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读后感

《全球通史》读后感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的最后一个月里,能够很幸运的是抽出时间去读一本好书。作为一名工科生,我们的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看一些科学类的书籍,而忽略了一些对人的一生有益的书,虽然这种书并不能表象地增加你的技术实力,不能短暂的给你带来经济效益。《全球通史》无疑就是这么一本好书。这本书中,斯塔夫利阿诺斯不仅是把全球史记述了一番,而且更为独到融合了自己的思想,他以局外人的视角客观的评判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地方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这种思想的客观、科学、公正是不同于以往我们审视历史的角度的,并且对于所记述的事件与变革。最引起我感触的,就是这本书中透露出的世界观。

《全球通史》无疑可以说是全球史观的代表作。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和时代的发展,“新世界需要新史学”,运用全球视角观察历史成为了史学研究的新方向之一。斯塔夫里阿诺斯正是看到了这一趋势,并将这一观点鲜明地体现在其作品之中。在书中,作者不再以传统的以西方为中心的视角,而是以全球视野来观察和讲述历史,探寻各文明发展的轨迹、相互的影响及彼此的共性与差异,将世界历史化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作者对各文明发展的描述,读者从中可以很清晰地了解欧洲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非洲文明以及美洲和澳洲文明在有限的互动下相对孤立地发展的文明的特点,也可以窥见后来欧洲文明崛起的背景与原因,找到其他欧亚文明的高度发达和后来的相对衰落的答案。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将人类文明发展程度差异的原因归结于该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可接近性”而并非是种族或基因优势。这一观点不仅能较为圆满地解释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某些文明的崛起与其他文明相对“落后”的原因,更体现了作者着重于人类文明联系的全球视野及对传统狭隘的历史和民族观念的摒弃。此外,全球史观还体现在作者对未来世界的论述上。虽然作者对欧洲的快速发展、崛起与扩张做了较大篇幅的描述,但仍把其放在全球体系中加以观察研究,强调其对于全球统一性的意义和对其他文明或民族的影响和在此影响下诸民族做出的反应。总之,在书中作者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在联系和互动中发展的全球文明史,而非一个个的国家和文明史。从这点来看,作者给我们树立了全球史观研究的一个典范。

读史使人明志,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此言不虚,虽然我是闲庭漫步般的随风翻了翻《全球通史》,但已经可以明显感觉自己的眼光比以前深邃,一个人一辈子时间太过短暂,恰好我们又身逢盛世,即使我们不能像拿破仑那样横刀立马开辟新的时代,我们依旧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清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也要走自己正确的路,而并不是浑浑噩噩地虚度余生。

《全球通史》读后感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的最后一个月里,能够很幸运的是抽出时间去读一本好书。作为一名工科生,我们的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看一些科学类的书籍,而忽略了一些对人的一生有益的书,虽然这种书并不能表象地增加你的技术实力,不能短暂的给你带来经济效益。《全球通史》无疑就是这么一本好书。这本书中,斯塔夫利阿诺斯不仅是把全球史记述了一番,而且更为独到融合了自己的思想,他以局外人的视角客观的评判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地方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这种思想的客观、科学、公正是不同于以往我们审视历史的角度的,并且对于所记述的事件与变革。最引起我感触的,就是这本书中透露出的世界观。

《全球通史》无疑可以说是全球史观的代表作。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和时代的发展,“新世界需要新史学”,运用全球视角观察历史成为了史学研究的新方向之一。斯塔夫里阿诺斯正是看到了这一趋势,并将这一观点鲜明地体现在其作品之中。在书中,作者不再以传统的以西方为中心的视角,而是以全球视野来观察和讲述历史,探寻各文明发展的轨迹、相互的影响及彼此的共性与差异,将世界历史化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作者对各文明发展的描述,读者从中可以很清晰地了解欧洲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非洲文明以及美洲和澳洲文明在有限的互动下相对孤立地发展的文明的特点,也可以窥见后来欧洲文明崛起的背景与原因,找到其他欧亚文明的高度发达和后来的相对衰落的答案。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将人类文明发展程度差异的原因归结于该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可接近性”而并非是种族或基因优势。这一观点不仅能较为圆满地解释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某些文明的崛起与其他文明相对“落后”的原因,更体现了作者着重于人类文明联系的全球视野及对传统狭隘的历史和民族观念的摒弃。此外,全球史观还体现在作者对未来世界的论述上。虽然作者对欧洲的快速发展、崛起与扩张做了较大篇幅的描述,但仍把其放在全球体系中加以观察研究,强调其对于全球统一性的意义和对其他文明或民族的影响和在此影响下诸民族做出的反应。总之,在书中作者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在联系和互动中发展的全球文明史,而非一个个的国家和文明史。从这点来看,作者给我们树立了全球史观研究的一个典范。

读史使人明志,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此言不虚,虽然我是闲庭漫步般的随风翻了翻《全球通史》,但已经可以明显感觉自己的眼光比以前深邃,一个人一辈子时间太过短暂,恰好我们又身逢盛世,即使我们不能像拿破仑那样横刀立马开辟新的时代,我们依旧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清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也要走自己正确的路,而并不是浑浑噩噩地虚度余生。


相关文章

  • 全球通史读后感 1
  • 这部书被称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十部书之一",享有世界性的声誉,在我国也有大批热情的读者,国内一家著名的读书网站上,读者有关此书的书评数以百计.书的版权页显示,这是自2005年以来,该书中文版的第二版第19次印刷.其受到 ...查看


  • [全球通史]第七章 中国文明 读后感
  • <全球通史>第七章 中国文明 读后感 俗话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中国文明的特点正是聚合和连续.造成此特点的重要原因是中国较与世隔绝的地理位置:大部分与陆地接壤,与海洋接触面积较小.所以地大物博,农业文 ...查看


  • [全球通史]书评
  • <全球通史>书评 <全球通史>是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杰作.其全球化的观点贯穿于古人类至今,跨越各个大洲的广袤地域,将各时各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文明标志和演化串联,把全球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察和研究,揭 ...查看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观的播火者
  • 以哥伦布登陆美洲为起点的全球化浪潮,从最初的涓涓细流发展成今天滔滔不可阻挡之势.今天的世界已经是小小的"地球村",其间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衰落,美苏争霸形成,第三世界兴起,"欧洲中心 ...查看


  •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总结
  •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总结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总结 思量再三,还是决定买下这两本书<全球通史>的上下册,原由有二,一者想进一步能以"史"的眼光去品味全球的"恩恩怨怨",当然以全球的角度来出发,这些 ...查看


  • 第1课时高一历史导言
  • 第1课时 高一历史导言 2011年9月1日上午第一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高中历史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高中历史学习内容与要求简介. 3.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介绍. 4.高中历史课堂基本要求. 过程与方法:以谈话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 ...查看


  •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 读<大国的兴衰>的一些体会 近些天来,我大致地翻阅了一下<大国的兴衰>这本书.这是一本气势恢宏的巨著.作者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历史等方面叙述了五百年来世界各大国的兴亡盛衰和成败得失.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 ...查看


  • [中华魂]观后感
  • 含英咀华 感受经典 <中华魂>观后感 记得曾经看过的<中华魂>这本书,让我感受颇深,这本书里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理想,什么叫魅力,也唤起了曾经在高中时期的斗志.那种感觉好美.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 ...查看


  • 读[全球通史]第31章:中国与日本有感
  • 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班级:环工3班 学号:[1**********]0 姓名:林立 读<全球通史>第31章:中国与日本有感 [前言]<全球通史>是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斯塔夫里阿诺斯享誉世界的作品,其中第31章&qu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