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培训总结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培训总结

(二)班 落冲小学 钱思宁

2012年7月16日~23日,我有幸参加了鬃岭镇中心校组织的《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培训。第一次参与这种培训,由于没有什么经验,所以难免信心不足,但通过八天的培训,自己也感到收获很多。

一、这次培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多媒体环境下的资源应用和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是最重要的因素。在新课程实践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转换,教师成为新课程实践中的教与学的设计者,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和信息员,新课程改革的促进者、组织者、管理者,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者,教学的研究者、反思者和发现者,在新课程改革中扮演者这么多的角色,教师能否胜任这些角色,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养。在教师素质的提高中,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师德修养等方面,都迫切需要提高。教师在很多方面的欠缺,导致新课程的实践显得缓慢和不协调,因此这次培训就显得重要和迫切。

二、本次培训中主要取得的成绩:

在各校一线教师的支持和配合下,本次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1、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据各个乡镇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实行不同的教学模式。课堂

教学活动精彩纷呈,教师在培训中畅所欲言,小组讨论热烈有效。观点的相互碰撞,产生了很多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知不觉中更新了教育观念。

2、注重理论与操作实践相结合。单纯的理论总是枯燥的,为了避免教师在学习时感觉枯燥无味,我们注重讲练结合,采用小组讨论、小组PK、头脑风暴等多种活动形式,提升培训的趣味性。结合教师在日常工作的实际应用,有针对性的开设对其有用的操作训练,老师们普遍反应良好。

3、设立互帮互助机制,由于培训教师年龄差距较大,多媒体使用水平也差次不齐。这样的现状使得教学内容不能整齐划一。对于一些教师来讲非常简单的操作到了另一些教师那里就成了不可逾越的难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培训开始,通过游戏进行随机分组。这样分组的目的一是为了打破彼此的陌生感,二是让教师充分利用身边重要的学习资源,三就是更好的实现彼此的互帮互助。能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的问题,我们就不再多讲。这样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又可以充分提升老师们的自学能力。

三、在培训中反映出的以下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转变教学理念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方式,提升专业素养的需要,是教师主动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在这个提升过程中要遵循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共同提高的原则。 通过培训反映出的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1)部分教师对这次培训重视不够。报着“拿证完事”的态度,导

致培训的开展打了折扣。如果培训流于形式,就没有任何意义;

(2)一些教师缺乏动力。很多老师对培训不感兴趣,认为无所谓,缺乏动力。尤其是已经拿到高级职称的教师缺乏了进取心,对培训有排斥。

(3)部分培训内容脱离了实际:由于农村学校的多媒体设备落后,再先进的理念对教师来说仅仅是一时的触动,没有硬件支持,再好的理念也发挥不了作用。

在培训之前,我可以说是只会欣赏ppt、flash等课件,对于如何制作是不可想象的。这次培训我们是带着任务去的,因为回园后要进行全园性教师培训,当我接到这个任务时,既欢喜又担忧,欢喜的是领导让我去,是对我的信任;担忧的是怕自己学不好,对全园老师没个交代,所以觉得任务挺重的,只能暗下决心,认真学习,绝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

在这次培训中,王老师对ppt和flash的基本制作原理都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们懂得了课件的简单制作方法。原来ppt也可以有这么多的用途,也可以制作出如此丰富的课件。通过对Flash简单的学习,我为让一个物体可以自由变换,一个形状可以多种形式动起来等等的成功操作而欣喜不已。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活动,使我对课件制作有了初步的了解,老师精彩的讲解,熟练的操作,渊博的知识,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还对制作课件有了新的认识,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这次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我们

的学习并没有结束,他就像一个永远游不到边际的大海,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有平时不断学习,不断锻炼,才能使之更加灵活运用,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好的心态和积极地态度,继续认真学习掌握好计算机的功能,这样我们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学以致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培训总结

(二)班 落冲小学 钱思宁

2012年7月16日~23日,我有幸参加了鬃岭镇中心校组织的《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培训。第一次参与这种培训,由于没有什么经验,所以难免信心不足,但通过八天的培训,自己也感到收获很多。

一、这次培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多媒体环境下的资源应用和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是最重要的因素。在新课程实践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转换,教师成为新课程实践中的教与学的设计者,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和信息员,新课程改革的促进者、组织者、管理者,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者,教学的研究者、反思者和发现者,在新课程改革中扮演者这么多的角色,教师能否胜任这些角色,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养。在教师素质的提高中,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师德修养等方面,都迫切需要提高。教师在很多方面的欠缺,导致新课程的实践显得缓慢和不协调,因此这次培训就显得重要和迫切。

二、本次培训中主要取得的成绩:

在各校一线教师的支持和配合下,本次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1、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据各个乡镇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实行不同的教学模式。课堂

