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金融学研究生教育",深刻!

金融学作为商学中显学的地位在近年来的中国研究生教育中日益提高,无论是了解亦或是不了解这一行的朋友,一听到“金融”二字都会兴奋不已,因为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与财富、声誉最为靠近的一门学科,各式各样金融评论员在媒体上的狂轰乱炸更是将这种看法带入极致。这种看法究竟是对与不对,并不是本贴所希望探讨的内容,我只是想从一个研究生教育和就业层次上来告诉大家我自己对金融学的理解,并给出一些报考建议。

通常国外所指金融学包括资产定价和公司财务两块内容,前者的研究需要很强的数学功底,后者则与会计学专业的研究非常接近。国内很多所谓研究证券市场的方向和国外所讲授资产定价事实上差别很大,证券市场的研究更为广泛,可以从法律、监管、宏观层面来综合考虑,但资产定价则局限于资产组合投资、固定收益产品、期权定价等更加技术化的工作。大家可将国内的《金融市场学》教材和国外《投资学》或者《金融经济学》教材作比较,其中差异便可见一斑。公司财务也决不能和做帐或者简单的会计报表分析混同,在现代财务学研究中,后者只是基础性的工作,有许多公司财务专家并不是做帐高手,甚至有人根本不会做帐,他们的任务仅仅是从报表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至于报表如何得来,则并不是他们的考察目标。但我说这些并不是意味着财务会计对于公司金融的研究不重要,对于打算从事实务工作的朋友来说,这是必不可缺的基本功。

相比之下,国内对金融学的定义比较不明确,宏观、货币、银行、公司、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汇率,似乎凡是与这些名词沾边的东西都被纳入金融学的范畴,各个高校所研究的金融学也不尽一致。有些学校主攻金融产品定价,有些学校强调公司治理,还有些学校讲授国际金融......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在这种思维下,培育出来的金融学研究生也是各不一样,上的课不同,做的研究也不同,甚至连沟通起来都会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大家在报考金融学,一定得关注所报考学校的课程设置、导师方向,甚至上课所使用教材等等,最好是有机会跟该校的研究生聊聊天,知道这里主要在研究什么、以后的就业方向是什么,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经常看见一些朋友在论坛上抱怨所学无用或者浪费时光,我想如果在报考前就能明确目标,那么事后埋怨的概率就可大幅降低。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诸多研究方向,但学校的强项往往集中在某一方面,这需要更谨慎的打听和了解。特别值得提及是“数理金融”这门专业,许多理工科背景的人都对此非常感兴趣,其热门程度也在近几年不断攀高。很遗憾,无论在国内或是国外,这门很高技术含量的学科仍然无法完全融入主流金融学研究,其一流杂志Journal Of Math.Finance仍然是数学家们的游戏场,很少有纯金融出生的人进入这一领域。而且,要进入这一领域,至少应该具备应用数学专业博士的水准。事实上,即便是纯金融学,中国大学理工科(乃至数学系)学生在本科所受到的教育都是远远不够的,我本人就认识许多数学本科的人(包括数学硕士)因数学太难而转向经济学其他领域。作为一个严肃的金融学研究者,这意味着你至少得读懂该领域的标准教材,例如Stanford商学院Duffie的Dynamic Asset Pricing,那么你至少需要测度论、高级概率论、随机过程、泛函分析、动态规划和一些拓扑学知识,而这对于数学博士生来说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如果你想进入数理金融的领域,那对数学的应用就已经无止尽,甚至连微分拓扑、流形几何这种大块头的应用都屡见不鲜。当然,在国内而言,许多所谓研究数理金融的人,仅是在做涉及数学的普通的金融学研究而已。事实上,国内现在真正研究数理金融的人,据我了解,除了中科院的严加安,北大数学院和山东大学数学系的部分教授以外,金融系几乎无人涉猎此领域(或许我有疏漏,请指正)。

有关金融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就谈论至此,我想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并不是最关心的内容。作为过来人,很理解大家考研的心态,就业才是核心大事,毕竟吃饭问题是第一问题,呵呵。

各个高校的就业具有延续性,要预测就业情况,首先应该了解该学校往年的就业信息,再结合业内人士这两年对该行业人才需求的发展,来决定自己是否应该报考研究生以及应该报考哪所研究生。不过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很难,大部分人也是糊里糊涂的选了学校,糊里糊涂的毕业,然后糊里糊涂的就业,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不过有一点忠告,报考名校总是没错的,无论这个学校的金融学在**排行榜的地位究竟如何,也切记不要将宝赌在任何形式的排行榜上面。还有一点,进一个学校之后,所谓方向跟以后就业并没有直接关系,我就认识货币政策方向的去了保洁做Financial Manager,也有国际金融方向的去投行和四大,还有学证券的去教书,希望大家不要走进方向误区。一个学校的师资就那样,培养的人才也比较类似,大家上课也差不多,差别能有多大呢?

