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规模扩大”向“规模经济”的飞跃
摘要:我国企业对规模经济的理解长期以来存在着误区,只注重规模却达不到规模经济。本文首先分析我国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的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后,指出企业在实现规模经济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最后对我国企业如何实现规模经济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规模经济;并购;核心竞争力
规模经济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所谓规模经济,就是指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平均成本不断降低。
对于我国来说,追求企业的规模经济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国长期都是以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为主,一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这样的产业结构固然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也为我国经济的起飞积累了大量资金。但是,这种产业结构不能作为发展的长久之计。在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价格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而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不断受到欧美等国家的打击。中国已经跃升为第三贸易大国,出口额不断增长,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我国出口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也引发了我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对我国出口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加以种种限制。这些不利的因素都会危害我国的经济利益,不利于我国长远的发展。因此,实现出口产品结构的转变,继而带动生产结构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我国面临的当务之急。
而实现规模经济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规模经济的实现,不仅意味着成本的降低,可以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价格竞争带来优势,也可以积累大量资金,为我国进行科技研发,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供资金来源,从而使我国产品更具备竞争实力。
我国也组建了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希望借此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但是却事与愿违,规模扩大后不仅没有带来成本的降低,反而使得成本升高。可见,我国以往对规模经济的理解和实现规模经济的途径存在着偏差。重新认识规模经济,理性地扩张企业规模就成为非常必要的事情。
一、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的现状
我国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实力不断提高。但是我国企业在规模做大的同时也隐藏着很多问题,若是只顾发展企业的规模,而不去解决这些问题,迟早会延误改革的进程。
中国企业500强在数量上不占多数,但是它们的发展状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国企业近来的发展状况。
1、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500强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04)》显示,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以每年平均5亿元的增长速度提升。2004年排名中国企业500强最后一位的广东中人企业(集团)公司营业收入为30.6亿元,而2003年相应位置的宁波港务局营业收入为25亿元,2002年最后一位的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年营业收入为20亿元。2004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近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9.18%;资产总额达2.8万亿元、职工人数2066万人,分别比2003年增长了3.16%和2.59%。从2002至2004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21.36%,资产总额平均增长4.13%。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占当年GDP11.67万亿元的77.04%,比2003年的所占比重67.99%上升了9.05个百分点,比2002年所占比重63.64%上升了13.4个百分点。
2、中国企业500强中垄断行业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私营企业所占份额近几年有了较大增长,但是其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还是远远不如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在国家政策上,一些限制性政策阻碍了它们的发展。在加强市场化进程,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如何培育起竞争性行业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也应该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3、我国500强并不都是效益很好的企业。在我国上榜的500强中,有18家企业是亏损企业,100家企业利润缩水。这些企业可能是仅仅注重规模的扩大,销售数量的提高,而不注重自身实力的提升。像这样的企业在发达国家中很难长期生存下去,而在我国不仅能长期维持生存,而且还跨入了500强的行列,这种局面不能不说是规模做大后的一个隐患。
二、造成我国企业大而不强的历史原因
实现规模经济的目标不仅仅是达到大规模,更重要的是要使由于规模的扩张而降低的成本在企业经济效益上表现出来。
长期以来,我国对规模经济的理解存在误区,把规模经济与企业规模相混淆,认为有了规模就是实现了规模经济。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政府的行政干预过多的渗透到企业扩大规模的日程上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干预尤为突出。
