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畜牧业是农区经济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日喀则地委书记平措访谈

人民网记者 刘亮明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西藏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欢欣鼓舞,群情振奋。就如何很好地推进农牧区小康建设,记者采访了平措同志,他结合深入调查与多年的实践与思考谈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畜牧业在整个农牧区经济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连着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可以实现种植业的转化增值;另一方面连着二三产业,可以提供加工原料,延伸产业增值链,从而可以促进形成农牧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的良性循环,拓宽农牧民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日喀则地区的实践也证明,发展农区畜牧业是农区经济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当地农业连续12年丰收。这在最初几年对农民解决温饱和增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但随着粮食的自给有余,这些作用就越来越减弱。原因就在于单一种植的增收潜力空间几近极限,而要改变这一窘况就必须在结构调整,特别是粮食的转化增值上下功夫。

江孜县是日喀则地区有名的农业强县,近年来,他们正是及时抓住了农业连续丰收、农牧民丰衣足食的有利时机,通过狠抓秸秆微贮、畜种改良、精粗饲料搭配等一系列适用科技的推广应用,全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很好地实现了转化增值,迈过了增产不增收这道坎。到2001年全县经济总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就已分别达到近1.4亿元和2364元,其中三分之一来自畜牧业。正是有江孜这样一批县的农区畜牧业的快速兴起,使全地区经济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到去年,已连续7年达到10%以上的增长速度。

从目前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看,发展农区畜牧业是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一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现实是,第一,广大群众的生活已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对生活所需品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使消费市场对肉蛋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第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把生态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退耕还林还草大规模推进,发展畜牧业的条件日益见好;第三,生产力的提高使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而农牧民增收途径的狭窄与奔小康的目标很不相称。所有这些都使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和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可能和必然。

在发展农区畜牧业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市场运作规律,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提高农区畜牧业的商品率,要通过不断增加科技含量和实施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等方式抢占竞争制高点,追求最大化的综合效益,要不断调整畜群、畜产品、饲料和种植业的结构,以适应畜牧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要通过建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区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样,农区畜牧业就会在小康建设中起到持续的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谈到农牧地区如何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平措说,一个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靠单纯的畜牧业是不可能实现的,其原因在于没有增值空间和发展动力,只能满足自给自足式的生产生活方式。只有产业化才能使农牧业焕发无穷的活力,使农牧业潜在的资源优势不断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实现一个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经验证明,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完善目前家庭分散经营和群体批量生产为特征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培养和建立农牧业新的运行机制,改变生产经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的脱节状况,从而把生产、加工、销售以至科教等融为一体化管理,形成整体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发掘潜在优势,培育和形成区域性支柱产业和拳头特色产品;也有利于把农牧民的生产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起来加速自给自足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并以整体优势外连市场,以风险共担内连基地和千家万户。这就给农牧地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日喀则地区的白朗县农牧业生产条件好,但过去由于耕作方式落后,产品转化周期长、商品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农牧民增收和经济发展。近几年,他们全力在农牧业产业化上下工夫,充分发挥本地农牧业资源优势,努力培育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出现了以青稞为原料的粮食加工厂、以畜产品为原料的酥油、奶制品加工厂等一批龙头企业,使全县农牧业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结果全县经济增长速度从1997年的6.7%一下提高到去年的16.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也从1196元增长到1658元。如果没有他们在农牧业产业化方面的努力,这样的发展速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的农牧业产业化虽还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但从其发展现状和势头,我们已看到了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快速推进小康建设的的希望。

当然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我们的实践,在推行过程中必须注意坚持5条原则,即市场导向原则、规模经营原则、科教领先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突出特色原则,并要把握好5个重要环节,即结构调整、龙头带动、基地建设、市场开拓和利益调节。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领导机制、政策机制、调空机制和服务机制。这样才能使农牧业产业化健康快速地形成和发展,在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真正发挥关键作用。

在某种意义上讲,农牧业的消费市场在城镇,在土地以外广阔的空间。农畜产品走不出土地,农牧业就只能停留在封闭的自给自足式的原始状态。历史证明,在这种状态下,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小康建设的推进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有赖于市场化经营,而市场化经营的结合点便是城乡连动。

城乡连动的前提和关键是城镇建设和发展。就日喀则地区近年来的实践情况看,城镇建设和发展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些年,特别是中央第三、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日喀则地区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抓住中央和援藏省区大力支援的大好机遇,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点工作,在迅速扩大和完善中心城市功能的同时,在全地区范围加大了小城镇建设,使一大批小城镇迅速崛起在后藏大地,成为农牧业迈向市场化经营的一个个很好的结合点,并发挥出越来越大的辐射带动作用。结果是农畜产品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城镇市场日益繁荣,农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逐渐形成。特别是一些中心城市的连动作用和效果更为显著。

