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书画医武皆通的一代大师

明末清初之际,三晋大地上出了一位博艺多才、重气节、有思想、有抱负的著名人物。他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还精通武术,其留下的拳法,已经成为一个流派。

他就是史上罕见的通才傅山,字青竹,后改字青主。

傅山是太原府阳曲县人,世出官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曾祖傅朝宣曾为宁化府仪宾、承务郎,祖父傅霖累官山东参议、辽海兵备,其父傅子谟终生不仕,精于治学。傅山少时博闻强记,15岁补博士弟子员,后就读于三立书院,受到山西提学袁继咸的指导和教诲,是袁氏颇为青睐的弟子之一。

清初,为了笼络人心,泯除亡明遗老们的反清意识,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在清政府日益巩固的康熙十七年(1678)颁诏天下,令三品以上官员推荐“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朕将亲试录用”。给事中李宗孔、刘沛先推荐傅山应博学宏词试。傅山称病推辞,阳曲知县戴梦熊奉命促驾,强行将傅山招往北京。至北京后,傅山继续称病,卧床不起。清廷宰相冯溥并一干满汉大员隆重礼遇,多次拜望诱劝,傅山靠坐床头淡然处之。他既以病而拒绝参加考试,又在皇帝恩准免试、授封“内阁中书”之职时仍不叩头谢恩。康熙皇帝面对傅山如此之举并不恼怒,反而表示要“优礼处士”,诏令“傅山文学素著,念其年迈,特授内阁中书,着地方官存问。”

傅山由京返并后,地方诸官闻讯都去拜望,并以内阁中书称呼。对此,傅山低头闭目不语不应,泰然处之。阳曲知县戴氏奉命在他家门首悬挂“凤阁蒲轮”的额匾,傅山凛然拒绝,毫不客气。他仍自称为民,避居乡间,同官府若水火,表现了自己“尚志高风,介然如石”的品格和气节。

在治学方面,傅山一反清初一般学者以经学为中心的研究范围,而是独辟研究子学的途径,冲破宋明以来重理的羁绊,开拓了新的学术研究领域,成为清之后研治诸子的开山鼻祖。至于傅山的诗赋,则是继承了屈原、杜甫以来的爱国主义传统,他主张诗文应该“生于气节”,以是否有利于国家和民族为衡量标准。傅山一生著述颇丰,留世有《霜红龛集》和《两汉人名韵》等。

在诗、文、书、画诸方面,傅山皆善学妙用,造诣颇深。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无出其右者。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书出颜真卿,并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经验。他的画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所画山水、梅、兰、竹等,均精妙,被列人逸品之列。《画征录》就说:“傅青主画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胜,墨竹也有气。”他的字画均渗透自己品格孤高和崇高的气节,流溢着爱国主义的气息,在中国古典书画艺术中,博得后人的高度赞赏。

傅山在医学上,也有着巨大的成就。他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科科均有很高的技术,而尤以妇科为最。其医著《傅氏女科》、《青囊秘诀》,至今流传于世,造福于人。

据《石膏山志》载,清顺治四年春,傅山携子傅眉到山西灵石县天空寺演示打坐和五禽戏,传与寺内主持道成法师,接着又传授给寺内和尚。当地名士吴成光也师承之。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父子乡间隐居期间,被何世基请至义塾讲学传武,遗留“傅拳”。其拳式动作名称与太极拳相似,又别于太极拳。傅青主留下的拳法,已经成为一个流派。1985年在武术挖掘整理中,由蔡承烈献出《傅拳谱》手抄本。1988年出版了《傅青主拳法》一书,丰富了我国武术宝库。

傅山有着强烈的民族气节。清军入关之初,全国抗清之潮此伏彼起,傅山渴望南明王朝日益强大,早日北上驱逐清王朝匡复明室,并积极同桂王派来山西的总兵官宋谦联系,密谋策划,积蓄力量,因被人出卖而入狱一年。傅山先后与顾炎武、申涵光、孙奇逢、李因笃、屈大筠以及王显祚、阎若璩等坚持反清立场的名人和学者,多有交往。尤其是曾在山东领导起义的阎尔梅也来太原与傅山会晤,并与傅山结为“岁寒之盟”。王显祚见傅山常住土窑,特为他买了一所房院(即今太原傅家巷四号院),可见两人交情之深。

顾炎武与傅山的交往更是非比寻常。康熙二年(1663年),参加南明政权的昆山顾炎武寻访英雄豪杰,来太原找到傅山,两人抗清志趣相投,结为同志,自此过从甚密。顾炎武曾先后三次到太原拜访傅山。

