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列展览要点研究

  摘   要: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知识和思想传播的载体,是博物馆实现其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基本方式和直接服务民众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博物馆陈列展览进行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策划、选题、布展要点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为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及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选题;布展;要点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189-01

  博物馆是以教育、娱乐、欣赏为目的,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通过举行陈列展览的方式来传播历史科学文化知识,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及社会主义教育,提高民族文化水平。因此,对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要点进行分析,更好地举行博物馆陈列布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笔者进行了相关分析。

  一、陈列策划要点

  精心策划是做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前提基础。陈列展览所包含的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展和特展中,无论是哪一种陈列形式,要深受观众欢迎、有社会影响力,都离不开对其高水平的策划。每个成功的策划,经过了高智慧的运筹谋划,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影响力。一些较好的陈列展览策划体现了以下方面的要求。

  (一)着力构建陈列展览体系

   陈列展览的魅力,在于给予观众独特视听感受和心灵启迪的同时,更多在于其系列化、规模化的综合展示效应,带给观众多元化文化享受。建立体现自身优势、彰显个性的陈列展览体系,有助于博物馆保持持久力和后续效应,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公众的博物馆意识,推动公众愿意亲近博物馆、有效利用博物馆有着积极作用。

  (二)主题和内容多元化

   与以往展览的主题、表现手法较单一相比,现在的陈列展览不仅类型多样、内容丰富,而且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科学性与观赏性、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满足了观众多元化文化需求。许多高水平的陈列展览是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和创造性的思维进行精心的运筹谋划,通过馆际联合或多方联手打造而成。

  (三)本着量体裁衣式举办展览

   由于资源禀赋、文化底蕴的不同,各个博物馆所藏文物数量、等级等方面千差万别。因而在策划上除注重主题内容多元化外,也应根据馆情考量。特别是中小型博物馆对陈列展览要有准确的定位,在突出主题鲜明、特点分明的同时,应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不能盲目贪大、不切实际,避免造成不伦不类之感,以致留下败笔。

  (四)围绕主题内容拓展衍生项目

   只要是具有一定影响的陈列展览,特别是临展或专题展览,许多博物馆都会极尽所能地扩充配套项目,增加相应内容,使之成为一项综合性的文化活动,以增强吸引力。陈列展览的系列性、综合性、时代性特点,为不同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的观众带来了多样的文化选择,也体现了博物馆所独特的文化气息与魅力。

  二、陈列选题要点

   陈列展览的选题,其实也是策划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关乎陈列展览的定向,是陈列展览成功与否的关键。选题是对陈列展览的题材和主题的选取。题材选取主要取决于博物馆自身的性质与任务(临展例外),而主题是构成陈列展览的主导因素,规定每件展品在展览中的位置和作用。陈列展览选题的研究与确定,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一)符合本馆实情

   选题的主题思想是以馆藏品为前提条件和基础来体现的。所以,要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和特点,抓住重点,以保证选题确切。一是要确认馆藏品能反映一定主题思想,比较完整地反映某一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活场景、自然现象、科学技术或艺术风格,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二是要利用馆藏品所凸显的地方特色与优势,强化陈列展览的个性色彩,以带给观众深刻启迪。三是要挖掘馆藏品蕴涵的历史信息,更好地与现实需求发生碰撞,为与观众沟通交流建立平台和基础。四是要尽可能运用科学研究的成果展示考古新发现,使观众从更多方面去真正理解文物的价值和意义并从中受益。

  (二)满足社会需求

   陈列展览工作要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征集、保护、研究和传播馆藏品及其信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教育作用。一是根据时代需要和社会热点开拓选题。近几年,许多博物馆开办成功的临时展览或特展,对其主题思想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准确的定位,较好契合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受到观众的欢迎。二是根据观众需求进行选题。不同的观众群体对陈列展览有着不同的需求和接受信息的方式。要对观众观赏的需求、心理、习惯及年龄、文化层次等特点进行分析,从中寻找共性和差别,从而组织不同形式的陈列展览。三是以主题贴近观众确定选题。要充分发挥馆藏品的优势,把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展览之中,用具有震撼力的陈列展览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激发观众爱国主义激情和生活热情。