在我国,长期以来,政府和企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府的“父爱主义”相当盛行,即使后来实施了国有企业改革,政府对企业的管制仍未根本消除。改革开放带来了需求的快速扩张,市场环境的改善也给企业规模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对外开放使得国外产品进入国内的障碍变小,国外大型企业以及企业集团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成本优势非常明显,给我国产品带来了很强的竞争压力,客观上也要求我国企业扩张规模。这些因素成为当时企业规模扩大的重要动力。但是很多企业并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固守传统的经营方式,造成连年亏损。由于当时我国企业破产制度尚未建立,这些亏损企业长期占有大量的社会资源,使得原本就资源紧张的局面雪上加霜。而那些经济效益高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却受到场地、资金、社会资源的限制,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并购就成为企业扩大规模的重要策略。而政府就出面积极引导优势企业对劣势企业实行并购。这样的初衷应该说是好的,但是在具体实行并购的操作上却出现了偏差,表现出一些明显的不足。
1、我国企业的并购主要不是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是明显地带有人为和行政干预的痕迹。在这一点上与西方企业存在很大的差别。在西方社会,大规模的并购主要发生在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的时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虽然也有政府的干预,但是它们都是注重研究本国经济发展的自身特点,力求将政府干预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相反,在我国,企业的并购最初就是为了扭转企业的亏损局面,卸掉政府的财政包袱。企业间的并购并不是实现并购双方效益的提高,而主要是挽救濒临倒闭的企业。这显然与企业并购的最初目的背道而驰。
2、企业并购的短期获利目标也很明显,没有制定出长远的发展战略。根据辛格和米克斯对并购后企业利润情况的研究表明,并购后的企业利润一般不仅不会立即上升,反而会有所下降。但是在我国,企业行为的短期化现象相当严重,
许多短期内亏损但有强大发展前途的并购被拒之门外,而那些投资少、收益快的一些行业却发生大量的企业并购。
在政府的扶持下,我们迅速地建立起一批大型企业以及企业集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迅速扩张的国内需求,抵制了国外产品的猛烈冲击,为我国改革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但是,很多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组建都带有盲目性,并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企业规模扩大了,可是成本并未降低。由于人员的增多,造成管理的复杂性增强,管理成本上涨得很快,并且,由于原来效益好的企业要把相当多的人力、物力资源用来挽救那些被兼并的濒临倒闭的企业,造成这些企业负担沉重,整体效益下降,最终不仅达不到规模经济的效果,反而拖垮了原本竞争力强的企业,形成“1+1
当我们还在为我国企业进军世界500强而欢欣鼓舞时,是不是也应该看到,我们的企业能否和那些世界级的大型企业竞争,如果不考虑政府的作用,我们还能不能保持现有的优势?
在政府扶持下组建起来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短时期内可能会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积累一定的资金。但是,一旦面对冲击,面对市场的波动,企业就好像是一幢根基不牢固的大厦,面临着倒塌的危险。那么一个企业在规模做大后,是什么支撑着企业可以长期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在我看来,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应该是这个问题的关键。
三、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保障——关于我国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探讨
一个企业实现了规模经济,只是说明它具有了成本优势,但是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靠的并不仅仅是低成本。企业在寻求规模扩张的同时,如果放弃了培育本企业的竞争力,那规模经济的效益就只能停留在生产阶段,很难使产品占领市场,成本再低,也很难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虽然规模很大但是经济效益却不高的重要原因。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aryHamel)在1990年提出的。按照他们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指在一个组织的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指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产品和服务。他们用到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假如把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其核心产品就是树干,业务单位就是树枝,而树叶、花朵和果实则是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提供养份、维系生命、稳定树身的根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为企业在规模扩大后如何发挥出规模经济的效益指明了方向。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就是企业壮大自己实力的过程,有了“规模”不一定能做到“经济”,成本降低也不意味着就有了核心竞争力。
有些企业在规模做大后选择了多元化经营的战略,并希望借此达到拓展领域、分散风险、增加利润的目的。但是在选择多元化经营时必须考虑到企业发展是否处于成熟期,是进入相关产业还是不相关产业,要研究进入该产业的竞争情况以及企业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等等。爱多VCD、巨人集团、广州太阳神等曾经是国内知名的企业纷纷走多元化的道路,然而最终都面临失败的结局。一些学者把失败的原因归罪于多元化本身,然而我认为,多元化并不失为一个企业成长道路的选择,关键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我国加入WTO后,尤其面临着一些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的挑战,而这些产业部门大都要求有着很强的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或者是企业集团的形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缺乏一批能够支撑和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大企业,特别是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单独靠扩大企业规模很难培育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最终会葬送企业的发展前途。