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政府的地位与作用
——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
学生姓名:苏晨业 指导教师:张改枝
摘要: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过度消耗、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基础薄弱等问题,经济发展受到日趋严重的限制。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与资源的开发、管理、产权以及交易等相关的制度安排的缺失和运行机制的不合理。这使得政府主导成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根本动力。本文以煤炭资源型城市——大同为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问题,通过政府在城市转型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阐释了政府如何在产业政策调整、生态环境治理和公共投资等方面来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产业政策;环境治理;公共投资
资源型城市一般是因资源而建,因资源而兴的工业城市,这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该区域内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销售。但是,经过多年的高强度开发,资源型城市目前普遍面临着资源逐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失业率居高不下、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
奥蒂(Auty)在1993年研究矿产国经济发展问题时首次正式提出“资源诅咒”的重要概念,“丰裕的自然资源并没有成为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反而成为一种制约因素”①。之后,学术界对资源型城市产生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结构单一且不合理;资源型初级产品价格低廉;自然环境严重污染导致不科学的发展;反工业化现象和投资环境恶劣。
从表面上看,资源型城市的衰退是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但实质上,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与资源开发、管理、产权以及交易等相关的制度安排的缺失和运行机制的不合理。这种体制原因使得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于依赖资源,而忽视了技术、人才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最终造成了经济发展的非持续性和不科学性。
本文从政府的角度出发,以资源型城市大同的产业转型发展为典型案例,探讨和分析大同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背景下,政府如何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和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等突出问题,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政府采取的措施
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基本完成,转型的模式基本上是由政府引导扶持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转型,给予各方面政策上的优惠,并在人才、资金、技术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国外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比较成功,相当一部分资源型城市分别找到了新的主导产业,城市得以延续繁荣。这样的经验对于指导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有很多可借鉴的地方。
政府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政策手段和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科学合
理的产业政策,大力发展新型的接续替代产业;地方财政支援政策;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进入;制定就业培训政策等。本文将从产业政策、环境治理和公共投资三个方面,论述政府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发挥的作用。
首先,是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是一种行政手段。产业政策的功能有: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改造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保证技术的发展和更新;鼓励和促进需要发展的产业尽快建立和扩张,限制不需要发展的产业使其缩小或向其他产业转产,从而调整商品供给结构,以保证供给和需求总量的平衡。因此,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产业政策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有助于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可以提高准入门槛,进行投资限制,改变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抑制资源产业的过度繁荣,并使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本等产业要素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内部驱动,推动资源型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新型化。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接续产业,不间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主导产业进行转换。政府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所进行的干预,可以减少资源型城市对资源部门的过度依赖,转而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并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使资源型城市重焕生机。
其次,是环境治理。资源型城市必须树立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妥善处理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修复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等负外部性问题,是由于资源型产品内在的公共属性,使产权、价格、成本和进入壁垒等无法满足市场有效配置的要求,环境成本不能内化在其产品和劳务价格中,从而导致市场配置的无效率,造成了生态环境负外部性问题。这种负外部性问题的存在使得政府必须进行干预。
政府通过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妥善解决负外部性问题。总的原则是:对积极的外部性生产给予适当的补贴,对消极的外部性生产加以限制或禁止;鼓励积极的外部性消费,反对消极的外部性消费,合理配置经济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具体的措施有:正确的配置产权;政府管制,规定排放标准;税收和补助;经营许可证等。
最后,是公共投资。西方经济学认为,从理论角度来看,政府的公共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扩张就意味着总需求的扩张,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态势下,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其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二,政府公共投资的主要领域往往具有典型的外部正效应,比如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它的发展直接为以此为发展基础的相关产业部门的扩张提供了支持,因此政府公共投资的先期扩张,往往带来私人投资的繁荣,从而为经济增长带来累积效应;第三,政府公共投资的一些特殊领域,比如教育与科技投资,本身就是技术进步的源泉,因此政府公共投资的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技术进步的作用体现出来。这些都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了各种支撑。
政府的公共投资可以分成基础设施类公共投资和科教文卫类公共事业、服务等方面的投资。 其中基础设施类的公共投资又包括道路以及高速公路投资,污水处理设施投资,电力设施投资等。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增加社会总产出,提高固定要素集中程度,增加流动性要素的潜在边际生产力,吸引流动性要素的进入,进而能够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缩短城乡差异。
另一方面,政府对科教文卫类公共事业、服务的投资可以逐步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政府对教育和科技方面的投资,能够大力提升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政府对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投资,有利 1
于人才的聚集;政府通过提高办事效率,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完善中介服务等手段,可以提升投资的软环境。