日喀则市地处日喀则地区的腹心地带,全市农牧业连年丰收,中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便利。近几年来,地、市委抓住这些有利条件,千方百计促进城乡连动,加速农牧业迈向市场化经营的步伐,取得显著成效。截至去年,全市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前提下,蔬菜生产面积已达到1万多亩,其中以塑料大棚为主的保护地占到18%,油菜、西瓜、草莓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畜、禽总数已分别达到29.8 万和近8万头(只),形成养殖专业村70多个,年劳务输出达3万人次,造林面积11万多亩,并建成了琴桑园等淡水养殖基地,填补了当地渔业养殖的空白;特别是规划了“一园三区”、五大市场和十条商业街,现投资1000万元的日喀则农贸市场已建成投入使用,引进了水泥、微型扎啤、富能达汽车检修、鹏程畜牧有限公司、神湖餐饮等8个项目,招商引资额累计达到2亿多元,个体商户发展到2000多户,市场中介从业人员达到300多人。全市农牧业市场化经营已见雏形,初步实现了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增收富民的目标。去年,全市经济总收入达到近2.57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03亿元、6206万元和9123万元,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2:1:2的较为合理的比例;财政收入达到1420万元。

从目前实践的情况分析,要进一步提高农牧业市场化经营的水平,还必须对5个方面的问题加以认真的研究和解决,即市场的延伸问题、产业的规模问题、科教的支撑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问题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完善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的不断研究解决,农牧业市场化经营才能持续快速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如期实现。

来源:人民网 2002年11月29日

——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日喀则地委书记平措访谈

人民网记者 刘亮明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西藏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欢欣鼓舞,群情振奋。就如何很好地推进农牧区小康建设,记者采访了平措同志,他结合深入调查与多年的实践与思考谈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畜牧业在整个农牧区经济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连着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可以实现种植业的转化增值;另一方面连着二三产业,可以提供加工原料,延伸产业增值链,从而可以促进形成农牧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的良性循环,拓宽农牧民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日喀则地区的实践也证明,发展农区畜牧业是农区经济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当地农业连续12年丰收。这在最初几年对农民解决温饱和增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但随着粮食的自给有余,这些作用就越来越减弱。原因就在于单一种植的增收潜力空间几近极限,而要改变这一窘况就必须在结构调整,特别是粮食的转化增值上下功夫。

江孜县是日喀则地区有名的农业强县,近年来,他们正是及时抓住了农业连续丰收、农牧民丰衣足食的有利时机,通过狠抓秸秆微贮、畜种改良、精粗饲料搭配等一系列适用科技的推广应用,全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很好地实现了转化增值,迈过了增产不增收这道坎。到2001年全县经济总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就已分别达到近1.4亿元和2364元,其中三分之一来自畜牧业。正是有江孜这样一批县的农区畜牧业的快速兴起,使全地区经济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到去年,已连续7年达到10%以上的增长速度。

从目前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看,发展农区畜牧业是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一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现实是,第一,广大群众的生活已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对生活所需品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使消费市场对肉蛋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第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把生态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退耕还林还草大规模推进,发展畜牧业的条件日益见好;第三,生产力的提高使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而农牧民增收途径的狭窄与奔小康的目标很不相称。所有这些都使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和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可能和必然。

在发展农区畜牧业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市场运作规律,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提高农区畜牧业的商品率,要通过不断增加科技含量和实施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等方式抢占竞争制高点,追求最大化的综合效益,要不断调整畜群、畜产品、饲料和种植业的结构,以适应畜牧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要通过建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区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样,农区畜牧业就会在小康建设中起到持续的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谈到农牧地区如何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平措说,一个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靠单纯的畜牧业是不可能实现的,其原因在于没有增值空间和发展动力,只能满足自给自足式的生产生活方式。只有产业化才能使农牧业焕发无穷的活力,使农牧业潜在的资源优势不断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实现一个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经验证明,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完善目前家庭分散经营和群体批量生产为特征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培养和建立农牧业新的运行机制,改变生产经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的脱节状况,从而把生产、加工、销售以至科教等融为一体化管理,形成整体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发掘潜在优势,培育和形成区域性支柱产业和拳头特色产品;也有利于把农牧民的生产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起来加速自给自足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并以整体优势外连市场,以风险共担内连基地和千家万户。这就给农牧地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日喀则地区的白朗县农牧业生产条件好,但过去由于耕作方式落后,产品转化周期长、商品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农牧民增收和经济发展。近几年,他们全力在农牧业产业化上下工夫,充分发挥本地农牧业资源优势,努力培育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出现了以青稞为原料的粮食加工厂、以畜产品为原料的酥油、奶制品加工厂等一批龙头企业,使全县农牧业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结果全县经济增长速度从1997年的6.7%一下提高到去年的16.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也从1196元增长到1658元。如果没有他们在农牧业产业化方面的努力,这样的发展速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的农牧业产业化虽还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但从其发展现状和势头,我们已看到了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快速推进小康建设的的希望。

当然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我们的实践,在推行过程中必须注意坚持5条原则,即市场导向原则、规模经营原则、科教领先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突出特色原则,并要把握好5个重要环节,即结构调整、龙头带动、基地建设、市场开拓和利益调节。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领导机制、政策机制、调空机制和服务机制。这样才能使农牧业产业化健康快速地形成和发展,在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真正发挥关键作用。