所以,企业规模做大必须有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图一中由(A)到(C)的过程,就是企业发现并培养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世界500强中的企业无一不是靠自身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得以在同行业中独占鳌头。在技术技能、创新能力、品牌效应、客户服务等许多方面,这些企业都具有同类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IBM的服务能力,3M公司的产品创新能力,丰田公司的精细化能力,奔驰公司的机械设计能力,微软的产品开发能力。这些企业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没有了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展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麦当劳的成功经验中也可以看出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有多么重要。麦当劳的竞争力不只是来自食品,还有优质的服务、可信的品牌、安全的卫生和温馨的环境,尤其是高度一致的质量更是它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麦当劳可以做到连锁经营,就在于它能够根据当地特点更新口味,物流配送、形象标识、服务质量、培训学习等可以做到全球统一,软技术做的相当好。麦当劳在店面布置、服务程序、员工守则、操作工序、加工炸制程序等方面全部可以做到高效统一,软硬技术都很先进和专业化。麦当劳的核心竞争力是难以移植和模仿的,也就是它在全球的资源整合能力非常强大。这也是为什么有如此久远历史的中国饮食却难以和麦当劳相竞争的原因。
很长时期以来,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在我国企业中并未被放到首要的位置,这与我国企业整体的现状是密切相关的。在我国,很多条件制约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第一,劳动力素质偏低。虽然中国有着大量廉价劳动力资源,但是熟练劳动力所占比重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明显偏低。第二,企业缺乏核心产品,盲目跟风现象比较严重,中低档产品过剩,缺少竞争力强的品牌产品。第三,企业市场营销能力不足。不具备很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偏低。第四,
企业的管理水平落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体制并未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而消失,在很多企业中,这种行政性质的管理方式仍然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得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瞬息万变的环境,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第五,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稀缺。技术竞争力是形成和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因素,是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决定技术竞争力的首要因素是人才。我国大中型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不但数量不足,而且总体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仅占人才总量的38.4%,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既懂业务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的企业经营者并不具备一套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缺少创新能力。第六,缺乏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企业的危机意识弱,缺少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外在动力。
由“规模扩大”向“规模经济”的飞跃
摘要:我国企业对规模经济的理解长期以来存在着误区,只注重规模却达不到规模经济。本文首先分析我国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的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后,指出企业在实现规模经济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最后对我国企业如何实现规模经济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规模经济;并购;核心竞争力
规模经济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所谓规模经济,就是指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平均成本不断降低。
对于我国来说,追求企业的规模经济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国长期都是以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为主,一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这样的产业结构固然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也为我国经济的起飞积累了大量资金。但是,这种产业结构不能作为发展的长久之计。在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价格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而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不断受到欧美等国家的打击。中国已经跃升为第三贸易大国,出口额不断增长,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我国出口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也引发了我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对我国出口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加以种种限制。这些不利的因素都会危害我国的经济利益,不利于我国长远的发展。因此,实现出口产品结构的转变,继而带动生产结构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我国面临的当务之急。
而实现规模经济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规模经济的实现,不仅意味着成本的降低,可以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价格竞争带来优势,也可以积累大量资金,为我国进行科技研发,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供资金来源,从而使我国产品更具备竞争实力。
