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胃管的护理研究进展
东台市中医院 何学兰
摘 要 目的:综述不同病人不同病情留置胃管的方法及护理,阐述了胃管的选择和插入深度及插入技巧,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提出要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及护理。方法:归纳总结。结论:不同病人胃管的选择,
置管方法及护理亦不同。
关键词 留置胃管
护理
留置胃管是一项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其在临床上运用广泛,术前留置可预防腹胀,减轻术后吻合口张力,防止发生吻合口瘘、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留置胃管可引出胃肠内的气体及液体,降低胃肠道压力,减轻腹胀,改善肠壁血液供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经胃管鼻饲可为昏迷病人或不能经口进食病人提供营养,热量及胃内给药,是促进病人恢复的主要方法之
一。近年来由于临床疾病的多样化和整体护理的发展要求,留置胃管的方法与护理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常规的胃管置入方法已显不足,为顺应这一需要的发展,通过广泛收集资料,现将胃管的选择、不同患者留置胃管方法及护理进行综述。
1胃管的选择
1.1 硅胶胃管 硅胶胃管与橡胶胃管相比优点较多,与组织相容性大,硅胶胃管头端较硬,便于顺利插入,管壁柔软,对患者刺激小;末端连接一小塞子,灌注后只需将小塞子塞住末端开口,不必反折末端并包裹纱布,节约卫生材料;管道是透明的,便于观察管内情况;管前端侧孔较大,便于灌注食物或引流,且长度合适、刻度明显,易于掌握插入深度,已逐渐取代与组织相容性小的橡胶胃管;于莹等[1]对486例患者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8.44%,二次插管的成功率为1.56%。但彭桂花等[2]也提出了硅胶胃管的缺点,由于其内径大于8 mm,置管后对食管及贲门起到支撑作用,破坏了正常食管进食的闭合状态,易致食管反流而发生食管炎、食管溃疡。
1.2聚氨酯胃管 此类胃管较为有代表性的为复尔凯鼻胃管[荷兰纽迪希亚医疗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食药监械(进)字2004第2660765号]。彭桂花[2]等研究表明,此类胃管管径小于3.3 mm,质软,内置的韧性超强导丝,可对胃管起到良好支撑的作用,提高了插管成功率;其独特的防护帽设计,可防止压力刺激所致胃肠收缩引起食物反流;插管长度较长,增加了食物吸收和消化面积。吴桂华[3]对82例脑卒中昏迷需留置胃管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组41例留置复尔凯鼻胃管。对照组41例留置硅胶胃管,结果表明,复尔凯鼻胃管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1.3 弯头胃管 在传统胃管基础上,对管前端进行改造,其前约为一长4cm的实心段,实心段向端头渐渐变细并向一侧弧形弯曲30°角,端头为一圆滑尖头;实心段与空心段夹角处有一侧孔,且向管尾每隔4cm有一孔,共4个,绕管凿出,不在同一直线上;距管前端15cm、25cm、45cm、55cm、65cm、75cm
各有一刻度线,距管尾4cm处一侧稍凸起与弯头相对应,用于判断弯头的指向。该胃管与传统胃管比,具有引流效果好、操作时不需要患者特殊配合,不需要特殊体位,易插入,避免普通胃管在吻合口盘旋的弊端,为昏迷、危重等患者解决了误入气管、插管困难难题。
1.4 多孔胃管 王庆华等[4]提出,多孔胃管可达到与胃壁充分接触的目的,尤其适用于胃癌术后置管时间长、胃液黏稠的患者,可有效地防止胃管堵塞,而且有利于反复冲洗,促进伤口愈合。姜杰敏等在肠梗阻患者使用多孔胃管的研究中表明,多孔胃管交错排列的数个侧孔,可缓解吸引时的过高负压,不易引起胃黏膜的损伤;堵塞的概率也降低,避免了反复冲洗胃管及重复操作。总之,多孔胃管的引流效果较好,可提高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胃液的引流,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值得推广。
1.5 一次性滴喷药胃管 刘志兰、赵红研究的一次性滴喷药物胃管是用小号硅胶管行胃管插入并将胃端制作多孔,置入胃贲门,另一端连接一次性输液器使药滴入,适当挤压莫菲氏滴管可使药液呈喷射状布满胃黏膜,可达到及时有效治疗的目的。
2.留置胃管长度 扈玉红等[5]认为,成人胃管减压时传统留置胃管的长度为45 cm-55 cm.该长度只能到达贲门最多达到胃体的上部不能充分引流,在此基础上增加10 cm可达到理想的引流效果。吕玉萍[6]认为,成人胃管减压置胃管的长度在45 cm-55 cm基础上增加10 cm-15 cm效果更好。陈雪茹等[7]根据英国Scalzo所提出的图表法鼻胃管插入长(cm)=6.7+[o.26×身高(cm)]比传统方法置管吸引效果更为理想和准确。郭永红,赖敏[8]认为早产儿置胃管最佳长度的体表测量法采用“眉工—剑突”的长度,取代传统以“耳垂—鼻尖—剑突“的长度。因为早产儿的食管始于第3-4颈椎,比成人高1-3个颈椎,止于10-11胸椎,且腹腔内食管不存在。与成人相比,有较大差异,若采用成人传统的体表测量法则早产儿置于胃管长度偏长,过长的胃管在胃内盘曲打折可影响胃自身的紧张性收缩,降低胃腔内压力,影响胃蠕动,减慢胃排空,导致胃排空不良,出现胃潴留和呕吐现象。