顾炎武因上马时失足坠地不治而亡于1682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对傅山很崇敬,他在临终前写的一篇文章中说:“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他把傅山比作秦末的高人隐者“商山四皓”,说愿意永远和他“相随拾芝草”。两年后,即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傅山的生命也走到尽头了。这年初,傅山的爱子傅眉忽逝,年愈古稀进入风烛残年的傅山悲痛异常,再也经受不得如此打击撒手人寰,与世长辞,时年77岁。(刘继兴)

明末清初之际,三晋大地上出了一位博艺多才、重气节、有思想、有抱负的著名人物。他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还精通武术,其留下的拳法,已经成为一个流派。

他就是史上罕见的通才傅山,字青竹,后改字青主。

傅山是太原府阳曲县人,世出官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曾祖傅朝宣曾为宁化府仪宾、承务郎,祖父傅霖累官山东参议、辽海兵备,其父傅子谟终生不仕,精于治学。傅山少时博闻强记,15岁补博士弟子员,后就读于三立书院,受到山西提学袁继咸的指导和教诲,是袁氏颇为青睐的弟子之一。

清初,为了笼络人心,泯除亡明遗老们的反清意识,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在清政府日益巩固的康熙十七年(1678)颁诏天下,令三品以上官员推荐“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朕将亲试录用”。给事中李宗孔、刘沛先推荐傅山应博学宏词试。傅山称病推辞,阳曲知县戴梦熊奉命促驾,强行将傅山招往北京。至北京后,傅山继续称病,卧床不起。清廷宰相冯溥并一干满汉大员隆重礼遇,多次拜望诱劝,傅山靠坐床头淡然处之。他既以病而拒绝参加考试,又在皇帝恩准免试、授封“内阁中书”之职时仍不叩头谢恩。康熙皇帝面对傅山如此之举并不恼怒,反而表示要“优礼处士”,诏令“傅山文学素著,念其年迈,特授内阁中书,着地方官存问。”

傅山由京返并后,地方诸官闻讯都去拜望,并以内阁中书称呼。对此,傅山低头闭目不语不应,泰然处之。阳曲知县戴氏奉命在他家门首悬挂“凤阁蒲轮”的额匾,傅山凛然拒绝,毫不客气。他仍自称为民,避居乡间,同官府若水火,表现了自己“尚志高风,介然如石”的品格和气节。

在治学方面,傅山一反清初一般学者以经学为中心的研究范围,而是独辟研究子学的途径,冲破宋明以来重理的羁绊,开拓了新的学术研究领域,成为清之后研治诸子的开山鼻祖。至于傅山的诗赋,则是继承了屈原、杜甫以来的爱国主义传统,他主张诗文应该“生于气节”,以是否有利于国家和民族为衡量标准。傅山一生著述颇丰,留世有《霜红龛集》和《两汉人名韵》等。

在诗、文、书、画诸方面,傅山皆善学妙用,造诣颇深。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无出其右者。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书出颜真卿,并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经验。他的画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所画山水、梅、兰、竹等,均精妙,被列人逸品之列。《画征录》就说:“傅青主画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胜,墨竹也有气。”他的字画均渗透自己品格孤高和崇高的气节,流溢着爱国主义的气息,在中国古典书画艺术中,博得后人的高度赞赏。

傅山在医学上,也有着巨大的成就。他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科科均有很高的技术,而尤以妇科为最。其医著《傅氏女科》、《青囊秘诀》,至今流传于世,造福于人。

据《石膏山志》载,清顺治四年春,傅山携子傅眉到山西灵石县天空寺演示打坐和五禽戏,传与寺内主持道成法师,接着又传授给寺内和尚。当地名士吴成光也师承之。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父子乡间隐居期间,被何世基请至义塾讲学传武,遗留“傅拳”。其拳式动作名称与太极拳相似,又别于太极拳。傅青主留下的拳法,已经成为一个流派。1985年在武术挖掘整理中,由蔡承烈献出《傅拳谱》手抄本。1988年出版了《傅青主拳法》一书,丰富了我国武术宝库。