综上所述,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环境治理和公共投资三个方面,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进行干预,重点解决经济运行中所造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等负外部性问题并改善内外部发展环境,从而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大同市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煤炭资源濒临枯竭,产业结构不合理
到2008年,大同市已探明的侏罗纪②煤田可开采储量不足15亿吨,按当时的开采能力和回采率计算,侏罗纪煤开采期最多只有10年到15年左右。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本部的15个主力矿井已有6个破产关闭,其余矿井服务年限多则20年,少则3到5年,地方煤矿服务年限不足5年的矿井就有68座。③随着大同市侏罗纪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石炭纪④煤田已逐步进入开发阶段,但是其开采成本过高,只有随着煤炭能源的减少,当市场可以接受时才能大规模开发。与此同时,矿井外勘探力度不够,回采率偏低,资源浪费严重。
由表2的数据可知大同市三大产业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尽管近几年第二产业的比例在不断缩小,一产、三产的比例在不断扩大,三大产业结构比逐年在向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但总的看,一产弱、二产大、三产小的结构格局还没有实现重大突破,三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依旧十分艰巨。
(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质灾害触目惊心
大同市本身就是极度缺水城市,再加上煤炭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地下水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资源严重短缺。此外,由于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煤矸石大量积存,煤矿火区对大同市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从裂缝里涌出的大量有害气体2
危及人畜安全的同时,对井下生产也构成严重威胁。
大同市矿区采空累计已达到940平方公里,总沉陷面积达500多平方公里。其中同煤集团井田范围的塌陷面积达453平方公里,地方井田面积沉陷50多平方公里⑤。由于矿井顶板崩塌、采空区围岩变形、山坡矸石堆积等影响了山体稳定,导致地质沉陷,山体开裂、崩塌、地震,泥石流和滑坡等多种地质灾害的发生,致使一些基础设施、耕地和植被以及居民住宅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
(三)城市布局分散,城、企功能混同并存
大同市城市人口超过百万,属大城市之列,但城市人口分散,实际上是有大城市之名而无大城市之实,充其量仅是若干中小城市甚至城镇的联合体。这种城市布局最大的弊端就是基础设施投资分散,公共设施重复建设,城市规模效应无从发挥,第三产业和城市总体功能配置难度明显加大。
同煤集团是全市最大的煤炭企业,生产经营自成体系,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这种条块分割的体制削弱了同煤集团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和协调性,降低了地方政府站在全市角度上的宏观调控能力,造成城矿分离两张皮的局面。而事实上,由于同煤集团坐落在大同市境内,其生产经营、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等功能又很难完全脱离当地政府,势必引发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城矿分离不仅导致由于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和低效配置,而且加大了地方政府管理区域经济的成本,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已经成为制约大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四)科技人才缺乏,区域创新能力较弱
大同市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突出。一是人才总量偏少。每万人口大专毕业生拥有量为337人,低于全国361人和全省342人的平均水平。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专业技术人员中,46.97%集中在卫生和教育两大系统,而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化工和建材六大行业仅有20.57%,农业为0.07%。三是高层次人才匮乏。每十万人口中只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每万人专利拥有量不足1件。四是人才使用效益不高。专业技术人员直接从事科研工作的仅占0.93%,其余的不是浮在机关,就是专业不对口,没有发挥作用的平台。五是体制性障碍尚未根本突破。人才资源管理条块分割,没有形成调控有效、信息畅通、功能完备、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⑥
导致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除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外,人才评价使用和培养引进机制不健全阻碍了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另外,大同市经济结构、产业规模、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客观上也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五)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民生问题凸现
由表2的数据可知,大同市的第二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从业人员比重较大,当产业出现衰退现象时,必须把大量的工人转移到其他产业,因而城市要承担巨大的就业压力。到2012年,煤炭行业下岗失业人员已达4.6万人,占全市失业人员的54.1%,同煤集团本部工亡家属7000多户,病亡家属8000多户,集体企业长期放假的职工1.6万人。大同全市城镇低保人数达17.66万人,占到全山西省低保人数的四分之一以上⑦。 由于资源型企业效益下降,政府税收随之减少,原资源型企业承办的各项社会事业 3
都交给地方政府,受财政收入制约,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亟待解决。此外,城区、矿区居住条件差,棚户区改造任务艰巨。
(六)城市经济发展不协调,二元特征明显
由表4的数据可知,大同市的重工业化水平仍然较高,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绝对优势,轻工业发展严重不足。大同市对重工业的依赖,尤其是对煤炭产业的依赖十分严重。尽管可以看出,大同市近几年在努力实现工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关闭小型煤炭企业,整合煤炭资源,做大做强大型的企业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工业结构仍然存在着偏重重工业的趋势。
三、大同市政府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与手段
(一)产业政策
一是通过提高准入门槛,明晰产权、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等手段,使煤炭企业从“多、小、散、乱”的困扰中走出来,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目标迈进。到2012年,大同市原有270座矿井政策性关闭为127座,最后兼并整合为64座,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完成。中国煤炭企业现代化装备水平最高、产能最大的同煤塔山2000万吨和同忻1000万吨矿井竣工投产,东周窑、马道头两个千万吨矿井基本建成,千亿同煤的目标提前实现。全市煤炭产量由7000万吨突破1亿吨 。最终,大同市实现了煤炭企业真正意义上的二次创业,使煤都建立在高素质、高水准、高效能和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基础之上。
二是要依托煤炭资源,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能源基地整体创新。大同市政府下大力推进同煤与中海油发展煤基清洁能源的合作,先后投资300亿元,建设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管道输送京津环渤海地区,逐步实现国际一流综合型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中华煤气公司与浑源合作的500万吨油母页岩转化常规油项目,总投资32亿元,年产100万吨油,25万吨液化气,350万吨半焦,销售突破50亿元;继续推进煤电一体化战略,截止2012年,国电三期2×66万千瓦空冷机组、大唐二期2×30万千瓦供热机组已经竣工。
三是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工业新型化的基本路径。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到2012年已形成塔山、同忻两个千万吨、云峰300万吨的现代化矿井,总产能3300万吨,成为大同煤炭工业的标志。发展的基本模式是煤电一体化,粉煤灰、矸石综合利用和高岭土加工,形成循环产业链,发展能源低碳经济。同时不断完善塔山园区路网建设,加快国投2×13.5万千瓦、同煤 2×30万千瓦热电联供等项目建设。
4
四是以园区平台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早日实现大同市的转型发展。 到2012年,园区承载发展的战略布局基本形成。装备制造、新医药、新材料、清洁能源、光伏产业、循环经济、煤化工、冶金管材等占地160平方公里的八大园区成为转型发展的基本平台。中国化工、中国重汽、冀东集团、中国医药、中海油、陕西重汽、庞大、华润、富士康、保利协鑫、中联重科、亿丰、华锐风电、天津建材等一批大集团、大企业落户园区。园区经济成为大同转型跨越发展的基本特征。
