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给予树]]教学设计

《给予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会写14个字和相关词语。理解“援助中心、给予树”等词语的意思。 理解“援助中心、如愿以偿”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读金吉娅的话

3.抓住金吉亚神态、语言的句子,去理解、体会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美好品质。渗透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点:

抓住金吉亚神态、语言的句子,去理解、体会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美好品质。渗透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

理解“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的笑脸。”这句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

1.课前交流:我们来做个“火眼金睛”的游戏’—看图说节日:中秋节、儿童节、端午节、国庆节、春节、圣诞节。

师:你对圣诞节有哪些了解?

生1:圣诞节的庆祝活动是从12月24日晚上的圣诞夜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1月6日。在圣诞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还有人穿上红衣服,戴上白胡子,扮上圣诞老人,给孩子们分发礼物。

生2:圣诞节是每年的12月25日。

师:我发现这两位同学都是从“课后资料袋”里找的资料,往后,我们预习课文时,要读读课后资料袋,从里面学到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知识。

今天是12月20日了,今年的圣诞节又要到了,正当大家忙着准备礼物庆祝节日的时候,金吉娅的家里却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情,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共同来度过一个特殊的圣诞节。

2.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给予树。)谁会读?(生读课题。)真不简单,不仅读准了多音字“给”,也读准了生字“予”。(分别给“给”和“予”注音)请大家齐读一遍。

二、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

过渡: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课文,并完成预习卡,通过批阅,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孩子自学能力特别强,预习也很充分,书写特别认真,你瞧,xx同学写的多美观,多漂亮啊!不过老师也发现,有的同学这个字再写的时候出错较多。

1. 以学定教,指导书写。

预设:“糖”:“米”字旁要窄些,最后的“捺”变成“点”;右边的部分“横”比较多,但也有一个规律:横多距离要相等。(教师示范写)记住了吗?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在预习卡的田字格中,把字认真正确地书写一遍。提醒学生:头正、身直、肩平、足安、握笔要正确。教师看学生书写,简单评价。

过渡:大家端正的姿势告诉我:你们已经把生字都写好了。那么你们有信心读好词语吗?会读词语的同学就可以得到老师的圣诞礼物---谁第一个来挑战。

2.出示词语,检查朗读。

师:大家认真听,如果她读对了,就跟着默读,如果读错了,大家就齐读2遍,帮助她纠正错误。

师:还有谁来读?(举手的同学很多)都想读,那我们就开火车读吧!

生:开火车读词语

过渡:词语掌握的这么好了,那谁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了什么?

3.指名概括课文内容。

(1)汇报交流。(找两名同学概括的课文内容,一个好的一个差的,让这两名同学起来读自己的主要内容。)

(2

)让学生说说谁概括的好。

(3)小结:看,我们抓住了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就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清楚了,这一种很好的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希望同学们以后要学会运用。

(一)出示问题及自学要求。(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

出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读出了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请仔细默读课文,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在旁边简单地写写自己的体会。 过渡:下面咱就来交流一下你画出的有关语句。

(二)品读金吉亚的“沉默不语”

1.指名读画的句子。

预设:出示“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1)理解“沉默不语”

师:读着读着,哪个词跳入了你的眼睛?

生:“沉默不语”

师:那么“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呢?

生:“沉默不语”就是不说话。

师:那么,你在什么时候“沉默不语”过?

生:那次,我考试没考好,我沉默不语。

生:……

师:那么,8岁的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呢?请大家再来快速浏览课文,找找原因。(生自读。)

生:金吉娅只买了一些棒棒糖给哥哥姐姐,心里感到很难过。

师:请你难过的读读这句话。

师:她是觉得买的东西不好,而不好意思,所以沉默不语。 师:请你不好意思的读读这句话。

生:妈妈让她买4份礼物,她只买了棒棒糖,她怕妈妈生气。 师:她在乎妈妈的感受,是个体贴妈妈的好孩子。你结合文中句子来谈理解,真会读书。

(2)读好“沉默不语”

过渡:一个“沉默不语”让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带着自己的体会,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3)小结:透过“沉默不语”这个神态描写,我们走进了金吉娅的内心,感受到她是那样的体贴家人。这就是神态描写的魅力。(板书:神态) 过渡:那么,此时哥哥姐姐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2.出示第三自然段,让学生找到描写哥哥姐姐神态的词语。 生:找到“兴高采烈”。

