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1第一次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中华民族不屈的英魂在这块战火f ēn ( )飞的大地上傲然挺立,铁血汉子的怒h ǒu ( )在凄惨广袤的战场上zh ì( )地有声。他们用刺刀和自己的血肉,谱写了一首永恒的波l án ( )壮阔的史诗!时间悠悠跨过60载,而那些为了取得神圣抗战的胜利甘愿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先烈和志士们,会永远被历史m ǐng( ) 记,被后人敬y ǎng ( )。 2.请根据理解写出相应的成语。(3分)
(1)推开高山,翻倒大海。比喻力量非常强大,声势非常浩大。( ) (2)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 ) (3)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 )
3.选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1分) ( ) A 张皇失措 高屋建瓴 转弯抹角 胆战心惊 B 眼花缭乱 名符其实 负隅顽抗 月明风轻 C 富丽堂皇 肩扛箱箧 鞠躬尽瘁 锐不可当 D 憧憬向往 缭绕不绝 莫名其妙 相得益彰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分) ( ) (1)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对已经做出的允诺决不能 。 (2)国内各大报纸争相 了各地喜迎国庆的盛况。 (3)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发了 变化。 A 失言 报到 脱胎换骨 B 食言 报道 脱胎换骨
C 失言 报道 改头换面 D 食言 报到 改头换面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1分) ( ) A 他寥寥数语,却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我学画中的不足之处,使我茅塞顿开。 B 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民们种田兴致勃勃,热情高涨。
C 小亮真是别有用心,他办的手抄报内容和形式都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D 看到那蔚蓝的天空和远处玉带般的长城,我顿觉心旷神怡。
5.下列句子不是环境描写的一项是(1分) ( )
A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B 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另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花园。
C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D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错的一项是(1分)( )
A 《新闻两则》中,重点刻画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让人从中感到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
B 《芦花荡》中,描写了自信自尊的老头子,他以自己的行为让抗日将士们感到快乐,让鬼子胆寒。
C 《陋室铭》中,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陋室不陋,表达他对高洁傲岸情操的追求。
D 《蜡烛》中,通过描写老妇人在枪林弹雨中掩埋烈士的悲壮场面,塑造了南斯拉夫母亲的伟大慈爱的形象。
7.下列场合中,文明警示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1分)( ) A “当你伸手采摘我时,你我的美丽都不存在了。” (花园旁) B “我想有个家!”(垃圾箱)
C “严禁踩踏,违者重罚!” (草地旁) D“即使饥肠辘辘,也须风度翩翩。”(食堂里) 8.古诗文名句默写。(9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 (2)相顾无相识, 。
(3)《长歌行》以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喻光阴易逝,以诗句 , 劝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4)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洞庭湖的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5)在《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了莲高洁的品质是 ,
。(1分)
八年级语文 第 1 页(共 4 页)
(6)刘禹锡《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 。(1分) 9.综合性学习(7分)
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礼炮声,人类因为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发生了大大小小400多次战争。21世纪的今天,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
(1)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倡导世界和平创作一条宣传标语。(2分)
10.结合文意解释文中加粗词语。(1分)
无益:
11.阿长来问《山海经》,体现她对“我”的________,而“我”认为“________”,也就从来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这次也只淡淡地回答,表现了“我”对阿长的________,这些都为下文________设下了伏笔和悬念。(4分) 12.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2分)
(2)写出四个关于战争的成语。(2分)
13.选文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它表明了作者________的感情,
(3)写出描写战争的诗句两句。(1分)
句中的“这”指代________________。(3分)
14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 (2分)
(4)学校举行以“和平的颂歌”为主题的综艺活动,节目表中,诗朗诵《黄河颂》之后是合唱《让世界充满爱》,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2分)
12分) 三、课外阅读(
①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慧:你已经离家归队多日,也没有写信说你
二、课内阅读(12分) 平安到达,你妈非常担心。每次归队后都应先写信。父。”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 ②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
③到远离家乡的辽北当兵,有了写家书的必要。但现在老了点,当军官了,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
潜意识中总认为与做农民的父亲无话可说,而所谓家书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地报报
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
平安而已。父亲却认真得很,不但对我每次报平安的信仔细答复,隔一段时间,
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还会主动给我写信。父亲的信很短,从没有超过一页纸,有时常常是三五句话,
无非是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等等。 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父亲的信又是随意和马虎的,有时写信的纸好像是随手捡来的,正面还有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
无关的字迹,后面才载有殷殷的嘱托。而且家里好像也没有一支真正能用的笔了,
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父亲能找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所以给我的信中常常有各色笔迹。我曾提醒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父亲不要用红笔写信,但父亲“顽固”依旧。战友读到家书的时候,往往都是激
动异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我读父亲的信却没有这种感觉。父亲像在无意中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我总能平静地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然后收起来,留意一下
八年级语文 第 2 页(共 4 页)
父亲的信
这是父亲的第几封信。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⑤探家的时候,我开玩笑般对母亲提起父亲的信,想让母亲告诉父亲,如果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没事就不必经常写信了。在我看来,父亲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信是不值那几角邮乐。 资的。而母亲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你爸写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像把我丢了一样?我一时怔在那里,一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心中升起。 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⑥偶然翻着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字。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此时此刻,我不由泪流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
(1) 屋舍俨然 俨然: ..