我国也组建了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希望借此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但是却事与愿违,规模扩大后不仅没有带来成本的降低,反而使得成本升高。可见,我国以往对规模经济的理解和实现规模经济的途径存在着偏差。重新认识规模经济,理性地扩张企业规模就成为非常必要的事情。
一、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的现状
我国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实力不断提高。但是我国企业在规模做大的同时也隐藏着很多问题,若是只顾发展企业的规模,而不去解决这些问题,迟早会延误改革的进程。
中国企业500强在数量上不占多数,但是它们的发展状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国企业近来的发展状况。
1、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500强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04)》显示,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以每年平均5亿元的增长速度提升。2004年排名中国企业500强最后一位的广东中人企业(集团)公司营业收入为30.6亿元,而2003年相应位置的宁波港务局营业收入为25亿元,2002年最后一位的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年营业收入为20亿元。2004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近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9.18%;资产总额达2.8万亿元、职工人数2066万人,分别比2003年增长了3.16%和2.59%。从2002至2004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21.36%,资产总额平均增长4.13%。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占当年GDP11.67万亿元的77.04%,比2003年的所占比重67.99%上升了9.05个百分点,比2002年所占比重63.64%上升了13.4个百分点。
2、中国企业500强中垄断行业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私营企业所占份额近几年有了较大增长,但是其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还是远远不如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在国家政策上,一些限制性政策阻碍了它们的发展。在加强市场化进程,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如何培育起竞争性行业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也应该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3、我国500强并不都是效益很好的企业。在我国上榜的500强中,有18家企业是亏损企业,100家企业利润缩水。这些企业可能是仅仅注重规模的扩大,销售数量的提高,而不注重自身实力的提升。像这样的企业在发达国家中很难长期生存下去,而在我国不仅能长期维持生存,而且还跨入了500强的行列,这种局面不能不说是规模做大后的一个隐患。
二、造成我国企业大而不强的历史原因
实现规模经济的目标不仅仅是达到大规模,更重要的是要使由于规模的扩张而降低的成本在企业经济效益上表现出来。
长期以来,我国对规模经济的理解存在误区,把规模经济与企业规模相混淆,认为有了规模就是实现了规模经济。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政府的行政干预过多的渗透到企业扩大规模的日程上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干预尤为突出。
在我国,长期以来,政府和企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府的“父爱主义”相当盛行,即使后来实施了国有企业改革,政府对企业的管制仍未根本消除。改革开放带来了需求的快速扩张,市场环境的改善也给企业规模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对外开放使得国外产品进入国内的障碍变小,国外大型企业以及企业集团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成本优势非常明显,给我国产品带来了很强的竞争压力,客观上也要求我国企业扩张规模。这些因素成为当时企业规模扩大的重要动力。但是很多企业并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固守传统的经营方式,造成连年亏损。由于当时我国企业破产制度尚未建立,这些亏损企业长期占有大量的社会资源,使得原本就资源紧张的局面雪上加霜。而那些经济效益高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却受到场地、资金、社会资源的限制,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并购就成为企业扩大规模的重要策略。而政府就出面积极引导优势企业对劣势企业实行并购。这样的初衷应该说是好的,但是在具体实行并购的操作上却出现了偏差,表现出一些明显的不足。
1、我国企业的并购主要不是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是明显地带有人为和行政干预的痕迹。在这一点上与西方企业存在很大的差别。在西方社会,大规模的并购主要发生在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的时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虽然也有政府的干预,但是它们都是注重研究本国经济发展的自身特点,力求将政府干预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相反,在我国,企业的并购最初就是为了扭转企业的亏损局面,卸掉政府的财政包袱。企业间的并购并不是实现并购双方效益的提高,而主要是挽救濒临倒闭的企业。这显然与企业并购的最初目的背道而驰。
2、企业并购的短期获利目标也很明显,没有制定出长远的发展战略。根据辛格和米克斯对并购后企业利润情况的研究表明,并购后的企业利润一般不仅不会立即上升,反而会有所下降。但是在我国,企业行为的短期化现象相当严重,
许多短期内亏损但有强大发展前途的并购被拒之门外,而那些投资少、收益快的一些行业却发生大量的企业并购。
在政府的扶持下,我们迅速地建立起一批大型企业以及企业集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迅速扩张的国内需求,抵制了国外产品的猛烈冲击,为我国改革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但是,很多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组建都带有盲目性,并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企业规模扩大了,可是成本并未降低。由于人员的增多,造成管理的复杂性增强,管理成本上涨得很快,并且,由于原来效益好的企业要把相当多的人力、物力资源用来挽救那些被兼并的濒临倒闭的企业,造成这些企业负担沉重,整体效益下降,最终不仅达不到规模经济的效果,反而拖垮了原本竞争力强的企业,形成“1+1
当我们还在为我国企业进军世界500强而欢欣鼓舞时,是不是也应该看到,我们的企业能否和那些世界级的大型企业竞争,如果不考虑政府的作用,我们还能不能保持现有的优势?
