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文章的道歉声明出来。
“时至今日都是我咎由自取,错就是错,
与任何人无关。我辜负了马伊琍和孩子,辜负了家庭,辜负了丈夫和父亲的称呼,辜负了所有对我寄予期
望的人。我错误的行为不配得到原谅,我造成的伤害也难以弥补,但我想弥补,必须去弥补,这是我今日
之后的生活。”三分钟后,马伊琍也更新了微博,与文章那篇长微博相比,马伊琍只有短短三句话:“恋爱
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有人认为这个声明有可能是找人代笔,不排除这个可能性,因为整个声明尽管篇幅不大,却将公众人物面对危机公关时道歉声明的所有精华浓缩其中。 文章道歉声明第一句就是“时至今日都是我咎由自取,错就是错,与任何人无关。”
这个开篇很重要,也是危机公关道歉声明成功与否的关键:一定要放低姿态,说俗点,就是把自己要说成千年乌龟王八蛋,堪比感情道路上的千古逆贼。 这里有一个反面例子,那就是1999年“小龙女”事件中的成龙,当年他记者招待会上道歉声明的第一句就是“我做错事情。我做错了全世界男人都会做错的事情”。
结果这个把自己犯错责任同全世界男人捆绑起来企图减轻自己错误的表态,引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万炮齐轰——只不过以成龙的地位和实力,他经受得住这样的炮轰,要是文章今天这样表态,估计直接就被轰杀至渣了。
“其实,我很感谢你们让我跌倒在今天,而不是在我不可一世的将来,我必
须重新梳理自己,坦然面对并诚恳道歉!我文章,在生活中写
就了一篇大错的文章。” 这一段是整个道歉声明的精华,也充分体现了执笔者对文学语言的把握程度。
“我必须重新梳理自己”,不得不说这里使用了一个“梳理”的词汇,用得非常巧妙。
“梳理”在这里的意思大概就相当于我们小时候检讨书中“我要改正错误,我要深刻检讨反省”之类的意思,但并没有直接使用“检讨、改正”这种相对表达比较刚性的词汇,而是用一个相对比较柔性的“梳理”。 “梳理”的使用范畴要比改正或者检讨的范畴大得多,梳理的可以是错误,也可以是关系或者环境——比如文章和姚笛之间混乱的不伦关系,文章和马伊琍复杂的家庭环境等等。
从“梳理”这个词也可以看出这份道歉声明执笔者的良苦用心:在既定事实已经无法改变的前提下,通过语言文字的调整变化,尽量让社会公众对当事人文章的公众负面观感降低到最大化程度。
双关“我文章,在生活中写就了一篇大错的文章。” “我辜负了马伊琍和孩子,辜负了家庭,辜 还有 一个语带的文字手法:
负了丈夫和父亲的称呼,辜负了所有对我寄予期望的人”。 这里连续使用了四个排比句,重点剖析自己行为对身边人和社会公众造成的伤害。而这四个排比句也遵循了排比修辞手法的原则:由近及远,由小至大——从最亲密的妻子和孩子逐渐延伸到整个社会公众,逐一表达自己对他们造成的伤害以及自己的悔恨。
这一组排比句构成了文章道歉声明的核心,也使得整个道歉的语言表达达到了高潮。
“我的错误行为不配得到原谅,我造成的伤害也难以弥补,但我想弥补,必
须去弥补,这是我今日之后的生活。” 先抑后扬这一段使用了的文学手法: 先是强调自己造成的伤害难以弥补,表达自己痛心疾首的认错态度。接着强调哪怕是无法弥补,自己作为一个男人也必须去弥补,因为这是使命和责任,字里行间展现出一种难以觉察的悲壮感,既强调认错态度坚决,又营造悲凉气氛博得同情。
“至于我自己,已咎由自取,愿日后再不负人。”
这是整个道歉声明的结尾,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再次表明自己全盘揽责彻底认错的态度。
同时使用了“再不负人”这个词汇,又一次表现了执笔者的文学功底。 因为在男女关系上,“负人”这个词汇在民国时期使用频率很高,而且有一定传统文学味道——最典型的莫过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那句诗:“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而现代文中一般都说“对不起你”或者“对不起某人”,现在很少用到“负人”这个词汇。 对比2009年陈冠希为“艳照门”事件的道歉声明结尾:
“最后,我想谢谢今天各位在现场来听我的解释,我也想再次的道歉,向所有受事件影响的女士,还有他们的亲属,还包括我的家属,以及所有香港,还有整个社会的人进行道歉。 ”
文章道歉声明的这个结尾的效果显然要高出很多,在文字手法上达到了“凤头豹尾”的效果——当然,至于社会公众怎么看这个道歉,那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3月30日,文章的道歉声明出来。
