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进课堂模式教案之灿烂的中华文化

“协进课堂”模式思想品德教案 时间:2010-10-25 总第13课时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增强对其认同感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过程与方法:(1)学生借助“知识网络图”,通过课前复习、课上交流、同学补充,进行知识疏理,完整掌握本课基础知识。(2)结合世博会材料,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3)通过拓展训练及反馈,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并掌握部分题型解题方法和答题规范化要求。

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从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感受中华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美德对我们产生的深刻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的特点及深刻影响。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前置学习】

要求:对照教材,自主填空,并在教材中适当标注。

①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②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

中华文化 不绝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

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特点:

灿烂的中华文化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①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如,

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②中华传统美德具有 品质。

【协进学习】

探究一: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名称寓意四海之宝。符合中国民俗的吉祥称谓原则。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思考:(1)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及会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结合教材知识,请你谈谈中华文化对当今的中国及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说明: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简介中华文化的产生、组成部分及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

探究二:教材P67边线题

小结: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哪些代代传承的美德?通过P67“相关链接”知道中华民族美德的特点。

【提升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其中,“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

A.源远流长 B.历久弥新 C.博大精深 D.独树一帜

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对应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

A.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C.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D.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

3.中华文化之所以“千古未绝”,是因为( )

A.它比其他文化优秀 B.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国

C.中国从来没有遭受过外国的侵略

D.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二、分析说明题

4.最近几年,中国出现了“孔子热”。电影《孔子》引发热议,讲解《论语》的学者于丹走红,海峡两岸乃至韩国等世界各地举行孔子仪式,“世界最长”的《孔子世家谱》续修,“孔子学院”越来越多……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持续高温,以至于有国外专家慨叹:孔子的大同思想一定能够照亮21世纪以后的未来世界!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试分析出现“孔子热”的原因有哪些?

(3)“孔子热”的出现有哪些现实意义?

【结束语】老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要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协进课堂”模式思想品德导学案(13)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

【学习目标】

【前置学习】

要求:对照教材,自主填空,并在教材中适当标注。

①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②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

中华文化 不绝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

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特点:

灿烂的中华文化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①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如,

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②中华传统美德具有 品质。

【协进学习】

探究一: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名称寓意四海之宝。符合中国民俗的吉祥称谓原则。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思考:(1)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及会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结合教材知识,请你谈谈中华文化对当今的中国及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探究二:教材P67边线题

【提升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其中,“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

A.源远流长 B.历久弥新 C.博大精深 D.独树一帜

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对应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

A.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C.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D.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

3.中华文化之所以“千古未绝”,是因为( )

A.它比其他文化优秀 B.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国

C.中国从来没有遭受过外国的侵略

D.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二、分析说明题

4.最近几年,中国出现了“孔子热”。电影《孔子》引发热议,讲解《论语》的学者于丹走红,海峡两岸乃至韩国等世界各地举行孔子仪式,“世界最长”的《孔子世家谱》续修,“孔子学院”越来越多……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持续高温,以至于有国外专家慨叹:孔子的大同思想一定能够照亮21世纪以后的未来世界!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试分析出现“孔子热”的原因有哪些?

(3)“孔子热”的出现有哪些现实意义?

导学案13参考答案:

1.A 2.B 3.D

4.(1)中华文化的影响。答略。

(2)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支持。

(3)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有利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国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结合;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协进课堂”模式思想品德教案 时间:2010-10-25 总第13课时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增强对其认同感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过程与方法:(1)学生借助“知识网络图”,通过课前复习、课上交流、同学补充,进行知识疏理,完整掌握本课基础知识。(2)结合世博会材料,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3)通过拓展训练及反馈,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并掌握部分题型解题方法和答题规范化要求。

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从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感受中华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美德对我们产生的深刻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的特点及深刻影响。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前置学习】

要求:对照教材,自主填空,并在教材中适当标注。

①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②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

中华文化 不绝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

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特点:

灿烂的中华文化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①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如,

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②中华传统美德具有 品质。

【协进学习】

探究一: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名称寓意四海之宝。符合中国民俗的吉祥称谓原则。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思考:(1)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及会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结合教材知识,请你谈谈中华文化对当今的中国及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说明: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简介中华文化的产生、组成部分及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

探究二:教材P67边线题

小结: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哪些代代传承的美德?通过P67“相关链接”知道中华民族美德的特点。

【提升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其中,“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

A.源远流长 B.历久弥新 C.博大精深 D.独树一帜

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对应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

