好,好极了,据说龙心大悦,但因为岁数还小,不能实授官职,就封了他一个“朝散郎”的虚职——类似政协委员什么的,反正也不用做事,甚至连举手都不用。

„„

这段时间,《黄帝八十一难经序》、《乾元殿颂》、《平台抄略》、《宸游东狱颂》、《拜南郊颂》等一大批好文章(别人都说好)精彩出炉,王勃同学也名声鹊起,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 “初唐四杰”。这年王勃16岁,杨炯16岁,卢照邻34岁,骆宾王43岁。

二、英王鸡

公元665年,王勃16岁,李治让王勃来陪自己的儿子们读书——侍读。

至此,一条金光大道在王勃同学眼前铺开,还有什么比同学的感情更纯洁的呢?这群家伙可是正宗的太子党,这群同学里有一个是未来的国家主席,其它成色较差的也至少是个王爷啊,一群好粗的大腿。王勃心里偷偷地乐着。

这几年里王勃同学和这群太子党混的不错,一块儿喝喝酒,唱唱歌,洗洗澡什么的,李治来检查作业的时候,就替太子党们打打小抄,当当枪手,没事也替同学们写写情书。

如果就这样发展下去,等李治死了,同学甲做了皇帝,怎么着王勃同学也要搞个师长旅长的干干吧,可惜坏事就坏在一只鸡上。

公元668年对王勃是个灰暗的年头。

这年宫里的斗鸡大赛正如火如荼,李贤同学的鸡与李显同学的鸡经过残酷的淘汰赛最终入围

决赛,这时候王勃同学主要是跟李贤同学混,加上李显同学那只斗鸡鸡品一直不好——总喜欢搞偷袭、踢裆、骂街、装死什么的,于是王勃同学就写了一篇一生中写得第三好的文章(第二好是《滕王阁序》,第一好是谁?慢慢看来)声讨之,文章命名曰《檄英王鸡》:

(本段可以跳过,直接看路老师的翻译)盖闻昴日,著名于列宿,允为阳德之所钟。登天垂象于中孚,实惟翰音之是取。历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梦魂;遇风雨而胶胶,最足增人情思。处宗窗下,乐兴纵谈;祖逖床前,时为起舞。肖其形以为帻,王朝有报晓之人;节其状以作冠,圣门称好勇之士。秦关早唱,庆公子之安全;齐境长鸣,知群黎之生聚。决疑则荐诸卜,颁赦则设于竿。 附刘安之宅以上升,遂成仙种;从宋卿之窠而下视,常伴小儿。惟尔德禽,固非凡鸟。文顶武足,五德见推于田饶;雌霸雄王,二宝呈祥于嬴氏。 迈种首云祝祝,化身更号朱朱。苍蝇恶得混其声,蟋蟀安能窃其号。即连飞之有势,何断尾之足虞? 体介距金,邀荣已极;翼舒爪奋,赴斗奚辞?虽季郈犹吾大夫,而埘桀隐若敌国。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 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于村于店,见异己者即攻;为鹳为鹅,与同类者争胜。爰资枭勇,率遏鸱张。 纵众寡各分,誓无毛之不拔;即强弱互异,信有喙之独长。昂首而来,绝胜鹤立;鼓翅以往,亦类鹏抟。搏击所施,可即用充公膳;翦降略尽,宁犹容彼盗啼。岂必命付庖厨,不啻魂飞汤火。羽书捷至,惊闻鹅鸭之声;血战功成,快睹鹰鹯之逐。于焉锡之鸡幛,甘为其口而不羞;行且树乃鸡碑,将味其肋而无弃。倘违鸡塞之令,立正鸡坊之刑。牝晨而索家者有诛,不复同于彘畜;雌伏而败类者必杀,定当割以牛刀。此檄。

翻译过来就是:

译《檄英王鸡》

原著王勃 友情翻译路过

鸡啊,你是天上的星宿,

能沟通神明

黎明把我们从梦中叫醒

闻你起舞啊

戴着鸡冠形帽子的

圣人门徒姓孔

函谷关你半夜一叫啊

使孟尝同志安全离境

如果不知道怎么过了

就找你卜问吉凶

你的欢叫

标志着帝国繁荣

刘安得道的时候

阿花哥和你一起飞升

你满脑袋祥瑞之气

昭示着我王的英明

苍蝇和蟋蟀都没有你美好的名声

嘻嘻哈哈嘻

你身上涂着芥末

呛得鬼子发懵

你脚上装了金钩

一套无影脚天下闻名

耸起尾巴

张开两翼

昂起脚爪

挺起鸡胸

俨然国君一样威风

四顾

左右左,左右左

上下前后进攻

啄开的对方身上的肉

撕下的对方身上的毛

利喙如风

鹅鸭为你欢呼

猫狗与你共荣

看着手下败将

被处极刑

格杀无论

斩尽杀绝

咯咯咯咯咯咯

嘎嘎嘎嘎嘎嘎

响彻天穹

唐高宗李治看了大怒。你他X王勃,我养着你,供你吃,供你穿,你就这么报答我!我儿子贪玩,都是你们这些老师不管,不仅不管,还推波助澜,这他X“斗鸡门”事件传到网上,我老李家的面子还要不要?你还咯咯咯,嘎嘎嘎,诱惑我家的兔崽子们学他爹,学他爷? (编者按:参看李世民杀兄弟李建成、李元吉事;李治杀儿子李元景及兄弟李恪事,好人李治最敏感的神经被触动了。)

玩大了。

王勃被双规,然后双开。

被逐后的王勃心情沉重,他在《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中说:

“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顿忘山岳,坎坷于唐尧之朝;傲想烟霞,憔悴于圣明之代。”

就是说老天太坏,给我的性格不好,让我遭受了无妄之灾。这时候的王勃对自己的不谙世事及性格弱点,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心智还不够成熟。王勃的这种悲剧性格,这种对自我认知的偏颇,自傲与自卑的结合,少年得志,被逐后无法正视打击等因素,决定了王勃接下来的悲剧命运。

本时间段,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天才的大脑,才得这样天才的句子。

三、血光之灾

公元669年五月,王勃悻悻离开长安,开始在蜀中旅游,看风景,兼职写文章。仕途的挫折,生活的磨砺,对山川的感悟,朋友间的酬唱,离乡的感怀,使王勃文思如泉。

(本段可以跳过)公元669年,过扶风,作《扶风画届离京浸远》。又西度散关,有《散关晨度》。又西南经凤州,有《晚留凤州》。抵普安,有《普安建阴题壁》。至玄武(今四川中江县),有《游山庙序》、《游山庙赋》、《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公元670年,至飞鸟(今四川中江县南一百七十里),作《梓州飞鸟县白鹤寺碑》。又东行至梓州(今三台县),有《梓

