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的表面积计算

散热器的表面积计算: S = 0.86W/(△T*a)) (平方米) 式中

△T ——散热器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T a )之差(℃);

a ——传导系数,是由空气的物理性质及空气流速决定的。 a的值可以表示为: A = Nu*λ/L

式中λ——热电导率由空气的物理性质决定; L ——散热器海拔高度();

Nu ——空气流速系数。 Nu 值由下式决定

Nu = 0.664* [(V/V1)^(1/2)]*[Pr^(1/3)] 式中 V ——动黏性系数,是空气的物理性质; V1——散热器表面的空气流速; Pr ——参数(见表1)。

散热器选择的计算方法

一,各热参数定义:

Rja ——— 总热阻,℃/W;

Rjc ———器件的内热阻,℃/W;

Rcs ———器件与散热器界面间的界面热阻,℃/W; Rsa ——— 散热器热阻,℃/W;

Tj ——— 发热源器件内结温度,℃; Tc ———发热源器件表面壳温度,℃; Ts ——— 散热器温度,℃; Ta ——— 环境温度,℃; Pc ———器件使用功率,W ; ΔTsa ——— 散热器温升,℃;

二,散热器选择:

Rsa =(Tj-Ta)/Pc - Rjc -Rcs

式中:Rsa (散热器热阻)是选择散热器的主要依据。 Tj 和Rjc 是发热源器件提供的参数, Pc 是设计要求的参数,

Rcs 可从热设计专业书籍中查表, 或采用Rcs=截面接触材料厚度/(接触面积X 接触材料导热系数)。

(1) 计算总热阻Rja :Rja= (Tjmax-Ta)/Pc

(2) 计算散热器热阻Rsa 或温升ΔTsa :Rsa = Rja-Rtj -Rtc ΔTsa =Rsa×Pc (3)确定散热器

按照散热器的工作条件(自然冷却或强迫风冷),根据Rsa 或ΔTsa 和Pc 选择散热器,查所选散热器的散热曲线(Rsa 曲线或ΔTsa 线),曲线上查出的值小于计算值时,就找到了合适的热阻散热器及其对应的风速,根据风速流经散热器截面核算流量及根据散热器流阻曲线上风速对应的阻力压降,选择满足流量和压力工作点的风扇。

散热器热阻曲线

~~~~~~~~~~~~~~~~~~~~~~~~~~~~~~~~~~~~

三,散热器尺寸设计:

对于散热器,当无法找到热阻曲线或温升曲线时,可以按以下方法确定: 按上述公式求出散热器温升ΔTsa ,然后计算散热器的综合换热系数α: α=7.2ψ1ψ2ψ3{√√ [(Tf-Ta) /20]} 式中:

ψ1——— 描写散热器L/b 对α的影响,(L 为散热器的长度,b 为两肋片的间距);

ψ2——— 描写散热器h/b 对α的影响,(h 为散热器肋片的高度); ψ3——— 描写散热器宽度尺寸W 增加时对α的影响;

√√ [(Tf-Ta) /20]———描写散热器表面最高温度对周围环境的温升对α的影响;

以上参数可以查表得到。

计算两肋片间的表面所散的功率q0 q0 =α×ΔTfa×(2h+b)×L

根据单面带肋或双面带肋散热器的肋片数n, 计算散热功率Pc′ 单面肋片:Pc′=nq0 双面肋片:Pc′=2nq0

(单面肋,简单的说,就是一边带肋,一边是一个平面。利于在特定场合下的装配,例如在电源模块上。)

若Pc′ >Pc 时则能满足要求。

~~~~~~~~~~~~~~~~~~~~~~~~~~~~~~~~~~~~~~~~~~~~~~~~~~~~~~~~ 四,估算散热器表面积:

由Q=HA(T1-T2)结合修正系数推得:

S = 0.86W/(△T*a))

(平方米)

式中

△T——散热器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Ta )之差(℃);