  (三)力求普及化

   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服务面是社会大众,传播馆藏品相关信息要以通俗化和普及化为出发点,将知识性、新颖性、情趣性、观赏性融于一体,尽量化繁为简,缩短观众与陈列展览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观众对陈列展览的记忆力和理解力,真正达到让展览“活”起来、观众“动”起来的目的。

  (四)树立精品意识

   优秀的陈列展览是时代特点、创新精神和雅俗共赏的统一。要创新选题,从新的视角去研究馆藏品,充分体现馆藏品的最大价值;要掌握国内外博物馆界的发展动态,扬弃陈列展览传统模式,更新理念,满足观众更新更高的需求;同时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陈列布展要点

   文物藏品是陈列展览的“主角”,展示其应有价值,需要通过陈列布展方式来实现。陈列布展方式包括围绕文物展品所使用的设施设备、道具、采光、色彩、音像等各种物质手段和艺术方法。良好的陈列布展方式可使展出的文物藏品熠熠生辉,而受观众推崇的陈列展览则是文物藏品与陈列布展方式完美结合的产物。陈列布展方式有以下功用:

  (一)用以诠释文物信息

   观众从陈列展览中能获取多少历史信息、记录多少内容,都与陈列布展方式有较大关系。陈列布展方式通过艺术的加工与组合,让文物所蕴涵的信息尽可能地释放出来,帮助解答观众疑惑。许多博物馆在运用图表、沙盘、模型、灯光等常用的方法方式外,引入了互联网和新科技手段,采取动与静结合、虚拟与现实结合、声光电技术的运用,以产生新的陈列语言,使陈列展览更具观赏性、亲近感和时代特征。

  (二)用以美化文物展品

   博物馆具有美育职能,不止是简单地向观众展现文物信息。许多文物具有科学、历史价值,但缺乏艺术美,特别是其内在美或价值需要通过特殊手法手段来发掘和开发。陈列布展设计可以运用不同的材料、设备、色彩、灯光来装饰、衬托文物,从而发掘美、创造美,进而达到引导观众欣赏文物内在美的目的。每个成功的陈列展览都是件艺术作品,其陈列布展设计中的每一个展具、每一束灯光、每一种颜色对文物起着美饰作用。

  (三)用以丰富陈列内容

   文物作为历史遗存是有限的,不能毫无遗漏地将历史完整纪录下来。陈列布展方式对有历史文献记载而无实物、有实物而说不清的陈列展览的缺憾,可起到弥补不足的作用。在有些陈列展览中,由于文物数量不足或质量不高,常常用图表、绘画、沙盘、景观、雕塑等辅助展品,对文物注解和文物缺漏补充,体现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给观众以完整的历史印象,其效果是陈列单件文物难以达到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最基本的职能之一,是博物馆实现其文化价值及核心功能的最重要途径。我们要认真分析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要点,做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策划、选题及布展设计工作,从而提高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水平及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功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贾春丽.博物馆展览规划要点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4(05).

  [2]周进.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研究[J].创意与设计,2014(03).

  摘   要: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知识和思想传播的载体,是博物馆实现其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基本方式和直接服务民众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博物馆陈列展览进行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策划、选题、布展要点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为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及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选题;布展;要点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189-01

  博物馆是以教育、娱乐、欣赏为目的,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通过举行陈列展览的方式来传播历史科学文化知识,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及社会主义教育,提高民族文化水平。因此,对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要点进行分析,更好地举行博物馆陈列布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笔者进行了相关分析。

  一、陈列策划要点

  精心策划是做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前提基础。陈列展览所包含的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展和特展中,无论是哪一种陈列形式,要深受观众欢迎、有社会影响力,都离不开对其高水平的策划。每个成功的策划,经过了高智慧的运筹谋划,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影响力。一些较好的陈列展览策划体现了以下方面的要求。

  (一)着力构建陈列展览体系

   陈列展览的魅力,在于给予观众独特视听感受和心灵启迪的同时,更多在于其系列化、规模化的综合展示效应,带给观众多元化文化享受。建立体现自身优势、彰显个性的陈列展览体系,有助于博物馆保持持久力和后续效应,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公众的博物馆意识,推动公众愿意亲近博物馆、有效利用博物馆有着积极作用。