州郪县兜率浮图碑》、《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图碑》、《梓州郪县会议寺碑》。又南行至通泉(今射洪县东南七十里),有《梓州通泉惠普寺碑》。复返玄武。 九月,至成都,有《晚游武担山序》及《九月九日登望乡台》诗。又至九龙县,作《益州夫子庙碑》。 公元671年,与九龙县令河东柳太易游,作《春思赋》。四月,与柳太易宴于仙居观,有《夏日仙居观宴序》。自县州东归,有《县州北亭群公宴序》。

这个时候,李治同学已经病的很重了,就把国家主席的日常事务都交给了红颜知己武则天姐姐(也是惊天地动鬼神的故事啊,下来也要写写),也就是说英王鸡的风波已经过去了(时间就是好东东)。这期间,朝庭也先后征召过王勃,王勃正忙着旅游,就说自己病了(哈哈,这个事情我也干过)。

公元673年,王勃玩得也有些麻烦了,闲着也没事,干些什么呢?种地不会,经商丢人,想来想去,也只能去当官。这时候听朋友陆季友说虢州那个地方,风景不错,小吃不错(鼎鼎大名的卢氏水煮鱼),妹妹也漂亮,而且药草也很多。(王大夫可是中医)他很想去,便轻轻谋了个虢州参军(自夸一下,“轻轻”二字抄得好)。

这一年,遭遇血光之灾。

王勃到任,官箴很差,性格使然吧,人际关系总是不好,同僚们的嫉妒(妒其才)和鄙视(鄙其不通世故),加上文人相轻,日子过得很不如意。

(路过注:天才大都白痴,王勃这样的天才是需要大能扶蔽的,否则,无法融入社会。也是无奈。)

史书记载:当时有官奴曹达犯了死罪,王勃不知为什么却把他藏到自己府内,后来不知为什么曹达就死了,有人说是自杀,有人说是王勃杀的,有人说是被那些同僚陷害的。到底咋回事,小民们只能瞎猜,真相永远是被遮掩的(他X的历来如此)。反正说不清楚,能说清楚的是——人死在王勃家了,事情很快被发现(王勃做事能力不足可见一斑),结果是,王勃被判死刑,入狱,秋后问斩。

王勃老爹也被牵连,以教子无方罪,被贬到鸟不拉屎的白云之南的之南——越南(交趾县)做县令。老爷子一夜白头,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咳咳。

(这篇文章证明越南是中国领土,对越反击战莫非是内战?)

„„

时候已是中秋八月,黄叶飘零,街头老头子们已经穿上了棉猴。

秋天来了,杀头还会远吗?天牢里,王勃已经写好了遗书(这篇文章应该是第一好的文章嗯,应该),脑袋有些模糊,又似乎异常清楚。这些日子,饭量小了,原来的一点点肥也早减没了。

这天王勃正数日子——等死的时候,死牢里突然传来一阵狂呼——要大赦天下了。 不用死了?王勃心里话,这可真他x刺激!

无巧不成书,怎么回事呢?听老师慢慢说:

话要从武则天姐姐说起,看着老公李治身体一天天垮下去,心里很心疼,很着急。神医孙思邈来了也老些天了,对病情却总没个准话。这天,孙思邈来见武则天姐姐,说自己年迈昏庸,医术不精,恐怕耽误了主上的病,请求告病,你说你个医生还告病?编个瞎话也不会。武则天姐姐智商一百八十三,立刻知道——完了,李治不治了。武则天姐姐心如刀绞,但终究是今古第一女强人啊(敬礼),于是和李治商量,要不改改年号吧,冲冲晦气?李治拉着武则天姐姐的手,双眼含泪,感激的看着她,点了点头。

当日武则天姐姐进宗庙,屏退左右,关了门,不让一点风吹进来,然后和阎王商量:

“阎王啊,你看这些年香火供奉可没短了您老人家,您要的美女都是挑最胖的,画了像烧给你的,现在妹妹家有大难,咱们商量一下,今年367个死囚我都不杀了,不再给您繁忙的工作再添麻烦,俺家李治这事还得您多多关照啊。您要是没有意见,就让这香继续烧,不同意

就让这香立刻灭了,好不好?”

香头果然没灭——就是说阎王同意了。

于是传旨:高宗李治称天皇(即将升天的皇帝),武则天称天后(你上了天以后我来做皇帝),改元上元,大赦天下。

傻子也看得出,这是武皇帝要接班的第一步啊,但管他呢,大赦就好,不用死了就好。 死牢里欢声一片,死牢外鞭炮齐鸣(家属)。

王勃跟在一群杀人犯、强奸犯、贪污犯、盗窃犯、纵火犯、反革命分子、右派们的队伍里,灰头土脸的走出监狱大门,摸着满脸胡子东张西望,天上的日头有些晃眼。还是有些迷糊,真的不用死了?

(有道不合时宜的抢答题:请猜猜被杀的人的家属们作何想法?)

大难不死啊,不死就好。

但是,王勃同志的心理所受的冲击之大,非历过者不知。出狱后的王勃变了一个人,沉默的时候多了,有时候还有些神经„„

补充:第一好的文章遗嘱《辞世赋》遗失在牢里,被狱卒擦屁股了。可惜可惜,着实可惜,好文章大多被用来擦屁股。

四、风雅滕王阁

公元675年,王勃去越南看他老爹,九月至洪州(别扭),追被取到广州坐海船到越南。这时候洪州的最高长官是阎都督(阎伯舆),滕王阁重修竣工典礼将在这年的九九重阳这天隆重举行。典礼邀请了洪州党政军各级领导,文学界知名人士,商界知名人士(要买票),音乐界知名人士(就是来跳舞唱歌助兴的),烹饪界知名人士(来做饭的)等,王勃恰逢其会,也被邀请持外卡参加,在宴会上坐在第八十七桌的学界代表M席上。

主持人宣布了典礼程序:

1、领导讲话。2、歌舞表演。3、宴饮,4、公推文笔最好的作家作《滕王阁序》。5、来宾作诗(大多早就请师爷写好背过了的)。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第四条,这可是一个巨大的荣耀,因为“滕王阁序”可是要将交相关部门刻石于阁内,作者必将流芳百世,永垂不朽的。