A.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C.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D.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

3.中华文化之所以“千古未绝”,是因为( )

A.它比其他文化优秀 B.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国

C.中国从来没有遭受过外国的侵略

D.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二、分析说明题

4.最近几年,中国出现了“孔子热”。电影《孔子》引发热议,讲解《论语》的学者于丹走红,海峡两岸乃至韩国等世界各地举行孔子仪式,“世界最长”的《孔子世家谱》续修,“孔子学院”越来越多……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持续高温,以至于有国外专家慨叹:孔子的大同思想一定能够照亮21世纪以后的未来世界!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试分析出现“孔子热”的原因有哪些?

(3)“孔子热”的出现有哪些现实意义?

【结束语】老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要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协进课堂”模式思想品德导学案(13)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

【学习目标】

【前置学习】

要求:对照教材,自主填空,并在教材中适当标注。

①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②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

中华文化 不绝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

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特点:

灿烂的中华文化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①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如,

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②中华传统美德具有 品质。

【协进学习】

探究一: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名称寓意四海之宝。符合中国民俗的吉祥称谓原则。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思考:(1)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及会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结合教材知识,请你谈谈中华文化对当今的中国及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探究二:教材P67边线题

【提升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其中,“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

A.源远流长 B.历久弥新 C.博大精深 D.独树一帜

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对应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

A.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C.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D.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

3.中华文化之所以“千古未绝”,是因为( )

A.它比其他文化优秀 B.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国

C.中国从来没有遭受过外国的侵略

D.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二、分析说明题

4.最近几年,中国出现了“孔子热”。电影《孔子》引发热议,讲解《论语》的学者于丹走红,海峡两岸乃至韩国等世界各地举行孔子仪式,“世界最长”的《孔子世家谱》续修,“孔子学院”越来越多……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持续高温,以至于有国外专家慨叹:孔子的大同思想一定能够照亮21世纪以后的未来世界!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试分析出现“孔子热”的原因有哪些?

(3)“孔子热”的出现有哪些现实意义?

导学案13参考答案:

1.A 2.B 3.D

4.(1)中华文化的影响。答略。

(2)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支持。

(3)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有利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国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结合;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相关文章

  •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 口一中历史组 姚实彦[博客]0 字, 阅读 189, 评论 1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走近四大发明 海口一中历史组 姚实彦 教导年级:初一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2001年12月第1版 ...查看


  •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改革与发展研究
  • 第26卷第1期2010年1月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dong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andSports V01.26No.1 January2010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改革与发展研究 汪流 ...查看


  • 香港友好协进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五周年
  • [本刊讯]6月13日晚,香港友好协进会假湾仔会展中心隆重举办"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暨香港友好协进会成立23周年"晚会.晚会嘉宾云集.高朋满座,政商名人千人同贺.这也是香港友好协进会会同中华海外联谊会第11次举办&qu ...查看


  • 论香港的政党演进与政治发展的关系
  • 作者:朱世海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05期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19(2010)03-0074-05 文中的"演进"有特定的含义.它既包含"演变". ...查看


  • 2013 物流沙盘大赛策划 完整版
  • 宁波理工学院 大学生物流沙盘大赛策划书 共青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管理分院委员会 管理分院学生社团联合会 二零一四年三月 目 录 一.活动背景 .................. 3 二.活动目的和意义 ............ 3 三. ...查看


  • 课改资料汇编六
  • 深化课堂改革 完善教学模式 2013年课堂教学改革资料汇编(六) 永昌县第六中学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目 录 语文组课改总结-------------------3 数学组课改总结-------------------11 英语组课改总结-- ...查看


  • 追求课堂教学改革价值
  • 屹立于课改潮头 --枝江一中"423"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王明华 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师生教与学方式的改革.在课程改革洪流中,枝江一中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前沿主阵地,在课堂教学改 ...查看


  • 英语教案的创新
  • 中学英语教案的创新 泰顺一中夏剑影 内容摘要:教案作为教师教学工作中一环,是教师的观念和专业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但是中学英语教师由于深受教学大纲.教材.教参的束缚以及对于教案缺乏必要的自主权等理由,当前的中学英语教案存在着一些问题(一)英语 ...查看


  •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 罗雄街道西关小学"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活页教案(第 任课教师:刘奉林 课题 教学 目标 任课年级:四年级(1)班 学科:语文 2014 年 11 月 3 日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 10 周) 备注 1.认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