五是推进名城保护和修复工程,发展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会展业,实现大同文化的全面复兴。大同市以中国大古都为龙头,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主体,以世界遗产云冈石窟、国家风景名胜区北岳恒山为两翼,打造名都、名城、名窟、名山四大品牌。名城保护复兴工程进展顺利,云冈大景区建设基本完成,北岳恒山深度开发成效明显。关帝庙、观音堂、浑源文庙、圆觉寺、律吕神祠被列为新的国保单位。华强集团方特欢乐世界、煤气工业遗址文化创意、晋华宫矿井文化体验加快开发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2008年--2012年是大同城市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综合竞争实力全面增长、转型跨越发展积蓄力量和基础的五年。五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8年的517.0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842.59亿元,年均增长10.96%;财政总收入从93.04亿元增加到162.26亿元,年均增长14.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508元增加到18915元,年均增长13.23%;万元GDP综合能耗从2.32吨标煤下降到1.42吨标煤,下降38.79%;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超额完成减排任务。
大同市通过以上各种产业政策,改变了其经济发展的内部驱动和运行机制,使传统产业实现了优化升级。同时,改变了产业要素的流动方向和配置方式,努力培育和壮大了新兴产业。
(二)环境治理
“生态城市,我们的家园”,是大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和神圣法则。全面落实环保优先的方针,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具体的措施有:
一是抓好污染企业治理。大同市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限期治理、搬迁污染企业。主城区的工业企业逐步搬迁,“退二进三”。经济开发区医药原料企业加强“三废”达标处理,不达标的必须实施异地搬迁。实施电厂储煤场密闭化改造、粉煤灰综合治理。到2012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均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市区二级以上良好天数增加到346天。
二是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集中供热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发展。到2012年,集中供热投资20亿元,拆除燃煤锅炉817台,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040万平方米,覆盖率达到了87%;污水处理投资5亿元,新建配套管网357公里,污水处理率由49%提高到78.2%,完成御东污水处理厂建设和东、西郊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环卫基础设施投入5.1亿元,城市道路机扫率达到8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2011年,富乔垃圾电厂被授予国家级人居环境范例奖。
三是做好城市生态建设工作,实现“水”与“绿”的完美结合。御东做好文瀛湖和御河两篇水文章,2009年开工建设文瀛湖、御河防渗工程,文瀛湖蓄水要达到1000万立方米,面积6平方公里,使御东新区真正成为滨湖城市。道路绿化做到见路栽树、见土植绿。开展庭院绿化创建工作,推进绿化美化向社区、小区、单位、院落和家庭延伸。到2013年,完成文瀛湖公园、御河两岸景观绿化、采凉山森林公园、十里河综合公园、口泉植物园等绿化景观工程。2011年,大同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实现。 5
(三)公共投资
一是以道路建设为重点,加强城市基础建设 。从2009年开始,大同市政府加快建设大同的高速公路网, 打通大同到浑源、广灵、河北蔚县的高速通道 ,实现市、县、区高速公路全覆盖,形成市县一小时经济圈;建设大西(大同到太原、运城、西安)高速铁路,形成一小时到达北京、太原,两小时到达西安的城际高速铁路圈 ;抓好航空事业发展,完成机场跑道延伸、站坪扩建和候机楼改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2012年,完成孤山水库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完成册田水库、恒山水库、赵家窑水库和十里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二是加大对科教文卫事业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13年,完成建设20所标准化幼儿园。新建大同一中初中部,推进大同师范改造建设工程,完成北岳中学、三中、北师大附中、实验小学以及大同四中等15所学校建设工程,推进大同五中、九中、十中、十二中、十三中、铁一中、市特教学校等教育建设工程。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投资30亿元,2013年,完成市一医院、五医院、中医院、六医院新院建设工程和市二医院搬迁。完成疾控中心综合楼新建工程。开工建设市中心血站。
坚持“人才优先,服务发展;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实用为主”的指导思想,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让大同人才辈出。 拓宽人才选拔的视野和渠道,加强同清华、北大、人大等高等院校战略合作,公开择优选择各类专业人才,强化政府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8年——2012年,大同市政府投入45亿元解决市属关闭破产企业330户、
8.3万下岗职工的安置和善后问题。按照“基础设施配套、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居住品质提升”的标准,2008年——2012年共完成各类保障房、安置房800万平方米、9.1万套,数万户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根本改变 。
三是加强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按照“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传承文脉,创造特色”的要求,大力推进名城保护、新区建设、旧城改造、矿区提升,提高城市整体水平。
加快御东新区开发建设。到2013年,基本完成太阳宫、博物馆、大剧院、图书馆、美术馆、体育中心等工程主体。完成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大楼等重点工程。推进富力、绿地、恒大、复地、同煤、山煤等大集团在御东开发的速度,加快完成御东中心规划区14个城中村改造,开工建设御东工行大楼、煤运安全生产指挥大楼、新华书店大楼、华建商业文化广场,开工建设大同客运东站,完成机场改扩建工程,初步形成御东新区的基本格局。
加快名城保护工程步伐。到2013年,完成北城墙、西城墙修复工程,基本实现古城城墙四面围合。实施四牌楼、魁星楼、太平楼、钟楼、鼓楼东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工程,推进代王府和古城东南隅、西南隅里坊四合院修复工程。积极鼓励倡导大同和国内外企业家进军古城,按照古城保护整体规划,参与古城商业、酒店、博物馆和各种文化产业开发,创造古城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四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推进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2008年——2012年,大同市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市级原有的411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压缩到169项,审批法定时限缩短二分之一,政务大厅成为政府为民服务的平台。6
行政集中审批的改革制度基本形成,标志着政府职能实现初步转变。对在城市转型中利益相对受损或绝对受损的群体,例如那些为了古城恢复而被迫拆迁的居民,政府拿出了相应的补偿资金,更好的发挥了政府在大同市经济转型中的利益协调者的作用。
综上,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是各种资源重新组合的过程,但它不能只靠企业、市场自发地完成,往往需要政府运用各种手段,包括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进行更为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产生问题在本质上是因为制度安排与运行机制的不合理。
大同市经济转型的实践证明,政府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引导,使其经济发展不要过度依赖资源,而是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等现代产业要素;政府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实现了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投资,改善了发展的外部环境,从而为资源型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所以政府主导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根本动力。
注释:
Auty. R.M, Sutaining Development in Mineral Economies: 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 [R].London:Rout Legdge,1993.