3胃管的置管法
3.1新生儿置管法 新生儿由于吞咽、咳嗽反射均不完善,加大了插胃管的难度。在插管过程中,当胃管下至5cm-7cm时(即快到达咽部时),助手迅速用消毒棉签蘸少许温度适宜的糖水或奶汁放入患儿口腔,使其产生有吮吸动作。此时操作者迅速将胃管往下插至胃内。
3.2小儿插管方法 对能配合的3岁以上小儿采取同服盐水法:当胃管到达咽部时助手用汤匙给患儿喂生理盐水,边喂边将胃管插至胃内。对昏迷、哭闹不合作小儿使用简易开口器法:患儿仰卧位,固定头部,将特制注射器(一次性5ml注射器去掉活塞,减去乳头及根部,修整切面使其平滑)插入口腔至舌根部,助手固定口腔外空筒柄部,操作者将胃管沿注射器内壁送下直至胃部。上述方法与常规法相比降低了患儿的痛苦,便于护士操作,提高了插管成功率。
3.3成年人一般插胃管法 从解剖学上看,咽部有喉上神经分布,对刺激较敏感。采用常规法留置胃管时,当胃管通过咽部刺激喉上神经易引起恶心、呕吐而致插管失败。因此,成功的关键是减少对喉上神经的刺激。郭素
珍、庄雪珍则提出饮水插胃法:当胃管插入14-16cm时用小勺喂水并嘱其下咽,在下咽同时送入胃管。此法可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减轻胃管对咽喉部刺激,通过吞咽反射使胃管易进入食道而不易误入气管,但对消化道穿孔、肠梗阻、不明诊断的腹痛、腹部外伤、昏迷无吞咽反射者禁用。石尚英等采用按摩耳部咽喉穴(耳屏内侧上1/2处)至耳部发热,有轻微痛感时迅速插入胃管,其目的也是减轻咽部对刺激的反应。亦有人提出麻醉润滑法,郑素娥等[9]用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10 ml,然后接上吸痰管,按常规法将胃管插至lO-15 cm时,协助者将吸痰管放人患者口腔内并缓慢推注已抽好的利多卡因5-10 ml,患者顺着口腔内的液体作吞咽动作,既达到局部麻醉的作用,又有润滑的效果,而且没有直接的血管扩张作用。此法较适用于反复多次插管失败、因精神紧张而不配合插管的患者。
3.4昏迷患者插胃管方法 3.4.1 为深昏迷合并舌根后坠患者插胃管方法 传统的给昏迷患者插胃管方法是在插胃管前去枕,协助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15cm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部通道弧度,便于管端后壁滑行,徐徐插入至预定长度。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此法为深昏迷合并舌根后坠患者插胃管往往难以奏效,其原因在于这类患者咽部组织松弛、舌根后坠堵塞了口咽部通道,将患者头部托起难以改善堵塞状况。徐亚金摸索出侧位拉舌插胃管法,患者侧卧位时舌向后坠的重力作用减少,舌后坠减轻,同时由于拉舌钳作用,口咽部不再受堵且比正常情况还要增大,所以便于胃管插入。该法节省材料,减轻护士工作量,避免常规法导致误吸、黏膜损伤等并发症。3.4.2 浅昏迷患者插胃管方法 由于昏迷患者不能配合做吞咽动作,常规法插胃管易进入气管而至失败。陈健春采用刺激法,即将胃管插入15cm时先用一些刺激手段使患者产生吞咽反射,在此一瞬间迅速送入胃管,此法成功率达94%。刘亚红采用侧位置胃管法:患者取侧卧位,操作者面对患者由一侧鼻孔将胃管插入。此法不依赖患者做吞咽动作,成功率达98%,且特别适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患者及颈强直患者。张金华介绍双枕垫头快速插胃法:将双枕直接垫于患者头下,使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双手交替快速插管至胃内,此法可节省人力和术者体力,尤其可使躁动患者头部固定,方便夜班护士一人操作。用不锈钢细密弹簧丝支撑胃管法可增加胃管硬度顺利通过食管的3个狭窄,从而提高插管成功率。
3.5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插胃管法 人工气道患者喉部均有不同程度的黏膜水肿,导致食管上段的相对狭窄[10];且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反射迟钝或消失,给操作带来困难。张钰提出,先吸尽口咽及鼻腔内分泌物、测量所插长度后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左手托住胃管,右手拿住胃管前段,从鼻腔缓慢插人至咽喉部下2-4 cm(相当气管切口处),感阻力增加时,由助手抽尽卡佛套囊内气体或套管放气后再将气管导管轻轻向外拔出0.5-1 cm,操作者随即顺势将胃管向下插入至预计长度,确认无误后,助手将套囊位置还原并给予套囊内充气。对于卡佛放气后插管,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田永明的研究表明卡弗不放气直接插管与放气后插管相比其插管一次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建议不放卡弗直接插管对患者有利[11]。封苏平等[12]采用呼气相置入胃管法,即按常规法将胃管插到咽喉部14-16 cm时,将患