其实作序的人选早已内定,就是唐国作家协会理事、东南文坛领袖、洪州联合大学校长、洪州作家协会会长、著名小说家、诗人、散文家、教育家、孟子第577代孙——孟学士(名不详)。我阴暗地告诉你,孟学士还有一个兼职——阎都督女婿。据说六个月前的一个仲春时节,阎都督家宴上,在桃花树下,阎都督就跟自己女婿说了:“现在滕王阁已经修的差不多了,那个事你可抓紧„„”地球人都明白什么意思。

书归正传,迎宾曲中,红地毯上,闪光灯中,领导鱼贯而出,大家起立鼓掌,领导台前就坐,少先队员献花,礼仪小姐献茶。

于是领导讲话,无非称赞圣主,祝我大唐安康繁盛之类的,不再赘述(赘述估计你也不看)。 然后,歌舞表演开始,本埠红星阿英、丹丹、咪咪等表演了自己的代表节目,与会人员齐唱《大唐万岁曲》,把宴会推向第一个高潮。

接着宴饮开始: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啤酒、白酒、葡萄酒。反正都能报销,所以酒席足够档次,充分显出了我大唐天国风范。

酒过三巡,主持人阿军宣布大会开始第四项,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写今天的戏骨《滕王阁序》。但大家都知道,按计划应该是这样的:

阿军挨桌让过去,大家自然都很谦虚,摆手摇头,说才疏学浅,不敢不敢。最后再请孟学士执笔,孟学士自然也会谦虚一下,说我也才疏学浅什么的,大家就说不要客气啊,当仁不让啊,众望所归啊什么的,最后孟学士拗不过大家,只好勉为其难,然后大家围过来,眼冒欣赏之气,口出马屁之声。孟学士文不加点(意思是写得又快又好,不是不写标点的意思),

一气呵成,然后大家赞叹一番,交了自己早就写好但假装刚写好的诗,最后互相恭维一下,大会在祥和的气氛中落幕。

阿军让到最后一席,看见王勃,就说:

“王勃兄,要不你来写啊?”(这口气假死了。)

王勃说:“好”。

这可就乱了,哪跟哪儿啊,阎都督气得拂袖而去后堂,孟学士囧得面红耳赤,满堂宾客挤眉弄眼。

王勃走到台前,拿起毛笔,也文不加点,王勃版《滕王阁序》出炉: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大作一出,满座皆惊。

阎都督在后堂听到跟班传话说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惊为天人,不快顿消,出立于勃侧而观,请宴,极欢而罢。这个阎都督也还不坏。

接下来王勃也写了序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一篇传世佳作,一段逸事雅闻。

补另:

序诗故事(此故事可能是假的,姑妄看之):

传诗中王勃故意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中少些一“空”字,然后把序文呈上便告辞。众文人学士有说“水”的,有说“独”的。阎大人都不满意。命人快马追赶王勃,随从回说王勃言

须一字千金。阎大人虽不高兴,但转念想,便随他愿,也落个礼贤下士的名声。命人备纹银千两,亲自率众文士至王勃处。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众问:“空处何解?”勃笑:“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众称妙,阎大人曰:“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

五、王勃之死

滕王阁大宴后,王勃继续南下,由广州渡海赴交趾探望老父,回程(一说去时)不幸溺水,卒,年二十七岁。

王勃

时间是上元三年(676),历史的星空,一颗年轻而耀眼的流星在划过一道深深的痕迹之后,便悄然消逝于岁月的长河。那年,王勃才27岁,是一场无色无嗅的自然风雨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让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王勃永远地把自己融入在那波涛汹涌的湛蓝的大海之中......

天才的少年

少年才智如神助,大道通天畅未来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人。王勃自幼聪颖,悟性过人,是个早熟的神童。《旧唐书》记载王勃

不过,王勃的家庭,书香气息浓厚,才子非常多。哥哥王剧、弟弟王助都考中进士,做了官。最初王面力 、王剧、王勃兄弟三人出了名,被父友杜易简称为王氏

王勃在应麟得三年(666)制科时,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此时的王勃年龄才14岁,少年得志的王勃,也象其他文人一样,渴求在仕途一展才华。14岁入朝为官,让才华横溢、文思敏捷的他如鱼得水。高宗皇帝召见他时,当面询问考察,王勃引经据典、侃侃而谈,颇得高宗皇帝的赏识。朝廷每有喜庆大典,他都能写出精美的颂文献给皇帝,一时间王勃声名鹊起。王勃在皇家瑞气的宫室里尽情渲洒着自己的才情,摆在他面前的似乎有一条通天的大道,把这位聪明绝伦,才高八斗的少年引向不可预测的未来。

少年的王勃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十一二岁时遇到当时的名医曹元(世称曹夫子),王勃是个有孝心的孩子,父亲对他也十分慈爱,并经常教导他说:

疏于人事的青年

(一)、不明朝廷是非地,一纸戏言误前程

上面谈到少年英才的王勃让高宗皇帝龙眼大悦。王勃的才情,也使得他声明大震。这也惊动了另一位少年--皇子沛王。于是王勃被沛王邀至沛王府,并备受器重,为沛府修撰。这是王勃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候。然而命运也常常象一种游戏,时不时捉弄一下一位少不更事、漫不经心而又自恃才高的少年。正当王勃做着用文章来经营人生的美梦时,出其不意的打击悄悄地降临到他的头上。

当时皇宫中风行一种斗鸡的游戏,诸皇子之间也以斗鸡取乐。一次恰逢沛王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兴致勃勃地写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来讨伐英王鸡,以此为沛王助兴。这篇文章却引起了英王李哲的不满,一场斗鸡游戏不欢而散。高宗皇帝得知此事,认为如此闹腾,势必引起皇子之间的不和。这似乎让高宗皇帝李治想起当年父辈们兄弟相残,自己兄弟之间明争暗斗的惊心动魄的骇人场面。谁知王勃本来是一篇玩笑的文章却不经意间揭开了高宗皇帝的感情疮疤。此时年轻气盛、不谙时世的王勃哪里知道(按理他也应该知道)宫廷家事,外人不得干涉也不能干涉的道理。三国的杨修因恃才放旷,终遭杀身之祸的历史事实,也没能让王勃清醒为人。也许是王勃太过于专著于对沛王的忠诚,也许是才高八斗的王勃想借此炫耀自己的文采与聪明,但是王勃毕竟还年轻,还不太熟悉为官之道,一心想建功立业的热情让他忽略了伴君如伴虎的危险处境。统治者只允许你对他竭尽忠诚,绝不允许你触及到他利益的丝毫

