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正坤论草书艺术与翻译艺术
翻译有五种基本境界。第一种是字译,第二种是词译(含短语译),第三种是句译,第四种是段译,第五种是篇译。前三种境界都是基本功,是翻译的初等境界。段译(段落翻译)的技巧掌握了,可说达到了中等境界。要想达到高等境界,则必须要学会通观全局、领悟整篇文章(或整部著作)的基本精神、整体气势和整体风格的前提下来翻译。这就叫篇译。译者对每一字、每一语、每一句、每一段,当然都应该重视,但若是只关注或过分关注这某字、某语、某句、某段的翻译,看不见全篇的精神和联系性脉络,则最多也就是平庸的译工,而不能成为有较高造诣的译匠,离翻译大师则还有更远的距离。
篇译水平代表着一个译者的高境界,当然还不是最高境界。最高境界是神似境界,或钱钟书先生推崇的化境境界。不过我这里只侧重谈谈篇译,暂不谈最高境界。
学会篇译的译者能够努力使原作与译作之间在整体上有某种浑化贯通的气势。只懂初等境界的译者往往很在乎字字、语语、段段的准确传译。当然这对于科技文献、应用类散文和论述文来说,还是很切实用的,但对于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来说,就很不够了。诗歌翻译首先是一种精妙的语言艺术。
凡是艺术,在原理上都有相通处。比如说中国书法艺术,和诗歌翻译的原理相通吗?太相通了。这里为原作也是为译诗提供了一幅草书作品。我的书法水平有限,但通过草书创作,无疑融汇了我对杜甫原作精神与气势的理解和表达,这对我的翻译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一定的意义上,我认为草书艺术代表着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艺术境界。
草书讲究用笔、结体和章法。我这里只大略谈谈与上文篇译概念相通的草书结体与章法。结体指汉字等方块字书写的间架结构;具体指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在艺术原理上,这很像字译、词译与句译境界。包世臣谓结体是小九宫,而章法则是大九宫,足见章法的重要。所谓章法,指整篇草书作品的布局。好的草书作品,其一点、一画、一行,乃至全篇,笔势往往使转纵横、诡异博变,同时气脉高度贯通,整部作品的各个细节是相互照应的有机整体。由于草书特别重视全篇的气势,故对整幅作品的布局要求很高。字与字,行与行,乃至全篇的虚实错杂、开合进退、俯仰呼应、宽窄高低、欹正粗细、聚散牵连等,均须书者有成竹在胸,才能使书法作品的整体上既变化多姿,又气脉高度统一。这很像上文提到的篇译概念。在草书作品中,单个地看一个字,也许觉得它笔画太细了、太粗了,或位置不正、间架结构怪异,但是,联系到整幅作品来看,有时恰恰是这些所谓怪异的成分给书法作品整体带来意想不到的震撼性的高度统一的艺术效果。这在诗歌翻译时也一样。一个词用在某个句子中也许显得有点突兀,但是,这也许是整篇诗歌作品的精神所需要的事先铺垫。在翻译过程中,原作的意思或许没有在对应的句子中完全被传译过来,这里那里地拉下一点点东西,但高明、细心的译文鉴赏者则会发现译者其实也许采用了化整为零的办法,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堤内损失堤外补)的办法,把原作的意思拆散成几块让它们似乎七零八落地分头见于别的句子或段落,而最终的原作精神却会神奇地被组合起来,终于像看不见的灵魂一样完形地跃动于篇章之中,呼之欲出。诗歌整体性翻译艺术和草书的章法艺术具有高度的会通性。迫于篇幅,无法在此细论。但以管窥豹,亦足以见出诗歌翻译艺术和草书艺术的共同性艺术之一斑矣。
赋得古原草送别 Ode to Wild Grasses on the Ancient Plain
-----A Farewell Song
白居易 by Bai Juyi
离离原上草,Wild grasses grow grossly well on the plain,
一岁一枯荣。Yearly dry and lush they always here remain. 野火烧不尽,Wild fires violent try burning them up in vain, 春风吹又生。Spring wind blowing, rebirth they boast again. 远芳侵古道,The road looks old afar that grasses overrun, 晴翠接荒城,The ruined city reached by greeness under sun. 又送王孙去,Once more I bid adeu to my busom friend today, 萋萋满别情。Parting grief overflows as grass covers the way. (tr. Gu Zhengkun)
Calligraphy og Prof. Gu Zhengkun
(原载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英语世界》)