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操作者暂停送胃管,待患者屏气动作消除、呼吸转为呼气相时快速送入胃管,插入到预计长度;该法应用于人工呼吸道支持患者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上各法解决了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特殊情况下插胃管这一棘手的难题。
3.6 食管狭窄的病人 可采用内镜介入法,将胃镜插至食管观察到食管狭窄处后,用扩张器扩张狭窄处5min-10min,内镜活检口插入导丝后拔出内镜,沿导丝送入胃管至胃内,拔导丝固定胃管。
3.7 口含维生素C片法插管 一般手术患者术前均会禁水8 h,口腔中唾液也会随之分泌减少。梁雪春[13]提出,在插管前约1分钟嘱患者口含维生素C片,因其诱发和刺激唾液分泌,待唾液分泌增多时,会诱发患者吞咽动作,此时即行插管,保证了插管的顺利。
4.留置胃管的检验 按《护理学基础》介绍3种检测方法外,即胃管开口置于清水中看有无气泡,抽取胃液,听气过水声,还可以用PH试纸测试。这样结果会更准确,胃液的PH值在1.53。胡玉梅则认为在插入胃管后,用汤匙或吸管饮水1-2匙,胃管接负压器,待2-4分钟后可观察有无水自胃管吸出,便可以判定是否在胃内,此法方便,亦可检验胃管是否通畅,
5.留置胃管的护理
5.1一般护理 5.1.1插管前的护理 胃是最能表现情绪的器官之一。插管前病人最容易紧张、恐惧,针对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利用支持性心理疗法进行护理干预。插管前先清洁鼻腔,观察有无息肉、肿瘤、鼻粘膜有无充血、水肿、狭窄等,询问有无出血性疾病,若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对症处理。5.2 .2插管时护理 置管同时不断鼓励、安慰病人增强信心,激发能动性,插管时若遇到阻力不可强行置入,应查明原因,特别是食管,贲门癌的病人,若管腔内有肿块堵塞,可向胃管内注入空气,若出现呃逆,说明管腔开口部在食管内,可将胃管向下试插。插管入鼻腔时,尽量靠近鼻中隔。5.2.3 插管后的护理 病人清醒者应多与病人沟通,加强健康教育及胃管护理知识的宣教;定期用含漱液漱口及擦拭口唇,涂以甘油等润唇剂,以减轻口渴,口唇干燥;每日以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胃管,每次约30-50ml,观察引流液色、质、量;胃肠减压期间禁食禁水,须注药时,注药后需夹管30分钟,以免将药物吸出,影响疗效;咽干、喉痛可用凉开水漱口,痰液难咳出者,嘱其每日做深呼吸,给予雾化吸入,可预防肺部并发症。5.2.4 胃管的更换时间 根据传统要求,长期鼻饲病人每周更换1根胃管,其次数频繁,易损伤鼻咽粘膜,且破坏机体平衡,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感染机会,同时也导致病人精神紧张,但若胃管留置时间长,不仅降低了鼻粘膜正常生理功能,导致鼻粘膜水肿、溃疡。车杰等研究表明硅胶胃管留置适宜时间是21-30d,可降低反复插管对鼻、咽粘膜的刺激,减少插管时病人的痛苦、材料的损耗及费用。5.2.5 胃管的固定 采用常规固定胃管法,固定胶布易松脱导致胃管脱出。我院在临床上探索出一种新的固定方法:采用的胶布长6—8cm,宽2-3cm大小。一端贴于鼻部,一端剪开成二分之一,交叉固定于胃管。此法固定不易脱落,效果好。徐丽[14]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胃管固定方法,是将胶布的两端贴在同侧鼻翼及面颊部,这种方法胶布一端与胃管垂直,使胶布牢同地粘在胃管上,另一端对胃管产生了向内的拉力,胃管既不容易与胶布脱落,也不会从胶布与鼻孔间滑出。庞晓凤按常规法经
鼻行胃管插入,确知胃管在胃内后,用备好的细线在胃管靠近鼻孔处做环行缠绕两圈。然后打一死结(松紧以保持胃管内径自然空间为宜)。余下的长14 cm-16 cm双股细线上牵于病人额部,用1条胶布将线横向固定,末端可用剪刀沿胶布边缘剪去,另1条胶布离鼻翼l cm-2 cm处将胃管再做一横向固定。此固定方法较常规固定法更牢同。能承受相当大的拉力,取材方便,操作简单,非常适应危重操作、昏迷、烦躁、不配合的病人及家庭带管等病人。鼻尖耳垂双固定胃管法[15]按常规操作插胃管,证实在胃内后,用长约5 cm的胶布在胃管的鼻腔出口处先对粘后交叉定于鼻尖上,再用长约3 cm的胶布在外露胃管的15 cm处(以胃管略有弧度为宜),亦先对粘后再同定于耳垂前后两面,这是利用耳垂的弹性使固定后的胃管能承受一定的牵拉。有少许活动度,病人活动方便,减轻了不舒适感;另一方面克服了传统方法颊部油脂分泌,被胶布吸附而黏性降低,致使面部不整洁,不美观的缺点;同时胶布对粘后固定使胃管四周均粘合紧密,更加牢固,避免了留置后期胶布黏性降低。造成胃管松脱、滑出.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临床使用效果较好。喻玲芳等[16]提出的采用新法固定胃管,即在靠近病人唇边用消毒后的l根直径约2 mm、长8 cm-10 cm的棉线在胃管上系死结,打结后两端棉线长4 cm-5 cm,将棉线尾端分别乎放在口角两旁。靠唇边0.5-1.0cm分别在面颊处用两块3M敷贴 (使用前将敷贴用剪刀一分为二,每块约2 cm×3 cm)盖住棉线贴在皮肤上固定胃管。由于棉线死结牢牢地同固定胃管,且棉线贴在面颊两侧均牵拉住胃管,避免了胃管的移动和脱落,即使病人口腔有分泌物也不会污染敷贴。敷贴防水性能强,因而没有出现因为敷贴松动使胃管移动。冯毕龙等[17]提出的固定胃管新方法:1条胶布一端先贴在鼻翼上(约3 cm长),另一端以重叠缠绕法固定胃管,重叠缠绕2或3圈;将棉布带在病人颈部围成大小合适的项圈,以能伸入4指为宜;将胃管用2条胶布固定予鼻翼同侧项圈处,鼻翼与项圈之间所留胃管长度以病人颈部向两侧旋转不受限为宜。该法固定牢同,不易松脱,方便病人洗脸刷牙以及男病人剃胡须。美观、舒适。
