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注:白居易时任杭州刺史,这首诗是当时招朋友夜饮的即兴之作。
(1)颈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2)有人说,全诗“望”字统领全篇,你认为对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0、(答案)(1)比喻(1分)。将风吹古木声比作雨声,将月照平沙比作白霜(1分),表现夏夜风光的清凉与宁静(1分)。
(2)对。诗人从远眺起笔,登上望海楼向东远望,天海一片苍茫,颔联写近景,灯火阑珊,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景色由远而近,匀围绕“望”字展开,气势雄伟,意境开阔。(依次列出所写景象2分,表述有条理2分。能自圆其说即可。)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注:白居易时任杭州刺史,这首诗是当时招朋友夜饮的即兴之作。
(1)颈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2)有人说,全诗“望”字统领全篇,你认为对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0、(答案)(1)比喻(1分)。将风吹古木声比作雨声,将月照平沙比作白霜(1分),表现夏夜风光的清凉与宁静(1分)。
(2)对。诗人从远眺起笔,登上望海楼向东远望,天海一片苍茫,颔联写近景,灯火阑珊,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景色由远而近,匀围绕“望”字展开,气势雄伟,意境开阔。(依次列出所写景象2分,表述有条理2分。能自圆其说即可。)
相关文章
-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答案整理"三问"
文 / 柳栖士 湖北省自主命题是从2004年开始的,迄今已走完10个年头.我们2014届高三第一轮古诗词鉴赏复习到今天也基本告一段落,老师们想在这收官阶段让学生去进行一次高考真题训练,已达到走向高考的目的,而训练题恰好是湖北省自主命题以来的 ...查看
-
2016年中考语文考点总动员(14)诗歌鉴赏(含答案)
专题14 诗歌鉴赏 一.中考诗歌鉴赏题考点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 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诗歌的特点: 丰富的 ...查看
-
蔡宏伟:[诗歌鉴赏题的答题规范举隅]课堂实录
学生拿出练习纸. 环节二 练习题回顾 教师打出前天练习中的诗歌鉴赏题的幻灯片: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7-18题.(10分) 更漏子 唐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 ...查看
-
突击 |最新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训练12题(宋代)
一.阅读下面的两首同题古诗,回答问题. 寻隐者不遇 [北宋]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结合两首诗作的寓意,请赏析 ...查看
-
2015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宋词鉴赏100例及答案(二)
2015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宋词鉴赏100例及答案(二) 2015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宋词鉴赏100例及答案(二) 51. 邓剡<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52. 邓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53. 曹组<青玉 ...查看
-
对月寓怀阅读答案鉴赏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核心提示:对月寓怀阅读答案鉴赏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注①:这是<红楼梦>中一个穷书生寄居葫芦庙时,在中秋月夜酒后吟出的抒怀之诗.(1)本诗非思乡之作,请根据诗作内容及穷... 对月寓怀阅 ...查看
-
古诗歌鉴赏题教学心得体会
古诗歌鉴赏题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组 李欣悦 古诗歌鉴赏在语文高考试卷中占据7%的分值.它较之现代文阅读多一份历史文化背景,较之文言文阅读又多一份含蓄和言外之意.它的篇幅极短,分值又少,难度却是极大,也是众人的必争之地.普通班的考生在面对这一题 ...查看
-
音乐的鉴赏与欣赏
音乐的"鉴赏"与"欣赏" 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 ...查看
-
东师[外国文学名著鉴赏]17春在线作业1
2017秋17春外国文学名著鉴赏17春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 作家塞万提斯的国 别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意大利 D. 西班牙 正确答案: 2. < 看不见的收藏 >中讲 ...查看
-
扬州高三二模古诗词鉴赏解析
扬州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 --古诗词鉴赏 试题分析 扬州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试卷古诗词鉴赏,选材于唐时颇负诗名的女冠李冶的<寄校书七兄>.在五言律诗中,此诗算是写得很别致的,词面也较浅显易懂.三条题目分别从人物形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