金融学研究生的背景差别很大,有科班出身,也有理工科出身,也有文科出身,大家都在做,感觉也没什么太大差别,所以不存在某某专业出身后学金融更有优势一说。大部分东西,还是进来之后才学的。对于跨专业的研究生而言,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阅读学校所指定的考研专业课教材,如果你理解力足够强的话,这些书作为基础也差强人意。如果你真的希望理解现代金融学,那么就有必要阅读一些更流行的原版教材。不要认为自己读研后有时间去阅读这些原版基础教材,如果你在一所好的学校,第一年的课程会剥掉你一层皮,各种高级教程接踵而至,哪里还有时间读这种入门教程?我推荐以下初中级书籍作为本科阶段学习:

初级: 曼昆,《经济学原理》;默顿和博迪,《金融学》

中级: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或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巴罗,《宏观经济学》或曼昆,《宏观经济学》

夏普,《投资学》

罗斯等人,《公司财务学》

此外,一些基本的会计学原理对于理解金融学也颇有裨益。

有关英语和数学的学习,并不仅仅是考研的必修,而是会对你的一生都产生重要影响的工具。如果你在一所好的学校,那么读研以后所阅读的文献和资料中80%都是全英文的,事实上大部分人除了在写论文时会检索国内文献,其余时候通常只看英文文章——这与崇洋媚外无关,如果你认真比较,就会发现国内的论文大部分只是国外文章的劣质翻版。抛开经济学不谈,英语水平在就业时也非常管用,许多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都会在网申中要求提交GRE和Toefl成绩,专业课水平反而退居其次。因此,我建议大家在考研学习时能够尽量阅读原版教材,而把中文教材作为辅助,对于国内金融流行问题的探讨可以参阅《21世纪经济报》、《经济观察报》和《经济学消息报》等实务内杂志。至于《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这类的国内核心期刊,我个人觉得没有太大必要去看,一方面上面的文章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在初学阶段基本功才是最重要的。

数学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数学好的的人通常逻辑感也特别强,这种能力会对今后的工作有诸多好处。但数学能力并不等同于解题能力,而后者恰恰是考研所强调的。Robert Lucas在上课的时候,通常在推导数学公式时把自己也经常证得糊里糊涂,可谓解题能力平平,但是他的感觉非常好,因此能做出非常不错的文章。但这一点理解起来并不容易,还请各位仔细想想。考研的数学和以后大家在金融学中的经常用到的数学还是有很大不同,例如金融入门中常用的Optimalization、Stochastic Analysis、二次型、常微分方程分析等工具,在

考研时都被忽略,而考研中强调的一些工具例如中值定理其实在金融中的应用并不是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阅蒋中一的《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温布莱恩的《经济数学》、邵余《金融学中的数学方法》等书。

我以上所推荐的书籍都是国内能购买到的中文版书籍,但是如果有条件的话,我认为阅读英文版更佳。

(转自社科院金融所网站cassren)

金融学作为商学中显学的地位在近年来的中国研究生教育中日益提高,无论是了解亦或是不了解这一行的朋友,一听到“金融”二字都会兴奋不已,因为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与财富、声誉最为靠近的一门学科,各式各样金融评论员在媒体上的狂轰乱炸更是将这种看法带入极致。这种看法究竟是对与不对,并不是本贴所希望探讨的内容,我只是想从一个研究生教育和就业层次上来告诉大家我自己对金融学的理解,并给出一些报考建议。

通常国外所指金融学包括资产定价和公司财务两块内容,前者的研究需要很强的数学功底,后者则与会计学专业的研究非常接近。国内很多所谓研究证券市场的方向和国外所讲授资产定价事实上差别很大,证券市场的研究更为广泛,可以从法律、监管、宏观层面来综合考虑,但资产定价则局限于资产组合投资、固定收益产品、期权定价等更加技术化的工作。大家可将国内的《金融市场学》教材和国外《投资学》或者《金融经济学》教材作比较,其中差异便可见一斑。公司财务也决不能和做帐或者简单的会计报表分析混同,在现代财务学研究中,后者只是基础性的工作,有许多公司财务专家并不是做帐高手,甚至有人根本不会做帐,他们的任务仅仅是从报表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至于报表如何得来,则并不是他们的考察目标。但我说这些并不是意味着财务会计对于公司金融的研究不重要,对于打算从事实务工作的朋友来说,这是必不可缺的基本功。