α(h )——换热系数,是由空气的物理性质及空气流速决定的。 α的值可以表示为:

α= Nu*λ/L

式中λ——热电导率由空气的物理性质决定; L——散热器高度; Nu——空气流速系数。

Nu值由下式决定

Nu = 0.664* [(V/V1)^(1/2)]*[Pr^(1/3)]

式中 V——动黏性系数,是空气的物理性质; V1——散热器表面的空气流速; Pr——参数(见下表)。

温度t/℃ 动黏性系数

热电导率

0.138

0.0207

20

0.156

0.0221

40

0.175

0.0234

60

0.196

0.0247

Pr

0.72 0.71

0.71

0.71

80

100

120

0.217

0.230

0.262

0.0260

0.0272

0.0285

0.70

0.70

0.70

~~~~~~~~~~~~~~~~~~~~~~~~~~~~~~~~~~~~~~~~~~~~~~~~~~~~~~~~~~~~~~~~~~~~~~~~~~~~~`

五,计算阻力压降: 计算流经散热器阻力压降:

在算出换热系数h (α)之后,根据预选的散热器表面的空气流速V ,计算流经散热器的空气阻力压降: △P=f*(L/D)*(1/2)*(ρV 2)

式中: ΔP —— 沿程压力损失,Pa ; V —— 空气平均流速,m/s; f —— 沿程阻力系数; ρ —— 空气密度,kg/m3; L —— 沿程长度,m ;

D —— 当量直径,m 。(D=4散热器截面面积/截面周长)。 ~~~~~~~~~~~~~~~~~~~~~~~~~~~~~~~~~~~~~~~~~~~~~~~~~~~~~~~~~~~ 六,计算流量: 计算流经散热器流量 Q=AV 式中 Q---流量

A--风量流经散热器截面积 V---风量流经散热器风速

~~~~~~~~~~~~~~~~~~~~~~~~~~~~~~~~~ 七,风扇选择:

根据计算获得的Q 和△P,选择风扇PQ 曲线内包含Q 与△P点即可。

风扇PQ 曲线

Ⅰ、Ⅱ、Ⅲ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不同系统的特性曲线。系统特性曲线与风扇的特性曲线的交点就是该风扇的工作点,推荐系统工作在C 点,低阻力工作点。 风扇选型工作点在实际风扇曲线下方即可满足要求。

散热器的表面积计算: S = 0.86W/(△T*a)) (平方米) 式中

△T ——散热器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T a )之差(℃);

a ——传导系数,是由空气的物理性质及空气流速决定的。 a的值可以表示为: A = Nu*λ/L

式中λ——热电导率由空气的物理性质决定; L ——散热器海拔高度();

Nu ——空气流速系数。 Nu 值由下式决定

Nu = 0.664* [(V/V1)^(1/2)]*[Pr^(1/3)] 式中 V ——动黏性系数,是空气的物理性质; V1——散热器表面的空气流速; Pr ——参数(见表1)。

散热器选择的计算方法

一,各热参数定义:

Rja ——— 总热阻,℃/W;

Rjc ———器件的内热阻,℃/W;

Rcs ———器件与散热器界面间的界面热阻,℃/W; Rsa ——— 散热器热阻,℃/W;

Tj ——— 发热源器件内结温度,℃; Tc ———发热源器件表面壳温度,℃; Ts ——— 散热器温度,℃; Ta ——— 环境温度,℃; Pc ———器件使用功率,W ; ΔTsa ——— 散热器温升,℃;

二,散热器选择:

