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自投保护装置调试细则
1 细则说明
1.1 本细则根据国电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企业标准Q /DZ313—1998、Q /DZ431.1-1998及DSA 保护测控一体化系统技术说明书(V1.00)等相关技术资料编写而成。备自投包括进线备自投、变压器备自投、分段备自投等装置型号。具体包括DSA2361(进线及桥开关自适应备自投),DSA2362(两圈变主变及低压侧分段自适应方式备自投),DSA2363(分段开关备自投),DSA2364(分段开关备自投及分段保护测控)。因此,以下涉及到的调试项目可能是系列内不同型号装置都需要的,有些只是个别型号需要的。对此,在细则栏目中都给予必要标注加以提示。调试人员可视所调装置型号的不同,结合技术说明书、具体工程图纸和技术协议做有选择地阅读。
1.2 装置调试前,应按DSA 电配机配组成表DSA ·000·ZC 及工程设计图纸、软件设计单核对插入装置内模件、软件的版本号,装置上液晶屏、键盘、信号灯及压板等附件应完好无损。
1.3 装置调试时,必须填写调试记录。各种交流参数、电源、交流量/相位、精度调节系数等需填具体数值,其余项目按记录表的提示填写“√”或“×”,对本工程中没有的项目划\”,增加的特殊项目应补填在调试记录下方的空白处(字迹需工整、清楚) 。
1.5 建议使用的仪器。 a)RT—1型继电保护测试仪
b)GPS—1型微机工频电源及频率时间测试仪 c)DK—33型高精度电量变送仪 d)数字(或指针式) 万用表。 e)500V兆欧表 f)直流耐压试验仪
2 绝缘、耐压试验
2.1 绝缘
采用500V 兆欧表,拔出除交流输入模件外的所有含静态器件的模件,解除端子的接地线,将端输出分别跨接在装置端子各带电金属部份与非带电部份(含装置外壳) 之间,施加足额电压,测量其阻值应满足>10M Ω条件。
2.2 耐压
采用输出电压(直流) ≥2800V 的耐压试验仪,拔出除交流输入模件外的所有含静态器件的模件,解除端子接地线,将两端输出分别跨接在装置端子各带电金属部份与非带电部份(含装置外壳) 之间,设定电压连续输出时间为60s ;漏电流≤5mA ,用突变方式将输出电压由0V 升到2800V ,试验结果应满足设定的条件且试验回路应无击穿、闪络及元器件损坏现象。 3 装置加电及菜单使用 3.1装置加电
按照背板端子接线按照以下方式引入电源:
P2PWR 为保护直流电源端子,其中端子P2PWR-1接正电源,端子P2PWR-3接负电源,端子P2PWR-2接地。送上电源后,打开装置工作电源开关,此时,面板上运行灯显绿色闪烁发亮,液晶屏滚屏显示菜单。 3.2 菜单使用
菜单采用树形结构,层次较深广,但利用功能键极易掌握操作、修改、整定查询方法,具体请参阅装置技术说明书。 3.3 运行工况显示
装置液晶最后一行显示6个标志,依次介绍如下:
表示通讯正常,该标志在最左边时表示A 网通信,在最右边时表示B 网通信,消失时说明通讯退出。
E 表示装置有事件需要上送,事件包括保护事件、SOE 、COS 和自检事件。 A 表示装置正在等待上位机的应答。 L 表示装置有录波装置事件需要上送。 I 表示保护已投入。
X 修改定值或参数但未确认时,该标志出现。按确认键后,该标志消失。 4 装置电源和操作回路检查
4.1 进入主菜单,选择电源一栏,参数应为5V ±0.05V ,+12V±1.0V ,-12V ±1.0V 。 4.2 P2X-1至P2X-2为装置故障,关闭装置工作电源装置故障接点由断开变为闭合,重新开启电源后接点再次断开。
4.3按照设计图纸正确接好模拟断路器,手动跳合闸,装置应能正确分合并且相应的位置灯正确显示。在相关记录中可以查阅相关记录。
5 交流量检查
用RT-1型继电保护测试仪,按工程设计图纸在端子上加入各种交流量。相电流、相电压、零序电压按5A /60V 加入并调整精度系数。
6 保护定值校验
按要求整定好定值,操作箱中1#、2#设置就地、试验位置,断路器在合闸位置,跳、合闸压板合上,每次试验跳合闸均立即动作,做单项试验,将余保护通过菜单退出以确认。 因为备自投比较复杂,将原理和调试一起列出: 6.1 DSA2361型进线和桥备自投原理
备自投动作原理 1. 进线BZT 方式
1.1进线1备用电源自投 充电条件: ①11DL 分闸 ② 21DL、31DL 合闸 ③ Ⅰ、Ⅱ母线三相均有电压 ④ 进线I 有压
放电条件;
① 11DL、21DL 、31DL 任一或多个开关变位
试验方法
在各自的操作模件上 置11DL 为跳闸位置 置21DL ,31DL 为合闸位置; 加入电压Ua1,Ub1,Uc1,Un1; 加入电压Ua2,Ub2,Uc2,Un2; 加入单相电流。 以下操作使BZT 动作: 保留#1进线电流;