  (二)主题和内容多元化

   与以往展览的主题、表现手法较单一相比,现在的陈列展览不仅类型多样、内容丰富,而且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科学性与观赏性、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满足了观众多元化文化需求。许多高水平的陈列展览是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和创造性的思维进行精心的运筹谋划,通过馆际联合或多方联手打造而成。

  (三)本着量体裁衣式举办展览

   由于资源禀赋、文化底蕴的不同,各个博物馆所藏文物数量、等级等方面千差万别。因而在策划上除注重主题内容多元化外,也应根据馆情考量。特别是中小型博物馆对陈列展览要有准确的定位,在突出主题鲜明、特点分明的同时,应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不能盲目贪大、不切实际,避免造成不伦不类之感,以致留下败笔。

  (四)围绕主题内容拓展衍生项目

   只要是具有一定影响的陈列展览,特别是临展或专题展览,许多博物馆都会极尽所能地扩充配套项目,增加相应内容,使之成为一项综合性的文化活动,以增强吸引力。陈列展览的系列性、综合性、时代性特点,为不同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的观众带来了多样的文化选择,也体现了博物馆所独特的文化气息与魅力。

  二、陈列选题要点

   陈列展览的选题,其实也是策划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关乎陈列展览的定向,是陈列展览成功与否的关键。选题是对陈列展览的题材和主题的选取。题材选取主要取决于博物馆自身的性质与任务(临展例外),而主题是构成陈列展览的主导因素,规定每件展品在展览中的位置和作用。陈列展览选题的研究与确定,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一)符合本馆实情

   选题的主题思想是以馆藏品为前提条件和基础来体现的。所以,要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和特点,抓住重点,以保证选题确切。一是要确认馆藏品能反映一定主题思想,比较完整地反映某一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活场景、自然现象、科学技术或艺术风格,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二是要利用馆藏品所凸显的地方特色与优势,强化陈列展览的个性色彩,以带给观众深刻启迪。三是要挖掘馆藏品蕴涵的历史信息,更好地与现实需求发生碰撞,为与观众沟通交流建立平台和基础。四是要尽可能运用科学研究的成果展示考古新发现,使观众从更多方面去真正理解文物的价值和意义并从中受益。

  (二)满足社会需求

   陈列展览工作要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征集、保护、研究和传播馆藏品及其信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教育作用。一是根据时代需要和社会热点开拓选题。近几年,许多博物馆开办成功的临时展览或特展,对其主题思想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准确的定位,较好契合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受到观众的欢迎。二是根据观众需求进行选题。不同的观众群体对陈列展览有着不同的需求和接受信息的方式。要对观众观赏的需求、心理、习惯及年龄、文化层次等特点进行分析,从中寻找共性和差别,从而组织不同形式的陈列展览。三是以主题贴近观众确定选题。要充分发挥馆藏品的优势,把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展览之中,用具有震撼力的陈列展览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激发观众爱国主义激情和生活热情。

  (三)力求普及化

   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服务面是社会大众,传播馆藏品相关信息要以通俗化和普及化为出发点,将知识性、新颖性、情趣性、观赏性融于一体,尽量化繁为简,缩短观众与陈列展览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观众对陈列展览的记忆力和理解力,真正达到让展览“活”起来、观众“动”起来的目的。

  (四)树立精品意识

   优秀的陈列展览是时代特点、创新精神和雅俗共赏的统一。要创新选题,从新的视角去研究馆藏品,充分体现馆藏品的最大价值;要掌握国内外博物馆界的发展动态,扬弃陈列展览传统模式,更新理念,满足观众更新更高的需求;同时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陈列布展要点

   文物藏品是陈列展览的“主角”,展示其应有价值,需要通过陈列布展方式来实现。陈列布展方式包括围绕文物展品所使用的设施设备、道具、采光、色彩、音像等各种物质手段和艺术方法。良好的陈列布展方式可使展出的文物藏品熠熠生辉,而受观众推崇的陈列展览则是文物藏品与陈列布展方式完美结合的产物。陈列布展方式有以下功用:

