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恩哲学思想探究
一:核心: 关于范式理论
关于科学是怎样发展的,传统的观点具体各有不同,但都认为科学是在观察实验的检验中前进的,科学的发展仅仅是理论同经验一致的问题。库恩并不这样认为,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范式概念。这个概念成了他科学观的中心概念,体现他关于科学活动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在他看来,范式同单纯的理论和理论系统不同,它包含了科学实践中一切影响科学家的话动和发展的认识的、技术的因素。概而言之,范式包含有这样三个方面:⑴科学的理论体系;⑵运用这一理论体系的心理认识因素;⑶指导和联系理论体系和心理认识的自然观。库恩强调,正是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范式” 作为科学活动的实体,成为在“一定时期内进一步开展活动的基础”。范式论揭示了科学不仅仅是纯粹理性和纯粹逻辑范围内的事情,科学的演变和发展是与科学以外的社会和历史因素紧密联系着的。他强调科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这是范式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不过库恩看不到社会的经济因素(社会物质生产)对科学活动及其发展的决定作用,把这种决定性作用归结为社会的心理因素,并未摆脱唯心主义的立场。
范式理论深刻的揭示了许多科学以及科学特性,科学活动及其发展上,是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整体性活动,而且揭示了这种整体性活动表现为集体性。科学活动不是单一抽象的,而是个人与集体的统一。他指出,作为范式主要在于某一“科学共同体” 的拥护,它“代表
这一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手段等的总体。在科学研究上,他认为范式作为范例,主要是提供了具体的解题方式,其作用具有二重性,因而在科学研究上,他不仅强调传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也强调收敛性思维。并认为:范式的历史作用正在于这种“收敛性”,使科学界“集中注意狭小范围中比较深奥的问题,„„使科学家仔细而深入地研究自然界的某一部分”,从而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就。
同时,库恩借范式的历史演化说明了科学发展的动态的历史结构。按照他的观点,理论体系只是科学研究的成果,仅凭理论体系不能说明科学发展的本质方面;范式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 或“成熟标志”,只有根据范式实体的变化,才能使我们更加清晰地把握科学发展的脉络。据此,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以范式存在方式为转移的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相交替的发展模式。这种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可作这样的概括: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一—新的常规科学时期。但库恩所总结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揭示了科学从一个阶段推移到另一个阶段,必然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过程,必然导致革命。用历史的观点对科学发展形态作探索,这是可贵的。但由于他把范式的更替理解为心理上信念的更替,而不是认识的深化,这就把科学发展的客观模式歪曲成为科学家们的主观心理的演变模式。 在《再论范式》一文中 , 他将范式改称为专业母体 , 目的是对范式概念的模糊性作一定的克服 。专业母体又可译成学科基质 ,
是指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共同掌握的 、有待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 它主要包括概括 ( 公式) 、模型 ( 一种形而上学的假设) 和范例 ( 最具体的题解) , 其中范例是最基本的要素 , 它使原先范式概念的模糊性得到改善 。
总之,库恩的范式概念表现了科学是整体性活动、是有目的的理性活动、是动态的理性结构,但其中又混杂着主观唯心主义的消极因素。要全面、系统地把握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不可不注意研究范式概念。
二、科学观:科学知识的整体性发展和科学语言的转变
1987 年库恩在《科学革命是什么? 》论文中着重阐述了科学革命变化的整体性特征。而科学革命的变化则是前后两种甚至对其观点作大量修正。 库恩认为,在科学革命的前后, 新理论与旧理论之间是没有任何联系的, 即使他们使用相同的概念术语, 其相互关系和意义也都发生了变化。“因为新范式由旧范式产生出来, 所以它们通常都收编了许多传统范式以前使用过的语汇和仪器, 既有概念上的也有操作上的。但是新范式很少从传统的方式去应用这些借过来的要素。在新的范式中, 老的语汇、概念和实验彼此之间有一种新的关系。其不可避免的结果, 是两个互相竞争的学派之间存有误解„„。