5.2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 5.2.1 粘膜损伤 保持口鼻腔清洁,合理配置营养,增强抵抗力。留置胃管前期,可适当使用复方薄荷滴鼻剂,收缩粘膜血管,防止粘膜充血水肿。适量饮水及服用维锌合剂,预防口咽部感染。当胃肠减压压力过高导致胃粘膜损伤出血时,应立即放松,将胃管回抽至食管,休息胃粘膜,并予法莫替丁、泰胃美等粘膜保护剂。5.2.2 食管炎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食道化脓穿孔,此时可使用制酸剂,H2受体阻滞剂,促胃肠动力药可减轻症状,降低食管炎的发生率,增加病人的依从性。5.2.3 咳嗽、咳痰 协助病人排痰,避免受凉及胃管滑脱,排除肺部疾患等病理性因素的情况下,早期行a-糜蛋白酶加庆大霉素雾化吸入,加用祛痰止咳药。
5.2.4 咽痛、咽喉部不适 操作前加强沟通,选择合适的胃管,操作熟练、轻柔、规范、掌握留置时间;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条件许可时及早拔管,拔管前给病人饮少许水。咽痛病人选择性应用激素预防咽喉部水肿。5.2.5不耐管 采用分散注意力,有节律的按摩,深呼吸逐渐放松肌肉等心理治疗并加用镇静剂逐步缓解。5.2.6 焦虑、睡眠型态紊乱 尽量解除诱因如疼痛,担心等,妥善固定胃管,勤巡视,提供宣泄焦虑的方法,病情允许时可适当
使用镇静药。
总之,留置胃管虽是一项普通的护理操作,但医护人员对病人应进行全面评估,针对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方法与护理措施,以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
果,只要根据具体病情采用相应的操作方法,病人易接受,成功率也会相对提高。因此,留置胃管时心理支持必不可少,操作前通过宣教和疏导帮助病人提高认知水平,激发能动性,调动自我控制能力,从而抑制不良情绪, 默契地配合插管,提高置管质量。
参考文献:
[1]于莹,李玉洁,霍巍.胶胃管与橡胶胃管应用于鼻饲的效果观察
[J].2008,29(10):808-809.
[2]彭桂花等.复尔凯鼻胃管与普通硅胶胃管临床使用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杂
志,2008,6(12):3-4.
[3]吴桂华. 复尔凯鼻胃管在脑卒中昏迷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
理学杂志,2006,6(12):3-4
[4]王庆华,刘凤,陈强清,等.多孔胃管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的应用[J].护理
研究,2008,22(30):2787-2788
[5]扈玉红,左东风,李东平.延长胃管置人K度对改善胃肠减压效果
的作用[J].中网实用护理杂忠。2006.22(11):42.
[6]吕玉萍.胃管插入长度的探讨[J].现代中两医结合杂志.2004,13, (3):329.
[7]陈雪茹,林建山,吴继红,等.200例胃肠减压留置胃管长度的研究
[J].临床医学.2006,26(7):20.
[8]郭永红,赖敏.护理学杂志,2010,25(21):52.
[9]郑素蛾,郑嫦娥,梁元,等.口服利多卡因提高胃管置管成功率的护理[J].中
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4:1005-1006.
[10]王宁,孙平.气管切开患者胃管置入方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
2007,8(22):15
[11][田永明,机械通气病人安置胃管的对比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1,16(4):
9-10.
[12]封苏平,姜国英,郑妙玲,等.呼气相置入胃管法在难置性胃管患者中的应
用[J]护理与康复,2009,8(1):59-60.
[13]梁雪春.插胃管的新方法[J].临床合理用药,2009,2(2):69.
[14]徐丽.对胃肠减压护理中存在问题与胃管固定的改进[J].护士进修杂志.2009,2(11):45.
[15]石惠玲,苏嫦娥.鼻尖耳垂双固定胃管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
杂志.2004,11(7):54.
[16]喻玲芳,胡永琼.新生儿胃肠减压胃管固定新法[J].护理学杂志,
2006.2l(19):2.
[17]冯毕龙.艾新春,殷燕,等.胃管固定新法[J].护理学杂志.2005, 20(2):
59.