  (一)用以诠释文物信息

   观众从陈列展览中能获取多少历史信息、记录多少内容,都与陈列布展方式有较大关系。陈列布展方式通过艺术的加工与组合,让文物所蕴涵的信息尽可能地释放出来,帮助解答观众疑惑。许多博物馆在运用图表、沙盘、模型、灯光等常用的方法方式外,引入了互联网和新科技手段,采取动与静结合、虚拟与现实结合、声光电技术的运用,以产生新的陈列语言,使陈列展览更具观赏性、亲近感和时代特征。

  (二)用以美化文物展品

   博物馆具有美育职能,不止是简单地向观众展现文物信息。许多文物具有科学、历史价值,但缺乏艺术美,特别是其内在美或价值需要通过特殊手法手段来发掘和开发。陈列布展设计可以运用不同的材料、设备、色彩、灯光来装饰、衬托文物,从而发掘美、创造美,进而达到引导观众欣赏文物内在美的目的。每个成功的陈列展览都是件艺术作品,其陈列布展设计中的每一个展具、每一束灯光、每一种颜色对文物起着美饰作用。

  (三)用以丰富陈列内容

   文物作为历史遗存是有限的,不能毫无遗漏地将历史完整纪录下来。陈列布展方式对有历史文献记载而无实物、有实物而说不清的陈列展览的缺憾,可起到弥补不足的作用。在有些陈列展览中,由于文物数量不足或质量不高,常常用图表、绘画、沙盘、景观、雕塑等辅助展品,对文物注解和文物缺漏补充,体现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给观众以完整的历史印象,其效果是陈列单件文物难以达到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最基本的职能之一,是博物馆实现其文化价值及核心功能的最重要途径。我们要认真分析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要点,做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策划、选题及布展设计工作,从而提高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水平及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功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贾春丽.博物馆展览规划要点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4(05).

  [2]周进.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研究[J].创意与设计,2014(03).


相关文章

  • 博物馆展览标准及优秀展览标准
  • 博物馆展览标准及杰出展览标志 美国博物馆学会陈列专业委员会 宋向光译 前言 展览是博物馆的公共服务业务,在展览中有效地展示藏品和信息是博物馆专门的业务活动,也正是通过展览,大部分公众才了解了博物馆. 博物馆展览是复杂的,并需要许多人投入时间 ...查看


  •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1
  •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前言:从<雅典宪章>(1933 年) .<威尼斯宪章>(1964 年) .<内罗毕建议>(1976 年)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华盛顿宪章>(19 ...查看


  • 校史馆设计策划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 校史馆设计策划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大连红方块展览展示 2012.12.06 红方块展览展示工程 校史馆目前还没有严格的定义.从性质上看,它是属于收藏.研究.陈列和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从本质上看,校史馆属于博物馆的一个分支.校史馆在收藏.陈 ...查看


  • 2012年河南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
  • 2012年河南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 最新选调生招录信息,请免费订阅京佳公考招考通,即使再忙也不会错过招考信息!信息免费订阅专栏 选调生QQ交流群:287847458.招考资讯.免费资料.优惠助学.高分心得应有尽有! 选调生是选拔优秀高校 ...查看


  • 石达开纪念馆设计初步工作总结
  • 石达开纪念馆设计初步工作总结 罗系 5100159047 博物馆是供搜集.保管.研究和陈列.展览有关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实物或标本之用的公共建筑. 建筑面积小于4000平方米的博物馆为小型馆,其中纪念馆大多为小型馆,石达 ...查看


  • 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提高
  • [摘 要]博物馆教育是博物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博物馆与人们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有着很重要的社会教育意义.为此,本文拟就如下几点认识:掌握好博物馆的教育特征.着力推出精品陈列.努力做好优质服务.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精品陈列:优质服 ...查看


  • 博物馆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博物馆学毕业论文选题(116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辅导班有一对一辅导吗
  • 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辅导班有一 对一辅导吗 近年来,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多,考研辅导班队伍也迅速壮大.毋庸置疑,选择一个好的辅导班必定会使你的考研之路更加顺利,可以让你更加有效地获取第一手考研资料及相关信息,那么,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辅 ...查看


  • 展示设计.doc
  • 展示设计复习资料(2010) 第一章. 1.展示空间必须具备的三个元素:主办方.展品.观众. 2.展示设计具有信息载体的特性?展示空间的主体为展品(包括它自身),它是主办方与观众通过展品进行交流的空间,它表达了主办方及展品的形象特色,使观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