其实,王勃人生的第一次打击并非真的因为《檄英王鸡》,而是因他的才高被嫉妒,是他

前面我们也谈到王勃学医修炼的故事。可能正因为这一段历史渊源,使王勃产生了想建立别人高不可攀的功业,也恰恰因为这一段渊源,滋长了王勃为人的放荡与清高。

少年得志的王勃经历了这样的打击,心情自然沉重。他在《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中说道:

(二)、不谙人间寻常事,闯下祸患绝仕途

我们知道王勃毕竟是一位历史上少有的才子,他的名气也毕竟给世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影响。朝中曾先后征召过王勃。早年得道的王勃在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的打击后,就产生了耻以文才受召的想法。他作文述志,表明对官场的鄙弃,结果触怒权贵,被斥为

王勃恃才傲物,在虢州参军任上与同僚的关系很僵。当时有一官奴曹达犯了死罪,王勃不知为何却把他藏到自己的府内。后来他又害怕此事泄露,就私下把曹达杀了。事情暴露,王勃因无人保护而被判死刑(可能是有人蓄意谋害)。后来又遇大赦,幸免一死。但王勃这一次的灾祸不仅影响了自己的一生,也影响了他的家庭。父亲王福峙因此事从雍州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此时的王勃似乎看清了自己的政治命运的惨淡,同时也让王勃更加珍惜劫后的余生。

我们已经知道,王勃是位孝子,他第二次的人生打击使父亲受到连累,这让王勃感到愧对家父。上元二年(675)春天,王勃从龙门的老家起程,决定前往交趾看望父亲,以表达孝奉的心愿和愧疚之情。他一路经过洛阳、扬州、江宁,九月初到达洪州。在洪州期间,命运再一次和王勃开了一个永恒的玩笑。

(三)、才高不介俗人意,渲洒文采传美名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落成,重阳之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阎都督早闻王勃之名,听说他路过此地,便邀请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原只为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吴子章)的才学并以此抬高其名声,故事先让女婿事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之作展示给大家。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谦让一番。大家知道其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当轮到王勃时,不知其中蹊跷的他竟毫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十二分地不满,于是拂衣而去。中间不停地让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

人生无常的

人生难料无常事,秋水长天慰平生

滕王阁宴会之后,王勃继续南下,与上元二年(675)十一月初七到达岭南都督府所在地海南,第二年秋由广州渡海赴交趾,不幸溺水而卒,年仅二十七岁。

此时,我们再把目光投向王勃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还是那场有声有味的政治风雨注定了他的人生道路和他的悲剧结局。但这颗流星地滑落让我们惊羡生命之花的美丽和它绽放出的清香,也让我们在惋惜与痛苦的交织中感受生命的不屈与自强。因为,王勃岁英年早逝,却独立初唐四杰之首,在扭转齐梁颓靡、开创唐诗新风上继往开来,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的名篇。他的五言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

一字千金

初唐诗人王勃于公元667年从京都来到南昌。当时,诗人的生活比较穷困,所迫无奈,常为生计而奔波。这年重阳节,南昌都督阎伯舆在滕王阁大摆宴席,邀请远近文人学士为滕王阁题诗作序,王勃自然是其中宾客。在宴会中,王勃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接下来写了序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__自流。 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 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旁观的文人学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这个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应该是“独”字。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能让人满意,怪他们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 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 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伯舆,大人心里暗想:“此分明是在敲诈本官,可气!”又一转念:“怎么说也不能让一个字空着,不如随他的愿,这样本官也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于是便命人备好纹银千两,亲自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大家听了只觉得不知其意,有人问道:“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

王勃(650-676),字子安,绎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乾封初(666)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当时社会风靡斗鸡活动,各位王侯斗鸡,互有胜负,一次,适逢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年轻的王勃开玩笑地写了《檄英王鸡》,讨伐英王鸡,以此为沛王鸡助兴。唐高宗李治看了文章后,发怒说:“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是交构之渐”(即认为王勃的文章会导致诸王之间产生矛盾。)当天立即下诏废除王勃官职,斥出沛王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这周讲到《滕王阁序》,就写篇王勃的故事。

滕王画蝶

既然是学习《滕王阁序》,自然先说说滕王。大唐王朝开国皇帝李渊(太祖)死了,李世民(太宗)即位(据查,有个玄武门的故事。原用“接位”错误,应张兄言改过),在李渊的一群儿子中,排行第二十二的叫李元婴(超生啦)——李元婴是李世民的兄弟。因为这个兄弟从来不琢磨皇位(应该也是为了自保罢),专心致力于美术事业——就是画蝴蝶,另外就是喜欢旅游、喝酒、看美女——一个标准纨绔,但越是如此,越是招李世民喜欢,说他这个弟弟颇有晋人遗风,被封为滕王。被这样宠着,滕王养成了死艺术家多有的臭毛病——恃才傲物,但有老大罩着,没人敢放个屁,小李的日子过得美极了。

这样的生活让我嫉妒啊——美酒、美女、美元、美术、美景。真XX的。

可惜(哈哈),月有阴晴圆缺,李世民死了,李治(高宗,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排行第九,老九,天王盖地虎)接班,李治同志是一个低调、俭朴,不喜兴土木,不迷信,不游猎的标准好人,最不喜欢的就是盖房子、喝酒、看美女、办舞会、写歪诗。于是标准纨绔李元婴甘尽苦来——因为李治当然看不上这位皇叔,就找了个理由把他贬到了洪州(好熟悉),也就是今天的南昌。李元婴到南昌不久,就大兴土木,修起一座楼子,就是滕王阁。修好了就继续在楼子上画蝴蝶、喝酒、看美女,还办舞会,写歪诗,一点也不收敛。

这下子把李治皇帝惹毛了,他下旨拆了滕王阁,削了李元婴的食邑(没了银子,我看你玩),从洪州再贬到滁州。李元婴到了环滁皆山的滁州后,一点也不难过(就是没有个应有的态度),

继续画蝴蝶、喝酒、看美女、办舞会、写歪诗。李治更恼了,就又将他贬往隆州。李元婴到了隆州后,还是一点也不难过,还立马修了一个滕王亭(斗气啊),爱咋地咋地,继续画蝴蝶、喝酒、看美女、办舞会、写歪诗,后来李治也没了办法,气的只想笑,也就不再理他(李治同志是个好人啊,应写篇好人李治)。

李元婴的蝴蝶可画得好,据说一张蝴蝶在当时卖到一千两白银,号称滕派蝶画的鼻祖。用电视里一个不务正业的走穴胖子的话就是那画是相当的好。

我很喜欢李元婴。

神童王勃

公元650年,还是高宗李治当政。绛州龙门(好口彩啊),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太常博士王福峙家生了一个七斤半的大胖小子,齿白唇红,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还是双眼皮——一个标准小白脸。老王给小王起名为王勃。

这个王勃很神奇:

在幼稚园大班,就能写文章了,下笔如神,达到了本科中文系肄业水准。

小学二年级,就能通读并详解颜氏《汉书》。乖乖!