留置胃管的护理研究进展
东台市中医院 何学兰
摘 要 目的:综述不同病人不同病情留置胃管的方法及护理,阐述了胃管的选择和插入深度及插入技巧,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提出要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及护理。方法:归纳总结。结论:不同病人胃管的选择,
置管方法及护理亦不同。
关键词 留置胃管
护理
留置胃管是一项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其在临床上运用广泛,术前留置可预防腹胀,减轻术后吻合口张力,防止发生吻合口瘘、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留置胃管可引出胃肠内的气体及液体,降低胃肠道压力,减轻腹胀,改善肠壁血液供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经胃管鼻饲可为昏迷病人或不能经口进食病人提供营养,热量及胃内给药,是促进病人恢复的主要方法之
一。近年来由于临床疾病的多样化和整体护理的发展要求,留置胃管的方法与护理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常规的胃管置入方法已显不足,为顺应这一需要的发展,通过广泛收集资料,现将胃管的选择、不同患者留置胃管方法及护理进行综述。
1胃管的选择
1.1 硅胶胃管 硅胶胃管与橡胶胃管相比优点较多,与组织相容性大,硅胶胃管头端较硬,便于顺利插入,管壁柔软,对患者刺激小;末端连接一小塞子,灌注后只需将小塞子塞住末端开口,不必反折末端并包裹纱布,节约卫生材料;管道是透明的,便于观察管内情况;管前端侧孔较大,便于灌注食物或引流,且长度合适、刻度明显,易于掌握插入深度,已逐渐取代与组织相容性小的橡胶胃管;于莹等[1]对486例患者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8.44%,二次插管的成功率为1.56%。但彭桂花等[2]也提出了硅胶胃管的缺点,由于其内径大于8 mm,置管后对食管及贲门起到支撑作用,破坏了正常食管进食的闭合状态,易致食管反流而发生食管炎、食管溃疡。
1.2聚氨酯胃管 此类胃管较为有代表性的为复尔凯鼻胃管[荷兰纽迪希亚医疗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食药监械(进)字2004第2660765号]。彭桂花[2]等研究表明,此类胃管管径小于3.3 mm,质软,内置的韧性超强导丝,可对胃管起到良好支撑的作用,提高了插管成功率;其独特的防护帽设计,可防止压力刺激所致胃肠收缩引起食物反流;插管长度较长,增加了食物吸收和消化面积。吴桂华[3]对82例脑卒中昏迷需留置胃管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组41例留置复尔凯鼻胃管。对照组41例留置硅胶胃管,结果表明,复尔凯鼻胃管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1.3 弯头胃管 在传统胃管基础上,对管前端进行改造,其前约为一长4cm的实心段,实心段向端头渐渐变细并向一侧弧形弯曲30°角,端头为一圆滑尖头;实心段与空心段夹角处有一侧孔,且向管尾每隔4cm有一孔,共4个,绕管凿出,不在同一直线上;距管前端15cm、25cm、45cm、55cm、65cm、75cm
各有一刻度线,距管尾4cm处一侧稍凸起与弯头相对应,用于判断弯头的指向。该胃管与传统胃管比,具有引流效果好、操作时不需要患者特殊配合,不需要特殊体位,易插入,避免普通胃管在吻合口盘旋的弊端,为昏迷、危重等患者解决了误入气管、插管困难难题。
1.4 多孔胃管 王庆华等[4]提出,多孔胃管可达到与胃壁充分接触的目的,尤其适用于胃癌术后置管时间长、胃液黏稠的患者,可有效地防止胃管堵塞,而且有利于反复冲洗,促进伤口愈合。姜杰敏等在肠梗阻患者使用多孔胃管的研究中表明,多孔胃管交错排列的数个侧孔,可缓解吸引时的过高负压,不易引起胃黏膜的损伤;堵塞的概率也降低,避免了反复冲洗胃管及重复操作。总之,多孔胃管的引流效果较好,可提高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胃液的引流,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值得推广。
1.5 一次性滴喷药胃管 刘志兰、赵红研究的一次性滴喷药物胃管是用小号硅胶管行胃管插入并将胃端制作多孔,置入胃贲门,另一端连接一次性输液器使药滴入,适当挤压莫菲氏滴管可使药液呈喷射状布满胃黏膜,可达到及时有效治疗的目的。
2.留置胃管长度 扈玉红等[5]认为,成人胃管减压时传统留置胃管的长度为45 cm-55 cm.该长度只能到达贲门最多达到胃体的上部不能充分引流,在此基础上增加10 cm可达到理想的引流效果。吕玉萍[6]认为,成人胃管减压置胃管的长度在45 cm-55 cm基础上增加10 cm-15 cm效果更好。陈雪茹等[7]根据英国Scalzo所提出的图表法鼻胃管插入长(cm)=6.7+[o.26×身高(cm)]比传统方法置管吸引效果更为理想和准确。郭永红,赖敏[8]认为早产儿置胃管最佳长度的体表测量法采用“眉工—剑突”的长度,取代传统以“耳垂—鼻尖—剑突“的长度。因为早产儿的食管始于第3-4颈椎,比成人高1-3个颈椎,止于10-11胸椎,且腹腔内食管不存在。与成人相比,有较大差异,若采用成人传统的体表测量法则早产儿置于胃管长度偏长,过长的胃管在胃内盘曲打折可影响胃自身的紧张性收缩,降低胃腔内压力,影响胃蠕动,减慢胃排空,导致胃排空不良,出现胃潴留和呕吐现象。