师;如果和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样子对比着读,就更能读出金吉娅沉默不语时的心情。谁愿意读?(生再读。)--出示课件

师:哥哥姐姐兴采烈是什么样?大家用动作表演一下(生作手舞足蹈兴奋状)金吉娅沉默不语呢?(生表演沉默状)男女分角色读

3.总结:我们抓住“沉默不语”,联系着上文,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感受到她是那样体贴家人。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而作者正是运用这个神态描写的句子,来反映金吉娅的内心世界。所以,我们以后在写作文时,也要像作者学习,运用神态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过渡:此时,沉默不语的金吉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感受到了她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还有哪些语句也让你感受到了这些?我们接着交流你划到的句子。

(三)品读“金吉亚为什么这样做?”

预设:1:“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师:我也找到了这个句子------课件出示:“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齐读

师:读着这句话,哪个词深深的打动了你的心灵?

生:一直盼望

师:什么是“一直盼望”

生:“一直盼望”就是天天盼望。

生;“一直盼望”就是白天盼望,夜里也盼望。

师:文中的小女孩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师:白天,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时候,她盼望_____(生读);晚上,面对黑漆漆的屋子,她盼望_____(生读);甚至连做梦呀,她都盼望_____(生读)。这就叫----一直盼望

师:“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这是金吉娅在看了小女孩的心愿卡后知道的,看着小女孩的心愿,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小女孩太可怜了。

师:你很有同情心。

生:小女孩什么也没有,她很孤独,我要帮助她。

师:你真是的有爱心的孩子,你想怎么帮助她呢?

生:我要买一个洋娃娃送给她。

过渡:金吉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得,所以:

预设2:(课件出示)—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生:齐读。

师:此时,金吉娅的是怎么做的,找到相关的词语。

生:取、买、送。

师:这几个词语都是表示(动作的)从金吉娅的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板书:动作)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师:多好的孩子呀,可是金吉娅,你家里并不宽裕,这是妈妈辛辛苦苦攒的钱,她希望你和哥哥姐姐来分享礼物,你这样做,不怕妈妈生气吗?

生:我怕妈妈生气,可是……小女孩太可怜了。

过渡:金吉亚,你这样做,一定还有其他的原因吧?谁还画了其他的句子。

预设3:生读: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师:看着屏幕,谁再来读一读?

(出示)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没有。

生:读屏幕上的语句。

生:打错了,漏字了。

(补充出示“什么都”)

师:老师觉得不加这三个字也挺通顺,挺好的呀,不加,行吗? 生:不行,少了,说明不了一点儿“都没有”。

师:加上这三个字说明什么?

生:说明小女孩一丁点儿,一丝一毫都没有。

师:圣诞节是多么让孩子们盼望的节日呀,(课件出示各种礼物)因为那一夜他们会收到许多礼物,他们会沉浸在快乐和幸福中。可是这个小女孩呢?她却什么都没有。你想,她没有什么?

生:她没有玩具。

生:她没有爸爸妈妈的疼爱。

生:她没有小伙伴陪她玩耍。

师:此时,你感受到什么?

生:小女孩太可怜了。

生:小女孩太需要帮助了。

师:怎样才能读好这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我把“什么都”三个字读的慢一点、拖长点音就行了。 师:那你就读吧。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帮助小女孩的决心,真好!

师:透过“什么都”三个字,我们感受到小女孩太可怜了,太需要帮助了,更感到金吉亚帮助小女孩的决心。所以:金吉娅(出示课件-----于是,我摘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生:齐读

师:那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仅仅是洋娃娃吗?还有什么? 生:温暖

生:笑脸

师小结:现在,我们通过读金吉娅的话,理解了金吉娅的做法,体会到了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的美好品质,这

就是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的魅力(板书:语言)。我们以后写作文时,也要学会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美好品质。

四、抓点提升

1.出示《“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的一段文字: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2.让学生找出这段文字中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的词语,并说说运用这些描写的好处。

五、拓展延伸 升华情感

1.师:(圣诞音乐响)听,圣诞的乐章奏响了,给予树上,挂着一个小女孩的梦想,给予树下,另一个小女孩金吉娅帮她如愿以偿,作为金吉亚的妈妈,我担心过,生气过,可是现在,作为妈妈的我,我会──(师范读最后一段。课件出示最后一段。《爱的奉献》伴奏起) 师:作为姐姐的你会──(女生读。)

