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防汛应急处置预案
1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青海油田采油三厂突发事件(事故)总体应急救援预案》等要求,结合采油三厂生产实际,特制定《防洪防汛应急处置预案》。
2 目的和适用范围
针对基层单位发生洪水等情况时,保障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或使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尽快恢复生产,特制定此处置预案。
本处置预案适用于基层单位采油站现场、油水井现场、注水站现场、联合站、集输站现场及周边道路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 3 基本情况
采油三厂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南部。下设基层站区有:四个采油作业区、一个联合站(下设3个集输站区)、一个注水大队(下设三个注水站区)。其中花土沟采油作业区(包括一个集输站、一个注水站)、狮子沟采油作业区(包括一个集输站、一个注水)地处山区沟壑较多,容易发生洪水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4 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划分
基层站区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或去往现场路途中一旦发生洪水时,站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应统一服从站区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指挥和调配,随即进入抢险救援工作。
4.1机构设置
4.1.1根据《采油三厂应急救援预案》规定,采油三厂常设突发事件(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设在生产运行科。
4.1.2站区人员在现场作业过程中或赶往生产现场路途中发生洪水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自救,同时站区应急小组进入待命状态,并听从站区应急小组组长的统一指挥调配。
组 长:经理、教导员
副组长:副经理(组长不在时,行使组长权利)
成 员:技术员、各岗位班组长、采油/注水/集输大班
4.2应急小组主要职责
组 长:负责整个应急救援过程的统一指挥调配工作。
副组长:协助组长,并且组织应急小组成员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成 员:根据职责分工不同,完成相关的应急救援工作。
4.2.1 确定现场指挥人员:根据事故现场人员的职权确定即时指挥人,立即开展救援,并且根据具体现场情况指定安全地带
4.2.2 根据事故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应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
4.2.3 根据所启动的相关应急预案要求调动相应的应急储备物资,同时开展应急自救。。
4.2.4 为了保证在现场已有条件下有效控制洪水蔓延后情况恶化,在未得到上一级应急领导小组指令之前,现场职务最高的领导可以立即采取应急行动,避免或减少损失,现场应急行动中执行下列临时处置原则:
1、迅速组织人员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疏散人员,确保抢险人员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正确分析现场具体情况,及时有效地组织现场力量,迅速控制事态发展;
3、保持通讯畅通,随时上报险情动态。
5 应急准备
5.1内部保障
5.1.1抢险救援队伍
洪水救援工作由站区应急小组完成。在抢险力量不足时,由现场指挥提出要求,向采油三厂应急办公室提出救援申请。
5.1.2医疗救护保障
站区应急小组配备现场应急医疗药箱,只能进行现场简单处理,职工总医院花土沟分院是医疗救护、治疗的主要力量。应该通过厂级的应急小组与当地医疗机构的联系与协调,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5.1.3其他应急准备与物资储备执行《采油三厂应急救援预案》规定。
5.1.4属地为主,区域联动
发生洪水时,与其他单位资源共享,统一服从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事态扩大时,各单位统一服从厂应急领导小组指挥、调动。
应急联络固定电话:
调 度 室:各队/站部值班电话(队站级)、0977-8911696(厂级)
5.1.6 应急救援装备、物资
雨靴、雨衣、铁锹、防洪袋、灭火器、食品和水、车辆、应急探照灯、手提式防暴手电。
5.1.7防洪防汛的前期准备工作
1、汛期来临前及时疏通生产、生活区域的排洪沟。
2、加高低洼处油水井的防洪堤。
3、对主要的生产场所防洪防汛物资进行定期检查,补充更换使用或过期的防洪物资。
5.1.8 保障制度
1、根据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及成员的职责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
2、值班制度:站区值班制度,白天由管辖各站区的维护大班进行值班,夜间由各站区小班人员值班。发现问题及时与调度室联系。 6应急响应
6.1 应急措施
6.1.1各单位观察天气状况和天气预报,发现大雨天气预报及时通知各单位站区,并做好抢险准备工作。
6.1.2如果大雨天气在场站进行工作,要经常观察雨水,一旦发现有小股洪流立即携带好食物和水撤离至紧急避险点,并向队部应急管理小组报告现场情况及洪水情况,并在紧急避险点进一步观察洪水情况,并及时汇报洪水情况,保持通讯畅通。
6.1.3如果大雨天气赶往生产现场路途中时,应多观察雨量大
小,确保洪水来袭时能第一时间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进行躲避,并立即上报应急办公室自己所在位置级洪水情况,并保持通讯畅通。
6.1.2基层站区洪水发生后,应立即将人员安全有序撤离至防洪紧急避险点,向本单位应急办公室报告,说明洪水来袭具体情况,站区人员安全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自救,同时站区应急小组进入待命状态,应急办公室统一安排人员和器材进行抢险,
6.1.3、对主要的生产场所如各集输站、计配站、注水站等场所发生洪水时,现场人员立即上报采油厂应急办公室(0937-8911696),同时将人员安全有序撤离至防洪紧急避险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自救等待应急救援小组进行救援。
6.1.4、应急救援小组到达洪水区域时,根据洪水大小及现场情况进行救援。若洪水较大无法救援,等待洪峰过去在救援,此时要保持和被困人员的通讯畅通 及时了解被困人员情况,若被困人员暂时安全,则等待洪峰过去再开展救援,避免因二次施救而造成人员伤亡;若被困人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救援小组因立即徒步顺山顶走至被困区域开展救援。
7 应急终止
1、洪水得到有效控制,站区人员生命和财产脱离危险,危险状态完全解除或者部分解除,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工作秩序。
2、洪水得到有效控制,危险状态完全解除或部分解除,不需要进行增援。
3、应急抢险结束之后,各单位因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对预案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进一步完善预案。