保留Ua1,Ub1,Uc1,Un1电压 退出Ua2,Ub2,Uc2,Un2电压;
图3-1
② 进线I 备自投退出 ③ 进线1不满足有压条件 ④ 有闭锁量
动作过程:充电完成后,Ⅱ母三相均无压,进线
退去#2进线电流;BZT ; 经延时跳21DL 。
确认21DL 跳开后,合DL11。
2无流、进线1有压,经延时跳21DL , 确认21DL 跳开后合11DL 。
1.2进线2备用电源自投 充电条件:
① 21DL分闸 ② 11DL,31DL 合闸 ③ Ⅰ、Ⅱ母线三相均有电压 ④ 进线2单相有电压
充电时间10S ,液晶有标志显示 放电条件:
在各自的操作模件上 置21DL 为跳闸位置; 置11DL ,31DL 为合闸位置 加入电压Ua1,Ub1,Uc1,Un1; Ua2,Ub2,Uc2,Un2; 加入单相电流。
① 11DL,21DL ,31DL 任一或多个开关变位 ② 任一个开关拒动 ③ 进线2不满足有压条件 ④ 有闭锁量
动作过程:充电完成后,1母三相均无压,进线1无流、进线2有压,经延时跳11DL ,确认11DL 跳开后合21DL 。
2. 桥备自投方式 2.1桥备自投Ⅰ方式 动作原理 1) 充电条件
① 31DL分闸 ② 11DL,21DL 合闸
以下操作使BZT 动作: 保留#2进线电流; 保留Ua2,b2,c2,n2电压 退去#1进线电流;BZT 经延时跳11DL 。
确认11DL 跳开后,合DL21。
试验方法: 在各自的操作模件上 置31DL 为跳闸位置;
③ Ⅰ母、Ⅱ母三相均有电压 ④ 桥备自投投入 放电条件:
置21DL ,22DL 为合闸位 加入电压
作为Ua1,Ub1,Uc1,Un1;
① 11DL,21DL ,31DL 任一或多个开关变位 Ua2,Ub2,Uc2,Un2; ②桥备自投退出 ③Ⅰ母与Ⅱ母同时无压 ④ 有闭锁量
2) 充电时间10S ,液晶有标志显示
3)运作过程:充电完成后,Ⅱ母三相均无压,进线Ⅱ无流、Ⅰ母有压,经延时跳21DL ,确认21DL 跳开后合31DL 。
2.2桥备自投Ⅱ方式 充电条件;
① 31DL分闸 ② 11DL,21DL 合闸 ③ Ⅰ母、Ⅱ母三相均有电压 ④ 桥备自投投入 放电条件:
加入单相电流。
以下操作使BZT 动作: 保留#2进线电流;
保留Ua2,Ub2,Uc2,Un2电压 退去Ua1,b1,c1,n1电压 退去#1进线电流;BZT 经延时跳21DL 。
确认21DL 跳开后,合31DL 。
在各自的操作模件上 置31DL 为跳闸位置: 置21DL ,22DL 为合闸位置 加入电压Ua1,Ub1,Uc1,Un1:
① 11DL,21DL ,31DL 任一或多个开关变位 Ua2,Ub2,Uc2,Un2: ②桥备自投退出 ③Ⅰ母与Ⅱ母同时无压 ④ 有闭锁量
充电时间10S ,液晶有标志显示
动作过程:充电完成后,Ⅰ三相均无压,进线Ⅰ无流、Ⅱ母有压,经延时跳22DL ,确认22DL 跳开后合31DL 。
加入单相电流。 以下操作使BZT 动作: 保留#1进线电流; 保留Ua1,b1,c1,n1电压 退去Ua2,b2,c2,n2电压 退去#2进线电注;BZT 经延时跳21DL 。
确认22DL 跳开后,合31DL 。
6.2 DSA2363、DSA2364型分段备自投原理及调试
分段备自投动作原理
试验方法
在各自的操作模件上 置32DL 为跳闸位置; 置12DL ,22DL 为合闸位
加入电压作为Ua1,Ub1,Uc1,Un1; 加入电压Ua2,Ub2,Uc2,Un2; 加入单相电流。
以下操作使BZT 动作: 保留#1进线电流;
保留Ua1,Ub1,Uc1,Un1电压 退去Ua2,Ub2,Uc2,Un2电压 退去#2进线电流;BZT 经延时跳22DL 。
确认22DL 跳开后,合32DL ,发出动作信息,同时动作于信号继电器XJ13。
1.1分段备自投Ⅰ方式 1)充电条件
1. 分段备自投投入 2. 12DL 合位 3. 22DL 合位 4. 32DL 分位 5. Ⅰ母有压 6. Ⅱ母有压 7. 无闭锁量 2)放电条件:
① 12DL分位,22DL 分位,32DL 合位②分段备自投退出
③Ⅰ母与Ⅱ母同时无压 ④ 有闭锁量
3)充电时间10S ,液晶有标志显示
4)运作过程:充电完成后,Ⅱ母三相均无压,进
线Ⅱ无流、Ⅰ母有压,无闭锁量,经延时跳22DL , 确认22DL 跳开后合32DL 。
1.2分段备自投Ⅰ方式 1)充电条件 1.分段备自投投入 2.12DL 合位 3.22DL 合位 4.32DL 分位 5.Ⅰ母有压 6.Ⅱ母有压 7.无闭锁量 2)放电条件:
① 12DL分位,22DL 分位,32DL 合位 ②分段备自投退出 ③Ⅰ母与Ⅱ母同时无压 ④ 有闭锁量
3) 充电时间10S ,液晶有标志显示
4) 动作过程:充电完成后,Ⅰ母三相均无压,进线Ⅰ无流、Ⅱ母有压,经延时跳21DL ,确认21DL 跳开后合32DL 。
