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汉字的故事

  有关汉字的故事:“兰”———王者之香

  甲骨文、金文均不见有“兰”字。《说文解字?草部》:“兰,香草也。从草,阑声。”形声字。“兰”的本义就是兰草。如《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里的“臭”为气味,“兰”显然是指香兰。其意思是从心底里发出的共同语言,如兰花一样清香。“兰”字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个特殊用法,就是常作文人雅士及士大夫之间的一种雅称,亦曰美称。如“兰房”,指文人雅士们的住房;“兰友”、“兰交”,是指文人雅士结交的朋友;“兰言”,既指心意相合之言,又指文人雅士的话语或书信等。再如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其意思是说:在京城(汴京)的郊外搭起帐篷备办酒宴为人送行时情绪很不好,正在恋恋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催促快出发。“兰舟”有人讲乘兰木所造之舟,未必妥当。“兰舟”就是“舟”。这“兰”字已经虚化,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此外还有所谓“兰梦”或称“兰兆”,更是富有传奇色彩。据《左传》记载,盼子心切的郑文公姬妾成群,可就是没人给他生个儿子。有一个叫燕姑的小妾,一天梦见天使给她送来了一束兰花,不久她怀孕了,生的还是一个男孩。文公喜出望外,给孩子取名为兰,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穆公。可见“兰梦”就是美梦,又称 “兰兆”,就是怀孕生儿子的吉兆。“兰”的姿态优美,芳香馥郁。古人誉之为“香祖”、“天下第一香”或“王者之香”。“兰”称为王者之香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据《孔子家语》中载,孔子周游列国,从卫国返回鲁国,看见幽谷之中“兰香独茂”,便感慨道:“兰当为王者。”故后人称“兰”为“王者香”。

  我国对兰花的栽种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退居于会稽山上,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山上种植了许多兰草,以迷惑敌人。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栽兰草的最早记载。

  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善画花鸟,尤其擅长画兰。可就是这样一位画兰花的大师,在南宋沦亡后,隐居苏州之时,他笔下的兰花一反常态:花叶零落散乱,无土无根。一天,他的一位好朋友看他画的兰花后,建议道:“这兰花无土无根怎么活呀?还是把根画上去吧!”哪知,郑思肖听了朋友的劝告后竟悲愤满腔,扔下画笔,长叹道:“土地都被外人夺去了,叫我的兰花长在何处啊!”原来,他画“无根兰”,是藉以抒发爱国情怀与亡国之痛。

  兰花人们又将它称之为“空谷佳人”。除了它的美之外,还有它那“无人亦自芳”、“坚贞还自抱”的气质品格,更为世人所称道。所以有人把兰花放在“岁寒三友”的松、竹、梅之上,说:“岁称三友,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唯兰独并有之。”正因为如此,兰花才博得人们的广泛厚爱。

  有关汉字的故事:六畜

  六畜(liùchù|sixdomesticanimalsx,horse,goat,pig,dog,fowl):指六种家畜,牛、马、羊、猪、狗、鸡,都是被人驯化的一些动物;也泛指家畜。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说“牛”,炒股的人都喜欢“牛市”讨厌“熊市”,“牛人”是说某人很牛很成功很有本钱,“瞧你那熊样”是骂人。说某某真“牛 B”就是夸某人很了不得,网络上还有用“牛B闪闪”来形容酷(拽)得不得了的。有一句歇后语叫“两头母牛对屁股——比较牛B”,也就是这个意思了。看看,一个牛都这么牛,三个牛当然就不得了了。三个牛是什么字呢?

  犇(bēn),“奔”的异体字,意思是急走、跑;急着去做。最牛的汉字当属“犇”,美中不足的是“犇”的字义不是特别牛。古人为何用三头牛来表示“奔跑”呢?我估计造字者曾目睹三头牛角斗你追我赶奋力奔跑的场景。据说有球队的名字叫“犇牛队”的。如果名字牛,球队就牛的话,我强烈建议中国队改名为“犇牛队”。好像有个叫“牛犇”的,是个老艺术家,他在1983年凭《牧马人》获得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犇”自然是最牛的汉字。