库恩的科学观与其不可通约性论点是密切相关的, 科学革命是不可通约性问题产生的基本前提, 不可通约性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理解其科学发展的整体性理论的关键概念。
库恩在自己的科学革命论遭到科学哲学界的反对后对自己及传统的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进行了视角的重新转换, 从语言分析的角度来分析科学革命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实质。他认为, 科学知识既然是一种历史产品, 那么, 描述科学发展变革的科学理论就要付出改变描述语言的代价。因此, 科学革命的核心是语言的改变, 科学革命前后的理论在语言层次上是不可通约的。库恩力图从语言的层面去把握认识不可通约性, 着手考察词汇的意义。 按照库恩的观点, 新旧理论的不可翻译性是由于不同分类范畴的不同词典在结构上的差异所造成的。从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 科学发展中既有革命性的面又有继承性的一面, 新旧理论之间有可比较的、部分可交流的。因为科学革命是科学词典的重新编纂。在旧词典中描绘经验内容的观察术语大都进入了新词典, 只不过是用新词典的理论术语对它们作出了新的、更深入的理解或说明; 新旧词典往往有足够的覆盖面, 从而词典中的某些理论术语在新词典中指称未变, 只是赋予了新的涵义或定义, 而旧定义作为某种要素在新定义中也不见得完全消失。所以, 从语义分析的角度来说, 科学的发展仍然具有连续性。 三:认识论:否定实践队认识的决定作用·工具主义真理观 库恩认为,人们的认识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对于来自外界的刺激,它总是在一定陷入之间的作用下有目的选取感觉材料,甚至感觉也渗透着理论。相反在科学发展常规时期内,人们却总是在一定范式指导下,按照已有的框架调整自己的“精神定向”,建立起科学共同
体共有的知觉结构。因此常规认识就是认识集团化,社会化的过程。库恩还认为,科学革命中理论的选择,取决于多重因素,包括逻辑标准,社会文化环境,科学家个人经历和个性。也就是说理论的选择总是取决于客观和主观因素的混合。不可能找到绝对客观的严密的准则,科学发展中永远都有任意性,偶然性因素,这就决定了科学事业永恒的曲折复杂的发展。困这宗对科学发展的历史主义观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他吧科学发展中对理论的检验近距眼为某些实验,观察材料童理论相对照。认为“错误”只是违反逻辑规则,语言规则照成的。这样 无论是在常规科学阶段人们的认识,还是在科学革命理论的选择,都是从主观因素出发,否定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否定了时间对认识的检验,也否定了实践队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库恩的真理观是以其范式理论为基础的。库恩把科学发展解释为抛弃旧范式,建立新范式的量的进化和质的飞跃的不断交替,但对于范式,他认为是不同科学家集团在不同心理条件下产生的信念,不是客观世界的知识,因此对立的范式之间不具有可比拟性。也就是不同的范式之间没有真假之分和评判的标准。因为不同的科学家集团是用不同的语言去描述世界,他们不承认客观世界是怎样的,而只是用语言描述的样子,所以真假的判断无法做出,那么标准只能是一个——————实用性。谁能把问题、矛盾、疑点解释的更清楚,那么人们就会站在这个范式的旗帜下。他进而认为,范式或真理就是这样一个消除疑点、矛盾、问题的工具。他人为工具只有好坏之分,而无真假之别。所以他说:“科学家并没有发现自然的真理,也没有愈来愈
接近于真理”,“任何愈来愈接近于真理的观点都是毫无根据的,必须放弃”。
四:历史主义研究方法
库恩思想的重要特征就是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结合。他认为二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科学史不仅能为科学哲学提供事例、提出问题、启发洞察力,而且就科学哲学内容而言,也无不涉及科学史。因此,研究科学哲学的时候要重视科学史的研究。库恩认为,要真正认识科学史并引出正确的科学观,就必须按照历史主义饭方法论的“历史再现”的原则来研究科学史。按照历史主义方法论,对于任何历史时代的科学,都不能超越它所处的历史时代,而应把它放在它所处的历史时代曲加以研究。库恩认为他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就是按照历史主义方法论原则提出,并符合科学发展的历史。同时,库恩在用历史主义研究科学时,把科学史分为了内部史和外部史,即科学发展内部因素和科学发展外部因素两大部分。
库恩强调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结合,研究科学内部史和外部史相结合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对后来的科学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政法学院 陈志强 2008214345