试验方法
在各自的操作模件上 置32DL 为跳闸位置; 置12DL ,22DL 为合闸位
加入电压作为Ua1,Ub1,Uc1,Un1; 加入电压Ua2,Ub2,Uc2,Un2; 加入单相电流。
以下操作使BZT 动作: 保留#2进线电流;
保留Ua2,Ub2,Uc2,Un2电压 退去Ua1,Ub1,Uc1,Un1电压 退去#1进线电流;BZT 经延时跳21DL 。
确认21DL 跳开后,合32DL ,发出动作信息,同时动作于信号继电器XJ13。
6.3 DSA2362型二圈变压器及低压分段备自投原理 1.1备自投动作原理 变压器Ⅰ备自投方式 动作原理 1) 充电条件
1. 变压器I 备自投投入 2. 11DL 分位 3. 12DL 分位 4. 22DL 合位 5. 32DL 合位
试验方法
在各自的操作模件上 置32DL 为跳闸位置; 置11DL, 12DL为跳闸位置; 置22DL 为合闸位置
接入电压Ua1,Ub1,Uc1; Ua2,Ub2,Uc2,Un2; 同时加入单相电流。
6. Ⅰ母有压 7. Ⅱ母有压 8. 进线Ⅰ有压 9. 无闭锁量 2)放电条件:
① 11DL合位,12DL 合位,22DL 分位,32DL 分位
②变压器I 备自投退出
③进线Ⅰ无压(“线路检有压”投入,检查此条件,反之不检查。)
④ 有闭锁量
3) 充电时间10S ,液晶有标志显示
4) 运作过程:充电完成后,Ⅰ母、Ⅱ母三相均无压,进线Ⅱ无流、进线Ⅰ有压,无闭锁量,经延时跳开21DL 、22DL ,确认21DL,22DL 跳开后,合上11DL 、12DL ,发出动作信息。
1.2变压器Ⅱ备自投方式 1) 充电条件
1.变压器II 备自投投入 2.21DL 分位 3.22DL 分位 4. 12DL 合位 5. 32DL 合位 6. Ⅰ母有压 7. Ⅱ母有压
8. 进线Ⅱ有压(“线路检有压”投入,检查此
条件,反之不检查) 9.无闭锁量
加入进线Ⅰ电压
以下操作使BZT 动作:
保留#1进线电流,进线Ⅰ电压; 退去Ua1,Ub1,Uc1,Un1电压 退去Ua2,Ub2,Uc2,Un2电压 退去#2进线电流;BZT 经延时跳21DL,22DL 。
确认21DL,22DL 跳开后,合11DL 、12DL ,发出动作信息。
在各自的操作模件上 置32DL 为跳闸位置; 置21DL, 22DL为跳闸位置; 置12DL 为合闸位置
接入电压Ua1,Ub1,Uc1; Ua2,Ub2,Uc2,Un2; 同时加入单相电流。 加入进线Ⅱ电压
以下操作使BZT 动作:
2)放电条件:
① 21DL合位,22DL 分位,22DL 分位,32DL 分位
②变压器Ⅱ备自投退出
③进线Ⅱ无压(“线路检有压”投入,检查此条件,反之不检查。)
④ 有闭锁量
3) 充电时间10S ,液晶有标志显示
4) 运作过程:充电完成后,Ⅰ母、Ⅱ母三相均无压,进线Ⅱ无流、进线Ⅰ有压,无闭锁量,经延时跳开11DL 、12DL ,确认11DL,12DL 跳开后,合上21DL 、22DL ,发出动作信息。
2低压侧分段备自投
2.1低压侧分段备自投Ⅰ方式 1) 充电条件
1.分段备自投投入 2.12DL 合位 3.22DL 合位 4.32DL 分位 5.Ⅰ母有压 6.Ⅱ母有压 7.无闭锁量 2)放电条件:
① 12DL分位,22DL 分位,32DL 合位 ②分段备自投退出 ③Ⅰ母与Ⅱ母同时无压 ④ 有闭锁量
3) 充电时间10S ,液晶有标志显示
保留#2进线电流,进线Ⅱ电压; 退去Ua1,Ub1,Uc1,Un1电压 退去Ua2,Ub2,Uc2,Un2电压 退去#1进线电流;BZT 经延时跳11DL12DL 。
确认11DL,12DL 跳开后,合21DL 、22DL ,发出动作信息。
在各自的操作模件上 置32DL 为跳闸位置; 置12DL, 22DL为合闸位置;
接入电压Ua1,Ub1,Uc1; Ua2,Ub2,Uc2,Un2; 同时加入单相电流。
以下操作使BZT 动作: 保留#1进线电流,
保留Ua1,Ub1,Uc1,Un1电压 退去Ua2,Ub2,Uc2,Un2电压 退去#2进线电流;BZT 经延时跳22DL 。
4) 运作过程:充电完成后,Ⅱ母三相均无压,进线Ⅱ无流(线路检无流”投入,检查此条件,反之不检查。) 、Ⅰ母有压,无闭锁量,经延时跳开22DL ,确认22DL 跳开后,合上32DL ,发出动作信息。
2.2低压侧分段备自投Ⅱ方式 1) 充电条件
1.分段备自投投入 2.12DL 合位 3.22DL 合位 4.32DL 分位 5.Ⅰ母有压 6.Ⅱ母有压 7.无闭锁量 2)放电条件:
① 12DL分位,22DL 分位,32DL 合位 ②分段备自投退出 ③Ⅰ母与Ⅱ母同时无压 ④ 有闭锁量
3) 充电时间10S ,液晶有标志显示
