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学在实验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实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化学离不开实验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安全认识,物质的分离(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过程和方法:实验及PPT
第一课时 化学实验安全
导入:化学史——化学发展与实验的关系
一、化学实验安全
化学实验安全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遵守实验室规则
2、 了解一些安全注意事项
3、 掌握药品、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4、 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
具体详细知识 word 展示
(1) 高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2) 高中化学常见的可能事故及处理方法
第二课时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知识与技能:物质分离和提纯一般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过程和方法:实验
导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要研究物质就必须获得纯净的物质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P5阅读
1、过滤和蒸发
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粗盐的提纯
实验1-1和实验1-2
总结:1、物质分离和提纯遵循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
具体需考虑问题:化学原理及试剂的选择、加入试剂的顺序、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去
2、蒸馏和萃取
蒸馏
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实验1-3
萃取
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实验1-4
其他物质分离提纯及检测方法
结晶、升华、洗气等;P9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计算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导入:P11 第一自然段
宏观物质计量、日常计量单位 长度—米,质量—千克
设问:微观粒子如何计量
例:C+O2=CO2 方程式意义(符号意义、计量意义)
1、物质的量
概念: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计量对象:微观粒子或原子团
符号:n 单位:摩尔mol
计量注意事项: 微粒种类
国际规定:0.012Kg 12C 中所含碳原子数约为6.02*1023
2、阿伏伽德罗常数
概念: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符号:N A 数值:6.02*1023 单位mol -1
微粒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n=N/NA N 1/N2=n1/n2
例1: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 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辨析:氢的物质的量为2mol; 小米的物质的量为1mol
练习 例题2 0.2mol氯化钡中含有多少摩尔钡离子,多少摩尔氯离子
2mol 氧气约含多少个氧气分子,多少个氧原子
0.1mol 的硫酸钠中,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分别为多少,离子总数为多少
1.204*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复习原子结构知识
例题3、1mol 钠原子含多少摩尔质子,多少摩尔电子,1mol 钠离子、1mol 氢氧根、1molNH 3又分别是多少
例题4 多少摩尔的水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1.5摩尔的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 相同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与氧气,其分子数之比、原子数之比分别为多少
例5 amol 硫酸分子中含有b 个氧原子,则阿伏伽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第二课时 摩尔质量
知识与技能:了解摩尔质量的含义,掌握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质量的计算
导入:1mol 不同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是相同的,但由于不同粒子质量不同,1mol 不同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
P12
观察结论:1mol 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二、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符号:M 单位g.mol -1
相对原子质量Ar 相对分子质量Mr
例:Ar (O)=16 M (O)=16 g.mol-1
Mr (CO2)=44 M (CO2)=44 g.mol-1
物质的量(n )、质量(m )和摩尔质量(M )的关系 n=m/ M
例题1 学与问
1.5摩尔硫酸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质量为
1.5摩尔碳酸钠中碳酸根的质量为多少
0.01摩尔某物质A ,其质量为1.06g, 则A 的摩尔质量为多少,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
物质微粒数与其质量之间关系 N=m NA /M
例题2 50g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分子数为多少?
例题3 质量相等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例题4 12.4gNa 2R 含有 Na +0.4mol 则Na 2R 的摩尔质量为多少,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含R 的质量为1.6g 的Na 2R 其物质的量为多少?
5、设N A 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g 金属钠全部变成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 A
B 、2g 氢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
C 、17gNH 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
D 、N A 个氧分子和N A 个氢分子的质量之比为16:1
6、已知8gA 能与32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C 和一定质量的D ,现将16gA 和70gB 的混合物充分反应,生成2molD 和一定量的C ,则D 的摩尔质量是多少?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知识与技能:物质的分类(分类法简介),两类化学反应(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
导入:事物分类介绍(课本)
常见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
概念、应用范围
2、树状分类法
概念,应用范围
利用该分类法对化学物质、化学概念分类
第二课时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例:p25实践活动
1、转化关系图
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
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盐
2、各类化学物质通性
金属通性(与氧气、酸、盐)
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酸(指示剂、较活泼金属、碱、碱性氧化物、盐)
碱(指示剂、酸性氧化物、酸、盐)
盐(与酸、碱、盐)
第三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知识与技能:分散系分类,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导入:纯净物的分类——混合物的分类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概念
2、分类形式(状态、分散质粒子直径)
3、胶体的制备、性质、应用
制备:原理、操作
性质:介稳性、丁达尔效应、电泳、聚沉
应用:农业生产(土壤保肥);医疗卫生(血液渗析)等
4、溶液、胶体、浊液比较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知识与技能:认识离子反应及相关概念(电解质、电离)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导入:离子反应重要性简介
导电实验:(1)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乙醇
(2)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固体—加热熔化—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物质所属:酸、碱、盐、部分活泼金属氧化物、水等
2、导电原因
电解质(水中或熔融电离)——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电场)——定向移动 ——导电
例:氯化钠水溶液导电
3、电离、电离方程式
概念
例:NaCl=Na++Cl-
盐酸、硫酸、硝酸电离
HCl=H++Cl- H 2SO =2H++SO42- HNO 3=H++NO3-
思考:电解质的判断、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例1:硫酸钠、 氢氧化钙、磷酸、水、盐酸溶液、铁、二氧化碳、甲烷
属于电解质的有
2、写出硫酸钠、氯化钡、氢氧化钡、氯化铵、碳酸氢钠、硫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
4、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及分类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类比酸的定义给出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辨析:酸式盐在水溶液、熔融状态下的电离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导入:P31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1、离子反应
概念: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实验2-1 现象、理论分析
实质: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难溶性的硫酸钡沉淀 可以用这样一个式子表示该过程
Ba 2++SO42-=BaSO4
2、离子方程式
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实验2-2 P32表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由酸电离出来的H +和由碱电离出来的OH 结合生成了H 2O
意义:(1)表示出了溶液反应的实质
(2)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第三课时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导入:一、复习初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金属单质与酸和盐反应——锌与稀硫酸、铁与硫酸铜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与水、与碱——二氧化碳与水、与氢氧化钠
碱性氧化物与水、与酸——氧化钙与水、与盐酸
酸与碱、与碱性氧化物、与盐——盐酸与氢氧化钠、与氧化钙、与硝酸银
碱与酸性氧化物、与酸、与盐——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与盐酸、与碳酸钠
盐与酸、与碱、与盐——碳酸钙与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氯化钙
二、酸、碱、盐溶解性表
可溶性酸:强酸:盐酸、硫酸、硝酸,弱酸:碳酸
可溶性碱:强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 ,弱碱:一水合氨
可溶性盐: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钡钙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三、离子方程式书写
书写步骤:写、拆、删、查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该写方程):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容的物质、气体和水仍用化学式表示
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物质——可溶性强酸、强碱、盐
不电离或难电离物质:单质、氧化物、气体、难溶物、弱酸、弱碱等
微溶物:生成物不拆,反应物浓度小拆、大不拆
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例:锌与稀硫酸、铁与硫酸铜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氧化钙与盐酸
