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试题与答题分析

本次考试命题内容包括所学各章内容,偏重后半部分细胞代谢一章。试题难度系数0.66,略近中简档次,预设成绩与实际吻合良好,也有一些问题体现,现略作纲要性分析和统计。

1、试卷各章节的权重分析——

着重期中考试后的教学内容,兼顾前半学期的主干重点和易混易漏点,两部分比例各占大约一半。

章节

内容

题号

选择分值

大题

总分值

第一章

走近细胞

2、9

4

0

4

第二章

物质组成

1、3、12、13

8

0

8

第三章

细胞结构

6.8.15.19.25

10

0

10

第四章

跨膜运输

5.11.14.16.22.30.24.29

16

12

28

第五章

5.1  酶

17.18.20.24

8

8

52

5.2  ATP

4.10

4

12

16

5.3  细胞呼吸

7.21.23.26.27.28

12

16

28

2、难易程度分析——

强化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考查,接近高考风格,兼顾我校学生现状。争取学生平均分及格以上。

试题层次

试题:选择题

占分值

大  题

分值

总 分

基本识记

2.4.9.14.17.23.24.26

16

31.1/32.1-2

14

30

浅层推理

1.3.5.15.18.22.25.29

16

31.1-2/32.2-3

12

28

综合比较

3.6.10.11.12.13.19.20.21.28

22

33.1

9

31

相对难题

7.16.21.27.30

10

33.3

4

15

高考难:中:易=2:5: 3,本次大约比例是15:50:35,此比例不是以高三水准衡量,而是以高一我校高一学生为现状为标准。

预平均分63-65,实际平均分66.9,和估计值接近略高2-3分,说明前一段我们的教学调整有所收效,因为前几次觉得学生的见识试题的宽度还有距离,我就特地命制了几套提升总很能力的试题,尤其是进行了两次小测验,当时的选题标准是综合性、能力型的好题、活题,收效很好,觉得有明显提升。所以这次略高于预测分和期望值,我们很欣慰。

3、试题题型分类分析——

试题类型

两道题分值

命题与答题情况梗概描述

解读图表类试题

12+24  =  36

图标类不是极难,初步综合类

实验能力型试题

24+8   =  32

比重大,题量较多,强化类试题,

尤其在27和12、16涉及灵活一些

书本识记类试题

16+14  =  30

直接或间接考查,有一定比例,但是得分并不高

近年高考真题

或改编类试题

14+10  =  24

涉及了几套代表性的高考卷,设置了各个层次的几道试题,或特地根据我校学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

4、各班级各分数段统计比较——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优秀率

@

80.29

92

7

31

48

53

54

54

54

54

54

#

76.68

91

2

24

43

53

53

54

54

54

41

k4

62.64

82

0

3

14

22

38

43

45

46

26

k3

60.09

81

0

2

11

20

35

40

44

44

30

r2

59.05

85

0

1

10

22

29

42

42

43

19

r1

57.72

87

0

3

14

28

36

37

44

44

35

学年

66.9

92

9

64

140

198

245

270

283

285

19

5、三次月考与期中考试平均分比较——

均1

均2

期中

均3

最高

最低

*

38.30

40.90

66.40

62.64

-3.76

87

35

**

30.73

34.50

59.60

57.72

-1.88

85

19

k3

37.12

36.00

62.50

59.05

-3.45

81

30

k4

33.58

36.30

64.70

60.09

-4.61

82

26

#

45.98

52.40

83.50

76.68

-6.82

91

41

@

48.56

60.10

90.40

80.29

-10.11

92

54

6、各试题得分情况统计——

以***班为例进行了统计,详见附表

正确率高试题

题号

4

5

1

9=29

26

11

8

14

错数

2

3

4

5

6

7

8

9

题号

9=15

1=26

29

4

22=14

8

17=25

错数

3

4

5

6

8

9

9

错误率高试题

题号

24

20

7

27

30

16

19

21

错数

34

31

29

29

28

25

26

25

选择题最高分54分,最低分22分;大题最高分35分。

7、学生的答题问题与学习漏洞——

7.1  知识基础还欠扎实和精准。如14、17题反映明显,很多人错误。

7.2  读题不够全面,审题不够细致,导致技术性失分。如10题两个选项中的“都”字,各有含义,不同判断。

7.3  不会抓主干知识点,学习时不注重,强化不够,主次不分,没有突出核心考点。如第1、10、28题。

7.4  对相近概念的理解有混淆,关键处区分不精准。,如27题D、如3、10题。

7.5  看书不够细致,对具体词句记忆不够,不会利用教材学习和复习。

8、几项加强的教学措施——

8.1 在课上与复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砸实扎实,力求精准精细。

8.2 练习审题能力的考查,大力培养解题能力。

8.3 教会学生会抓主干知识点,在试题讲评和授课中注重核心考点的强化和反复运用,利用变式训练形式多角度强化。

如第7题通过膜的层数问题,是常常出题的点,我有附加了一道变式训练题例:

【题例】血浆中的1个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穿过几层细胞膜(  )

A.5层  B.3层  C.6层  D.4层

8.4 加强知识的归类和整合,如第2题,关于藻类的区分问题;再如显微镜的利用归类等等。

如第2题讲授试题时做一引申:藻类问题归类——

类别

名称

教材位置

教学内容

分类地位

原核

生物

*蓝藻

必修1P.9

原核细胞

蓝藻门蓝藻纲生物通称

念珠藻发菜

必修1-P.9

原核细胞

蓝藻门蓝藻纲。再如蓝球藻颤藻等

藻类

植物

属于

低等

植物

*伞藻

必修1-P.53

细胞核功能

绿藻门。单细胞生物

丽藻轮藻

必修1-P.71

主动运输

轮藻门

绿红褐藻

必修1P.100

光合作用

分别是绿、红、褐藻门生物通称

小球藻

必修1-P.102

卡尔文循环

绿藻门绿藻纲一种生物名称

*水绵

必修1P.100

恩格尔曼实验

属于绿藻门水绵属植物通称

团藻

必修3-P.89

生态系统成分

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生物的通称

高等

植物

*黑藻

必修1-P.47

高倍镜观察叶绿体

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一种生物名

金鱼藻

属双子叶植物纲睡莲目物种名称

第9题显微镜问题引申归纳表——

8.5 加强攻坚克新能力的培养和积淀,加强迁移能力、灵活分析推理能力。如设置了几道具有综合性和区分度试题,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如27题、30题深入和迁移体现。

9、几点教学的思考——

9.1 如何找准一个兼融激励性考试成绩,又能考查和引领学生能力的方向性试题风格与难度的平衡点,是我们的高效教学与复习的一个重点。

9.2 对高考试题的方向与深度、灵活度和新颖度等等的强化和把握,也是未雨绸缪的一个重心所在。

因为三年后我们要立足将这届学生培养到我们的最高最理想成绩,是我们高中部、也是外国语学校的不可松懈的、也必须完成的使命与任务。只有高考的精彩,才能创造庆外的真正精彩,这是我每上一节课和每选一道题的头脑中的重要标准。

9.3 平常训练利用什么最佳形式,怎样发挥出最大效率?才能有针对性的更高效性的针对现在高一学生的活动多,锻炼发展方向广、学科任务重的学习现状,是我们思考并探索的内容。

本次考试命题内容包括所学各章内容,偏重后半部分细胞代谢一章。试题难度系数0.66,略近中简档次,预设成绩与实际吻合良好,也有一些问题体现,现略作纲要性分析和统计。

1、试卷各章节的权重分析——

着重期中考试后的教学内容,兼顾前半学期的主干重点和易混易漏点,两部分比例各占大约一半。

章节

内容

题号

选择分值

大题

总分值

第一章

走近细胞

2、9

4

0

4

第二章

物质组成

1、3、12、13

8

0

8

第三章

细胞结构

6.8.15.19.25

10

0

10

第四章

跨膜运输

5.11.14.16.22.30.24.29

16

12

28

第五章

5.1  酶

17.18.20.24

8

8

52

5.2  ATP

4.10

4

12

16

5.3  细胞呼吸

7.21.23.26.27.28

12

16

28

2、难易程度分析——

强化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考查,接近高考风格,兼顾我校学生现状。争取学生平均分及格以上。