小学三年级,就读透了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能吓死一群大学中文系的老教授们)

小学四年级,学习上的事情太轻松,就去兼职学中医,郊游的时候就尝百草。

十四岁,太常伯刘祥道奉旨下来巡行风俗——就是四处打打秋风,顺路发现个人才唔的。王勃同学这时候刚上初二,就赶紧写了一篇满分作文——《上刘右相书》,来表达自己的少年心性和加入公务员队伍的迫切心情:

(本段可以跳过)“盖闻圣人以四海为家,英宰与千龄合契。用能不行而至,春霆仗天地之威;以息相吹,时雨郁山川之兆。故有元蛟晚集,凭鹤鼎而先鸣;苍兕晨惊,运龙韬而首出。并能风腾雾跃,指麾成烈士之功;蠖屈虬奔,谈笑坐群卿之右。未如越苍海,弃行间,排紫微,谒天子„„”

写得可是真好,(比路过写得还好),内容大致是说治国安天下的大政方针,还有不要欺负朝鲜什么的。刘钦差看罢,惊为天人,就给李治同志打电话汇报,说发现了一匹千里马,推荐王勃同学直接参加研究生考试。后来就考了,考得好,好极了,据说龙心大悦,但因为岁数还小,不能实授官职,就封了他一个“朝散郎”的虚职——类似政协委员什么的,反正也不用做事,甚至连举手都不用。

„„

这段时间,《黄帝八十一难经序》、《乾元殿颂》、《平台抄略》、《宸游东狱颂》、《拜南郊颂》等一大批好文章(别人都说好)精彩出炉,王勃同学也名声鹊起,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 “初唐四杰”。这年王勃16岁,杨炯16岁,卢照邻34岁,骆宾王43岁。

二、英王鸡

公元665年,王勃16岁,李治让王勃来陪自己的儿子们读书——侍读。

至此,一条金光大道在王勃同学眼前铺开,还有什么比同学的感情更纯洁的呢?这群家伙可是正宗的太子党,这群同学里有一个是未来的国家主席,其它成色较差的也至少是个王爷啊,一群好粗的大腿。王勃心里偷偷地乐着。

这几年里王勃同学和这群太子党混的不错,一块儿喝喝酒,唱唱歌,洗洗澡什么的,李治来检查作业的时候,就替太子党们打打小抄,当当枪手,没事也替同学们写写情书。

如果就这样发展下去,等李治死了,同学甲做了皇帝,怎么着王勃同学也要搞个师长旅长的干干吧,可惜坏事就坏在一只鸡上。

公元668年对王勃是个灰暗的年头。

这年宫里的斗鸡大赛正如火如荼,李贤同学的鸡与李显同学的鸡经过残酷的淘汰赛最终入围

决赛,这时候王勃同学主要是跟李贤同学混,加上李显同学那只斗鸡鸡品一直不好——总喜欢搞偷袭、踢裆、骂街、装死什么的,于是王勃同学就写了一篇一生中写得第三好的文章(第二好是《滕王阁序》,第一好是谁?慢慢看来)声讨之,文章命名曰《檄英王鸡》:

(本段可以跳过,直接看路老师的翻译)盖闻昴日,著名于列宿,允为阳德之所钟。登天垂象于中孚,实惟翰音之是取。历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梦魂;遇风雨而胶胶,最足增人情思。处宗窗下,乐兴纵谈;祖逖床前,时为起舞。肖其形以为帻,王朝有报晓之人;节其状以作冠,圣门称好勇之士。秦关早唱,庆公子之安全;齐境长鸣,知群黎之生聚。决疑则荐诸卜,颁赦则设于竿。 附刘安之宅以上升,遂成仙种;从宋卿之窠而下视,常伴小儿。惟尔德禽,固非凡鸟。文顶武足,五德见推于田饶;雌霸雄王,二宝呈祥于嬴氏。 迈种首云祝祝,化身更号朱朱。苍蝇恶得混其声,蟋蟀安能窃其号。即连飞之有势,何断尾之足虞? 体介距金,邀荣已极;翼舒爪奋,赴斗奚辞?虽季郈犹吾大夫,而埘桀隐若敌国。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 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于村于店,见异己者即攻;为鹳为鹅,与同类者争胜。爰资枭勇,率遏鸱张。 纵众寡各分,誓无毛之不拔;即强弱互异,信有喙之独长。昂首而来,绝胜鹤立;鼓翅以往,亦类鹏抟。搏击所施,可即用充公膳;翦降略尽,宁犹容彼盗啼。岂必命付庖厨,不啻魂飞汤火。羽书捷至,惊闻鹅鸭之声;血战功成,快睹鹰鹯之逐。于焉锡之鸡幛,甘为其口而不羞;行且树乃鸡碑,将味其肋而无弃。倘违鸡塞之令,立正鸡坊之刑。牝晨而索家者有诛,不复同于彘畜;雌伏而败类者必杀,定当割以牛刀。此檄。

翻译过来就是:

译《檄英王鸡》

原著王勃 友情翻译路过

鸡啊,你是天上的星宿,

能沟通神明

黎明把我们从梦中叫醒

闻你起舞啊

戴着鸡冠形帽子的

圣人门徒姓孔

函谷关你半夜一叫啊

使孟尝同志安全离境

如果不知道怎么过了

就找你卜问吉凶

你的欢叫

标志着帝国繁荣

刘安得道的时候

阿花哥和你一起飞升

你满脑袋祥瑞之气

昭示着我王的英明

苍蝇和蟋蟀都没有你美好的名声

嘻嘻哈哈嘻

你身上涂着芥末

呛得鬼子发懵

你脚上装了金钩

一套无影脚天下闻名

耸起尾巴

张开两翼

昂起脚爪

挺起鸡胸

俨然国君一样威风

四顾

左右左,左右左

上下前后进攻

啄开的对方身上的肉

撕下的对方身上的毛

利喙如风

鹅鸭为你欢呼

猫狗与你共荣

看着手下败将

被处极刑

格杀无论

斩尽杀绝

咯咯咯咯咯咯

嘎嘎嘎嘎嘎嘎

响彻天穹

唐高宗李治看了大怒。你他X王勃,我养着你,供你吃,供你穿,你就这么报答我!我儿子贪玩,都是你们这些老师不管,不仅不管,还推波助澜,这他X“斗鸡门”事件传到网上,我老李家的面子还要不要?你还咯咯咯,嘎嘎嘎,诱惑我家的兔崽子们学他爹,学他爷? (编者按:参看李世民杀兄弟李建成、李元吉事;李治杀儿子李元景及兄弟李恪事,好人李治最敏感的神经被触动了。)