盐酸与氢氧化钠、硝酸银
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盐酸、碳酸钠,石灰乳与盐酸
石灰石与盐酸、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碳酸钠与氯化钙、硫酸钠与氯化钡、氯化钠与硝酸银
练习:P34 第9题 作业:第10题
第四课时 复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例:一水合氨与盐酸、与氯化镁,硫酸铵与氢氧化钡
醋酸与石灰石
氢氧化镁与稀盐酸
有反应条件限制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物质的剂量限制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碱过量,二氧化碳过量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练习: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提示:盐酸与碳酸盐反应,先生成碳酸氢盐再生成二氧化碳) 反应要求限制(溶液恰好中和、某离子恰好完全沉淀)
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反应
溶液恰好成中性、钡离子恰好完全沉淀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第五课时 离子反应发生条件及离子共存问题
实验2-3
一、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者生成水,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
二、离子共存问题
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类型:生成难溶物、气体或者难电离物质
隐含限制条件:溶液颜色、溶液酸碱性(可以推测溶液酸碱性的条件—指示剂、试纸、特征反应等)
第六课时 离子反应的应用
P33
1、混合物的分离、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清除水中的污染物
第七课时 离子反应知识点提升
一、电解质知识点拓展
1、电解质按导电环境细分
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电解质:酸、碱、盐
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电解质:强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
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影响因素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离子所带电荷量——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数越多,导电能力越强
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判断依据:方程式书写是否客观,拆的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例:铁与稀硫酸,氢氧化钡与稀硫酸,氢氧化钠与过量的二氧化碳,石灰乳与硝酸,铜与硝酸银
三、离子共存中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共存问题
多元弱酸酸式离子在酸或碱性条件下下均不能大量存在
常见多元弱酸:H 2CO 3、H 3PO 4等
常见多元弱酸酸式酸根离子:HCO 3- 、HPO 42-、H 2PO 4-等
它们与酸或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四、离子推断问题
出发点:常见离子的性质、溶液的电中性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与技能:钠、铝、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实验(观察、探究、分析、操作)、对比、信息收集、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金属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导入:本章介绍(内容、地位、功能、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1、物质认识路线(外线: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盐 内线:物质结构——性质——用途) 2、金属对比掌握
第一课时
初中金属知识复习
金属元素存在及性质
存在形式:100多种,多数化合,少数游离(单质) 地壳中含量(氧、硅、铝、铁…. ) 物理通性:金属光泽、易导电导热、具有延展性
化学通性:与氧反应,与酸反应、之间在盐溶液之间置换(遵循规则—金属活动顺序表)
一、金属与非金属反应
1、 钠与氧气反应
实验3-1 观察、操作、现象、结论
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金属光泽、密度小(保持于煤油),质柔软
常温:4Na+02=Na20(白)
实验3-2 钠在空气中加热(石棉上、坩埚内(事先加热好)) 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加热:2Na+02
202(淡黄)
反应对比分析:反应条件——反应本质——反应现象——产物
2、 其他较活泼金属与氧气反应
铁——潮湿空气——铁锈 4Fe+302=2Fe203
铝镁——空气中——氧化铝(镁)
氧化膜:氧化铁——疏松多孔——铁易腐蚀
氧化铝(镁)——致密——不易腐蚀 物理因素
氧化铝(镁)熔点高——耐火材料
科学探究:铝箔燃烧
资料卡片:氧化膜知识拓展
归纳总结: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易失去(还原性)——易被氧化——化学性质活泼
其他非金属与氧反应:金属与氯化合——氯化物 与硫化合——硫化物
作业:P53 1-4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金属与酸和水反应
过程与方法:知识整合设计实验(铁与水蒸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实验热情
重点:钠与水蒸汽反应 难点:铁与水蒸气反应设计
导入:金属与酸反应回忆,对比标题及生活中水与金属是否反应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实验3-3 仪器、操作、现象(钠、水中、外界)注意安全
1、 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现象及分析:浮、游、熔、响、红;钠的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它的性质非常活泼,与水发生剧烈反应;产生了气体,推动钠在水面游动并发出响声;反应放出了热量,钠熔点低,熔化成银白色小球;溶液变红了,生成了碱
反应方程式:2Na+2H20==2NaOH+H2
应用:钠的保存及失火处理
2、 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科学探究:生活中的铁与冷热水均不反应,但我们看过炼铁的淬火现象(白烟) 问: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状态(铁粉、水蒸气)能否反应
P50教材阅读
思考分析:完成实验所需装置:水蒸气的产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物检验
PPT展示 ,图3-8演示实验分析
实验注意事项:含水的棉花水不能太多,铁粉离棉花近点但不能使水与铁粉接触,导气管用长一点
第三课时
知识与技能: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实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重点:铝化学性质的特性
难点:金属化学性质归纳与总结
三、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实验3-4 对比实验现象
结论: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用铝制品应用注意事项:
金属化学性质归纳总结:
通性: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
铝特性:铝与碱反应
详细分析: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活泼与较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单质(氧气、硫、氯气)反应,与酸和水反应,强弱之间
的置换
不活泼金属:化学性质惰性
知识点拓展:活泼金属与盐反应
拓展实验:钠与硫酸铜反应与铁与硫酸铜反应对比
理论解释:钠与硫酸铜溶液体系,钠先与水反应,再与硫酸铜反应(Cu离子被水合)
第四课时
知识与技能: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溶度应用于化学定量研究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导入:本节内容的重要性(实用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初中(物质类别、微粒个数、质量多少)
高中:Na+2H2O=2NaOH+H2 微粒扩大NA 倍,结论: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系数可以计量反应中大量粒子集合体
即: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系数之比 应用:所有关于化学计量学的工具
例题一:P52 注意:列式横比、纵比的一一对应性
例题二: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500m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投入10.8g 铝粉,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所给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例题三:将4.6g 的金属钠投入4摄氏度,35.6ml 的水中,反应完全后,试计算:(1)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溶度
例题四:在反应:2KMnO 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 若有0.5 mol 高锰酸钾参加了反应,试问:(1)参加反应的HCl 的物质的量为多少?(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3)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多少,还原性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知识与技能:钠的重要化合物;铝的重要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实验,金属化合物之间的对比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金属化合物的重要性及应用
第一课时
导入:金属元素的自然界存在形式——金属化合物的重要性
学习方法:外线: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的盐
内线:物质认识流程 结构——性质——性质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P55页,第一自然段
1、 氧化钠(Na 20) 和过氧化钠(Na 202)
实验3-5
物理性质: Na 20 Na 202
颜色状态 白色粉末 淡黄色粉末
化学性质:Na 20碱性氧化物
与水反应Na 2O + H2O = 2NaOH
与二氧化碳反应 Na 2O + CO2 = Na2CO 3
Na 202过氧化物
与水反应2Na 2O 2+2H2O====4NaOH+O2↑
与二氧化碳反应2Na 2O 2+2CO2=2Na2CO 3+O2↑
结论:钠的氧化物化学性质 氧化钠——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还原性
拓展:除此之外,过氧化钠因有强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
应用:过氧化钠做供氧剂 (与其他供氧剂对比)
2、 碳酸钠Na 2CO 3与碳酸氢钠NaHCO 3
Na 2CO 3 NaHCO 3
俗名: 苏打 小苏打
科学探究
物理性质:白色粉末,可溶于水 白色晶体,可溶于水 溶解性:碳酸钠大于碳酸氢钠
化学性质: 水溶液碱性 水溶液碱性 相同条件,同浓度碳酸钠碱性强
热稳定性: 热稳定 热不稳定2 NaHCO3 ==Δ== Na2CO3 + H2O + CO2↑
与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HCl 、Ca(OH)2、 CaCl 2)
拓展:碳酸盐与碳酸氢盐区别
碳酸氢盐热不稳定,可以与氢氧根反应,与酸反应速率快
应用:制洗衣服、胃药(NaHCO 3)、食品添加剂
3、 焰色反应
实验3-6
用于金属元素鉴别, 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
钠元素:黄色 钾元素:紫色
归纳: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关系P69
第二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知识点拓展
知识与技能:钠化合物相关的计算;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1、 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计算
客观事实:过氧化钠先与二氧化碳反应,再与水反应
例:2mol 过氧化钠与2mol 的碳酸氢钠固体混合物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冷却后,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变式:在相同条件下,总质量为2克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全部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则固体增加的质量为多少?