库恩哲学思想探究
一:核心: 关于范式理论
关于科学是怎样发展的,传统的观点具体各有不同,但都认为科学是在观察实验的检验中前进的,科学的发展仅仅是理论同经验一致的问题。库恩并不这样认为,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范式概念。这个概念成了他科学观的中心概念,体现他关于科学活动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在他看来,范式同单纯的理论和理论系统不同,它包含了科学实践中一切影响科学家的话动和发展的认识的、技术的因素。概而言之,范式包含有这样三个方面:⑴科学的理论体系;⑵运用这一理论体系的心理认识因素;⑶指导和联系理论体系和心理认识的自然观。库恩强调,正是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范式” 作为科学活动的实体,成为在“一定时期内进一步开展活动的基础”。范式论揭示了科学不仅仅是纯粹理性和纯粹逻辑范围内的事情,科学的演变和发展是与科学以外的社会和历史因素紧密联系着的。他强调科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这是范式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不过库恩看不到社会的经济因素(社会物质生产)对科学活动及其发展的决定作用,把这种决定性作用归结为社会的心理因素,并未摆脱唯心主义的立场。
范式理论深刻的揭示了许多科学以及科学特性,科学活动及其发展上,是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整体性活动,而且揭示了这种整体性活动表现为集体性。科学活动不是单一抽象的,而是个人与集体的统一。他指出,作为范式主要在于某一“科学共同体” 的拥护,它“代表
这一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手段等的总体。在科学研究上,他认为范式作为范例,主要是提供了具体的解题方式,其作用具有二重性,因而在科学研究上,他不仅强调传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也强调收敛性思维。并认为:范式的历史作用正在于这种“收敛性”,使科学界“集中注意狭小范围中比较深奥的问题,„„使科学家仔细而深入地研究自然界的某一部分”,从而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就。
同时,库恩借范式的历史演化说明了科学发展的动态的历史结构。按照他的观点,理论体系只是科学研究的成果,仅凭理论体系不能说明科学发展的本质方面;范式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 或“成熟标志”,只有根据范式实体的变化,才能使我们更加清晰地把握科学发展的脉络。据此,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以范式存在方式为转移的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相交替的发展模式。这种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可作这样的概括: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一—新的常规科学时期。但库恩所总结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揭示了科学从一个阶段推移到另一个阶段,必然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过程,必然导致革命。用历史的观点对科学发展形态作探索,这是可贵的。但由于他把范式的更替理解为心理上信念的更替,而不是认识的深化,这就把科学发展的客观模式歪曲成为科学家们的主观心理的演变模式。 在《再论范式》一文中 , 他将范式改称为专业母体 , 目的是对范式概念的模糊性作一定的克服 。专业母体又可译成学科基质 ,
是指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共同掌握的 、有待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 它主要包括概括 ( 公式) 、模型 ( 一种形而上学的假设) 和范例 ( 最具体的题解) , 其中范例是最基本的要素 , 它使原先范式概念的模糊性得到改善 。
总之,库恩的范式概念表现了科学是整体性活动、是有目的的理性活动、是动态的理性结构,但其中又混杂着主观唯心主义的消极因素。要全面、系统地把握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不可不注意研究范式概念。
二、科学观:科学知识的整体性发展和科学语言的转变
1987 年库恩在《科学革命是什么? 》论文中着重阐述了科学革命变化的整体性特征。而科学革命的变化则是前后两种甚至对其观点作大量修正。 库恩认为,在科学革命的前后, 新理论与旧理论之间是没有任何联系的, 即使他们使用相同的概念术语, 其相互关系和意义也都发生了变化。“因为新范式由旧范式产生出来, 所以它们通常都收编了许多传统范式以前使用过的语汇和仪器, 既有概念上的也有操作上的。但是新范式很少从传统的方式去应用这些借过来的要素。在新的范式中, 老的语汇、概念和实验彼此之间有一种新的关系。其不可避免的结果, 是两个互相竞争的学派之间存有误解„„。