②侏罗纪(Jurassic)约处于约地质时代1亿9960万年前(误差值为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前(误差值为400万年)。
③张良文. 大同:战略转型 重振雄风 http://www.cwestc.com/newshtml/2008-8-23/118826.shtml,2008-08-23
④石炭纪(Carboniferous)约处于地质时代2亿8600万至3亿6000万年前。 ⑤张良文. 大同:战略转型 重振雄风. http://www.cwestc.com/newshtml/2008-8-23/118826.shtml,2008-08-23
⑥神州学人. 2004~2010年大同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 http://121.194.3.155/articleview.php?aid=242,2004-10-21
⑦中国百科网.大同市煤炭资源概况. http://www.chinabaike.com/z/keji/ck/604163.html,2012-05-14
参考文献:
[1]纪晨光.谈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政府支持[J].商业经济,2011,(第16期).
[2]陈兵建,徐长玉.资源型城市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重庆社会
科学,2011,(第9期).
[3]李莉,王岩,赵立江,刘彪.资源型城市统筹规划的思考与建议[J].再生资源与循
环经济,2011,(第10期).
[4]潘柠烨,李丹,钟锦洋.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就业问题及原因探析[J].
商业经济,2011,(第12期).
[5]高燕.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
贸,2011,(第13期). ①
7
[6]农夫,张锃.“8+1”对话:打造绿色乌海 实现经济转型[J].绿色中国,2011,(第
18期).
[7]陈红霞.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路径:以枣庄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1,(第
8期).
[8]刘霄泉,李国平.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选择:以辽宁大石桥为例[J].城市发展研
究,2011,(第8期).
[9]陈鲲玲.资源型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策略[J].开放导报,2012,(第5期).
[10]王春杨,李青淼.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研究: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J].城市
发展研究,2012,(第2期).
[11]王新.阜新 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先行者[J].今日辽宁,2012,(第4期).
[12]郝戊,仇欣欣.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研究:以内蒙古为例[J].发展研究,2012,(第
5期).
[13]薛巍.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探析:基于辽宁阜新的调研[J].党政干部学
刊,2012,(第1期).
[14]徐长玉,李娟.陕北资源型城市选择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对策分析[J].榆林
学院学报,2012,(第1期).
[15]贾得花,杨立新.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对策与建议[J].甘肃金
融,2012,(第10期).
[16]高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与基本经验[J].中国科技成果,2012,(第21期).
[17]邢利民.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外部资金支持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生产力研
究,2012,(第2期)
[18]何颖,赵娇,乔建国.朔州市经济转型中的问题与出路[J].科学时代(上半
月),2012,(第11期).
[19]邓荣霖.构建新型政企关系[J].人民论坛,2012,(第4期).
[20]曾晓燕.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构建:以山西省为例[J].晋中
学院学报,2012,(第1期).
[21]邱麦平.以稳取胜 赢得可持续发展[J].现代家电,2013,(第3期).
[22] Auty,R.M.,ResourceAbundance,EconomicDeveloPment,Oxford UlliversityPress,USA,2001
[23] Brunnschweiler,C.N.,E.H.Bulte,TheResourceCurseRevisited,Revised:ATaleofParadoxes, RedHerrings,JournalofEnvironmentalEconomics,Management,2008,55(3):248一264
On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government i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y.
——Taking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of Datong
Student: Su Chenye Tutor: Zhang Gaizhi
8
Abstract: The problem about the resources city because of the excessiv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single industrial structur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ity infrastructure is weak,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increasingly serious limitation. The fundamental reason of these problems lies in the lack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resourc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property rights and other related transactions and running
mechanism is not reasonable. This makes the government become the motive force resource type city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e coal resource type city -- Datong as an
example, analysis of the major economic, soci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City,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the city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unction, explains how the government in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policy,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public investment to promote
resource-based city economic transition.