2、 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质量差,气体体积差、物质的量差)
●
● 标准状况下,将5.6L 的CO 2迅速通过 过氧化钠固体,得到4.48L 气体,试计算:这
4.48L 气体的质量。
3、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物计算——化学中量变与质变问题 例:加热50g 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直至没有气体放出时,固体质量变为43.8g ,试计算: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CO 2不足时:2NaOH+CO2=Na2CO 3+H2O 当CO 2过量时,会继
续发生反应:Na 2CO 3+H2O+CO2= 2NaHCO 3
节点: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量之比2比1, 1比1
题型:1、一定氢氧化钠溶液中持续缓慢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中阴离子种类及物质的量随二氧化碳物质的量变化图像
3、 用1L 1.0mol/L的NaOH 溶液吸收0.8mol 的CO 2,所得溶液中碳酸根
与碳酸氢根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
铝的重要化合物
知识与技能: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的性质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实验分析、总结、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铝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重要性
重点: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
难点:两性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第一课时
导入:铝化合物的应用
二、 铝的重要化合物
1、 氧化铝(Al 2O 3)
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熔点高,俗名人造刚玉(硬度大)
化学性质:导入(铝两性基因)
两性氧化物:能与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l 2O 3+6H+=2Al3++3H2O
Al 2O 3+2OH-=AlO2-+H2O
电解反应:2Al2O3(熔融)=通电= 4Al+3O2 ↑ (活泼金属冶炼方法Na 、Mg )
2、氢氧化铝Al(OH)3
制备方法:可溶性铝盐与氨水
实验3-7 现象
物理性质:白色不溶于水的胶状固体,具有吸附性
制备方程:Al 2(SO4) 3+NH3·H 2O= 2Al(OH)3+3(NH4)2SO 4
化学性质:两性氢氧化物
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2-+2H2O
热稳定性:
2Al(OH)3=
= Al2O 3+3H2O
应用:胃药 (与NaHCO 3对比)
3、铝盐
硫酸铝钾及十二水合硫酸铝钾
硫酸铝钾KAl(SO4) 2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 2·12H 2O 俗名:明矾
组成:K +、Al 3+、SO 42-
应用:净水(在水中生成氢氧化铝胶体) 原理:当
归纳: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第二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知识点拓展
知识与技能:铝、氧化铝、氢氧化铝性质总结
铝盐与强碱反应及氢氧化铝沉淀图像问题
一、 铝、氧化铝、氢氧化铝性质归纳
与酸、与强碱
二、 铝盐与强碱反应及氢氧化铝沉淀图像问题——化学中量变与质变问题 例:向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
实验演示、记录现象、原理分析
1、氢氧化铝物质的量随碱的物质的量变化图像——坐标图
2、体系中铝元素存在形式——数轴图
(分类:沉淀体系中的铝元素、溶液中的铝元素)
例:向20ml 2mol/L AlCl3溶液中加入30ml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0.78g 沉淀,试求: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铁的重要化合物
知识与技能: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铁盐与亚铁盐
过程与方法:实验对比、分析、探究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铁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
导入:Na Al重要化合物回顾——铁化合物的重要性及复杂性
三、 铁的重要化合物
铁元素自然界的存在形式:+2 +3化合态形式——化合物种类多
1、 铁的氧化物
氧化亚铁 氧化铁 四氧化三铁
化学式 FeO Fe 2O 3 Fe 3O 4
物理性质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有磁性) 都不溶于水 俗名 铁红(铁锈)
化学性质:(1)FeO 、Fe 2O 3碱性氧化物
与酸反应:FeO+2H+=Fe2++H2O Fe 2O 3+6H+=2Fe3++3H2O
Fe 3O 4 复杂氧化物(含+2 、+3两种铁)
与酸反应:Fe 3O 4+8H+=Fe2++2Fe3+4H 2O
(2)FeO热不稳定:
=2 Fe3O 4
(3)铁的冶炼:Fe x O Y +xCO=xFe+yCO2
应用:氧化铁——红色油漆、涂料
2、 铁的氢氧化物
实验3-9 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制备:可溶性盐与碱(类比氢氧化铝制备) 方程式:
氢氧化亚铁 氢氧化铁
化学式 Fe(OH)2 Fe(OH)3(()
物理性质: 白色不溶于水固体 红褐色不溶于水固体
化学性质:Fe(OH)2 不稳定性(氧化还原稳定性)
4Fe(OH)2+2H2O+O2====4Fe(OH)3
学与问:(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铝对比)
Fe(OH)2 、Fe(OH)3 不溶性碱: 碱的性质
思考:Fe(OH)2沉淀制备实验改进
考虑因素:试剂条件、外界条件——如何实施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Fe 2+ 、Fe 3+ 的检验、性质及它们之间的转化
重难点:Fe 2+ 、Fe 3+ 的检验、性质及它们之间的转化
3、 铁盐与亚铁盐
(1) Fe 2+ 、Fe 3+ 的检验
物理方法:通过颜色 Fe 3+(黄色) Fe 2+(浅绿) 条件(无其他有色离子、浓度较大)
实验3—10
化学方法:Fe 3+溶液加KSCN 溶液—溶液变红
Fe 2+ 将其转化为Fe 3+检验
Fe 2+加(过氧化氢、氯水等)再加KSCN —溶液变红
回忆Na +、Al +检验
(2) Fe2+ 、Fe 3+的相互转化及性质
科学探究:现象、反应离子方程式
结论:
Fe 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Fe 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方程式辨析:Fe 3++CU Fe 3++Zn
应用:铁盐净水、铁(亚铁盐)食品防腐
课后思考:检验Fe 3+中的Fe 2+
第三课时
知识与技能: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与答辩,实践活动
第五课时
知识与技能:利用电子守恒律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进行配平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步骤
难点:电子转移的判断
导入:本章学生的实际需要(教材方程式的记忆、后续化学方程、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一、利用电子守恒律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进行配平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原子守恒(观察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步骤:1、标价态(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找出变价元素)
2、 判得失(判断变价元素单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相等)
3、 用守恒配系数(找最小公倍数,使得失电子总数相等,配平变价原子系数;在
利用原子守恒配平其它原子系数)
4、 查正误(利用原子守恒查其它原子是否守恒)
例:学生练习 钠与水反应
问: 铜与稀硝酸反应
复杂题型:1、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
2、歧化反应 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3、归中反应 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反应 氨气与一氧化氮的反应(分数意义)
4、多元素变价反应
二硫化亚铁与氧气反应 硝酸铵加热分解(产物:硝酸、氮气、水)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本章导入:元素化学(非金属元素)
内容分析:1、地位与功能
本章主要讨论硅、氯、硫、氮等典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是后续化学知识(元素周期律)学习的基础;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
2、内容结构
本章在教材上选择上着眼于这几种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在知识上使知识与应用相结合。具体编排流程是:先介绍与我们生活接触较多的硅元素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再介绍比较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及其化合物(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最后介绍与环境有关的硫、氮元素及其化合物
学习方法:外线:非金属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含氧酸盐
1、实验观察分析对比归纳 2、各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对比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一时 硅元素与二氧化硅简介
知识与技能:硅元素的存在形式与分布;二氧化硅的存在与分布,结构与性质
过程与方法:阅读——整合与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硅及二氧化硅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应用
一、硅元素
硅元素的存在形式与分布:以化合态(亲氧元素)形式存在,是地壳中主要元素,含量排名第二
硅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分析:与碳类似,最外层4个电子,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化学性质常温不活泼
二、二氧化硅SiO 2
1、二氧化硅的存在与分布
硅石、石英—水晶、玛瑙、沙子
2、结构与性质
[SiO4]四面体立体网装结构
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光学性能加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发生一些反应
与强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 2+2NaOH=Na2SiO 3+H2O SiO 2+CaO=CaSiO3
与氢氟酸反应 SIO 2+4HF=SiF4+2H2O 氢氟酸简介,该反应应用
3、应用
玛瑙饰物、石英坩埚、石英光导纤维
第二课时 硅酸及硅酸盐
知识与技能:硅酸、硅酸盐简介
过程与方法:阅读与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硅酸盐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硅酸
硅酸的认识 性质与制备
二、硅酸盐
硅酸盐的组成、性质,表示方法
最简单的硅酸盐:硅酸钠简介(俗名、性质与应用)
传统三大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水泥
历史文化、制备过程
第三课时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硅单质简介
知识与技能: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几种代表,硅材料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阅读与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材料的改进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代表物(含硅的物质):金刚砂、硅钢、硅橡胶、人工分子筛(性能与应用)、
新型陶瓷:高温结构陶瓷、压电陶瓷、透明陶瓷、超导陶瓷(特性、应用领域)
三、硅单质
硅单质历史介绍(硅的获得)——硅单质性质介绍(与碳对比,存在形式、结构、性质)——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具有半导性)——应用于信息技术、光能源——制备P81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知识与技能:氯元素简介、氯气、次氯酸(次氯酸盐)、氯水性质与应用
过程与方法:实验对比分析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氯元素应用的双面性
第一课时 氯元素及活泼的黄绿色气体 —氯气
知识与技能:氯元素简介,氯气性质与应用
过程与方法:与硅元素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氯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氯的两面性
导入:硅元素存在与分布(不活泼非金属)——氯元素存在与分布(活泼非金属)
氯元素简介: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自然界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有成盐元素之称——氯化钠 原子结构示意图——易得电子——强氧化性
