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儿科中医特色服务原因分析
一、 2013年全年度中医特色疗法应用情况:
全年共收治病人1697例,其中新生儿360例,不适宜开展相关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全年中医治疗率约为56%。尚未达到二级中医院60%的要求。中药穴位敷贴及外敷是在5月份各项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药汤剂外洗是护理部作为一
项特殊护理项目开展起来,医生大力配合而完成了数例。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发现穴位敷贴确实出现一些潜在的风险:主要是婴幼儿皮肤过于薄嫩,家属易疏于计时,导致贴敷部位皮肤出现轻微红肿,特别是背部穴位所贴敷贴,睡一夜压得太紧,取下时很痛。很多患儿因疼痛而拒绝再次贴敷。大大降低了依从性及敷贴治疗率。后来做了相关调整,3岁以内小儿用小儿热奄包。年龄在3岁以上的仍然使用穴位敷贴。而且制作热奄包的相关材料及器械在10月份才准备齐全,故10月份之前没有开展此项目。
二、 技术成熟度分析
目前我科特色疗法品种较少,主要为汤剂,中药穴位敷贴,外敷,中药雾化及小儿热奄包及中药外洗六种,技术比较成熟的是中药穴位敷贴。
中药穴位敷贴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是将药物研成细末,并与各种不同的液汁(如酒、醋、茶水、温水等) 调制成糊状制剂、软膏、饼剂或薄膜,敷贴于一定的穴位或患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的外治疗法,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之,小儿肌肤薄嫩、毛孔稀疏、外用药物易于吸收,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是人体营卫气血循环运行的通道,而穴位则是运行通路中的交汇点,不仅反映各脏腑生理病理的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因而运用穴位贴敷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通过经络的传导,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和病理状态,可产生良好的治疗和调整作用,达到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此外,贴敷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周围组织营养,促使药物吸收。还可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较强的药效作用。例:选用辛散走窜入肺经的药物敷贴肺俞、膻中、天突等穴,除能使药力直达病所发挥作用外,还能使药性通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肺脏,以调节肺的宣发与肃降,祛除邪气,治愈咳嗽。我科目前有. 肺贴一号方(小儿呼吸道感染 )、肺贴二号方(主要用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肺贴三号方(主要用于小儿发热)、脾贴(主要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腹痛)。在临床中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缩短了患儿住院时间,而且无毒副作用,患儿无痛苦,很受家长的欢迎。
而汤剂由于患儿年龄小,汤剂味苦,服用困难,依从性较差,不易开展,中药外敷,类别局限,目前开展了针对痄腮,淋巴结肿大的中药外敷法,中药雾化目前只开展了针对咽喉部红肿疼痛,疱疹的双黄连雾化,中药煎剂雾化目前缺乏临床安全性及大样本研究及可行性资料,开展难度大。中药穴位敷贴,患儿皮肤娇嫩,容易皮肤过敏,中药背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此类问题,但目前我科中药背包,类别少,只有针对咳喘症状这一种,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需增加方剂,制成不同类别,以填补临床种类稀少的不足,以上情况导致我科整体中医特色疗法项目到不到。
三、 疗效分析
2013年全年我科住院患儿中分为2组,一组为纯现代医学治疗(主要为静脉输液、雾化吸入)和另一组在现代医学治疗之外加入中医特色疗法(中药汤剂、穴位敷贴等),对比之下,加入中医特色疗法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较早,住院时间缩短,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现代医学治疗组。