师:作为哥哥的你会──(男生读。)

师:我们每一个被感动的人都会──(生齐读)

2.同学们,小女孩得到了金吉娅的爱终于如愿以偿,当小女孩收到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后会怎样呢?请你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时间够就在课堂上写,不够就作为家庭作业)

3.同学们,生活中不仅仅是小女孩得到了爱如愿以偿了,请看这些人也同样得到了大家的关爱,此时此刻,你觉得“给予树”还可以叫什么树?(出示一组图片)

六、课后练笔,放飞想象

同学们,小女孩得到了金吉娅的爱终于如愿以偿,当小女孩收到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后会怎样呢?请你展开想象,写几句话。

七、推荐阅读,拓宽视野

同学们,(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课后把小女孩对金吉娅说的话写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去读一读《爱的教育》、相信你会收获更多的感动。

《给予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会写14个字和相关词语。理解“援助中心、给予树”等词语的意思。 理解“援助中心、如愿以偿”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读金吉娅的话

3.抓住金吉亚神态、语言的句子,去理解、体会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美好品质。渗透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点:

抓住金吉亚神态、语言的句子,去理解、体会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美好品质。渗透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

理解“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的笑脸。”这句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

1.课前交流:我们来做个“火眼金睛”的游戏’—看图说节日:中秋节、儿童节、端午节、国庆节、春节、圣诞节。

师:你对圣诞节有哪些了解?

生1:圣诞节的庆祝活动是从12月24日晚上的圣诞夜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1月6日。在圣诞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还有人穿上红衣服,戴上白胡子,扮上圣诞老人,给孩子们分发礼物。

生2:圣诞节是每年的12月25日。

师:我发现这两位同学都是从“课后资料袋”里找的资料,往后,我们预习课文时,要读读课后资料袋,从里面学到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知识。

今天是12月20日了,今年的圣诞节又要到了,正当大家忙着准备礼物庆祝节日的时候,金吉娅的家里却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情,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共同来度过一个特殊的圣诞节。

2.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给予树。)谁会读?(生读课题。)真不简单,不仅读准了多音字“给”,也读准了生字“予”。(分别给“给”和“予”注音)请大家齐读一遍。

二、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

过渡: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课文,并完成预习卡,通过批阅,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孩子自学能力特别强,预习也很充分,书写特别认真,你瞧,xx同学写的多美观,多漂亮啊!不过老师也发现,有的同学这个字再写的时候出错较多。

1. 以学定教,指导书写。

预设:“糖”:“米”字旁要窄些,最后的“捺”变成“点”;右边的部分“横”比较多,但也有一个规律:横多距离要相等。(教师示范写)记住了吗?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在预习卡的田字格中,把字认真正确地书写一遍。提醒学生:头正、身直、肩平、足安、握笔要正确。教师看学生书写,简单评价。

过渡:大家端正的姿势告诉我:你们已经把生字都写好了。那么你们有信心读好词语吗?会读词语的同学就可以得到老师的圣诞礼物---谁第一个来挑战。

2.出示词语,检查朗读。

师:大家认真听,如果她读对了,就跟着默读,如果读错了,大家就齐读2遍,帮助她纠正错误。

师:还有谁来读?(举手的同学很多)都想读,那我们就开火车读吧!

生:开火车读词语

过渡:词语掌握的这么好了,那谁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了什么?

3.指名概括课文内容。

(1)汇报交流。(找两名同学概括的课文内容,一个好的一个差的,让这两名同学起来读自己的主要内容。)

(2

)让学生说说谁概括的好。

(3)小结:看,我们抓住了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就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清楚了,这一种很好的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希望同学们以后要学会运用。

(一)出示问题及自学要求。(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

出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读出了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请仔细默读课文,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在旁边简单地写写自己的体会。 过渡:下面咱就来交流一下你画出的有关语句。

(二)品读金吉亚的“沉默不语”

1.指名读画的句子。

预设:出示“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1)理解“沉默不语”

师:读着读着,哪个词跳入了你的眼睛?

生:“沉默不语”

师:那么“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呢?

生:“沉默不语”就是不说话。

师:那么,你在什么时候“沉默不语”过?