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及确认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软锰矿与浓盐酸加热,反应方程式书写
氯气物理性质:黄绿色,强烈刺激性气味,有毒,可溶于水,可液化
化学性质:1、强氧化性与大多数金属(非金属)直接化合——与金属化合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2Fe+3Cl2=点燃=2FeCl3 H 2+Cl2=2HCl(苍白色火焰)
思考与交流
燃烧的条件与本质:不一定需要氧气;剧烈的,伴随发光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2、与水、碱发生歧化反应
Cl 2+H2O=HClO+HCl Cl 2+2NaOH=NaClO+NaCl
次氯酸 次氯酸
第二课时 次氯酸次氯酸盐
知识与技能:次氯酸、次氯酸盐的性质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次氯酸、次氯酸盐实用性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学发展的循序渐进性
导入:氯气与水反应,会生成一种叫做次氯酸的物质,今天我们来介绍次氯酸以及它的衍生物次氯酸盐的性质及应用
一、次氯酸HClO
HClO:氯气溶于水生成的一种含氧酸,酸性很弱,只存在于水中,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因具有强氧化性而有杀菌漂白的作用。——酸性、强氧化性、漂白性
酸性较弱:HClO
应用:自来水厂氯气杀菌消毒(替代品——二氧化氯、臭氧等)
二、次氯酸盐
氯气消毒的实用性(不大)——次氯酸盐(氯气与水和碱反应本质联系)
84号漂白液NaCl0,漂白粉与漂粉精Ca(Cl0)2
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
制备方法:Cl 2+2NaOH==NaClO +NaCl+H20
2Cl 2+2Ca(OH)2==Ca(ClO)2+CaCl2+2H2O (工业原料——石灰石、水、氯气)
次氯酸盐代替次氯酸原因:稳定,易保存
应用:漂白棉、麻、纸张,游泳池环境消毒剂
氯气用途:氯气活泼,与大多数金属、非金属、有机物反应——化工原料——产品(制取硅、锗中间物,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第三课时 氯水的性质及氯离子的检验
知识与技能:氯水的性质探究,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应用实验去解决化学问题的意识
导入:氯水是一种多组分的分散系,性质较多,对其研究,有利于思维开发
氯离子检验——实用性大(自来水消毒剂的鉴别)
一、氯水
氯水的形成(氯气的溶解度、氯气的化学性质)
1、 成分:物质种类——水、氯气、盐酸、次氯酸;粒子种类——H 2O Cl 2 HClO H + Cl - ClO -
2、 性质:酸性、强氧化性、漂白性——如何验证
实验探究:药品 —— 新制氯水与久制氯酸、 紫色石蕊试液、硝酸银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解释
思考:新制氯水与久制氯气的区别、氯水的保存注意事项、使用氯水如何获得
二、氯离子的检验
实验4-6
探究总结:氯离子检验方法:待测液——加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是否产生白色沉底
第四课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简介及改进,掌握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流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多媒体视频
导入:氯气的重要性——实验室的研究
实验原理的确定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又称氧化浓盐酸法)
实验药品与仪器的选择
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尾气处理装置——考虑因素:氯气的性质、实验室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
铁架台及铁圈、酒精灯、烧瓶、分液漏斗、导管、恒压管、洗气瓶、烧杯
二氧化锰、浓盐酸、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浓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流程
仪器搭建、气密性检验、反应获得氯气
实验衍生问题处理:浓盐酸浓度下降反应停止;装置气压较大浓盐酸滴落不下来等
实验改进:药品改进:二氧化锰用其他强氧化剂代替、浓盐酸用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混合物代替
仪器改进……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知识与技能:硫和氮及其典型氧化物(SO 2、NO 2等) 的性质及应用 2、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过程与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不但要认识到环境问题,更重要的是有环保意识以及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需知识
第一课时 硫及其氧化物(SO 2、 SO 3)
导入:个人出发—— 环境问题——环保意识——社会责任——学习目的
学习路线:大气污染检测指标——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物的性质——所造成的污染——解决办法
硫元素的存在、分布及性质 P89
存在形式及分布:单质硫 硫化物、硫酸盐 化石燃料等
性质:俗名(硫黄) 黄色晶体,质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一种有机溶剂)
S+O2=点燃=SO2
一、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
1、二氧化硫SO 2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从SO 2 所属物质类型及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猜测SO 2 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实验4-7
现象:PH 试纸变红,品红褪色加热后又复色
结论:SO 2 水溶液显酸性,且具有漂白性,但漂白具有可逆性
(联想CO 2)
分析:二氧化硫水溶液显酸性,说明含有酸
SO 2 +H2O==H2SO 3 说明SO 2 属于酸性氧化物
H 2SO 3:亚硫酸,弱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硫和水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反应既可以向正方向进行又可以向逆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可逆符号。
品红褪色:说明SO 2 具有漂白性,加热复色,漂白可逆
SO 2 漂白本质:与某些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无色物质,不稳定无色物质加热分解
应用:漂白食品——危害
设计实验验证SO 2氧化还原性
氧化性:二氧化硫与硫化氢
还原性:二氧化硫与高锰酸钾、氯水、三氯化铁等
2SO 2+O2=催化剂(加热)=2 SO3
2、三氧化硫SO 3
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
SO 3+H2O==H2SO 4 工业制硫酸
三氧化硫与氧化钙,氢氧化钙反应
课后思考:与二氧化碳对比,思考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备及鉴别方法,预测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物
第二课时 氮及氮的氧化物
导入:环境问题因素的多面性
氮元素的存在及性质
存在:游离态氮(N 2), 空气主要成分,占其体积的五分之四;化合态氮(硝酸盐) 性质:无色无味,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难液化,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
二、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
1、一氧化氮NO
N 2+O2=放电或高温=2NO (自然界固氮)
性质:与CO 类似
2NO+O2==2NO2
2、二氧化氮 NO 2
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中夹杂氧化还原性 类似(二氧化硫与氯气的结合体)
3NO 2+H2O==2HNO3+NO 2NO 2+2NaOH==NaNO3+NaNO2+H2O
科学探究:二氧化氮被水完全吸收的条件探究 视频
课后思考: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实验室制备及鉴别
科学视野:含氮燃料——火箭为什么能上天
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反应放热
第三课时二氧化硫及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知识与技能: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危害及防治
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与课堂训练
导入:化学分析——问题解决
二氧化硫——硫酸 氮的氧化物——硝酸
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1、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及防治
来源: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的,火山喷发、化石燃料的燃烧及金属含硫矿物的冶炼
二氧化氮:主要来自汽车尾气
危害:1、引起呼吸道疾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2、溶于水形成酸雨
防治:1、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
2、研究煤的脱硫技术、改进燃烧技术,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排放
3、加强工厂废气的回收处理
4、改进汽车尾气的处理技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2、酸雨
概念:PH 小于5.6的降雨
成因:二氧化硫——硫酸 氮的氧化物——硝酸
危害:1、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 2、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缆的腐蚀
P95习题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知识与技能:氨 硝酸 硫酸的性质、制备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氨 硝酸 硫酸三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及它们在生产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 氨(氨水、铵盐)
一、氨
导入:知识结构方面(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认识流程: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 应用方面(含氮化合物对人类的意义)
氮的固氮: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
类型:自然固氮(雷电作用、生物固氮);人工固氮:N 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1、氨的性质
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极易溶于水(常温1体积水约可溶700体积氨)
实验4-8 氨的溶解性实验——喷泉实验
现象及及结论 原因分析——化学性质
(1)碱性气体
与H 2O 反应 NH 3+H2O= NH3·H 2O(一水合氨)
NH 3·H 2O :一元弱碱,不稳定
NH 3·H 2O ⇋NH 4++OH- NH 3·H 2O ⇋ NH 3+H2O
因此氨水中各成分存在以下关系:
NH 3+H2O ⇋ NH 3·H 2O ⇋NH 4++OH-
与酸性物质反应 NH 3+HCl=NH4Cl
氨及氨水的检验:使酚酞溶液变红、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遇氯化氢冒白烟
(2)还原性(化合价考虑)
工业硝酸制备流程:P99
2、氨水
成分、性质、保存
3、铵盐
NH 4 Cl (NH4) 2CO 3 NH 4 NO3 NH 4HCO 3
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盐
物理性质:极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
(1) NH 4Cl ==NH3+HCl
NH 4HCO 3==NH3+CO2+H2O
(2) NH4 NO3+NaOH==NaNO3+H2O+NH3
氨的应用:重要化工原料(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铵盐纯碱制备、液氨制冷剂)
4、氨的实验室制备
原理:加热铵盐及强碱的混合物
2NH 4Cl + Ca(OH)2=加热=CaCl2+2NH3+H2O
装置介绍、物质介绍、净化收集验满
其他制法:浓氨水加生石灰(碱石灰)
思考与交流: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第二课时 硫酸
知识与技能:硫酸的性质及应用
导入:思考与交流P100 ——浓、稀硫酸性质思考
稀硫酸:水多,硫酸少 硫酸全部电离
化学性质:酸性、氢离子氧化性
浓硫酸:水少,硫酸多 电离硫酸少
性质: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强氧化性试验:黑面包实验、铜与浓硫酸反应
C+4H2SO 4(浓)=加热=CO2+2SO2+2H2O
Cu+2H2SO 4(浓)=加热= CuSO4+SO2+2H2O 当中正六价的硫元素具有强氧化性
其他还原性物质也可以被其氧化
通过浓、稀硫酸对比思考质与量对物质化学性质的影响
思考:区别浓稀硫酸的方法
密度法、黏度法、稀释法、露置法、吸水性、钝化法、氧化法、脱水法、生雾法、导电法
第三课时 硝酸
知识与技能:硝酸的性质及应用
导入:浓硫酸性质——浓硝酸性质
三大常见酸介绍
盐酸、硝酸、硫酸(酸性、稳定性、氧化还原性、质量分数)
硝酸 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不稳定液体,贮存于棕色瓶中,因溶有二氧化氮而泛黄