库恩的科学观与其不可通约性论点是密切相关的, 科学革命是不可通约性问题产生的基本前提, 不可通约性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理解其科学发展的整体性理论的关键概念。
库恩在自己的科学革命论遭到科学哲学界的反对后对自己及传统的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进行了视角的重新转换, 从语言分析的角度来分析科学革命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实质。他认为, 科学知识既然是一种历史产品, 那么, 描述科学发展变革的科学理论就要付出改变描述语言的代价。因此, 科学革命的核心是语言的改变, 科学革命前后的理论在语言层次上是不可通约的。库恩力图从语言的层面去把握认识不可通约性, 着手考察词汇的意义。 按照库恩的观点, 新旧理论的不可翻译性是由于不同分类范畴的不同词典在结构上的差异所造成的。从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 科学发展中既有革命性的面又有继承性的一面, 新旧理论之间有可比较的、部分可交流的。因为科学革命是科学词典的重新编纂。在旧词典中描绘经验内容的观察术语大都进入了新词典, 只不过是用新词典的理论术语对它们作出了新的、更深入的理解或说明; 新旧词典往往有足够的覆盖面, 从而词典中的某些理论术语在新词典中指称未变, 只是赋予了新的涵义或定义, 而旧定义作为某种要素在新定义中也不见得完全消失。所以, 从语义分析的角度来说, 科学的发展仍然具有连续性。 三:认识论:否定实践队认识的决定作用·工具主义真理观 库恩认为,人们的认识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对于来自外界的刺激,它总是在一定陷入之间的作用下有目的选取感觉材料,甚至感觉也渗透着理论。相反在科学发展常规时期内,人们却总是在一定范式指导下,按照已有的框架调整自己的“精神定向”,建立起科学共同
体共有的知觉结构。因此常规认识就是认识集团化,社会化的过程。库恩还认为,科学革命中理论的选择,取决于多重因素,包括逻辑标准,社会文化环境,科学家个人经历和个性。也就是说理论的选择总是取决于客观和主观因素的混合。不可能找到绝对客观的严密的准则,科学发展中永远都有任意性,偶然性因素,这就决定了科学事业永恒的曲折复杂的发展。困这宗对科学发展的历史主义观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他吧科学发展中对理论的检验近距眼为某些实验,观察材料童理论相对照。认为“错误”只是违反逻辑规则,语言规则照成的。这样 无论是在常规科学阶段人们的认识,还是在科学革命理论的选择,都是从主观因素出发,否定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否定了时间对认识的检验,也否定了实践队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库恩的真理观是以其范式理论为基础的。库恩把科学发展解释为抛弃旧范式,建立新范式的量的进化和质的飞跃的不断交替,但对于范式,他认为是不同科学家集团在不同心理条件下产生的信念,不是客观世界的知识,因此对立的范式之间不具有可比拟性。也就是不同的范式之间没有真假之分和评判的标准。因为不同的科学家集团是用不同的语言去描述世界,他们不承认客观世界是怎样的,而只是用语言描述的样子,所以真假的判断无法做出,那么标准只能是一个——————实用性。谁能把问题、矛盾、疑点解释的更清楚,那么人们就会站在这个范式的旗帜下。他进而认为,范式或真理就是这样一个消除疑点、矛盾、问题的工具。他人为工具只有好坏之分,而无真假之别。所以他说:“科学家并没有发现自然的真理,也没有愈来愈
接近于真理”,“任何愈来愈接近于真理的观点都是毫无根据的,必须放弃”。
四:历史主义研究方法
库恩思想的重要特征就是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结合。他认为二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科学史不仅能为科学哲学提供事例、提出问题、启发洞察力,而且就科学哲学内容而言,也无不涉及科学史。因此,研究科学哲学的时候要重视科学史的研究。库恩认为,要真正认识科学史并引出正确的科学观,就必须按照历史主义饭方法论的“历史再现”的原则来研究科学史。按照历史主义方法论,对于任何历史时代的科学,都不能超越它所处的历史时代,而应把它放在它所处的历史时代曲加以研究。库恩认为他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就是按照历史主义方法论原则提出,并符合科学发展的历史。同时,库恩在用历史主义研究科学时,把科学史分为了内部史和外部史,即科学发展内部因素和科学发展外部因素两大部分。
库恩强调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结合,研究科学内部史和外部史相结合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对后来的科学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政法学院 陈志强 20082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