玩大了。

王勃被双规,然后双开。

被逐后的王勃心情沉重,他在《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中说:

“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顿忘山岳,坎坷于唐尧之朝;傲想烟霞,憔悴于圣明之代。”

就是说老天太坏,给我的性格不好,让我遭受了无妄之灾。这时候的王勃对自己的不谙世事及性格弱点,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心智还不够成熟。王勃的这种悲剧性格,这种对自我认知的偏颇,自傲与自卑的结合,少年得志,被逐后无法正视打击等因素,决定了王勃接下来的悲剧命运。

本时间段,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天才的大脑,才得这样天才的句子。

三、血光之灾

公元669年五月,王勃悻悻离开长安,开始在蜀中旅游,看风景,兼职写文章。仕途的挫折,生活的磨砺,对山川的感悟,朋友间的酬唱,离乡的感怀,使王勃文思如泉。

(本段可以跳过)公元669年,过扶风,作《扶风画届离京浸远》。又西度散关,有《散关晨度》。又西南经凤州,有《晚留凤州》。抵普安,有《普安建阴题壁》。至玄武(今四川中江县),有《游山庙序》、《游山庙赋》、《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公元670年,至飞鸟(今四川中江县南一百七十里),作《梓州飞鸟县白鹤寺碑》。又东行至梓州(今三台县),有《梓

州郪县兜率浮图碑》、《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图碑》、《梓州郪县会议寺碑》。又南行至通泉(今射洪县东南七十里),有《梓州通泉惠普寺碑》。复返玄武。 九月,至成都,有《晚游武担山序》及《九月九日登望乡台》诗。又至九龙县,作《益州夫子庙碑》。 公元671年,与九龙县令河东柳太易游,作《春思赋》。四月,与柳太易宴于仙居观,有《夏日仙居观宴序》。自县州东归,有《县州北亭群公宴序》。

这个时候,李治同学已经病的很重了,就把国家主席的日常事务都交给了红颜知己武则天姐姐(也是惊天地动鬼神的故事啊,下来也要写写),也就是说英王鸡的风波已经过去了(时间就是好东东)。这期间,朝庭也先后征召过王勃,王勃正忙着旅游,就说自己病了(哈哈,这个事情我也干过)。

公元673年,王勃玩得也有些麻烦了,闲着也没事,干些什么呢?种地不会,经商丢人,想来想去,也只能去当官。这时候听朋友陆季友说虢州那个地方,风景不错,小吃不错(鼎鼎大名的卢氏水煮鱼),妹妹也漂亮,而且药草也很多。(王大夫可是中医)他很想去,便轻轻谋了个虢州参军(自夸一下,“轻轻”二字抄得好)。

这一年,遭遇血光之灾。

王勃到任,官箴很差,性格使然吧,人际关系总是不好,同僚们的嫉妒(妒其才)和鄙视(鄙其不通世故),加上文人相轻,日子过得很不如意。

(路过注:天才大都白痴,王勃这样的天才是需要大能扶蔽的,否则,无法融入社会。也是无奈。)

史书记载:当时有官奴曹达犯了死罪,王勃不知为什么却把他藏到自己府内,后来不知为什么曹达就死了,有人说是自杀,有人说是王勃杀的,有人说是被那些同僚陷害的。到底咋回事,小民们只能瞎猜,真相永远是被遮掩的(他X的历来如此)。反正说不清楚,能说清楚的是——人死在王勃家了,事情很快被发现(王勃做事能力不足可见一斑),结果是,王勃被判死刑,入狱,秋后问斩。

王勃老爹也被牵连,以教子无方罪,被贬到鸟不拉屎的白云之南的之南——越南(交趾县)做县令。老爷子一夜白头,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咳咳。

(这篇文章证明越南是中国领土,对越反击战莫非是内战?)

„„

时候已是中秋八月,黄叶飘零,街头老头子们已经穿上了棉猴。

秋天来了,杀头还会远吗?天牢里,王勃已经写好了遗书(这篇文章应该是第一好的文章嗯,应该),脑袋有些模糊,又似乎异常清楚。这些日子,饭量小了,原来的一点点肥也早减没了。

这天王勃正数日子——等死的时候,死牢里突然传来一阵狂呼——要大赦天下了。 不用死了?王勃心里话,这可真他x刺激!

无巧不成书,怎么回事呢?听老师慢慢说:

话要从武则天姐姐说起,看着老公李治身体一天天垮下去,心里很心疼,很着急。神医孙思邈来了也老些天了,对病情却总没个准话。这天,孙思邈来见武则天姐姐,说自己年迈昏庸,医术不精,恐怕耽误了主上的病,请求告病,你说你个医生还告病?编个瞎话也不会。武则天姐姐智商一百八十三,立刻知道——完了,李治不治了。武则天姐姐心如刀绞,但终究是今古第一女强人啊(敬礼),于是和李治商量,要不改改年号吧,冲冲晦气?李治拉着武则天姐姐的手,双眼含泪,感激的看着她,点了点头。

当日武则天姐姐进宗庙,屏退左右,关了门,不让一点风吹进来,然后和阎王商量:

“阎王啊,你看这些年香火供奉可没短了您老人家,您要的美女都是挑最胖的,画了像烧给你的,现在妹妹家有大难,咱们商量一下,今年367个死囚我都不杀了,不再给您繁忙的工作再添麻烦,俺家李治这事还得您多多关照啊。您要是没有意见,就让这香继续烧,不同意

就让这香立刻灭了,好不好?”

香头果然没灭——就是说阎王同意了。

于是传旨:高宗李治称天皇(即将升天的皇帝),武则天称天后(你上了天以后我来做皇帝),改元上元,大赦天下。

傻子也看得出,这是武皇帝要接班的第一步啊,但管他呢,大赦就好,不用死了就好。 死牢里欢声一片,死牢外鞭炮齐鸣(家属)。

王勃跟在一群杀人犯、强奸犯、贪污犯、盗窃犯、纵火犯、反革命分子、右派们的队伍里,灰头土脸的走出监狱大门,摸着满脸胡子东张西望,天上的日头有些晃眼。还是有些迷糊,真的不用死了?

(有道不合时宜的抢答题:请猜猜被杀的人的家属们作何想法?)