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啊!
(2) 便要还家 要: ⑦到部队后,我也买了许多信封,写上了父亲的名字。我知道我也会经常给.
父亲写信的,告诉他我在部队一切都好。 (3) 便扶向路 向: . (作者:胡智慧 选自《羊城晚报》)
(4) 诣太守 诣: 15.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说“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为什.
21. 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成语(2分) 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6. 读第三、四段,请你从原文中找出最典型的四个词,概括作者笔下父亲写 22.翻译句子 (4分) 信的特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7. 第四段中作者说读父亲信的感觉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 不足为外人道"? 谈谈你的理解。(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原文)。第四段作者认
为父亲的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2分) 18. 第六段中“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这个句子用
什么比喻什么?比喻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5. 谈谈你对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看法。(2分) 19. 谈谈对第六段中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3分)
四、文言文阅读(13分)
五、写作(35分)
和,是和平,是和睦,是和谐,是和解,是和气,是温和,是„„。请以“和”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
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的。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百步,中无杂树 , 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像,抒发感情等等。
八年级语文 第 3 页(共 4 页)
八年级语文 第 4 页(共 4 页)
2013-2014-1第一次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中华民族不屈的英魂在这块战火f ēn ( )飞的大地上傲然挺立,铁血汉子的怒h ǒu ( )在凄惨广袤的战场上zh ì( )地有声。他们用刺刀和自己的血肉,谱写了一首永恒的波l án ( )壮阔的史诗!时间悠悠跨过60载,而那些为了取得神圣抗战的胜利甘愿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先烈和志士们,会永远被历史m ǐng( ) 记,被后人敬y ǎng ( )。 2.请根据理解写出相应的成语。(3分)
(1)推开高山,翻倒大海。比喻力量非常强大,声势非常浩大。( ) (2)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 ) (3)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 )
3.选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1分) ( ) A 张皇失措 高屋建瓴 转弯抹角 胆战心惊 B 眼花缭乱 名符其实 负隅顽抗 月明风轻 C 富丽堂皇 肩扛箱箧 鞠躬尽瘁 锐不可当 D 憧憬向往 缭绕不绝 莫名其妙 相得益彰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分) ( ) (1)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对已经做出的允诺决不能 。 (2)国内各大报纸争相 了各地喜迎国庆的盛况。 (3)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发了 变化。 A 失言 报到 脱胎换骨 B 食言 报道 脱胎换骨
C 失言 报道 改头换面 D 食言 报到 改头换面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1分) ( ) A 他寥寥数语,却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我学画中的不足之处,使我茅塞顿开。 B 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民们种田兴致勃勃,热情高涨。
C 小亮真是别有用心,他办的手抄报内容和形式都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D 看到那蔚蓝的天空和远处玉带般的长城,我顿觉心旷神怡。
5.下列句子不是环境描写的一项是(1分) ( )
A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B 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另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花园。
C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D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错的一项是(1分)( )
A 《新闻两则》中,重点刻画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让人从中感到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
B 《芦花荡》中,描写了自信自尊的老头子,他以自己的行为让抗日将士们感到快乐,让鬼子胆寒。
C 《陋室铭》中,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陋室不陋,表达他对高洁傲岸情操的追求。
D 《蜡烛》中,通过描写老妇人在枪林弹雨中掩埋烈士的悲壮场面,塑造了南斯拉夫母亲的伟大慈爱的形象。
7.下列场合中,文明警示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1分)( ) A “当你伸手采摘我时,你我的美丽都不存在了。” (花园旁) B “我想有个家!”(垃圾箱)
C “严禁踩踏,违者重罚!” (草地旁) D“即使饥肠辘辘,也须风度翩翩。”(食堂里) 8.古诗文名句默写。(9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 (2)相顾无相识, 。
(3)《长歌行》以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喻光阴易逝,以诗句 , 劝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4)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洞庭湖的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5)在《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了莲高洁的品质是 ,
。(1分)
八年级语文 第 1 页(共 4 页)
(6)刘禹锡《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 。(1分) 9.综合性学习(7分)
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礼炮声,人类因为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发生了大大小小400多次战争。21世纪的今天,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
