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法论文
学 校:
姓 名:
培训班级:
培训学号:
东北师范大学 陈凯 08级5班 77
论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意义
中小学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教师、学生以及教学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解决教学方法的问题。毛泽东在谈到任务和方法的关系时,曾有过这样的论述:“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那么,不解决教学方法问题,教学任务的完成也不可能。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都离不开教学方法。
1、教师备课离不开教学方法
教师在备课时,如何分析、认识、把握教材,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如何考虑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如何编制出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等等,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方法,特别是符合教学活动特点与要求的教学方法。
2、教学的实施离不开教学方法
教学任务的完成要求教师不仅自己精通和掌握教学内容,而且还要通过自己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也掌握教学内容,并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素质,这是实施教学的根本所在。因此教学方法显示出它的极端重要性。可以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是否掌握教学方法,是否善于运用教学方法,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为此,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必须灵活、多样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去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3、教学评价离不开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的方法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是否真正科学有效,评价方法的正确选择、合理运用是其关键所在。因此,作为评价的主体,在实施教学评价时必须关注各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从而达到以平价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学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是学生发展的制约因素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学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
1、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
大量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在精神面貌、个性心理方面都会有所不同。传统的注入式、教师专制的“一言堂”式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无法培养学生发现、提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缺乏开拓性和挑战性。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独立见解的人,在教学方法上,必须采用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善于思考、积极发现、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启发式方法,不断激励其上进的信心,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完满个性的人。
2、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智力的发展
智育任务的完成必须以相应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作保证。智育的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只有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运用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强迫灌输、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的旧教学方法,似乎也能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这种“掌握”是片面的,它只完成了认知、理解、保持的任务,并不一定形成运用能力。
3、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教师想提高教学质量,但不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教学方法使用不当。他们或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或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或增大学生的作业量,其结果是学生长时间埋头于书堆、作业堆,得不到合理的休息、娱乐和锻炼,不仅损害了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成长,同时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学习的情绪。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强调使学生乐学、主动学,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实践证明,凡强调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凡强调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都把改革教学方法列为重要措施之一。
(三)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教学改革可以从各方面着手,但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却往往成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通过教学方法来体现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本的指导思想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因而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这是因为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把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变成学生素质和观念上的重要手段。概言之,新的教育思想观念促使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体现新的教育思想观念。
2、教学内容的改革必然伴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宏观的教学改革多从教学内容的改革入手,如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的三大教学理论流派:布鲁纳的结构理论、赞科夫的发展教学论和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都是以改革教学内容为主的。但是,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相适应、相伴随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如发现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而且就教学实践情况来说,伴随教学内容改革而来的教学方法的改革,较多地得到广泛应用,影响更大。
3、进行教学改革最容易着手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内容、制度、形式、原则等方面的改革,有的涉及面大,教师个人无力进行;有的受政策、法规的制约,教师个人不能进行;而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性大,且教师本人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直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由于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势必要求与其有关的方面也进行相应的改革,从教学方法改革入手,逐步扩展,从而导致教学的更多方面,乃至整体进行改革。
教学法论文
学 校:
姓 名:
培训班级:
培训学号:
东北师范大学 陈凯 08级5班 77
论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意义
中小学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教师、学生以及教学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解决教学方法的问题。毛泽东在谈到任务和方法的关系时,曾有过这样的论述:“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那么,不解决教学方法问题,教学任务的完成也不可能。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都离不开教学方法。
1、教师备课离不开教学方法
教师在备课时,如何分析、认识、把握教材,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如何考虑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如何编制出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等等,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方法,特别是符合教学活动特点与要求的教学方法。
2、教学的实施离不开教学方法
教学任务的完成要求教师不仅自己精通和掌握教学内容,而且还要通过自己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也掌握教学内容,并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素质,这是实施教学的根本所在。因此教学方法显示出它的极端重要性。可以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是否掌握教学方法,是否善于运用教学方法,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为此,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必须灵活、多样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去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3、教学评价离不开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的方法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是否真正科学有效,评价方法的正确选择、合理运用是其关键所在。因此,作为评价的主体,在实施教学评价时必须关注各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从而达到以平价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学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是学生发展的制约因素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学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
1、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
大量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在精神面貌、个性心理方面都会有所不同。传统的注入式、教师专制的“一言堂”式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无法培养学生发现、提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缺乏开拓性和挑战性。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独立见解的人,在教学方法上,必须采用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善于思考、积极发现、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启发式方法,不断激励其上进的信心,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完满个性的人。
2、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智力的发展
智育任务的完成必须以相应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作保证。智育的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只有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运用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强迫灌输、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的旧教学方法,似乎也能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这种“掌握”是片面的,它只完成了认知、理解、保持的任务,并不一定形成运用能力。
3、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教师想提高教学质量,但不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教学方法使用不当。他们或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或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或增大学生的作业量,其结果是学生长时间埋头于书堆、作业堆,得不到合理的休息、娱乐和锻炼,不仅损害了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成长,同时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学习的情绪。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强调使学生乐学、主动学,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实践证明,凡强调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凡强调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都把改革教学方法列为重要措施之一。
(三)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教学改革可以从各方面着手,但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却往往成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通过教学方法来体现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本的指导思想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因而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这是因为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把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变成学生素质和观念上的重要手段。概言之,新的教育思想观念促使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体现新的教育思想观念。
2、教学内容的改革必然伴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宏观的教学改革多从教学内容的改革入手,如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的三大教学理论流派:布鲁纳的结构理论、赞科夫的发展教学论和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都是以改革教学内容为主的。但是,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相适应、相伴随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如发现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而且就教学实践情况来说,伴随教学内容改革而来的教学方法的改革,较多地得到广泛应用,影响更大。
3、进行教学改革最容易着手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内容、制度、形式、原则等方面的改革,有的涉及面大,教师个人无力进行;有的受政策、法规的制约,教师个人不能进行;而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性大,且教师本人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直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由于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势必要求与其有关的方面也进行相应的改革,从教学方法改革入手,逐步扩展,从而导致教学的更多方面,乃至整体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