Keywords: resource type city economic transition industrial policy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ublic investment
9
10
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政府的地位与作用
——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
学生姓名:苏晨业 指导教师:张改枝
摘要: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过度消耗、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基础薄弱等问题,经济发展受到日趋严重的限制。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与资源的开发、管理、产权以及交易等相关的制度安排的缺失和运行机制的不合理。这使得政府主导成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根本动力。本文以煤炭资源型城市——大同为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问题,通过政府在城市转型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阐释了政府如何在产业政策调整、生态环境治理和公共投资等方面来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产业政策;环境治理;公共投资
资源型城市一般是因资源而建,因资源而兴的工业城市,这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该区域内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销售。但是,经过多年的高强度开发,资源型城市目前普遍面临着资源逐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失业率居高不下、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
奥蒂(Auty)在1993年研究矿产国经济发展问题时首次正式提出“资源诅咒”的重要概念,“丰裕的自然资源并没有成为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反而成为一种制约因素”①。之后,学术界对资源型城市产生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结构单一且不合理;资源型初级产品价格低廉;自然环境严重污染导致不科学的发展;反工业化现象和投资环境恶劣。
从表面上看,资源型城市的衰退是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但实质上,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与资源开发、管理、产权以及交易等相关的制度安排的缺失和运行机制的不合理。这种体制原因使得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于依赖资源,而忽视了技术、人才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最终造成了经济发展的非持续性和不科学性。
本文从政府的角度出发,以资源型城市大同的产业转型发展为典型案例,探讨和分析大同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背景下,政府如何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和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等突出问题,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政府采取的措施
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基本完成,转型的模式基本上是由政府引导扶持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转型,给予各方面政策上的优惠,并在人才、资金、技术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国外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比较成功,相当一部分资源型城市分别找到了新的主导产业,城市得以延续繁荣。这样的经验对于指导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有很多可借鉴的地方。
政府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政策手段和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科学合
理的产业政策,大力发展新型的接续替代产业;地方财政支援政策;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进入;制定就业培训政策等。本文将从产业政策、环境治理和公共投资三个方面,论述政府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发挥的作用。
首先,是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是一种行政手段。产业政策的功能有: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改造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保证技术的发展和更新;鼓励和促进需要发展的产业尽快建立和扩张,限制不需要发展的产业使其缩小或向其他产业转产,从而调整商品供给结构,以保证供给和需求总量的平衡。因此,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产业政策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有助于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可以提高准入门槛,进行投资限制,改变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抑制资源产业的过度繁荣,并使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本等产业要素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内部驱动,推动资源型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新型化。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接续产业,不间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主导产业进行转换。政府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所进行的干预,可以减少资源型城市对资源部门的过度依赖,转而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并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使资源型城市重焕生机。
其次,是环境治理。资源型城市必须树立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妥善处理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修复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等负外部性问题,是由于资源型产品内在的公共属性,使产权、价格、成本和进入壁垒等无法满足市场有效配置的要求,环境成本不能内化在其产品和劳务价格中,从而导致市场配置的无效率,造成了生态环境负外部性问题。这种负外部性问题的存在使得政府必须进行干预。
政府通过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妥善解决负外部性问题。总的原则是:对积极的外部性生产给予适当的补贴,对消极的外部性生产加以限制或禁止;鼓励积极的外部性消费,反对消极的外部性消费,合理配置经济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具体的措施有:正确的配置产权;政府管制,规定排放标准;税收和补助;经营许可证等。
最后,是公共投资。西方经济学认为,从理论角度来看,政府的公共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扩张就意味着总需求的扩张,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态势下,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其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二,政府公共投资的主要领域往往具有典型的外部正效应,比如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它的发展直接为以此为发展基础的相关产业部门的扩张提供了支持,因此政府公共投资的先期扩张,往往带来私人投资的繁荣,从而为经济增长带来累积效应;第三,政府公共投资的一些特殊领域,比如教育与科技投资,本身就是技术进步的源泉,因此政府公共投资的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技术进步的作用体现出来。这些都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了各种支撑。
政府的公共投资可以分成基础设施类公共投资和科教文卫类公共事业、服务等方面的投资。 其中基础设施类的公共投资又包括道路以及高速公路投资,污水处理设施投资,电力设施投资等。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增加社会总产出,提高固定要素集中程度,增加流动性要素的潜在边际生产力,吸引流动性要素的进入,进而能够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缩短城乡差异。
另一方面,政府对科教文卫类公共事业、服务的投资可以逐步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政府对教育和科技方面的投资,能够大力提升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政府对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投资,有利 1