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 注:与较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
(2)强氧化性
4HNO 3(浓)+Cu==CU(NO3) 2+2NO2+2H2O 8HNO 3(稀)+3Cu==3Cu(NO3) 2+2NO+4H2O
C+4HNO3=加热=CO2+4NO2+2H2O
思考:与浓硫酸和铜反应对比,分析浓硫酸与浓硝酸氧化性强弱比较,及金属与混酸反应先后顺序
(3)不稳定性
4HNO 3(浓)=光=4NO2+O2+2H2O
浓硝酸化学性质活泼,绝大多数还原性物质都会和其反应,除惰性金属(AU 、Pt 等)除外 惰性金属可以用王水溶解(体积比1:3 的浓硝酸、浓盐酸)
浓硫酸、浓硝酸用途:化工原料(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硫酸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性及制取挥发性酸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学在实验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实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化学离不开实验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安全认识,物质的分离(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过程和方法:实验及PPT
第一课时 化学实验安全
导入:化学史——化学发展与实验的关系
一、化学实验安全
化学实验安全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遵守实验室规则
2、 了解一些安全注意事项
3、 掌握药品、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4、 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
具体详细知识 word 展示
(1) 高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2) 高中化学常见的可能事故及处理方法
第二课时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知识与技能:物质分离和提纯一般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过程和方法:实验
导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要研究物质就必须获得纯净的物质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P5阅读
1、过滤和蒸发
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粗盐的提纯
实验1-1和实验1-2
总结:1、物质分离和提纯遵循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
具体需考虑问题:化学原理及试剂的选择、加入试剂的顺序、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去
2、蒸馏和萃取
蒸馏
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实验1-3
萃取
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实验1-4
其他物质分离提纯及检测方法
结晶、升华、洗气等;P9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计算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导入:P11 第一自然段
宏观物质计量、日常计量单位 长度—米,质量—千克
设问:微观粒子如何计量
例:C+O2=CO2 方程式意义(符号意义、计量意义)
1、物质的量
概念: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计量对象:微观粒子或原子团
符号:n 单位:摩尔mol
计量注意事项: 微粒种类
国际规定:0.012Kg 12C 中所含碳原子数约为6.02*1023
2、阿伏伽德罗常数
概念: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符号:N A 数值:6.02*1023 单位mol -1
微粒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n=N/NA N 1/N2=n1/n2
例1: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 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辨析:氢的物质的量为2mol; 小米的物质的量为1mol
练习 例题2 0.2mol氯化钡中含有多少摩尔钡离子,多少摩尔氯离子
2mol 氧气约含多少个氧气分子,多少个氧原子
0.1mol 的硫酸钠中,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分别为多少,离子总数为多少
1.204*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复习原子结构知识
例题3、1mol 钠原子含多少摩尔质子,多少摩尔电子,1mol 钠离子、1mol 氢氧根、1molNH 3又分别是多少
例题4 多少摩尔的水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1.5摩尔的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 相同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与氧气,其分子数之比、原子数之比分别为多少
例5 amol 硫酸分子中含有b 个氧原子,则阿伏伽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第二课时 摩尔质量
知识与技能:了解摩尔质量的含义,掌握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质量的计算
导入:1mol 不同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是相同的,但由于不同粒子质量不同,1mol 不同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
P12
观察结论:1mol 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二、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符号:M 单位g.mol -1
相对原子质量Ar 相对分子质量Mr
例:Ar (O)=16 M (O)=16 g.mol-1
Mr (CO2)=44 M (CO2)=44 g.mol-1
物质的量(n )、质量(m )和摩尔质量(M )的关系 n=m/ M
例题1 学与问
1.5摩尔硫酸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质量为
1.5摩尔碳酸钠中碳酸根的质量为多少
0.01摩尔某物质A ,其质量为1.06g, 则A 的摩尔质量为多少,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
物质微粒数与其质量之间关系 N=m NA /M
例题2 50g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分子数为多少?
例题3 质量相等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例题4 12.4gNa 2R 含有 Na +0.4mol 则Na 2R 的摩尔质量为多少,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含R 的质量为1.6g 的Na 2R 其物质的量为多少?
5、设N A 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g 金属钠全部变成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 A
B 、2g 氢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
C 、17gNH 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
D 、N A 个氧分子和N A 个氢分子的质量之比为16:1
6、已知8gA 能与32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C 和一定质量的D ,现将16gA 和70gB 的混合物充分反应,生成2molD 和一定量的C ,则D 的摩尔质量是多少?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知识与技能:物质的分类(分类法简介),两类化学反应(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
导入:事物分类介绍(课本)
常见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
概念、应用范围
2、树状分类法
概念,应用范围
利用该分类法对化学物质、化学概念分类
第二课时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例:p25实践活动
1、转化关系图
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
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盐
2、各类化学物质通性
金属通性(与氧气、酸、盐)
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酸(指示剂、较活泼金属、碱、碱性氧化物、盐)
碱(指示剂、酸性氧化物、酸、盐)
盐(与酸、碱、盐)
第三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知识与技能:分散系分类,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导入:纯净物的分类——混合物的分类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概念
2、分类形式(状态、分散质粒子直径)
3、胶体的制备、性质、应用
制备:原理、操作
性质:介稳性、丁达尔效应、电泳、聚沉
应用:农业生产(土壤保肥);医疗卫生(血液渗析)等
4、溶液、胶体、浊液比较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知识与技能:认识离子反应及相关概念(电解质、电离)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导入:离子反应重要性简介
导电实验:(1)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乙醇
(2)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固体—加热熔化—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物质所属:酸、碱、盐、部分活泼金属氧化物、水等
2、导电原因
电解质(水中或熔融电离)——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电场)——定向移动 ——导电
例:氯化钠水溶液导电
3、电离、电离方程式
概念
例:NaCl=Na++Cl-
盐酸、硫酸、硝酸电离
HCl=H++Cl- H 2SO =2H++SO42- HNO 3=H++NO3-
思考:电解质的判断、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例1:硫酸钠、 氢氧化钙、磷酸、水、盐酸溶液、铁、二氧化碳、甲烷
属于电解质的有
2、写出硫酸钠、氯化钡、氢氧化钡、氯化铵、碳酸氢钠、硫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
4、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及分类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类比酸的定义给出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辨析:酸式盐在水溶液、熔融状态下的电离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导入:P31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1、离子反应
概念: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实验2-1 现象、理论分析
实质: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难溶性的硫酸钡沉淀 可以用这样一个式子表示该过程
Ba 2++SO42-=BaSO4
2、离子方程式
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实验2-2 P32表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由酸电离出来的H +和由碱电离出来的OH 结合生成了H 2O
意义:(1)表示出了溶液反应的实质
(2)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第三课时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导入:一、复习初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金属单质与酸和盐反应——锌与稀硫酸、铁与硫酸铜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与水、与碱——二氧化碳与水、与氢氧化钠
碱性氧化物与水、与酸——氧化钙与水、与盐酸
酸与碱、与碱性氧化物、与盐——盐酸与氢氧化钠、与氧化钙、与硝酸银
碱与酸性氧化物、与酸、与盐——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与盐酸、与碳酸钠
盐与酸、与碱、与盐——碳酸钙与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氯化钙
二、酸、碱、盐溶解性表
可溶性酸:强酸:盐酸、硫酸、硝酸,弱酸:碳酸
可溶性碱:强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 ,弱碱:一水合氨
可溶性盐: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钡钙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三、离子方程式书写
书写步骤:写、拆、删、查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该写方程):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容的物质、气体和水仍用化学式表示