3胃管的置管法
3.1新生儿置管法 新生儿由于吞咽、咳嗽反射均不完善,加大了插胃管的难度。在插管过程中,当胃管下至5cm-7cm时(即快到达咽部时),助手迅速用消毒棉签蘸少许温度适宜的糖水或奶汁放入患儿口腔,使其产生有吮吸动作。此时操作者迅速将胃管往下插至胃内。
3.2小儿插管方法 对能配合的3岁以上小儿采取同服盐水法:当胃管到达咽部时助手用汤匙给患儿喂生理盐水,边喂边将胃管插至胃内。对昏迷、哭闹不合作小儿使用简易开口器法:患儿仰卧位,固定头部,将特制注射器(一次性5ml注射器去掉活塞,减去乳头及根部,修整切面使其平滑)插入口腔至舌根部,助手固定口腔外空筒柄部,操作者将胃管沿注射器内壁送下直至胃部。上述方法与常规法相比降低了患儿的痛苦,便于护士操作,提高了插管成功率。
3.3成年人一般插胃管法 从解剖学上看,咽部有喉上神经分布,对刺激较敏感。采用常规法留置胃管时,当胃管通过咽部刺激喉上神经易引起恶心、呕吐而致插管失败。因此,成功的关键是减少对喉上神经的刺激。郭素
珍、庄雪珍则提出饮水插胃法:当胃管插入14-16cm时用小勺喂水并嘱其下咽,在下咽同时送入胃管。此法可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减轻胃管对咽喉部刺激,通过吞咽反射使胃管易进入食道而不易误入气管,但对消化道穿孔、肠梗阻、不明诊断的腹痛、腹部外伤、昏迷无吞咽反射者禁用。石尚英等采用按摩耳部咽喉穴(耳屏内侧上1/2处)至耳部发热,有轻微痛感时迅速插入胃管,其目的也是减轻咽部对刺激的反应。亦有人提出麻醉润滑法,郑素娥等[9]用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10 ml,然后接上吸痰管,按常规法将胃管插至lO-15 cm时,协助者将吸痰管放人患者口腔内并缓慢推注已抽好的利多卡因5-10 ml,患者顺着口腔内的液体作吞咽动作,既达到局部麻醉的作用,又有润滑的效果,而且没有直接的血管扩张作用。此法较适用于反复多次插管失败、因精神紧张而不配合插管的患者。
3.4昏迷患者插胃管方法 3.4.1 为深昏迷合并舌根后坠患者插胃管方法 传统的给昏迷患者插胃管方法是在插胃管前去枕,协助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15cm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部通道弧度,便于管端后壁滑行,徐徐插入至预定长度。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此法为深昏迷合并舌根后坠患者插胃管往往难以奏效,其原因在于这类患者咽部组织松弛、舌根后坠堵塞了口咽部通道,将患者头部托起难以改善堵塞状况。徐亚金摸索出侧位拉舌插胃管法,患者侧卧位时舌向后坠的重力作用减少,舌后坠减轻,同时由于拉舌钳作用,口咽部不再受堵且比正常情况还要增大,所以便于胃管插入。该法节省材料,减轻护士工作量,避免常规法导致误吸、黏膜损伤等并发症。3.4.2 浅昏迷患者插胃管方法 由于昏迷患者不能配合做吞咽动作,常规法插胃管易进入气管而至失败。陈健春采用刺激法,即将胃管插入15cm时先用一些刺激手段使患者产生吞咽反射,在此一瞬间迅速送入胃管,此法成功率达94%。刘亚红采用侧位置胃管法:患者取侧卧位,操作者面对患者由一侧鼻孔将胃管插入。此法不依赖患者做吞咽动作,成功率达98%,且特别适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患者及颈强直患者。张金华介绍双枕垫头快速插胃法:将双枕直接垫于患者头下,使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双手交替快速插管至胃内,此法可节省人力和术者体力,尤其可使躁动患者头部固定,方便夜班护士一人操作。用不锈钢细密弹簧丝支撑胃管法可增加胃管硬度顺利通过食管的3个狭窄,从而提高插管成功率。
3.5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插胃管法 人工气道患者喉部均有不同程度的黏膜水肿,导致食管上段的相对狭窄[10];且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反射迟钝或消失,给操作带来困难。张钰提出,先吸尽口咽及鼻腔内分泌物、测量所插长度后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左手托住胃管,右手拿住胃管前段,从鼻腔缓慢插人至咽喉部下2-4 cm(相当气管切口处),感阻力增加时,由助手抽尽卡佛套囊内气体或套管放气后再将气管导管轻轻向外拔出0.5-1 cm,操作者随即顺势将胃管向下插入至预计长度,确认无误后,助手将套囊位置还原并给予套囊内充气。对于卡佛放气后插管,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田永明的研究表明卡弗不放气直接插管与放气后插管相比其插管一次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建议不放卡弗直接插管对患者有利[11]。封苏平等[12]采用呼气相置入胃管法,即按常规法将胃管插到咽喉部14-16 cm时,将患
