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阅读答案

, 杂诗三首(其三)沈佺期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21.从唐诗的题材看,这首诗属于 ▲ 诗,尾联表达了诗人 ▲ 的愿望。(2分)22.简要赏析颔联的表现手法。(5分)参考答案:21.边塞(1分)早日结束战争(收复龙城、作战凯旋)与家人团聚(大意相同即可)(1分)22.(1)借月抒怀(借景抒情),(1分)远隔千山万水的征夫和思妇,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互相思念。(1分)(2)虚实结合(以虚衬实),(1分)既实写出了夫妇分离的现在,也虚写了夫妇团聚的过去;既画出了异地同视一轮明月的月下相思图,也使人联想起夫妇相处时月下双照的景象,突出了闺中人和征夫相互思念的绵邈深情。(2分)

, 杂诗三首(其三)沈佺期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21.从唐诗的题材看,这首诗属于 ▲ 诗,尾联表达了诗人 ▲ 的愿望。(2分)22.简要赏析颔联的表现手法。(5分)参考答案:21.边塞(1分)早日结束战争(收复龙城、作战凯旋)与家人团聚(大意相同即可)(1分)22.(1)借月抒怀(借景抒情),(1分)远隔千山万水的征夫和思妇,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互相思念。(1分)(2)虚实结合(以虚衬实),(1分)既实写出了夫妇分离的现在,也虚写了夫妇团聚的过去;既画出了异地同视一轮明月的月下相思图,也使人联想起夫妇相处时月下双照的景象,突出了闺中人和征夫相互思念的绵邈深情。(2分)


相关文章

  • 杜甫的诗:[咏怀古迹其三]阅读答案及赏析
  •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这首诗歌属于 体裁,从内容上看属于 题材.(2分) (2) 请结合诗歌内容 ...查看


  •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三十八)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八) ①汪元量 青天淡淡月荒荒,两岸淮田尽战场.       宫女不眠开眼坐,更听人唱<哭襄阳>②. [注] ①南宋灭亡之后,诗人和宫女们作为俘虏被元军押解北上,此诗写于 ...查看


  • 崔橹[华清宫三首(其三)]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 [原文]: 华清宫①(其三) 崔 橹② 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 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 [注释] ①华清宫,唐朝行宫,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行乐处.②崔橹:晚唐诗人. [翻译]:门上横锁着金锁静悄悄的没有人,在渭水之滨只有落 ...查看


  • 巩固训练·提能力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客至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巩固训练·提能力 一.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夜宴左氏庄 杜 甫 ...查看


  • 哦,大海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横向思维与心理枷锁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拿一张白纸,用笔在上面画一个黑点,拿给人们看.接受这个实验的所有成年人,都毫无例外地回答:"一个黑点."可是在幼儿园,孩子们的回答却是多种多样的.&q ...查看


  • 杜甫诗三首3参考答案
  •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二)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号: 班 组 姓 名: [学习目标] 1.学习<咏怀古迹(其三)>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体会杜甫沉郁顿挫 的诗风. 2.体会诗人写昭君的怨恨 ...查看


  • "万章问曰:"敢问友."阅读答案(附翻译)
  • 万章问曰:"敢问友."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①,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 ...查看


  • 狱中题壁阅读答案_狱中题壁翻译赏析_作者谭嗣同
  • 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谭嗣同.其诗词全文如下: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译文] 望门投宿想到了东汉时的张俭,希望你们能像东汉时的杜根那样,忍死求生,坚持斗争.狱中题壁阅读答案_狱中题壁翻译赏析_作者谭 ...查看


  • 怎样才能做到少教多学
  • 怎样才能做到"少教多学"? 少教多学的重心在学生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注重精心设计教学,做到少讲精练,把重心放在凸显问题的解决和个别辅导上,当好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学生学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