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物质——可溶性强酸、强碱、盐
不电离或难电离物质:单质、氧化物、气体、难溶物、弱酸、弱碱等
微溶物:生成物不拆,反应物浓度小拆、大不拆
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例:锌与稀硫酸、铁与硫酸铜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氧化钙与盐酸
盐酸与氢氧化钠、硝酸银
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盐酸、碳酸钠,石灰乳与盐酸
石灰石与盐酸、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碳酸钠与氯化钙、硫酸钠与氯化钡、氯化钠与硝酸银
练习:P34 第9题 作业:第10题
第四课时 复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例:一水合氨与盐酸、与氯化镁,硫酸铵与氢氧化钡
醋酸与石灰石
氢氧化镁与稀盐酸
有反应条件限制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物质的剂量限制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碱过量,二氧化碳过量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练习: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提示:盐酸与碳酸盐反应,先生成碳酸氢盐再生成二氧化碳) 反应要求限制(溶液恰好中和、某离子恰好完全沉淀)
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反应
溶液恰好成中性、钡离子恰好完全沉淀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第五课时 离子反应发生条件及离子共存问题
实验2-3
一、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者生成水,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
二、离子共存问题
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类型:生成难溶物、气体或者难电离物质
隐含限制条件:溶液颜色、溶液酸碱性(可以推测溶液酸碱性的条件—指示剂、试纸、特征反应等)
第六课时 离子反应的应用
P33
1、混合物的分离、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清除水中的污染物
第七课时 离子反应知识点提升
一、电解质知识点拓展
1、电解质按导电环境细分
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电解质:酸、碱、盐
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电解质:强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
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影响因素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离子所带电荷量——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数越多,导电能力越强
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判断依据:方程式书写是否客观,拆的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例:铁与稀硫酸,氢氧化钡与稀硫酸,氢氧化钠与过量的二氧化碳,石灰乳与硝酸,铜与硝酸银
三、离子共存中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共存问题
多元弱酸酸式离子在酸或碱性条件下下均不能大量存在
常见多元弱酸:H 2CO 3、H 3PO 4等
常见多元弱酸酸式酸根离子:HCO 3- 、HPO 42-、H 2PO 4-等
它们与酸或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四、离子推断问题
出发点:常见离子的性质、溶液的电中性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与技能:钠、铝、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实验(观察、探究、分析、操作)、对比、信息收集、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金属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导入:本章介绍(内容、地位、功能、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1、物质认识路线(外线: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盐 内线:物质结构——性质——用途) 2、金属对比掌握
第一课时
初中金属知识复习
金属元素存在及性质
存在形式:100多种,多数化合,少数游离(单质) 地壳中含量(氧、硅、铝、铁…. ) 物理通性:金属光泽、易导电导热、具有延展性
化学通性:与氧反应,与酸反应、之间在盐溶液之间置换(遵循规则—金属活动顺序表)
一、金属与非金属反应
1、 钠与氧气反应
实验3-1 观察、操作、现象、结论
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金属光泽、密度小(保持于煤油),质柔软
常温:4Na+02=Na20(白)
实验3-2 钠在空气中加热(石棉上、坩埚内(事先加热好)) 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加热:2Na+02
202(淡黄)
反应对比分析:反应条件——反应本质——反应现象——产物
2、 其他较活泼金属与氧气反应
铁——潮湿空气——铁锈 4Fe+302=2Fe203
铝镁——空气中——氧化铝(镁)
氧化膜:氧化铁——疏松多孔——铁易腐蚀
氧化铝(镁)——致密——不易腐蚀 物理因素
氧化铝(镁)熔点高——耐火材料
科学探究:铝箔燃烧
资料卡片:氧化膜知识拓展
归纳总结: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易失去(还原性)——易被氧化——化学性质活泼
其他非金属与氧反应:金属与氯化合——氯化物 与硫化合——硫化物
作业:P53 1-4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金属与酸和水反应
过程与方法:知识整合设计实验(铁与水蒸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实验热情
重点:钠与水蒸汽反应 难点:铁与水蒸气反应设计
导入:金属与酸反应回忆,对比标题及生活中水与金属是否反应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实验3-3 仪器、操作、现象(钠、水中、外界)注意安全
1、 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现象及分析:浮、游、熔、响、红;钠的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它的性质非常活泼,与水发生剧烈反应;产生了气体,推动钠在水面游动并发出响声;反应放出了热量,钠熔点低,熔化成银白色小球;溶液变红了,生成了碱
反应方程式:2Na+2H20==2NaOH+H2
应用:钠的保存及失火处理
2、 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科学探究:生活中的铁与冷热水均不反应,但我们看过炼铁的淬火现象(白烟) 问: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状态(铁粉、水蒸气)能否反应
P50教材阅读
思考分析:完成实验所需装置:水蒸气的产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物检验
PPT展示 ,图3-8演示实验分析
实验注意事项:含水的棉花水不能太多,铁粉离棉花近点但不能使水与铁粉接触,导气管用长一点
第三课时
知识与技能: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实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重点:铝化学性质的特性
难点:金属化学性质归纳与总结
三、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实验3-4 对比实验现象
结论: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用铝制品应用注意事项:
金属化学性质归纳总结:
通性: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
铝特性:铝与碱反应
详细分析: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活泼与较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单质(氧气、硫、氯气)反应,与酸和水反应,强弱之间
的置换
不活泼金属:化学性质惰性
知识点拓展:活泼金属与盐反应
拓展实验:钠与硫酸铜反应与铁与硫酸铜反应对比
理论解释:钠与硫酸铜溶液体系,钠先与水反应,再与硫酸铜反应(Cu离子被水合)
第四课时
知识与技能: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溶度应用于化学定量研究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导入:本节内容的重要性(实用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初中(物质类别、微粒个数、质量多少)
高中:Na+2H2O=2NaOH+H2 微粒扩大NA 倍,结论: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系数可以计量反应中大量粒子集合体
即: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系数之比 应用:所有关于化学计量学的工具
例题一:P52 注意:列式横比、纵比的一一对应性
例题二: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500m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投入10.8g 铝粉,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所给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例题三:将4.6g 的金属钠投入4摄氏度,35.6ml 的水中,反应完全后,试计算:(1)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溶度
例题四:在反应:2KMnO 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 若有0.5 mol 高锰酸钾参加了反应,试问:(1)参加反应的HCl 的物质的量为多少?(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3)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多少,还原性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知识与技能:钠的重要化合物;铝的重要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实验,金属化合物之间的对比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金属化合物的重要性及应用
第一课时
导入:金属元素的自然界存在形式——金属化合物的重要性
学习方法:外线: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的盐
内线:物质认识流程 结构——性质——性质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P55页,第一自然段
1、 氧化钠(Na 20) 和过氧化钠(Na 202)
实验3-5
物理性质: Na 20 Na 202
颜色状态 白色粉末 淡黄色粉末
化学性质:Na 20碱性氧化物
与水反应Na 2O + H2O = 2NaOH
与二氧化碳反应 Na 2O + CO2 = Na2CO 3
Na 202过氧化物
与水反应2Na 2O 2+2H2O====4NaOH+O2↑
与二氧化碳反应2Na 2O 2+2CO2=2Na2CO 3+O2↑
结论:钠的氧化物化学性质 氧化钠——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还原性
拓展:除此之外,过氧化钠因有强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
应用:过氧化钠做供氧剂 (与其他供氧剂对比)
2、 碳酸钠Na 2CO 3与碳酸氢钠NaHCO 3
Na 2CO 3 NaHCO 3
俗名: 苏打 小苏打
科学探究
物理性质:白色粉末,可溶于水 白色晶体,可溶于水 溶解性:碳酸钠大于碳酸氢钠
化学性质: 水溶液碱性 水溶液碱性 相同条件,同浓度碳酸钠碱性强
热稳定性: 热稳定 热不稳定2 NaHCO3 ==Δ== Na2CO3 + H2O + CO2↑
与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HCl 、Ca(OH)2、 CaCl 2)
拓展:碳酸盐与碳酸氢盐区别
碳酸氢盐热不稳定,可以与氢氧根反应,与酸反应速率快
应用:制洗衣服、胃药(NaHCO 3)、食品添加剂
3、 焰色反应
实验3-6
用于金属元素鉴别, 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
钠元素:黄色 钾元素:紫色
归纳: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关系P69
第二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知识点拓展
知识与技能:钠化合物相关的计算;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1、 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计算
客观事实:过氧化钠先与二氧化碳反应,再与水反应
例:2mol 过氧化钠与2mol 的碳酸氢钠固体混合物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冷却后,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变式:在相同条件下,总质量为2克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全部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则固体增加的质量为多少?
