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居士传归纳

《六一居士传》归纳

一、重点实词

1.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改变 .

2.子欲逃名者乎 ……的人 .

3.而屡易其号 改变 .

4.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讥讽 .

5.吾固知名之不可逃 本来 .

6.聊以志吾之乐尔 聊:姑且 志:记 ..

7.吾之乐可胜道哉 尽 .

8.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方:当 其:自己 ..

9.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 忧虑 .

10.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身体 .

11.尚何暇于五物哉 空闲 .

12.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 请求 .

13.偿其夙愿焉 庶几:大概 夙:素来的 .

14.此吾之志也 ……的原因

15.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置:放下 区区:区区小事 较:比较 ..

16..叹曰 不久之后

17.夫士少而仕 少:年轻 仕:做官 ..

18.而讫无称焉 最终 .

19.乃以难疆之贪过分之荣禄 身体

20.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是:这 其:自己 素:一向 ...

21.吾负三宜去 具备 .

二、通假字

1.是为五一尔 尔通耳,罢了

2.太山在前而不见 太通泰

3.累于此者既佚矣 佚通逸,安逸

4.乃以难疆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疆通强

三、古今异义

1.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退休,古:辞退官职

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走,古:跑

3. 过分,古:过多

4.为其得意于五物也 得意:浸沉┉之中

四、词类活用

1.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 副作动,尽情享受 .

2.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 使……劳累 .

3.使吾形不病而已悴 名作动,生病 .

4.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 使……劳累 .

5.累于彼者已劳矣 形作动,拖累 .

五、特殊句式

1.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被动句

2.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状后

3.六一,何谓也? 宾语前置

4.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 定语后置

5.老于此五物之间 状后

6.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状后,判断句

7.聊以(之)志吾之乐尔 省略句

8.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状后

9.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状后

10.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定语后置

11.使(吾)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 省略句

12.累于彼者已劳矣 被动句

13.吾其何择哉? 宾语前置

14.吾尝用于时矣 被动句

15.复何道哉! 宾语前置

六、句子翻译

1.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2.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3.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多了。

4.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

5.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6.

《六一居士传》归纳

一、重点实词

1.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改变 .

2.子欲逃名者乎 ……的人 .

3.而屡易其号 改变 .

4.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讥讽 .

5.吾固知名之不可逃 本来 .

6.聊以志吾之乐尔 聊:姑且 志:记 ..

7.吾之乐可胜道哉 尽 .

8.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方:当 其:自己 ..

9.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 忧虑 .

10.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身体 .

11.尚何暇于五物哉 空闲 .

12.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 请求 .

13.偿其夙愿焉 庶几:大概 夙:素来的 .

14.此吾之志也 ……的原因

15.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置:放下 区区:区区小事 较:比较 ..

16..叹曰 不久之后

17.夫士少而仕 少:年轻 仕:做官 ..

18.而讫无称焉 最终 .

19.乃以难疆之贪过分之荣禄 身体

20.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是:这 其:自己 素:一向 ...

21.吾负三宜去 具备 .

二、通假字

1.是为五一尔 尔通耳,罢了

2.太山在前而不见 太通泰

3.累于此者既佚矣 佚通逸,安逸

4.乃以难疆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疆通强

三、古今异义

1.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退休,古:辞退官职

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走,古:跑

3. 过分,古:过多

4.为其得意于五物也 得意:浸沉┉之中

四、词类活用

1.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 副作动,尽情享受 .

2.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 使……劳累 .

3.使吾形不病而已悴 名作动,生病 .

4.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 使……劳累 .

5.累于彼者已劳矣 形作动,拖累 .

五、特殊句式

1.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被动句

2.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状后

3.六一,何谓也? 宾语前置

4.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 定语后置

5.老于此五物之间 状后

6.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状后,判断句

7.聊以(之)志吾之乐尔 省略句

8.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状后

9.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状后

10.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定语后置

11.使(吾)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 省略句

12.累于彼者已劳矣 被动句

13.吾其何择哉? 宾语前置

14.吾尝用于时矣 被动句

15.复何道哉! 宾语前置

六、句子翻译

1.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2.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3.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多了。

4.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

5.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6.


相关文章

  • 六一居士传归纳(复习专用)
  • 重点字词: 初谪滁山:庆历六年(1046),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时年四十岁.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熙宁元年(1068),欧阳修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市)修建房屋,准备退休于此. 三代:指夏商周. 金石遗文:指欧阳修所收集的钟鼎和石刻文字的拓本. ...查看


  • 狼字词归纳
  • 1.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 .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 3. ,各领风骚数百年. 4. ,青山独归远. 5.正是江南好风景, . 6.春潮带雨晚来急, . 7.马 ...查看


  •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 2011中考语文 初中文学常识归纳 七上: 1.<在山的那边> 原载于<长江文艺>王家新,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教授.著有<纪念><流动悬崖>. 2.<走一步再走一步> 原名< ...查看


  • 古代文学常识
  • 古代文学常识 人物称谓 不同年龄人的称谓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2至3岁称孩提.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岁称韶年.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女孩15 ...查看


  • 居士集阅读答案 1
  •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 ...查看


  •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着名短篇小说& ...查看


  • 佛教领袖赵朴初会长
  • 佛教领袖赵朴初会长赵朴初,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庆,1911年随父母迁回老家太湖县寺前河居住. 早年求学于苏州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 四明银行行长. 1928年后,任上海江浙佛教联合会秘书,上海佛教协会秘书,"佛教净业社&q ...查看


  • 初探李白的生平
  • 有关李白的生平问题,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可是直到现在却依然是个未揭开的秘.在这里,我忙乎了几年,整理了一些文献,似乎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初步探究李白,探究他的出生地.家世.入长安的时间.到长安的次数.会友.生卒年.行踪,以 ...查看


  • 李清照词二首:鹧鸪天.永遇乐
  •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词人李清照及其作品 2. 结合时代背景,准确把握诗歌主旨,了解李词的身世之感和故国之思 3. 把握李词白描手法的运用 二.教学重点 1. 准确把握诗歌主旨,了解李词的身世之感和故国之思 2. 白描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