于人才的聚集;政府通过提高办事效率,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完善中介服务等手段,可以提升投资的软环境。
综上所述,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环境治理和公共投资三个方面,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进行干预,重点解决经济运行中所造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等负外部性问题并改善内外部发展环境,从而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大同市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煤炭资源濒临枯竭,产业结构不合理
到2008年,大同市已探明的侏罗纪②煤田可开采储量不足15亿吨,按当时的开采能力和回采率计算,侏罗纪煤开采期最多只有10年到15年左右。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本部的15个主力矿井已有6个破产关闭,其余矿井服务年限多则20年,少则3到5年,地方煤矿服务年限不足5年的矿井就有68座。③随着大同市侏罗纪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石炭纪④煤田已逐步进入开发阶段,但是其开采成本过高,只有随着煤炭能源的减少,当市场可以接受时才能大规模开发。与此同时,矿井外勘探力度不够,回采率偏低,资源浪费严重。
由表2的数据可知大同市三大产业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尽管近几年第二产业的比例在不断缩小,一产、三产的比例在不断扩大,三大产业结构比逐年在向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但总的看,一产弱、二产大、三产小的结构格局还没有实现重大突破,三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依旧十分艰巨。
(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质灾害触目惊心
大同市本身就是极度缺水城市,再加上煤炭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地下水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资源严重短缺。此外,由于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煤矸石大量积存,煤矿火区对大同市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从裂缝里涌出的大量有害气体2
危及人畜安全的同时,对井下生产也构成严重威胁。
大同市矿区采空累计已达到940平方公里,总沉陷面积达500多平方公里。其中同煤集团井田范围的塌陷面积达453平方公里,地方井田面积沉陷50多平方公里⑤。由于矿井顶板崩塌、采空区围岩变形、山坡矸石堆积等影响了山体稳定,导致地质沉陷,山体开裂、崩塌、地震,泥石流和滑坡等多种地质灾害的发生,致使一些基础设施、耕地和植被以及居民住宅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
(三)城市布局分散,城、企功能混同并存
大同市城市人口超过百万,属大城市之列,但城市人口分散,实际上是有大城市之名而无大城市之实,充其量仅是若干中小城市甚至城镇的联合体。这种城市布局最大的弊端就是基础设施投资分散,公共设施重复建设,城市规模效应无从发挥,第三产业和城市总体功能配置难度明显加大。
同煤集团是全市最大的煤炭企业,生产经营自成体系,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这种条块分割的体制削弱了同煤集团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和协调性,降低了地方政府站在全市角度上的宏观调控能力,造成城矿分离两张皮的局面。而事实上,由于同煤集团坐落在大同市境内,其生产经营、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等功能又很难完全脱离当地政府,势必引发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城矿分离不仅导致由于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和低效配置,而且加大了地方政府管理区域经济的成本,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已经成为制约大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四)科技人才缺乏,区域创新能力较弱
大同市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突出。一是人才总量偏少。每万人口大专毕业生拥有量为337人,低于全国361人和全省342人的平均水平。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专业技术人员中,46.97%集中在卫生和教育两大系统,而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化工和建材六大行业仅有20.57%,农业为0.07%。三是高层次人才匮乏。每十万人口中只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每万人专利拥有量不足1件。四是人才使用效益不高。专业技术人员直接从事科研工作的仅占0.93%,其余的不是浮在机关,就是专业不对口,没有发挥作用的平台。五是体制性障碍尚未根本突破。人才资源管理条块分割,没有形成调控有效、信息畅通、功能完备、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⑥
导致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除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外,人才评价使用和培养引进机制不健全阻碍了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另外,大同市经济结构、产业规模、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客观上也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五)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民生问题凸现
由表2的数据可知,大同市的第二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从业人员比重较大,当产业出现衰退现象时,必须把大量的工人转移到其他产业,因而城市要承担巨大的就业压力。到2012年,煤炭行业下岗失业人员已达4.6万人,占全市失业人员的54.1%,同煤集团本部工亡家属7000多户,病亡家属8000多户,集体企业长期放假的职工1.6万人。大同全市城镇低保人数达17.66万人,占到全山西省低保人数的四分之一以上⑦。 由于资源型企业效益下降,政府税收随之减少,原资源型企业承办的各项社会事业 3
都交给地方政府,受财政收入制约,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亟待解决。此外,城区、矿区居住条件差,棚户区改造任务艰巨。
(六)城市经济发展不协调,二元特征明显
由表4的数据可知,大同市的重工业化水平仍然较高,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绝对优势,轻工业发展严重不足。大同市对重工业的依赖,尤其是对煤炭产业的依赖十分严重。尽管可以看出,大同市近几年在努力实现工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关闭小型煤炭企业,整合煤炭资源,做大做强大型的企业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工业结构仍然存在着偏重重工业的趋势。
三、大同市政府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与手段
(一)产业政策
一是通过提高准入门槛,明晰产权、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等手段,使煤炭企业从“多、小、散、乱”的困扰中走出来,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目标迈进。到2012年,大同市原有270座矿井政策性关闭为127座,最后兼并整合为64座,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完成。中国煤炭企业现代化装备水平最高、产能最大的同煤塔山2000万吨和同忻1000万吨矿井竣工投产,东周窑、马道头两个千万吨矿井基本建成,千亿同煤的目标提前实现。全市煤炭产量由7000万吨突破1亿吨 。最终,大同市实现了煤炭企业真正意义上的二次创业,使煤都建立在高素质、高水准、高效能和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基础之上。
二是要依托煤炭资源,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能源基地整体创新。大同市政府下大力推进同煤与中海油发展煤基清洁能源的合作,先后投资300亿元,建设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管道输送京津环渤海地区,逐步实现国际一流综合型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中华煤气公司与浑源合作的500万吨油母页岩转化常规油项目,总投资32亿元,年产100万吨油,25万吨液化气,350万吨半焦,销售突破50亿元;继续推进煤电一体化战略,截止2012年,国电三期2×66万千瓦空冷机组、大唐二期2×30万千瓦供热机组已经竣工。
三是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工业新型化的基本路径。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到2012年已形成塔山、同忻两个千万吨、云峰300万吨的现代化矿井,总产能3300万吨,成为大同煤炭工业的标志。发展的基本模式是煤电一体化,粉煤灰、矸石综合利用和高岭土加工,形成循环产业链,发展能源低碳经济。同时不断完善塔山园区路网建设,加快国投2×13.5万千瓦、同煤 2×30万千瓦热电联供等项目建设。
4