大难不死啊,不死就好。

但是,王勃同志的心理所受的冲击之大,非历过者不知。出狱后的王勃变了一个人,沉默的时候多了,有时候还有些神经„„

补充:第一好的文章遗嘱《辞世赋》遗失在牢里,被狱卒擦屁股了。可惜可惜,着实可惜,好文章大多被用来擦屁股。

四、风雅滕王阁

公元675年,王勃去越南看他老爹,九月至洪州(别扭),追被取到广州坐海船到越南。这时候洪州的最高长官是阎都督(阎伯舆),滕王阁重修竣工典礼将在这年的九九重阳这天隆重举行。典礼邀请了洪州党政军各级领导,文学界知名人士,商界知名人士(要买票),音乐界知名人士(就是来跳舞唱歌助兴的),烹饪界知名人士(来做饭的)等,王勃恰逢其会,也被邀请持外卡参加,在宴会上坐在第八十七桌的学界代表M席上。

主持人宣布了典礼程序:

1、领导讲话。2、歌舞表演。3、宴饮,4、公推文笔最好的作家作《滕王阁序》。5、来宾作诗(大多早就请师爷写好背过了的)。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第四条,这可是一个巨大的荣耀,因为“滕王阁序”可是要将交相关部门刻石于阁内,作者必将流芳百世,永垂不朽的。

其实作序的人选早已内定,就是唐国作家协会理事、东南文坛领袖、洪州联合大学校长、洪州作家协会会长、著名小说家、诗人、散文家、教育家、孟子第577代孙——孟学士(名不详)。我阴暗地告诉你,孟学士还有一个兼职——阎都督女婿。据说六个月前的一个仲春时节,阎都督家宴上,在桃花树下,阎都督就跟自己女婿说了:“现在滕王阁已经修的差不多了,那个事你可抓紧„„”地球人都明白什么意思。

书归正传,迎宾曲中,红地毯上,闪光灯中,领导鱼贯而出,大家起立鼓掌,领导台前就坐,少先队员献花,礼仪小姐献茶。

于是领导讲话,无非称赞圣主,祝我大唐安康繁盛之类的,不再赘述(赘述估计你也不看)。 然后,歌舞表演开始,本埠红星阿英、丹丹、咪咪等表演了自己的代表节目,与会人员齐唱《大唐万岁曲》,把宴会推向第一个高潮。

接着宴饮开始: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啤酒、白酒、葡萄酒。反正都能报销,所以酒席足够档次,充分显出了我大唐天国风范。

酒过三巡,主持人阿军宣布大会开始第四项,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写今天的戏骨《滕王阁序》。但大家都知道,按计划应该是这样的:

阿军挨桌让过去,大家自然都很谦虚,摆手摇头,说才疏学浅,不敢不敢。最后再请孟学士执笔,孟学士自然也会谦虚一下,说我也才疏学浅什么的,大家就说不要客气啊,当仁不让啊,众望所归啊什么的,最后孟学士拗不过大家,只好勉为其难,然后大家围过来,眼冒欣赏之气,口出马屁之声。孟学士文不加点(意思是写得又快又好,不是不写标点的意思),

一气呵成,然后大家赞叹一番,交了自己早就写好但假装刚写好的诗,最后互相恭维一下,大会在祥和的气氛中落幕。

阿军让到最后一席,看见王勃,就说:

“王勃兄,要不你来写啊?”(这口气假死了。)

王勃说:“好”。

这可就乱了,哪跟哪儿啊,阎都督气得拂袖而去后堂,孟学士囧得面红耳赤,满堂宾客挤眉弄眼。

王勃走到台前,拿起毛笔,也文不加点,王勃版《滕王阁序》出炉: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大作一出,满座皆惊。

阎都督在后堂听到跟班传话说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惊为天人,不快顿消,出立于勃侧而观,请宴,极欢而罢。这个阎都督也还不坏。

接下来王勃也写了序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一篇传世佳作,一段逸事雅闻。

补另:

序诗故事(此故事可能是假的,姑妄看之):

传诗中王勃故意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中少些一“空”字,然后把序文呈上便告辞。众文人学士有说“水”的,有说“独”的。阎大人都不满意。命人快马追赶王勃,随从回说王勃言

须一字千金。阎大人虽不高兴,但转念想,便随他愿,也落个礼贤下士的名声。命人备纹银千两,亲自率众文士至王勃处。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众问:“空处何解?”勃笑:“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众称妙,阎大人曰:“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

五、王勃之死

滕王阁大宴后,王勃继续南下,由广州渡海赴交趾探望老父,回程(一说去时)不幸溺水,卒,年二十七岁。

王勃

时间是上元三年(676),历史的星空,一颗年轻而耀眼的流星在划过一道深深的痕迹之后,便悄然消逝于岁月的长河。那年,王勃才27岁,是一场无色无嗅的自然风雨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让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王勃永远地把自己融入在那波涛汹涌的湛蓝的大海之中......

天才的少年

少年才智如神助,大道通天畅未来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人。王勃自幼聪颖,悟性过人,是个早熟的神童。《旧唐书》记载王勃

不过,王勃的家庭,书香气息浓厚,才子非常多。哥哥王剧、弟弟王助都考中进士,做了官。最初王面力 、王剧、王勃兄弟三人出了名,被父友杜易简称为王氏

王勃在应麟得三年(666)制科时,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此时的王勃年龄才14岁,少年得志的王勃,也象其他文人一样,渴求在仕途一展才华。14岁入朝为官,让才华横溢、文思敏捷的他如鱼得水。高宗皇帝召见他时,当面询问考察,王勃引经据典、侃侃而谈,颇得高宗皇帝的赏识。朝廷每有喜庆大典,他都能写出精美的颂文献给皇帝,一时间王勃声名鹊起。王勃在皇家瑞气的宫室里尽情渲洒着自己的才情,摆在他面前的似乎有一条通天的大道,把这位聪明绝伦,才高八斗的少年引向不可预测的未来。

少年的王勃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十一二岁时遇到当时的名医曹元(世称曹夫子),王勃是个有孝心的孩子,父亲对他也十分慈爱,并经常教导他说:

疏于人事的青年

(一)、不明朝廷是非地,一纸戏言误前程

上面谈到少年英才的王勃让高宗皇帝龙眼大悦。王勃的才情,也使得他声明大震。这也惊动了另一位少年--皇子沛王。于是王勃被沛王邀至沛王府,并备受器重,为沛府修撰。这是王勃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候。然而命运也常常象一种游戏,时不时捉弄一下一位少不更事、漫不经心而又自恃才高的少年。正当王勃做着用文章来经营人生的美梦时,出其不意的打击悄悄地降临到他的头上。

