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 分一分教案4 苏教版

分一分

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苏教版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一单元《认识除法》第一节,分一分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教材30—31页的例1、例2、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的1—3题。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将物品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 让学生充分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为学习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认识。

3. 懂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知道把一个数每几个分一份,分成几份,初步建立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表象。 教学过程:

把桃子图片分给学生,师:纸片分好了,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谈话:课前曹老师把小纸片分给了每个小组,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分过东西?

可不要小看了分东西,这里面可藏着许多的数学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分一分,看看到底有哪些秘密?(板书:分一分)

二、动手操作,学习平均分的概念

1. 初步感知平均分

(1)分小组操作

先来看看小天使今天带来了什么?(展示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噢!原来是仙桃呀!有几个?小天使说了什么?分成几堆,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想怎么分就怎么分。

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可以用水彩笔直接在小纸片上画出来,也可以用圆片分一分后再画,看看哪组的分法最多。(教师巡视,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并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分法,收集上来后要编上号)

(2)交流,抽象出平均分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分法。老师这儿挑选了六种分法。

这些分法中你觉得哪些分法是公平的呢?左边的分法为什么不公平?(一个个说说为什么不公平?每份是不一样多的)右边的分法为什么公平?每一份都怎样?(在说右边的分法时,教师板书:每1份分一个,分成了6份„„)

像这种分法,每份都有1个,或者每份都有2个,每份都有3个,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完成板书“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

那你们能把小组里是平均分的找出来并说说是怎么分的吗?(小组里再分一分)

(3)判断,加强平均分的感知

我们已经知道了平均分,接下来看看谁是火眼金睛。(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⑴萝卜图:(不是平均分)因为每份分得的不是同样多。如果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生:左边添上一个。每份有五个,但这样是把几个萝卜平均分了?这儿只有9个萝卜,怎么办呢?(让学生思考后再交流)

⑵草莓图:(是平均分,因为每堆分得同样多,都是3个。)

同学们真会观察,各个都是火眼金睛。

2. 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完成“试一试”。

谈话:刚才我们分了6个桃子,现在有8个桃子,把8个桃子平均分,你会分吗?

在分之前,谁来说说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每份分得同样多,或是平均分)对了, 可不能像刚才那样, 想怎么分就怎么分啦。

好!现在动手用8个圆片来代替桃,平均的“分一分”。分好以后把自己的分法讲给同桌听一听。(教师巡视,指名上黑板摆出自己的分法。)

交流黑板上的分法,用语言表述。如 “8个桃,每几个分一份,分成了几份。”8里面有几个几?(多请几位学生说说)

为什么这些不同的分法都可以说“把8个桃平均分”?(在每一种分法里,每份都是同样多)

三、动手实践、探求平均分的方法。

1. 现在在老师这儿有8朵花,看看老师要怎么分。那现在老师有8朵花,每个小朋友分2朵,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2. 每个小朋友分2朵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每2个一份,要平均分)

学生用小棒分一分。请小朋友先数出8根小棒再分一分。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上黑板展示,一次拿出几个?(一次拿出2个可以分给一个小朋友。)那现在老师就按刚才小朋友的分法,把这8朵花分给上课最认真表现最精彩的小朋友。看看是不是正好分给了四个小朋友。

小结:8朵花,每2朵作为一份分给一个小朋友,一共分了4份,就是分给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就是平均分的一种分法。

没有分到花的小朋友不要失望,老师这儿还有两颗智慧星呢,看谁答得快。

还是8朵花,每个小朋友分4朵,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

(每个小朋友分1朵呢?)

3. 教学“试一试”,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那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分分小棒,看谁的动手能力强。师读第一题,

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

小朋友们先要拿出多少根小棒?(12根)请你先分一分。

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说完整)

老师看到还有一些小朋友不会分,谁愿意上来带着大家分一分?边分边说(每2根一份)每份都是2根,所以是„„(平均分)

12根小棒还可以怎么平均分呢?出示其余两题。

学生完成后交流。分错的小朋友接着分一分,分对的小朋友看好了,和你的分法一样吗? 12根小棒平均分是不是就这三种呢?你可以分分试试看。

四、巩固运用,深化平均分

如果我们不借助圆片、小棒,遇到平均分的问题可以怎么办呢?

1.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谁来读一读题目要求?先看饼干的总数是多少?要怎样分?动手圈一圈,再填空。要分10块饼干,所以就画了10块饼干让小朋友们分。

巧克力的总数是多少?要怎样分?动手圈一圈,再填空。

2.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刚才曹老师是把8朵花分给小朋友,我们来看图,老师再分„„,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你想怎样分?(让学生自由发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分一分

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苏教版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一单元《认识除法》第一节,分一分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教材30—31页的例1、例2、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的1—3题。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将物品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 让学生充分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为学习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认识。

3. 懂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知道把一个数每几个分一份,分成几份,初步建立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表象。 教学过程:

把桃子图片分给学生,师:纸片分好了,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谈话:课前曹老师把小纸片分给了每个小组,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分过东西?