四是以园区平台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早日实现大同市的转型发展。 到2012年,园区承载发展的战略布局基本形成。装备制造、新医药、新材料、清洁能源、光伏产业、循环经济、煤化工、冶金管材等占地160平方公里的八大园区成为转型发展的基本平台。中国化工、中国重汽、冀东集团、中国医药、中海油、陕西重汽、庞大、华润、富士康、保利协鑫、中联重科、亿丰、华锐风电、天津建材等一批大集团、大企业落户园区。园区经济成为大同转型跨越发展的基本特征。
五是推进名城保护和修复工程,发展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会展业,实现大同文化的全面复兴。大同市以中国大古都为龙头,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主体,以世界遗产云冈石窟、国家风景名胜区北岳恒山为两翼,打造名都、名城、名窟、名山四大品牌。名城保护复兴工程进展顺利,云冈大景区建设基本完成,北岳恒山深度开发成效明显。关帝庙、观音堂、浑源文庙、圆觉寺、律吕神祠被列为新的国保单位。华强集团方特欢乐世界、煤气工业遗址文化创意、晋华宫矿井文化体验加快开发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2008年--2012年是大同城市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综合竞争实力全面增长、转型跨越发展积蓄力量和基础的五年。五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8年的517.0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842.59亿元,年均增长10.96%;财政总收入从93.04亿元增加到162.26亿元,年均增长14.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508元增加到18915元,年均增长13.23%;万元GDP综合能耗从2.32吨标煤下降到1.42吨标煤,下降38.79%;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超额完成减排任务。
大同市通过以上各种产业政策,改变了其经济发展的内部驱动和运行机制,使传统产业实现了优化升级。同时,改变了产业要素的流动方向和配置方式,努力培育和壮大了新兴产业。
(二)环境治理
“生态城市,我们的家园”,是大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和神圣法则。全面落实环保优先的方针,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具体的措施有:
一是抓好污染企业治理。大同市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限期治理、搬迁污染企业。主城区的工业企业逐步搬迁,“退二进三”。经济开发区医药原料企业加强“三废”达标处理,不达标的必须实施异地搬迁。实施电厂储煤场密闭化改造、粉煤灰综合治理。到2012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均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市区二级以上良好天数增加到346天。
二是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集中供热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发展。到2012年,集中供热投资20亿元,拆除燃煤锅炉817台,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040万平方米,覆盖率达到了87%;污水处理投资5亿元,新建配套管网357公里,污水处理率由49%提高到78.2%,完成御东污水处理厂建设和东、西郊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环卫基础设施投入5.1亿元,城市道路机扫率达到8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2011年,富乔垃圾电厂被授予国家级人居环境范例奖。
三是做好城市生态建设工作,实现“水”与“绿”的完美结合。御东做好文瀛湖和御河两篇水文章,2009年开工建设文瀛湖、御河防渗工程,文瀛湖蓄水要达到1000万立方米,面积6平方公里,使御东新区真正成为滨湖城市。道路绿化做到见路栽树、见土植绿。开展庭院绿化创建工作,推进绿化美化向社区、小区、单位、院落和家庭延伸。到2013年,完成文瀛湖公园、御河两岸景观绿化、采凉山森林公园、十里河综合公园、口泉植物园等绿化景观工程。2011年,大同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实现。 5
(三)公共投资
一是以道路建设为重点,加强城市基础建设 。从2009年开始,大同市政府加快建设大同的高速公路网, 打通大同到浑源、广灵、河北蔚县的高速通道 ,实现市、县、区高速公路全覆盖,形成市县一小时经济圈;建设大西(大同到太原、运城、西安)高速铁路,形成一小时到达北京、太原,两小时到达西安的城际高速铁路圈 ;抓好航空事业发展,完成机场跑道延伸、站坪扩建和候机楼改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2012年,完成孤山水库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完成册田水库、恒山水库、赵家窑水库和十里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二是加大对科教文卫事业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13年,完成建设20所标准化幼儿园。新建大同一中初中部,推进大同师范改造建设工程,完成北岳中学、三中、北师大附中、实验小学以及大同四中等15所学校建设工程,推进大同五中、九中、十中、十二中、十三中、铁一中、市特教学校等教育建设工程。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投资30亿元,2013年,完成市一医院、五医院、中医院、六医院新院建设工程和市二医院搬迁。完成疾控中心综合楼新建工程。开工建设市中心血站。
坚持“人才优先,服务发展;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实用为主”的指导思想,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让大同人才辈出。 拓宽人才选拔的视野和渠道,加强同清华、北大、人大等高等院校战略合作,公开择优选择各类专业人才,强化政府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8年——2012年,大同市政府投入45亿元解决市属关闭破产企业330户、
8.3万下岗职工的安置和善后问题。按照“基础设施配套、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居住品质提升”的标准,2008年——2012年共完成各类保障房、安置房800万平方米、9.1万套,数万户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根本改变 。
三是加强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按照“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传承文脉,创造特色”的要求,大力推进名城保护、新区建设、旧城改造、矿区提升,提高城市整体水平。
加快御东新区开发建设。到2013年,基本完成太阳宫、博物馆、大剧院、图书馆、美术馆、体育中心等工程主体。完成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大楼等重点工程。推进富力、绿地、恒大、复地、同煤、山煤等大集团在御东开发的速度,加快完成御东中心规划区14个城中村改造,开工建设御东工行大楼、煤运安全生产指挥大楼、新华书店大楼、华建商业文化广场,开工建设大同客运东站,完成机场改扩建工程,初步形成御东新区的基本格局。
加快名城保护工程步伐。到2013年,完成北城墙、西城墙修复工程,基本实现古城城墙四面围合。实施四牌楼、魁星楼、太平楼、钟楼、鼓楼东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工程,推进代王府和古城东南隅、西南隅里坊四合院修复工程。积极鼓励倡导大同和国内外企业家进军古城,按照古城保护整体规划,参与古城商业、酒店、博物馆和各种文化产业开发,创造古城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四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推进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2008年——2012年,大同市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市级原有的411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压缩到169项,审批法定时限缩短二分之一,政务大厅成为政府为民服务的平台。6
行政集中审批的改革制度基本形成,标志着政府职能实现初步转变。对在城市转型中利益相对受损或绝对受损的群体,例如那些为了古城恢复而被迫拆迁的居民,政府拿出了相应的补偿资金,更好的发挥了政府在大同市经济转型中的利益协调者的作用。
综上,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是各种资源重新组合的过程,但它不能只靠企业、市场自发地完成,往往需要政府运用各种手段,包括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进行更为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产生问题在本质上是因为制度安排与运行机制的不合理。
大同市经济转型的实践证明,政府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引导,使其经济发展不要过度依赖资源,而是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等现代产业要素;政府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实现了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投资,改善了发展的外部环境,从而为资源型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所以政府主导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根本动力。
注释:
Auty. R.M, Sutaining Development in Mineral Economies: 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 [R].London:Rout Legdge,1993.