试题层次

试题:选择题

占分值

大  题

分值

总 分

基本识记

2.4.9.14.17.23.24.26

16

31.1/32.1-2

14

30

浅层推理

1.3.5.15.18.22.25.29

16

31.1-2/32.2-3

12

28

综合比较

3.6.10.11.12.13.19.20.21.28

22

33.1

9

31

相对难题

7.16.21.27.30

10

33.3

4

15

高考难:中:易=2:5: 3,本次大约比例是15:50:35,此比例不是以高三水准衡量,而是以高一我校高一学生为现状为标准。

预平均分63-65,实际平均分66.9,和估计值接近略高2-3分,说明前一段我们的教学调整有所收效,因为前几次觉得学生的见识试题的宽度还有距离,我就特地命制了几套提升总很能力的试题,尤其是进行了两次小测验,当时的选题标准是综合性、能力型的好题、活题,收效很好,觉得有明显提升。所以这次略高于预测分和期望值,我们很欣慰。

3、试题题型分类分析——

试题类型

两道题分值

命题与答题情况梗概描述

解读图表类试题

12+24  =  36

图标类不是极难,初步综合类

实验能力型试题

24+8   =  32

比重大,题量较多,强化类试题,

尤其在27和12、16涉及灵活一些

书本识记类试题

16+14  =  30

直接或间接考查,有一定比例,但是得分并不高

近年高考真题

或改编类试题

14+10  =  24

涉及了几套代表性的高考卷,设置了各个层次的几道试题,或特地根据我校学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

4、各班级各分数段统计比较——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优秀率

@

80.29

92

7

31

48

53

54

54

54

54

54

#

76.68

91

2

24

43

53

53

54

54

54

41

k4

62.64

82

0

3

14

22

38

43

45

46

26

k3

60.09

81

0

2

11

20

35

40

44

44

30

r2

59.05

85

0

1

10

22

29

42

42

43

19

r1

57.72

87

0

3

14

28

36

37

44

44

35

学年

66.9

92

9

64

140

198

245

270

283

285

19

5、三次月考与期中考试平均分比较——

均1

均2

期中

均3

最高

最低

*

38.30

40.90

66.40

62.64

-3.76

87

35

**

30.73

34.50

59.60

57.72

-1.88

85

19

k3

37.12

36.00

62.50

59.05

-3.45

81

30

k4

33.58

36.30

64.70

60.09

-4.61

82

26

#

45.98

52.40

83.50

76.68

-6.82

91

41

@

48.56

60.10

90.40

80.29

-10.11

92

54

6、各试题得分情况统计——

以***班为例进行了统计,详见附表

正确率高试题

题号

4

5

1

9=29

26

11

8

14

错数

2

3

4

5

6

7

8

9

题号

9=15

1=26

29

4

22=14

8

17=25

错数

3

4

5

6

8

9

9

错误率高试题

题号

24

20

7

27

30

16

19

21

错数

34

31

29

29

28

25

26

25

选择题最高分54分,最低分22分;大题最高分35分。

7、学生的答题问题与学习漏洞——

7.1  知识基础还欠扎实和精准。如14、17题反映明显,很多人错误。

7.2  读题不够全面,审题不够细致,导致技术性失分。如10题两个选项中的“都”字,各有含义,不同判断。

7.3  不会抓主干知识点,学习时不注重,强化不够,主次不分,没有突出核心考点。如第1、10、28题。

7.4  对相近概念的理解有混淆,关键处区分不精准。,如27题D、如3、10题。

7.5  看书不够细致,对具体词句记忆不够,不会利用教材学习和复习。

8、几项加强的教学措施——

8.1 在课上与复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砸实扎实,力求精准精细。

8.2 练习审题能力的考查,大力培养解题能力。

8.3 教会学生会抓主干知识点,在试题讲评和授课中注重核心考点的强化和反复运用,利用变式训练形式多角度强化。

如第7题通过膜的层数问题,是常常出题的点,我有附加了一道变式训练题例:

【题例】血浆中的1个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穿过几层细胞膜(  )