4) 运作过程:充电完成后,Ⅰ母三相均无压,进线Ⅰ无流(线路检无流”投入,检查此条件,反之不检查。) 、Ⅱ母有压,无闭锁量,经延时跳开12DL ,确认12DL 跳开后,合上32DL ,发出动作信息。
确认22DL 跳开后,合32DL ,发出动作信息。
在各自的操作模件上 置32DL 为跳闸位置; 置12DL, 22DL为合闸位置;
接入电压Ua1,Ub1,Uc1; Ua2,Ub2,Uc2,Un2; 同时加入单相电流。
以下操作使BZT 动作: 保留#2进线电流,
保留Ua2,Ub2,Uc2,Un2电压 退去Ua1,Ub1,Uc1,Un1电压 退去#1进线电流;BZT 经延时跳12DL 。
确认12DL 跳开后,合32DL ,发出动作信息。
6.4母线绝缘监视(适用于系列中所有装置) 投入“母线绝缘监视”,加入Ⅰ母零序电压,当3U0>57.7/8V,经固定延时4s 发出告警信息。运行灯由绿色变红,液晶显示“Ⅰ母接地”信息。缓慢降低电流达到返回值则保护返回,运行灯变正常绿色闪烁,面板故障指示灯灭,液晶恢复正常滚屏显示。
同样按以上操作,加入Ⅱ母零序电压,液晶显示“Ⅱ母接地”信息,其他同上。 所有信息记录可以在菜单中“信号记录”中“保护事件记录”中可以查阅到。 6.5母线PT 断线告警(适用于系列中所有装置) 投入“母线PT 断线告警”,去掉一相电压(或将电压量退掉),延时9s ,运行灯由绿色变红,液晶显示“Ⅰ母PT 断线告警”(“Ⅱ母PT 断线告警”),所有信息记录可以在菜单中“信号记录”中“保护事件记录”中可以查阅到。
Ⅰ母PT 断线,装置发出告警信息的同时动作于信号继电器XJ1。Ⅱ母PT 断线,装置发出告警信息的同时动作于信号继电器XJ2。
6.6线路PT 断线告警(适用于系列中所有装置) 投入“线路PT 断线告警”,同时加入进线电压,进线电流,去除电压,经延时9s 发出告警信息,运行灯由绿色变红,液晶显示“进线ⅠPT 断线告警”(“进线ⅡPT 断线告警”),所有信息记录可以在菜单中“信号记录”中“保护事件记录”中可以查阅到。 6.7全所无压告警(适用于系列中所有装置) 投入“全所无压告警”,只加入一个母线电压,去除该电压,延时4s 发出告警信息,,运行灯由绿色变红,液晶显示“全所无压告警”,所有信息记录可以在菜单中“信号记录”中“保护事件记录”中可以查阅到。
6.8开关拒动告警(适用于系列中所有装置) 投入“开关拒动告警”,在做备自投实验中,如果打开一个跳合闸压板,则装置将无法跳合开关,发出跳合闸命令的4s 内开关无相应变位,发出告警信息,运行灯由绿色变红,液晶显示“开关拒动告警”,所有信息记录可以在菜单中“信号记录”中“保护事件记录”中可以查阅到。
6.9过负荷联切或闭锁(适用于DSA2364装置)
过负荷联切有两种方式,即动作前切除或动作后切除。动作后联切负荷的开放时间为9s 。 过负荷闭锁分段备自投的判据:正常工作时,电源进线单相电流之和大于1.2倍的变压器额定电流即闭锁分段备自投。
7 开关量输入
除了DSA2364有14路遥信,24路保护转遥信,DSA2361,DSA2362,DSA2363只有24路保护转遥信,其中保护转遥信可通过拨码开关投退设置是否转发遥信变位。
7.1 DSA2361保护转遥信表(COS0、COS1、COS2)
7
7
7
7
8 特殊按键及设置(适用于系列中所有装置)
打开装置前门,可以看到4S1拨码开关,1K1按键,W2电位器及E1跳线,其作用分别介绍如下:
4S1拨码开关:用于设置通讯波特率及保护事件或保护投退控制字是否转为遥信信号,共有四个开关定义如下: 拨码1 :ON 保护事件转遥信
OFF 保护事件不转遥信
拨码2 :ON 保护投退控制字转遥信,可遥控投退保护控制字
OFF 保护投退控制字不转遥信,不可遥控投退保护控制字
拨码3、4混和编码定义如下表:
1K1按 键:用于装置硬件复位; W2电位器:用于调节液晶对比度;
E1跳 线:用于选择是否投入蜂鸣器,跳线跳入时投入,此时当操作装置或有事件发生时,
蜂鸣器启动发出鸣叫声
装置内部跳线说明(适用于系列中所有装置)
装置内部Iob 板共有6个跳线,具体定义如下表所示
9
在装置菜单的信号记录中,可查询到保护动作信息和其他信息,可顺序存放32条保护信息、256条SOE 、32条自检诊断信息、32条电流越限信息、32条单元事件记录,信息存储采用先进先出原则,此处不作详解。
10 通信功能
在装置菜单中整定好装置地址,P2 T 为CAN 网通讯接口端子,P2T-1、P2T-2端子为A 网CANH 、CANL ,P2T-3、P2T-4端子为B 网CANH 、CANL 。将该CANH 、CANL 对应接于DSA208总控单元的对应A 网B 网CANH 、CANL 端子。装置用双CAN 网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换,采用主备工作方式。具体通讯项目调试详见相关调试细则。