傅山有着强烈的民族气节。清军入关之初,全国抗清之潮此伏彼起,傅山渴望南明王朝日益强大,早日北上驱逐清王朝匡复明室,并积极同桂王派来山西的总兵官宋谦联系,密谋策划,积蓄力量,因被人出卖而入狱一年。傅山先后与顾炎武、申涵光、孙奇逢、李因笃、屈大筠以及王显祚、阎若璩等坚持反清立场的名人和学者,多有交往。尤其是曾在山东领导起义的阎尔梅也来太原与傅山会晤,并与傅山结为“岁寒之盟”。王显祚见傅山常住土窑,特为他买了一所房院(即今太原傅家巷四号院),可见两人交情之深。

顾炎武与傅山的交往更是非比寻常。康熙二年(1663年),参加南明政权的昆山顾炎武寻访英雄豪杰,来太原找到傅山,两人抗清志趣相投,结为同志,自此过从甚密。顾炎武曾先后三次到太原拜访傅山。

顾炎武因上马时失足坠地不治而亡于1682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对傅山很崇敬,他在临终前写的一篇文章中说:“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他把傅山比作秦末的高人隐者“商山四皓”,说愿意永远和他“相随拾芝草”。两年后,即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傅山的生命也走到尽头了。这年初,傅山的爱子傅眉忽逝,年愈古稀进入风烛残年的傅山悲痛异常,再也经受不得如此打击撒手人寰,与世长辞,时年77岁。(刘继兴)


相关文章

  • 当代现存的著名皇族后裔书画家
  • 当代现存的著名皇族后裔书画家 近.现代时期爱新觉罗画派中产生了100多位蜚声海内外的书画巨匠.大师.名家,爱新觉罗家族书画艺术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皇室烙印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更造就了一个由家族成员及衣钵传承 ...查看


  • 古代帝王中最具有才华的三大亡国之君
  • 古代帝王中最具有才华的三大亡国之君 (2009-09-05 07:12:26) 标签:文化 分类:史海钩沉 悠悠中土,浩浩华夏,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纵观中国二千多年来的帝王史,自秦始皇以来,共涌现出四百多位九五至尊的皇帝.其中有一代雄才大略 ...查看


  •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阅读附答案
  •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饶宗颐长期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造诣高深,学贯中西,被誉为"东洲鸿儒"."汉学泰斗"."东方达芬奇". 饶宗颐早年以治地方史志为 ...查看


  • 齐赞祖国--齐氏日月同辉颂祖国条屏双绝
  • 齐赞祖国--齐氏日月同辉颂祖国条屏双绝 齐氏日月同辉颂祖国由江苏藏艺天下文化艺术品发展有限公司举办于2014年7月19日在钓鱼台国宾馆正式发行,藏艺天下官方网站有对当天发行活动进行拍照记录,当天齐可来.齐育文两位大师亲临现场为藏友作画,引起 ...查看


  • 共建和谐社会演讲稿
  • 演讲稿一:共建和谐社会演讲稿 朋友们,今天站在这里,我为大家带来的演讲题目是"青年在创建和谐社会中所担负的责任". 众所周知,"和谐社会"一词,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现已作为当前国内政治主题词之 ...查看


  • 黄明大师热心公益关爱社会
  • 黄明大师热心公益关爱社会 黄明大师先后参加了全国助残日.汶川地震.希望工程等爱心义举.2011年参加了长春助学义卖活动,共拍得善款20余万元,全部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参加了2011年11月14日由天津宝坻桑梓助学基金会.北京东方朗坤国际拍卖有 ...查看


  • 一代大师铜墨盒上留芳容
  • 相信从图中大家一定能够看得出,这方墨盒(9.1cm×6.2cm×2.8cm,白铜质地)的图案是梅兰芳大师在代表剧目<天女散花>中扮演的天女形象. 梅兰芳(1894-1961),京剧表演艺术家.近代杰出的艺术大师.原籍江苏泰安,生 ...查看


  • 饶宗颐与报人翰墨聚香江 经典儿童刊物唤旧日情怀
  • 中新社香港7月29日电 (记者 吴钟春)今年五月,香港报坛老人罗孚去世.他生前一封信札在普艺拍卖,反应非常热烈.为了纪念老一辈报人,一场以"报人集雅"为主题的拍卖会将在香港举行,展出来自内地.香港和马来西亚等30位报人的 ...查看


  • 不能承受之重,失联航班上的中国艺术家
  • 2014-03-10 国馆收藏 2014年3月8日凌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载有239人的航班在飞往北京的途中失去联系.其中有24位中国书画艺术家组成的代表团,该代表团是参加在马来西亚举办的国际书画交流笔会--如果真有不测风云,不仅对他们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