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操作者暂停送胃管,待患者屏气动作消除、呼吸转为呼气相时快速送入胃管,插入到预计长度;该法应用于人工呼吸道支持患者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上各法解决了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特殊情况下插胃管这一棘手的难题。
3.6 食管狭窄的病人 可采用内镜介入法,将胃镜插至食管观察到食管狭窄处后,用扩张器扩张狭窄处5min-10min,内镜活检口插入导丝后拔出内镜,沿导丝送入胃管至胃内,拔导丝固定胃管。
3.7 口含维生素C片法插管 一般手术患者术前均会禁水8 h,口腔中唾液也会随之分泌减少。梁雪春[13]提出,在插管前约1分钟嘱患者口含维生素C片,因其诱发和刺激唾液分泌,待唾液分泌增多时,会诱发患者吞咽动作,此时即行插管,保证了插管的顺利。
4.留置胃管的检验 按《护理学基础》介绍3种检测方法外,即胃管开口置于清水中看有无气泡,抽取胃液,听气过水声,还可以用PH试纸测试。这样结果会更准确,胃液的PH值在1.53。胡玉梅则认为在插入胃管后,用汤匙或吸管饮水1-2匙,胃管接负压器,待2-4分钟后可观察有无水自胃管吸出,便可以判定是否在胃内,此法方便,亦可检验胃管是否通畅,
5.留置胃管的护理
5.1一般护理 5.1.1插管前的护理 胃是最能表现情绪的器官之一。插管前病人最容易紧张、恐惧,针对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利用支持性心理疗法进行护理干预。插管前先清洁鼻腔,观察有无息肉、肿瘤、鼻粘膜有无充血、水肿、狭窄等,询问有无出血性疾病,若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对症处理。5.2 .2插管时护理 置管同时不断鼓励、安慰病人增强信心,激发能动性,插管时若遇到阻力不可强行置入,应查明原因,特别是食管,贲门癌的病人,若管腔内有肿块堵塞,可向胃管内注入空气,若出现呃逆,说明管腔开口部在食管内,可将胃管向下试插。插管入鼻腔时,尽量靠近鼻中隔。5.2.3 插管后的护理 病人清醒者应多与病人沟通,加强健康教育及胃管护理知识的宣教;定期用含漱液漱口及擦拭口唇,涂以甘油等润唇剂,以减轻口渴,口唇干燥;每日以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胃管,每次约30-50ml,观察引流液色、质、量;胃肠减压期间禁食禁水,须注药时,注药后需夹管30分钟,以免将药物吸出,影响疗效;咽干、喉痛可用凉开水漱口,痰液难咳出者,嘱其每日做深呼吸,给予雾化吸入,可预防肺部并发症。5.2.4 胃管的更换时间 根据传统要求,长期鼻饲病人每周更换1根胃管,其次数频繁,易损伤鼻咽粘膜,且破坏机体平衡,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感染机会,同时也导致病人精神紧张,但若胃管留置时间长,不仅降低了鼻粘膜正常生理功能,导致鼻粘膜水肿、溃疡。车杰等研究表明硅胶胃管留置适宜时间是21-30d,可降低反复插管对鼻、咽粘膜的刺激,减少插管时病人的痛苦、材料的损耗及费用。5.2.5 胃管的固定 采用常规固定胃管法,固定胶布易松脱导致胃管脱出。我院在临床上探索出一种新的固定方法:采用的胶布长6—8cm,宽2-3cm大小。一端贴于鼻部,一端剪开成二分之一,交叉固定于胃管。此法固定不易脱落,效果好。徐丽[14]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胃管固定方法,是将胶布的两端贴在同侧鼻翼及面颊部,这种方法胶布一端与胃管垂直,使胶布牢同地粘在胃管上,另一端对胃管产生了向内的拉力,胃管既不容易与胶布脱落,也不会从胶布与鼻孔间滑出。庞晓凤按常规法经
鼻行胃管插入,确知胃管在胃内后,用备好的细线在胃管靠近鼻孔处做环行缠绕两圈。然后打一死结(松紧以保持胃管内径自然空间为宜)。余下的长14 cm-16 cm双股细线上牵于病人额部,用1条胶布将线横向固定,末端可用剪刀沿胶布边缘剪去,另1条胶布离鼻翼l cm-2 cm处将胃管再做一横向固定。此固定方法较常规固定法更牢同。能承受相当大的拉力,取材方便,操作简单,非常适应危重操作、昏迷、烦躁、不配合的病人及家庭带管等病人。鼻尖耳垂双固定胃管法[15]按常规操作插胃管,证实在胃内后,用长约5 cm的胶布在胃管的鼻腔出口处先对粘后交叉定于鼻尖上,再用长约3 cm的胶布在外露胃管的15 cm处(以胃管略有弧度为宜),亦先对粘后再同定于耳垂前后两面,这是利用耳垂的弹性使固定后的胃管能承受一定的牵拉。有少许活动度,病人活动方便,减轻了不舒适感;另一方面克服了传统方法颊部油脂分泌,被胶布吸附而黏性降低,致使面部不整洁,不美观的缺点;同时胶布对粘后固定使胃管四周均粘合紧密,更加牢固,避免了留置后期胶布黏性降低。造成胃管松脱、滑出.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临床使用效果较好。喻玲芳等[16]提出的采用新法固定胃管,即在靠近病人唇边用消毒后的l根直径约2 mm、长8 cm-10 cm的棉线在胃管上系死结,打结后两端棉线长4 cm-5 cm,将棉线尾端分别乎放在口角两旁。靠唇边0.5-1.0cm分别在面颊处用两块3M敷贴 (使用前将敷贴用剪刀一分为二,每块约2 cm×3 cm)盖住棉线贴在皮肤上固定胃管。由于棉线死结牢牢地同固定胃管,且棉线贴在面颊两侧均牵拉住胃管,避免了胃管的移动和脱落,即使病人口腔有分泌物也不会污染敷贴。敷贴防水性能强,因而没有出现因为敷贴松动使胃管移动。冯毕龙等[17]提出的固定胃管新方法:1条胶布一端先贴在鼻翼上(约3 cm长),另一端以重叠缠绕法固定胃管,重叠缠绕2或3圈;将棉布带在病人颈部围成大小合适的项圈,以能伸入4指为宜;将胃管用2条胶布固定予鼻翼同侧项圈处,鼻翼与项圈之间所留胃管长度以病人颈部向两侧旋转不受限为宜。该法固定牢同,不易松脱,方便病人洗脸刷牙以及男病人剃胡须。美观、舒适。