备自投保护装置调试细则
1 细则说明
1.1 本细则根据国电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企业标准Q /DZ313—1998、Q /DZ431.1-1998及DSA 保护测控一体化系统技术说明书(V1.00)等相关技术资料编写而成。备自投包括进线备自投、变压器备自投、分段备自投等装置型号。具体包括DSA2361(进线及桥开关自适应备自投),DSA2362(两圈变主变及低压侧分段自适应方式备自投),DSA2363(分段开关备自投),DSA2364(分段开关备自投及分段保护测控)。因此,以下涉及到的调试项目可能是系列内不同型号装置都需要的,有些只是个别型号需要的。对此,在细则栏目中都给予必要标注加以提示。调试人员可视所调装置型号的不同,结合技术说明书、具体工程图纸和技术协议做有选择地阅读。
1.2 装置调试前,应按DSA 电配机配组成表DSA ·000·ZC 及工程设计图纸、软件设计单核对插入装置内模件、软件的版本号,装置上液晶屏、键盘、信号灯及压板等附件应完好无损。
1.3 装置调试时,必须填写调试记录。各种交流参数、电源、交流量/相位、精度调节系数等需填具体数值,其余项目按记录表的提示填写“√”或“×”,对本工程中没有的项目划\”,增加的特殊项目应补填在调试记录下方的空白处(字迹需工整、清楚) 。
1.5 建议使用的仪器。 a)RT—1型继电保护测试仪
b)GPS—1型微机工频电源及频率时间测试仪 c)DK—33型高精度电量变送仪 d)数字(或指针式) 万用表。 e)500V兆欧表 f)直流耐压试验仪
2 绝缘、耐压试验
2.1 绝缘
采用500V 兆欧表,拔出除交流输入模件外的所有含静态器件的模件,解除端子的接地线,将端输出分别跨接在装置端子各带电金属部份与非带电部份(含装置外壳) 之间,施加足额电压,测量其阻值应满足>10M Ω条件。
2.2 耐压
采用输出电压(直流) ≥2800V 的耐压试验仪,拔出除交流输入模件外的所有含静态器件的模件,解除端子接地线,将两端输出分别跨接在装置端子各带电金属部份与非带电部份(含装置外壳) 之间,设定电压连续输出时间为60s ;漏电流≤5mA ,用突变方式将输出电压由0V 升到2800V ,试验结果应满足设定的条件且试验回路应无击穿、闪络及元器件损坏现象。 3 装置加电及菜单使用 3.1装置加电
按照背板端子接线按照以下方式引入电源:
P2PWR 为保护直流电源端子,其中端子P2PWR-1接正电源,端子P2PWR-3接负电源,端子P2PWR-2接地。送上电源后,打开装置工作电源开关,此时,面板上运行灯显绿色闪烁发亮,液晶屏滚屏显示菜单。 3.2 菜单使用
菜单采用树形结构,层次较深广,但利用功能键极易掌握操作、修改、整定查询方法,具体请参阅装置技术说明书。 3.3 运行工况显示
装置液晶最后一行显示6个标志,依次介绍如下:
表示通讯正常,该标志在最左边时表示A 网通信,在最右边时表示B 网通信,消失时说明通讯退出。
E 表示装置有事件需要上送,事件包括保护事件、SOE 、COS 和自检事件。 A 表示装置正在等待上位机的应答。 L 表示装置有录波装置事件需要上送。 I 表示保护已投入。
X 修改定值或参数但未确认时,该标志出现。按确认键后,该标志消失。 4 装置电源和操作回路检查
4.1 进入主菜单,选择电源一栏,参数应为5V ±0.05V ,+12V±1.0V ,-12V ±1.0V 。 4.2 P2X-1至P2X-2为装置故障,关闭装置工作电源装置故障接点由断开变为闭合,重新开启电源后接点再次断开。
4.3按照设计图纸正确接好模拟断路器,手动跳合闸,装置应能正确分合并且相应的位置灯正确显示。在相关记录中可以查阅相关记录。
5 交流量检查
用RT-1型继电保护测试仪,按工程设计图纸在端子上加入各种交流量。相电流、相电压、零序电压按5A /60V 加入并调整精度系数。
6 保护定值校验
按要求整定好定值,操作箱中1#、2#设置就地、试验位置,断路器在合闸位置,跳、合闸压板合上,每次试验跳合闸均立即动作,做单项试验,将余保护通过菜单退出以确认。 因为备自投比较复杂,将原理和调试一起列出: 6.1 DSA2361型进线和桥备自投原理
备自投动作原理 1. 进线BZT 方式
1.1进线1备用电源自投 充电条件: ①11DL 分闸 ② 21DL、31DL 合闸 ③ Ⅰ、Ⅱ母线三相均有电压 ④ 进线I 有压
放电条件;
① 11DL、21DL 、31DL 任一或多个开关变位
试验方法
在各自的操作模件上 置11DL 为跳闸位置 置21DL ,31DL 为合闸位置; 加入电压Ua1,Ub1,Uc1,Un1; 加入电压Ua2,Ub2,Uc2,Un2; 加入单相电流。 以下操作使BZT 动作: 保留#1进线电流;
保留Ua1,Ub1,Uc1,Un1电压 退出Ua2,Ub2,Uc2,Un2电压;