A.5层  B.3层  C.6层  D.4层

8.4 加强知识的归类和整合,如第2题,关于藻类的区分问题;再如显微镜的利用归类等等。

如第2题讲授试题时做一引申:藻类问题归类——

类别

名称

教材位置

教学内容

分类地位

原核

生物

*蓝藻

必修1P.9

原核细胞

蓝藻门蓝藻纲生物通称

念珠藻发菜

必修1-P.9

原核细胞

蓝藻门蓝藻纲。再如蓝球藻颤藻等

藻类

植物

属于

低等

植物

*伞藻

必修1-P.53

细胞核功能

绿藻门。单细胞生物

丽藻轮藻

必修1-P.71

主动运输

轮藻门

绿红褐藻

必修1P.100

光合作用

分别是绿、红、褐藻门生物通称

小球藻

必修1-P.102

卡尔文循环

绿藻门绿藻纲一种生物名称

*水绵

必修1P.100

恩格尔曼实验

属于绿藻门水绵属植物通称

团藻

必修3-P.89

生态系统成分

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生物的通称

高等

植物

*黑藻

必修1-P.47

高倍镜观察叶绿体

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一种生物名

金鱼藻

属双子叶植物纲睡莲目物种名称

第9题显微镜问题引申归纳表——

8.5 加强攻坚克新能力的培养和积淀,加强迁移能力、灵活分析推理能力。如设置了几道具有综合性和区分度试题,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如27题、30题深入和迁移体现。

9、几点教学的思考——

9.1 如何找准一个兼融激励性考试成绩,又能考查和引领学生能力的方向性试题风格与难度的平衡点,是我们的高效教学与复习的一个重点。

9.2 对高考试题的方向与深度、灵活度和新颖度等等的强化和把握,也是未雨绸缪的一个重心所在。

因为三年后我们要立足将这届学生培养到我们的最高最理想成绩,是我们高中部、也是外国语学校的不可松懈的、也必须完成的使命与任务。只有高考的精彩,才能创造庆外的真正精彩,这是我每上一节课和每选一道题的头脑中的重要标准。

9.3 平常训练利用什么最佳形式,怎样发挥出最大效率?才能有针对性的更高效性的针对现在高一学生的活动多,锻炼发展方向广、学科任务重的学习现状,是我们思考并探索的内容。


相关文章

  • 高三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 2010-2011下学期高三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 本学期是高三的最后一学期,还有100多天的时间,高三的孩子即将走进高考的考场接受高考的检阅.进入3月份后,高三第一轮复习已接近尾声,我校高三生物即将进入第二轮复习,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提 ...查看


  • 高考理综科目答题技巧与策略(实用)
  • 高考理综科目答题技巧与策略 合理分配考试时间,要算时间帐 有关专家曾经提出"制定得分计划".也有的专家认为"高考与其说是考能力,不如说是考时间."对于某些同学,要敢于舍弃一部分题目.要"动笔 ...查看


  • 全国地质技能大赛
  • 变质晕带或交代(蚀变)变质地质单元. :珊瑚类:腕足类:双壳类:头足类:三叶虫类:笔石类:植物化石. 生物化石生态特征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 实施方案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组委会 二○一○年九月十五日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 ...查看


  • 高三生物考试考前指导
  • 2012级部生物考试考前指导 一.在历次生物考试中,导致同学们成绩与理想中差距较大的原因有: 1.审题不慎,只求快,没有弄清题意就做答,尤其不会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2.粗心大意,只看表面现象,被题目中的干扰因素迷惑: 3.相关或相似的概 ...查看


  • 生态学考研试题
  • 生态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40分,每体4分)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生态因子 生活型谱 构件生物 原生演替 林德曼效率 群落排序 生态对策 种间关联 二.填充(共15分,每空1分) 1.生物多样性一般有三个水平_________.____ ...查看


  • 近五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试题命题分析
  • 近五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试题命题分析 一.试题总体分析 综合分析2011- 2015年的新课标高考生物学试题可以看出: 对必修与选修.主干与非主干以及重.难点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强调双基(基础生物 知识.生物技术).突出对重点知识和思维能 ...查看


  • 四川大学939生物化学考研历年真题及解析
  • 历年真题解析 [内部资料] 四川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 --939生物化学 主编:弘毅考研 www.hykaoyan.com 历年真题解析 [内部资料] 资料说明 <生物化学专业历年真题解析(专业课)>系四川大学优秀生物学考研辅导 ...查看


  • 2006年高考生物试卷评析
  • 2006年高考生物试卷评析与2007届高考生物备考建议 原文作者:核心小组  文章录入:随缘  发布时间:2006-9-20 11:09:36  1058 暂时还没有广告数据 今年是我省实行3+X考试模式以来的第6年,也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三 ...查看


  • 初中生物试卷分析报告
  • 一.对试卷的总体评价 今年初中生物学科期末考试试题很好地体现了"三个有利于"的命题指导思想,依据<中学课程标准>,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上考查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