在某种意义上讲,农牧业的消费市场在城镇,在土地以外广阔的空间。农畜产品走不出土地,农牧业就只能停留在封闭的自给自足式的原始状态。历史证明,在这种状态下,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小康建设的推进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有赖于市场化经营,而市场化经营的结合点便是城乡连动。

城乡连动的前提和关键是城镇建设和发展。就日喀则地区近年来的实践情况看,城镇建设和发展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些年,特别是中央第三、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日喀则地区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抓住中央和援藏省区大力支援的大好机遇,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点工作,在迅速扩大和完善中心城市功能的同时,在全地区范围加大了小城镇建设,使一大批小城镇迅速崛起在后藏大地,成为农牧业迈向市场化经营的一个个很好的结合点,并发挥出越来越大的辐射带动作用。结果是农畜产品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城镇市场日益繁荣,农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逐渐形成。特别是一些中心城市的连动作用和效果更为显著。

日喀则市地处日喀则地区的腹心地带,全市农牧业连年丰收,中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便利。近几年来,地、市委抓住这些有利条件,千方百计促进城乡连动,加速农牧业迈向市场化经营的步伐,取得显著成效。截至去年,全市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前提下,蔬菜生产面积已达到1万多亩,其中以塑料大棚为主的保护地占到18%,油菜、西瓜、草莓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畜、禽总数已分别达到29.8 万和近8万头(只),形成养殖专业村70多个,年劳务输出达3万人次,造林面积11万多亩,并建成了琴桑园等淡水养殖基地,填补了当地渔业养殖的空白;特别是规划了“一园三区”、五大市场和十条商业街,现投资1000万元的日喀则农贸市场已建成投入使用,引进了水泥、微型扎啤、富能达汽车检修、鹏程畜牧有限公司、神湖餐饮等8个项目,招商引资额累计达到2亿多元,个体商户发展到2000多户,市场中介从业人员达到300多人。全市农牧业市场化经营已见雏形,初步实现了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增收富民的目标。去年,全市经济总收入达到近2.57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03亿元、6206万元和9123万元,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2:1:2的较为合理的比例;财政收入达到1420万元。

从目前实践的情况分析,要进一步提高农牧业市场化经营的水平,还必须对5个方面的问题加以认真的研究和解决,即市场的延伸问题、产业的规模问题、科教的支撑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问题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完善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的不断研究解决,农牧业市场化经营才能持续快速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如期实现。

来源:人民网 2002年11月29日


相关文章

  • 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可行性报告
  • xxxxxx 农业结构调整 年出栏3万只肉羊种养基地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单位:xxxxxx 项目名称:年出栏3万只肉羊种养基地扩建项目 法人姓名:xxxxx 联系方式:xxxxx 电子邮箱:xxxxx 农业结构调整办公室:xxx ...查看


  • 新畜牧业发展规划
  • 裕民县畜牧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 根据县委确定的把发展畜牧业作为我县第一支柱产业的要求,经过全县的努力,我县畜牧业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已日益突出,成为全县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但是,就其发展速度.产业化. ...查看


  • 企业成长理论
  • <企业成长理论>期末论文 --内蒙古畜牧业 姓名: 吕 俊 秀 学号: 102054235 内蒙古畜牧业 内容摘要:畜牧业作为人类的生产方式之一,它的起源不但取决于人类生产自身的发展,而且深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畜牧 ...查看


  • 现状与未来-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
  • 现状与未来-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http://www.dac.com.cn/view.php?articleid=9117 论文摘要:中国奶业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论文分析中国奶业目前发展状况及问题,并对未来中国奶业的发展 ...查看


  •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
  •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关键词:规划计划,农业部,十一五 浏览次数:1109 发布时间:2006-08-03 www.hnai.gov. ...查看


  • 养羊的可行性报告
  • 篇一:养羊投资建议可行性报告 养羊投资建议可行性报告 -200只羊的投资规划建议 在养殖业中所产生的效益必需有时间限制,没有时间的过程也就产生不出什么效益.现就按饲养一只母羊计算.饲养周期为十个月, 购一只6-7月龄的种母羊投资:450元, ...查看


  • 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改进作风狠抓落实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领导 论坛 认 清形 势 转 变观 念全 区农业工作 会议 明确 了今 年农业 和农 村经济发 展的任 务和 目标 ,并提出了具 体要求和措施 , 下一步 的关 键是狠抓 落实.各 级 农业 ...查看


  • 黎平县生态畜牧业规模养殖发展前景初探
  • 黎平县生态畜牧业规模养殖发展前景初探 黎平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位于东经108°37′-109°31′,北纬25°44′-26°31′.全县总面积6661500亩(4441平方公里),全县共有25个乡镇403个行政村, ...查看


  • 由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养殖业发展看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
  • 摘要:在总体分析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概况的基础上,通过解析美国.澳大利亚.荷兰3个畜牧业发达国家的畜牧业发展特点,深入探讨促进其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从而总结我国发展规模化养殖的有利条件,提出目前我国发展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应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