相比之下,国内对金融学的定义比较不明确,宏观、货币、银行、公司、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汇率,似乎凡是与这些名词沾边的东西都被纳入金融学的范畴,各个高校所研究的金融学也不尽一致。有些学校主攻金融产品定价,有些学校强调公司治理,还有些学校讲授国际金融......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在这种思维下,培育出来的金融学研究生也是各不一样,上的课不同,做的研究也不同,甚至连沟通起来都会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大家在报考金融学,一定得关注所报考学校的课程设置、导师方向,甚至上课所使用教材等等,最好是有机会跟该校的研究生聊聊天,知道这里主要在研究什么、以后的就业方向是什么,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经常看见一些朋友在论坛上抱怨所学无用或者浪费时光,我想如果在报考前就能明确目标,那么事后埋怨的概率就可大幅降低。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诸多研究方向,但学校的强项往往集中在某一方面,这需要更谨慎的打听和了解。特别值得提及是“数理金融”这门专业,许多理工科背景的人都对此非常感兴趣,其热门程度也在近几年不断攀高。很遗憾,无论在国内或是国外,这门很高技术含量的学科仍然无法完全融入主流金融学研究,其一流杂志Journal Of Math.Finance仍然是数学家们的游戏场,很少有纯金融出生的人进入这一领域。而且,要进入这一领域,至少应该具备应用数学专业博士的水准。事实上,即便是纯金融学,中国大学理工科(乃至数学系)学生在本科所受到的教育都是远远不够的,我本人就认识许多数学本科的人(包括数学硕士)因数学太难而转向经济学其他领域。作为一个严肃的金融学研究者,这意味着你至少得读懂该领域的标准教材,例如Stanford商学院Duffie的Dynamic Asset Pricing,那么你至少需要测度论、高级概率论、随机过程、泛函分析、动态规划和一些拓扑学知识,而这对于数学博士生来说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如果你想进入数理金融的领域,那对数学的应用就已经无止尽,甚至连微分拓扑、流形几何这种大块头的应用都屡见不鲜。当然,在国内而言,许多所谓研究数理金融的人,仅是在做涉及数学的普通的金融学研究而已。事实上,国内现在真正研究数理金融的人,据我了解,除了中科院的严加安,北大数学院和山东大学数学系的部分教授以外,金融系几乎无人涉猎此领域(或许我有疏漏,请指正)。

有关金融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就谈论至此,我想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并不是最关心的内容。作为过来人,很理解大家考研的心态,就业才是核心大事,毕竟吃饭问题是第一问题,呵呵。

各个高校的就业具有延续性,要预测就业情况,首先应该了解该学校往年的就业信息,再结合业内人士这两年对该行业人才需求的发展,来决定自己是否应该报考研究生以及应该报考哪所研究生。不过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很难,大部分人也是糊里糊涂的选了学校,糊里糊涂的毕业,然后糊里糊涂的就业,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不过有一点忠告,报考名校总是没错的,无论这个学校的金融学在**排行榜的地位究竟如何,也切记不要将宝赌在任何形式的排行榜上面。还有一点,进一个学校之后,所谓方向跟以后就业并没有直接关系,我就认识货币政策方向的去了保洁做Financial Manager,也有国际金融方向的去投行和四大,还有学证券的去教书,希望大家不要走进方向误区。一个学校的师资就那样,培养的人才也比较类似,大家上课也差不多,差别能有多大呢?

金融学研究生的背景差别很大,有科班出身,也有理工科出身,也有文科出身,大家都在做,感觉也没什么太大差别,所以不存在某某专业出身后学金融更有优势一说。大部分东西,还是进来之后才学的。对于跨专业的研究生而言,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阅读学校所指定的考研专业课教材,如果你理解力足够强的话,这些书作为基础也差强人意。如果你真的希望理解现代金融学,那么就有必要阅读一些更流行的原版教材。不要认为自己读研后有时间去阅读这些原版基础教材,如果你在一所好的学校,第一年的课程会剥掉你一层皮,各种高级教程接踵而至,哪里还有时间读这种入门教程?我推荐以下初中级书籍作为本科阶段学习:

初级: 曼昆,《经济学原理》;默顿和博迪,《金融学》

中级: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或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巴罗,《宏观经济学》或曼昆,《宏观经济学》