在政府扶持下组建起来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短时期内可能会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积累一定的资金。但是,一旦面对冲击,面对市场的波动,企业就好像是一幢根基不牢固的大厦,面临着倒塌的危险。那么一个企业在规模做大后,是什么支撑着企业可以长期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在我看来,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应该是这个问题的关键。
三、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保障——关于我国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探讨
一个企业实现了规模经济,只是说明它具有了成本优势,但是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靠的并不仅仅是低成本。企业在寻求规模扩张的同时,如果放弃了培育本企业的竞争力,那规模经济的效益就只能停留在生产阶段,很难使产品占领市场,成本再低,也很难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虽然规模很大但是经济效益却不高的重要原因。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aryHamel)在1990年提出的。按照他们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指在一个组织的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指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产品和服务。他们用到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假如把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其核心产品就是树干,业务单位就是树枝,而树叶、花朵和果实则是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提供养份、维系生命、稳定树身的根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为企业在规模扩大后如何发挥出规模经济的效益指明了方向。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就是企业壮大自己实力的过程,有了“规模”不一定能做到“经济”,成本降低也不意味着就有了核心竞争力。
有些企业在规模做大后选择了多元化经营的战略,并希望借此达到拓展领域、分散风险、增加利润的目的。但是在选择多元化经营时必须考虑到企业发展是否处于成熟期,是进入相关产业还是不相关产业,要研究进入该产业的竞争情况以及企业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等等。爱多VCD、巨人集团、广州太阳神等曾经是国内知名的企业纷纷走多元化的道路,然而最终都面临失败的结局。一些学者把失败的原因归罪于多元化本身,然而我认为,多元化并不失为一个企业成长道路的选择,关键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我国加入WTO后,尤其面临着一些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的挑战,而这些产业部门大都要求有着很强的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或者是企业集团的形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缺乏一批能够支撑和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大企业,特别是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单独靠扩大企业规模很难培育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最终会葬送企业的发展前途。所以,企业规模做大必须有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图一中由(A)到(C)的过程,就是企业发现并培养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世界500强中的企业无一不是靠自身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得以在同行业中独占鳌头。在技术技能、创新能力、品牌效应、客户服务等许多方面,这些企业都具有同类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IBM的服务能力,3M公司的产品创新能力,丰田公司的精细化能力,奔驰公司的机械设计能力,微软的产品开发能力。这些企业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没有了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展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麦当劳的成功经验中也可以看出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有多么重要。麦当劳的竞争力不只是来自食品,还有优质的服务、可信的品牌、安全的卫生和温馨的环境,尤其是高度一致的质量更是它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麦当劳可以做到连锁经营,就在于它能够根据当地特点更新口味,物流配送、形象标识、服务质量、培训学习等可以做到全球统一,软技术做的相当好。麦当劳在店面布置、服务程序、员工守则、操作工序、加工炸制程序等方面全部可以做到高效统一,软硬技术都很先进和专业化。麦当劳的核心竞争力是难以移植和模仿的,也就是它在全球的资源整合能力非常强大。这也是为什么有如此久远历史的中国饮食却难以和麦当劳相竞争的原因。
很长时期以来,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在我国企业中并未被放到首要的位置,这与我国企业整体的现状是密切相关的。在我国,很多条件制约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第一,劳动力素质偏低。虽然中国有着大量廉价劳动力资源,但是熟练劳动力所占比重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明显偏低。第二,企业缺乏核心产品,盲目跟风现象比较严重,中低档产品过剩,缺少竞争力强的品牌产品。第三,企业市场营销能力不足。不具备很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偏低。第四,
企业的管理水平落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体制并未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而消失,在很多企业中,这种行政性质的管理方式仍然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得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瞬息万变的环境,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第五,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稀缺。技术竞争力是形成和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因素,是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决定技术竞争力的首要因素是人才。我国大中型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不但数量不足,而且总体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仅占人才总量的38.4%,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既懂业务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的企业经营者并不具备一套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缺少创新能力。第六,缺乏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企业的危机意识弱,缺少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外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