②侏罗纪(Jurassic)约处于约地质时代1亿9960万年前(误差值为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前(误差值为400万年)。
③张良文. 大同:战略转型 重振雄风 http://www.cwestc.com/newshtml/2008-8-23/118826.shtml,2008-08-23
④石炭纪(Carboniferous)约处于地质时代2亿8600万至3亿6000万年前。 ⑤张良文. 大同:战略转型 重振雄风. http://www.cwestc.com/newshtml/2008-8-23/118826.shtml,2008-08-23
⑥神州学人. 2004~2010年大同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 http://121.194.3.155/articleview.php?aid=242,2004-10-21
⑦中国百科网.大同市煤炭资源概况. http://www.chinabaike.com/z/keji/ck/604163.html,2012-05-14
参考文献:
[1]纪晨光.谈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政府支持[J].商业经济,2011,(第16期).
[2]陈兵建,徐长玉.资源型城市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重庆社会
科学,2011,(第9期).
[3]李莉,王岩,赵立江,刘彪.资源型城市统筹规划的思考与建议[J].再生资源与循
环经济,2011,(第10期).
[4]潘柠烨,李丹,钟锦洋.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就业问题及原因探析[J].
商业经济,2011,(第12期).
[5]高燕.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
贸,2011,(第13期). ①
7
[6]农夫,张锃.“8+1”对话:打造绿色乌海 实现经济转型[J].绿色中国,2011,(第
18期).
[7]陈红霞.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路径:以枣庄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1,(第
8期).
[8]刘霄泉,李国平.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选择:以辽宁大石桥为例[J].城市发展研
究,2011,(第8期).
[9]陈鲲玲.资源型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策略[J].开放导报,2012,(第5期).
[10]王春杨,李青淼.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研究: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J].城市
发展研究,2012,(第2期).
[11]王新.阜新 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先行者[J].今日辽宁,2012,(第4期).
[12]郝戊,仇欣欣.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研究:以内蒙古为例[J].发展研究,2012,(第
5期).
[13]薛巍.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探析:基于辽宁阜新的调研[J].党政干部学
刊,2012,(第1期).
[14]徐长玉,李娟.陕北资源型城市选择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对策分析[J].榆林
学院学报,2012,(第1期).
[15]贾得花,杨立新.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对策与建议[J].甘肃金
融,2012,(第10期).
[16]高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与基本经验[J].中国科技成果,2012,(第21期).
[17]邢利民.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外部资金支持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生产力研
究,2012,(第2期)
[18]何颖,赵娇,乔建国.朔州市经济转型中的问题与出路[J].科学时代(上半
月),2012,(第11期).
[19]邓荣霖.构建新型政企关系[J].人民论坛,2012,(第4期).
[20]曾晓燕.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构建:以山西省为例[J].晋中
学院学报,2012,(第1期).
[21]邱麦平.以稳取胜 赢得可持续发展[J].现代家电,2013,(第3期).
[22] Auty,R.M.,ResourceAbundance,EconomicDeveloPment,Oxford UlliversityPress,USA,2001
[23] Brunnschweiler,C.N.,E.H.Bulte,TheResourceCurseRevisited,Revised:ATaleofParadoxes, RedHerrings,JournalofEnvironmentalEconomics,Management,2008,55(3):248一264
On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government i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y.
——Taking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of Datong
Student: Su Chenye Tutor: Zhang Gaizhi
8
Abstract: The problem about the resources city because of the excessiv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single industrial structur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ity infrastructure is weak,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increasingly serious limitation. The fundamental reason of these problems lies in the lack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resourc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property rights and other related transactions and running
mechanism is not reasonable. This makes the government become the motive force resource type city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e coal resource type city -- Datong as an
example, analysis of the major economic, soci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City,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the city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unction, explains how the government in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policy,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public investment to promote
resource-based city economic transition.
Keywords: resource type city economic transition industrial policy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ublic investment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