图3-1
② 进线I 备自投退出 ③ 进线1不满足有压条件 ④ 有闭锁量
动作过程:充电完成后,Ⅱ母三相均无压,进线
退去#2进线电流;BZT ; 经延时跳21DL 。
确认21DL 跳开后,合DL11。
2无流、进线1有压,经延时跳21DL , 确认21DL 跳开后合11DL 。
1.2进线2备用电源自投 充电条件:
① 21DL分闸 ② 11DL,31DL 合闸 ③ Ⅰ、Ⅱ母线三相均有电压 ④ 进线2单相有电压
充电时间10S ,液晶有标志显示 放电条件:
在各自的操作模件上 置21DL 为跳闸位置; 置11DL ,31DL 为合闸位置 加入电压Ua1,Ub1,Uc1,Un1; Ua2,Ub2,Uc2,Un2; 加入单相电流。
① 11DL,21DL ,31DL 任一或多个开关变位 ② 任一个开关拒动 ③ 进线2不满足有压条件 ④ 有闭锁量
动作过程:充电完成后,1母三相均无压,进线1无流、进线2有压,经延时跳11DL ,确认11DL 跳开后合21DL 。
2. 桥备自投方式 2.1桥备自投Ⅰ方式 动作原理 1) 充电条件
① 31DL分闸 ② 11DL,21DL 合闸
以下操作使BZT 动作: 保留#2进线电流; 保留Ua2,b2,c2,n2电压 退去#1进线电流;BZT 经延时跳11DL 。
确认11DL 跳开后,合DL21。
试验方法: 在各自的操作模件上 置31DL 为跳闸位置;
③ Ⅰ母、Ⅱ母三相均有电压 ④ 桥备自投投入 放电条件:
置21DL ,22DL 为合闸位 加入电压
作为Ua1,Ub1,Uc1,Un1;
① 11DL,21DL ,31DL 任一或多个开关变位 Ua2,Ub2,Uc2,Un2; ②桥备自投退出 ③Ⅰ母与Ⅱ母同时无压 ④ 有闭锁量
2) 充电时间10S ,液晶有标志显示
3)运作过程:充电完成后,Ⅱ母三相均无压,进线Ⅱ无流、Ⅰ母有压,经延时跳21DL ,确认21DL 跳开后合31DL 。
2.2桥备自投Ⅱ方式 充电条件;
① 31DL分闸 ② 11DL,21DL 合闸 ③ Ⅰ母、Ⅱ母三相均有电压 ④ 桥备自投投入 放电条件:
加入单相电流。
以下操作使BZT 动作: 保留#2进线电流;
保留Ua2,Ub2,Uc2,Un2电压 退去Ua1,b1,c1,n1电压 退去#1进线电流;BZT 经延时跳21DL 。
确认21DL 跳开后,合31DL 。
在各自的操作模件上 置31DL 为跳闸位置: 置21DL ,22DL 为合闸位置 加入电压Ua1,Ub1,Uc1,Un1:
① 11DL,21DL ,31DL 任一或多个开关变位 Ua2,Ub2,Uc2,Un2: ②桥备自投退出 ③Ⅰ母与Ⅱ母同时无压 ④ 有闭锁量
充电时间10S ,液晶有标志显示
动作过程:充电完成后,Ⅰ三相均无压,进线Ⅰ无流、Ⅱ母有压,经延时跳22DL ,确认22DL 跳开后合31DL 。
加入单相电流。 以下操作使BZT 动作: 保留#1进线电流; 保留Ua1,b1,c1,n1电压 退去Ua2,b2,c2,n2电压 退去#2进线电注;BZT 经延时跳21DL 。
确认22DL 跳开后,合31DL 。
6.2 DSA2363、DSA2364型分段备自投原理及调试
分段备自投动作原理
试验方法
在各自的操作模件上 置32DL 为跳闸位置; 置12DL ,22DL 为合闸位
加入电压作为Ua1,Ub1,Uc1,Un1; 加入电压Ua2,Ub2,Uc2,Un2; 加入单相电流。
以下操作使BZT 动作: 保留#1进线电流;
保留Ua1,Ub1,Uc1,Un1电压 退去Ua2,Ub2,Uc2,Un2电压 退去#2进线电流;BZT 经延时跳22DL 。
确认22DL 跳开后,合32DL ,发出动作信息,同时动作于信号继电器XJ13。
1.1分段备自投Ⅰ方式 1)充电条件
1. 分段备自投投入 2. 12DL 合位 3. 22DL 合位 4. 32DL 分位 5. Ⅰ母有压 6. Ⅱ母有压 7. 无闭锁量 2)放电条件:
① 12DL分位,22DL 分位,32DL 合位②分段备自投退出
③Ⅰ母与Ⅱ母同时无压 ④ 有闭锁量
3)充电时间10S ,液晶有标志显示
4)运作过程:充电完成后,Ⅱ母三相均无压,进
线Ⅱ无流、Ⅰ母有压,无闭锁量,经延时跳22DL , 确认22DL 跳开后合32DL 。
1.2分段备自投Ⅰ方式 1)充电条件 1.分段备自投投入 2.12DL 合位 3.22DL 合位 4.32DL 分位 5.Ⅰ母有压 6.Ⅱ母有压 7.无闭锁量 2)放电条件:
① 12DL分位,22DL 分位,32DL 合位 ②分段备自投退出 ③Ⅰ母与Ⅱ母同时无压 ④ 有闭锁量
3) 充电时间10S ,液晶有标志显示
4) 动作过程:充电完成后,Ⅰ母三相均无压,进线Ⅰ无流、Ⅱ母有压,经延时跳21DL ,确认21DL 跳开后合32DL 。
试验方法