四、 目前面临的问题
实际开展的项目数远未达到要求。医院制定的儿科诊疗技术计划项目为:火罐技术(专指现代气罐),小儿捏脊,刺四缝,小儿穴位敷贴,小儿推拿,灸法,中药汤剂,中药雾化吸入,耳穴共9项。我科目前只开展了其中的小儿穴位敷贴,中药汤剂,中药雾化吸入等3项。其中的困难之处在于:
1、医务人员技术实力远远不足
我科现有医师7人,仅有中医专业人员1名,且中医临床经验不足,也没有到专业中医医院进修学习,在人员配备上明显不足,对于儿科常用的小儿推拿,没有专业人员,导致这项技术一直不能开展。
2、设备严重欠缺
首先是中药汤剂的煎药问题,医院当初根本就没有考虑儿童的中药炮制有其特殊要求。儿童的中药饮片份量一般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一,在医院里煎吧,只有一种成人用的煎药机,加同样多的水煎出来的药汁浓度太低,小儿胃容量小,一次服用量本来就很少,浓度太低,大大降低了疗效。再加上中药汤剂一般味苦,小儿很不愿意服用,所
以依从性很差;让家属自己煎吧,一是比较麻烦,一般家庭都没有相应的器具,二是很难达到炮制的要求。所以家属一般不愿取饮片。中药灌肠也需要汤剂的药汁,所以没有适合儿童用的煎药机,该项目难以开展。刺四缝等项目需要毫针等器具,医院没有配备,按相应规定科室也不能自己购买,拿什么刺呢?现代气罐也没配备,所以无法开展。
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是我们依然努力的创造条件,开展适合我科临床实际应用中医特色诊疗项目。比如,小儿热奄包就是医院制定的计划以外的项目,但我科全体医护人员认为比较适合我们用,就全力以赴的促成该项目开展起来:课内人员紧急到相关医院学习,然后医生自己准备材料,自己动手,甚至发动医护人员的家属参与热奄包的制备。近1个月来已应用百余例。所以,各科室的特色服务项目应该由医院相关部门同临床科室结合临床实际来拟定。适合开展的,积极争取,确实难以开展的,条件达不到,强行开展的话适得其反。
鉴于以上难题,希望医院积极考虑为我科再配备一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也可。人员配备好,倒班人员不缺的情况下我们咬牙关也要安排人员到相应医院中医儿科进修学习。另外,毫针、现代气罐等成本都很低,希望医院相关部门能尽快配齐。
2013年儿科中医特色服务原因分析
一、 2013年全年度中医特色疗法应用情况:
全年共收治病人1697例,其中新生儿360例,不适宜开展相关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全年中医治疗率约为56%。尚未达到二级中医院60%的要求。中药穴位敷贴及外敷是在5月份各项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药汤剂外洗是护理部作为一
项特殊护理项目开展起来,医生大力配合而完成了数例。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发现穴位敷贴确实出现一些潜在的风险:主要是婴幼儿皮肤过于薄嫩,家属易疏于计时,导致贴敷部位皮肤出现轻微红肿,特别是背部穴位所贴敷贴,睡一夜压得太紧,取下时很痛。很多患儿因疼痛而拒绝再次贴敷。大大降低了依从性及敷贴治疗率。后来做了相关调整,3岁以内小儿用小儿热奄包。年龄在3岁以上的仍然使用穴位敷贴。而且制作热奄包的相关材料及器械在10月份才准备齐全,故10月份之前没有开展此项目。
二、 技术成熟度分析
目前我科特色疗法品种较少,主要为汤剂,中药穴位敷贴,外敷,中药雾化及小儿热奄包及中药外洗六种,技术比较成熟的是中药穴位敷贴。
中药穴位敷贴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是将药物研成细末,并与各种不同的液汁(如酒、醋、茶水、温水等) 调制成糊状制剂、软膏、饼剂或薄膜,敷贴于一定的穴位或患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的外治疗法,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之,小儿肌肤薄嫩、毛孔稀疏、外用药物易于吸收,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是人体营卫气血循环运行的通道,而穴位则是运行通路中的交汇点,不仅反映各脏腑生理病理的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因而运用穴位贴敷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通过经络的传导,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和病理状态,可产生良好的治疗和调整作用,达到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此外,贴敷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周围组织营养,促使药物吸收。