“时至今日都是我咎由自取,错就是错,
与任何人无关。我辜负了马伊琍和孩子,辜负了家庭,辜负了丈夫和父亲的称呼,辜负了所有对我寄予期
望的人。我错误的行为不配得到原谅,我造成的伤害也难以弥补,但我想弥补,必须去弥补,这是我今日
之后的生活。”三分钟后,马伊琍也更新了微博,与文章那篇长微博相比,马伊琍只有短短三句话:“恋爱
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有人认为这个声明有可能是找人代笔,不排除这个可能性,因为整个声明尽管篇幅不大,却将公众人物面对危机公关时道歉声明的所有精华浓缩其中。 文章道歉声明第一句就是“时至今日都是我咎由自取,错就是错,与任何人无关。”
这个开篇很重要,也是危机公关道歉声明成功与否的关键:一定要放低姿态,说俗点,就是把自己要说成千年乌龟王八蛋,堪比感情道路上的千古逆贼。 这里有一个反面例子,那就是1999年“小龙女”事件中的成龙,当年他记者招待会上道歉声明的第一句就是“我做错事情。我做错了全世界男人都会做错的事情”。
结果这个把自己犯错责任同全世界男人捆绑起来企图减轻自己错误的表态,引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万炮齐轰——只不过以成龙的地位和实力,他经受得住这样的炮轰,要是文章今天这样表态,估计直接就被轰杀至渣了。
“其实,我很感谢你们让我跌倒在今天,而不是在我不可一世的将来,我必
须重新梳理自己,坦然面对并诚恳道歉!我文章,在生活中写
就了一篇大错的文章。” 这一段是整个道歉声明的精华,也充分体现了执笔者对文学语言的把握程度。
“我必须重新梳理自己”,不得不说这里使用了一个“梳理”的词汇,用得非常巧妙。
“梳理”在这里的意思大概就相当于我们小时候检讨书中“我要改正错误,我要深刻检讨反省”之类的意思,但并没有直接使用“检讨、改正”这种相对表达比较刚性的词汇,而是用一个相对比较柔性的“梳理”。 “梳理”的使用范畴要比改正或者检讨的范畴大得多,梳理的可以是错误,也可以是关系或者环境——比如文章和姚笛之间混乱的不伦关系,文章和马伊琍复杂的家庭环境等等。
从“梳理”这个词也可以看出这份道歉声明执笔者的良苦用心:在既定事实已经无法改变的前提下,通过语言文字的调整变化,尽量让社会公众对当事人文章的公众负面观感降低到最大化程度。
双关“我文章,在生活中写就了一篇大错的文章。” “我辜负了马伊琍和孩子,辜负了家庭,辜 还有 一个语带的文字手法:
负了丈夫和父亲的称呼,辜负了所有对我寄予期望的人”。 这里连续使用了四个排比句,重点剖析自己行为对身边人和社会公众造成的伤害。而这四个排比句也遵循了排比修辞手法的原则:由近及远,由小至大——从最亲密的妻子和孩子逐渐延伸到整个社会公众,逐一表达自己对他们造成的伤害以及自己的悔恨。
这一组排比句构成了文章道歉声明的核心,也使得整个道歉的语言表达达到了高潮。
“我的错误行为不配得到原谅,我造成的伤害也难以弥补,但我想弥补,必
须去弥补,这是我今日之后的生活。” 先抑后扬这一段使用了的文学手法: 先是强调自己造成的伤害难以弥补,表达自己痛心疾首的认错态度。接着强调哪怕是无法弥补,自己作为一个男人也必须去弥补,因为这是使命和责任,字里行间展现出一种难以觉察的悲壮感,既强调认错态度坚决,又营造悲凉气氛博得同情。
“至于我自己,已咎由自取,愿日后再不负人。”
这是整个道歉声明的结尾,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再次表明自己全盘揽责彻底认错的态度。
同时使用了“再不负人”这个词汇,又一次表现了执笔者的文学功底。 因为在男女关系上,“负人”这个词汇在民国时期使用频率很高,而且有一定传统文学味道——最典型的莫过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那句诗:“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而现代文中一般都说“对不起你”或者“对不起某人”,现在很少用到“负人”这个词汇。 对比2009年陈冠希为“艳照门”事件的道歉声明结尾:
“最后,我想谢谢今天各位在现场来听我的解释,我也想再次的道歉,向所有受事件影响的女士,还有他们的亲属,还包括我的家属,以及所有香港,还有整个社会的人进行道歉。 ”
文章道歉声明的这个结尾的效果显然要高出很多,在文字手法上达到了“凤头豹尾”的效果——当然,至于社会公众怎么看这个道歉,那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