在各自的操作模件上 置32DL 为跳闸位置; 置12DL ,22DL 为合闸位
加入电压作为Ua1,Ub1,Uc1,Un1; 加入电压Ua2,Ub2,Uc2,Un2; 加入单相电流。
以下操作使BZT 动作: 保留#2进线电流;
保留Ua2,Ub2,Uc2,Un2电压 退去Ua1,Ub1,Uc1,Un1电压 退去#1进线电流;BZT 经延时跳21DL 。
确认21DL 跳开后,合32DL ,发出动作信息,同时动作于信号继电器XJ13。
6.3 DSA2362型二圈变压器及低压分段备自投原理 1.1备自投动作原理 变压器Ⅰ备自投方式 动作原理 1) 充电条件
1. 变压器I 备自投投入 2. 11DL 分位 3. 12DL 分位 4. 22DL 合位 5. 32DL 合位
试验方法
在各自的操作模件上 置32DL 为跳闸位置; 置11DL, 12DL为跳闸位置; 置22DL 为合闸位置
接入电压Ua1,Ub1,Uc1; Ua2,Ub2,Uc2,Un2; 同时加入单相电流。
6. Ⅰ母有压 7. Ⅱ母有压 8. 进线Ⅰ有压 9. 无闭锁量 2)放电条件:
① 11DL合位,12DL 合位,22DL 分位,32DL 分位
②变压器I 备自投退出
③进线Ⅰ无压(“线路检有压”投入,检查此条件,反之不检查。)
④ 有闭锁量
3) 充电时间10S ,液晶有标志显示
4) 运作过程:充电完成后,Ⅰ母、Ⅱ母三相均无压,进线Ⅱ无流、进线Ⅰ有压,无闭锁量,经延时跳开21DL 、22DL ,确认21DL,22DL 跳开后,合上11DL 、12DL ,发出动作信息。
1.2变压器Ⅱ备自投方式 1) 充电条件
1.变压器II 备自投投入 2.21DL 分位 3.22DL 分位 4. 12DL 合位 5. 32DL 合位 6. Ⅰ母有压 7. Ⅱ母有压
8. 进线Ⅱ有压(“线路检有压”投入,检查此
条件,反之不检查) 9.无闭锁量
加入进线Ⅰ电压
以下操作使BZT 动作:
保留#1进线电流,进线Ⅰ电压; 退去Ua1,Ub1,Uc1,Un1电压 退去Ua2,Ub2,Uc2,Un2电压 退去#2进线电流;BZT 经延时跳21DL,22DL 。
确认21DL,22DL 跳开后,合11DL 、12DL ,发出动作信息。
在各自的操作模件上 置32DL 为跳闸位置; 置21DL, 22DL为跳闸位置; 置12DL 为合闸位置
接入电压Ua1,Ub1,Uc1; Ua2,Ub2,Uc2,Un2; 同时加入单相电流。 加入进线Ⅱ电压
以下操作使BZT 动作:
2)放电条件:
① 21DL合位,22DL 分位,22DL 分位,32DL 分位
②变压器Ⅱ备自投退出
③进线Ⅱ无压(“线路检有压”投入,检查此条件,反之不检查。)
④ 有闭锁量
3) 充电时间10S ,液晶有标志显示
4) 运作过程:充电完成后,Ⅰ母、Ⅱ母三相均无压,进线Ⅱ无流、进线Ⅰ有压,无闭锁量,经延时跳开11DL 、12DL ,确认11DL,12DL 跳开后,合上21DL 、22DL ,发出动作信息。
2低压侧分段备自投
2.1低压侧分段备自投Ⅰ方式 1) 充电条件
1.分段备自投投入 2.12DL 合位 3.22DL 合位 4.32DL 分位 5.Ⅰ母有压 6.Ⅱ母有压 7.无闭锁量 2)放电条件:
① 12DL分位,22DL 分位,32DL 合位 ②分段备自投退出 ③Ⅰ母与Ⅱ母同时无压 ④ 有闭锁量
3) 充电时间10S ,液晶有标志显示
保留#2进线电流,进线Ⅱ电压; 退去Ua1,Ub1,Uc1,Un1电压 退去Ua2,Ub2,Uc2,Un2电压 退去#1进线电流;BZT 经延时跳11DL12DL 。
确认11DL,12DL 跳开后,合21DL 、22DL ,发出动作信息。
在各自的操作模件上 置32DL 为跳闸位置; 置12DL, 22DL为合闸位置;
接入电压Ua1,Ub1,Uc1; Ua2,Ub2,Uc2,Un2; 同时加入单相电流。
以下操作使BZT 动作: 保留#1进线电流,
保留Ua1,Ub1,Uc1,Un1电压 退去Ua2,Ub2,Uc2,Un2电压 退去#2进线电流;BZT 经延时跳22DL 。
4) 运作过程:充电完成后,Ⅱ母三相均无压,进线Ⅱ无流(线路检无流”投入,检查此条件,反之不检查。) 、Ⅰ母有压,无闭锁量,经延时跳开22DL ,确认22DL 跳开后,合上32DL ,发出动作信息。
2.2低压侧分段备自投Ⅱ方式 1) 充电条件
1.分段备自投投入 2.12DL 合位 3.22DL 合位 4.32DL 分位 5.Ⅰ母有压 6.Ⅱ母有压 7.无闭锁量 2)放电条件:
① 12DL分位,22DL 分位,32DL 合位 ②分段备自投退出 ③Ⅰ母与Ⅱ母同时无压 ④ 有闭锁量
3) 充电时间10S ,液晶有标志显示
4) 运作过程:充电完成后,Ⅰ母三相均无压,进线Ⅰ无流(线路检无流”投入,检查此条件,反之不检查。) 、Ⅱ母有压,无闭锁量,经延时跳开12DL ,确认12DL 跳开后,合上32DL ,发出动作信息。