辜正坤论草书艺术与翻译艺术
翻译有五种基本境界。第一种是字译,第二种是词译(含短语译),第三种是句译,第四种是段译,第五种是篇译。前三种境界都是基本功,是翻译的初等境界。段译(段落翻译)的技巧掌握了,可说达到了中等境界。要想达到高等境界,则必须要学会通观全局、领悟整篇文章(或整部著作)的基本精神、整体气势和整体风格的前提下来翻译。这就叫篇译。译者对每一字、每一语、每一句、每一段,当然都应该重视,但若是只关注或过分关注这某字、某语、某句、某段的翻译,看不见全篇的精神和联系性脉络,则最多也就是平庸的译工,而不能成为有较高造诣的译匠,离翻译大师则还有更远的距离。
篇译水平代表着一个译者的高境界,当然还不是最高境界。最高境界是神似境界,或钱钟书先生推崇的化境境界。不过我这里只侧重谈谈篇译,暂不谈最高境界。
学会篇译的译者能够努力使原作与译作之间在整体上有某种浑化贯通的气势。只懂初等境界的译者往往很在乎字字、语语、段段的准确传译。当然这对于科技文献、应用类散文和论述文来说,还是很切实用的,但对于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来说,就很不够了。诗歌翻译首先是一种精妙的语言艺术。
凡是艺术,在原理上都有相通处。比如说中国书法艺术,和诗歌翻译的原理相通吗?太相通了。这里为原作也是为译诗提供了一幅草书作品。我的书法水平有限,但通过草书创作,无疑融汇了我对杜甫原作精神与气势的理解和表达,这对我的翻译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一定的意义上,我认为草书艺术代表着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艺术境界。
草书讲究用笔、结体和章法。我这里只大略谈谈与上文篇译概念相通的草书结体与章法。结体指汉字等方块字书写的间架结构;具体指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在艺术原理上,这很像字译、词译与句译境界。包世臣谓结体是小九宫,而章法则是大九宫,足见章法的重要。所谓章法,指整篇草书作品的布局。好的草书作品,其一点、一画、一行,乃至全篇,笔势往往使转纵横、诡异博变,同时气脉高度贯通,整部作品的各个细节是相互照应的有机整体。由于草书特别重视全篇的气势,故对整幅作品的布局要求很高。字与字,行与行,乃至全篇的虚实错杂、开合进退、俯仰呼应、宽窄高低、欹正粗细、聚散牵连等,均须书者有成竹在胸,才能使书法作品的整体上既变化多姿,又气脉高度统一。这很像上文提到的篇译概念。在草书作品中,单个地看一个字,也许觉得它笔画太细了、太粗了,或位置不正、间架结构怪异,但是,联系到整幅作品来看,有时恰恰是这些所谓怪异的成分给书法作品整体带来意想不到的震撼性的高度统一的艺术效果。这在诗歌翻译时也一样。一个词用在某个句子中也许显得有点突兀,但是,这也许是整篇诗歌作品的精神所需要的事先铺垫。在翻译过程中,原作的意思或许没有在对应的句子中完全被传译过来,这里那里地拉下一点点东西,但高明、细心的译文鉴赏者则会发现译者其实也许采用了化整为零的办法,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堤内损失堤外补)的办法,把原作的意思拆散成几块让它们似乎七零八落地分头见于别的句子或段落,而最终的原作精神却会神奇地被组合起来,终于像看不见的灵魂一样完形地跃动于篇章之中,呼之欲出。诗歌整体性翻译艺术和草书的章法艺术具有高度的会通性。迫于篇幅,无法在此细论。但以管窥豹,亦足以见出诗歌翻译艺术和草书艺术的共同性艺术之一斑矣。
赋得古原草送别 Ode to Wild Grasses on the Ancient Plain
-----A Farewell Song
白居易 by Bai Juyi
离离原上草,Wild grasses grow grossly well on the plain,
一岁一枯荣。Yearly dry and lush they always here remain. 野火烧不尽,Wild fires violent try burning them up in vain, 春风吹又生。Spring wind blowing, rebirth they boast again. 远芳侵古道,The road looks old afar that grasses overrun, 晴翠接荒城,The ruined city reached by greeness under sun. 又送王孙去,Once more I bid adeu to my busom friend today, 萋萋满别情。Parting grief overflows as grass covers the way. (tr. Gu Zhengkun)
Calligraphy og Prof. Gu Zhengkun
(原载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英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