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根据以上资料请思考与讨论下列问题
该公司财务负责人要求财务会计小王运用贴现和非贴现评价的五种方法投资回收期、年均投资报酬率、净现值、现值指数、内部报酬率,分别对A、B、C这三个方案进行最优选择。小王计算后,
发现运用评价指标进行决策时产生有矛盾,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决策,请你帮他解决问题并完成财务主管的任务。
必要提示
1.三个方案投资回收期的计算过程如下:
因此A方案投资回收期=1+(8200÷13240)=1.62(年)
因此B方案投资回收期=2+(1800÷6000)=2.30年
C方案各年净现金流量相等,所以可直接用原始投资和年现金净流量相比即可得出
C方案投资回收期=12000÷4600=2.61年
结论:A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最短,故应选A方案为最优方案。 2.三个方案年均投资报酬率的计算过程如下: A方案的投资报酬率=
100%=12.6%
20000
1800300030003
B方案投资报酬率=100%15.6%
9000
600
C方案投资报酬率=100%5%
12000
1800
3240
2
结论:B方案投资报酬率最高,应选B方案为最优方案。 3.三个方案净现值的计算过程如下
净现值(A)=(11800×0.9091+13240×0.8264)-20000 =21669-20000 =1669(元)
净现值(B)=(1200×0.9091+6000×0.8264+6000×0.7513)-9000 =10557-9000 =1557(元) 净现值(C)=4600×2.487-12000 =11440-12000 =-560(元)
结论:A方案净现值最大,应选A方案为最优方案。 4.三个方案现值指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现值指数(A)=21669÷20000=1.08 现值指数(B)=10557÷9000=1.17 现值指数(C)=11440÷12000=0.95
结论:B方案现值指数最大,应选B方案为最优方案。 5.三个方案内含报酬率的计算过程如下:
A和B方案的各年净现金流量不相等,因此需要采用逐步测试。A方案的净现值为正数,说明它的投资报酬率大于10%,因此,应提高折现率进一步测试。其测试过程如下表:
B方案用18%作为折现率测试,净现值为负22元,接近于零,可认为其内含报酬率为18%,测试过程见下表:
由以上测试可知:
内含报酬率(A)=16
16.04%
内含报酬率(B)=1617.88%
C方案各期现金流入量相等,符合年金形式,内含报酬率可直接利用年金现值表来确定,不需要进行逐步测试。
设现金流入的现值与原始投资相等: 原始投资=每年现金流入量×年金现值系数 12 000=4600(P/A,I,3) (P/A,I,3)=2.609
查阅“年金现值系数表”,寻找n=3时系数2.609所指的利率。查表结果,与2.609接近的寻找系数2.624和2.577分别指向7%和8%。用内插法确定C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为7.32%。
内含报酬率(C)=7%+1%
2.6242.609
2.6242.577
=7%+0.32% =7.32%
针对本案例,可给出解决小王认为的矛盾的方法如下:
当评价结论出现矛盾时,以主要指标为准。当主要指标也出现矛盾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净现值主要用于原始投资相等的方案的选择。而现值指数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进行独立投资机会获利能力的比较。A方案的净现值是1 669元,B方案的净现值是1 557元。如果这两个方案之间是互斥的,当然A方案较好。如果两者是独立的,哪一个应优先给予考虑,可以根据现值指数来选择。B方案现值指数为1.17,大于A方案的1.08,所以B 优于A。现值指数可以看成是1元原始投资可望获得的现值净收益,因此,可以作为评价方案的一个指标。它是一个相对数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率;而净现值指标是绝对数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益。
总之,按照财务主管的指令,本案例的最佳方案应该选择B方案。
【案例分析】
根据以上资料请思考与讨论下列问题
该公司财务负责人要求财务会计小王运用贴现和非贴现评价的五种方法投资回收期、年均投资报酬率、净现值、现值指数、内部报酬率,分别对A、B、C这三个方案进行最优选择。小王计算后,
发现运用评价指标进行决策时产生有矛盾,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决策,请你帮他解决问题并完成财务主管的任务。
必要提示
1.三个方案投资回收期的计算过程如下:
因此A方案投资回收期=1+(8200÷13240)=1.62(年)
因此B方案投资回收期=2+(1800÷6000)=2.30年
C方案各年净现金流量相等,所以可直接用原始投资和年现金净流量相比即可得出
C方案投资回收期=12000÷4600=2.61年
结论:A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最短,故应选A方案为最优方案。 2.三个方案年均投资报酬率的计算过程如下: A方案的投资报酬率=
100%=12.6%
20000
1800300030003
B方案投资报酬率=100%15.6%
9000
600
C方案投资报酬率=100%5%
12000
1800
3240
2
结论:B方案投资报酬率最高,应选B方案为最优方案。 3.三个方案净现值的计算过程如下
净现值(A)=(11800×0.9091+13240×0.8264)-20000 =21669-20000 =1669(元)
净现值(B)=(1200×0.9091+6000×0.8264+6000×0.7513)-9000 =10557-9000 =1557(元) 净现值(C)=4600×2.487-12000 =11440-12000 =-560(元)
结论:A方案净现值最大,应选A方案为最优方案。 4.三个方案现值指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现值指数(A)=21669÷20000=1.08 现值指数(B)=10557÷9000=1.17 现值指数(C)=11440÷12000=0.95
结论:B方案现值指数最大,应选B方案为最优方案。 5.三个方案内含报酬率的计算过程如下:
A和B方案的各年净现金流量不相等,因此需要采用逐步测试。A方案的净现值为正数,说明它的投资报酬率大于10%,因此,应提高折现率进一步测试。其测试过程如下表:
B方案用18%作为折现率测试,净现值为负22元,接近于零,可认为其内含报酬率为18%,测试过程见下表:
由以上测试可知:
内含报酬率(A)=16
16.04%
内含报酬率(B)=1617.88%
C方案各期现金流入量相等,符合年金形式,内含报酬率可直接利用年金现值表来确定,不需要进行逐步测试。
设现金流入的现值与原始投资相等: 原始投资=每年现金流入量×年金现值系数 12 000=4600(P/A,I,3) (P/A,I,3)=2.609
查阅“年金现值系数表”,寻找n=3时系数2.609所指的利率。查表结果,与2.609接近的寻找系数2.624和2.577分别指向7%和8%。用内插法确定C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为7.32%。
内含报酬率(C)=7%+1%
2.6242.609
2.6242.577
=7%+0.32% =7.32%
针对本案例,可给出解决小王认为的矛盾的方法如下:
当评价结论出现矛盾时,以主要指标为准。当主要指标也出现矛盾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净现值主要用于原始投资相等的方案的选择。而现值指数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进行独立投资机会获利能力的比较。A方案的净现值是1 669元,B方案的净现值是1 557元。如果这两个方案之间是互斥的,当然A方案较好。如果两者是独立的,哪一个应优先给予考虑,可以根据现值指数来选择。B方案现值指数为1.17,大于A方案的1.08,所以B 优于A。现值指数可以看成是1元原始投资可望获得的现值净收益,因此,可以作为评价方案的一个指标。它是一个相对数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率;而净现值指标是绝对数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益。
总之,按照财务主管的指令,本案例的最佳方案应该选择B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