(1)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倡导世界和平创作一条宣传标语。(2分)
10.结合文意解释文中加粗词语。(1分)
无益:
11.阿长来问《山海经》,体现她对“我”的________,而“我”认为“________”,也就从来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这次也只淡淡地回答,表现了“我”对阿长的________,这些都为下文________设下了伏笔和悬念。(4分) 12.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2分)
(2)写出四个关于战争的成语。(2分)
13.选文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它表明了作者________的感情,
(3)写出描写战争的诗句两句。(1分)
句中的“这”指代________________。(3分)
14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 (2分)
(4)学校举行以“和平的颂歌”为主题的综艺活动,节目表中,诗朗诵《黄河颂》之后是合唱《让世界充满爱》,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2分)
12分) 三、课外阅读(
①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慧:你已经离家归队多日,也没有写信说你
二、课内阅读(12分) 平安到达,你妈非常担心。每次归队后都应先写信。父。”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 ②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
③到远离家乡的辽北当兵,有了写家书的必要。但现在老了点,当军官了,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
潜意识中总认为与做农民的父亲无话可说,而所谓家书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地报报
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
平安而已。父亲却认真得很,不但对我每次报平安的信仔细答复,隔一段时间,
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还会主动给我写信。父亲的信很短,从没有超过一页纸,有时常常是三五句话,
无非是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等等。 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父亲的信又是随意和马虎的,有时写信的纸好像是随手捡来的,正面还有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
无关的字迹,后面才载有殷殷的嘱托。而且家里好像也没有一支真正能用的笔了,
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父亲能找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所以给我的信中常常有各色笔迹。我曾提醒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父亲不要用红笔写信,但父亲“顽固”依旧。战友读到家书的时候,往往都是激
动异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我读父亲的信却没有这种感觉。父亲像在无意中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我总能平静地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然后收起来,留意一下
八年级语文 第 2 页(共 4 页)
父亲的信
这是父亲的第几封信。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⑤探家的时候,我开玩笑般对母亲提起父亲的信,想让母亲告诉父亲,如果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没事就不必经常写信了。在我看来,父亲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信是不值那几角邮乐。 资的。而母亲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你爸写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像把我丢了一样?我一时怔在那里,一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心中升起。 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⑥偶然翻着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字。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此时此刻,我不由泪流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
(1) 屋舍俨然 俨然: ..
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啊!
(2) 便要还家 要: ⑦到部队后,我也买了许多信封,写上了父亲的名字。我知道我也会经常给.
父亲写信的,告诉他我在部队一切都好。 (3) 便扶向路 向: . (作者:胡智慧 选自《羊城晚报》)
(4) 诣太守 诣: 15.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说“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为什.
21. 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成语(2分) 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6. 读第三、四段,请你从原文中找出最典型的四个词,概括作者笔下父亲写 22.翻译句子 (4分) 信的特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7. 第四段中作者说读父亲信的感觉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 不足为外人道"? 谈谈你的理解。(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原文)。第四段作者认
为父亲的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2分) 18. 第六段中“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这个句子用
什么比喻什么?比喻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5. 谈谈你对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看法。(2分) 19. 谈谈对第六段中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3分)
四、文言文阅读(13分)
五、写作(35分)
和,是和平,是和睦,是和谐,是和解,是和气,是温和,是„„。请以“和”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
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的。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百步,中无杂树 , 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像,抒发感情等等。
八年级语文 第 3 页(共 4 页)
八年级语文 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