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离子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教学重、难点
重点:离子的形成过程、核外电子排布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离子的形成过程 ★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与发现探究 ★ 课时建议
1课时
★ 板书设计
课题3 离 子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排布规律:分层。
2.原子结构示意图:
3.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二、离子的形成
1.定义:带电荷的原子。 2.形成过程: 三、小结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易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8(氦为2) ,不易得到也不易失去电子; 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为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 的结构,如稀有气体。
课题3 离子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教学重、难点
重点:离子的形成过程、核外电子排布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离子的形成过程 ★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与发现探究 ★ 课时建议
1课时
★ 板书设计
课题3 离 子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排布规律:分层。
2.原子结构示意图:
3.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二、离子的形成
1.定义:带电荷的原子。 2.形成过程: 三、小结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易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8(氦为2) ,不易得到也不易失去电子; 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为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 的结构,如稀有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