生:那次,我考试没考好,我沉默不语。

生:……

师:那么,8岁的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呢?请大家再来快速浏览课文,找找原因。(生自读。)

生:金吉娅只买了一些棒棒糖给哥哥姐姐,心里感到很难过。

师:请你难过的读读这句话。

师:她是觉得买的东西不好,而不好意思,所以沉默不语。 师:请你不好意思的读读这句话。

生:妈妈让她买4份礼物,她只买了棒棒糖,她怕妈妈生气。 师:她在乎妈妈的感受,是个体贴妈妈的好孩子。你结合文中句子来谈理解,真会读书。

(2)读好“沉默不语”

过渡:一个“沉默不语”让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带着自己的体会,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3)小结:透过“沉默不语”这个神态描写,我们走进了金吉娅的内心,感受到她是那样的体贴家人。这就是神态描写的魅力。(板书:神态) 过渡:那么,此时哥哥姐姐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2.出示第三自然段,让学生找到描写哥哥姐姐神态的词语。 生:找到“兴高采烈”。

师;如果和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样子对比着读,就更能读出金吉娅沉默不语时的心情。谁愿意读?(生再读。)--出示课件

师:哥哥姐姐兴采烈是什么样?大家用动作表演一下(生作手舞足蹈兴奋状)金吉娅沉默不语呢?(生表演沉默状)男女分角色读

3.总结:我们抓住“沉默不语”,联系着上文,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感受到她是那样体贴家人。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而作者正是运用这个神态描写的句子,来反映金吉娅的内心世界。所以,我们以后在写作文时,也要像作者学习,运用神态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过渡:此时,沉默不语的金吉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感受到了她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还有哪些语句也让你感受到了这些?我们接着交流你划到的句子。

(三)品读“金吉亚为什么这样做?”

预设:1:“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师:我也找到了这个句子------课件出示:“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齐读

师:读着这句话,哪个词深深的打动了你的心灵?

生:一直盼望

师:什么是“一直盼望”

生:“一直盼望”就是天天盼望。

生;“一直盼望”就是白天盼望,夜里也盼望。

师:文中的小女孩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师:白天,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时候,她盼望_____(生读);晚上,面对黑漆漆的屋子,她盼望_____(生读);甚至连做梦呀,她都盼望_____(生读)。这就叫----一直盼望

师:“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这是金吉娅在看了小女孩的心愿卡后知道的,看着小女孩的心愿,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小女孩太可怜了。

师:你很有同情心。

生:小女孩什么也没有,她很孤独,我要帮助她。

师:你真是的有爱心的孩子,你想怎么帮助她呢?

生:我要买一个洋娃娃送给她。

过渡:金吉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得,所以:

预设2:(课件出示)—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生:齐读。

师:此时,金吉娅的是怎么做的,找到相关的词语。

生:取、买、送。

师:这几个词语都是表示(动作的)从金吉娅的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板书:动作)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师:多好的孩子呀,可是金吉娅,你家里并不宽裕,这是妈妈辛辛苦苦攒的钱,她希望你和哥哥姐姐来分享礼物,你这样做,不怕妈妈生气吗?

生:我怕妈妈生气,可是……小女孩太可怜了。

过渡:金吉亚,你这样做,一定还有其他的原因吧?谁还画了其他的句子。

预设3:生读: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师:看着屏幕,谁再来读一读?

(出示)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没有。

生:读屏幕上的语句。

生:打错了,漏字了。

(补充出示“什么都”)

师:老师觉得不加这三个字也挺通顺,挺好的呀,不加,行吗? 生:不行,少了,说明不了一点儿“都没有”。

师:加上这三个字说明什么?

生:说明小女孩一丁点儿,一丝一毫都没有。

师:圣诞节是多么让孩子们盼望的节日呀,(课件出示各种礼物)因为那一夜他们会收到许多礼物,他们会沉浸在快乐和幸福中。可是这个小女孩呢?她却什么都没有。你想,她没有什么?

生:她没有玩具。

生:她没有爸爸妈妈的疼爱。

生:她没有小伙伴陪她玩耍。

师:此时,你感受到什么?

生:小女孩太可怜了。

生:小女孩太需要帮助了。

师:怎样才能读好这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我把“什么都”三个字读的慢一点、拖长点音就行了。 师:那你就读吧。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帮助小女孩的决心,真好!