防洪防汛应急处置预案
1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青海油田采油三厂突发事件(事故)总体应急救援预案》等要求,结合采油三厂生产实际,特制定《防洪防汛应急处置预案》。
2 目的和适用范围
针对基层单位发生洪水等情况时,保障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或使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尽快恢复生产,特制定此处置预案。
本处置预案适用于基层单位采油站现场、油水井现场、注水站现场、联合站、集输站现场及周边道路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 3 基本情况
采油三厂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南部。下设基层站区有:四个采油作业区、一个联合站(下设3个集输站区)、一个注水大队(下设三个注水站区)。其中花土沟采油作业区(包括一个集输站、一个注水站)、狮子沟采油作业区(包括一个集输站、一个注水)地处山区沟壑较多,容易发生洪水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4 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划分
基层站区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或去往现场路途中一旦发生洪水时,站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应统一服从站区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指挥和调配,随即进入抢险救援工作。
4.1机构设置
4.1.1根据《采油三厂应急救援预案》规定,采油三厂常设突发事件(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设在生产运行科。
4.1.2站区人员在现场作业过程中或赶往生产现场路途中发生洪水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自救,同时站区应急小组进入待命状态,并听从站区应急小组组长的统一指挥调配。
组 长:经理、教导员
副组长:副经理(组长不在时,行使组长权利)
成 员:技术员、各岗位班组长、采油/注水/集输大班
4.2应急小组主要职责
组 长:负责整个应急救援过程的统一指挥调配工作。
副组长:协助组长,并且组织应急小组成员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成 员:根据职责分工不同,完成相关的应急救援工作。
4.2.1 确定现场指挥人员:根据事故现场人员的职权确定即时指挥人,立即开展救援,并且根据具体现场情况指定安全地带
4.2.2 根据事故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应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
4.2.3 根据所启动的相关应急预案要求调动相应的应急储备物资,同时开展应急自救。。
4.2.4 为了保证在现场已有条件下有效控制洪水蔓延后情况恶化,在未得到上一级应急领导小组指令之前,现场职务最高的领导可以立即采取应急行动,避免或减少损失,现场应急行动中执行下列临时处置原则:
1、迅速组织人员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疏散人员,确保抢险人员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正确分析现场具体情况,及时有效地组织现场力量,迅速控制事态发展;
3、保持通讯畅通,随时上报险情动态。
5 应急准备
5.1内部保障
5.1.1抢险救援队伍
洪水救援工作由站区应急小组完成。在抢险力量不足时,由现场指挥提出要求,向采油三厂应急办公室提出救援申请。
5.1.2医疗救护保障
站区应急小组配备现场应急医疗药箱,只能进行现场简单处理,职工总医院花土沟分院是医疗救护、治疗的主要力量。应该通过厂级的应急小组与当地医疗机构的联系与协调,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5.1.3其他应急准备与物资储备执行《采油三厂应急救援预案》规定。
5.1.4属地为主,区域联动
发生洪水时,与其他单位资源共享,统一服从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事态扩大时,各单位统一服从厂应急领导小组指挥、调动。
应急联络固定电话:
调 度 室:各队/站部值班电话(队站级)、0977-8911696(厂级)
5.1.6 应急救援装备、物资
雨靴、雨衣、铁锹、防洪袋、灭火器、食品和水、车辆、应急探照灯、手提式防暴手电。
5.1.7防洪防汛的前期准备工作
1、汛期来临前及时疏通生产、生活区域的排洪沟。
2、加高低洼处油水井的防洪堤。
3、对主要的生产场所防洪防汛物资进行定期检查,补充更换使用或过期的防洪物资。
5.1.8 保障制度
1、根据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及成员的职责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
2、值班制度:站区值班制度,白天由管辖各站区的维护大班进行值班,夜间由各站区小班人员值班。发现问题及时与调度室联系。 6应急响应
6.1 应急措施
6.1.1各单位观察天气状况和天气预报,发现大雨天气预报及时通知各单位站区,并做好抢险准备工作。
6.1.2如果大雨天气在场站进行工作,要经常观察雨水,一旦发现有小股洪流立即携带好食物和水撤离至紧急避险点,并向队部应急管理小组报告现场情况及洪水情况,并在紧急避险点进一步观察洪水情况,并及时汇报洪水情况,保持通讯畅通。
6.1.3如果大雨天气赶往生产现场路途中时,应多观察雨量大
小,确保洪水来袭时能第一时间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进行躲避,并立即上报应急办公室自己所在位置级洪水情况,并保持通讯畅通。
6.1.2基层站区洪水发生后,应立即将人员安全有序撤离至防洪紧急避险点,向本单位应急办公室报告,说明洪水来袭具体情况,站区人员安全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自救,同时站区应急小组进入待命状态,应急办公室统一安排人员和器材进行抢险,
6.1.3、对主要的生产场所如各集输站、计配站、注水站等场所发生洪水时,现场人员立即上报采油厂应急办公室(0937-8911696),同时将人员安全有序撤离至防洪紧急避险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自救等待应急救援小组进行救援。
6.1.4、应急救援小组到达洪水区域时,根据洪水大小及现场情况进行救援。若洪水较大无法救援,等待洪峰过去在救援,此时要保持和被困人员的通讯畅通 及时了解被困人员情况,若被困人员暂时安全,则等待洪峰过去再开展救援,避免因二次施救而造成人员伤亡;若被困人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救援小组因立即徒步顺山顶走至被困区域开展救援。
7 应急终止
1、洪水得到有效控制,站区人员生命和财产脱离危险,危险状态完全解除或者部分解除,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工作秩序。
2、洪水得到有效控制,危险状态完全解除或部分解除,不需要进行增援。
3、应急抢险结束之后,各单位因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对预案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进一步完善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