教学活动精彩纷呈,教师在培训中畅所欲言,小组讨论热烈有效。观点的相互碰撞,产生了很多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知不觉中更新了教育观念。

2、注重理论与操作实践相结合。单纯的理论总是枯燥的,为了避免教师在学习时感觉枯燥无味,我们注重讲练结合,采用小组讨论、小组PK、头脑风暴等多种活动形式,提升培训的趣味性。结合教师在日常工作的实际应用,有针对性的开设对其有用的操作训练,老师们普遍反应良好。

3、设立互帮互助机制,由于培训教师年龄差距较大,多媒体使用水平也差次不齐。这样的现状使得教学内容不能整齐划一。对于一些教师来讲非常简单的操作到了另一些教师那里就成了不可逾越的难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培训开始,通过游戏进行随机分组。这样分组的目的一是为了打破彼此的陌生感,二是让教师充分利用身边重要的学习资源,三就是更好的实现彼此的互帮互助。能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的问题,我们就不再多讲。这样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又可以充分提升老师们的自学能力。

三、在培训中反映出的以下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转变教学理念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方式,提升专业素养的需要,是教师主动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在这个提升过程中要遵循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共同提高的原则。 通过培训反映出的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1)部分教师对这次培训重视不够。报着“拿证完事”的态度,导

致培训的开展打了折扣。如果培训流于形式,就没有任何意义;

(2)一些教师缺乏动力。很多老师对培训不感兴趣,认为无所谓,缺乏动力。尤其是已经拿到高级职称的教师缺乏了进取心,对培训有排斥。

(3)部分培训内容脱离了实际:由于农村学校的多媒体设备落后,再先进的理念对教师来说仅仅是一时的触动,没有硬件支持,再好的理念也发挥不了作用。

在培训之前,我可以说是只会欣赏ppt、flash等课件,对于如何制作是不可想象的。这次培训我们是带着任务去的,因为回园后要进行全园性教师培训,当我接到这个任务时,既欢喜又担忧,欢喜的是领导让我去,是对我的信任;担忧的是怕自己学不好,对全园老师没个交代,所以觉得任务挺重的,只能暗下决心,认真学习,绝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

在这次培训中,王老师对ppt和flash的基本制作原理都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们懂得了课件的简单制作方法。原来ppt也可以有这么多的用途,也可以制作出如此丰富的课件。通过对Flash简单的学习,我为让一个物体可以自由变换,一个形状可以多种形式动起来等等的成功操作而欣喜不已。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活动,使我对课件制作有了初步的了解,老师精彩的讲解,熟练的操作,渊博的知识,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还对制作课件有了新的认识,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这次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我们

的学习并没有结束,他就像一个永远游不到边际的大海,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有平时不断学习,不断锻炼,才能使之更加灵活运用,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好的心态和积极地态度,继续认真学习掌握好计算机的功能,这样我们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学以致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关文章

  • 信息技术培训计划总结内容
  • 花庄中学信息技术培训计划 (2012--2013) 为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深入开展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使教师了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效益,切实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 ...查看


  • 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 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作为少数民族边远山区的我有幸参加了2016年秋季学期四川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通过培训和学习,让我从思想上得到了洗礼,从心灵上得到了震撼,从理念上得到了更新,从能力上得到了提高,从教育教学方法 ...查看


  • 远程教育计划
  • 2017年春季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社区党员干部队伍和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让群众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以远教站点为平台,整合社区现有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源,充分发挥好党员的带头作 ...查看


  • 2012学校信息化工作总结
  • 学校信息化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 本学期加强学校信息员队伍的管理,形成一支力量强.协作能力好的信息化师资队伍,为开展各类信息化应用做好铺垫,同时深入科研工作,认真积累,积极尝试.及时总结,将点滴的积累汇集成一套适合我校信息 ...查看


  • 小学电教工作总结2
  • 五眼桥小学2014年秋电教工作总结 学校电教工作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巩固与提高学校信息化教育水平,我校的电教工作以教育信息化为主线,进一步完善电教设施,广泛开展电教活动.本学期,在校领 ...查看


  • 面向工作场域的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研究
  • 摘要: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落实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培训前期通过与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访谈,了解工作场域中对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结合问卷调查了解幼儿教师对信息技术培训需求,面向工作场域的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方案,培训内容 ...查看


  • 小学电教工作计划
  • 第一篇:农村小学电教工作计划 为了加强电化教育设备用到实处,切实抓好现代远程教育为全校教师服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年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紧紧围绕 ...查看


  • 装备电教中心工作总结
  • 装备电教中心工作总结 XX年,装备电教中心抓住"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这一契机,按照上级单位和县局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在努力改善我县教育装备硬件条件的同时,致力于提高教育系统教育信息化软件资源建设及教育 ...查看


  • 2016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心得体会2
  • 2016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心得体会2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等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素质教育的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