还可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较强的药效作用。例:选用辛散走窜入肺经的药物敷贴肺俞、膻中、天突等穴,除能使药力直达病所发挥作用外,还能使药性通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肺脏,以调节肺的宣发与肃降,祛除邪气,治愈咳嗽。我科目前有. 肺贴一号方(小儿呼吸道感染 )、肺贴二号方(主要用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肺贴三号方(主要用于小儿发热)、脾贴(主要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腹痛)。在临床中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缩短了患儿住院时间,而且无毒副作用,患儿无痛苦,很受家长的欢迎。
而汤剂由于患儿年龄小,汤剂味苦,服用困难,依从性较差,不易开展,中药外敷,类别局限,目前开展了针对痄腮,淋巴结肿大的中药外敷法,中药雾化目前只开展了针对咽喉部红肿疼痛,疱疹的双黄连雾化,中药煎剂雾化目前缺乏临床安全性及大样本研究及可行性资料,开展难度大。中药穴位敷贴,患儿皮肤娇嫩,容易皮肤过敏,中药背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此类问题,但目前我科中药背包,类别少,只有针对咳喘症状这一种,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需增加方剂,制成不同类别,以填补临床种类稀少的不足,以上情况导致我科整体中医特色疗法项目到不到。
三、 疗效分析
2013年全年我科住院患儿中分为2组,一组为纯现代医学治疗(主要为静脉输液、雾化吸入)和另一组在现代医学治疗之外加入中医特色疗法(中药汤剂、穴位敷贴等),对比之下,加入中医特色疗法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较早,住院时间缩短,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现代医学治疗组。
四、 目前面临的问题
实际开展的项目数远未达到要求。医院制定的儿科诊疗技术计划项目为:火罐技术(专指现代气罐),小儿捏脊,刺四缝,小儿穴位敷贴,小儿推拿,灸法,中药汤剂,中药雾化吸入,耳穴共9项。我科目前只开展了其中的小儿穴位敷贴,中药汤剂,中药雾化吸入等3项。其中的困难之处在于:
1、医务人员技术实力远远不足
我科现有医师7人,仅有中医专业人员1名,且中医临床经验不足,也没有到专业中医医院进修学习,在人员配备上明显不足,对于儿科常用的小儿推拿,没有专业人员,导致这项技术一直不能开展。
2、设备严重欠缺
首先是中药汤剂的煎药问题,医院当初根本就没有考虑儿童的中药炮制有其特殊要求。儿童的中药饮片份量一般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一,在医院里煎吧,只有一种成人用的煎药机,加同样多的水煎出来的药汁浓度太低,小儿胃容量小,一次服用量本来就很少,浓度太低,大大降低了疗效。再加上中药汤剂一般味苦,小儿很不愿意服用,所
以依从性很差;让家属自己煎吧,一是比较麻烦,一般家庭都没有相应的器具,二是很难达到炮制的要求。所以家属一般不愿取饮片。中药灌肠也需要汤剂的药汁,所以没有适合儿童用的煎药机,该项目难以开展。刺四缝等项目需要毫针等器具,医院没有配备,按相应规定科室也不能自己购买,拿什么刺呢?现代气罐也没配备,所以无法开展。
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是我们依然努力的创造条件,开展适合我科临床实际应用中医特色诊疗项目。比如,小儿热奄包就是医院制定的计划以外的项目,但我科全体医护人员认为比较适合我们用,就全力以赴的促成该项目开展起来:课内人员紧急到相关医院学习,然后医生自己准备材料,自己动手,甚至发动医护人员的家属参与热奄包的制备。近1个月来已应用百余例。所以,各科室的特色服务项目应该由医院相关部门同临床科室结合临床实际来拟定。适合开展的,积极争取,确实难以开展的,条件达不到,强行开展的话适得其反。
鉴于以上难题,希望医院积极考虑为我科再配备一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也可。人员配备好,倒班人员不缺的情况下我们咬牙关也要安排人员到相应医院中医儿科进修学习。另外,毫针、现代气罐等成本都很低,希望医院相关部门能尽快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