5.2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 5.2.1 粘膜损伤 保持口鼻腔清洁,合理配置营养,增强抵抗力。留置胃管前期,可适当使用复方薄荷滴鼻剂,收缩粘膜血管,防止粘膜充血水肿。适量饮水及服用维锌合剂,预防口咽部感染。当胃肠减压压力过高导致胃粘膜损伤出血时,应立即放松,将胃管回抽至食管,休息胃粘膜,并予法莫替丁、泰胃美等粘膜保护剂。5.2.2 食管炎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食道化脓穿孔,此时可使用制酸剂,H2受体阻滞剂,促胃肠动力药可减轻症状,降低食管炎的发生率,增加病人的依从性。5.2.3 咳嗽、咳痰 协助病人排痰,避免受凉及胃管滑脱,排除肺部疾患等病理性因素的情况下,早期行a-糜蛋白酶加庆大霉素雾化吸入,加用祛痰止咳药。
5.2.4 咽痛、咽喉部不适 操作前加强沟通,选择合适的胃管,操作熟练、轻柔、规范、掌握留置时间;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条件许可时及早拔管,拔管前给病人饮少许水。咽痛病人选择性应用激素预防咽喉部水肿。5.2.5不耐管 采用分散注意力,有节律的按摩,深呼吸逐渐放松肌肉等心理治疗并加用镇静剂逐步缓解。5.2.6 焦虑、睡眠型态紊乱 尽量解除诱因如疼痛,担心等,妥善固定胃管,勤巡视,提供宣泄焦虑的方法,病情允许时可适当
使用镇静药。
总之,留置胃管虽是一项普通的护理操作,但医护人员对病人应进行全面评估,针对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方法与护理措施,以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
果,只要根据具体病情采用相应的操作方法,病人易接受,成功率也会相对提高。因此,留置胃管时心理支持必不可少,操作前通过宣教和疏导帮助病人提高认知水平,激发能动性,调动自我控制能力,从而抑制不良情绪, 默契地配合插管,提高置管质量。
参考文献:
[1]于莹,李玉洁,霍巍.胶胃管与橡胶胃管应用于鼻饲的效果观察
[J].2008,29(10):808-809.
[2]彭桂花等.复尔凯鼻胃管与普通硅胶胃管临床使用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杂
志,2008,6(12):3-4.
[3]吴桂华. 复尔凯鼻胃管在脑卒中昏迷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
理学杂志,2006,6(12):3-4
[4]王庆华,刘凤,陈强清,等.多孔胃管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的应用[J].护理
研究,2008,22(30):2787-2788
[5]扈玉红,左东风,李东平.延长胃管置人K度对改善胃肠减压效果
的作用[J].中网实用护理杂忠。2006.22(11):42.
[6]吕玉萍.胃管插入长度的探讨[J].现代中两医结合杂志.2004,13, (3):329.
[7]陈雪茹,林建山,吴继红,等.200例胃肠减压留置胃管长度的研究
[J].临床医学.2006,26(7):20.
[8]郭永红,赖敏.护理学杂志,2010,25(21):52.
[9]郑素蛾,郑嫦娥,梁元,等.口服利多卡因提高胃管置管成功率的护理[J].中
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4:1005-1006.
[10]王宁,孙平.气管切开患者胃管置入方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
2007,8(22):15
[11][田永明,机械通气病人安置胃管的对比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1,16(4):
9-10.
[12]封苏平,姜国英,郑妙玲,等.呼气相置入胃管法在难置性胃管患者中的应
用[J]护理与康复,2009,8(1):59-60.
[13]梁雪春.插胃管的新方法[J].临床合理用药,2009,2(2):69.
[14]徐丽.对胃肠减压护理中存在问题与胃管固定的改进[J].护士进修杂志.2009,2(11):45.
[15]石惠玲,苏嫦娥.鼻尖耳垂双固定胃管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
杂志.2004,11(7):54.
[16]喻玲芳,胡永琼.新生儿胃肠减压胃管固定新法[J].护理学杂志,
2006.2l(19):2.
[17]冯毕龙.艾新春,殷燕,等.胃管固定新法[J].护理学杂志.2005, 20(2):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