确认22DL 跳开后,合32DL ,发出动作信息。
在各自的操作模件上 置32DL 为跳闸位置; 置12DL, 22DL为合闸位置;
接入电压Ua1,Ub1,Uc1; Ua2,Ub2,Uc2,Un2; 同时加入单相电流。
以下操作使BZT 动作: 保留#2进线电流,
保留Ua2,Ub2,Uc2,Un2电压 退去Ua1,Ub1,Uc1,Un1电压 退去#1进线电流;BZT 经延时跳12DL 。
确认12DL 跳开后,合32DL ,发出动作信息。
6.4母线绝缘监视(适用于系列中所有装置) 投入“母线绝缘监视”,加入Ⅰ母零序电压,当3U0>57.7/8V,经固定延时4s 发出告警信息。运行灯由绿色变红,液晶显示“Ⅰ母接地”信息。缓慢降低电流达到返回值则保护返回,运行灯变正常绿色闪烁,面板故障指示灯灭,液晶恢复正常滚屏显示。
同样按以上操作,加入Ⅱ母零序电压,液晶显示“Ⅱ母接地”信息,其他同上。 所有信息记录可以在菜单中“信号记录”中“保护事件记录”中可以查阅到。 6.5母线PT 断线告警(适用于系列中所有装置) 投入“母线PT 断线告警”,去掉一相电压(或将电压量退掉),延时9s ,运行灯由绿色变红,液晶显示“Ⅰ母PT 断线告警”(“Ⅱ母PT 断线告警”),所有信息记录可以在菜单中“信号记录”中“保护事件记录”中可以查阅到。
Ⅰ母PT 断线,装置发出告警信息的同时动作于信号继电器XJ1。Ⅱ母PT 断线,装置发出告警信息的同时动作于信号继电器XJ2。
6.6线路PT 断线告警(适用于系列中所有装置) 投入“线路PT 断线告警”,同时加入进线电压,进线电流,去除电压,经延时9s 发出告警信息,运行灯由绿色变红,液晶显示“进线ⅠPT 断线告警”(“进线ⅡPT 断线告警”),所有信息记录可以在菜单中“信号记录”中“保护事件记录”中可以查阅到。 6.7全所无压告警(适用于系列中所有装置) 投入“全所无压告警”,只加入一个母线电压,去除该电压,延时4s 发出告警信息,,运行灯由绿色变红,液晶显示“全所无压告警”,所有信息记录可以在菜单中“信号记录”中“保护事件记录”中可以查阅到。
6.8开关拒动告警(适用于系列中所有装置) 投入“开关拒动告警”,在做备自投实验中,如果打开一个跳合闸压板,则装置将无法跳合开关,发出跳合闸命令的4s 内开关无相应变位,发出告警信息,运行灯由绿色变红,液晶显示“开关拒动告警”,所有信息记录可以在菜单中“信号记录”中“保护事件记录”中可以查阅到。
6.9过负荷联切或闭锁(适用于DSA2364装置)
过负荷联切有两种方式,即动作前切除或动作后切除。动作后联切负荷的开放时间为9s 。 过负荷闭锁分段备自投的判据:正常工作时,电源进线单相电流之和大于1.2倍的变压器额定电流即闭锁分段备自投。
7 开关量输入
除了DSA2364有14路遥信,24路保护转遥信,DSA2361,DSA2362,DSA2363只有24路保护转遥信,其中保护转遥信可通过拨码开关投退设置是否转发遥信变位。
7.1 DSA2361保护转遥信表(COS0、COS1、COS2)
7
7
7
7
8 特殊按键及设置(适用于系列中所有装置)
打开装置前门,可以看到4S1拨码开关,1K1按键,W2电位器及E1跳线,其作用分别介绍如下:
4S1拨码开关:用于设置通讯波特率及保护事件或保护投退控制字是否转为遥信信号,共有四个开关定义如下: 拨码1 :ON 保护事件转遥信
OFF 保护事件不转遥信
拨码2 :ON 保护投退控制字转遥信,可遥控投退保护控制字
OFF 保护投退控制字不转遥信,不可遥控投退保护控制字
拨码3、4混和编码定义如下表:
1K1按 键:用于装置硬件复位; W2电位器:用于调节液晶对比度;
E1跳 线:用于选择是否投入蜂鸣器,跳线跳入时投入,此时当操作装置或有事件发生时,
蜂鸣器启动发出鸣叫声
装置内部跳线说明(适用于系列中所有装置)
装置内部Iob 板共有6个跳线,具体定义如下表所示
9
在装置菜单的信号记录中,可查询到保护动作信息和其他信息,可顺序存放32条保护信息、256条SOE 、32条自检诊断信息、32条电流越限信息、32条单元事件记录,信息存储采用先进先出原则,此处不作详解。
10 通信功能
在装置菜单中整定好装置地址,P2 T 为CAN 网通讯接口端子,P2T-1、P2T-2端子为A 网CANH 、CANL ,P2T-3、P2T-4端子为B 网CANH 、CANL 。将该CANH 、CANL 对应接于DSA208总控单元的对应A 网B 网CANH 、CANL 端子。装置用双CAN 网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换,采用主备工作方式。具体通讯项目调试详见相关调试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