Rsa =(Tj-Ta)/Pc - Rjc -Rcs

式中:Rsa (散热器热阻)是选择散热器的主要依据。 Tj 和Rjc 是发热源器件提供的参数, Pc 是设计要求的参数,

Rcs 可从热设计专业书籍中查表, 或采用Rcs=截面接触材料厚度/(接触面积X 接触材料导热系数)。

(1) 计算总热阻Rja :Rja= (Tjmax-Ta)/Pc

(2) 计算散热器热阻Rsa 或温升ΔTsa :Rsa = Rja-Rtj -Rtc ΔTsa =Rsa×Pc (3)确定散热器

按照散热器的工作条件(自然冷却或强迫风冷),根据Rsa 或ΔTsa 和Pc 选择散热器,查所选散热器的散热曲线(Rsa 曲线或ΔTsa 线),曲线上查出的值小于计算值时,就找到了合适的热阻散热器及其对应的风速,根据风速流经散热器截面核算流量及根据散热器流阻曲线上风速对应的阻力压降,选择满足流量和压力工作点的风扇。

散热器热阻曲线

~~~~~~~~~~~~~~~~~~~~~~~~~~~~~~~~~~~~

三,散热器尺寸设计:

对于散热器,当无法找到热阻曲线或温升曲线时,可以按以下方法确定: 按上述公式求出散热器温升ΔTsa ,然后计算散热器的综合换热系数α: α=7.2ψ1ψ2ψ3{√√ [(Tf-Ta) /20]} 式中:

ψ1——— 描写散热器L/b 对α的影响,(L 为散热器的长度,b 为两肋片的间距);

ψ2——— 描写散热器h/b 对α的影响,(h 为散热器肋片的高度); ψ3——— 描写散热器宽度尺寸W 增加时对α的影响;

√√ [(Tf-Ta) /20]———描写散热器表面最高温度对周围环境的温升对α的影响;

以上参数可以查表得到。

计算两肋片间的表面所散的功率q0 q0 =α×ΔTfa×(2h+b)×L

根据单面带肋或双面带肋散热器的肋片数n, 计算散热功率Pc′ 单面肋片:Pc′=nq0 双面肋片:Pc′=2nq0

(单面肋,简单的说,就是一边带肋,一边是一个平面。利于在特定场合下的装配,例如在电源模块上。)

若Pc′ >Pc 时则能满足要求。

~~~~~~~~~~~~~~~~~~~~~~~~~~~~~~~~~~~~~~~~~~~~~~~~~~~~~~~~ 四,估算散热器表面积:

由Q=HA(T1-T2)结合修正系数推得:

S = 0.86W/(△T*a))

(平方米)

式中

△T——散热器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Ta )之差(℃);

α(h )——换热系数,是由空气的物理性质及空气流速决定的。 α的值可以表示为:

α= Nu*λ/L

式中λ——热电导率由空气的物理性质决定; L——散热器高度; Nu——空气流速系数。

Nu值由下式决定

Nu = 0.664* [(V/V1)^(1/2)]*[Pr^(1/3)]

式中 V——动黏性系数,是空气的物理性质; V1——散热器表面的空气流速; Pr——参数(见下表)。

温度t/℃ 动黏性系数

热电导率

0.138

0.0207

20

0.156

0.0221

40

0.175

0.0234

60

0.196

0.0247

Pr

0.72 0.71

0.71

0.71

80

100

120

0.217

0.230

0.262

0.0260

0.0272

0.0285

0.70

0.70

0.70

~~~~~~~~~~~~~~~~~~~~~~~~~~~~~~~~~~~~~~~~~~~~~~~~~~~~~~~~~~~~~~~~~~~~~~~~~~~~~`

五,计算阻力压降: 计算流经散热器阻力压降:

在算出换热系数h (α)之后,根据预选的散热器表面的空气流速V ,计算流经散热器的空气阻力压降: △P=f*(L/D)*(1/2)*(ρV 2)

式中: ΔP —— 沿程压力损失,Pa ; V —— 空气平均流速,m/s; f —— 沿程阻力系数; ρ —— 空气密度,kg/m3; L —— 沿程长度,m ;

D —— 当量直径,m 。(D=4散热器截面面积/截面周长)。 ~~~~~~~~~~~~~~~~~~~~~~~~~~~~~~~~~~~~~~~~~~~~~~~~~~~~~~~~~~~ 六,计算流量: 计算流经散热器流量 Q=AV 式中 Q---流量

A--风量流经散热器截面积 V---风量流经散热器风速