当时皇宫中风行一种斗鸡的游戏,诸皇子之间也以斗鸡取乐。一次恰逢沛王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兴致勃勃地写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来讨伐英王鸡,以此为沛王助兴。这篇文章却引起了英王李哲的不满,一场斗鸡游戏不欢而散。高宗皇帝得知此事,认为如此闹腾,势必引起皇子之间的不和。这似乎让高宗皇帝李治想起当年父辈们兄弟相残,自己兄弟之间明争暗斗的惊心动魄的骇人场面。谁知王勃本来是一篇玩笑的文章却不经意间揭开了高宗皇帝的感情疮疤。此时年轻气盛、不谙时世的王勃哪里知道(按理他也应该知道)宫廷家事,外人不得干涉也不能干涉的道理。三国的杨修因恃才放旷,终遭杀身之祸的历史事实,也没能让王勃清醒为人。也许是王勃太过于专著于对沛王的忠诚,也许是才高八斗的王勃想借此炫耀自己的文采与聪明,但是王勃毕竟还年轻,还不太熟悉为官之道,一心想建功立业的热情让他忽略了伴君如伴虎的危险处境。统治者只允许你对他竭尽忠诚,绝不允许你触及到他利益的丝毫

其实,王勃人生的第一次打击并非真的因为《檄英王鸡》,而是因他的才高被嫉妒,是他

前面我们也谈到王勃学医修炼的故事。可能正因为这一段历史渊源,使王勃产生了想建立别人高不可攀的功业,也恰恰因为这一段渊源,滋长了王勃为人的放荡与清高。

少年得志的王勃经历了这样的打击,心情自然沉重。他在《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中说道:

(二)、不谙人间寻常事,闯下祸患绝仕途

我们知道王勃毕竟是一位历史上少有的才子,他的名气也毕竟给世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影响。朝中曾先后征召过王勃。早年得道的王勃在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的打击后,就产生了耻以文才受召的想法。他作文述志,表明对官场的鄙弃,结果触怒权贵,被斥为

王勃恃才傲物,在虢州参军任上与同僚的关系很僵。当时有一官奴曹达犯了死罪,王勃不知为何却把他藏到自己的府内。后来他又害怕此事泄露,就私下把曹达杀了。事情暴露,王勃因无人保护而被判死刑(可能是有人蓄意谋害)。后来又遇大赦,幸免一死。但王勃这一次的灾祸不仅影响了自己的一生,也影响了他的家庭。父亲王福峙因此事从雍州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此时的王勃似乎看清了自己的政治命运的惨淡,同时也让王勃更加珍惜劫后的余生。

我们已经知道,王勃是位孝子,他第二次的人生打击使父亲受到连累,这让王勃感到愧对家父。上元二年(675)春天,王勃从龙门的老家起程,决定前往交趾看望父亲,以表达孝奉的心愿和愧疚之情。他一路经过洛阳、扬州、江宁,九月初到达洪州。在洪州期间,命运再一次和王勃开了一个永恒的玩笑。

(三)、才高不介俗人意,渲洒文采传美名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落成,重阳之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阎都督早闻王勃之名,听说他路过此地,便邀请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原只为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吴子章)的才学并以此抬高其名声,故事先让女婿事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之作展示给大家。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谦让一番。大家知道其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当轮到王勃时,不知其中蹊跷的他竟毫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十二分地不满,于是拂衣而去。中间不停地让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

人生无常的

人生难料无常事,秋水长天慰平生

滕王阁宴会之后,王勃继续南下,与上元二年(675)十一月初七到达岭南都督府所在地海南,第二年秋由广州渡海赴交趾,不幸溺水而卒,年仅二十七岁。

此时,我们再把目光投向王勃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还是那场有声有味的政治风雨注定了他的人生道路和他的悲剧结局。但这颗流星地滑落让我们惊羡生命之花的美丽和它绽放出的清香,也让我们在惋惜与痛苦的交织中感受生命的不屈与自强。因为,王勃岁英年早逝,却独立初唐四杰之首,在扭转齐梁颓靡、开创唐诗新风上继往开来,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的名篇。他的五言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


相关文章

  • 后人对王勃的评价如何
  • 后人对王勃的评价如何 对王勃的评价 在唐代大诗人中,人们对王勃的评价普遍较高,不仅因为其少年成名,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难得的诗坛神童,更因为他早年创作的骈文名篇<滕王阁序>名垂千古,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王勃剧照 同为初唐四杰之一的 ...查看


  • [9.少年王勃]教案
  • <9.少年王勃>教案 [资料补充]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 ...查看


  • [滕王阁序]拓展阅读材料
  • <滕王阁序>拓展阅读材料 天性的风华--王勃 公元675年的重阳节,赣江边的洪州.浩浩的江风,送来了一叶轻舟.轻舟上有个清癯俊秀的书生.他一袭青衫,昂然直奔那些所谓名流云集的滕王阁. 他就是王勃,六岁时就能写文章的王勃:九岁时就 ...查看


  • 文包诗教学策略
  • "文包诗"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一.探究原因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独创,是其他版本所没有的.苏教版教材在低中高三个年段都安排了"文包诗",编者的意图应该是明确的,那就是:提高学 ...查看


  • 王勃[滕王阁序]作文
  • 王勃我想对你说 1300年前,一个年轻人准备南下去看望自己的父亲.累了,他停留在一个叫做滕王阁的地方小憩,诚惶诚恐地参加了一个并非为他准备的盛会. 1300年后,一篇文章流传,矜持的主人.高贵的来宾,那一场宴会.那一座高阁,诚惶诚恐地成了你 ...查看


  • [转载][泛舟诗词]学生讲座系列之五:(黄映媚)不废江河万古流
  • 不废江河万古流 --初唐四杰 主讲人:黄映媚 大家能说说初唐四杰具体是指哪四个人吗?(若不能,那我们从诗歌下面的诗中找找) 戏为六绝句 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大家知道这首诗说的是什么吗 ...查看


  • 王勃的诗:铜雀妓二首
  • <铜雀妓二首>作品原文 [其一]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 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 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 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 [其二] 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 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 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 高 ...查看


  • 9少年王勃第二课时
  • 9少年王勃 主备教师:刘应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围绕"王勃很有才气"学习理解课文,理解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诗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讲了谁? 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指导 ...查看


  • 王勃的诗:仲春郊外
  • <仲春郊外>诗词正文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仲春郊外>作品简析 王勃这首<仲春郊外>,由题而知,自是描写了春天郊外的一片大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