  骉(biāo),众马奔腾的样子。

  羴(shān),“膻”的异体字。羊臊气,羊肉一类的气味。

  猋(biāo)本意是狗奔跑的样子;迅速;通“飙”,暴风、旋风。猋升(飙升)的意思是急速上升。

  六畜中的牛、马、羊、狗(犬)都有品字结构,猪和鸡却没有。看来,我们的老祖先比较歧视猪和鸡。

  麤(cū),“粗”的异体。《左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粮则无矣,麤则有之。”鹿的品字结构意思是“粗”。

  鱻(xiān),“鲜”的异体。古代指生鱼;新鲜、明丽的、(味道)美好、鲜美应时的食物。三个鱼表示新鲜是不错的创意。在不少饭店都可以看到“鱻” 字,让人看到店名就知道店里的特色菜是和鱼相关的,尽管大家不一定知道“鱻”的发音。我觉得“鱻”字是很好的一个字,绝对比“麤”好。

  说完三个鱼再来说说三个虫。花鸟虫鱼嘛。花、鸟没有品字结构,虫、鱼都有。

  虫(chóng),“虫”的繁体。“虫”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甲骨文字形象蛇形,huǐ,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虫”的简体。

  最后一个和动物有关的品字结构的字是“赑”。

  赑(bì)。赑屃(bìx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基座多雕成它的形状;用力的样子。

  有关汉字的故事:“兰”———王者之香

  甲骨文、金文均不见有“兰”字。《说文解字?草部》:“兰,香草也。从草,阑声。”形声字。“兰”的本义就是兰草。如《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里的“臭”为气味,“兰”显然是指香兰。其意思是从心底里发出的共同语言,如兰花一样清香。“兰”字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个特殊用法,就是常作文人雅士及士大夫之间的一种雅称,亦曰美称。如“兰房”,指文人雅士们的住房;“兰友”、“兰交”,是指文人雅士结交的朋友;“兰言”,既指心意相合之言,又指文人雅士的话语或书信等。再如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其意思是说:在京城(汴京)的郊外搭起帐篷备办酒宴为人送行时情绪很不好,正在恋恋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催促快出发。“兰舟”有人讲乘兰木所造之舟,未必妥当。“兰舟”就是“舟”。这“兰”字已经虚化,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此外还有所谓“兰梦”或称“兰兆”,更是富有传奇色彩。据《左传》记载,盼子心切的郑文公姬妾成群,可就是没人给他生个儿子。有一个叫燕姑的小妾,一天梦见天使给她送来了一束兰花,不久她怀孕了,生的还是一个男孩。文公喜出望外,给孩子取名为兰,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穆公。可见“兰梦”就是美梦,又称 “兰兆”,就是怀孕生儿子的吉兆。“兰”的姿态优美,芳香馥郁。古人誉之为“香祖”、“天下第一香”或“王者之香”。“兰”称为王者之香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据《孔子家语》中载,孔子周游列国,从卫国返回鲁国,看见幽谷之中“兰香独茂”,便感慨道:“兰当为王者。”故后人称“兰”为“王者香”。

  我国对兰花的栽种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退居于会稽山上,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山上种植了许多兰草,以迷惑敌人。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栽兰草的最早记载。

  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善画花鸟,尤其擅长画兰。可就是这样一位画兰花的大师,在南宋沦亡后,隐居苏州之时,他笔下的兰花一反常态:花叶零落散乱,无土无根。一天,他的一位好朋友看他画的兰花后,建议道:“这兰花无土无根怎么活呀?还是把根画上去吧!”哪知,郑思肖听了朋友的劝告后竟悲愤满腔,扔下画笔,长叹道:“土地都被外人夺去了,叫我的兰花长在何处啊!”原来,他画“无根兰”,是藉以抒发爱国情怀与亡国之痛。

  兰花人们又将它称之为“空谷佳人”。除了它的美之外,还有它那“无人亦自芳”、“坚贞还自抱”的气质品格,更为世人所称道。所以有人把兰花放在“岁寒三友”的松、竹、梅之上,说:“岁称三友,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唯兰独并有之。”正因为如此,兰花才博得人们的广泛厚爱。

  有关汉字的故事:六畜

  六畜(liùchù|sixdomesticanimalsx,horse,goat,pig,dog,fowl):指六种家畜,牛、马、羊、猪、狗、鸡,都是被人驯化的一些动物;也泛指家畜。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说“牛”,炒股的人都喜欢“牛市”讨厌“熊市”,“牛人”是说某人很牛很成功很有本钱,“瞧你那熊样”是骂人。说某某真“牛 B”就是夸某人很了不得,网络上还有用“牛B闪闪”来形容酷(拽)得不得了的。有一句歇后语叫“两头母牛对屁股——比较牛B”,也就是这个意思了。看看,一个牛都这么牛,三个牛当然就不得了了。三个牛是什么字呢?