~~~~~~~~~~~~~~~~~~~~~~~~~~~~~~~~~ 七,风扇选择:

根据计算获得的Q 和△P,选择风扇PQ 曲线内包含Q 与△P点即可。

风扇PQ 曲线

Ⅰ、Ⅱ、Ⅲ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不同系统的特性曲线。系统特性曲线与风扇的特性曲线的交点就是该风扇的工作点,推荐系统工作在C 点,低阻力工作点。 风扇选型工作点在实际风扇曲线下方即可满足要求。


相关文章

  • 铜管铝肋片散热器理论计算的研究
  • 暖通空调HV&AC 2007年第37卷第2期专业论坛 ・55・ 但实际上这是难以实行的.因为除了难以获得加权值以及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之外,室间传热效应所具有的时变性也很复杂.这从y一&u曲线容易看出,室间传热效应y值是随着 ...查看


  • 电子产品散热设计
  • YEALINK 产品热设计 VCS 项目散热预研 欧国彦 2012-12-4 热设计.冷却方式.散热器.热管技术 电子产品的散热设计 一. 为什么要进行散热设计 在调试或维修电路的时候,我们常提到一个词"**烧了",这个 ...查看


  • 散热片选型常识
  • 散热片品牌选型常识 (1) 选材质 金旗舰以水质.供暖方式选定材质 钢质系列:外形美观,艺术造型夸张,怕氧化,要采取内防腐处理,应满水保养: 铝质系列:体轻,造型多变,白碱性腐蚀,要采取内防腐处理: 铜管铝串片对流散热器系列:铜质水道防腐, ...查看


  • 整流桥_百科
  • 摘要 应用整流桥到电路中,主要考虑它的最大工作电流和最大反向电压. 针对整流桥不同冷却方式的选择和对其散热过程的详细分析,来阐述元器件厂家提供的元器件热阻(Rja和Rjc)的具体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在技术上可行.使用上操作性强的测量整 ...查看


  • 散热片散热面积计算
  • 散热片作为强化传热的重要技术之一,广泛地应用于提高固体壁面的传热速率.比如飞机.空调.电子元件.机动车辆的散热器.船用散热器等[1].对散热片强化传热的研究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如对散热片自然对流的研究[2-7],对散热片强制对流的研究 ...查看


  • 建筑给排水消防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实例
  • 建筑给排水消防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实例 一.室内给排水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实例 (一)施工图与施工说明 1.施工图 见图5-1至5-5 2.施工图说明 (1) 生活给水采用镀锌钢管.给水管道穿墙.穿楼板均设钢制套管,当DN≤32时,套管比管子规 ...查看


  • 散热器选型
  • 散热器品牌选型 1) 根据各房间的面积(架空大的可按体积计算)计算出金旗舰采暖房间的采暖负荷Q,计算方法可参考采暖负荷计算方法: 2) 由采暖房间的采暖负荷Q计算出散热片的散热面积F,计算公式如下: F=Q/[K.(tpj-ta)] 式中: ...查看


  • 板式换热器说明书
  • 板式换热器设计指导书 胡雨燕 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2006-10-15 一. 板式换热器简介 1.1 可拆式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 板式换热的基本构造如图1所示. 图1 板式换热器的基本构造 板片是传热元件,一般由0.6~0.8mm的金属板 ...查看


  • 51cysb_高压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开发
  • 高压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开发 柳红霞,毛央平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浙江省杭州市东新路388号 310004) 摘要:随着空分行业和石油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中.高压板翅式换热器需求日趋增多,应 用范围日趋广泛.文章主要就高压板翅式换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