2、 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质量差,气体体积差、物质的量差)
●
● 标准状况下,将5.6L 的CO 2迅速通过 过氧化钠固体,得到4.48L 气体,试计算:这
4.48L 气体的质量。
3、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物计算——化学中量变与质变问题 例:加热50g 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直至没有气体放出时,固体质量变为43.8g ,试计算: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CO 2不足时:2NaOH+CO2=Na2CO 3+H2O 当CO 2过量时,会继
续发生反应:Na 2CO 3+H2O+CO2= 2NaHCO 3
节点: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量之比2比1, 1比1
题型:1、一定氢氧化钠溶液中持续缓慢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中阴离子种类及物质的量随二氧化碳物质的量变化图像
3、 用1L 1.0mol/L的NaOH 溶液吸收0.8mol 的CO 2,所得溶液中碳酸根
与碳酸氢根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
铝的重要化合物
知识与技能: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的性质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实验分析、总结、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铝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重要性
重点: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
难点:两性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第一课时
导入:铝化合物的应用
二、 铝的重要化合物
1、 氧化铝(Al 2O 3)
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熔点高,俗名人造刚玉(硬度大)
化学性质:导入(铝两性基因)
两性氧化物:能与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l 2O 3+6H+=2Al3++3H2O
Al 2O 3+2OH-=AlO2-+H2O
电解反应:2Al2O3(熔融)=通电= 4Al+3O2 ↑ (活泼金属冶炼方法Na 、Mg )
2、氢氧化铝Al(OH)3
制备方法:可溶性铝盐与氨水
实验3-7 现象
物理性质:白色不溶于水的胶状固体,具有吸附性
制备方程:Al 2(SO4) 3+NH3·H 2O= 2Al(OH)3+3(NH4)2SO 4
化学性质:两性氢氧化物
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2-+2H2O
热稳定性:
2Al(OH)3=
= Al2O 3+3H2O
应用:胃药 (与NaHCO 3对比)
3、铝盐
硫酸铝钾及十二水合硫酸铝钾
硫酸铝钾KAl(SO4) 2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 2·12H 2O 俗名:明矾
组成:K +、Al 3+、SO 42-
应用:净水(在水中生成氢氧化铝胶体) 原理:当
归纳: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第二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知识点拓展
知识与技能:铝、氧化铝、氢氧化铝性质总结
铝盐与强碱反应及氢氧化铝沉淀图像问题
一、 铝、氧化铝、氢氧化铝性质归纳
与酸、与强碱
二、 铝盐与强碱反应及氢氧化铝沉淀图像问题——化学中量变与质变问题 例:向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
实验演示、记录现象、原理分析
1、氢氧化铝物质的量随碱的物质的量变化图像——坐标图
2、体系中铝元素存在形式——数轴图
(分类:沉淀体系中的铝元素、溶液中的铝元素)
例:向20ml 2mol/L AlCl3溶液中加入30ml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0.78g 沉淀,试求: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铁的重要化合物
知识与技能: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铁盐与亚铁盐
过程与方法:实验对比、分析、探究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铁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
导入:Na Al重要化合物回顾——铁化合物的重要性及复杂性
三、 铁的重要化合物
铁元素自然界的存在形式:+2 +3化合态形式——化合物种类多
1、 铁的氧化物
氧化亚铁 氧化铁 四氧化三铁
化学式 FeO Fe 2O 3 Fe 3O 4
物理性质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有磁性) 都不溶于水 俗名 铁红(铁锈)
化学性质:(1)FeO 、Fe 2O 3碱性氧化物
与酸反应:FeO+2H+=Fe2++H2O Fe 2O 3+6H+=2Fe3++3H2O
Fe 3O 4 复杂氧化物(含+2 、+3两种铁)
与酸反应:Fe 3O 4+8H+=Fe2++2Fe3+4H 2O
(2)FeO热不稳定:
=2 Fe3O 4
(3)铁的冶炼:Fe x O Y +xCO=xFe+yCO2
应用:氧化铁——红色油漆、涂料
2、 铁的氢氧化物
实验3-9 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制备:可溶性盐与碱(类比氢氧化铝制备) 方程式:
氢氧化亚铁 氢氧化铁
化学式 Fe(OH)2 Fe(OH)3(()
物理性质: 白色不溶于水固体 红褐色不溶于水固体
化学性质:Fe(OH)2 不稳定性(氧化还原稳定性)
4Fe(OH)2+2H2O+O2====4Fe(OH)3
学与问:(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铝对比)
Fe(OH)2 、Fe(OH)3 不溶性碱: 碱的性质
思考:Fe(OH)2沉淀制备实验改进
考虑因素:试剂条件、外界条件——如何实施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Fe 2+ 、Fe 3+ 的检验、性质及它们之间的转化
重难点:Fe 2+ 、Fe 3+ 的检验、性质及它们之间的转化
3、 铁盐与亚铁盐
(1) Fe 2+ 、Fe 3+ 的检验
物理方法:通过颜色 Fe 3+(黄色) Fe 2+(浅绿) 条件(无其他有色离子、浓度较大)
实验3—10
化学方法:Fe 3+溶液加KSCN 溶液—溶液变红
Fe 2+ 将其转化为Fe 3+检验
Fe 2+加(过氧化氢、氯水等)再加KSCN —溶液变红
回忆Na +、Al +检验
(2) Fe2+ 、Fe 3+的相互转化及性质
科学探究:现象、反应离子方程式
结论:
Fe 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Fe 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方程式辨析:Fe 3++CU Fe 3++Zn
应用:铁盐净水、铁(亚铁盐)食品防腐
课后思考:检验Fe 3+中的Fe 2+
第三课时
知识与技能: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与答辩,实践活动
第五课时
知识与技能:利用电子守恒律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进行配平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步骤
难点:电子转移的判断
导入:本章学生的实际需要(教材方程式的记忆、后续化学方程、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一、利用电子守恒律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进行配平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原子守恒(观察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步骤:1、标价态(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找出变价元素)
2、 判得失(判断变价元素单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相等)
3、 用守恒配系数(找最小公倍数,使得失电子总数相等,配平变价原子系数;在
利用原子守恒配平其它原子系数)
4、 查正误(利用原子守恒查其它原子是否守恒)
例:学生练习 钠与水反应
问: 铜与稀硝酸反应
复杂题型:1、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
2、歧化反应 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3、归中反应 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反应 氨气与一氧化氮的反应(分数意义)
4、多元素变价反应
二硫化亚铁与氧气反应 硝酸铵加热分解(产物:硝酸、氮气、水)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本章导入:元素化学(非金属元素)
内容分析:1、地位与功能
本章主要讨论硅、氯、硫、氮等典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是后续化学知识(元素周期律)学习的基础;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
2、内容结构
本章在教材上选择上着眼于这几种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在知识上使知识与应用相结合。具体编排流程是:先介绍与我们生活接触较多的硅元素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再介绍比较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及其化合物(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最后介绍与环境有关的硫、氮元素及其化合物
学习方法:外线:非金属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含氧酸盐
1、实验观察分析对比归纳 2、各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对比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一时 硅元素与二氧化硅简介
知识与技能:硅元素的存在形式与分布;二氧化硅的存在与分布,结构与性质
过程与方法:阅读——整合与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硅及二氧化硅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应用
一、硅元素
硅元素的存在形式与分布:以化合态(亲氧元素)形式存在,是地壳中主要元素,含量排名第二
硅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分析:与碳类似,最外层4个电子,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化学性质常温不活泼
二、二氧化硅SiO 2
1、二氧化硅的存在与分布
硅石、石英—水晶、玛瑙、沙子
2、结构与性质
[SiO4]四面体立体网装结构
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光学性能加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发生一些反应
与强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 2+2NaOH=Na2SiO 3+H2O SiO 2+CaO=CaSiO3
与氢氟酸反应 SIO 2+4HF=SiF4+2H2O 氢氟酸简介,该反应应用
3、应用
玛瑙饰物、石英坩埚、石英光导纤维
第二课时 硅酸及硅酸盐
知识与技能:硅酸、硅酸盐简介
过程与方法:阅读与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硅酸盐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硅酸
硅酸的认识 性质与制备
二、硅酸盐
硅酸盐的组成、性质,表示方法
最简单的硅酸盐:硅酸钠简介(俗名、性质与应用)
传统三大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水泥
历史文化、制备过程
第三课时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硅单质简介
知识与技能: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几种代表,硅材料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阅读与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材料的改进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代表物(含硅的物质):金刚砂、硅钢、硅橡胶、人工分子筛(性能与应用)、
新型陶瓷:高温结构陶瓷、压电陶瓷、透明陶瓷、超导陶瓷(特性、应用领域)
三、硅单质
硅单质历史介绍(硅的获得)——硅单质性质介绍(与碳对比,存在形式、结构、性质)——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具有半导性)——应用于信息技术、光能源——制备P81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知识与技能:氯元素简介、氯气、次氯酸(次氯酸盐)、氯水性质与应用
过程与方法:实验对比分析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氯元素应用的双面性
第一课时 氯元素及活泼的黄绿色气体 —氯气
知识与技能:氯元素简介,氯气性质与应用
过程与方法:与硅元素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氯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氯的两面性
导入:硅元素存在与分布(不活泼非金属)——氯元素存在与分布(活泼非金属)
氯元素简介: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自然界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有成盐元素之称——氯化钠 原子结构示意图——易得电子——强氧化性
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及确认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软锰矿与浓盐酸加热,反应方程式书写
氯气物理性质:黄绿色,强烈刺激性气味,有毒,可溶于水,可液化
化学性质:1、强氧化性与大多数金属(非金属)直接化合——与金属化合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2Fe+3Cl2=点燃=2FeCl3 H 2+Cl2=2HCl(苍白色火焰)