  犇(bēn),“奔”的异体字,意思是急走、跑;急着去做。最牛的汉字当属“犇”,美中不足的是“犇”的字义不是特别牛。古人为何用三头牛来表示“奔跑”呢?我估计造字者曾目睹三头牛角斗你追我赶奋力奔跑的场景。据说有球队的名字叫“犇牛队”的。如果名字牛,球队就牛的话,我强烈建议中国队改名为“犇牛队”。好像有个叫“牛犇”的,是个老艺术家,他在1983年凭《牧马人》获得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犇”自然是最牛的汉字。

  骉(biāo),众马奔腾的样子。

  羴(shān),“膻”的异体字。羊臊气,羊肉一类的气味。

  猋(biāo)本意是狗奔跑的样子;迅速;通“飙”,暴风、旋风。猋升(飙升)的意思是急速上升。

  六畜中的牛、马、羊、狗(犬)都有品字结构,猪和鸡却没有。看来,我们的老祖先比较歧视猪和鸡。

  麤(cū),“粗”的异体。《左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粮则无矣,麤则有之。”鹿的品字结构意思是“粗”。

  鱻(xiān),“鲜”的异体。古代指生鱼;新鲜、明丽的、(味道)美好、鲜美应时的食物。三个鱼表示新鲜是不错的创意。在不少饭店都可以看到“鱻” 字,让人看到店名就知道店里的特色菜是和鱼相关的,尽管大家不一定知道“鱻”的发音。我觉得“鱻”字是很好的一个字,绝对比“麤”好。

  说完三个鱼再来说说三个虫。花鸟虫鱼嘛。花、鸟没有品字结构,虫、鱼都有。

  虫(chóng),“虫”的繁体。“虫”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甲骨文字形象蛇形,huǐ,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虫”的简体。

  最后一个和动物有关的品字结构的字是“赑”。

  赑(bì)。赑屃(bìx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基座多雕成它的形状;用力的样子。


相关文章

  • 读书不如认字
  • 林西莉的<汉字王国>.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唐诺给你讲述<文字的故事>.蒋勋谈<汉字书法之美>,几本饶有趣味的书都围绕着古老的汉字展开,说文解字.咬文嚼字.识图习字.习文赏字. 你认得几个字 ...查看


  • 字理识字的研究
  • 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字理识字的实践研究 众所周知,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小学生只有认识.掌握了一定量的汉字,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 ...查看


  • 汉字和书的故事-教案设计
  •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 2.了解书的产生及演变历程,并通过学习,体会到我们今天的一切事物都有它产 ...查看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综合性学习
  • 第五组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之国 教材分析: "有趣的汉字"的阅读材料,分字谜,有趣的谐音,汉字的来历三个部分. 字谜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游戏形式.>提供的字谜是一些范例.有三种形式:①-④是字谜,⑤⑥是画谜,⑦是动作 ...查看


  • 早期阅读教育的教学理念及实施方法
  • 早期阅读教育的教学理念及实施方法 摘要 作为新世纪的教育者, 应该给幼儿创造一种全方位的阅读空间,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灵魂.教师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早期阅读环境.选择适宜阅读材料.创设宽松的阅读氛围, 组织专门的早期阅读教育活 ...查看


  • 趣味识字讲座稿
  • 趣味识字专题讲座 大岔九年制学校 王朵 我校低年段的老师们就开始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趣味联想识字与生活化识字两个概念并不矛盾,但是又有区别的.趣味联想识字,要在生活化识字的基础上有创新.有深入,就必须从"趣味& ...查看


  •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并学会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查看


  • 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
  • 第一单元 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1.生活中的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 教学重点: 1 ...查看


  • 以汉字为师,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文 / 静谧港湾
  • 以汉字为师,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文 / 静谧港湾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五千年的纪念,当人人都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的时候,我们再来学习汉语已经晚了,那是汉语很有可能被英语同化了.所以,趁早,我们来随着作者认识一下我们古老的文字--汉字. 以汉字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