夏普,《投资学》

罗斯等人,《公司财务学》

此外,一些基本的会计学原理对于理解金融学也颇有裨益。

有关英语和数学的学习,并不仅仅是考研的必修,而是会对你的一生都产生重要影响的工具。如果你在一所好的学校,那么读研以后所阅读的文献和资料中80%都是全英文的,事实上大部分人除了在写论文时会检索国内文献,其余时候通常只看英文文章——这与崇洋媚外无关,如果你认真比较,就会发现国内的论文大部分只是国外文章的劣质翻版。抛开经济学不谈,英语水平在就业时也非常管用,许多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都会在网申中要求提交GRE和Toefl成绩,专业课水平反而退居其次。因此,我建议大家在考研学习时能够尽量阅读原版教材,而把中文教材作为辅助,对于国内金融流行问题的探讨可以参阅《21世纪经济报》、《经济观察报》和《经济学消息报》等实务内杂志。至于《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这类的国内核心期刊,我个人觉得没有太大必要去看,一方面上面的文章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在初学阶段基本功才是最重要的。

数学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数学好的的人通常逻辑感也特别强,这种能力会对今后的工作有诸多好处。但数学能力并不等同于解题能力,而后者恰恰是考研所强调的。Robert Lucas在上课的时候,通常在推导数学公式时把自己也经常证得糊里糊涂,可谓解题能力平平,但是他的感觉非常好,因此能做出非常不错的文章。但这一点理解起来并不容易,还请各位仔细想想。考研的数学和以后大家在金融学中的经常用到的数学还是有很大不同,例如金融入门中常用的Optimalization、Stochastic Analysis、二次型、常微分方程分析等工具,在

考研时都被忽略,而考研中强调的一些工具例如中值定理其实在金融中的应用并不是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阅蒋中一的《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温布莱恩的《经济数学》、邵余《金融学中的数学方法》等书。

我以上所推荐的书籍都是国内能购买到的中文版书籍,但是如果有条件的话,我认为阅读英文版更佳。

(转自社科院金融所网站cassren)


相关文章

  • 毛概论文浅谈中国大学教育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浅谈中国大学教育 学生: 指导教师: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 2013年5月 前言 一. 报告说明 采访时间:2013年4月25日--2013年5 ...查看


  • 推荐 ▎为什么世界金融机构越来越偏爱中国金融家?
  • ? 近来,世界银行.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三大金融机构中,来自中国的重要参与者越来越多. 从1995年中国人章晟曼担任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到2008年世行任命林毅夫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经历 ...查看


  • 十二五计划
  • 敬爱的党组织: 近期在新闻上媒体上得知"十二五"规划已经全面启动了,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以五年时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为2011--2015年. 在2010年的 ...查看


  • 中国应深刻反思重商主义
  • 新华网 (2003-01-16 10:20:33) 稿件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应提高环境成本调整产业结构 20多年来,我国传统的重商主义发展模式利弊参半,在这场进出口贸易交换过程中,中国的经济资本大量增加,但自然资本损失惨重.目前全国已形 ...查看


  • 研究型大学学生眼中的中外合作办学_以厦门大学为例_吴薇
  • 2014年1月第32卷第1期 MEITANHIGHEREDUCATION Jan.,2014Vol.32No.1 研究型大学学生眼中的中外合作办学 ---以厦门大学为例 薇,陈春梅(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 吴 要:中外合 ...查看


  • 考研专业解读导航.制导与控制
  • 凯程考研 历史悠久,专注考研,成就学员,成功率高! 考研专业解读 导航.制导与控制 2015年考研已经开始准备了,很多考生都已经先人一步的开始15考研的准备工作,那么你的专业和院校有没有先行选择好呢?凯程考研将为大家整理并发布各专业研究方向 ...查看


  • 关于大学生眼中的电子商务调研报告
  • 关于大学生眼中的电子商务调研报告 近几年,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学生反映强烈. 那么,在校大学生们是怎样看待电子商务这个问题的呢?2010年暑假前,与大学电子商务社团共同对在校学生做了有关电子商务的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书面问卷 ...查看


  • 巴菲特的启示,保险资金杠杆不是错?(分析师眼中的万宝之争)
  • 巴菲特给我们的启示--保险资金杠杆不是错 (1)巴菲特投资秘诀三部曲:投资于估值便宜的蓝筹股:坚持长期投资:使用杠杆. (2)依托保险公司,为投资加上杠杆在国外已有先例.巴菲特拥有的伯克希尔哈撒维旗下拥有多家财险.车险和再保险公司,保险公司 ...查看


  • 金融学心得
  • 安徽建筑大学10土木学院测绘工程(2)班 金融学课程学习体会 经过在校时间对金融学课程的学习,我深刻感觉到金融学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是我们生活处处都会用到的知识.尤其金融学的研究范畴在经济生活中具有极端重要性. 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