可不要小看了分东西,这里面可藏着许多的数学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分一分,看看到底有哪些秘密?(板书:分一分)

二、动手操作,学习平均分的概念

1. 初步感知平均分

(1)分小组操作

先来看看小天使今天带来了什么?(展示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噢!原来是仙桃呀!有几个?小天使说了什么?分成几堆,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想怎么分就怎么分。

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可以用水彩笔直接在小纸片上画出来,也可以用圆片分一分后再画,看看哪组的分法最多。(教师巡视,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并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分法,收集上来后要编上号)

(2)交流,抽象出平均分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分法。老师这儿挑选了六种分法。

这些分法中你觉得哪些分法是公平的呢?左边的分法为什么不公平?(一个个说说为什么不公平?每份是不一样多的)右边的分法为什么公平?每一份都怎样?(在说右边的分法时,教师板书:每1份分一个,分成了6份„„)

像这种分法,每份都有1个,或者每份都有2个,每份都有3个,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完成板书“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

那你们能把小组里是平均分的找出来并说说是怎么分的吗?(小组里再分一分)

(3)判断,加强平均分的感知

我们已经知道了平均分,接下来看看谁是火眼金睛。(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⑴萝卜图:(不是平均分)因为每份分得的不是同样多。如果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生:左边添上一个。每份有五个,但这样是把几个萝卜平均分了?这儿只有9个萝卜,怎么办呢?(让学生思考后再交流)

⑵草莓图:(是平均分,因为每堆分得同样多,都是3个。)

同学们真会观察,各个都是火眼金睛。

2. 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完成“试一试”。

谈话:刚才我们分了6个桃子,现在有8个桃子,把8个桃子平均分,你会分吗?

在分之前,谁来说说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每份分得同样多,或是平均分)对了, 可不能像刚才那样, 想怎么分就怎么分啦。

好!现在动手用8个圆片来代替桃,平均的“分一分”。分好以后把自己的分法讲给同桌听一听。(教师巡视,指名上黑板摆出自己的分法。)

交流黑板上的分法,用语言表述。如 “8个桃,每几个分一份,分成了几份。”8里面有几个几?(多请几位学生说说)

为什么这些不同的分法都可以说“把8个桃平均分”?(在每一种分法里,每份都是同样多)

三、动手实践、探求平均分的方法。

1. 现在在老师这儿有8朵花,看看老师要怎么分。那现在老师有8朵花,每个小朋友分2朵,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2. 每个小朋友分2朵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每2个一份,要平均分)

学生用小棒分一分。请小朋友先数出8根小棒再分一分。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上黑板展示,一次拿出几个?(一次拿出2个可以分给一个小朋友。)那现在老师就按刚才小朋友的分法,把这8朵花分给上课最认真表现最精彩的小朋友。看看是不是正好分给了四个小朋友。

小结:8朵花,每2朵作为一份分给一个小朋友,一共分了4份,就是分给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就是平均分的一种分法。

没有分到花的小朋友不要失望,老师这儿还有两颗智慧星呢,看谁答得快。

还是8朵花,每个小朋友分4朵,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

(每个小朋友分1朵呢?)

3. 教学“试一试”,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那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分分小棒,看谁的动手能力强。师读第一题,

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

小朋友们先要拿出多少根小棒?(12根)请你先分一分。

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说完整)

老师看到还有一些小朋友不会分,谁愿意上来带着大家分一分?边分边说(每2根一份)每份都是2根,所以是„„(平均分)

12根小棒还可以怎么平均分呢?出示其余两题。

学生完成后交流。分错的小朋友接着分一分,分对的小朋友看好了,和你的分法一样吗? 12根小棒平均分是不是就这三种呢?你可以分分试试看。

四、巩固运用,深化平均分

如果我们不借助圆片、小棒,遇到平均分的问题可以怎么办呢?

1.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谁来读一读题目要求?先看饼干的总数是多少?要怎样分?动手圈一圈,再填空。要分10块饼干,所以就画了10块饼干让小朋友们分。

巧克力的总数是多少?要怎样分?动手圈一圈,再填空。

2.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刚才曹老师是把8朵花分给小朋友,我们来看图,老师再分„„,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你想怎样分?(让学生自由发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相关文章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提供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备课资料,包括教案.课件.复习题.试题等,内容丰富,可供老师们备课参考. 小学数学一上备课室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案全- 08-11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 ...查看


  • 北师大版[相交与垂直]教案_数学
  • 北师大版<相交与垂直>教案_数学一年级语文二年级语文三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五年级语文六年级语文七年级语文八年级语文九年级语文高中语文一年级数学二年级数学三年级数学四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六年级数学七年级数学八年级数学九年级数学高中数学 ...查看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目录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目 录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整数 ------------------------ 1 2. 分数乘分数 ------------------------ 5 3. 小数乘法分数 ----------- ...查看


  • 五年级数学上册开学第一课教案
  • 五年级数学上册开学第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认知,拉近师生关系: 2.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3.让学生了解该怎么学好数学这门课: 4.让学生制定本学期的学期计划. 教学重点: 制定本学 ...查看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材的展开也注意了由创设情境.实物引入──操作感知──实际 ...查看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1课时 主备人:罗秀珍 使用人:五年级数学教师 教学目标: 1.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认识小数,使同学们在分数的基础 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初步能读.写小数. 2.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查看


  • 西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辨认方向]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 <辨认方向>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P33~3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 ...查看


  •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
  •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 教学内容:加法 课 型:新授课 课 时:1课时 授课教师:董南科 授课班级:小塘中学一年级(2)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认识"+"和"=&q ...查看


  •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课件 教案
  • <23.1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3章23.1图形的旋转(P59-P 61) [教学目标]: 1. 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概括.抽象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 ...查看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教案
  •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加 法 教 案 毛井中心小学 车永谦 2012-9-12 加法教案 教学内容: "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qu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