思考与交流
燃烧的条件与本质:不一定需要氧气;剧烈的,伴随发光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2、与水、碱发生歧化反应
Cl 2+H2O=HClO+HCl Cl 2+2NaOH=NaClO+NaCl
次氯酸 次氯酸
第二课时 次氯酸次氯酸盐
知识与技能:次氯酸、次氯酸盐的性质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次氯酸、次氯酸盐实用性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学发展的循序渐进性
导入:氯气与水反应,会生成一种叫做次氯酸的物质,今天我们来介绍次氯酸以及它的衍生物次氯酸盐的性质及应用
一、次氯酸HClO
HClO:氯气溶于水生成的一种含氧酸,酸性很弱,只存在于水中,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因具有强氧化性而有杀菌漂白的作用。——酸性、强氧化性、漂白性
酸性较弱:HClO
应用:自来水厂氯气杀菌消毒(替代品——二氧化氯、臭氧等)
二、次氯酸盐
氯气消毒的实用性(不大)——次氯酸盐(氯气与水和碱反应本质联系)
84号漂白液NaCl0,漂白粉与漂粉精Ca(Cl0)2
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
制备方法:Cl 2+2NaOH==NaClO +NaCl+H20
2Cl 2+2Ca(OH)2==Ca(ClO)2+CaCl2+2H2O (工业原料——石灰石、水、氯气)
次氯酸盐代替次氯酸原因:稳定,易保存
应用:漂白棉、麻、纸张,游泳池环境消毒剂
氯气用途:氯气活泼,与大多数金属、非金属、有机物反应——化工原料——产品(制取硅、锗中间物,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第三课时 氯水的性质及氯离子的检验
知识与技能:氯水的性质探究,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应用实验去解决化学问题的意识
导入:氯水是一种多组分的分散系,性质较多,对其研究,有利于思维开发
氯离子检验——实用性大(自来水消毒剂的鉴别)
一、氯水
氯水的形成(氯气的溶解度、氯气的化学性质)
1、 成分:物质种类——水、氯气、盐酸、次氯酸;粒子种类——H 2O Cl 2 HClO H + Cl - ClO -
2、 性质:酸性、强氧化性、漂白性——如何验证
实验探究:药品 —— 新制氯水与久制氯酸、 紫色石蕊试液、硝酸银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解释
思考:新制氯水与久制氯气的区别、氯水的保存注意事项、使用氯水如何获得
二、氯离子的检验
实验4-6
探究总结:氯离子检验方法:待测液——加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是否产生白色沉底
第四课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简介及改进,掌握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流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多媒体视频
导入:氯气的重要性——实验室的研究
实验原理的确定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又称氧化浓盐酸法)
实验药品与仪器的选择
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尾气处理装置——考虑因素:氯气的性质、实验室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
铁架台及铁圈、酒精灯、烧瓶、分液漏斗、导管、恒压管、洗气瓶、烧杯
二氧化锰、浓盐酸、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浓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流程
仪器搭建、气密性检验、反应获得氯气
实验衍生问题处理:浓盐酸浓度下降反应停止;装置气压较大浓盐酸滴落不下来等
实验改进:药品改进:二氧化锰用其他强氧化剂代替、浓盐酸用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混合物代替
仪器改进……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知识与技能:硫和氮及其典型氧化物(SO 2、NO 2等) 的性质及应用 2、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过程与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不但要认识到环境问题,更重要的是有环保意识以及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需知识
第一课时 硫及其氧化物(SO 2、 SO 3)
导入:个人出发—— 环境问题——环保意识——社会责任——学习目的
学习路线:大气污染检测指标——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物的性质——所造成的污染——解决办法
硫元素的存在、分布及性质 P89
存在形式及分布:单质硫 硫化物、硫酸盐 化石燃料等
性质:俗名(硫黄) 黄色晶体,质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一种有机溶剂)
S+O2=点燃=SO2
一、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
1、二氧化硫SO 2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从SO 2 所属物质类型及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猜测SO 2 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实验4-7
现象:PH 试纸变红,品红褪色加热后又复色
结论:SO 2 水溶液显酸性,且具有漂白性,但漂白具有可逆性
(联想CO 2)
分析:二氧化硫水溶液显酸性,说明含有酸
SO 2 +H2O==H2SO 3 说明SO 2 属于酸性氧化物
H 2SO 3:亚硫酸,弱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硫和水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反应既可以向正方向进行又可以向逆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可逆符号。
品红褪色:说明SO 2 具有漂白性,加热复色,漂白可逆
SO 2 漂白本质:与某些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无色物质,不稳定无色物质加热分解
应用:漂白食品——危害
设计实验验证SO 2氧化还原性
氧化性:二氧化硫与硫化氢
还原性:二氧化硫与高锰酸钾、氯水、三氯化铁等
2SO 2+O2=催化剂(加热)=2 SO3
2、三氧化硫SO 3
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
SO 3+H2O==H2SO 4 工业制硫酸
三氧化硫与氧化钙,氢氧化钙反应
课后思考:与二氧化碳对比,思考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备及鉴别方法,预测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物
第二课时 氮及氮的氧化物
导入:环境问题因素的多面性
氮元素的存在及性质
存在:游离态氮(N 2), 空气主要成分,占其体积的五分之四;化合态氮(硝酸盐) 性质:无色无味,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难液化,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
二、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
1、一氧化氮NO
N 2+O2=放电或高温=2NO (自然界固氮)
性质:与CO 类似
2NO+O2==2NO2
2、二氧化氮 NO 2
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中夹杂氧化还原性 类似(二氧化硫与氯气的结合体)
3NO 2+H2O==2HNO3+NO 2NO 2+2NaOH==NaNO3+NaNO2+H2O
科学探究:二氧化氮被水完全吸收的条件探究 视频
课后思考: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实验室制备及鉴别
科学视野:含氮燃料——火箭为什么能上天
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反应放热
第三课时二氧化硫及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知识与技能: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危害及防治
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与课堂训练
导入:化学分析——问题解决
二氧化硫——硫酸 氮的氧化物——硝酸
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1、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及防治
来源: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的,火山喷发、化石燃料的燃烧及金属含硫矿物的冶炼
二氧化氮:主要来自汽车尾气
危害:1、引起呼吸道疾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2、溶于水形成酸雨
防治:1、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
2、研究煤的脱硫技术、改进燃烧技术,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排放
3、加强工厂废气的回收处理
4、改进汽车尾气的处理技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2、酸雨
概念:PH 小于5.6的降雨
成因:二氧化硫——硫酸 氮的氧化物——硝酸
危害:1、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 2、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缆的腐蚀
P95习题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知识与技能:氨 硝酸 硫酸的性质、制备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氨 硝酸 硫酸三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及它们在生产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 氨(氨水、铵盐)
一、氨
导入:知识结构方面(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认识流程: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 应用方面(含氮化合物对人类的意义)
氮的固氮: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
类型:自然固氮(雷电作用、生物固氮);人工固氮:N 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1、氨的性质
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极易溶于水(常温1体积水约可溶700体积氨)
实验4-8 氨的溶解性实验——喷泉实验
现象及及结论 原因分析——化学性质
(1)碱性气体
与H 2O 反应 NH 3+H2O= NH3·H 2O(一水合氨)
NH 3·H 2O :一元弱碱,不稳定
NH 3·H 2O ⇋NH 4++OH- NH 3·H 2O ⇋ NH 3+H2O
因此氨水中各成分存在以下关系:
NH 3+H2O ⇋ NH 3·H 2O ⇋NH 4++OH-
与酸性物质反应 NH 3+HCl=NH4Cl
氨及氨水的检验:使酚酞溶液变红、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遇氯化氢冒白烟
(2)还原性(化合价考虑)
工业硝酸制备流程:P99
2、氨水
成分、性质、保存
3、铵盐
NH 4 Cl (NH4) 2CO 3 NH 4 NO3 NH 4HCO 3
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盐
物理性质:极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
(1) NH 4Cl ==NH3+HCl
NH 4HCO 3==NH3+CO2+H2O
(2) NH4 NO3+NaOH==NaNO3+H2O+NH3
氨的应用:重要化工原料(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铵盐纯碱制备、液氨制冷剂)
4、氨的实验室制备
原理:加热铵盐及强碱的混合物
2NH 4Cl + Ca(OH)2=加热=CaCl2+2NH3+H2O
装置介绍、物质介绍、净化收集验满
其他制法:浓氨水加生石灰(碱石灰)
思考与交流: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第二课时 硫酸
知识与技能:硫酸的性质及应用
导入:思考与交流P100 ——浓、稀硫酸性质思考
稀硫酸:水多,硫酸少 硫酸全部电离
化学性质:酸性、氢离子氧化性
浓硫酸:水少,硫酸多 电离硫酸少
性质: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强氧化性试验:黑面包实验、铜与浓硫酸反应
C+4H2SO 4(浓)=加热=CO2+2SO2+2H2O
Cu+2H2SO 4(浓)=加热= CuSO4+SO2+2H2O 当中正六价的硫元素具有强氧化性
其他还原性物质也可以被其氧化
通过浓、稀硫酸对比思考质与量对物质化学性质的影响
思考:区别浓稀硫酸的方法
密度法、黏度法、稀释法、露置法、吸水性、钝化法、氧化法、脱水法、生雾法、导电法
第三课时 硝酸
知识与技能:硝酸的性质及应用
导入:浓硫酸性质——浓硝酸性质
三大常见酸介绍
盐酸、硝酸、硫酸(酸性、稳定性、氧化还原性、质量分数)
硝酸 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不稳定液体,贮存于棕色瓶中,因溶有二氧化氮而泛黄
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 注:与较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
(2)强氧化性
4HNO 3(浓)+Cu==CU(NO3) 2+2NO2+2H2O 8HNO 3(稀)+3Cu==3Cu(NO3) 2+2NO+4H2O
C+4HNO3=加热=CO2+4NO2+2H2O
思考:与浓硫酸和铜反应对比,分析浓硫酸与浓硝酸氧化性强弱比较,及金属与混酸反应先后顺序
(3)不稳定性
4HNO 3(浓)=光=4NO2+O2+2H2O
浓硝酸化学性质活泼,绝大多数还原性物质都会和其反应,除惰性金属(AU 、Pt 等)除外 惰性金属可以用王水溶解(体积比1:3 的浓硝酸、浓盐酸)
浓硫酸、浓硝酸用途:化工原料(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硫酸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性及制取挥发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