师:透过“什么都”三个字,我们感受到小女孩太可怜了,太需要帮助了,更感到金吉亚帮助小女孩的决心。所以:金吉娅(出示课件-----于是,我摘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生:齐读

师:那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仅仅是洋娃娃吗?还有什么? 生:温暖

生:笑脸

师小结:现在,我们通过读金吉娅的话,理解了金吉娅的做法,体会到了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的美好品质,这

就是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的魅力(板书:语言)。我们以后写作文时,也要学会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美好品质。

四、抓点提升

1.出示《“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的一段文字: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2.让学生找出这段文字中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的词语,并说说运用这些描写的好处。

五、拓展延伸 升华情感

1.师:(圣诞音乐响)听,圣诞的乐章奏响了,给予树上,挂着一个小女孩的梦想,给予树下,另一个小女孩金吉娅帮她如愿以偿,作为金吉亚的妈妈,我担心过,生气过,可是现在,作为妈妈的我,我会──(师范读最后一段。课件出示最后一段。《爱的奉献》伴奏起) 师:作为姐姐的你会──(女生读。)

师:作为哥哥的你会──(男生读。)

师:我们每一个被感动的人都会──(生齐读)

2.同学们,小女孩得到了金吉娅的爱终于如愿以偿,当小女孩收到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后会怎样呢?请你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时间够就在课堂上写,不够就作为家庭作业)

3.同学们,生活中不仅仅是小女孩得到了爱如愿以偿了,请看这些人也同样得到了大家的关爱,此时此刻,你觉得“给予树”还可以叫什么树?(出示一组图片)

六、课后练笔,放飞想象

同学们,小女孩得到了金吉娅的爱终于如愿以偿,当小女孩收到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后会怎样呢?请你展开想象,写几句话。

七、推荐阅读,拓宽视野

同学们,(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课后把小女孩对金吉娅说的话写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去读一读《爱的教育》、相信你会收获更多的感动。


相关文章

  • [菜园里]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习题.flash朗读
  • 人教版小学语文备课资料 <菜园里>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习题.flash朗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里>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里>教学设计16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 ...查看


  • 人教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反思
  • 人教小学语文第八单元教学反思 "第八组"教材单元主题是"献出我们的爱".分别由29课<掌声>.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31课<给予树>.32课<好汉查理&g ...查看


  • 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给予树]
  • <给予树>说课稿 莫宵晨 一.说教材分析 <给予树>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31课.这一单元的课文均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单元.这篇课文主要 ...查看


  • 专辑:[小学二年级类] 大全集[视频集系列]2
  • [二年级类][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 [二年级类]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朗读第四册 [二年级类]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朗读第三册 [二年级类]北师版小学语文课文朗读第四册 [二年级类]北师版小学语文课文朗读第三册 [二年级类]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朗 ...查看


  •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掌声]说课稿
  •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掌声>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各位能否在我说课前给点鼓励的掌声.谢谢大家!掌声,我想可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因为那是对一个人努力的回报,对成功的肯定,同时也更是支持和 ...查看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至六年级说课稿目录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至六年级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一组 1我们的民族小学 2金色的草地 3爬天都峰 4槐乡的孩子 第二组 5灰雀 6小摄影师 7奇怪的大石头 8我不能失信 第三组 9古诗两首 夜书所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 ...查看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1)
  • 语文园地七 教学要求: 1.认识汉字的分分合合的奇妙结果. 2.进行词语接龙游戏,巩固词汇. 3.进行改变句式练习. 4.朗读课文. 5.进行口语交际. 6.才艺展示. 7.培养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受到爱的教育. 重点难点: 1.通过认识汉 ...查看


  • [征稿启事]梁衡先生教材经典篇目解读论文大赛 征稿启事
  • 梁衡先生教材经典篇目解读论文大赛 征稿启事 梁衡先生是我国著名散文家,经典作品<晋祠>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给我们一代人都留下了深刻记忆.之后,又有<觅渡><把栏杆拍遍><夏感>等三十余 ...查看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视频 - Google 视频
  • 第 1 - 20 个搜索结果,共约 200 条"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视频"的结果(0.06 秒) - 所有分类 所有来源 列表视图 › 网格视图 › 所有片长 短(0 – 4 分钟) 中(4 – 20 分钟) 长(≥ 20 ...查看


  •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
  •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 教材介绍与教学建议 提纲 • 指导思想 • 教材结构 • 教材特点 • 教材疑难 • 教学目标 • 教学建议 一.指导思想与编写依据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下册>是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